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4:4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49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1篇 导论和衡量问题
 第1章 导 论
 第2章 衡 量
 第3章 经济周期的衡量
第2篇 宏观经济的一时期模犁
 第4章 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工作—闲暇决策和利润最大化
 第5章 封闭经济下的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
第3篇 经济增长
 第6章 经济增长:马尔萨斯和索洛
 第7章 各国收入差异与内生增长
第4篇 储蓄、投资和政府赤字
 第8章 两时期模型:消费—储蓄决策与信贷市场
 第9章 包含投资的实际跨期模型
第5篇 货币和经济周期
 第10章 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
 第11章 市场出清的经济周期模型
 第12章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黏性工资和价格
第6篇 国际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商品和资产的国际贸易
 第14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
第7篇 宏观经济学专题
 第15章 货币、通货膨胀和银行
 第16章 失业:搜寻和效率工资
 第17章 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和中央银行承诺
                                                                                                                                                                                                    内容简介                                                                                            
??威廉森所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是当今北美最流行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也被国内部分高校列为考研考博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3.威廉森《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本书是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教材的配套e书,对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考博参考书目为威廉森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4495(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jingji.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经济类)
???????http://www.100exam.com/ (圣才考研网)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篇 导论和衡量问题
第1章 导 论
一、复习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确切特征是什么?
答:(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众多经济主体的行为。它关注的是消费者和企业的总体行为、政府的行为、单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总水平、各国间的经济影响,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2)宏观经济学侧重于总量研究,强调的问题主要是长期增长和经济周期。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持续经济增长的动力;
②经济增长是否有极限;
③政府应该如何改变经济增长率,促进经济增长;
④经济周期的原因;
⑤经济增长在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剧烈波动是否会重现;
⑥政府是否应该采取行动以熨平经济周期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何异同?
答:(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学家与宏观经济学家都在使用非常相似的研究工具。宏观经济学家用来描述消费者与企业的行为、目标与约束,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经济模型,是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而且在分析这些模型和拟合数据时通常都用微观经济学家所用的方法。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原理基础之上。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①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家侧重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侧重于总量研究。
②研究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因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许多家庭与企业组成的,在总体水平上的相互影响是单个家庭和企业决策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有别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它涉及的是所有经济主体的选择对经济的总影响,而不是单个消费者或企业的选择对经济的影响,它强调的问题主要是长期增长和经济周期。
3.2005年的普通美国人比1900年的普通美国人富多少?
答:2005年的普通的美国人比1900年的普通美国人平均来说富8倍。
人均实际GDP是衡量一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指标。1900年,一个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是4232美元(以2000年美元计),2005年增加到37773美元(以2000年美元计)。因此,以实际价值计算,美国人在105年间财富平均增长8倍。
4.美国在过去105年间发生的两件著名经济周期大事是什么?
答:美国在过去105年间发生的两件著名经济周期大事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就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强度而言,这两次经济周期使美国在20世纪所出现的其他任何经济周期都相形见绌。在大萧条期间,人均实际GDP从1929年的7105美元(以2000年美元计)的峰顶跌落至1933年的5056美元(以2000年美元计)的谷底,下降了约29%。在1944年战时生产达到最高峰时,人均GDP提高到13053美元(以2000年美元计),从1933年算起提高了158%。总体经济活动在这15年间发生了剧烈的波动。
5.列出6个基本的宏观经济学问题。
答:基本的宏观经济学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短期经济周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上,具体包括:
(1)持续经济增长的动力。
(2)经济增长是否有极限。
(3)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变经济增长率。
(4)经济周期的原因。
(5)经济增长在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剧烈波动是否会重现。
(6)政府是否应该采取行动以熨平经济周期。
6.在经济时间序列自然对数的曲线图中,曲线斜率表示什么?
答:曲线斜率表示指数增长率。将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是研究分析经济数据的一种变换方式。假定

是经济时间序列在

期的观测值,例如,

表示

年的人均实际GDP,这里

,1901,1902等等。于是,



期到

期的增长率就可以表示为

,从而有

。假如

很小,则



。由于



的自然对数曲线在

期与

期之间的斜率,故在增长率很小时,时间序列

的自然对数曲线的斜率几乎接近

的增长率。
7.趋势与经济时间序列的经济周期成分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趋势与经济时间序列的经济周期成分之间的区别:
(1)趋势与经济周期成分是构成经济时间序列的不同组成部分。趋势是一条与数据拟合的平滑曲线;人均实际GDP的经济周期成分可以以人均实际GDP对与数据吻合的平滑趋势的偏离来表示。
(2)趋势用来解释经济增长,而经济周期成分则是用来说明经济对趋势偏离从而产生经济波动。
8.解释实验为何难以在宏观经济学中进行。
答:实验难以在宏观经济学中进行的原因:
(1)实验可能给许多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尽管实验是新出现的且日渐增多的活动,但就大多数宏观经济理论而言,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简直就是不可能的。进行实验会导致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2)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大多数实验因成本太高而无法实施。宏观经济学依靠的是模型(models),这些模型是人造工具,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模拟经济系统的变化。
9.宏观经济学模型为何应是简化的?
答: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必须简化才能抓住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世界的本质特征。
所有经济模型都是抽象的——既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现实。经济模型的目的是反映现实的基本特征,以满足分析特定经济问题的需要。因此,为了实用,模型必须简化,简化就要求舍弃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一些“真实”特征。
10.宏观经济学模型应是对现实的精确描述吗?请解释。
答:宏观经济学模型不是对现实的精确描述。
对现实的精确描述太复杂导致经济模型不能提供有用的结论。经济学家构建的模型,是用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为什么存在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中应发挥什么作用的。所有经济模型都是抽象的——既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现实。经济模型的目的是反映现实的基本特征,以满足分析特定经济问题的需要。因此,为了实用,模型必须简化,简化就要求舍弃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一些“真实”特征。
11.构成宏观经济学模型基本结构的5个要素是什么?
答:经济模型中的主要经济参与者包括消费者与企业,因此经济模型的基本结构应该能够描述以及预测消费者希望消费的商品和企业耗费资源生产商品时所采用的技术,能够体现消费者与企业的目的以及消费者和企业如何行动。因此,构成宏观经济学模型基本结构的5个要素包括:
(1)经济中相互影响的消费者与企业;
(2)消费者希望消费的一组商品;
(3)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
(4)企业生产商品可采用的技术;
(5)可利用的资源。
12.为什么宏观经济学模型有用?我们如何确定它们有用还是无用?
答:(1)宏观经济学模型是有用的。宏观经济学模型能够回答经济如何运行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模型对于经济中的主要经济参与者(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希望消费的商品和企业耗费资源生产商品时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另外,宏观经济学模型还具有另外两个特征:①模型中消费者与企业的目的达到最优化,即他们在既定的约束下都会竭尽所能;②消费者与企业的行为协调一致的,经济必须处于均衡状态。可以通过这样的宏观经济学模型对经济运行进行预测。
(2)如果模型能合理并准确的解释经济现象,那么模型就是有用的。
一个实用经济模型,再加上对经济环境的描述、追求最优化的企业和消费者以及均衡的概念,就可以开始向模型提问题。通过对经济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它是否以一种与实验数据近乎吻合的方式增长,一旦模型既合理又准确地拟合了现实中发生的经济现象,那么经济模型就是有用的,通过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预测经济运行趋势就是有说服力的。
13.解释宏观经济学模型为什么应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构建。
答:宏观经济行为是许多微观经济决策的结果。为了研究政策问题,需要知道是否提出的政策变化能够影响到个体决策者的行为。
由于宏观经济由许多消费者和企业构成,它们的决策属于微观层面,因此宏观经济行为是许多微观决策的总和。构建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最佳方式是,将目光放到微观层面的决策上。
政府政策的变动一般都会改变消费者与企业的行为,从而明显影响整个经济的行为。政府政策的任何变动,都会有效地改变经济环境的特征,而消费者和企业必须在这种环境中作出决策。为了能胸有成竹地从总体经济行为出发预测政策变动的影响,必须分析政策的这一变动对单个消费者和企业会产生何种影响。
14.我们学习的四种经济周期理论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学家在经济周期理论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如何发挥作用以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存在相当大的争论。四种经济周期理论包括:
(1)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是由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芬恩·基德兰德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即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表明,旨在熨平经济周期的政府政策对于经济运行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主要是由对经济体系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技术能力的冲击所致。
(2)市场分割理论
桑福德·格罗斯曼和劳伦斯·韦斯、朱利奥·罗坦姆伯格对货币的分割市场模型作了开创性研究,后来,小罗伯特·卢卡斯和蒂莫西·富尔斯特在该理论的研究上又有了突破性进展。根据市场分割理论,对货币供给的冲击在金融市场上产生第一轮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放宽企业所面临的金融约束的作用,诱使企业雇用更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暗示,货币政策能以不适宜的方式引起总体经济波动,但同时也表明积极的货币政策有一些潜在的好处。
(3)凯恩斯主义协调失效理论
它是凯恩斯主义思想的现代研究方法。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政府能够且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在协调失效理论看来,经济周期可能是由本能的乐观情绪与悲观情绪起伏所致,政府政策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可能是有效的。
(4)传统的凯恩斯黏性工资模型
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是工资没有充分的灵活性,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不总是等于需求。与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最初思想是一致的。
15.生产率下降的两个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生产率下降的原因有:
(1)生产率下降只不过反映了一个度量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对生产率下降期间的经济增长估计偏低,真实生产率继续上升,但没有被准确测量,可能会导致统计意义上的生产率增长偏低。
(2)生产率下降可能是由采用新技术的适应成本导致的,反映了对新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得到应用,随后高速计算机被广泛使用。在学习使用计算机技术时,存在一个暂时的适应时期,这就可能会使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放慢。
16.政府支出增加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政府支出增加的主要影响包括:
(1)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消耗掉资源而对私人经济活动产生排挤效应。政府活动的扩大一般会对私人经济活动产生排挤效应。也就是说,政府会与其他经济部门争夺资源。如果政府规模扩大,那么通过若干经济机制,私人企业用于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量就会减少,从而造成私人消费支出的下降。
(2)在税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可能导致预算赤字。短期内,支出增加导致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但长期来看,大量的预算赤字并不利于一国的资本积累,从而可能会降低一国长期的经济增长率,而且会使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面临着重重困难。
17.减税为什么可能毫无成效?
答:保持政府支出不变,当期的税收减少必须用以后的税收增加作为弥补。这样的政策改变不能影响私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
如果减税引起了政府赤字,那么为赤字融资的政府债务将最终不得不用更高的税收来偿还。因此,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赤字意味着税负从一个群体再分配给另一个群体;一个群体的当期税负下降,而另一群体的未来税负增加。在一些情况下,这两个群体可能实质上是一样的,不论对哪一个群体,政府出现赤字都不会产生影响。这种看法,即政府赤字在一些情况下无关紧要,被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
18.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答: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度的增加。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较高的货币供给增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货币去追逐既定的商品数量。这最终会以较高的速率抬高价格。持续的利率与高速的货币供给速度,是造成长期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9.说明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
答:名义利率表示借款额一定比例的美元利息的支付;实际利率衡量偿还一项贷款所需要的购买力的数量。(预期的)实际利率约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是中央银行或其他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实际利率是债务人预期要支付的利率,是针对债务人在债务清偿之前预期发生的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的利率。
20.美国最近的四次衰退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答:美国近年来明显的衰退发生在1974~1975年、1981~1982年、1990~1991年和2001年。
(1)1974~1975年的衰退,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实行石油限产,以致世界市场的能源价格暴涨。
(2)1981~1982年的衰退也发生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大部分宏观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次衰退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引起的。
(3)1991~1992年的衰退比较温和,对于这次衰退,难以找出一个单独的原因。海湾战争期间能源价格的上涨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4)最近的一次衰退发生在2001年,但比1991~1992年的衰退还温和,是乐观主义在美国崩溃的结果。发生在2001年9月的恐怖袭击也促成了2001年的衰退。
21.政府盈余与经常账户盈余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答:政府盈余(赤字)导致经常账户盈余(赤字)的增加。
政府支出是影响经常账户盈余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政府增加其支出,而税收收入不变时,就会增加政府赤字,而对政府赤字的弥补需要通过增加政府借债来实现。假如私人部门的储蓄不太多,满足不了政府的借债需要,那么就得增加政府的国外借债,这就表现为经常账户赤字的增加。
当给定国内生产和消费时,政府的财政赤字必须依靠向国外借钱,向国外借钱总额等于其经常账户赤字。因此,如果政府预算赤字增加,经常账户的预算赤字自动增加相同的数额,除非有一些由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变化而产生的弥补。
22.决定失业数量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答:决定失业数量的四个要素是:总体经济活动;人口构成;政府干预;产业部门变动。
(1)失业率通常与总体经济活动呈逆向变动;当总产出处于上升趋势时,失业率下降;
(2)人口结构会影响失业率,因为不同年龄群体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往往会有不
同的行为表现:年龄大的劳动者相比,年轻的劳动者对工作的忠诚度不够,由于他们在其职业生涯一开始就变换工作,所以他们常常有更多的失业经历;
(3)政府干预会影响失业率,尤其是通过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干预时。如更加丰厚的失业补偿金意味着寻找工作的成本在降低,因而失业者往往会花更长的时间找工作,从而提高了失业率。
(4)产业部门变动是发生在产业部门构成中的长期变化。产业部门转移往往会使劳动者离开夕阳产业部门,而为了能在经济体系的朝阳产业部门中找到工作,这些劳动者需要获得新的技能和耗费时间找工作。因此,经济体系中产业部门变动的程度越大,失业率就越高。
二、思考题
1.分析以下美国人均实际GDP数据:

(a)计算1996~2005年,每年人均实际GDP较上年的增长率。
(b)用约等式

计算1996~2005年的年增长率,式中,



年的人均实际GDP。得出来的近似值与你在(a)中计算的现实增长率有多接近?
(c)重做(a)与(b),计算1950~1960年、1960~1970年、1970~1980年、1980~1990年和1990~2000年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你因自然对数的变化而近似计算出来的误差有多大?与(a)和(b)相比,为什么会有差异?
(d)1950~2000年,哪个十年是人均实际GDP增长最高的时期?最低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答:(a)1996~2005年每年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如表1-1所示。
表1-1 1996~2005年人均GDP增长率
  年份
  
  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
  
  1995
  
  $30,525
  
  
  
  1996
  
  $31,396
  
  2.85
  
  1997
  
  $32,520
  
  3.58
  
  1998
  
  $33,544
  
  3.15
  
  1999
  
  $34,367
  
  2.45
  
  2000
  
  $35,265
  
  2.61
  
  2001
  
  $35,165
  
  -0.28
  
  2002
  
  $35,368
  
  0.58
  
  2003
  
  $35,895
  
  1.49
  
  2004
  
  $36,939
  
  2.91
  
  2005
  
  $37,773
  
  2.26
  

(b)如表1-2所示。
表1-2 1996~2005年人均GDP近似增长率
  年份
  
  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
  
  1995
  
  $30,525
  
  
  
  1996
  
  $31,396
  
  2.81
  
  1997
  
  $32,520
  
  3.52
  
  1998
  
  $33,544
  
  3.10
  
  1999
  
  $34,367
  
  2.42
  
  2000
  
  $35,265
  
  2.58
  
  2001
  
  $35,165
  
  -0.28
  
  2002
  
  $35,368
  
  0.58
  
  2003
  
  $35,895
  
  1.48
  
  2004
  
  $36,939
  
  2.87
  
  2005
  
  $37,773
  
  2.23
  

近似增长率和真实的增长率非常的接近。对于小比例的变化,近似很有用。
(c)几十年的实际增长率如表1-3所示。
表1-3 1950~2005年人均GDP增长率
  年份
  
  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
  
  1950
  
  $11,745
  
  
  
  1960
  
  $13,951
  
  18.78
  
  1970
  
  $18,561
  
  33.04
  
  1980
  
  $22,784
  
  22.75
  
  1990
  
  $28,598
  
  25.52
  
  2000
  
  $35,265
  
  23.31
  

近似增长率如表1-4所示。
表1-4 1950~2005年人均GDP近似增长率
  年份
  
  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
  
  1950
  
  $11,745
  
  
  
  1960
  
  $13,951
  
  17.21
  
  1970
  
  $18,561
  
  28.55
  
  1980
  
  $22,784
  
  20.50
  
  1990
  
  $28,598
  
  22.73
  
  2000
  
  $35,265
  
  20.96
  

近似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依然比较接近,但是近似误差变大,这是因为增长率更大,时间序列

的自然对数曲线的斜率偏离

的增长率的幅度也较大。需要注意的是,近似公式实际上计算的是连续复合增长率。
(d)在六十年代增长最快,在五十年代增长最慢。
2.假定你拥有特殊本领,可以进行时空穿梭和做你想要做的任何经济实验。如果你可以将时钟拨回到大萧条时期,你愿意就当时的美国经济进行实验吗?为什么?
答:愿意。
(1)大萧条产生的原因
①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流动性的严重不足。而美国大萧条货币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的外生性紧缩政策及其引致的金融系统内生性崩溃而造成货币流动性的严重不足。
在1928年初,为了制止股市的过分投机,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紧缩银根,限制货币供给。这种紧缩政策几乎已连续了两年,使货币供给总量减少,1929~1930年货币总量减少了4%,货币总量减少必然导致货币流动性不足。随着商品供给能力增长、物价上涨,货币供给增长率降低都往往会造成货币流动性不足、经济开始衰退,到了1929年,美联储通货紧缩政策导致的货币流动性不足局面开始显现,初时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制造业、建筑业等都大幅度减产,实体经济出现衰退。
货币流动性不足时,根据

,人们往往倾向于保持既定的货币储蓄,人人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需求大幅度下降,经济萧条、前景低迷,人们的购买力不足,收入、盈利预期下降,消费、投资倾向随之相应下降,导致货币流通速度

相应下降,即货币流动性不足时,货币流通速度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

下降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了,所以,总需求下降的幅度要大于货币量下降的幅度。
②股市的过分投机性挤占了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最终导致实际经济恶化,证券市场随之崩溃。
在货币开始不足时,股市仍然继续吸引更多的货币流入,紧缩政策所要制止的股票价格并没有受到什么明显压力。股市继续保持牛市,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货币流动性不足的程度。
随着紧缩政策的继续,实体经济衰退程度加重、企业经营业绩进一步恶化,利润和预期利润不断降低,企业实际收入急剧下降已越来越明显。实际经济情况的不断恶化,使得人们信心崩溃,产生雪崩效应,人们不计价格地抛出股票,证券市场崩溃。
③银行本身结构不合理。许多独立经营的银行机构所固有的缺陷在于:如果有一家银行破产倒闭,那么其他银行的资产就会被冻结,而其他银行的存款人则会争相提取自己的存款。资金链一旦断裂,必然导致整个银行体系崩溃,引发挤兑风潮,出现金融危机。大量银行倒闭导致货币乘数相应降低,银行为应付挤兑而强制清理贷款和证券的抽紧银根行为也降低了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给总量继续迅速内生性减少,货币总量的继续迅速减少又进一步导致货币流动性不足日益严重,又不断加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银行倒闭的发生。
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很小,对金融、货币体系的内生性崩溃听之任之。到1933年为止,共发生三次金融危机,这导致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流通速度相应较大幅度下降。总需求大幅度下降,萧条的程度也就大大加重了。
⑤国际收支状况加剧了美国的大萧条。美国当时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保持了很高的贸易顺差,其他国家与美国之前形成很大的贸易逆差。逆差国希望向美国增加出口,以达到平衡,但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来进行抵制。这样,造成了美国借给他国的债务,得不到偿还,与此同时也受到反抵制,出口急剧下降,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萧条。
(2)由以上原因的分析可知,一些明显的措施都可能降低大萧条损失。如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以保持货币供应量不收缩、在大萧条开始前实行银行结构改革、避免高额关税等等。
事实上,罗斯福上台后,美联储大量买进国债(赤字货币化),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使得美国很快走出了经济萧条的泥沼。
3.除了在本章用作说明的公路交通图例子外,举出一个能用于经济学以外领域的模型例子。这个模型的不切实际之处是什么?该模型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它预定的目的?
答:(1)牛顿的自由落体模型;该模型忽略了空气阻力,对大多数致密的物体很实用,但不适合羽毛。
(2)足球和篮球比赛示意图;忽略了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和对手的反应,适用于旗鼓相当的球队。
(3)新飞机设计比例模型;该模型忽略工作引擎和内部元件,但是利用该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可以模拟真实的航空器的空气动力学。
4.你如何解释税收在衰退时期会下降,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的情形(见教材中图1-6)?
答:所得税按照收入所得的比例征收;销售税按照销售的百分比来征收。因此如果发生经济衰退,税收会下降。
(1)美国是实行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税制的国家。这种税收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伸缩性:一旦衰退开始,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就会下降,这时即使不降低税率,税收收入也会自动减少。而且由于实行累进税制,税收收入减少的幅度还要大于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的幅度。这种减少,同政府在衰退时期应当实行减税政策以刺激需求的意图是一致的。一旦繁荣开始,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随之增加,这时即使不提高税率,税收收入也会自动增加,同样由于实行累进税制,税收收入增加的幅度还要大于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增加的幅度。这种增加,同政府抑制需求过旺的意图是一致的。
因此,萨缪尔森认为:累进税收制度是一个有力的和作用迅速的自动稳定器。不过,他也承认,这种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保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波动。
(2)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石油限产,世界能源价格暴涨,从而导致美国生产率下降、就业减少,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收入减少使得所得税自动减少,从而出现图中所示的急剧下降的趋势。
5.根据税收收入和政府支出情况,解释政府总盈余在20世纪90年代末变为正的原因。
答:政府盈余总额,又称政府储蓄总额,即税收与支出之差。政府收入大于支出,所以政府总盈余由负转正。美国政府总盈余在20世纪90年代末变为正的原因在于:
(1)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上升。信息技术在美国经济中的应用,促进了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飞速发展,产出大幅度增长,税收也相应的大幅度增长。
(2)支出占GDP的比例有所下降。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防支出降低;政府压缩了福利政策支出的增长幅度,并实行了以削减赤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
6.高通货膨胀率是由较高的货币增长率所致,教材中图1-13会使你对这种说法产生怀疑吗?为什么会或为什么不会?
答:不会。高通货膨胀率是由较高的货币增长率所致,这一观点是针对长期而言的。
(1)从长期看,通货膨胀率可用货币供给增长率来解释。
没有货币供给的增长,价格就不能持续上涨,较高的货币供给增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货币去追逐既定的商品数量。这最终会以较高的速率抬高价格。教材中图1-13显示了货币增长率(用狭义货币流通总量MO的增长率衡量)的一般趋势与通货膨胀率的一般趋势相吻合。对于更长的时期,也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后,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被不断证实的。例如: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就呈现出高通货膨胀和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并存的特点。
(2)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增长率之间的短期关系并不紧密。
货币增长率在短期多半是上下波动的,但在通货膨胀率中没有反映出类似的变化,反之亦然。因此,除了货币增长率因素外,必定还有其他因素可用来解释通货膨胀率的短期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而且,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货币增长率的波动与通货膨胀并不同步。可见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不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7.你如何解释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衰退中实际利率是低的?
答: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实际利率是债务人预期要支付的利率,是针对债务人在债务清偿之前预期发生的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的利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衰退中实际利率较低,其原因在于:
(1)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一段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期,因此借款人对于通货膨胀预期必然是高的。借款人支付利息的意愿取决于他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借贷的供求变化决定了实际利率的变化,预期通货膨胀越高,实际利率较低。
(2)在短期,实际利率受到货币供给的影响。实际利率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比较低,其原因是美联储使得货币供给高速增长,即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和宽松的,通货膨胀率很高,从而造成了实际利率较低的局面。
8.进出口的变化如何有助于解释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常账户盈余?
答: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时期,美联储暂时放松了货币政策,使得实际利率降到接近0,投资急剧增加。经常账户盈余主要是受美国投资支出激增的影响,而投资支出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来自其他国家的借款,进口增长显著。尽管出口也增加了,但出口增长慢于进口。这导致了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
9.你如何解释美国的失业率在20世纪60年代末是非常低的?
答:(1)劳动人口结构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期,劳动力年龄偏大,相对于年轻的劳动力,年龄大的劳动力一般不易失业。这一时期婴儿潮那一代人还未进入劳动市场,当一大批年轻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平均年龄的劳动力下降,失业率可能会上升。
(2)总体经济活动的影响。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黄金时代”,经济发展迅速,产出大幅增长,社会提供的岗位较多,经济极度繁荣,失业率非常低。
(3)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减税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共同扩大了总需求,使失业率降到5%以下。
(4)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失业率也与越南战争有关,这段时间正好是越南战争的高潮时期,许多可能失业的年轻人被征召入伍。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49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2 13:36 , Processed in 0.1150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