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理论复习 概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本章概述: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本节概述:

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三个方面来解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的品格。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包括它的实践性和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20世纪以来,各门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分工更具体、明确,不能不影响到文学学科的发展;再加之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方法的多样化及其成熟,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实际上,文艺学这三个分支,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互相切入、互相渗透。  

知识点2: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的地位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那么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具体而言,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它虽然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换言之,文学理论不能不具体地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作家,接触到一些文学现象,但它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从上述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知识点3: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关于文学活动的本质、关于文学创作、关于作品构成、关于文学接受、关于文学发展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无一不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而且,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真正科学的文学理论不但在于这些学说形成之时,而且在于尔后为文学实践所印证之日。所以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  

知识点4: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某种文学理论肯定什么作品,否定什么作品;赞扬什么文学现象,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什么艺术趣味,反对什么艺术趣味,都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沙发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1: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本节概述:

按照第一章所引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知识点1:世界

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知识点2: 作品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知识点3:读者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其中,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因此,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板凳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2: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本节概述:

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主要有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和游戏发生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产生于劳动。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在总体的方面看,文学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

知识点1:文学活动的发生

1.巫术发生说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J G Frazer)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巫术说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甚至,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的借鉴。  

2.宗教发生说

德国批评家赫尔德(Herder)认为,诗歌是想象的艺术,“惟一通向灵魂的美的艺术”,“灵魂的音乐”,“打动着内在的感官,而不是艺术家的肉眼”,诗歌占有特殊的位置。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艺术在其活动过程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格罗塞的观点主要不在于他论证了艺术同宗教在发生学上的联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也当成了一种宗教。

3.游戏发生说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康德的游戏说在席勒那里被系统地继承并加以发挥。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德国学者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  

4.劳动说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知识点2:文学活动的发展(重点)  

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如何来理解和解释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呢?

其实,“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就是说,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进一步说,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从局部的情况,或者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但是,最终的支配作用的因素并不等于惟一的因素,影响文学发展的除了经济以外,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也会对文学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往往是更直接的影响。
地板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3: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考察文学活动,首先就要将它放到作为它的基础和前提的人的生活活动整体中去认识,然后再对文学活动自身的性质和构成惊醒考察,最后再回过头来清理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本节概述:

  人的活动不仅具有动物性,而且它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活动具有美学意义。而在这种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则往往激发人们创造的动机。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知识点1:人类活动的性质

人的存在既具有动物性的一面,同时人的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它是在事先就确定了一定目的,在进行中有着自觉意识的活动。

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其物质生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意识任何时候都只是意识到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2: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知识点3:文学活动的地位

人类活动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在各种形态的精神活动中,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因而,可以说,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本节概述:

按照第一章所引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知识点1:世界

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知识点2: 作品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知识点3:读者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其中,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因此,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本节概述:

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主要有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和游戏发生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产生于劳动。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在总体的方面看,文学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

知识点1:文学活动的发生

1.巫术发生说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J G Frazer)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巫术说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甚至,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的借鉴。  

2.宗教发生说

德国批评家赫尔德(Herder)认为,诗歌是想象的艺术,“惟一通向灵魂的美的艺术”,“灵魂的音乐”,“打动着内在的感官,而不是艺术家的肉眼”,诗歌占有特殊的位置。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艺术在其活动过程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格罗塞的观点主要不在于他论证了艺术同宗教在发生学上的联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也当成了一种宗教。

3.游戏发生说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康德的游戏说在席勒那里被系统地继承并加以发挥。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德国学者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  

4.劳动说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知识点2:文学活动的发展(重点)  

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如何来理解和解释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呢?

其实,“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就是说,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进一步说,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从局部的情况,或者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但是,最终的支配作用的因素并不等于惟一的因素,影响文学发展的除了经济以外,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也会对文学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往往是更直接的影响。
5#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3:2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一般说来,文学具有三种含义,即它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但是,文学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和不断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话语蕴藉属性。由此,可以给文学下一个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本节概述:

文学有三种比较重要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知识点1:文学的文化含义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  

知识点2:文学的审美含义

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解,但毕竟都持有相近立场:文学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这一点在今天早已成为一种共识。  

知识点3:文学的通行含义

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知识点4:文学与非文学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

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人们常常会按这种观念去创造新的文学,或者把以往的非文学读解为文学,非经典阐释为经典。可见,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重点)

    本节概述: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知识点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知识点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知识点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本节概述:

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两者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

知识点1:文学与话语

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1)说话人;(2)受话人;(3)文本;(4)沟通;(5)语境(又译上下文)。  

知识点2:文学与话语蕴藉(重点)

“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藉”),来自中国古典诗学。在文学领域,它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知识点3: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给文学一个参考性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定义,不是固定的僵死的,而是变化的发展的,这里对文学的定义不过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关于文学属性的一种较具代表性的理念而已。当前学术界存在其他不同界说也是正常的。
6#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3:5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本章概述:
    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为了理解文学生产的性质与特征,本章将根据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通过对文学生产与物质生产、文学生产与一般精神生产以及其他艺术生产的联系和区别、文学生产中 主客体的内涵关系等问题的阐述,予以揭示和说明。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本节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将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的同时,明确地将它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并指出,它们“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为此,要理解文学创造的性质特征,就笔削弄清精神生产的一般特征,进而弄清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知识点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的两种生产活动。在其中,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不同历史形态下精神生产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说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但是,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

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

精神生产的上述特征,是理解文学创造特征的一个重要层次。  

知识点2: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一)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文学产品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文学当然包含着科学认识的因素,但这种认识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即审美化了,这正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区别于科学生产的特质。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它虽然常常要借助于审美形式去征服人,但实质上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而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则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  

(二)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就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同时,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有较大差别,比日常言语也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同一种民族语言在不同的作家手中,在不同语境中,其运用千变万化,它是不断创新的。所以,文学创造不止以言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言语系统,通过创造性言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生产,是人与世界即主客体间的特定关系的反映。因此,要理解文学创造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必须科学地理解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相关联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知识点1:文学创造的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

1.客体即“自然”说 :这一学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其代表有西方的模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

2.客体即“情感”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人的情感。其代表有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观和苏珊•朗格的“情感”说以及中国古代的“诗源情”说。

  

(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重点)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知识点2:文学创造的主体  

(一)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

1.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西方艺术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作家、艺术家就是“模仿者”。浪漫派则普遍强调艺术的想象与创造的本质,认为艺术家就是创造者。

2.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西方有的理论家从审美角度,认为艺术主体与现实无利害关系。无须理会对象功力价值,与对象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审美者,即生活的旁观者。另一些理论家则认为艺术是移情活动,而艺术主体实质上就是移情者。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重点)

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在文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结主客体关系的纽带。这就是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知识点1: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首先,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其次,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在文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结主客体关系的纽带。这就是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  

知识点2: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重点)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其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这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总之,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7#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4:18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本章把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首先介绍作者创作的准备条件,创作缘起,其次描述和描述创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常见的构思方式,最后分析并阐释文学作品的物化过程,即它如何成为有一定形态的可被他人观照和消费的物态化产品。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三个环节。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知识点1: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准确地说,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

知识点2: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因此,作品的独特风貌及其内部灵性,一般都是以艺术发现中那不同寻常的“发现”为基础进行独特开掘的。  

知识点3: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发生阶段,创作动机的触发又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

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不管动机如何,在不同的文学创造过程都存在着不同样式和不同程度的动机冲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在程度不同的动机冲突中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本节概述: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艺术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包括一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里现象: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知识点1: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重点)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 、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艺术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 ,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艺术构思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

(一)回忆与沉思

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

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对沉思的对象从事二度体验,可使之成为富有诗意的东西,具有某种可让人玩味的盎然诗意,进而带来审美愉悦。  

(二)想象与联想

想象是贯穿艺术构思过程始终的一种心理机制,没有想象,艺术构思根本无法进行。

联想是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本质上也是想象的一种衍化。

三)灵感与直觉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  

(四)理智与感情

理智是指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思维)。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规范这些动力的嚼勒。对于完整的文学创造过程来说,它们都不可缺少。  

(五)意识与无意识

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在艺术构思时,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是相互补充的。所谓“主从之分”,是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

知识点2:构思方式

(一)综合;

(二)突出和简化。突出的方法有:其一,浓涂重抹;其二,淡化背景。

(三)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的方法很多:1、扩大和缩小;2、粘合;3、漫画;4、夸张;5、幻事

陌生化的心理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的物化过程是创造者借用文字符号,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手段,逐渐把成果从“心”移到纸上,成为可以被他人观照和消费的物态化产品。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三、即兴与推敲。

知识点1:“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在“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有二:

(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知识点2: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这里只简单阐述运用技巧时所注意的问题:

其一,技巧运用要为物化主要形象(或意念)的内在物理服务。

其二,技巧要为作家通过形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  

知识点3:即兴与推敲

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

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如果把即兴与推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也许更有利于物化的实现。
8#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4:40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

本节概述: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文学创造要求“真实”。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

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1.主观的真实

文学以这样的主观化的“真实”,在作品中建构起从属于人的目的和意义的世界,从而帮助人们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体验并激起关注社会人生的积极感情,以履行不同于科学活动而属于文学自己的审美价值追求职责。

2.诗艺性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

艺术真实的概念可以作如下表述: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无疑,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知识点3:艺术概括

(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二)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在文学创造中没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地介入和把握,作品就不会产生艺术概括;“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中实现的,是在艺术提炼中实现的。

第二节 情感评价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就是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的。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知识点1: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文学是审美活动。审美属于对客体世界的情感评价。文学创造就是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由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的。在文学创造中,认识和情感是水乳交融的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文学创造以这种属性,在展现真理的同时也程示意义,并以审美情感诉诸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发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知识点2: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重点)

(一)情感评价与善的价值追求

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把“善”的内涵具实化,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二)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1.诚挚的情态

所谓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

2.艺术的呈示

艺术的呈示,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方式,其情与境的融合,让读者从中获取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教益,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享受。  

知识点3: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一)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文学应该时刻坚持这种人文关怀,正因为文学的价值追求是以人为中心的,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

(二)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文学是人文领域,理应多一点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关怀的倾注,少一点非艺术非审美单视点的理性主义的偏执。

 

第三节 形式创造

本节概述:

任何精神作品都有它的存在形式,文学也不例外。然而文学并不象其他的非艺术的精神作品,它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不能相互剥离开来。艺术形式与它体现的内容之间完全处于合一的状态。同时,形式创造贯彻于文学创造活动的始终,它包括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两个方面。艺术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知识点1:文学与艺术形式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在文学作品呈现的具体情境中,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和根据,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文学作品的形式创造,就是建立在形式与内容如是关系基础之上并体现为两者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  

知识点2: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形式创造贯彻于文学创造活动的始终,即是说,从艺术构思到作品诞生的全过程,作家对内容的孕育创造本身也是对形式的孕育创造,两者完全是一体化过程或属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其内在关系体现为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从而构成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一)内容形式化

在文学创造中,当内容显化成形式并为作家组织起来的时候,内容就“消逝、消失在它里面,整个儿渗透在它里面”(别林斯基语)。文学创造过程中内容转化为形式的过程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话语,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外化或物化为艺术文本。  

(二)形式内容化

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既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  

知识点3:形式美问题

艺术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即是说,文学创造存在着形式美问题。“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同时,各种艺术形式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总之,文学的形式创造,除了存在着更完美地表现和塑造艺术内容的意义外,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价值,也是文学创造审美价值追求的组成部分。
9#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5:04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本章重点介绍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关于文学、艺术类型的划分,历史上有多种见解。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解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本节概述:

总结历史上文学创造的普遍规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知识点1: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一)再现性

现实型文学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触及人生。

现实型文学在再现现实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作家不直接出面在作品中表露自己的主观倾向,是现实型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现实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反映形态,同样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评价。  

(二)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里本来就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  

知识点2: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一)表现性

(二)虚幻性

知识点3: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

(二)朦胧性

  

知识点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一)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在古代文学活动中,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初步形成。这是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完全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就一部作品而言,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二)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使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地发展,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三)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人类文学活动发展到20世纪,文学作品的类型形成了新的结构形态,产生了多向的演变。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使现实型文学得以深化。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结合型的文学,使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综合发展。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基础上又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与象征型文学发生了衍化。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本节概述:

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知识点1:诗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知识点2:小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知识点3:剧本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知识点4:散文与报告文学

(一)散文

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二)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10#
 楼主| tuziki 发表于 07-12-21 02:15:50 | 只看该作者
12月18日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上一章是对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进行了考察。本章将着眼于文本的审美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的讨论。先阐明文学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层次,进而讨论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即意境、典型和意象。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本节概述:

在本节中,“文本”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关于作品本文层次的构成有各种观点。比如黑格尔和英加登等。综观古今中外对文本层次的探讨,本节从总体上将文本氛围三个大的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文学作品就是这样一个从内到外,层层相扣的结构体,这三个层面共同形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赋予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韵味。

知识点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文本”(text),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有人把文学文本的构成,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知识点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重点)  

(一)  文学言语层面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二)  文学形象层面  

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4.文学形象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三)  文学意蕴层面  

第一是历史内容层。

第二是哲学意味层。

第三是审美意蕴层。

  

第二节 文学典型

    本节概述: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具有特征性,“特征性原则”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文学典型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知识点1:典型论的发展

典型(Tupos/type)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进入20世纪之后,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并且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我们给典型一个参考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知识点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除具有一般文学形象的特征之外,还比一般文学形象更富于艺术魅力,表现出更鲜明的特征性。  

(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文学典型作为这种“特征化”最佳结果,必然最富于特征性,或者说是最鲜明地显示自己的特征性,所以“特征性原则”就成了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

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也就是要调动言语的特征性,细节的特征性,场景的特征性,事件的特征性等等,为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服务。艺术实践证明,凡是把以上诸种因素调动得愈充分、愈集中,其人物的性格的总特征便愈鲜明,愈有可能成为文学典型。  

(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与多彩。

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二是要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

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知识点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重点)

(一)什么是典型环境

所谓典型环境,是指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失去了联系的纽带,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所以,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是一个整体性命题,不宜拆开来理解。

 

第三节 文学意境

本节概述: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意境的特征是: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和虚实相生。

知识点1:文学意境的特征

(一)情景交融

(二)虚实相生

(三)韵味无穷。

 

第四节 文学意象

本节概述: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知识点1: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

知识点2: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重点)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五)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知识点3:审美意象的分类

审美意象的分类是在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中进行的,从表意的方式这一角度着眼,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两种,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

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其显著特征在于有故事情节,此类意象常见于叙事性作品。

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这类意象,以它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和象征着某些观念或哲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0 06:19 , Processed in 0.10561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