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详细笔记(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简单音符 发表于 08-1-15 18: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七讲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问题(提纲)主要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党性?
二、党报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内涵
三、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容
四、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注意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什么是党性?
党性:是一个政治概念。
新闻工作的党性:指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该党派意志的贯彻、落实和体现。
二、党报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内涵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源于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党性,实际上就是党报的党性。
党报的党性原则:指党报工作人员按照党性原则来要求自己,开展工作。
最早提出报刊党性原则理论的是列宁
列宁为什么要提出报刊的党性原则理论?
            历史背景: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前身)一大  
              1901年:列宁写《从何处着手?》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二大
                                    马尔托夫            列宁
              1905年11月,列宁写了两篇文章:《论党的改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列宁论述报刊党性原则理论的思想观点:
1,新闻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部分,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2,党报工作者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按照党纲、党章 、党的策略规则 (党的决议)办事;
3,报刊工作不是个人的事,不是个人或集团赚钱的工具,它和人民群众有着紧密的联系;
4,借鉴国际社会民主党和各国无产阶级自愿结合的团体的全部经验,在这个前提下,保证有个人的创造性和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广阔天地。

毛泽东论述报刊党性原则理论的思想观点:
1,党的报刊必须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报刊的宣传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党的新闻事业,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必须严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定,反对任何闹独立性的倾向;
3,新闻单位必须经常检查工作,发现错误立即坚决纠正。

三、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容
第一,政治上,各级党报必须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自觉地遵守党的纲领,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上级党组织的决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把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变成亿万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
第二, 思想上,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头脑,要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准绳。
第三,组织上,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要遵守党的宣传工作纪律,顾全大局,要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第四,工作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完整内容就是上述四个方面。缺少或损害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叫做全面的党性原则。坚持党报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区别于其它任何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突出特点。


四、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注意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鲜明的倾向性与报道真实性的关系问题

(二)正确处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问题

(三)正确处理服从党的领导与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 独立负责的关系问题

(四)正确处理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与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关系问题
第八讲:新闻真实性规律——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二
( 讲 授 提 纲 )
一、为什么说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二、新闻真实性规律的内涵 ?
三、中国现、当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三次反“客里空”运动
                  四、新闻失实的表现及其原因
                  五、怎样克服和杜绝新闻报道的失实?

一、为什么说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思考中外新闻传播中的一种传播现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原因:
       首先,从新闻的本源考察分析:
       第二,从新闻的内在特性考察分析:
       第三,从受众方面分析:
       第四,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面分析:

二、新闻真实性规律的内涵?
      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是真实的呢?
       第一种观点:现象真实论
       第二种观点:本质真实论
       第三种观点: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统一论
       第四种观点:目前我们所持的观点:即
       新闻真实性就是指新闻报道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准确无误外,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具体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新闻报道五个“W”和一个“H”必须交代清楚,准确无误;
        第二层,新闻报道中,报道者对事实的概括、分析和解释也必须真实;
        第三层,新闻报道的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整体也要完全一致,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那么,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新闻真实性规律的内涵?
新闻真实性就是指新闻报道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准确无误外,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具体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新闻报道五个“W”和一个“H”必须交代清楚,准确无误;
(1)要绝对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细节、环境、条件、结果必须准确无误;
(2)报道所引用的各种资料,如背景材料、数字、引语、典故、史实材料等也必须准确无误;
(3)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尤其要准确无误,不能基本真实,也不能合理想象。
       2、新闻报道中,报道者对事实的概括、分析和解释必须真实。 即:概括的事实也要符合实际,分析、解释要科学,不能主观随意曲解、夸大和缩小。
       3、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生活中这类事实的整体也要完全一致,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三、中国现、当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三次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描写苏联卫国战争的文学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战地记者。(1942年苏联作家亚历山大-柯涅楚克塑造)
第一次:1945年,延安整风运动时进行的。
          标志: 1945年3月23日《解放日报》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社论。


第二次:1947年夏天,《晋绥日报》发起,在解放区新闻界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
          标志: 1947年 6月25日《晋绥日报》发表《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文章。

第三次:1953年,《人民日报》发起,在全国新闻界开展了一场文学与新闻界限的大讨论。
          标志: 1952年 1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四、新闻失实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新闻失实的表现:
根据近些年来新闻报道的失实情况,归纳起来有以下15种失实
现象:
       1、追形势、赶浪潮,生编硬造,见报第一的失实新闻仍然时有发生;
       2、追求轰动效应,追星造星,炒作明星绯闻,渲染暴力和黄色新闻,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造成新闻失实;
       3、添枝加叶,浮夸拔高;
       4、合理想象,虚构情节;
       5、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6、不深入现场,不做调查研究,道听途说,信以为真;
       7、语言含混不清,表达不准确造成读者误解引起失实;
       8、编辑工作不认真,曲解原稿或原稿中某些关键词句的含义,造成新闻失实;
       9、编辑部内部工作制度不完善造成新闻失实;
      10、由于人名、地名、单位、数字、引语以及知识笑话等技术性差错,造成新闻失实;
      11、近几年,一些“稿贩子”乘新闻改革之机,为追求金钱,制造假新闻;
      12、迎合长官意志,抬轿子,吹喇叭,报喜不报忧,造成新闻失实;
      13、报道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造成新闻失实;
      14、歪曲事实的因果关系,随意解释新闻事实造成新闻失实;
      15、利用因特网,编造假新闻, 广泛传播。

(二)影响新闻失实的因素
         影响新闻失实的因素主要有七个方面:
               采访对象
               报道者
               编辑
               编辑部的工作制度
               社会大环境
               主管新闻单位的某些领导
               新媒体
五、怎样克服和杜绝新闻报道的失实?
新闻失实已成为一种“顽症”,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才行。具体办法是:
首先,对报道者,在思想上要从理论、现实和历史三方面进行教育,使其深刻认识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重要性,深刻认识报道失实的危害性,定期在新闻界开展维护新闻真实性规律的活动。
第二,大力提倡现场报道,编播现场新闻,提倡记者、编辑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去采写新闻。
第三,建立和健全编辑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奖“真”罚“假”。规定凡失实报道,必须立即公开更正并追查原因和责任,进行及时处理,堵塞报道失实漏洞。
第四,还要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营造报道真实新闻光荣,刊播虚假新闻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五,发动广大社会受众,监督媒体和记者的报道工作。
第六,制定新闻法,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合法权益,对蓄意制造假新闻者应绳之以法。
第七,想办法提高现有新闻工作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九讲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核心——新闻传播基本规律之三
(  讲 授 提 纲  )
一、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二、受众的内涵及其特点
三、受众的类型研究
四、受众研究的内容
五、受众调查的方法
六、受众的权利
七、新闻传播的效果研究

一、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受众是谁?  见教材P205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见教材P208
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归宿,但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        受众是新闻传播事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受众的多寡、兴趣、爱好往往决定着新闻传播媒体未来的变革方向和进程。
        受众既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检验者。
        社会主义条件下,受众(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主人。

二、受众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受众的内涵:
受众就是指一切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获取信息的人。
(二)受众的特点:
1、接受新闻传播的分散性
2、地域分布的广泛性
3、人员构成的复杂性
4、参与新闻传播的隐蔽性
5、需要的多样性
6、选择新闻传播媒体的功利性

三、受众的类型分析
(一)受众类型的划分:

(二)关于媒体的受众定位问题:   见教材P217
关键是确定核心受众群。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受众区域定位
2、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
3、受众年龄定位
4、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四、受众研究的内容
        调查研究受众的构成和分布,了解受众结构的形式和变化,掌握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
        研究受众的需要: 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
        研究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
        研究受众对新闻传播的评价以及新闻传播对受众思想行为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和消极影响等。
五、受众调查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10种
        个别交谈
        电话询问
        日记法
        街头调查
        开座谈会
        散发、回收调查简表
        随机抽样法
        控制实验法
        历史比较法
        内容分析法

六、受众的权利:见教材P222
1,知情权; 2,表达权; 3,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七、新闻传播的效果研究
(一)西方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三个阶段:
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弱效果理论20世纪40—60年代)
适度效果理论(20世纪70年代—今)

(二)新闻传播效果研究的几种理论: 见教材P126
1、        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魔弹论;选择性理论;使用和满足模式

2、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二级传播理论; 含义论; 模式示范论

3、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议题设置理论; 创新扩散论
第十讲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问题( 讲授提纲 )
一、新闻自由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问题
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问题(讨论)

一、新闻自由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新闻自由理论提出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涵
英国:16世纪,都铎王朝的圈地运动;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        约翰•弥尔顿,《出版自由请愿书》(1644年);
        约翰•利尔本《天赋人权辩护书》(1645年);

法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在巴黎通过——法国《人权宣言》才把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这标志着人类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真正落实。
(二)新闻自由的内涵:
新闻自由就是指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具体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播放自由和发表评论和开展批评的自由。
新闻自由的五个层次内容:
        新闻采访自由:
        传递自由:
        报道自由和收受自由:
        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播放自由:
放任制;保证金制;申请制;登记制;
        发表评论和开展批评的自由:

二、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问题
(一)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内涵:
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对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所实施的各种社会控制活动的总称。
具体包括对消息来源的控制,垄断控制,政府控制,广告控制,公众控制,新闻传播机构内部的控制,行业的自我控制等。
(二)当代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七种主要方式:
1、对消息来源的控制:宣传,保密,新闻发言人制度
2、垄断控制:
3、政府控制:
4、广告控制:
5、公众控制:
6、新闻传播机构内部的控制:
7、行业的自我控制:

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问题
(一)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自由问题:有五个层次内容:
采访自由;传递自由; 报道自由和收受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播放自由;发表评论和开展批评的自由;
结论性观点:
首先,从新闻自由发展的历史沿革考察,新闻自由从来都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而言的,而不是超越那个社会现实的绝对的东西;并且新闻自由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第二,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由于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的钳制,新闻自由往往只能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每个国家的新闻自由,一般都是其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即有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就有什么程度的新闻自由。
第三,从阶级社会阶级的历史发展看:阶级社会中,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而没有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一般而言,新闻自由往往都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马克思:“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马恩全集》第三卷P52 )
最后,考察新闻自由自身发展的历史,还发现:任何一个国家的新闻自由从来都要受到该国法律、法规限制的,世界上不存在不受法律限制的新闻自由。

(二)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控制问题
七种主要控制方式:
对消息来源的控制;垄断控制;
政府控制;广告控制;
新闻传播机构内部的控制;
行业的自我控制;
西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垄断控制(主要是资本控制);广告控制;新闻传播机构内部的控制;政府控制;公众控制;行业的自我控制;对消息来源的控制;

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政府控制;新闻传播机构内部的控制;公众控制;行业的自我控制;对消息来源的控制;广告控制;垄断控制;

(三)小结: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结论性观点:
综观人类社会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问题,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新闻传播领域内的自由与控制这一对矛盾是人类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种客观存在。
提倡新闻自由可以保障人权,推进民主,探索真理,推动社会进步;
对新闻传播进行社会控制,既可以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秩序,又可以保护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安全,还可以保障社会改革的顺利发展。

总之,就新闻传播的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国家的新闻自由问题,一般来说新闻自由的程度高,则社会控制的程度就小;新闻自由的程度低,则社会控制的程度就紧。它们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
第十一讲 新闻道德与新闻立法问题
( 讲授提纲 )

一、新闻道德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内容
三、关于新闻立法问题
四、简要介绍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情况
五、我国的新闻立法情况

一、新闻道德的内涵
(一)什么是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与人、与社会处理关系所建立起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世界新闻传播史的角度考察,新闻道德问题最早是由西方的新闻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它起源于近代报纸的问世,形成于20世纪初期,以后逐步普及,逐渐扩展到广播、电视等所有的新闻传播领域。
新闻道德在形成的初期,只是一些零散的论述,后来以“记者守则”、“记者信条”、“道德条例”、“伦理纲领”、“道德规约”、“道德准则”等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归纳表述,规定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品格、思想和作风以及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等。
(二)早期国外的新闻道德信条
在国外,早期的新闻道德信条是有由个人提出来的。
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沃尔特•威廉博士为他的学生就制定了《记者守则》(共8条)。
威廉博士的《记者守则》提出以后,发展到后来,新闻道德信条才大多由新闻单位或新闻团体制定。譬如:
1914年,瑞士新闻业总会提出关于新闻工作者道德的决议;
1916年,瑞典成立了“新闻荣誉法庭”,这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个报业自律组织;
(三)美、日、国际记者联合会制定的新闻道德规约
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制定了《报业信条》,这是西方第一个新闻同仁共同制定的自律规约和从业遵循标准。(共七条:责任;新闻自由;独立;诚信;公平;正直;庄重。)
1934年,美国记者公会也制定了《记者道德条例》,对新闻从业人员也规定了七条。
日本1946年成立了新闻协会。1949年,日本新闻协会制定了《新闻伦理纲领》,规定了七条:新闻之自由;报道;评论之态度;公正;宽容;指导、责任、荣誉;品格;
1954年,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委员会,经过五次讨论制定了《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由联合国大会颁发各会员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参照执行。(详见教材P322)
同年(1954年),国际记者联合会颁布《记者行为原则宣言》,从八个方面规定了新闻工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关系。 (详见教材P323)

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内容
社会主义的新闻道德来源于无产阶级的新闻道德。无产阶级的新闻道德是在无产阶级报刊出现以后,在宣传本阶级主张,实现本阶级使命并同资产阶级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
无产阶级新闻道德,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人民当家做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就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新闻道德。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产生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里。因此,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核心必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应该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的民主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出人民对共同事业的维护和人民之间相互同志式的关系。
为实现上述使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忠于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事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报道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才对。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过程
1981年,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共同商拟了一个《记者守则》(试行草案),共10条。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上述《记者守则》的基础上,制定出《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八个方面规定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思想、作风、行为标准以及调整、处理新闻机构内外各种关系的注意事项等,正式向全国颁布实施。
1994年4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又修订了1991年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部分条款。
1997年1月,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记协又第二次修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容由原来的八个部分缩减为现在的六个部分。 (详见教材P318)
三、关于新闻立法问题
新闻立法就是指新闻传播行为法律规定的总称。
从广义讲,各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保密法、著作权法等法律中,有关新闻的适用条款,都属于新闻法的范畴。
从狭义讲,新闻立法就是指国家制定的专门新闻法规。
新闻立法的主要任务:由国家立法机关对新闻传播媒体的职能、
权利、义务、资格以及它们的传播形式、传播内容等,作出法律上的规定,以此作为从事新闻活动的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具有法律效力,由国家权力机构以强制形式,予以保证实行。
新闻立法的实质:应该是对公民新闻自由权利的承认、规定、保
护和对滥用这种自由的限制;而不应该仅仅只是限制。  
新闻立法的重要意义
●旨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保障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限制和制裁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
●使新闻传播朝着有健全法制保障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简要介绍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情况 (简介)
(一)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世界各国新闻立法的历史和现状也不完全相同。但就各国新闻立法的总体情况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直接保障制:
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判例法”也属此类。
间接保障制:

(二)如果从世界各国新闻立法的体制看,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又基本上可分以下两类:
预防制:是以事先检查、预防为指导思想制定出来的新闻法规。 包括检查制 、批准制 、保证金制 、注册呈报制等。
追惩制:指定期出版物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出版发行(播发),但在出版发行(播发)过程中,如果出现违法情况时,要依法加以惩处。

五、我国的新闻立法情况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对言论、出版控制极严的国家。有以言论治罪和以文字治罪的传统。
秦始皇“焚书坑儒”
清代“文字狱”;    “一人失言,九族遭祸”。
由于近代报刊在我国出现的比较晚,而且近代报纸在中国一出现,便与厉行言禁的清政府封建政权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虽然被推翻,但是新旧军阀政权仍然带有严重的封建色彩,言禁依旧。许多著名报人(黄远生、邵飘萍、史量才等)死于军阀的枪口、屠刀之下。
因此,在旧中国虽然也制定过五部新闻出版法,但就其实质,都是压制新闻自由。这样的新闻法有比没有更残酷。

(一)中国历史上曾经制定的新闻出版法
中国历史上曾经制定过五部新闻出版法:
第一部:1906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新闻出版法。
第二部:1908年,清政府又在修订上述《大清印刷物专律》的基础上,颁布了《大清报律》,全文45条。
第三部: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废除了清廷的报律,于1914年颁布了《报纸条例》。
第四部: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又颁布了《 出版法 》。
第五部:蒋介石篡权以后,国民党政府于1929年颁布了经立法院通过的《 出版法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立情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述压制新闻自由的新闻出版法全部被废除。
但由于种种原因,建国50多年来,至今我们还没有颁布一部新闻专门法,一直在靠党纪国法和制定临时性的新闻法规(如:条例、规定、办法等)来约束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好处固然也有,但存在更多的是弊端。
目前,我国的新闻专门法的制定情况:

那么,目前中国新闻立法难在哪里?
难点有九:被概括出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1,新闻法早出台好?还是晚出台好?
2,强调立足现实还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制定适度超前
的新闻法?
3,是否允许公民和法人参与创办新闻媒体?
4,怎样保障新闻自由?
5,如何用法的形式界定新闻、新闻传播事业的功能?
6,怎样开展对政要和政府部门的舆论监督?
7,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如何确定?
8,是否应建立新闻侵权纠纷的仲裁制度?
9,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是否应在法律上有所
规定?
目前,我国的新闻专门法正在制定当中。



附件:

沃尔特•威廉院长为他的学生制定的《记者守则》
                       记者守则(1908年)
(一)我相信:新闻是一种专门职业。
(二)我相信:一个大众的报纸是大众的信任;所有与它有关的人们,在他们最大限度的责任上,都是大众的信任;他们如果没有完全替大众服务,那就辜负了此信托。
(三)我相信:清晰的思考与清楚的表白,正确与公平是良好新闻事业的基础。
(四)我相信:报人只应写作他所深信为真实的东西。
(五)我相信:攀登新闻,如果不是为了社会公益,是没有理由可以辩护的。
(六)我相信:作为一个报人,凡是一位君子不愿意谈的,就不应该把它写出来;受贿于自己也像受贿于他人一样,应竭力避免。个人所应负的责任,不能借口由于别人的命令,或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可以逃避得掉。
(七)相信:广告,新闻与社会,应当同样都为读者最大的利益服务,它们应该有一个真实而清洁的标准。良好新闻工作的最高测验,应当以它为公众服务度量之。
(八)我相信:最成功的——以及最能成功的新闻事业必敬畏上帝与敬畏人类;坚持超然地位,不为成见或权力之贪欲而有所动摇。积极、容忍,但不疏忽;自制、忍耐,永远尊敬读者,但不怕读者。嫉恶如仇,不为权势或暴民的叫嚣所左右。设法给每一个人以机会,而且在法律与公允的工作报酬以及对于民胞的认识所许可之下,给每一个人以平等的机会。深爱国家,同时竭诚促进国际友谊,增强四海一家的信念。是人类的新闻事业,是为今日世界所有、所享的新闻事业。


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1954年制定:《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一)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是新闻记者的首要责任。
(二)为履行此一责任,新闻记者要维护两项原则:忠实搜集和  发表新闻的自由及公正评论与批评的权利。
(三)新闻记者仅报道知道来源的事实。
(四)只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
(五)任何已发表的消息,发现有严重错误时,应尽最大努力予以更正。
(六)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应保守职业秘密。
(七)视下列行动为严重罪恶:
                     ——抄袭、剽窃;
                     ——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
                     ——因接受贿赂而发表消息和删除事实;
(八)每一位真正的新闻记者均认为自己有责任忠实遵守上述原则。在每个国家的一般法律范围之内,新闻记者在职业问题上,只承认同业间的节制;拒绝政府和其它方面的任何干涉。
沙发
alizee1205 发表于 08-4-1 14:20:29 | 只看该作者
万分感谢!
板凳
andy_xdm 发表于 08-4-1 23:41:2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呀,谢谢楼主,辛苦啦!!!
地板
niace 发表于 08-4-2 11:56:47 | 只看该作者
[s:4] 谢谢斑竹~~~
5#
 楼主| 简单音符 发表于 08-4-4 10:10:14 | 只看该作者
o(∩_∩)o...
这个一共有三篇
虽然多了点
但真的很详细~~是我们老师很细心的整理出来的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6#
alicebrave 发表于 08-4-5 23:10: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是哪里来的笔记啊?“是我们老师很细心的整理出来的”——是你们自己学校的老师?
7#
云之上 发表于 08-4-7 00:07: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了啊
8#
aileeran 发表于 08-5-6 18:50:4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谢谢楼主了 啊
9#
jyyzh 发表于 08-5-7 13:13:12 | 只看该作者
打这么多东西太谢谢楼主了
10#
jyyzh 发表于 08-5-9 21:47: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9 07:25 , Processed in 0.09425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