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得之为难 知之愈难——《与友人论为文书》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7-3-9 21: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得之为难 知之愈难
——《与友人论为文书》赏读
吴同和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少文人虽然在创作实践中硕果累累,而在理论研究上却没有什么建树,如大名鼎鼎的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李白、杜甫等;还有些文人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真知灼见,指导、规范并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而他们自己在创作实践中却少有成果,如人们所熟知的刘勰、钟嵘、王国维等。柳宗元则不然,他既有创作上的硕果,也有理论上的著述。作为一代宗师,柳子厚在文学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举凡诗歌辞赋、记传书序、寓言杂感,均有传世之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长期创作实践中,他经过艰苦的探索、借鉴、积累,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文学理论。这些理论,涵盖了写作学的方方面面,如文道统一、写作目的、作者修养、写作态度、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等。倘能将柳公所有“论文”的书信和其他相关文章编辑成册,简直就是一本洋洋大观的“写作指南”。有学者以为柳宗元的文学理论“指导后学,领袖文坛,促进了一代文学的变革和创新”(孙昌武:《柳宗元评传》),这实在是并不夸张的。《与友人论为文书》就是一篇旨在主张作品内容和形式力求创新,反对“渔猎前作,戕贼文史”,提倡作者加强主观修养的文学理论文章,对我们今天的作者仍有指导意义。
文章劈首以一设问句领起,发人深思:“古今号文章为难,足下知其所以难乎?”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因人而异。也许有人以为“万事开头难”,有人以为组织材料难,有人以为意境开掘难,有人以为语言表达难,甚至有人因腹中空空而视写作为天下第一难事……柳公撇开这些人们常见的难点不谈,甚至连“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钻砺之不工,颇颣之不除”等难点也予以排除,提出“古今号文章为难”在于“得之为难,知之愈难耳”的观点,从而将为文之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有真知灼见难,而这种“知见”为人们理解、接受更难。
为什么这样,以下分三段进行论证。
第二段重点谈“得之为难”的原因,分两个层次进行论述。第一层谈“得其高朗,探其深赜”之时,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细疵微瑕,其实是并无大碍的。但有的作者因为主观修养不够,只要听到一两句批评的意见,便会自动放弃,导致好不容易获得的真知灼见不能继续“探其深赜”,因而功亏一篑。柳公在这里用两个浅显比喻,以反问的形式规劝那些“得其高朗”的“为文之士”,不可以轻易放弃,要坚持加强主观修养,坚持“探其深赜”,冀化难为易。这几句话含蓄委婉,意在言外。
第二层有七句话,阐析了自孔氏以来成功者“越不过数十人”,“吞志而没”者甚众的客观事实,进一步论证“得之为难”的观点。虽然“兹道大阐,家修人励”已近千年,虽然“役用心神者”不可胜数,但真正能“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的文人却寥寥无几,这足以使主观修养不好的“为文之士”视写作为畏途。尽管他们都盼望有朝一日能“争裂绮绣,互攀日月,高视于万物之中,雄峙于百代之下”,最后却往往因“力蹙势穷”而告败。所以,那些“得其高朗,探其深赜”的少数“为文之士”纵然不为细疵微瑕所挫,也会因成功的几率太小而心灰意冷。“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这是对“为文之士”主观修养的两大考验,有的人可能因文章有细疵微瑕而放弃,有的人可能因成功希望渺茫而停步。柳公虽知“得之为难”,却不希望学子们放弃,文中两个反问句和一个感叹句已蕴无限情意于其中矣!
三四两段重点阐述“知之愈难”的道理。“嗟乎”一词引领两段文字,内涵丰富,感情复杂。作为一个感叹词,“嗟乎”包含有对世风不正的哀叹,有对世人不知“此中须有玉如丹”的惋惜,有对“为文之士”欺世盗名,“渔猎前作,戕贼文史”卑劣行为的唾弃,有对谬种流传,“夺朱乱雅,为害已甚”恶果的气愤……柳公就顺着这条感情线索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知之愈难”的道理。
第三段正面论证“知之愈难”。首先从社会风气入手,谈真知灼见难以为人所知的原因,倘没有同时具备际遇好、官位高、交际广等条件,纵使“彼卓然自得以奋其间”也是枉然;然后谈成功者“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的普遍规律,并以西汉著名辞赋作家杨雄和史学家司马迁为例,予以佐证。这就启示“为文之士”,必须坚持“探其深赜”,不能气馁,才有可能如杨雄、司马迁等人那样名垂青史——作者的本意当在于此。
第四段反面论证“知之愈难”的道理。由于少数“为文之士”灵魂肮脏,手段卑劣,以假乱真,混淆视听,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真正“卓然自得以奋其间者”虽千辛万苦,将“得之为难”的“高朗”之作呈现于读者面前时,人们却疑其为“诳聋瞽之人,徼一时之声”的伪劣作品,这就是“知之愈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分析到此,我们体会到柳公的苦心。对于“为文之士”来说,“得之”有考验,“知之”更有阻力,但若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主观修养,则得之不难,知之亦可望矣。
最后一段,表面看来,好像只是几句客套话而已,与中心论点“得之为难,知之愈难”的阐述毫不相干,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柳公为何“久滞而不往”?送给友人“鉴视”的48篇文章果真是“击辕拊缶”之作?可以想见,通过阅读鉴赏,友人定会渐悟“得之为难,知之愈难”的深刻内涵和作者必须加强主观修养的重要性。《与友人论为文书》写于湖南永州,永州十年是柳宗元创作全面丰收的时期,也是他官场失意,“投荒万死”的劫难之时。他艰苦探索,潜心写作,“得之”实乃不易;他命运多舛,官微言轻,其“卓然自得”之作为人“知之”更难。但柳公却能排除各种干扰,仍然坚持“奋其间”而不辍。至于其“高朗”之作,是否可“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则不是柳公所考虑,也不是友人所能知道的。由此看来,柳宗元的主观修养堪为友人及“为文之士”之楷模。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友人论为文书》就不仅仅是与友人切磋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心得体会,而是一篇“指导后学,领袖文坛,促进了一代文学的变革和创新”的重要理论文章。



【附原文】
与友人论为文书


古今号文章为难,足下知其所以难乎?非谓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钻砺之不工,颇颣之不除也。得之为难,知之愈难耳。
苟或得其高朗,探其深赜,虽有芜败,则为日月之蚀也,大圭之瑕也,曷足伤其明、黜其宝哉?且自孔氏以来,兹道大阐。家修人励,刓精竭虑者,几千年矣。其间耗费简札,役用心神者,其可数乎?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越不过数十人耳!其馀谁不欲争裂绮绣,互攀日月,高视于万物之中,雄峙于百代之下乎?率皆纵臾而不克,踯躅而不进,力蹙势穷,吞志而没。故曰得之为难。
嗟乎!道之显晦,幸不幸系焉;谈之辩讷,升降系焉;鉴之颇正,好恶系焉;交之广狭,屈伸系焉。则彼卓然自得以奋其间者,合乎否乎?是未可知也。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扬雄没而《法言》大兴,马迁生而《史记》未振。彼之二才,且犹若是,况乎未甚闻著者哉!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故曰知之愈难。
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抉其意,抽其华,置齿牙间,遇事蜂起,金声玉耀,诳聋瞽之人,徼一时之声。虽终沦弃,而其夺朱乱雅,为害已甚。是其所以难也。
间闻足下欲观仆文章,退发囊笥,编其芜秽,心悸气动,交于胸中,未知孰胜,故久滞而不往也。今往仆所著赋、颂、碑、碣、文、记、议、论、书、序之文,凡四十八篇,合为一通,想令治书苍头吟讽之也。击辕拊缶,必有所择,顾鉴视其何如耳,还以一字示褒贬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4-28 19:59 , Processed in 0.0810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