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鲜出炉的2019复旦经院金融431超详细经验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isleofview96 发表于 19-3-30 16: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试结束,我的考研生涯也终于告一段落。回首两年的时间,并未觉得转瞬即逝,实因这段日子走的磕磕绊绊,无论是学习还是心境都经历了许多打磨。写下这篇帖子,一是为记录自己奋斗过的两年时光,二是希望能给予后来者们哪怕一点点的帮助和慰藉。
一战成绩:记不太清了
二战成绩:数学139 英语86 政治69 专业课125 总分418

1、目标选择
目标选择是一个信息搜集和分析决策的过程,顺序大约是:专业选择、地区选择、院校选择。这个过程我纠结了有一两周,磨刀不误砍柴工嘛。信息来源主要有:经验贴、考研的师兄师姐、目标专业的就业人士、各公众号或辅导机构的院校分析(我当时看的是金融考研党和金融硕士,内容差不多)。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大致了解清楚行业内容及发展方向前景、目标院校的考试内容难度以及历年招生状况和趋势,再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复旦经院金砖历年的中招生状况整理如下:

可以看出,2019虽然和2017类似是数学大年,大家普遍分数较高,但录取分数与2017年相比,上升幅度还是很大,今年校内可以调剂大数据学院,且金融不刷人的传统依然保留甚至没有调剂小专业,所以明年人数仍然会较高,竞争仍然激烈,但进入复试的人数趋势性收紧,选择复旦的各位要做好奋战的准备。
2、书籍资料
用到的书籍、视频以及其他辅导材料会在下面各个科目中列清。为了方便,我去年花钱进了一个全年更新的资料群,大多数群都还是比较良心的,公共课资源比较全并且更新及时,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3、心态
选择复旦的同学面对越来越高的报录比和进线分数,应当是做好了艰苦奋战的准备,轻轻松松几个月就考上的几率越来越小,鸡汤我也不太会炖,放一句去年激励了我一整年的话吧: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坚持下去就成功了一半。
附上我考研时期的一日作息表:
6:45——7:45 背单词
8:00——12:00 数学
12:00——12:30 午饭
12:30——13:00 看政治或英语视频
13:00——13:30 午睡
13:45——17:45 专业课
17:45——18:45 晚饭+政治或英语视频
19:00——22:00  数学/专业课/
22:30——23:30  英语
23:30——24:30  政治
具体时间的科目安排根据情况更换。


正文
(啰啰嗦嗦这么久居然才到正文,简单粗暴地开始吧)
数学、政治、英语、专业课四门课程的复习需要事先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要张弛有度,既不会因为内容太少而准备不足,也不会因为目标太高而打击信心,并且具有合理的弹性,可以根据信息的变化而灵活调整。主要包括资料选择及使用、科目整体时间安排、每日时间安排。


高数:汤家凤基础班视频+武忠祥辅导讲义+汤家凤1800题
汤老师的基础课讲得很好,但因为我第一年有一定的基础,就只听了我掌握不太好的地方,配合武忠祥老师的辅导讲义,我的高数学习框架才算是基本建立起来。这里强推一下武忠祥老师的高数辅导讲义,我是看了上述师兄的经验贴买的,框架清晰,常考题型和题目的解法也分类总结的很清楚,用于初期建立框架和打基础简直完美,第一遍刷的时候可以只做武讲义的例题+1800题的基础篇,第二轮刷讲义的时候配合做讲义的课后题+1800提高篇,这两本书的顺序安排一致,超match der~1800会把某一类型题目的不同变式放在一起,方便对照和总结,我喜欢做笔记,做完1800把经典+易错+易混淆的题目都整理在一起,这份笔记也为我后期复习省了不少力。
线代:李永乐视频+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
线代只认三个字——李永乐!!本科学线代的时候我就学的迷迷糊糊,是这三科中最让我担心的。但看完永乐大帝的辅导讲义,引起极度舒适。这本书要框架有框架,要定理有定理,要技巧有技巧,要题目有题目,要方法有方法,这是什么坠入凡间的小可爱。永乐大帝的视频课也超级好,会对辅导讲义上的内容有所补充并且强调重点、总结题型,总之非常非常推荐!第一遍我就是按照视频+辅导讲义的组合复习,第二遍不看视频只看讲义和自己补充的笔记,做了1800题的提高篇。线代的题目变化不多,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但非常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一定要下笔做题,计算过程不要省略。今年两道线代大题计算量都很大,极度紧张的考场又是计算错误的高发地,如果平时练习不足,非常容易出错,我的两道线代大题因为紧张第一次的计算都出现了失误,最后半小时检查的时候才匆忙改正,急出一手汗,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把该拿的分一分不漏地顺利拿到。
概率论:余丙森视频+余丙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
概率论比较简单,市面上的概率论老师并没有像李永乐之于线代这种程度的老师,本来想跟王式安老师,毕竟是命题人,但听说他的讲义有错误近几年课的质量也有所下降,就选了师兄推荐的余丙森老师。余丙森老师的讲义和课程配套,分为基础篇和强化篇,第一轮听课+基础篇题目,第二轮看讲义+强化篇题目,最后再抽空做1800的概率论强化,按部就班跟下来概率论就没什么问题了。概率论只要理解了基本定义,记住主要的结论和推导以及少量的技巧,应对考研就很充分了。
7月——8月(强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加深知识理解,训练解题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这个时候就可以上宇哥啦。这一阶段我是听了张宇的强化视频(高数)+李范复习全书+ 660,宇哥真的是个好老师,讲课非常有激情,对学生也很负责,概念讲解的很深很到位,而且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和问题都简单化,让你一次就能听懂,但是听完课后,一定要多做题多练习,否则你会发现你在课上觉得自己学了很多,到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和汤老师相比,宇哥更加重视方法和技巧,他的36讲也基本延续这个思路,36讲我没有从头到尾刷完一遍,因为里面有许多题目对备考来说略偏且难,只是放在手边当作备用,对某一部分知识或者题目解法理解不到位的时候去翻一翻往往会打开新思路。关于复习全书的选择和使用,我比较推荐放在强化阶段的开始,一方面用于全面检验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复习全书(李范)题目整体难度上升,对解题能力的训练也非常有效,我第一年用的复习全书是李王(红色那本),第二年用的是李范(粉色本),相比较而言,李王的内容有些杂乱,题目分类和方法归纳做的不是很到位,李范的难度大于李王,内容全面并且每一章都会按照常考题型分类,做下来思路很清晰。660全称《基础过关660》,但它并不基础,660包括选择和填空,主要是对概念的深入挖掘,刷完一遍660,对基础阶段复习的内容会有一个更加透彻的理解,选择和填空题经常设坑的点覆盖的很全,全程做下来会有种任督二脉被慢慢打通的感觉,数三近年来整体难度上升,对概念深挖的题目也常常出现,660值得一刷。
7、8月份的强攻之后,数学的框架、内容、做题能力应该都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可以这样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一张空白A4纸上能否画出一章的框架,从定义、定理、性质的角度去思考可能的考察点和常见题型。这既是检验过程又是复习过程,把这些内容内化于心,碰到再多新题目都只是在这个框架上的增补而已。
9月——10月中旬(综合复习期)
在这段时间,我把前期用到的讲义、做过的题目都回顾了一遍,打牢基础,中期做过的李范全书和660上一些标记的题目又重新刷了一遍,因为我一直有做笔记归类整理的习惯,这个期间把以前的笔记重新复习了一遍并且根据框架又精炼扩充了一些内容,至此,终于有一种众神归位的feel了。
10月下——考试(模拟冲刺期)
10月下各种模拟题都陆续出炉,模拟题一般会比真题难一些,所以定时训练之后,不要太过被模拟成绩影响心情和信心。我做的模拟卷有:合工大超越,李林六套卷,李永乐6+2,最后是真题。合工大难度中等偏上一点,前期模拟很好用,出题思路和真题很接近,2018年单调有界定理证明和级数的题目我就是在超越上做了类似的题目,选择题的出题点和考察方向也很贴合真题,是一份各方面都很出色的模拟题;做李林六套卷原因单纯是一战时被二阶差分伤透了心,但没想到压中的题目都在四套卷里(哭),考完出来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说各种原题,我就独自在风中凌乱,总之,押题是一件比较玄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但最后安全网一定还是平时的训练,毕竟万变不离其宗;李永乐6+2是一份接近真题出题风格且难度适中的模拟题,适合用于考研后期模拟训练、保持手感、提升信心,一剂良方。最后这段时间,加上真题,我大概每天一套试卷,剩余的时间还是滚动复习前期的笔记,每年都有人因为沉迷刷题忽视基础知识而丢分,望大家引以为戒。
可能有同学发现我用张宇的资料比较少,并不是宇哥不好,而是宇哥的资料包括36讲、1000题、4套卷难度都比较大,有些题思路比较刁钻,而2019年考研按照惯例是考研数学的小年,我的复习重心并没有过多放在难题新题的训练上。但宇哥在强化班视频里经常强调做难题的重要性,难题做多了对待一般难度的题目的解答自然会容易很多,但一味地做难题怪题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容易忽视基础,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在考试趋势的基础上仔细权衡收益成本。
专业课(125)
专业课是许多同学的痛,我一战最后崩溃也是崩在了专业课,今年花费了许多时间在专业课上,甚至多过了数学,奈何在考场过于激动,第一道简答题的第二小问忘了写,选择题最后五分钟改了一道,一紧张改错地方了,结果了两道题,这两处失误在出初试成绩之前把我折磨的不行,总觉得天要亡我,还是亡我的专业课。最后成绩出来,总算也还算没有拖太大的后腿。谨以我的血泪教训警示各位,考场上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留一点时间做好最后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下面用我两年的专业课复习经验作对比,希望能给在专业课中挣扎苦久的同学们一点启发。
我两年使用的资料差不多,大概归纳如下:货币银行学及配套习题(胡庆康)、国际金融学及配套习题(姜波克)、公司金融学(朱叶)、投资学(刘红忠)、金融市场学(张亦春)、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货币银行学(易纲)、投资学及圣才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博迪)、公司金融及圣才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罗斯)、各高效考研真题、金融联考真题、复旦历年真题、自己搜集的各类网上资料
第一年我的复习安排大致如下:7月份之前按照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两条线看了两遍课本,甚至看了刘红忠投资学的各种数理推导过程,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标记,暑假两个月时间用A4纸按照上述顺序把课本的框架和内容写了一遍+做了五本书的课后习题,9月份看了真题,发现不会的太多,尤其是论述,基本没有什么思路,计算题也常做常错,当时心态崩了一半,开始做罗斯和博迪的课后题,但也只是囫囵吞枣地做,直至最后放弃...
可以看出我第一年犯得错误主要是太过闭门造车,局限在课本,对各科考试的考点和重点没有把握清楚,做了许多无效努力(比如暑假时的笔记大多时间就是在抄书,并没有深入结合现实理清整体框架以及各个部分在整体框架中的作用),没有及早把握复旦的出题风格并根据最终要求来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当时看了很多经验贴,都强调书本的重要性警示大家不要过度沉迷于热点等其他资料,但我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四本书确实是最重要的,后期看了许多资料,无论如何分析最终都会落脚于课本的整体框架上的某一部分知识,但一方面这四本书的有一些内容写得比较晦涩相难理解需要一些其他的书籍从不同角度辅助理解,另一方面课本上的知识是树干,最后答题是要一棵完整的树,除了树干还需要枝叶,而枝叶的添补就是依靠平时除课本之外的积累,课本的知识最终目的也是要去结合现实。希望大家谨慎地把握好中间的度。
由于第一年专业课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过大,第二年我找了一位师兄辅导积极地调整学习思路之后,最后虽然由于失误并没有达到最初定下的目标,但自己对自己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也还算比较满意,所以下面结合我第二年的学习经历和同一些同学的交流反思一下431专业课究竟该怎么复习。
宏观部分:许多人推荐先看宏观经济学,我觉得更好的选择是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这本书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的综合体,用来给宏观打基础再合适不过了,对货币银行学中比较晦涩难懂的部分,比如货币需求理论等给了更加易于理解的分析且重点较为突出,罗斯、博迪的书也是如此,外国人许多是靠教材养老的,他们的书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作工具书查阅。
货币银行学:
胡庆康版的货币银行学优点在于内容全面,框架比较清晰,分析结合国情;缺点在于有些部分过于繁杂且理论部分较为晦涩,时事内容稍有落后,有些同学会结合易纲行长的货币银行学学习,但我复习前期也看了这本书,许多内容是重复的,所以我建议还是可以将易纲版本作为工具书,补充理解难点。总之,货银的学习应以胡版的货币银行学为主,学习重点是提取框架、分清重点、理解难点、结合现实。下面分而述之:
货银的三大支柱是:货币、信用、银行。银行部分较为简单,主要是第四章商业银行和第五章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重点在于资产负债管理、风险与监管(尤其是结合巴三和金融创新分析系统性风险与MPA)、货币创造机制(这部分其实应该归到信用下),中央银行部分的重点在根据资产负债表分析基础货币发行、货币政策的制定(这部分和货币下的货币政策相关);货币和信用应当是整本书的重点,这两部分对应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货币部分对应基础货币发行,除了基础内容货币职能—基本货币制度—货币分层等,货币政策是重点,这部分又对应着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问题)、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近年来创新性工具)三个重中之重的重点;而信用部分是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金融中介的信用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等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相关,另一方面和金融系统中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进而和去杠杆、MPA相关。每一部分又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总而言之,货银是一个体系性很强的科目,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密切关注宏观动向、深入思考构建整体框架,在此我就不再露丑了,希望大家多看书、勤思考,争取早日取得真经。
国际金融学:姜波克老师的《国际金融学》一书,薄薄一本但处处是重点,我自己读了七八遍,时读时新,并且框架最为清晰,除了第五章内外均衡的中长期调节不是考试重点之外(第五章的模型虽不是重点,但记住结论可以为分析题提供不同视角并加深对第八章国际协调与合作部分内容的理解),其他几章都是极尽精炼,只此一本就可打好国金的基础,对于国际国内形势及热点问题学会用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解释,对于备考足矣。对于具体知识的学习,各种理论模型对初学者有点难,可以按照背景—假设—内容—结论—政策—评价的大致思路整理,但考一个单独模型的题目不太可能出现,更多的是对同一问题进行阐述的两个模型之间的对比,比如货币论与弹性论+吸收论两个理论对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的结论为何相反,对于这种问题,要多多对比总结,才能真正掌握并且灵活应对题目。国际金融学看着内容多,但也可以归纳几个核心作为核心框架答题,比如分析一国内外均衡时大概率要用到三元悖论,而三元悖论又牵扯到货币政策(货银内容)、资本自由流动(外汇管制、货币危机、金融改革与开放、资产泡沫、人民币国际化等)、汇率制度(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逆周期调节因子等),我认为国金复习到后期应该达到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一个小知识点延伸出整体框架。
一战时,由于我对国金内容不太熟悉且国金模型复杂,我一度把宏观复习重点放在国金上,但二战经过师兄的指导,我意识到,国金的内容是是货银内容的一个部分,即开放经济下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对国金许多问题的思考更多要基于我国目前国内的宏观经济状况,比如美联储加息导致人民币走弱甚至破7,我国为何不加息扭转?(这个问题主要在于我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分化)。内外均衡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无论如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然更加注重内部均衡,财货政策的实施必然要以国内目标的实现为主。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汇率这个联系内外经济的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许多宏观问题就变得容易理解了。宏观能掌握到现在这个样子真的非常感谢师兄,总算没有枉费他的苦心。
前期:看书+思考并总结框架(不是抄书不是抄书!!)
这个时候不要背书,一方面书读百遍,许多内容自然而然就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不需要背;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对重点把握不准,背书太过浪费时间,容易跑偏,还是应该以提取理解知识点+形成框架为主,有时间可以合上课本把内容复述出来,到了后期可以结合自己理解的重点背一些材料比如货币政策报告等提升论述题的专业性;
中期:客观题+宏观计算题+结合热点继续充实前期整理的课本和框架内容
宏观的客观题我做了两本课本的课后题+各校金融硕士真题,主要是检验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熟练程度,还有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最好也能一并掌握,因为431不再制定参考书目而换成大纲,我觉得范围可能会放宽;宏观的计算题不多,货银主要是基础货币和货币创造部分,国金主要是套汇、套利、外汇期权期货的计算等,我做的题目主要是课本习题+金融市场学课后相关题目+博迪投资学课后相关题目,后期我又做了金融联考和复旦真题,认真做好这些宏观客观题和计算题基本就过关了;扩展材料可能是一些同学头疼一些同学擅长的部分,我这部分材料来源主要有:知网论文、公众号、机构研报。因为第一年在这部分准备的非常不充分加上担心自己对重点热点把握不到位,所以这部分内容在课本内容看完之后我就开始关注整理了加上那位师兄上课过程中把很多热点穿插到了基础知识当中,现在想想真是受益良多,,放在平时既有利于在复习过程中和课本内容更好地结合,也可以防止考研前对这部分的过分担心和焦虑。我个人是不太推荐后期出的一些热点的,我买过两本热点(第一年应激后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基本都是列几个讨论比较多的话题,贴上一两篇公众号的文章,既不提供分析角度,也不和课本内容结合,并且放在后期突击效果真的聊作安慰罢了。
后期(11、12月):继续梳理、熟悉课本和自己整理的内容+模拟(金融联考题+复旦真题)
这个时候要集中记忆课本和自己整理的内容了,我比较讨厌背诵,所以就每天抽一个小时在A4纸上画出复习部分的框架,写到哪个具体知识点就在脑袋里自行回忆,这样滚动几轮,复习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期一科只要花一个上午就可以复习一遍。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模拟,我最害怕的是最后的论述题,在一个小时之内写出质量皆上乘的答案对体力和脑力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模拟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并且形成自己解答论述题的习惯,我的模拟用题主要是金融联考真题和复旦431历年真题,我自己的做题习惯是先在打草纸上简要列出论述题的框架,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哪几点论述,这样即使后期时间不够也能保证思路的完整性,在写的过程中有新的思路也可以适当添补。
微观:
微观的学习相比宏观来讲较为简单清晰,主要内容是课本、计算题、简答论述。课本顺序我是按照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投资学的顺序看的,金融市场学无论是内容还是课后题都要认真地看,足以打好微观基础。对于投资学和公司金融的学习,总体思路一致,即课本与课后题+博迪/罗斯课本与习题+主观题内容增补。我是没有把博迪、罗斯的课本整体啃下来的(实在是太厚),只是看完金融市场学和公金、投资三本书之后做了博迪和罗斯相应章节的课后习题,对于习题中三本书没有涉及到的地方和较难理解的地方再去看博迪和罗斯课本中对应的部分,这样下来,内容复习的比较全面并且效率比较高,尤其对于一战的同学,时间紧张,过度求全并不理智。
课本:
金融市场学的很多内容和两本课本尤其是投资学高度重合,但刘红忠老师版本的投资学高屋建瓴,尤其是其中涉及许多数理推导的内容,对于431考研来说难度实在略高,因此推荐先吃透金融市场学,再看投资学,投资学中所有涉及数理推导的尤其是第五章第六章以及画星的十一章不需要看,数理推导内容只要记住结论即可,对于金融市场学中有的内容可以两本书结合起来看,这样内容就比较全面了。投资学大家比较担心的是行为金融和衍生品。行为金融部分部分如前所述不需要看各种推导,只要重点整理理解第六章噪声交易者导致的有限套利、投资者情绪模型、正反馈、PBA导致的有限套利结论即可。衍生品部分我看了两本课本对应的部分还是有点一头雾水,狠狠心直接去做了博迪的课后习题,花了很大功夫做题总结,全面地整理了各种题型以及不同解法,这才算是理解透彻了。但是我过后反思,这个方法可能并不适合大部分同学,我是比较喜欢在题目中理解知识点并且整理和总结的人,于是又去和其他同学交流并且翻看了许多经验贴,有许多人推荐赫尔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拿来参考。
计算题:
计算题我个人建议前期以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投资学三本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为主,复旦的真题中也出过这部分例题和课后习题尤其是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学,所以前期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这部分题目练好,掌握透彻。课本过完两三遍之后,我的计算题训练主要是用的博迪的投资学(配合圣才的题目详解),这段时间也是我做题能力提升最快的一段,博迪的投资学题目涉及到的题型非常全面,一遍做下来对各块知识可能的考法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我乐于总结,对不同的题型结合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公金上的解法进行了归纳,比如期权价值的求法,博迪投资学用的是无套利均衡(用避险比率个证券和期权构建无风险组合)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期权等价物、风险中性法以及B-S公式的基础,通过总结,不只掌握了只有细微差别的额题目的不同解法,更是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非常推荐;至此,计算题的基本内容完成。后期我主要是通过金融联考真题、复旦真题以及一些其他的计算题集来巩固和检验我的做题思路。
总而言之,对于微观计算题,我非常极其特别不推荐题海战略,和数学不同,微观计算题计算难度不大,难点在于对题型的掌握是否全面、对类似题型的区分是否到位,从上述我的备考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我计算题能力提升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对各类题型的归纳对比总结,大家可以买一个活页本,后期做了类似的题目而未总结的还可以再增补,我总结了满满一个笔记本的计算题,后期做的题目基本没有超出范围,非常好用,极力推荐大家用这个方法来准备计算题,可能笨了一点,但捷径有时恰是最长的路。
简答论述:
微观的简答论述历年来增补的内容不多,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如利率决定理论、CAPM、APT等,主要就是投资市场建设(股市运行制度及改革、有效市场、行为金融)、我国公司资本结构、股利政策、股票回购、收购反收购、公司治理等内容,这些可以提前准备,丰富答案内容,不必担心。

在两年的考研过程中,我感悟最深的是关于有效努力和无效努力。无效努力比如抄书笔记法、题海战术、盲目背书、过度追求一些非重点等,有效努力如时间规划、框架构建、对比总结等,都会在结果中体现,而扪心自问,我们应当有所察觉,做这些事是为了告诉自己“我努力了”还是“我进步了”,盲目努力不难,真正困难地是瞄准最后目标不断地调整方向、一步一步都留下自己的脚印。
啰嗦了快一篇论文的规模,终于把内容写的差不多,我的考研生涯也在此告一段落了,这一路走来,怀疑过、焦虑过、不安过,因为比同龄人慢一步而彻夜难眠过,因为父母朋友暖心的鼓励而暗自流泪过,无数次身心俱疲又无数次重新开始,但我从未想过放弃,考上复旦,不止是我从小的梦,更是给我庸碌的大学生活的一个圆满交代,待再面对高山险滩时,能对自己说一句,我可以的。
祝愿后来人一切顺遂,功不唐捐,我们复旦见。
附:部分专业课资料截图
(这份资料大家私信我免费分享啦~
(写完这篇帖子,拿给辅导我的师兄看,几乎和他复习的思路和辅导的内容一致,他也很诚挚地邀请我和他一起辅导,作为第一代小白鼠我受益良多,师兄去年带的6人小班今年也成功上岸3个。基于他去年的辅导思路和经验,加上我自己今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讨论很久总结了一套比较合理有效的辅导内容和学习资料,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信我 (v x :aisleofview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4-19 15:45 , Processed in 0.10493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