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书《货币战争》---推荐看看

[复制链接]
31#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7 07:53:23 | 只看该作者
6.B计划

银行巨头们在哲基尔(Jekyll)岛的策划十分机密,出于严谨的职业本能,他们准
备了两份计划。第一份就是由奥利奇(NelsonAldrich)参议员主持的计划,负责
佯攻,以便吸引反对派的火力,共和党是奥利奇计划的支持者。另一份被称为
“B 计划”的方案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这就是后来的美联储法案,民主党是主
要推动力量。其实这两份计划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措辞有所不同而已。

总统大选也是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展开的。奥利奇参议员和华尔街的关系是尽人
皆知的事,在当时全国普遍强烈的反华尔街的氛围中,他所提出的金融改革法案
必然失败。而远离权力中心已有多年的民主党,一直扮演着强烈批评金融垄断的
角色,再加上形象清新的威尔逊,这一切使得民主党所支持的美联储法案有着更
大的机会被接受。1907 年的危机设计巧妙地达成了金融体制必须改革的两党共
识,“顺应”了民意,此时银行家们牺牲共和党,而成全民主党就成为逻辑上的
必然。

为了进一步迷惑公众,银行家们使出了让实际上是支持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两
派互相攻击的高招。奥利奇参议员率先发难,他严词厉色地指责民主党的提案对
银行怀有敌意,而且不利于政府。他宣称一切背离金本位的法定货币政策都是对
银行家的严重挑战。国家(Nation)杂志在1913 年10 月23 日指出:“奥利奇
先生所反对的没有黄金支撑的政府法定货币,恰恰是他自己在1908 年所提出的法
案(紧急货币法案)所要做的事。他还应该知道,政府事实上与货币发行毫无关
系,(讨论中的法案规定)联邦储备委员会全权控制货币发行。”

民主党对奥利奇提案的指责同样令人大开眼界,他们声称奥利奇维护的是华尔街
银行家的利益和金融垄断地位,而民主党所提出的美联储提案旨在打破这种垄
断,建立起一套地区分立、总统任命,国会审核,银行家提供专家意见的相互制
约,分权分立的完美的中央银行系统。不揞金融事务的威尔逊诚心实意地相信了
这个方案打破了华尔街银行家们对金融的垄断。

正是由于奥利奇和范德里普以及华尔街不遗余力地反对和指责,反而使得民主党
的美联储法案赢得了民众的好感,银行家们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发挥到了
令人拍案称绝的程度。
32#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7 07:54:51 | 只看该作者
7.美联储法案过关,银行家美梦成真

威尔逊当选总统的同时,B 计划正式启动。1913 年6 月26 日,即威尔逊入主白
宫仅三个月,由弗吉尼亚的众议员银行家格拉斯(CarterGlass)在众院正式抛
出了B 计划:格拉斯提案(TheGlassBill),他刻意避免了中央银行等过于刺激
的用词,代之以美联储。9 月18 日,该提案在多数众议员不知就里的情况下以
287 对85 票获得通过。

该提案被转送到参议院后变成格拉斯-欧文提案(Glass-OwenBill),参议员欧
文也是一位银行家。参院的提案于12 月19 日获得通过。此时,两份提案中尚有
40 多处分歧有待解决,按照两院的惯例,圣诞节前的一周之内不会通过重要法
案,按照当时两院提案的差距估算,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等到第二年再讨论了,
所以许多重要的反对该法案的议员纷纷离开华盛顿回家过节去了。

此时,在国会山设有一个临时办公室,战地直接指挥的保罗.沃伯格瞧准了这一千
载难逢的时机,发动了一场闪电战。在他的办公室里,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批议
员赶到商讨下一步的计划。12 月20 日星期六的晚上,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继
续商讨重要分歧。此时,国会弥漫着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圣诞节前通过美联
储法案的气氛。白宫甚至在12 月17 日宣布已经开始考虑第一届美联储董事成员
名单。但是直到20 日深夜,重要的分歧一个也未能解决。看起来,要在12 月
22 日星期一通过美联储法案已经不太可能了。

在银行家们的催逼之下,联席会议决定21 日星期天全天继续开会,不解决问题
决不休会。

到20 日深夜,参众两院在若干重要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这些分歧包括:
美联储地区银行的数量;如何确保储备金;黄金储备的比例;国内国际贸易中的
货币结算问题;准备金更改提案;美联储发行的货币能否成为商业银行的储备金;
政府债券作为联储货币发行抵押品的比例;通货膨胀问题等。[3.8]

在经过21 日紧张的一天之后,22 日星期一纽约时报头版登出“货币提案今天可
能成为法律”的重要新闻,这篇文章热情洋溢地称赞国会的效率,“以这种几乎
是前所未有的速度,联席会议修正了两院提案的差异,在今天早晨全部完工。”
这篇文章提到的时间段大约是星期一的凌晨一点半到四点。一个即将影响每一个
美国人的每一天生活的重要法案就是在这样一种仓促和压力之下进行的,绝大多
数议员根本没有来得及仔细阅读修改之处,更别提提出修正案了。

22 日凌晨4 点30 分,最后文件被送交打印。

7 点整,最后较稿。

下午2 点,打印好的文件放在了议员的办公桌上,并通知下午4 点开会。

下午4 点,会议开始。

6 点整,最后联席会议报告提交,此时大多数议员已经去吃晚饭了,会场上议员
寥寥无几。

晚7 点30 分,格拉斯开始20 分钟演讲,然后进入辩论阶段。

晚11 点开始表决,最后以298 对60 通过众院。

23 日,圣诞节前两天,参院表决以43 对25 票(27 人缺席)通过了美联储法案。
威尔逊总统为报华尔街的知遇之恩,在参院通过美联储法案仅一小时,就正式签
署了该法案。

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顿时一片欢腾。

银行家们对这个法案却好评如潮,美利坚国家银行(AmericanNationalBank)的
总裁奥里弗(OliverSands)热情洋溢地说:

“这个货币法案的通过将对整个国家带来有益的影响,它的运作将帮助商业活
动。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繁荣时代的开始。”

美联储的始作俑者奥利奇参议员在1914 年7 月《独立》杂志对他的采访中透露:
“在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之前,纽约的银行家只能控制纽约地区的资金。现
在,他们可以主宰整个国家的银行储备金。”

对美联储法案持坚决反对意见的议员林德伯格(Lindbergh)在这一天对众议院
发表演讲:

“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授权了地球上最大的信用。当总统签署这个法案后,
金钱权力这个看不见的政府将被合法化。人民在短期内不会知道这一点,但几年
以后他们会看到这一切的。到时候,人民需要再次宣告《独立宣言》才能将自己
从金钱权力之下解放出来。这个金钱权力将能够最终控制国会。如果我们的参议
员和众议员不欺骗国会,华尔街是无法欺骗我们的。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人民的国
会,人民将会有稳定(的生活)。国会最大的犯罪就是它的货币系统法案(美联
储法案)。这个银行法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立法犯罪。两党的头头和秘密
会议再一次剥夺了人民从自己的政府得到益处的机会。”

经过与美国政府一百多年的激烈较量,国际银行家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彻底
控制了美国的国家货币发行权,英格兰银行的模式终于在美国被复制成功了。
33#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7 07:57:25 | 只看该作者
8.谁拥有美联储?

许多年以来,究竟谁拥有美联储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联储自己总是支
吾其词。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对股东情况严守秘密。众议员赖特.帕特曼
(WrightPatman)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40 年,在其中20 年里,
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他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

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美联储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尤斯塔斯(EustaceMullins)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12 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
(Organization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 年5 月19 日向货币审计
署(ComptrolleroftheCurrenc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
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纽约城市国家银行
(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即花旗银行前身,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
股;

JP 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FirstNationalBank)拥有15000 股;

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 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四分之一
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
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NationalBankofCommerceofNewYorkCity)拥
有21000 股;

罗斯切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HanoverBank)拥有10200 股;

大通银行(ChaseNationalBank)拥有6000 股;

汉华银行(ChemicalBank)拥有6000 股;

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 年,他们总共拥有53%
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
根信托(MorganGuarantyTrust)9%,汉诺威制造(ManufacturersHanover)7%,
汉华银行(ChemicalBank)8%。

美联储纽约银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四千三百万美元,上述这些银行究竟是否支付
了这笔钱仍然是个谜。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只付了一半现金,另一些历史学家
则认为他们根本没出任何现金,而仅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美
联储的账户上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动而已,美联储的运作其实就是“以纸张做抵押
发行纸张”。难怪有的历史学家讥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既不是“联邦”,又没有
“储备”,也不是银行。

1978 年6 月15 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GovernmentAffairs)发布了
美国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上述银行在美国130 家最主
要公司里拥有470 个董事位置,平均每个主要公司里有3.6 个董事位置属于银行
家们。

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 个董事席位;JP 摩根公司控制了99 个;汉华银行控
制了96 个;大通曼哈顿控制了89 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 个。

1914 年9 月3 日,纽约时报在美联储出售股份的时候,公布了主要银行的股份
构成:

纽约城市国家银行发行了250000 股票,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7498 股;JP 摩
根公司14500;威廉.洛克菲勒10000 股;约翰.洛克菲勒1750 股;
纽约国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50000 股票,乔治.贝克拥有10000 股;JP 摩根公司
7800 股;玛丽.哈里曼5650 股;保罗.沃伯格3000 股;雅各布.谢夫1000 股,
小JP 摩根1000 股。

大通银行,乔治.贝克拥有13408 股。

汉诺威银行,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000 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 股。

从1913 年美联储建立以来,无可辩驳的事实显示了银行家们操纵着美国金融命
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这些华尔街的银行家
都与伦敦城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银行家信托公司(BankersTrust)的总裁本杰明.斯特朗被选为第一任美联储纽
约银行董事会主席。“在斯特朗的控制下,联储系统与英格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
形成了互锁(Interlocking)关系。本杰明.斯特朗作为纽约美联储银行董事直到
1928 年他突然死亡,当时国会正在调查美联储董事和欧洲中央银行巨头们的秘
密会议,而这些秘密会议导致了1929 年大衰退。”[注3.9]
34#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7 07:58:25 | 只看该作者
9.美联储第一届董事会

威尔逊后来自己承认,他只被允许指定一名美联储董事,其余都是由纽约的银行
家挑选。在提名和任命保罗.沃伯格担任董事的过程中,参议院要求他于1914
年6 月到国会回答质询,主要是了解他在美联储法案拟定过程中的角色,结果被
他断然拒绝。他在写给国会的信中宣称如果他被要求回答任何问题,都会影响他
在美联储董事会的作用,因此他宁愿拒绝出任美联储董事的提名。纽约时报立即
跳出来为保罗鸣冤,1914 年7 月10 日的报道中谴责参议院不该无中生有地质询
保罗。

保罗自然是美联储系统的核心人物,没有他只怕当时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美联储到
底该如何运转,在他强硬的态度面前,国会只有低头,提出可以事前提供所有问
题的清单,如果保罗觉得某些问题“会影响他的作用”,他可以不予回答。保罗
最后勉强答应了,但要求非正式见面。

委员会问:我知道你是一个共和党人,但是当罗斯福先生参选时,你却成了威尔
逊先生的同情者并且支持他(民主党)?
保罗答:是的。

委员会问:但是你的哥哥(费里克斯.沃伯格)却支持塔夫特(共和党)?”
保罗答:是的。

有意思的是库恩。雷波公司的三个合伙人却支持了三个不同的总统候选人,其中
奥图(OttoKahn)支持老罗斯福,保罗的解释是他们三人彼此不干涉对方的政治
理念,因为“金融与政治无关”。保罗顺利通过国会听证,成为美联储第一届董
事,后成为董事会副主席。

除了保罗以外,另外任命的四名董事成员是:

阿道夫.米勒(AdolphMiller),经济学家,出身于洛克菲勒资助的芝加哥大学
和摩根资助的哈佛大学。

查尔斯.哈姆林(CharlesHamlin),曾任助理财政部长。

腓特烈.戴拉诺(FrederickDelano),罗斯福的亲戚,铁路银行家

哈丁(W.P.GHarding),亚特兰大第一国家银行总裁

威尔逊总统自己提名的托马斯.琼斯被记者发现正在被美国司法部调查和起诉,
后来琼斯自己提出退出董事会提名。

另外两名成员是财政部长和货币审计员。
35#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7 08:00:18 | 只看该作者
10.不为人所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FederalAdvisoryCouncil)

联邦咨询委员会是保罗.沃伯格精心设计的一个秘密的遥控装置来操控美联储董
事会。在美联储90 多年的运作中,联邦咨询委员会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保罗当年
的构想,几乎没有人注意过这个机构和它的运作,也没有大量文献可供研究。

1913 年格拉斯议员在众院大力推销联邦咨询委员会的概念,他说:“这里面不
可能有什么邪恶的东西。每年(联储董事会)与银行家的咨询委员会谈四次,每
个成员代表自己所在的联储地区。我们还能比这种安排更加保护公众的利益吗?

”格拉斯议员自己就是银行家,他没有解释或提供任何证据来表明银行家在美国
的历史上何曾保护过公众的利益。

联邦咨询委员会由12 家联储地区银行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每年在华盛顿与美
联储董事会的成员会谈四次,银行家们向美联储的董事们提出各种货币政策的
“建议”,每名银行家都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每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权,在理
论上简直无懈可击,但在银行业激烈残酷的现实中却全然是另一套“潜规则”。

难以设想一个辛辛纳提的小银行家和保罗.沃伯格、摩根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坐
在一个会议桌前,向这些巨头提出“货币政策的建议”?这两个巨头中的任何一
个随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支票划上两笔就足以使这个小银行家倾家荡产。事实
上,12 个联储地区中的每一个中小银行的生存都完全取决于华尔街的五大银行
巨头的恩赐,五巨头有意地把和欧洲银行的大笔交易化整为零交给自己的在各地
的“卫星银行”去办理,“卫星银行”为得到这些高回报的生意自然更加俯首帖
耳,而五巨头也拥有这些小银行的股份。当这些“代表各自地区利益”的小银行
们和五巨头坐在一处探讨美国货币政策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知道探
讨的结果了。

尽管联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对美联储的董事决策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是华尔
街五巨头每年四次不辞劳苦地跑到华盛顿不会是仅仅和联储的几位董事喝喝咖
啡。要知道,像摩根这样身兼63 个公司的董事职务的超级大忙人,如果他们的
“建议”得不到任何考虑,而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来回奔波,那实在是奇怪之极
了。
36#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7 08:02:15 | 只看该作者
11.结语

“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真正理解国际放贷者的运作方式。美联储的账目从来就没
有被审计过。它完全运作在国会控制的范围之外,它操纵着美国的信用(供应)。”

参议员巴里.苟德沃特(BarryGoldwater)

“为了制造高价格,美联储只需要降低利率,来扩张信用和造就一个繁荣的股市。
当工商业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利率环境之后,美联储又将通过任意提高利息来中止
这种繁荣。

它(美联储和拥有美联储的银行家们)可以用轻微调息使市场的价格钟摆温柔地
起伏,也可以猛烈调息来使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无论哪种情况,它将拥有金融状
况的内部信息和事先得知即将到来的变化。

这是一种任何政府从未给予的,少数特权阶层所拥有的最怪异和最危险的(市场
信息)先知权。

这个系统是私有的,它运作的全部目的就是利用别人的金钱来获得最大可能的利
润。
他们事先知道什么时候制造恐慌来创造对他们最有利的情况。他们同样知道什么
时候停止恐慌。当他们控制了金融的时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他们的目的同
样有效率。”

众议员查尔斯.林德伯格

“每一元流通中的美联储券(FederalReserveNote,美元)都代表欠着美联储一
美元的债务。”

货币报告,众院银行与货币委员会

“美联储地区银行不是政府机构,而是独立的,私人拥有的和地方控制的公司。”

Lewisvs.UnitedStates,680F.2d12399thCircuit1982

“美联储是世界上最为腐败的机构之一。所有能听见我讲话(国会演讲)的人,
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我们的国家实际上是被国际银行家统治着。

有些人以为美联储银行是美国政府的机构。它们(美联储银行)不是政府机构。
它们是私有的信贷垄断者,美联储为了它们自己和外国骗子的利益盘剥着美国人
民。”

众议员麦克法丹(LouisMcFadden)

“当你和我写支票的时候,我们的账户上必须要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支票的金额。
但是,当美联储写支票时,账户上是没有任何钱作支撑的。当美联储写支票时,
它是在创造货币。”(注:美联储“创造债务美元”的详细过程将在本书第9章
介绍)

波士顿美联储银行

“从1913 年到1949 年,美联储的资产由1.43 亿美元暴涨到450 亿美元,这些
钱直接进了美联储银行股东们的腰包。”

埃斯塔克.穆林斯

如此众多的总统对金钱权力的威胁反复发出过警告,如此大量的国会记录和法律
案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美联储的私有性质,可是有多少美国人、中国人和其他国
家的人知道这一点呢?这才是问题的可怕之处!我们以为“自由公正”的西方权
威新闻媒体会报道一切真相,原来真相是大量的事实被它们有意地“过滤”掉
了。那么美国的教科书书呢?原来各种以国际银行家们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们在
为美国的下一代挑选着“内容健康”的教科书。

在威尔逊总统去世之前,他承认自己在美联储的问题上是被“欺骗”了,他内疚
地表示“我在无意之中摧毁了我的国家”。

当1914 年10 月25 日美联储正式开始运作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又一个
完美的时间“巧合”,美联储的股东们注定要大发一笔横财了!
37#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8 21:09:0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一战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时节”(上)

我们共和国的真正威胁是这个看不见的政府,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章鱼将它无数的
粘稠的触角紧紧裹挟着我们的城市、州和国家。这个章鱼的头是洛克菲勒的标准
石油集团和一小撮被称为国际银行家的具有极大能量的金融寡头,他们实际上操
纵着美国政府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控制政府,这样使剥削一个国家的公民和资源变得更加容
易。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大家族从这个国家诞生之初就竭尽全力来使权力(他们将
我们的“领导者”玩弄于鼓掌之间)和财富(他们通过美联储的货币发行来汲取
社会财富)高度集中。

这些国际银行家和洛克菲勒标准石油控制了这个国家大多数的报纸和杂志。他们
用这些报纸的专栏评论来钳制政府官员,对于那些不肯就范的人,他们则通过舆
论将这些官员赶出政府机构。

他们(银行家)实际上控制着两党(共和党与民主党),草拟(两党的)政治纲
领,控制政治领导人,任用私有公司的头头,利用一切手段在政府高层安插顺从
于他们腐败的大生意的候选人”。[4.1]

1927 纽约市市长约翰.黑仑(JohnHylan)

本章导读

打仗就要花钱,越大的战争花钱越多,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问题是,谁花谁的
钱?由于欧美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政府必须也只能向银行家借钱。战争使物资
消耗达到燃烧的速度,战争使交战国砸锅卖铁也要坚持,战争使不惜一切代价的
政府不计条件地向银行家融资,难怪战争始终是银行家的最爱。他们策划战争,
他们挑动战争,他们资助战争,国际银行家们华丽的大厦,从来就是建立在死伤
枕籍的废墟之上。

国际银行家另一个赚大钱的手段就是制造经济衰退。首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
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然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与资产
暴跌,当优质资产价格暴跌到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时,他们再出手
以超级低廉的价格收购,这在国际银行家们的术语中叫作“剪羊毛”。当私有中
央银行成立后,“剪羊毛”行动的力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最近的一次“剪羊毛”行动,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小龙和小虎们身上。中国
这只大肥羊最终能否避免被“剪羊毛”的恶运,就要看中国是否认真去研究发生
在历史上的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剪羊毛”惨剧了。

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之后,与以前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从前的国有银行虽然
有推动资产通货膨胀来赚取利润的冲动,但决没有恶意制造通货紧缩来血洗人民
财富的意图与能力。中国建国以来之所以从未出现重大经济危机,其原因就是没
有人有恶意制造经济危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能力,国际银行家全面进入中国之
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8#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8 21:10:38 | 只看该作者
1.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

基辛格在其名著《大外交》(Diplomacy)一书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
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评论,他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令人惊讶之处,并不是其
爆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件与以前其它危机相比显得无足轻重的事件,而是因为
它(战争)拖了这样久才爆发。”[4.2]

1914 年6 月28 日,欧洲正统王室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储斐迪南大公来到1908 年
被奥地利并吞的波斯尼亚视察,被一位年轻的塞尔维亚刺客刺杀。这原本只是一
件性质单纯的恐怖组织策划的复仇行为,当时只怕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这件事竟然
成为引爆了一场涉及30 多个国家,卷入15 亿人口,伤亡高达3000 多万人的世
界级战争的导火索。

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国与德国成了世仇,当英国不得不从“光荣孤立”的欧洲大
陆政策中走出来时,面临的是德强法弱的局面。德国已是欧洲第一强国,若不加
以遏制,势必成为英国的心腹大患。于是,英国拉上对德国也颇为忌惮的俄国,
与法国一起成立了三国协约(TripleEntente),德国则与奥地利结盟,欧洲两
大对立集团就此成型。

两大阵营不断扩军备战,保持着大规模的常备军,各国政府都因此陷入深深的债
务泥潭。“一项详细的欧洲公共债务收入报告显示各种债券的利息支出和本金偿
付每年高达53 亿4300 万美元。欧洲各国的金融已深陷其中,政府不禁要问,尽
管战争有各种可怕的可能,但是比起如此昂贵和不稳定的和平来说,战争或许是
一种更值得考虑的选择。如果欧洲的军事准备最终不是以战争来结束,那就必然
是以各国政府破产而告终。”[4.3]

从1887 年到1914 年,这种不稳定和昂贵的和平僵持着,高度武装但已接近破产
边缘的欧洲各国政府仍在怒目对视着。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由罗斯切
尔德家族发展并建立起来的欧洲银行体系向对立的各方提供信贷,全力促成了这
种军事对峙。

战争实际上打的是钱粮,到1914 年时,很明显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已经不能负担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他们虽然拥有庞大的常备军,普及的军事动员体制,和现
代化的武器系统,但他们的经济却无力支撑巨额的战争费用。情况恰如俄国枢密
院大臣在1914 年2 月向沙皇的进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作战的花费无疑将超出
俄罗斯的有限财力所能负担。我国势必需要向盟邦及中立国借贷,不过代价不菲。
如果战争结果对我国不利,则战败的经济后果将难以估量,全国的经济将陷于全
面瘫痪。即使是战争取得了胜利,对我国的财政也极为不利,德国一败涂地后将
无力赔偿我国的军费。和约将受制于英国的利益,不会给德国经济充分复苏来偿
还我们的债务的机会,甚至战争结束很久以后也不可能。”[4.4]

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是无法想象的。如果真的开战,也只能是局部
的、短暂的和低烈度的,可能更像是持续10 个月左右的1870 年的普法战争。但
这样的战争结果,只能缓解而无法解决欧洲的对立局面。于是,开战的时间就只
有在不稳定和昂贵的和平中拖延着,直至美联储的成立。

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当时已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拥有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
丰富的资源,但是,直到1913 年以前却仍是一个依赖外债的国家,很少能向国
外提供信贷。原因正是由于缺少中央银行,纽约的银行家们难以集中调动全国的
金融资源(MobilizationofCredit)。但是,银行家的天性使得他们对大规模战
争兴趣浓厚,战争能够毫无疑问地为银行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当美联储法案通过
后,国际银行家们立即行动起来,1914 年8 月3 日,罗斯切尔德在法国的银行
就给摩根发报,建议立即组织1 亿美元的信贷用于法国向美国购买物资。威尔逊
闻讯立即表示反对,国务卿威廉.布莱恩(WilliamJenningsBryan)谴责这项贷
款为“最恶劣的非法交易”。

德国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素无过节,当时的美国有大约800 万德国后裔,约
占全国人口的10%,在美国建国之初,德语差一点成为美国官方语言,德裔美国
人拥有着不小的政治影响力,加之美国的爱尔兰移民对英国素无好感,美国政府
又曾和英国几度交战,所以在战争之初,美国政府对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抱着
事不关己的观望态度。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银行家相比,美国政府显得冷静
和正常得多。情况居然是,银行家积极主张对德宣战,政府则坚决反战,严守中
立。

这时银行家们想出一个权宜之计,那就是区别对待为协约国提供发售债券而进行
的贷款行为与为协约国提供信用来购买美国物资。在银行家的威迫之下,威尔逊
只有答应了后者。随着大选连任时间的逐步接近,威尔逊在参战问题上逐渐向银
行家的立场倾斜。

1913 年12 月23 日,美联储法案通过,爆发世界级别战争的条件终于成熟了。
基辛格博士所说的拖了许久的战争机器终于可以启动了。

1914 年11 月16 日美联储正式开始运作。12 月16 日,摩根的左右手戴维森
(Davison)来到英国与当时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H.Asquith)商
谈美国提供信贷一事。1915 年1 月15 日,摩根银行与英国达成信贷协议,数额
为1000 万英镑,这在当时对美国而言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的大生意,当时没有
任何人能料到最终的贷款总额会达到令人震惊的30 亿美元!摩根银行收取了1%
的手续费,3000 万美元落入腰包,摩根在战争中的吃得钵满盆满。同年春天,
摩根又与法国政府签订了信贷协议。

1915 年9 月,考验华尔街是否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时刻到来了。5 亿美元的
盎格鲁-法兰西(Anglo-FrenchLoan)贷款正式拉开了序幕。原本坚决反对的威
尔逊总统,架不住银行家和内阁成员两面夹击,他的新国务卿罗伯特.蓝辛警告
说:“如果没有贷款,结果将是生产受限,工业衰退,资本和劳动力闲置,大规
模破产,财政危机,民怨沸腾和不满滋生。”[4.5]

威尔逊听得出了一身冷汗,只得再次让步。对于这次规模空前的债券出售,华尔
街的银行家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61 家债券承销商(Underwriter)和1570 家
金融机构加入了发售业务[4.6]。这是一次极为艰难的任务,特别是向美国中西
部推销这些债券就更为困难。美国人民普遍不认为欧洲的战争与他们有什么直接
关系,而不愿意把钱投到欧洲的战火中去。为了打消这种疑虑,银行家们大力宣
称这些钱会留在美国。尽管采用了种种方法,中西部地区只有一家芝加哥的银行
愿意加入华尔街阵营,这个行为立即激怒了当地的德裔储户,他们发动了抵制银
行运动。到1915 年底,仍有1.87 亿美元的债券没有卖出。

当战争打到关键时刻,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英国政府宣布将对英国国民所持有
的美国债券的利息收入征税,英国人立刻贱价出售这些债券。英格兰银行很快堆
满了美国债券,英国政府立刻让他们的美国代理摩根公司将这些美国债券在华尔
街足额出售,美国投资者对本国的债券接受度自然很高,很快30 亿美元的债券
变了现,英国又得到一笔巨款来支撑战事。但是,英国对美国积累的一百多年的
债权人地位,也随之烟消云散了。从此,英美之间的债权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美国的信贷犹如烈火烹油,战火开始迅速蔓延,战争惨烈程度也急剧上升。仅仅
是在马恩河战役,协约国一天就要消耗了20 万发炮弹,人类终于见识了在现代
化的工业生产和后勤系统之下,如果再有现代化的金融手段,战争将会是何等惨
烈,何等旷日持久。

战争使物资消耗达到燃烧的速度,战争使交战国砸锅卖铁也要坚持,战争使不惜
一切代价的政府不计条件的向银行贷款,难怪战争始终是银行家的最爱。
39#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8 21:11:33 | 只看该作者
2.斯特朗操纵下的战时美联储

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Strong)开始引起公众瞩目是在1904 年当他成为银行
家信托(BankersTrust)的董事长的时候。当时,摩根的亲信戴维森对日益崛起
的信托公司越来越担心,这些信托公司业务范围比商业银行更加广泛,所受的政
府监管却更少,因此能够以更高的利息吸引资金。为了应付这种新的竞争,戴维
森在得到摩根的授意后,于1903 年也干起了信托的买卖,斯特朗成为戴维斯的
具体执行人。在随后的1907 年风暴中,银行家信托还加入拯救其它金融机构的
行动,斯特朗因此而名声大噪。1913 年美联储成立之后,戴维斯和保罗.沃伯格
找到斯特朗进行了一次深谈,希望斯特朗出任美联储纽约银行董事长这一关键位
置,斯特朗爽快地答应了。从此,斯特朗成为美联储系统实质上的首脑人物,摩
根、保罗、谢夫等华尔街巨擎的意图在美联储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斯特朗迅速适应了新的角色,他成立了非正式的美联储董事论坛的组织,定期聚
会商讨战争时期的美联储行动准则。他以非常巧妙的手法操纵了美联储的货币政
策,并将分散于12 个美联储地区银行的权力集中到美联储纽约银行手中。美联
储系统表面上允许各地12 家联储银行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制定各自的贴现率和
商业票据抵押政策,换句话说,各地联储董事会有权决定何种商业票据可以作为
抵押而获得何种贴现率。到1917 年,至少13 种不同类别的商业票据抵押准则被
建立起来。[4.7]

但是,由于战争,美联储纽约银行事实上只将迅速增加的国债作为抵押票据,由
于国债数额远远大于其它商业票据的总和,并且增长迅猛,很快就将美联储其它
地区银行的票据抵押政策边缘化,在斯特朗控制下的“公开市场操作”,很快就
将国债确定为主要和唯一的抵押票据,从而全面控制了整个美联储系统。

由于资助欧洲战争的大规模的债券发售,使得美国货币流通量巨减,中央银行的
威力开始显现出来。美国政府开始海量增加国债,美联储也以惊人的胃口吃进,
巨额的美联储券(FederalReserveNote)如江河决堤一般扑向了流通领域,弥补
了欧洲战争债券所导致的货币紧缩。代价是美国国债的直线上升,结果仅美联储
开始全速运作的短短4 年中(1916 年到1920 年),美国的国债就由10 亿美元
暴涨25 倍到250 亿美元[4.8],所有的国债都是用美国人民的未来纳税作为抵押,
结果是在战争中,银行家们爆赚其钱,而人民却出钱、出力和流血。
40#
 楼主| together 发表于 08-7-28 21:20:54 | 只看该作者
3.“为了民主和道德原则”,威尔逊走入战争

当德国驻土耳其大使满腹狐疑地问他的美国同僚,为什么美国要和德国打仗,美
国大使答曰:“我们美国人是为了道德原则而投入战争的。”这样的回答让世界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基辛格博士是这样给人们解释的,“美国自开国以来始终
自诩与众不同,在外交上形成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一是美国在国内使民主更
趋于完美;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推广这些价
值。”[4.9]

美国的经历的确与众不同,美国的民主价值理念也的确为世人称道,但是要硬说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是为了道德和理想,基辛格博士可能是揣着明白说
糊涂了。

1917 年3 月5 日,美国驻英国大使佩杰(WalterHinesPage)给威尔逊总统的密
信中说:“我认为正在到来的危机的压力已经超越了摩根公司提供给英国和法国
贷款的承受能力。我们能够提供给盟国最大的帮助是信用。除非我们与德国开战,
我国政府将无法(向盟国)提供直接信用。”[4.10]

此时,美国的重工业系统已经为参战准备了一年的时间了,美国陆军和海军部门
已经从1916 年起开始大量采购军事装备。为了进一步增加财源,银行家们和他
们掌中的政治家开始考虑更多的措施,“当前的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迫使我们
考虑进一步发展收入所得税的概念,这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重要资源。收入所得
税的法案已经为战争的需要建立起来了。”[4.11]

注意,这里的收入所得税是指公司收入而言,而不是个人收入所得税。银行家们
在1916年两次试图通过个人收入需要交税的法案,但两次均被最高法院驳
回。在美国,个人收入需要交税的规定,从来就没有法律依据。2006年7月
28日在美国各地公映的电影《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
(AMERICA:FREEDOMTOFASCISM)中,曾6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美国著名导演艾朗.
拉索(AaronRusso)以令人震撼的镜头展示了这一铁的事实。该电影在2006
年嘎纳电影节放映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震撼,当人们面对一个真实的,与美国媒
体宣传完全不同的美国政府和其背后金融势力之后,所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难以
置信。美国3000多家电影院中只有区区5家敢于公开放映。但是,当这部大
片被放到互联网上之后,在美国还是产生了巨大影响,94 万人下载了该片,参
与评分的8100 人几乎一致给出了最高评价。[4.12]

《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来源:http://www.freedomtofascism.com)

1917 年10 月13 日,威尔逊总统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迫在眉睫的任务是
必须使美国的银行资源彻底动员(Mobilization)起来。(对盟国贷款)的压力
和权利必须由这个国家的每一个银行机构来承担。我相信这样的银行合作在此刻
是一种爱国责任,美联储的成员银行就是这样独特和重要的爱国主义的证
明。”[4.13]

大学教授出身的威尔逊身上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本不足为奇,他略带迂腐但
并不愚蠢,他深知是谁把他送进了白宫,他也懂得投桃报李。威尔逊总统自己也
不相信所谓的“民主拯救世界”的圣战,他后来承认“世界大战为的是经济竞
争”。

事实是,美国对协约国提供了30 亿美元的贷款和60 亿美元的出口物资,这笔巨
款尚未偿还。如果德国取胜,银行家手中的协约国债券就会一文不值,摩根,洛
克菲勒,保罗.沃伯格和谢夫为了保护他们的贷款而竭尽全力将美国推向战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11:00 , Processed in 0.10260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