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许纯祯《 西方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ooo 发表于 17-8-14 19: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31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六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
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第九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
第十一章 AS-AD模型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
第十三章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内容简介                                                                                            
许纯祯、吴宇晖、张东辉三位教授编著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被吉林大学等高校列为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本书是许纯祯《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严格按照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4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5章,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许纯祯等三位教授编著的《西方经济学》(第4版)的课后“复习思考题”(除了“基本概念”未作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jingji.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同门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许纯祯等三位教授编著的《西方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内容预览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经济人 价值中立原则 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经济理论模型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存量和流量 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 边际分析
答:略。
二、思考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如何看待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答:(1)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迄今在世界上尚不存在一个众所同意的定义。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其中包括教科书、官方文件、私营经济记录、专业或非专业著作、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报道,等等。
包括有下列三种类别的内容:
①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
②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
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
③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从常规意义上理解,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2)当今世界的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①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联系在于有着共同的渊源,即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是均衡价格理论。它们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论的发展。
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根本目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而且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论述经济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同时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
b.研究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规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c.研究的层次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它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一般而言,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虽然,西方经济学也会涉及制度的分析,但从整体上说它着重研究的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运动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d.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主线,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整体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西方经济学是由供给、需求、效用、成本、收益、边际、均衡等概念构成的不同分析框架,以供求为核心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在宏观部分中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观点,因而西方经济学的统一性较差些。
e.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抽象法和辩证法。而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心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1)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这些单位有:作为消费决策单位的家庭,作为生产决策单位的企业。它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如居民家庭如何合理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效用和满足;企业的成本、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企业如何取得最大利润;收入如何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问题。由于这些决策是在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对各个经济单位的决策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分析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考察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找到实现稀缺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如国民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政府的财政、货币、收入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它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决定过程,分析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探索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能力长期稳定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两者的联系
a.研究目的相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b.研究的内容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只有把他们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c.研究的方法都主要是实证分析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以及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从整体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两者的区别
a.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
b.基本内容不同。前者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后者的基本内容则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c.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后者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d.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即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e.核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f.研究方法不同。前者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后者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3.经济学能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经济学面临着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这种判断世界跟人们的价值观直接发生关系。当西方经济学家试图剥离经济学与价值时候,发现那是不现实的,因为科学与价值判断是不能分割的,科学也需要价值判断以为人类服务。
经济学研究的首先是社会经济关系,片面地强调量的分析和数学方法,把经济关系变为一系列的算式,必然抹煞各个经济范畴质的特点,抹煞经济范畴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内容,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适当的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认识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特点融会变通。
4.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
答: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进行描述,这就是“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人物是如何客观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它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而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尽管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经济学,但它依然需要价值判断。当西方经济学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时,发现经济学面临着自然科学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设计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即价值判断。
5.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是否妨碍西方经济学家正确认识经济规律?
答: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理论上的反映和概括。因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明显的,即在意识形态上,宣布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强化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这种价值取向贯穿于西方经济学的始终,贯穿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立场、方法和观点之中,也必然会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
西方经济学只关心和研究一种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它重点研究私有制度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以及解决的效率如何。然而,把现存的当作合理的,在既定的制度下研究既定的“客观”事实,这本身就暗含着保守的意识形态,即目前流行的经济制度是最好的,这显然代表那些在这种制度下生活得最舒服的既得利益者的观点。应该指出,资本主义的种种经济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它充分暴露了这个制度的不合理性。但是,西方经济学只是在运行层次上研究问题,而把问题归结为引起人们诸如投资、储蓄、消费等经济行为的普遍心理倾向。这种学说具有明显的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性质。西方经济学有意或无意回避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无视或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这个世界没有阶级矛盾和对抗,没有罢工和反罢工,没有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没有危机的爆发和股市的崩盘,没有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没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没有帝国主义和战争,没有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物化等等。总之,资本主义社会是美好、和谐和均衡的世界,这个世界通过交换,达到均衡和协调,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一、基本概念
需求 供给需求定理 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 正常品 低档品 替代品 互补品 供求定理 价格下限 价格上限 恩格尔定律 支持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蛛网定理
答:略。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有: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①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正常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对另外一些商品来说,即低档品,情况恰好相反。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会更多地消费更有营养的食品,而相应地减少对价格低廉且营养较差的食品的消费。
③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替代品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对于互补品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影响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根据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供给的一般规律: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就会减少。
②决定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产成本。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有利可图。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上升,生产者将提供较少的供给;如果生产成本超过了商品的价格,该生产者就会退出该行业。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进步。如果工资提高或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技术进步,将会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的数量,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
③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可以引起对相关商品供给的变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决定商品供应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会引起生产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和重新分配。
④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下跌,他会增加现在的供给而减少未来的供给;反之,如果他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上涨,他的供给行为会恰好相反。
⑤技术、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对供给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率而体现的。技术进步、或采取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会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供给。如果生产率下降,那一定是由于技术退步,或者是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出了毛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生变量如政府的政策、资源状况、天气情况、战争等都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答:(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
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在原有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而需求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需求曲线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2-17所示,在需求曲线

上,

移动到

表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从

移动到

表示需求变动。

图2-17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
(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由于它并不改变供给函数和供给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原有供给曲线的移动。而供给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如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生产技术)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会改变供给函数和供给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原有供给曲线的整体移动。
供给曲线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2-18所示,

移动到

表示供给量变动,供给曲线从

移动到

表示供给变动。

图2-1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使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有时又被称作市场出清价格,在这种价格水平下,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既不存在过度需求,也不存在过度供给,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产量。如图2-19所示,

线是需求曲线,

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

点,所以

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

点对应的价格

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

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如果价格位于

(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

。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

运动。如果价格位于

(低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

。由于大量商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

运动。

图2-19均衡价格的形成
(2)由上分析可以知道,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关系中自发形成的,而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市场的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具有的调节市场供求达到一致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配置的内在功能。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平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
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
答:弹性理论是价格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弹性理论在价格机制中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精确地测量需求量和供给量与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丰富了对市场供求法则的认识,为进一步运用价格理论说明一些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总收益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卖一定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它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即:

,其中,

表示总收益,

表示价格,

表示销售量,这里假定生产者的销售量等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从公式可以看出,总收益是由价格

和需求量

两个因素决定的,需求价格弹性恰恰就是测量



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概念。因此,总收益的变化与需求弹性的大小有关。具体说,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

),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
②如果需求缺乏弹性(

),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
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很大差别,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也随时间、地点和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提高,总收益不一定增加;价格降低,总收益不一定减少。因此,厂商要想制定使总收益最大化的价格,就必须对商品的弹性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与估算。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赋税的归宿问题
政府对许多商品征收消费税,赋税使消费者在购买征税商品时支付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现在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减少;同样,赋税使生产者销售该商品时获得的收入减少,这也相当于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增加的支出和生产者在出卖该商品时减少的收入构成政府的税收收入。因此赋税的结果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共同负担。弹性原理可以解释赋税的归宿问题。赋税的归宿是指赋税最终的经济负担,即赋税是主要由消费者负担,还是由生产者来负担。一般来说,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赋税就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那么赋税就向后转嫁给生产者。
(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于分析一国或一个家庭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详细地研究了食物方面的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这就是说,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该规律后来称之为“恩格尔定律”,这意味着食物开支的收入弹性小于0。同大多数经济学定律一样,该定律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才成立的;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价格是假定不变的。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
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答: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它的需求弹性。就供给来说,农产品的产量在很大程度因受气候影响而波动很大。随着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常起伏不定,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会影响第二年农产品的供应量,使其随之大起大落。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很大。就需求而言,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对它的需求弹性很小。如果让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由自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图2-20丰收悖论
如图2-20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

是缺乏弹性的。农民丰收使产品的供给曲线由

的位置向左平移至

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

下降为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产量增加的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2-19中矩形



的面积之差。
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例给予说明。
答: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可以用“供求定理”来概括:
(1)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
(4)供给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
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当政府认为某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对买者或卖者不公平时,通常会实施价格控制政策,即通过规定价格的上限或下限来干预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下限与过剩
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西方国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和农民的特殊利益,价格下限经常被用于农产品的价格上。它有时也被用于要素的价格上,如最低工资法。最低限价必然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如图2-21所示,



分别代表市场供求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代表最低限价。由于

高于

,需求量为

,而供给量为



,过剩量为



图2-21价格下限与过剩
价格下限实行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处理过剩的农产品。政府按

收购农产品,对于剩余农产品

,政府要么储存起来,要么销往国外。为了减少储存开支,政府也会采取限制种植面积,使供给曲线左移到均衡价格等于支持价格为止。但这样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2)价格上限与短缺
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如政府为了增加贫民的福利,经常采取房租限价政策,规定房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标准。再如,对垄断公用事业的价格管制也通常采取最高限价政策。最高限价会造成供给短缺和过度需求。如图2-22所示,某商品由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为Pe,但政府认为这个价格水平过高,规定了一个最高限价



位于

之下。由于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为

,供求量为

,短缺量为



图2-22价格上限与短缺
由于价格被限制在

,不能上升,从而不能通过价格上升减少过度需求,因而出现该商品供给的短缺。解决短缺的办法是:第一,排队;第二,实行配给制。但是这两种办法仍不能消除过度需求,必然导致黑市交易的出现和利用价格上限和均衡价格的差额进行投机活动。另外,供给短缺又会造成卖方市场,使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变坏。
西方经济学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旨在证明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完美性。但在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完全听任由市场供求竞争自动形成价格。当自由竞争价格机制所产生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严重后果超过了由某种商品的短缺或过剩所导致的经济问题时,政府一定会采取干涉价格政策。越是有关公共福利的产品,就越是如此。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有助于对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理解。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答:恩格尔定律是指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也就是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
用恩格尔系数的方法去表达定律,即是:

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
恩格尔定律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
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
答:蛛网定理适用于这样一类商品市场,即生产所需的时间较长,其产量依据销售时的预期价格,而实际市场价格则取决于销售时的供应量。供给和需求由于时间间隔而分离,因此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来。具体来说,蛛网定理的基本假定是:
(1)所生产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生产决策一旦确定之后,不到下一个周期是不能改变的。
(2)从需求函数来看,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以



分别代表本期的价格和本期的需求量,则需求函数为:


(3)从供给函数看,本期的产量

是上一期价格

的函数,即:


一般来说,农产品的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就供给来说,农产品的产量在很大程度因受气候影响而波动很大。随着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常起伏不定,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会影响第二年农产品的供应量,使其随之大起大落。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很大。就需求而言,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对它的需求弹性很小。而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此,价格和产量波动幅度逐渐加剧,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蛛网,越来越背离均衡点。所以,农产品的蛛网往往是发散的。
于是,农产品价格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的情况下,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可以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
三、计算题
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

。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

。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1)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2)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3)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解:(1)供给等于需求时候的价格即使均衡价格,即:

解得:均衡价格

(美元/蒲式耳),均衡产量

(百万蒲式耳/年)。
(2)根据需求弹性公式

和需求曲线方程可得得

,即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3。
根据供给弹性公式

和供给曲线方程得

,即小麦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22。
(3)将现在的价格

代入需求方程可得此时的需求量为2395,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


2.假设各种价格水平上对照相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如下表:

(1)画出照相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2)计算价格在80~100元和在100~120元的需求价格弹性。
(3)计算价格在80~100元的供给价格弹性。
解:(1)相机的供求曲线如图2-23所示:

图2-23相机的供求曲线
(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

可得:
80~10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00~12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3)根据供给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

,可得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为: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31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07:54 , Processed in 0.09185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