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大学各学院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uperego 发表于 08-7-17 14:4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大学教育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建立最早的系之一。1954年改为教育教研室,1980年恢复建系。1999年7月,河南大学在原教育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年4月原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育心理教研室并入,成立了新的教育科学学院。目前学院下设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四个系;拥有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人员素质测评中心、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六个研究中心(所)和基础心理学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行为活动观察室、眼动仪与认知心理学实验室、ERP与脑神经认知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六个实验室。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全院有教职工77名,专任教师63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3人。教师中有博士后、博士、在读博士27人。有河南省省管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教育部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学科指导委员1人,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1人,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专家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1人。  同济西苑
    目前,学院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和应用心理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1个博士点:教育学原理,2个硕士点一级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本科有4个专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心理咨询方向、临床心理学方向)。在办学类型上有8类:全日制本科、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函授 (本专科)、卫电本科、成人自考(专科:教育管理、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短期培训(教育局长、中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百千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 院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风。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李廉方、汪敬熙、邰爽秋、肖承慎、罗廷光、余家菊、王拱壁、霍陆亭、毛礼锐、陈仲凡、杨震华、陈梓北、孟宪德、王汉澜、凌培炎、王丕、苗春德等先后在此任教,他们诲人不倦的优良教风,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kaoyantj
    学院不仅具有优良的教风,而且有着良好的学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认真刻苦。从教育科学学院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既有我国派驻美国纽约等总领事馆的教育领事、在各级教育行政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也有在大中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还有的在中外企业从事管理等工作,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来,每年考取硕士生的比率占毕业生总数的50%左右。目前在校生共1369人,其中硕士生343人,本科生1026人。 密云路
    学院非常注重学术交流活动。近两年成功地主办了全国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工作会议、中原教育学•心理学高层次学术论坛、全国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学术年会、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学院主办的《心理世界》杂志,作为心理学专业科普读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成为向社会各界宣传心理科学知识的窗口。

【文学院】
文学院的前身——中国文学系设立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置较早的院系之一。1930年,学校成立文学院,将中国文学系改为国文学系,隶属文学院。1942年,国文学系与史学系合并,成立文史系。1949年设立文教学院,又改文史系为国文系,1952年起易名为中文系。1996年 11月,学校决定撤销中文系,成立文学院。2002年4月,学校将文学院中的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划归新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为基础成立国际教育中心,直属学校领导。几十年来,文学院先后延揽郭绍虞、段凌辰、高亭、肖一山、谬、姜亮夫、刘盼遂、嵇文甫、朱芳圃、张长弓、李嘉言、万曼、孙海波、孙作云、任访秋、于安澜、华钟彦、高文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在此执教,培育学生逾万人,其中不少学子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教育家、作家、社会活动家,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文学院设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师范类、非师范类两个方向。非师范类自2001年起招收实验班学生,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或其他文化教育工作的人才,实验班大部分学员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全院在校本科学生1200余人,研究生90余人,在读成教学员2300余人。由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古代文学教研室、外国文学教研室、文艺理论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写作教研室、教材教法教研室、秘书学教研室、成人教育教研室、民间文学研究室、美学研究室等10多个科室实施教学工作。学院另设有文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圣经文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2人,讲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有硕士学位者31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8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是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文学院除院资料室、文献检索室外,还有近现代文学研究室资料室、唐诗研究室资料室、民间文学研究室资料室等专业资料室。全院现有各种图书二万余种80000多册名类报刊七百余种计16000多册,另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电子文本。
目前,文学院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点,七个硕士学位点:
     博士学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新文学渊源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含女性文学研究)、京海派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唐宋文献、词学文献、出土文献、汉魏六朝文献
                                    

     硕士学位点
         1.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2.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
   3.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4.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唐诗整理与研究
   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研究方向:圣经文学、近现代欧美文学
   6.民俗学
    研究方向: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社会-文化人类学
         7.文艺学
    研究方向:中国文论与比较诗学、西方文论、文艺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连续三届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也在2000年跻身于省级重点学科行列。最近,汉语言文字学也被学校列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是河南大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之一。河南大学创建之初就设有英语、德语和法语三个专业。学院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教学体系和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才和其他专门人才,为河南和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设有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和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设有出国人员外语培训中心、英语自学考试中心,承担有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培训和考试工作,主办有《中学生英语园地》杂志。现有在职教职工98名,在校本专科生1200名、硕士研究生69名、博士研究生13名。

  外语学院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和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个硕士点。其中,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我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自1988年以来连续五届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并于2000年被确定为第一层次省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10月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被评定为A级。

【新闻传播学院】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河南省第一所培养新闻与传播学专门人才的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现在学院设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四个教学系和新闻编辑出版科学研究所。学院有新闻学硕士点(招收编辑出版学史论、编辑出版媒体应用研究、新闻理论及应用、广告理论及应用四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2005年学院开始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学院还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编辑出版学、广告学5个本科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正式教职工66人,其中具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24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8人,10位在读博士,另外聘请的校内外兼职教授近30人。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本科生1000余名,攻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148名。
         新闻学科为河南大学重点扶持学科,其中编辑出版学方向独具研究特色,在全国乃至国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形成了国内颇具影响的“中原学派”。1997年以来,该学科成员已完成学术专著20余部,出版教材1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奖励14项,此外,还承担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良好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10余项。该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就毕业了我国第一届编辑出版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学院各专业在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了不菲的业绩。至今已为社会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1000多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多家新闻媒体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经济学院】
     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具有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1927年就设立了经济系,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梦觉、罗章龙、王毅斋等曾在此任教。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在著名经济学家周守正教授的带领下进入了快速的发展的新时期,先后组建了《资本论》研究室、人口研究室、经济研究所,恢复了和增值了经济系、贸易系、财政金融系,并与1993年组建经济贸易学院,后规范为经济学院。  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等4个本科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国民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等9个专业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其中政治经济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有教职工,本科生,留学生和研究生1500多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并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师队伍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有博士、博士后 10人,在读博士10人。教授8人,其中50岁左右的7人,40岁左右的4人,副教授15人,大多在40岁以下。1996年以来,全院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其中两项为重点项目。《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理论与公有改革、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道路、资本市场与企业资本运营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早、数量多、质量高。政治经济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首批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到目前为止,共招收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400余名,其中有5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56人获得高级职称,他们遍布于全国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中,大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不少人成为知名学者和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
  学院的本科生培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努力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历来重来学术交流。近年来后主办全国《资本论》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主办中韩经贸关系等国际性学术会议2次,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4人次,参加全国性会议80人次,邀请国内外学者在校讲学60余人次,有7人先后成为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和常务理事,与英、日、韩、等国的有关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

【国际教育学院】   
     历史界定未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更好地引进和利用国外优秀办学资源,河南大学在新时期迈出了国际化改革的坚定步伐。在扩大留学生规模和提高办学层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留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力。河南大学于2002年3月4日发文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综合性“国际教育中心”,主要承担外国留学生和国内将要出国深造学生的培养工作,成为河南大学走向国际化的标志。一年以后,即2003年8月29日,中心建制改为学院,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正式成立。123站台
河南大学留学生教育源远流长,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专门为出国接受西方先进教育储备人才。正是奠基于河大前辈学人薪火相传的坚实基础之上,河南大学的留学生教育真正开始于1985年,是河南省最早招收留学生的学校。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成立,以河南大学的办学理念“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旨归。在承接历史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法学院】
 
    从1907年的法政学堂到如今的法学院,河南大学法学院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百年风雨,百年洗礼。其间经历了法政学堂(1907)、法政专门学校(1912)、国立开封中山大学法学院(1927)、河南大学法律系(1985)和河南大学法学院(1996)。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与磨炼中,她越发显得坚韧与成熟。  课
  目前,学院拥有一批学识渊博、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专家、学者和教授。2004年陈景良教授任院长,王眀锁教授任党总支书记。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与助教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28人。学院多年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实践与创新齐举”的办学理论,教学成绩突出。建院以来,学院每年都请全国各高校、研究所的资深学者及法律实务界名流来校开办讲座,并聘请陈光中、江平、江伟、漆多俊、贺卫方、齐文远等十余位著名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在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学院师生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等大型法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联规划项目7项、省教委项目12项、省社科重点课题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校内科研基金项目3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近20项。 业
  学院现下设一系(法学专业)、研究中心(诉讼法研究中心)、一实验室(刑侦实验室),七大教研室(民法民诉、刑法刑诉、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商法、经济法)成人教育办公室和三维律师事务所。其中诉讼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为河南大学重点学科。 另设图书资料中心,藏有专业类书籍20000余册,订阅法学研究类、法规类、实践类专业期刊46种,国家级、省级综合性社科期刊和重点大学人文社科学报38种,报纸20余种,电子阅览室即将建成。本科教育方面,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于1999年将曾设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经济法专业、法学专业合并为法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学院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12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普通逻辑学等12门限制选修课;中国司法制度、犯罪心理学等24门任意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国际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共15门基础的法律学科。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拥有诉讼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法律史学和法律硕士5个硕士点,其中法律史设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律制度2个研究方向;诉讼法学专业设中国民事诉讼法、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民事诉讼法3个研究方向;民商法学专业设中国民法、中国商法、比较民商法、知识产权法4个研究方向;刑法学专业以中国刑法研究方向。在生源范围上,学院文理兼收,招收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并于1998年开办研究生进修课,招收在职人员学习;于2001年招收法学专业专升本学生。建院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1600余名优秀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院
  回头看路,历尽艰辛,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机遇无限,重任在肩。在依法治国大旗的感召下,学院师生始终与全国法制建设者携手并肩,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5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历史知识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如范文澜、稽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孙作云、黄元起、胡思庸、韩承文等先后在此执教,曾在这里求学的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
  

【艺术学院】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历史最久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她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开封艺术学校;1953年并入开封师专成立体艺科;1956年迁入郑州师专分为音乐科和图画科;1958年脱离郑州师专组建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设有音乐系、美术系、师资科、舞蹈班、导演班和文艺干部培训班;1961年春,学校放长假一年,1962年省政府决定该学院停办,部分师生调入开封师范学院(1979年改称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成立艺术学院,设有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两个专业,原有设备和资料大部分归入开封师范学院。1984年艺术学院分为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1986年音乐系又分为音乐一系和音乐二系。1987年在美术系工艺美术教研室基础上新设工艺美术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1993年5月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由艺术专业4个学院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994年工艺美术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分为艺术设计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脱离艺术学院。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专业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领导。1998年初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将原有艺术专业4个院实质性合并,设立音乐教育系、音乐表演系、作曲编导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艺术研究所、民族声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公共艺术教研室,2001年上半年增设戏剧系,2002年艺术设计系分为装潢艺术系和环境艺术系,增设美术教育系。 专
       艺术学院现设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编导、戏剧、美术、美术教育、装潢艺术、环境艺术等8个系,有音乐学、音乐表演(含演唱、演奏)、舞蹈编导、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含民族歌剧、戏曲表演)、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含装潢艺术、环境艺术、装饰艺术)、绘画(含中国画、油画)、雕塑和摄影等10个专业。 同济西苑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曾经拥有一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师资,培养出数量众多的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艺术学院初建时汇聚了在河南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家,如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有谢孟刚和赵子佩,从事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有殷晋德,从事二胡演奏与教学的有王寿庭,从事油画创作与教学的有丁折桂,从事国画创作与教学的有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叶桐轩,从事版画创作与教学的有刘铁华,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梁冰潜。这些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河南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20世纪30—40年代从河南走向全国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大多受到这些老教师的直接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陆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教育家有武秀之教授(声乐)、王威教授(版画)、杜鹤鸣教授(作曲理论)、吕岱声教授(声乐)、丁中一教授(国画)、王儒伯教授(油画)、琚清林教授(声乐)、赵伟民教授(理论)、陈家海教授(指挥)、王炎发教授(美术学)、赵振乾教授(书法)、马岭教授(中国画)等。 kaoyantj
      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04人,专任教师16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2人讲师57人,已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 同济西苑
      艺术学院自1986年就获得音乐表演艺术(民族声乐)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音乐学(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艺术(中国乐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音乐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 021-
       自1962年至2002年40年间,艺术学院为国家培养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40多人,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3000多人,成人教育毕业生万余人。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在美术创作、音乐表演以及艺术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如:美术专业75届毕业生马国强,现任《河南日报》副总编、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在美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美术专业81届毕业生王宏剑,现为河南省画院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牌、第八届全国美展奖牌(本届评奖不分等次)、第九届全国美展金牌、“纽约2001国际肖像画大展”总统奖。著名画家李伯安早年就学于本院前身郑州艺术学院,后又回本院进修,他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创作出百米巨作《走出巴颜喀拉》,最后倒在自己的画前,他的遗作曾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展出,人们为他的作品和精神而震惊,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肖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征集活动中获大奖。美术专业毕业生谢冰毅、李明、王颖生、张灿星、李建忠等分别在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奖牌。音乐专业毕业生小香玉、陈淑敏、李艳秋、杨华、洪雁、孙卫国等经常活跃于国家级演出舞台。 kaoyangj
        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活跃学术氛围,艺术学院在学术交流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西门
        1994年艺术学院与白俄罗斯音乐大学签署了双方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的协议,艺术学院已派2名教师赴白俄罗斯音乐大学进修,选送20多名优秀毕业生赴白俄罗斯音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已有4名留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回校任教);白俄罗斯音乐大学已派2名钢琴教师来艺术学院任教。 1号
      1995年艺术学院承办《中国音乐年鉴》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6554 8814
      1996年受国家教委委托承办“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系主任研习班”。 密云路
       1996年承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河南大学音乐一系联办的“中州音乐学优秀论文

【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原河南大学地理系),始创于1923年的地学系,首任系主任为著名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教授。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新河大又设史地系,1952年分设地理学系,1998年地理学系调整为环境与规划学院,现任名誉院长为著名农业与资源环境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教授,院长为秦耀辰教授。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20世纪上半叶为学术积累阶段;五、六十年代为再创阶段;八、九十年代为发展壮大阶段;到了21世纪的今天已进入培育学科特色、打造专业名牌阶段。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地理学科为主体的涵盖地学、环境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讲师和助教16人,教辅行政人员15人。在教师队伍中,有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人,博士13人,硕士1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3人,获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者2人;在国家级学会及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学术职务者15人次,在国家专业性学术刊物担任主编、编委者10人次。学院分设4个系:地理科学系、空间信息科学系、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环境科学系;6个研究机构:区域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澳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旅游与城乡规划中心、土地科学研究所以及大洋洲研究室。拥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五个本专科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GIS、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五个硕士学位点和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点。几十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3千余名地理工作者,毕业生遍布于海内外。
 基础研究与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学院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在应用研究方面,为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基础研究方面,近十多年来,相继承担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教委基金项目以及数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积极参与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工作,出版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共出版专著4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40余项。目前,公司与工业地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区域模型与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地理过渡带研究、资源遥感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旱地农业生态研究等已成为几个富有特色和较强实力的研究方向。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十分重视学科专业建设。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全国地理系科首先设立国土整治与开发专业。自1988年人文地理学科经河南省组织专家评审首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后,已连续5次获此荣誉。1995年该学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南省10个申请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学科之一。自然地理学科是河大历史上的优势学科,近年来也有长足发展,已连续4次被评为校重点建设学科。
 如果说50年代的教授群体反映了地理学在河大再创时的辉煌,那么处于世纪之交以河南大学副校长李小建教授为代表的跨世纪学术群体则以其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而为地理学界所瞩目,人们称之为“中原的崛起”。可以相信,经过数十年风雨历程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一定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基础是原河南大学生物系。河南大学生物系初创于1923年,但由于历史原因,其办学历程曾先后于1950年和1962年两次中断。1987年,新的生物系重建成立。2002年4月,学校将生物系改建为生命科学学院。近20年来,生命科学学院在学校领导班子和各级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各类基金和学校各类资金的大力扶持下,经全体师生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一个理工科兼备、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基地,被认为河南大学众多院系中的后起之秀。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6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6名,博士19名(含在读6名),1名院士定期来校工作。在读研究生、本科生700余名。在教师队伍中间,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各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并拥有1个学校跨世纪优秀学术群体。
  目前本院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3个本科专业,分别开设有各类课程40余门次,其中植物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遗传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植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植物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1个省级学会(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和1个市级学会(开封市生物技术学会)挂靠我院,另设2个研究所(逆境生物学与低产区农业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和3个科研实验室(逆境生物学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工程实验室),其中细胞与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我院现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共20余个,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不含800元/台件以下设备)。
  10余年来,本院共招收本科生2500余人。从1999年开始,每年招收本科新生人数都在120名左右。教师治学严谨、教学精益求精,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师的严格要求和积极影响下,全院学生勤奋好学,力求上进,近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维持在50%左右,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均在全校理科院系中名列前茅。研究生教育一直坚持严格要求,从严管理的方针,保证了培养的质量,研究生科研成果层次不断提高,受到了学校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好评。
  本院科研风气浓厚,研究成果突出,部分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外相应领域的前沿,并取得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近年来,全院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9项,国家863、国家攀登计划和973重大课题子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科委项目2项,国家教委项目3项,省重大科研基金项目3项,其它省部级项目总数达59项;出版著作19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共222篇,其中在影响因子达到3以上的国外期刊上发表有5篇;有2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在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小麦体细胞遗传、植物生理生态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具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除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外,还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仅98年以来,就相继邀请到翟中和、郝水、朱作言、杨雄里、田波、许智宏、沈允刚等多名院士和朱健康、王钦楠、张朝晖等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和指导工作,同时与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及兄弟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聘请山仑院士为名誉院长,定期来校工作。
  本院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做好全系教职工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认真抓好全院师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并将其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连续几年被学校评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近年来,有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文明教师和校十佳教工等;学生也多次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获奖。近年来,共有2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困难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同时,还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佳绩。
  目前,本院已经拥有一定的人才、学术成果积累和较好的办学条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黄金时代,将为本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全院师生以敬业、诚信、务实、创新为院风,力争创造出更为突出的教学科研成就,为使学校早日加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而努力奋斗,为河南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计算机科学系,筹建于1984年,1985年9月在数学系招收第一届数学专业计算机方向本科生。1987年5月计算机科学系正式成立,1987年9月招收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1988年7月,物理系自动控制教研室、1985年和1986年在物理系招收的两届物理专业自动控制方向本科生并入计算机科学系。1996年11月撤销计算机科学系,成立计算机科学学院,下设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中心、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并入计算机科学学院。2002年4月计算机科学学院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计算机系、自动控制系、信息管理系、信息系统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学校设立公共计算机教研部,计算中心和公共计算机教研室从学院分离。
  学院十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工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教学层次。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15人,博士后5人,博士生6人。现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教育、信息系统五个专业教研室,信息工程、软件技术、电气工程三个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工程两个研究所。1999年7月,学校领导亲临学院现场办公,把信息学科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对学校近年来计算机学科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建设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
      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的前身为物理系,复建于1959年,2002年4月更名为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 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4000余名本科生和105名硕士生,著名物理学家朱自强、胡南琦教授等先后在本院任教。学院现有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凝聚态物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光学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学科分别为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光子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学院设有“凝聚态物理学科省特聘教授岗”。
  目前,在校本科生997人,研究生62人。 近年来,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院教职工生齐心协力, 紧紧围绕“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教学、科研、党建、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绩:建立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筹建了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承担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世行贷款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50余项,国家和省教改项目24项。荣获省级以上科研奖27项,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在锂离子电池电极表面和性能研究、铁电与光电功能材料、 聚合物光信息存储、生物材料超快光动力学过程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B”、“Optics Letters”、“光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举办全国学术研讨会3次,邀请美国田心棣教授、欧特瓦教授、日本北川教授、香港杨志宇教授和中科院何作庥院士、干福熹院士、邹广田院士、 徐大雄外籍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10余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20余人次。有3人被评为全国和开封市优秀教师。党组织力量不断加强,目前教职工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52%,其中近一半具有博士学位,教工党支部、学生学支部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4人次荣获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二等奖。学生考研率达到45%,其中不少学生被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录取。先后有3个班级和团支部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班级”和“省级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工会、共青团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多次得到奖励。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是河南大学成立较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院系之一。学院下设化学系、化工系;并设有河南省皮革化工研究中心、分子与晶体工程研究所、阻燃抗静电材料实验室、天然产物及药物化学研究室、环境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化学研究》编辑部。目前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18人(中科院院士1人、省级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4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33人。
  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已形成化学、化工、应用化学、材料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等多学科门类和多层次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化学、化工、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6个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省级重点学科,以该学科为主要依托建立的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目前已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并建有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超导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及综合热分析仪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基础实验室200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学院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2003年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47%、就业率达98%;硕士生考博率达90%、就业达100%,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在纳米材料、固体润滑、皮革化工、配合物、功能材料、天然产物、阻燃抗静电材料及造纸污染治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攻关等一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药学院】
      河南大学药学院是全国最早的六大药学院校之一,五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高、中级药学专业人才5000余人,在全国药学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药学院是全国教育学会药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药学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单位,2001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为河南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39人。具备博士,硕士学位26人。20余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担任药学院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学院设有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医药经济四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药物制剂、中药学两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中药学专业为一级学科。学院设有十二个教研室,两个基础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一个科研试验室。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近200台,固定资产近千万元。
  学院科研风气浓厚,学术交流活跃,以药物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导,积淀了深厚的科研底蕴。设在院内的河南大学药物研究所承担着维金娜、安哌蒂克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完成国家新药研究项目58项,获国家新药证书13个。近年来,先后获得省、市级科研进步奖48项,在国家CN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目前,已与非洲加纳国医药出口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春都药业公司、洛阳君山药业集团公司、新谊医药集团、大鹰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信阳制药公司、太原千汇药业公司、南召华龙辛荑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院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坚持开门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之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毕业生供不应求。
  展望未来,开拓创新,与时具进的河南大学药学人必将抓住机遇,团结拼搏,实现药学院的新的腾飞,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河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前身为数理系,由我国第一批留美博士黄际遇先生等创建于1924年,曾先后易名为算学系、数学系。著名数学家、教育家陈作钧、樊映川、黄敦慈、杜孟模、刘亚星先生等先后任主任、教授,为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为适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凇?
        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师65人。教师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其中有“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大学“黄河学者”1人、“校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人、国家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省首届创新人才1人、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
        为加强学科建设,学院特聘请哈佛大学首席教授丘成桐先生为名誉教授,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先生为兼职教授,聘请中国科学院许以超先生、徐广善先生、吴可先生、同济大学陆洪文先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胡国恩博士等为客座教授
        学院下设数学系、信息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和公共数学教研部,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三个本科专业(方向)。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教学论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997年 基础数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省教育厅连续三届资助建设。2002年应用数学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同时建有与学科建设相配套的数学实验室、信息实验室、CAD专业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和中外文藏书15万册的专业资料室。
        学院创办有数学研究所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数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专业学术刊物。数学研究所为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克峰博士任所长。《数学季刊》创办于1986年,首任主编为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院士,2004年该刊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由我院与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浙江大学、美国International prss等单位于今年创刊,丘成桐先生、刘克峰教授任主编。
         学院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共发表论文346篇,其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330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16篇,SCI、EL、ISTP收录63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目前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40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地方政府项目11项。共获省部级奖31项、高校人文社科奖4项和其它科研奖33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并且先后邀请丘成桐、A.borel、Haefliger、龚昇、郭柏灵、李邦河、陈希儒、陆善镇、王世坤、吳可、冯克勤、潘承彪、郑宋穆、廖明哲、刘克峰、周向宇、张伟平、陈韵梅等著名数学家到学院讲学、访问。学院先后有20余人次应邀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奥地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做访问学者。王天泽、卢克平、李起升、郑驻军、王术等教授被聘为同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2000年以来,我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数学物理国际学术会议”、“图像处理国际会议”、“现代数学学术会议”、“非线性发展方程国际学术会议”、“代数与数论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经过长期的人才积聚和学科建设,目前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骨干的学术群体。他们大都师从名家,所研究的课题都是主流方向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有一定深度和影响的研究成果,使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在代数与数论、多复变函数论与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与几何拓扑等方向形成了一定优势和特色。
        学院现有本科生1200人,硕士生65人。学院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五年来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出版教材(教学用书)4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十余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课程。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有50余人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 本科生考研率达50%、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根出河南大学政治系,由政治系易名而来,2002年4月9日正式启用现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河南大学政治系源远流长。1927年河南中山大学建立时即设政治系,后来的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阶段,政治系一脉相承,延续不断,直到解放后的1951年院系调整前,政治系在原河南大学存在25年。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政治系,原政治系教学力量以大教研室方式保留下来。1960年政治系重新建立,初名政治教育系,1984年复名为政治系。重新建立的政治系延续至今又历43年,终以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新面貌在河南大学校史上续写新章。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政治系,在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管理诸专业上,积深蓄厚,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人才济济,数十年高蹈独步,雄视中原。校内八十年代后建立的法律、经贸、财经、管理等专业,与政治系俱有渊源关系。政治系虽一分二分三分四分而不见损益,折枝为林成就河大经、法、商、管各专业,在河大专业建设上做出了特殊贡献。历史上的政治系曾拥有周守正、马佩、吴祖谋、侯恒、貊琦、黄魁五、张浩等在全国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知名学者。培养出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各类毕业生一万余人。在河南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九二七年延续至今的学术传统,政治系折枝为林生生不息的流风余响,必将深刻影响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轨蹈迹,承续接传,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必将接承原政治系扮演的角色,在河南高教舞台凌空而舞。
     
     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硕士点:
     一.马克思主义方面: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
     二.哲学方面:1.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中国哲学   3.逻辑学   4.伦理学   5.宗教学   6.科学技术哲学
     三.政治学方面:1.政治学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3.中共党史   4.国际政治   5.国际关系
     四.管理学方面:1.行政管理   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3.教育经济与管理   4.社会保障
     注:到目前为止以上19个硕士学位点全部招生,还有个别学位点具有招生资格,但由于目前有些老师还没有到位,所以还没有招生。各个硕士点发展方向见研究生院招生简章。

【护理学院】
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3月,前身为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其渊源可追溯到1929年创办的开封内地会福音医院护士学校。现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华夏高等教育联盟会委员单位,05年成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学院现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名,其中半数以上具有高级职称,5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多年来,学院培养各类高层次护理人才千余名,为国家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医疗卫生、护理保健和护理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团总支、教学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护理人文教研室和公共卫生研究所;建有与各教研室相应的护理实验室、模拟病房及护士行为规范练习室。教学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有十多所三级甲等教学、实习医院。目前本科在校生600余名,主要是通过本专业系统学习,培养适应国内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高级护理人才;学制四年,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学士学位。

学院注重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以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心理护理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三十余篇,主编、参编护理规划教材十余种,承担、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奖励六项。05年建立的公共卫生研究所为校级重点科研机构之一。

学院注重校际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外知名护理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派出5位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2003年获得教育部与新加坡卫生部在国内高校合作开展的“护理全额奖学金”项目,2003年—2005年有78名学生获得该项奖学金赴新加坡留学。

面向未来,学院将以学科发展为重心,以有效的管理机制为保障,逐步将学院办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基地、护理科研与科技成果开发基地和涉外型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办公室电话号码:0378--3885066

护理学院传真号码:0378--3880366

邮政编码:475004

通信地址:河南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护理学院办公室

【医学院】
河南大学医学院是河南大学重点发展学院之一,始建于 1929年,已为国家培养医学类专业技术人才近2万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 12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黄河学者1人,兼职院士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9人,校级跨世纪优秀学术群体两个。

    学院现有 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病学、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等 9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免疫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免疫学与细胞分子实验室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 现有校级研究所两个。学院实验设施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实验环境优美, 拥有流式细胞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细胞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蛋白/核酸分光光度计等一批进口精密仪器和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的定位为科研教学型学院,因此,几年来,学院不仅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完善科研奖励制度,而且在资金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同时,学院还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并先后聘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终身 教授陈有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终身 教授蒋宪成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定期来院工作。 经过努力, 2005年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省级课题7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其中核心19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终于实现了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为我院科研工作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学院现有学生 3560人,其中本科生1707人,研究生13人,留学生40人,成教生1800人。学院非常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现有党员261人,(教工42人,学生219人),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都发挥着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院党总支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党组织,在稳定学院大局,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方面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学生“做人”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重点,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专业技能大赛、英语短剧大赛、辩论赛及服务社会等活动,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经过五年的努力,医学院在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将根据《医学院 2004—2012年发展规划》及《医学院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投入,优化配置,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学院的品位和竞争力,实现学院的持续高水平发展。

转载于:http://www.hedabbs.cn/thread-9451-6-2.html
沙发
lccayy 发表于 11-7-31 23:31:29 |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真详细!谢谢啦~
板凳
好好小子 发表于 12-2-17 19:20:49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没体育学院呀?
地板
laoshideagan 发表于 18-1-17 09:37:25 |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很详细  不错
5#
tangtang1902 发表于 19-6-23 11:54:53 | 只看该作者
介绍很详细,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2 12:19 , Processed in 0.09438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