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专门讨论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已开设专业:020101★政治经济学、020102★☆经济思想史、020103★经济史、020104★西方经济学、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07★劳动经济学、020209★数量经济学
沙发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5:0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生调剂成功必读

研究生调剂成功必读:主动出击找信息是关键



  教育部对考研调剂的流程是这样规定的:招生单位应将那些虽然达到分数线但不能安排复试或复试后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不能录取的考生的全部材料(所有报考表格、各科目试题和试卷)在规定时间内转第二志愿单位。无第二志愿单位或第二志愿单位亦不能录取的考生,招生单位应将其考试成绩报本省(市、自治区)所属的大区调剂中心进行调剂。或者,在征得考生同意的前提下,负责向其它相关单位进行推荐。




   



  这个规定似乎在说:调剂工作是招生单位之间的事情,招生单位负责考生的调剂,考生只需或只能被动地等待复试通知。调剂是不是真是按这个规定进行的呢?我的答案是完全不是!

  考研调剂和高考调剂是完全不同的,争取考研调剂的主力军是考生自己,考研能否成功调剂的决定权在导师。

  我对被淘汰的考生的认识

  我们知道,有百分之一百二的上线考生参加复试,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初始合格考生在复试中被淘汰。这些被淘汰的百分之二十考生我认为最有可能是以下三类:

  一是报考同一导师的上线人数超过录取人数,初试成绩与其他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的初试成绩相比差一大截,并且没有其他特别优势的考生。因为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仍然先考虑第一志愿,其次才考虑成绩、能力优劣。这样有的上线考生虽然成绩并不怎么好,但由于报考这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上线人数较少,所以被录取,甚至占公费指标。相反,有的同学虽然初试成绩相当不错,但由于报考该研究方向、该导师的上线人数太多而被淘汰。所以初试成绩下来后如果报考同一导师的上线人数超过录取人数,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偏底,又在该导师的研究领域没有特殊贡献,或跟导师没有特殊关系,或英语水平不具有绝对优势等就应想到调剂。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在本学院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调剂,尽快联系生源不足的导师。

  二是初试成绩虽然不错,报考同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上线学生也不多,但在复试中出现较大问题的考生。比如严重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试验技能太差无法进行试验,面视表现太差等。本校学生因这种情况被调剂的可能性较少,跨专业考生和外校考生要注意,最好向参加过该学校复试的师兄姐们咨询复试过程,以便充分准备复试。

  三是初试成绩不好,复试成绩也不突出,综合成绩倒数排名,又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这个也因校而异,有的学校只要初试成绩上线,复试中无大的问题,报考该导师的研究生就此一位就会被录取。

  我对调剂中导师“生杀予夺”权的认识

  被调剂考生也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但是否被录取,导师具有绝对的决定权。考生不妨咨询参加过调剂的师兄师姐,通过他们了解调剂过程中谁具有决定权,并通过自己以后的调剂经历来验证我关于“导师决定权”的观点。既然调剂中导师对考生具有“生杀予夺”权,那么考生就应非常重视复试前跟导师的面谈,我认为这才真正决定考生上研的命运。面谈是导师一个人对学生的初次复试,比正式复试貌似随便一些,但比正式复试更为重要,考生要把这次面谈当成一次复试。面谈时导师会询问考生相关专业背景知识,考察考生英语水平等。这些问题考生如何回答,不妨参考我之前写的关于复试的文章。有的导师会问上研后的费用问题,因为调剂生大多是自费生,越来越多的导师也不再为自费研究生解决学费或生活费用。为了表明考生以后会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不会在上研期间出现兼职之类的影响学业的事。考生的回答一是家里有能力帮助解决生活、学习费用,二是通过贷款方式解决生活、学习费用。

  跟导师面谈后考生可委婉的询问上该导师研究生的可能性,并请老师在复试中多多帮助。根据导师的回答,考生可以对能否上该导师研究生有一大概把握。有的导师面谈后会明确表示愿意招收该考生。这就八九不离十了,回去准备复试就行。当然这种口头承诺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时半路会杀出程咬金,导师改变主意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这就要求考生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复试前的这段时间跟老师再接触一次,通过请教别的问题观察老师的态度。有的导师的回答模棱两可,没有拒绝也没接受,拒绝的同时又给希望,给复试机会的同时又建议另觅高枝。这可能是导师确实想根据学生复试表现决定是否被录取,也可能因为考生是本校学生或被推荐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断然拒绝。碰到这种情况考生就应冷静考虑,切忌孤注一掷,联系其他把握性更大,对考生满意并给考生比较明确答复的导师会更好些。有的导师会干脆拒绝:人已够了,没有机会,另觅高枝吧。这是没有回旋余地的,考生应知难而退,不用再浪费时间和感情了。

  我对成功调剂的认识

  成功调剂一是要及时、准确把握相关专业的空缺信息,考生的调剂是有要求的:除必须具有国家规定的复试资格外,一般要求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中两科与所调剂专业的考试科目完全相同,两科专业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所以如果报考专业与预调剂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那成功调剂的概率肯定是零。录取又是先考虑第一志愿考生,而且调剂原则上是先专业内部调剂,再跨专业调剂,再跨校调剂,所以如果导师的上线人数已够或已超额,那成功调剂的可能性也是零。所以一定要把握相关专业的空缺信息,可以根据往年该专业生源情况判断,通过咨询该专业正在读研的同学,通过研究生院的网页查询空缺信息。空缺信息一定要及早把握,有的同学在知道无法参加复试或参加复试并知道被淘汰后才开始着手调剂,了解空缺信息,这就太晚了。一是因为有的导师已有中意的调剂生,不再给其他同学面谈机会,这些同学也就没有参加复试的机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导师有很多事要做,不只是负责研究生的录取,而且大多数考生其实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录取这个考生和录取那个考生对导师来说往往没有太大区别。二是因为各校研究生的复试时间是不相同,等待复试结果出来后联系调剂会错过一些相关专业的调剂,因为在第一志愿报考单位还没复试时已有一些相关专业开始复试了。

  成功调剂二是要主动出击,或通过推荐及时、有效的联系相关专业相关导师。调剂是一种“补漏”措施,并且“门当户对”或“下嫁”调剂成功的把握性大。知道可能调剂成功的导师的联系方式后可以直接出击,发邮件联系或打电话或直接面谈。发邮件有时由于导师没能及时查收邮件或学生没能及时查收邮件而延误时机。如果离预调剂学校较远,不妨打电话联系导师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介绍自己情况同时请求申请调剂。如果是校内调剂,那电话联系和直接面谈都很方便。调剂中通过熟悉的老师推荐调剂也是一个好办法。老师一般有很多同学在全国各个高校任教,也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认识很多高校的导师。他们的一句话让考生节省不少时间,而且成功的把握也更大。

  总之,调剂是考生自己的事,考生一定要重视起来,把握成功调剂的命运。
板凳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5:1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复试

本人是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去年参加了复试,有一点小小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去年的西方经济学复试相对比较容易,当时我们一共十九人参加复试,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两个老师。我记得两组英语考得好像都是自我介绍,我想这对大家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不过今年不好说,不知道今年海归老师会不会参加复试,去年都是国内的老师,如果是海归老师,大家就要好好准备一下了,可能不会很舒服的。专业课问题基本不是很难,去年旧问了一些书本的知识,当然会结合一些实际问题问的,大家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当前的一些经济学热点,不能只会书本,对吧?如果要是海归参加的话就不好预测了,大家尽量好好准备,有备无患!!!!祝大家好运!!!!!!!!!!!!!!!!!
地板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5:3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经济学院研究生生活——给学弟们

我是闷着头一心载在经济学上的某个专业上的。因为我自己对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就确定了考试的科目、方向。一门心思在四门课程上,复试我是不管的,因为那只有初试完了才有机会。我认为一开始就操心复试是分散了我的精力。初试专业课就盯着那几本参考书,其它的是大海捞针的事,也许你平时可以多学习一点,但现在是面对考试,要把握住主攻方向。当然如果有牛人说他对规定的参考书掌握了,那看看别的拓展知识范围也是可以的。只有在复试时才有必要在看规定的教材的同时看看其他本专业的导师们的作品(包括论文和专著),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领域,到时面试才有的谈谈。
有人说在考前要见见老师,我认为没有必要,除非你有特别关系。导师的选择都是在读研时才分的,一般在研一的下学期。在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应用经济学专业除外,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导师对于我们来说都差不多。没有科研课题,没有特别的督导,基本上靠自己学习基础知识,写写发发文章,处于放羊状态。导师偶尔会和你们聚聚,只有写毕业论文时才会指导指导你。
研究生生活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件事:
1、        如果你准备硕博连读,那么首先注意的是报考那几个专业,如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专业。然后你自信英语比较好,几乎全部的课程用的都是外文书,你解答也是要用外文的。还有就是数学比较好,没一定数学功底的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然后就是从一入学开始你就去继续努力吧。否则你就要被淘汰。选拔考试就在研一,选拔后获得资格后,要比硕士研究生学更多的课程。最后还要考一次才算博士资格。呵呵,苦吧,建议非有兴趣和坚强意志者勿入。
2、        由于田国强的建议,他认为硕士研究生应该先打好学科基础,再来研究中国问题,研究生阶段必须发表论文已经被取消了。但是对于我们评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来说,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时很重要的一个评估标准。因此能弄到科研项目或者发表论文,或者参与翻译、编书都是很重要的。否则你毕业时自己推荐书上怎么填。《财经研究》增刊不错,评的分比较高,不用出版费,论文要求又不高。
3、        各专业的就业都不好,因为是理论经济学。所以最好的出路是考博和考公务员。有这种意向的要早做打算。否则到时又是找工作、又是整毕业论文。很忙的。关于各专业的前景,从目前来看,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是前景最好的。因为田国强和学校都在拼命投入,不断引入海龟,试图打造成中国理论经济学最强的学院,想打出名气来。
5#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5:47 | 只看该作者
oxford的博客:我申请保送研究生的亲身经历

近些天来考研友们都忙着准备复试和调剂,身边的所见所闻都是同学朋友们的调剂情报,似乎所有人都在围着\"研究生\"这个词运转;虽然被保研了,但回想起保研前后那些日子,也很让人怀念,所以一吐为快吧,以勉励自己经历更多\"大事件\",更好地成长进步!
    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就读研究生可以考虑的路主要是两条:一是保研,二是考研。保研,即\"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一般每年秋学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规则制订和操作权由各学校掌握,因此学校不同,保研情况也各有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是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这在保研名额中占据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例如学分绩几点几以上),按照一定名额比例下发到各系院所,由系院所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一般情况下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保研。
    二是特长生免试直推。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非常少,要求很严,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此类政策。
    三是校际间免试直推。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由于各学校保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时候在本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其它学校反而可能如愿以偿。因此,如果你成绩很好,排名也比较靠前,但估计本校保研希望不大的,可以试一试跨校保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多数学校对于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外校保研并不积极,也没有义务给你做好事,因此时候一到,自己应该去寻求有关信息,并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
    最后一种就是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此类保送的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同时,这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毕竟要耽误一、两年的大好青春。
    免试推荐并不代表不参加考试。许多学校为了确保推荐质量,还会加试一些科目,例如英语、专业课等。另外,复试也是必须参加的。
    如果你的成绩估计难以直推保研,又没有什么突出的体育或文艺特长,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重要\"干部\",而你又非常想上研究生,这时候就只能考研了。
    记得保研文件下来是在去年的9月中旬,教务处学工处联合下发了02级学生保研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我认真衡量了自己的条件,虽然专业成绩还可以,但在院系来说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大一大二的学业成绩蛮高,但大三开始全身心投入学生工作后专业方面就下去了,考试拿高分的科目更加明显地集中到了马哲邓论等\"两课\"课程,但这对我来说其实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这些公共课的学分都不高,即使拿满分也贡献不了多少GPA.综合权衡自己各方面条件后,我把目光投向了优秀学生干部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个文件.系里的领导和老师也建议我走学工口,做了三年多的学生工作,基本上经历过所有的学生组织,所以我有这方面优势.王老师的建议最终让我真正准备起保送材料.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跑遍众多部门单位,总算把一篮子材料备齐了,从最基本的GPA成绩单,免试保研申请表,到院系领导老师开具的推荐材料和推荐信,党校培训毕业证书,在校期间荣获的各种各样荣誉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在我最后一次整理完所有材料后,王老师递给我一个大信封,说:好好准备答辩,祝你成功!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很感动,老师们都这么肯定我,鼓励支持我,如果我上不了真的很对不起她们,我一定要成功,I BELIEVE I CAN DO IT!
    中午接到欧阳电话,通知我晚上7点去综办会议室参加答辩会,第一关过了,找了系领导和去年成功晋级的一师姐交流经验,心里底气更足了.据说今年\"入围\"答辩会的共有15人,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人会被CUT,因为按照惯例每年的名额都是7个左右,做了这么久学生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且工作成绩也不错,这一切都让我对自己信心十足,唯一缺的恐怕就是书记的面授经了.就在这时,书记打电话鼓励我,让我全心参与,好感动!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精心构思了一份5分钟的陈述报告,按规定前5分钟是自我陈述时间,后5分钟是现场评委自由提问阶段,前前后后10分钟就决定是不是能PASS.蛮残酷的其实.用WORD看了一下,我的陈述报告长达2500字,这就意味着我每分钟必须脱稿倒出500字, 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浏览了几遍,感觉差不多了@
    18:50分,我进入了团委办公室,竞争者都到了,其中大部分都认识,都是各级团学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大家彼此打招呼,开玩笑,一切显的那么平静,可谁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呢?张老师来了第一句话就是:\"唉,要不你们抓阄得了,15个号,抓到前7个号的上,其他的就CUT\"大伙捧腹大笑.的确,在这儿的都是强者,但毕竟僧多粥少啊,只能选择最强者进入;随后,罗老师拿出了一个小袋子,里面是事先准备好的15个号码秋,按抽签顺序决定答辩顺序,一切都力求做到最公正.我也摸了一个,打开后是1号,心里顿时一震,15个号我偏偏抽到1号,一般人可能会认为第一个上就是第一个死,但在我看来不是,精心准备了一个下午现在上我还能\"趁热打铁\"呢,于是我第一个报出自己的号码,大伙都笑着祝贺我抢到\"头彩\",我清楚,那是\"笑里藏刀\"!把号码给了罗老师我就进入了会议室,评审团领导都到齐了,大多数是我平时见过的老领导,但也有两个新面孔,估计是研究生院的老师吧.问候了大家我就开始陈述了,洋洋洒洒几千字,在我的高频率的跳豆式的下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最后的环节,保证服从组织安排,不过罗老师在5分钟的时候还是提醒了我一下, 我超时了30秒.
    接下来的问答环节问题都能平常,在我的预料之中,所以进行的很顺利.整个过程结束我倒感觉很轻松,没有丝毫紧张不适的味道.回到办公室所有人都问我的感觉,我简单地回答他们:OK.确实\"自我感觉\"没问题.
    第二天在卢沟桥,书记轻轻地告诉我:\"你上了.\"我并没有往常的特兴奋的想法,只是觉得该来的终于来了,一切都是那么坦然和顺畅.
    祝所有考研友顺利晋级!
6#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6: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停办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的申明


关于停办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的申明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我院早已停止举办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班,并且未与任何考研机构或其他组织合作举办考研辅导班,也没有安排学院教师为考研辅导班授课。现在社会上一些机构擅自打着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招牌进行招生,这些辅导班与我院没有任何关系。因此,由此产生的纠纷及其他后果与我院无关。特此申明。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06-3-16
7#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6:35 | 只看该作者
复试的最新官方消息(注意经院复试方式的变化)

http://www.shufe.edu.cn/yjsb/zhaoban/shuoshi/fsfa.htm
8#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6:48 | 只看该作者
2006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上海财经大学关于2006年硕士生招生有关事项的通告

我校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展开,现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将有关复试和录取工作安排公布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科学选拔,确保招生质量。

二、组织管理
1.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校整体情况拟定校复试分数线的指导性意见和复试与录取原则。
2. 各院(系、所)成立招生领导小组,确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组织、协调和管理本院(系、所)复试和录取工作,并对录取结果负责。
3. 各院(系、所)按专业或研究方向成立由政审教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的五人以上(含五人)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的人选由各院(系、所)招生领导小组确定。

三、复试
1. 复试分数线
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待3月底教育部2006年全国研究生录取工作会议结束后另行公告。
2.资格审查
按照教育部教学[2006] 4号文件精神,招生单位应对拟准予复试的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凡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须在复试期间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学生证)原件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MBA考生资格审查时间另行通知),复试结束后,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点击查询有关资格审查的详细说明。
3.体检
复试期间本校门诊部将组织体检工作,收费标准参照1997年6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物价局发布的“上海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收费标准”文件,合计金额35元,具体时间安排将另行通知。考生可以在本校门诊部参加体检,也可以在上海市各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在复试时提交体检结论表格。
4.复试具体安排
1)专业复试内容涉及专业知识、外语(含听力和口语)及综合能力,复试方式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各院(系、所)具体考核内容及计分方式附后。
2)专业复试于4月中旬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公告。对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各院(系、所)将根据考生网报提供的本人通信地址寄发复试通知书,如地址发生变化,请考生于3月30日前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进行更改。
3)实行差额复试,具体比例由各院(系、所)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生源状况确定。
4)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书后应按要求提供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学生证复印件、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主要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或著(译)作一览表等材料,在复试期间提交给有关院(系、所)。

四、录取
各院(系、所)对符合初试和复试要求的考生,进行初试和复试成绩的综合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审核,报校招生领导小组批准,并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备案。

五、调剂录取
1.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复试分数线而未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或经我校复试而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持其他院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开具的正式调剂接收函及本人调剂申请办理有关调剂手续。
2.未达到统考、MBA联考、法律硕士联考全国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和参加单独考试考生的报考材料不能转寄其他院校。


附:各院(系、所)专业复试方案

一、人文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4815,65904720)

(一)复试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情况,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二)复试方式
1、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各占50%。
2、笔试内容主要涉及专业基础知识,试卷满分为10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经济哲学专业参考书目见招生简章,社会学参考书目:《社会学教程》(第二版)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唐金海、周斌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3、口试内容涉及专业外语(含听力)、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为100分。外语占20%,专业素质和能力占50%,综合素质占30%。
4、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复试成绩=口试成绩×50%+笔试成绩×50%。
如某考生笔试成绩为90,口试成绩为75,则该考生的复试成绩为:90×50%+75×50%=82.5
5、跨学科门类调剂复试生需另加试2门专业课,形式为笔试。主要参考书目见招生简章初试参考书目。

(三)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的权重:复试成绩占总成绩40%。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权重相加,得出入学总成绩。计算方式:将初试成绩折算为百分制分值后乘以60% ,然后加上复试成绩乘以40%,得出入学总成绩。例如:某考生初试成绩为380分,复试成绩为82.5,则入学总成绩为:380÷5×60%+82.5×40%=78.6。

二、经济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3688)

(一)最后综合分数构成
初试成绩占60%,复试笔试成绩占25%,复试口试成绩占15%,加总后总成绩作为各专业录取依据。

(二)笔试内容
1、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专业
笔试考英语和数学两门,英语占10%,数学占15%,其中数学考试内容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部分,不指定参考书。
2、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参考书《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胡寄窗,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
4、经济史专业:《经济史》,参考书:《中国经济通史》(中、下册)孙健,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三)口试:综合考察英语听说能力、专业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系电话:021-65904009)

1、复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外语(含听力)和综合能力;
2、复试方式:以口试为主,总分值为200分。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考察100分,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考察100分,每人测试20分钟。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00分)综合排名确定。

四、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4799)

复试内容包括:
1、笔试150分,包括二部分:专业课100分,英语听力50分。参考书目以招生简章上所列书目为准;
2、口试100分,涉及思想政治素质、英语表达、专业、综合能力和其他。
拟录取名单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50分)综合排名确定,计划内非定向、定向(即公费)和计划外自筹经费、委托培养(即自费)的类别根据初试成绩排名确定。

五、财经研究所(联系电话:021-65904915)

1、复试形式:笔试、口试,满分各100分,复试总分共计200分;
2、复试内容:笔试内容为英语听力和专业题,调剂生源加试一门专业课;口试主要考查政治思想、专业知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
3、复试参考书目:以招生简章上所列书目为主。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00分)综合排名确定。

六、金融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2565)

(一)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
1.复试形式:外语听力笔试(20%)、口试(80%);
复试内容: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
无指定参考资料。

(二)保险学专业保险方向
1.复试形式:外语听力笔试(20%)、专业笔试(60%,其中:保险学80%、保险数学20%)、口试(20%);
2.复试内容: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
专业笔试参考资料:见招生简章。

(三)保险学专业精算会计方向
1.复试形式:外语听力笔试(20%)、专业笔试(60%,其中:保险精算(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70%、风险管理10%、保险学原理20%)、口试(20%);
2.复试内容: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
专业笔试参考资料:见招生简章。

(四)信用管理专业
1.复试形式:外语听力笔试(20%)、专业笔试(60%,其中:信用管理概论40%、企业信用管理20%、资信评级20%、信用风险管理20%)、口试(20%);
2.复试内容: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
专业笔试参考资料:见招生简章,以及《信用管理概论》吴晶妹,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资信评级》朱荣恩,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
复试成绩满分为200分,总成绩=初试成绩×0.6+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总成绩(共500分)综合排名确定。

七、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4214)

1、复试形式:专业笔试与口试,总分值为220分,其中笔试成绩为120分,口试成绩为100分。
2、复试内容:笔试:主要参考书目按招生简章;口试:涉及专业知识、英语(含听力)及综合能力 。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20分)综合排名确定。

八、统计学系(联系电话:021-65903698)

1、复试方式:笔试:(70分)、口试(30分);
2、复试内容:笔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70分),参考书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苏均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口试:专业能力(10分)、外语听说能力(10分)综合素质(10分);
3、成绩折算:总成绩=初试成绩÷5×0.7+复试成绩×0.3;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总成绩(共100分)综合排名确定。

九、法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3536)

(一)法学专业
1、复试形式及分值比重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复试成绩满分为200分。其中专业笔试100分,外语听力笔试40,外语口语10分,专业口试50分。
2、复试内容
(1)专业笔试(100分):考查考生对相关法学热点问题的了解与理解情况。
经济法专业:经济法热点与前沿问题
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宪法与行政法学热点与前沿问题
国际法专业:国际经济法前沿与热点问题
(2)英语听力水平测试(笔试,40分):相当于国家六级水平考试英语听力。
(3)专业口试(60分):
a.时事政治:主要考查考生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的掌握与理解情况。(10分)
b.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包括考查考生的理论基础、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反应能力、法律实务能力等基本素质。(40分)
c.英语口语: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会话能力(10分)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00分)综合排名确定。

(二)法律硕士
1、复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政治、专业与能力考查主要采取口试形式,英语听力水平测试采取笔试形式。
2、复试成绩满分为150分。其中外语听力笔试40分(相当于国家六级水平考试英语听力),外语口语10分,专业口试40分,能力考查30分,政治素质30分。
拟录取名单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650分)综合排名确定。

十、应用数学系(联系电话:021-65904519)

1、复试分值为200分,口试、笔试各占50%。
2、复试内容:(1)口试:涉及专业知识、英语(含听力)及综合能力。(2)笔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专业分别进行闭卷考试。
3、笔试参考书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类似教材;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运筹学》(前五章)赵可培,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00分)综合排名确定。

十一、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3873)

复试分值总计200分,其中口试部分占25%,笔试部分占75%。
口试部分:包括英语(含听力)、政治、综合能力、其他;
笔试部分:运筹学占25%,C程序设计占25%,数据库占25%,参考书目见招生简章。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00分)综合排名确定。

十二、会计学院(联系电话:021-65904076)

1、笔试120分,包括二部分:专业课70分,专业英语50分。会计学专业课涉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部分,其中财务会计40分,管理会计30分;财务管理专业课为财务管理。
2、口试80分,涉及思想政治素质、英语表达(含听力)、综合能力和其他。
3、参考书目以招生简章上所列书目为准。
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700分)综合排名确定。

十三、MBA学院(联系电话:021-65362973、55510930、65314146)

1、形式:笔试:(1)英语(听力10分钟)、(2)政治(闭卷45分钟)复习范围: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口试:(1)观察、分析与抽象测试;(2)主题演讲测试;(3)提问应答测试。
2、分值:复试总分值为300分,其中笔试成绩为100分(英语听力50分,政治50分),口试成绩为200分。
3、程序:随机分组,随机抽题。考生口试前有10分钟准备时间。口试过程将进行录音记录。
拟录取名单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共600分)综合排名确定。
9#
 楼主| shangcai2 发表于 06-3-25 14:47:02 | 只看该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全面实行教育改革

上海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拥有3个财经类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上海财经大学开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之先河,聘请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田国强教授担任经院院长,使我院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海归”院长的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在2004年成功启动了“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教育部和财政部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目前正通过凝聚海外优秀人才、全面的教学体制改革、高层次的对外合作、筹建高等研究院等措施来打造世界一流经济学院,推进中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体制内经济学教学与科研体制改革。


这场改革既考虑到原体制内各方面的存量因素,让绝大部分老师从改革中获益,又注重开拓增量,实行制度创新。此举将为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并对国内各高校的同类改革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还将通过强化高校间的系统竞争来推动整个高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 海外人才倾力引进


经济学院在2004-2005年度一举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世界名校引进了10名优秀博士,并计划在今后两年中继续引进20名左右海外优秀人才,以此为核心组建一支高层次的创新团队,成为经济学院推动经济学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


■ 教学改革 由点及面


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经济学院推行了一系列体制内改革。


现代经济学教学改革


从2002年起,为了使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现代高级经济学基础,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上海财经大学在经济、金融、会计、国际工商、公共经济与管理等五大学院全面推行《高级微观经济学I》、《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的教学,这三门课程成为五大学院一年级800多名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今年起,经济学院还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学习《资本论I》。


数学基础课程改革


经济学院从2004年起,在本科教学中进行了数学基础教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面推行《数学分析》课程,代替原来的《高等数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具备了较深的数学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也改善了本科学生的学习风气。


经济学-数学双学位项目


本项目每年从经济学院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组建双学位班并单独授课,根据国际一流大学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标准,培养既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又掌握高深的数学分析方法,能从事经济、金融、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人才,为培养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硕博连读项目


2005年经济学院联合校内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启动了“硕博连读”项目。该项目根据北美一流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培养要求,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设计了专门的培养计划。该培养计划既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的学习,也注重数理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为此,进入硕博连读班的学生需要学习《资本论I-II》、《经济数学》、《高级微观经济学I-III》、《高级宏观经济学I-III》、《高级计量经济学I-III》这12门基础课程,还需要学习至少两个系列专业课程。该项目已于2005年2月正式开班,经济学院特地聘请海外知名教授和引进优秀海外博士担任现代经济学各门课程的教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硕博连读”项目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


全面推行助教制度


为了改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经济学院在2005年全面推行了助教制度,全院90%课程都配备了助教,2005年秋季学期助教人数将达60人。通过该制度落实平时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一系列教学安排,营造认真学习、热心教学的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奖学金形式分配助教岗位,不仅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也能带动经济学院整体学风的改善,增加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经验。


■ 学术研究实力雄厚


研究能力


目前,经济学院已经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研队伍,尤其是本年度引进的10名海外博士,构成了经济学院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目前经济学院现有教师已经在国际主要经济学和数理期刊上发表论文110多篇,反映了经济学院师资队伍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经济学院还将继续从北美引进20名左右优秀博士,以此进一步提升经济学院的科研实力,并为其国际学术声誉与地位带来质的飞跃。


高等研究院


高等研究院是上海财经大学着力打造的一个高规格学术研究平台。通过项目的方式,聚集高水平的海内外研究性人才,研究中国急待解决的各种经济社会现实政策问题和长远发展战略问题,建设性地参与政策讨论,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在上海财经大学全力支持之下,高等研究院筹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了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升经济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我们将建立以学术论文为重点的人事考核与奖励体制,在人事考核上教学、科研、服务并重,但以科研为重心;在科研考核上则以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中心。积极引导教师提高科研层次,多出精品,努力打造一流经济学创新平台。


特聘教授


为了尽快提高经济学院的师资力量和研究水平,经济学院计划聘请10名左右的国际知名华人教授担任特聘教授,以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及帮助指导研究生、博士生。


■ 合作伙伴名门荟萃


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整合优势资源、增进师生福祉,经济学院挑选了一批高层次的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的教研合作。其中包括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与肯尼迪学院开展的EDP合作培训项目,还有与香港城市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等五所大学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可以较容易地出国留学,大大减少留学成本。项目已经开始招生,有兴趣通过以上项目获得澳大利亚和香港上述大学的硕士学位者,请来电咨询,(电话:021-65903688),也可参见经济学院网页http://www.shufe.edu.cn/jjxy/default.htm


同时欢迎报考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参与硕博连读项目。
10#
fuyingkun 发表于 06-4-11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6 04:22 , Processed in 0.09186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