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5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9:4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640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孔德的社会实证论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齐美尔的社会形式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布劳的交换结构论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帕累托的非理性实证论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默顿的中程功能主义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四章 科塞等人的社会冲突理论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五章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六章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七章 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八章 丹尼尔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九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社会学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章 利奥塔的知识社会学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一章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21.1 复习笔记
 2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二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22.1 复习笔记
 2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三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23.1 复习笔记
 2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四章 布希亚的消费社会学
 24.1 复习笔记
 2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五章 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2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六章 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26.1 复习笔记
 2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七章 社会学的制度理论
 27.1 复习笔记
 2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八章 组织社会学理论
 28.1 复习笔记
 2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十九章 性别社会学理论
 29.1 复习笔记
 2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十章 社会公正理论
 30.1 复习笔记
 30.2 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5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山东大学61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613社会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教材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资料对教材的所有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5套社会学考研真题,主要包括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众多名校的考研真题,并对大部分考研真题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4)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西方社会学的兴起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学问,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
(1)社会学概念的提出
孔德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社会学概念之际,正是旧的封建秩序被暴力革命摧毁,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尚未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不断更迭,各种经济问题频发的时期。如何摆脱秩序混乱的社会困境,取得资本主义工业和文化的胜利,是摆在思想家面前的紧迫任务。孔德把社会秩序作为其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充分地说明社会学形成之初就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
(2)各类社会学
实证社会学把社会现象作为客观对象,试图用物理学方法描述社会整合与进化的规律;
解释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作人的主体活动结果,试图用人文学科的理解与评价方法阐释社会行动的根据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作实践过程,试图用唯物的辩证思维方式,批判地揭示社会异化原因和人类自由解放道路。
不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采用何种方法,得出何种结论,社会学都是一种直面现实、参与现实、力求把现实从困境中解脱,让人类从危机中超越,寻求幸福、和平、自由的实践性学科。
2.社会学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
社会学同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同黑格尔的理性哲学,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无论是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是欧洲形而上学的传统,尤其是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批判性继续。
(1)实证社会学。孔德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对理性,而是反对被包含在传统理性概念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实证社会学并未完全超越理性哲学的传统,只不过把科学理性、认知理性和客观理性,从作为总体的传统理性中提取出来并绝对化罢了。实证社会学试图以科学理性把握客体的确定规定性。
(2)解释社会学。以韦伯为代表的解释社会学,试图通过意义阐释来解释社会行动的主观根据或主观理性。如果说实证主义社会学强调科学理性、客观理性是传统理性哲学的片面性继续,那么把主体意愿和主观理性作为基本原则的解释社会学,是传统理性哲学的又一种片面性继续。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公开声明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不否认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理性原则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是现实的、批判的、总体的活动根据,因为实践本身就是综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过程,是包含认识、评价和审美等总体意识于其中的物质活动。
总之,西方社会学的兴起既是西方社会问题的反应,又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我们应当在现实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双向统一中考察和把握西方社会学的生成。
二、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实证主义
西方学者一般把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三人的理论统称为实证社会学的古典理论。
(1)孔德作为实证主义的鼻祖,虽然明确了实证社会学的立足基础和理论取向,但是统观其全部理论,却可以发现他并没有把实证主义原则贯彻始终。孔德声言要从经验事实出发,但却从知识类型转换和思维方式变化出发来解释社会进化;孔德早年主张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但到晚年却倡导用宗教来启迪人类心灵,达到社会和谐。
(2)斯宾塞批评了孔德实证主义的不彻底性。在斯宾塞看来,孔德所研究的知识类型、思维方式和宗教情感并非实证方法所能把握到的实证知识,以它们作为研究对象难免要重新陷入形而上学思辨。认为实证主义应当面对的是作为客观实在的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证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3)实证社会学的系统建立是由迪尔凯姆完成的。迪尔凯姆首先明确了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事实的本质与特征论证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对研究和解释社会事实的客观性方法论原则作了论述。迪尔凯姆坚持了实证社会学的理论一贯性,他把实证原则贯彻到社会进化、社会团结、宗教现象与社会知识等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使实证社会学以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在现代学林中争得一席之地。
实证社会学自问世起,就受到来自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两方面批判,但是这并没有使实证主义从社会学领域退出。在帕森斯、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社会学和曼海姆、索罗金的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knowledge)中,实证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坚持。
(4)帕森斯社会学理论的立足点是社会结构的客观性和结构功能模式的普遍性,其理论取向是寻求社会结构功能的理性化,就此而言,帕森斯坚持了实证社会学的立足基础和理论取向;但是,帕森斯接受了韦伯等人从主观方面理解个人社会行为的某些主张,肯定了情感、意志、价值选择等主体性因素在社会结构功能运作中的意义,这意味着人本主义的某些原则已经融入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中。
(5)曼海姆把文化看作存在于社会条件中的知识客体,试图通过经验描述和结构分析来把握它的运动规律,同时曼海姆也强调要注意个人心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索罗金对文化系统和知识类型的研究,把感性经验的实证性分析同价值、意义的辩证阐释有机地统一起来,他既强调文化模式和知识类型演变的客观一般性,也强调个体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在文化变迁、知识进化中的作用。从中能看到实证主义原则同人本主义倾向的某种融合。
2.人本主义
(1)在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中,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在社会学中的表现,但还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人本主义社会学。虽然韦伯强调了社会行动的主观性,强调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但是韦伯还明确地主张社会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原则,韦伯关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科层制与铁牢笼等方面的论述,都可以被人们作为得出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原则相互融合的证据。
(2)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工业意识形态中阐发的批判色彩极为强烈的社会学理论,其主旨是以辩证理性取代科学理性,在反击实证主义思潮的同时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寻求人类的深层解放,彻底克服社会异化,争取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自由和幸福。
(3)米尔斯和柯林斯的冲突理论。米尔斯和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受到社会批判理论的很大影响,他们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对现实持辩证的批判态度,揭示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对个体或被压迫阶层如何摆脱不合理压迫,争取自主、自由作了深入探索,其中也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3.马克思主义
(1)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如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不仅经常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而且他们的许多基本理论也是从马克思的某些观点出发的。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劳动异化理论、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冲突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在米尔斯和柯林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中都可以找到踪影。
(2)继承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社会学理论上有所建树的思想家很多,值得注意的有: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理论的乔治·卢卡奇,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融入法西斯主义心理批判的威尔海姆·赖希,建立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列菲伏尔和阿格妮丝·赫勒,试图对现代文明社会的疾患给出诊断与治疗的弗洛姆等等。
4.三者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同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社会学传统的关系也是一种交互渗透的关系。我们不仅在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本主义社会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影响,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也同样能够看到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本主义社会学的影响。
(1)人本主义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影响,不仅在常常被冠以人本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种头衔的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表现强烈,而且在被称为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及其学生阿格妮丝·赫勒那里也有十分浓厚的表现。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某些流派对实证主义的接受,或者实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渗透,其中也有很多引人深思的理论问题值得探讨。在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实证主义同他们的社会学理论是统一。而在G.A.柯亨为代表的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实证主义色彩表现得更为浓烈。
(3)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思潮或两极化的方法论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都能找到立足之处或表现机会。原因在于:
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为开放的体系,它要不断地同其他当代思潮和当代文化发生交流和相互作用,那么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渗入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也就在所难免;
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立足基础是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关注和追求的不过是实践过程的不同方面。
三、现代化、后现代化和重建现代化
从西方社会学主题在不同历史年代的变化角度看,可以发现西方社会学经历了现代化理论(theory of modernization)→后现代化理论(theory ofpost—mod—ernization)→重建现代化理论(theory ofremodernization)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化过程。
1.现代化
(1)在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等古典社会学家那里,西方社会学的主题是确立工业秩序、推进现代化进程。
(2)人们把工业化同现代化视为同一概念,工业化是就社会发展的内容——主要是对生产方式而言的;现代化是就社会发展的形式——现代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历史超越而言的。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内容,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形式,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韦伯、米德、曼海姆和帕森斯等人对社会生活理性化的探索,主要是从形式上对社会现代化开展的研究,是对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研究的推进。
(3)在稳定秩序基础上追求功能效率的现代化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达到高峰,不仅在欧美学术界发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西方各国政府及社会管理机构也从中采纳许多思想观点,制定出一些加速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规划。
2.后现代化
(1)随着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的问世,人们忽然发现,社会确如贝尔所言,已经进入了一个同工业社会有根本差别的“后工业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或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各种层面的主要问题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各种社会结构都需要以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
(2)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席卷欧美文化所有领域。后现代主义提出要同全部欧洲文化的传统决裂,他们不仅要否定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而且要消解主体自明性、客体在场性,要摧毁结构与逻辑的外在客观性和中心有序性。在他们看来,人类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根本没有中心、没有结构,一切都是在离异、分化和扩延中的可能性,试图从中概括本质、规律都是白日做梦。
(3)后现代主义者的著述中,激烈的言词和怪诞的术语,打破了各种传统学科的界限。从后现代主义把哲学、文学、宗教、伦理同社会学融为一体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正以辛辣的语言动摇着传统社会学的根基。
3.重建现代化
哈贝马斯坚定地举起反对后现代主义的旗帜。哈贝马斯认为,理性主义传统并非如后现代主义所抨击的那样一无是处,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事业并没有完结,应当在反省传统理性观念的同时,既克服传统理性观念的某些不足,又要发扬其积极方面、返回生活世界、构造更有益于人类进步的新理性。
哈贝马斯把他建构的理性称之为交往理性,这是一种含科学理性、评价理性、审美理性于一身,在日常交往中运作并作为各种理性观念基础的总体理性、基础理性,是理性的理性。
哈贝马斯对现代化的重新设计和对理性化的重新建构,掀开了重建现代化的新篇章。
四、理解、选择与创造
1.虽然西方社会学有纷繁复杂的学术流派,但是它们仍然有着共同的本质,即它们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不同理解。
(1)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就成了对理解的理解,其中既包含着对社会学家留下的各种文本的理解,又包含着对社会学家的主观结构和客观环境的理解。
(2)无论是社会学家的主观结构和客观环境,还是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都是承前启后的历史事件,心境、环境、社会行为与社会系统,都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延伸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不仅要有整体性,还要有动态性。
(3)更为复杂的一面是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时的自我理解。读者领悟到的意义不是作者的原义,纯粹的原义是无法再现的,读者领悟到的意义是他需求的意义和作者文本蕴含意义的融会与升华,即视界融合。
(4)对自我理解作再理解。读者只有在阅读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主观结构,才能对自己领悟到的意义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自我理解作再理解,是对理解的前提批判。前提批判是理解者对文本意义何以成立的追问,是对结论的根据的审查。
2.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过程,从根本上看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过程和积极的创造过程。
(1)创造性的理论学习能够指导创造性的社会学实践。只有把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把握到一种成熟的、完整的社会学。因此,学习社会学理论不仅是接受理论知识,而且也是为有效地从事社会学实践做准备。
(2)作为社会学实践的准备,社会学理论学习主要体现在方法原则训练和思维能力训练两个方面。
①从方法和原则方面看,每种社会学理论都有自己的概念系统或理论框架,它们既是社会学家面对社会现实而概括出的有丰富内容的理论体系,也是可以用来观察和理解其他人所处其中的社会现实的逻辑形式,或者说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方法和原则。
②从思维能力训练方面看,学习社会学理论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学理论中,既可以看到前人怎样提炼和回答他们那个时代的课题,也可以感悟到我们应当怎样概括和把握现时代的主题与脉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64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16:59 , Processed in 0.0822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