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世俘》载: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武王向四方征讨,计攻灭九十九国,杀敌一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生俘三十万又二百三十人,总计征服六百五十二国。)
这里的记载与我们固有观念中的殷周易代的历史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在《史记》里,武王兴起的是仁义之师。虽然也提到了四方征讨之事,但却没有什么痕迹显示出上述引文中所记载的血腥杀戮。我们知道在百家争鸣的时候,曾普遍存在一种美化先王的集体意识,尤其以儒家为甚。儒家崇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自然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周代先王进行粉饰。譬如孟子云: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对于殷周易代的历史,儒家的立场显然会偏向武王一方。对于《逸周书·世俘》记载的血腥杀戮,儒家自然是相当排斥的。所以这也是《逸周书》“逸”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即不符合儒家历来所坚持的政治理想。但如果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殷周易代的历史,去掉一些理想化情绪化的东西的话,那么《逸周书》所记录的内容恐怕是最接近历史原貌的。
历朝历代无不是以血腥的杀戮立国的。
尧舜禹汤都是如此,清兵的杀戮和以前的开国皇帝只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不同。明朝是因为自身的腐败而亡的,没有清,一样亡于大顺的李自成。
明末的政治、经济的崩溃是灭亡的主因,而明政府的民族政策也是有问题的,胡萝卜加大棒才是对的,不过这是次要因素。
现实确实残酷,但“我们的人心,却越来越黑暗”这句话鄙人不敢苟同。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黑暗一直存在,光明也一直存在。关键在于人的选择。
要有一颗拥抱自由、拥抱光明的“勇敢的心”。
华莱士临断头前那一声声嘶力竭的“freedom”不够震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