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通心理学》学习笔记(华东师大版)——第1-9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9-28 16:20:10 阅读:126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六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的反映。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是与感觉一起进行的。同时,知觉的产生还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知觉就是把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转换成对或事件的经验和知识的过程,其中语言在知觉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相同点: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相异点:第一、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的心理活动过程。
  第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物体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以及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二、知觉活动过程
  1、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我为知觉链。
  第一环节:外界环境,指环境中作为知觉来源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特征,位置及其分布;
  第二环节:中介物;
  第三环节:刺激物与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四环节: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
  第五环节:大脑对传入到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2、有关的相关的知觉理论
  (1):格式塔的知觉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M威特海默,K考夫卡、和W苛勒。
  他们认为人的知觉具有主支性和组织性,并总是尽可能地用简单的方式去“整体”地认识外界事物,遵循“概略”规律并受神经系统的制约。
  (2):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强调先前经验对知觉活动的重要影响。因此把记忆引入知觉活动领域。该理论认为:有组织的知觉是从一个人的记忆中选择,分析并添加某些刺激信息的过程。当人们知觉外界物体细微我和特点时,往往借助记忆中的过去经验作“任意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同样的刺激物可以由于知觉者各自经验的不同而被构造成不同的知觉图像。
  (3):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觉是知觉者借助动作行为习得的,通过活动及在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影响和指导着知觉活动。重视过去习得的经验影响对知觉的影响。
  (4):吉布森的知觉理论
  吉布森认为:人们所知觉的环境是由具有结构的表面组成,当在观看三维空间的客观环境时,其表面均是有结构的,它为知觉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因此,知觉既依赖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而且与一个人对事物 结构的认识水平如何有关。吉布森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并不像动作行为知觉理论所言的那样是由运动导致知觉,恰好相反,是由知觉指导运动。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1、接近律:视野中的接近,即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在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2、相似律: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密切相联,而且也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有关,特别是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对当前的知觉提供补充信息。即有进客体事物尽管在客观上不完备的,但在人的主观上却能够全面地知觉它,即客观上的缺失能在人的主观上弥补起来。
  原因: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它的各种属性是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人是一个复合的刺激物,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分别作用于感觉器官,它们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使人能在大脑中把这种联系保存下来,当客观事物再次发生作用时,大脑会对来自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能用头脑中已有的这些刺激所留下的痕迹进行弥补,即通过主观上的补充,删略替代或改组,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完整的知觉。
  二、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的需要,对外来刺激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对象与知觉的背景之间的区别是:知觉对象具有鲜明完整的形象,突出于背景之前,知觉对象是有意义的容易被忙的。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知觉对象的选择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同时面临着很多刺激时,客观上说,同时作用于人的这些刺激之间并不存在着轻重缓急,但人对这些刺激的取舍,则受到对象和背景之间本身具有的结构特点的影响,对那些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色彩鲜艳的活动性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号“良好的图形”原则,即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容易被迅速而准确地知觉,记忆。
  此外,知觉选择性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任务,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人的 是否重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知觉过程和结果。
  三、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难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不同的知识经验影响了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
  言语指导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言语能够指示知觉的,当外界的对象标志不明显时,通过言语的指导,可以唤起人的过去经验,补充知觉的内容,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有以下四种:
  1、大小知觉恒常性
  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性。
  原因:这是因为人类所具有的学习能力,能够把物体的距离因素估计在内,当在不同距离判断同一物体的大小时,结果始终比较一致。
  从大小知觉具有恒常性的特性,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大小知觉恒常性:
  S=I*D或 I=S/D
  S指知觉中物体的大小,D指知觉中物体的距离,I指视网膜中的视像。
  该公式表明:在视网膜视像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主观感觉到的大小和主观感觉到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在面对熟悉的物体时,其大小知觉S没变,而视网膜上的视像却缩小了,这时,观察者就把物体的距离知觉为较远;如果视网膜视像大小没变,而知觉的大小变大了,观察者就会把物体知觉为较近。
  当一个人面对不熟悉的物体时,就会以视网膜视像的大小和观察的距离作为基础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可见,在正常知觉条件下,人的知觉对象往往都是各种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都揭示了物体的距离及其实际大小,使人保持知觉恒常性。
  2、明度及颜色恒常性
  明度及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所因有的明度和颜色的知觉不完全随感觉 映象的变化而趋向于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完全恒常性是指当客观刺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知觉仍保持不变。
  完全无恒常性是指客观刺激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稍有任何点变化,人的知觉也会完全随之发生变化。
  人的实际恒常性一般是在完全恒常性和完全无恒常性之间发生。
  实际恒常性是指客观刺激在一定限度内变化时人的知觉并不随之发生变化。
  3、形状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性。
  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把从不同角度获得的物体的映象,同触摸觉,视觉,运动觉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因此对该物体的知觉形状及保持不变。这说明人的过去经验在形状恒常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4、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是指人不因身体部位的改变或视像方向变化而对知觉对象的方位保持相对稳定的知觉特性。
  当身体部位变化时,与身体部位相对的外在环境中上、下、左、右的关系也随时变化。从生理活动看,方向恒常性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半规管的功能与视网膜上的视像信息整合而产生的结果。从心理活动看,人们在运用视觉和前庭信息时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是当这两类信息有矛盾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耳前庭信息;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来自外部环境的视觉信息。
  场独立性:指知觉判断是独立的,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场依存性:指知觉判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5、恒常性的度量
  布伦斯维克提出了知觉恒常性的比率公式:BR=(P-R)/(C-R)
  其中:P是对物体知觉的大小,C是物体实际的大小,R是按视角计算的网像大小,R可以用物体的实际大小除以物体对眼睛的距离求得。
  从公式中可知:当知觉P等于视网膜像R,则BR=0,表明没有恒常性,当知觉P等于实际大小C,则BR=1,表明具有完全恒常性。因此,从0到1之间的数值表明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恒常性。
  对于数量的变化较大的物理量,如明度等知觉恒常性一般采用索勒斯比率公式:
  TR=(lgP-lgR)/(lgC-lgR)
  以上公式可用来计算大小恒常性,也可用来计算形状,明度和颜色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一、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单眼视觉线索
  (1):遮挡:某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物体,人对遮挡物体知觉为较近,被遮挡的物体知觉为较远。
  (2):线条透视:同样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角大些,知觉为较近,反之则较远。
  (3):空气透视:物体的清晰度受空气透明度的影响。空气透明度大,物体清晰度高被知觉为较近,反之则较远。
  (4):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显得近一些,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知觉为较远。
  (5):运动级差:当周围环境静止不动时,而观察者的头部或身体移动时,由于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视角变化的差异(近物体视角变化大,远物体视角变化小),便引起了相对运动视差。近物体被知觉为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最近的物体向后移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向后移动较慢,遥远的物体向观察者相同的运动方向移动。
  (6):结构级差:是指随着人的视野向远处延伸,运动视差,(客体的密度分布)的有规律的逆缩的变化。
  2、双眼线索
  双眼线索是指由眼睛的运动觉等而不是由视觉提供的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包括以下几种:
  (1):水晶体的调节:当看远物体时水晶体扁平,看近物体时水晶体比较凸起。,睫状肌的紧张度,就成为调节水晶体凸度的动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后,成为人估计物体的线索之一。
  (2):双眼视轴的辐合:视轴是指眼睛的中央窝,节点与物体3个点的连线。在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像落在中央窝这一视网膜上感受性最高的区域,才能获得清晰的视像。为此,两眼的视轴向鼻侧辐合,相交于物体上并形成一夹角,称为辐合角。看近物体时,辐合角大,肌肉调节大,看远物体时,辐合角小,肌肉调节小。肌肉的动觉信号为知觉物体的远处提供了依据。但双眼辐合提供的信息有一定范围的。当物体距离超过30米时,两眼视轴几乎平行,对距离知觉作用就会消失。
  3、双眼视觉线索
  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是产生物体立体知觉的最重要的依据。
  当人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由于两眼间相距约65毫米,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上,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侧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侧多些,它们都偏向鼻侧,如图6-20所示。
  ABZ为一立体物,当眼睛注视Z点时,Z便落在两眼中央窝的Z1,Z2点上,A和B分别落在a1,a2和b1,b2上,a1和a2,b1和b2为非对称点,视像向鼻侧偏移,即a1Z1>a2Z2。B1Z1<B2Z2,这样立体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便有了差异,这一差异称为双眼视差。两眼的不对称的视觉刺激转变为神经兴奋传到大脑皮层,通过整合便产生了立体知觉。
  二、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对物体方向的知觉主要由视觉,动觉和前庭分析器来实现,对声音的方向定位是由听觉和动觉分析器来实现。
  1、视觉的方向定位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提供了空间方位的信号。根据物理学中的折射原理,视像确实是倒的,但人的主观上并不觉得外界物体是倒的,这可用经验或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来解释。在实际生活中,视网膜上视像的位置经常与触摸觉和与物体在空间活动的经验相互验证而形成联系,以后就凭借视觉来分辨对象的空间方位。
  对于上下方向的定位,主要依靠视觉和前庭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来实现。在一般情况下,视觉起着主导作用。天空与地面的关系是上下的最主要的标志。
  如果没有了客观物体的参考,人是无法辨认东西南北的方向的。
  2、听觉的方向定位
  人对声源的方向定位表现为以下四条规律:
  第一:声音在左右耳两侧时,很少发生辨认混乱;
  第二:当确定声音来自前方时,对前方水平线上的声音辨认最准确。当声音偏左右两侧时,辨认准确性稍差。
  第三:人对来自上下方向或前后的声音容易混淆,即在前——上——后——下各作一个圆锥体,圆锥体围线与轴成45度角,这样每一耳朵仿佛延伸出一个喇叭形圆锥面,在每侧耳朵圆锥面上的各个声音容易相互混淆。
  听觉也分为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
  (1):单耳线索:由一只耳朵获得的线索,称为单耳线索。
  单耳线索可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声音强为近,弱为远。
  (2):双耳线索:由双耳获得的引起听觉空间知觉的线索,称为双耳线索。
  两耳离开声源的距离不同造成听觉刺激的不同,主要有:
  第一:时间差:声源定位在先获得刺激的一侧;
  第二:强度差:声源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
  第三:声波位相差:由于同一声波在波形相位处产生的压力各不相同,所以当声波在侧方时,同一时间内进入两耳的声音波位相有所不同,从而使双耳鼓膜所受到的声压产生差异,成为人辨别声音的信号之一。
  第四节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没有专门的感受器。
  1、时间知觉的线索
  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
  衡量时间的媒介有外在标尺和内在标尺两种:
  (1):外在标尺:包括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和其它客观的自然现象和计时工具。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知觉称为物化时间感。
  (2):内在标尺:是指人体内的一些有节律的生理过程。
  2、时间的估计:
  (1):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一般说来在这方面,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较强。
  视觉辨认精度:1/10——1/20秒;
  触觉辨认精度:1/40秒;
  听觉辨认精度:1/100秒;
  (2):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个别差异和误差较大;一般说来,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人的估计最精确,短于1秒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1秒的时间常被低估。
  (3):人的时间知觉还与自身活动的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一个人对持续时间越注意,就越觉得时间长,对于预期性估计要比追溯性的估计显得长些。但在事后回忆时,时间知觉与当时的时间估计相反,即有趣的活动时间长,厌倦,单调的事情回忆时间短。
  二、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真动知觉: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1):人的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物体位移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能引起运动知觉。
  (2):物体运动速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人看到的便是弥散性的闪烁;
  (3):当物体运动时,人得到关于物体运动信息的一种假设便是:当相邻视网膜上的点相继受到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之一。物体在空间的连续位移,使视网膜上相邻部位连续地受到刺激,经过视中枢的信息加工,便产生了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知觉便称之为:网像运动系统。
  (4):运动知觉还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由大脑指示眼睛运动所产生的信息可能与由视网膜映象所提供的信号之间会产生相互抵消的作用。这种来自身体运动时肌肉动作的反馈信息与视网膜映像信息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头——眼运动系统。
  2、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位移的物体知觉为位移的运动。
  (1):动景运动:又称为Q现象,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看到的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的连续运动的现象。
  动景运动的原因:
  第一:因为当视网膜受到两物体刺激时,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点的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
  第二:似动现象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密切相关。这可用科尔特定律表示:
  Q=f(s/ig)
  Q为最适似动;S为两个刺激物的空间距离,I为刺激的强度;G为两个刺激先后呈现的时间间隔。Q定律表明:当刺激间的时距G不变时,产生最佳运动的刺激强度与空间距离S成正比。当空间距离恒定时,刺激物的强度I与时距G成反比,当强度不变时,时间和空间距离S成正比。
  (2)、自主运动:又称为游动运动或自动效应。指人在注视暗室里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第一:产生自主运动的原因:在黑暗中光点失去了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它的空间位置不明确有关。
  第二: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眼睛的不随意运动的信息使人觉得光点在运动。
  (3)、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第五节 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错觉大多属于视错觉。
  错觉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以下7种:
  1、线条横竖错觉:垂直线段看起来比横线更长;
  2、缪勒——莱尔错觉:
  3、奥伯逊错觉;
  4、戴尔错觉;
  5、赫尔岭错觉;
  6、佐伯纳错觉。
  7、楼梯错觉。有时是正向放着的楼梯,有时是倒放的楼梯。
  错觉产生的原因:(还不能真正解释错觉的产生)
  第一:是从生理机制和功能方面作生理学的解释,认为人的感官和大脑的神经机能参与了错觉产生的过程;
  第二:是从心理学方面解释,认为人的错觉纯性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人当前的知觉与过去经验之间产生矛盾而做出思维推理的过程。
  第三:某些几何图形错觉可能是视分析器内部的兴奋和抑制的诱导关系造成的。根据高级神经活动同时诱导的规律,网膜上某些点的皮层相应部位的较强的兴奋,引起了皮层邻近部位的抑制。这种兴奋和抑制的镶嵌关系可能造成视觉的某些错觉现象。
  第四:人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知觉当前事物。在知觉过程中,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在经验中所形成的许多条件联系,都帮助人有效地知觉当前的情况,更完善地反映客观现实。但是一量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受到限制,当前情景又跟过去经验相矛盾,这时,如果只根据个别分析 信号按照经验习惯去知觉当前刺激物,那么就容易发生错误。
沙发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54:46 | 只看该作者
  (4)、复习
  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及时复习:复习具有强化联系的作用,使即将消失的微弱的痕迹重新强化而综合症晚清晰并在得到巩固。复习还能促进理解,使学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及时的复习将它们纳入到个人的认知结构中而长久保存。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一般说来,识有意义的材料时,最初识记时间应该相对集中,以后间隔可逐渐延长;机械识记的材料和技能学习,分散练习优越性较明显。对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应该集中学习,相反在学习材料较难,缺乏兴趣及容易疲劳的情况下,则以分散为宜。
  第三: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在识记材料没有完全被记住之前就要积极试图回忆,当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忆,保持的时间长,错误也少。
  第四:复习多样化
  复习方法的多样化,使人感到新颖,容易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单调的复习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和疲劳。
  第五:活动有助于记忆
  把识记对象成为人的活动对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可以激发人的活动的积极性,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
  三、再认
  再认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之一,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1、人的再认过程可以视为知觉分析和记忆检索的连续加工的统一体。人在识别某一对象时,一方面要对它进行知觉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即检索或撮记忆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到的事物的各种特征单元进行对照比较,经过多层次的连续检验,最后才完成再认,这种通过逐层检验达到对事物再认的程序,称为“初级知觉和记忆程序”简称EPAM程序。
  可见,在再认过程中包含着知觉,回忆,比较,验证等系列的认知活动。
  2、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
  (1):一是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保持巩固,再认就容易;
  (2):二是当前事物与以前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错误的再认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种是不能再认,即对以前经验过的事物完全不能认出;一种是错误的再认。由于识记不巩固,不精确,原有的联系消失或受到干扰,把没有知觉过的事物错认为经验过的事物,造成了“张冠李戴”。
  4、再认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根据有无目的任务和是否有意志努力,把再认分为无意再认和有意再认。
  无意再认: 又称为不随意再认,是指当再认的事物明确清晰完整或与经验中保持的内容一致,几乎是无意识的自动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再认。
  有意再认:又称为随意再认,是指当再认的事物不够明确,清晰,完整或与经验中保持的内容不一致时,需要意志努力或追记来进行识别或确认。
  (2):根据再认内容的范围和程度,把再认分为完全再认和不完全再认,
  完全再认:是指对重新出现在面前的的的全面确认,包括开春内容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
  不完全再认:是指不能达到完全再认的程度和范围。
  四、回忆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出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1、回忆可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有意回忆:是指有预定目的,有意识地搜索和复现过去形成的映象,有时需要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回忆。
  无意回忆:是指没有明确的回忆意图和目的, 映象是按照联想原则自然而然地被提取或复现。
  直接回忆:是指由面前的事物直接唤起了脑中已有的经验。
  间接回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联想才能唤起已有的经验,这种回忆需要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实现。2、回忆是人脑中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一种经常是和多种有关的经验联系着的,不同的联系可以互相促进,回忆起需要的经验 ,也会相互干扰,使需要回忆的内容不能很快地重现。
  当多种联系相互干扰时,回忆的时间就会延长。这是因为:当大脑皮层上的相关线索区域发生兴奋,其周边邻近区域就会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抑制作用可能一时回忆不起所需要的经验,此时若暂停回忆,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性降低,由于正诱导的作用,使周围邻近区域的兴奋性提高,所需要的经验就可能较容易地在大脑中重现。
  3、回忆常常是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1):联想: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建立联系并留下痕迹,以后当某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联系的另一事物。
  (2):联想可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
  简单联想:指的是接近,对比和类似是有脑对事物外部关系的联想;
  复杂联想:对原因与结果,部分与整体,类与种,让与次等事物内部关系的联想属于复杂联想。
  第一:接近联想:是指由一种经验想到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之相近的另一种经验;
  第二:对比联想:是指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相反性质的另一种经验;
  第三:类似联想:是指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相似性质或特点的另一种经验;
  第四:因果联想:是指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有内在关系的结果的另一种经验。
  第三节 记忆系统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操作或加工即进行编码、贮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提取的过程。
  对输入的信息的编码相当于识记,对操作或加工过的信息的贮存相当于保持;已贮存的信息进行提取使之恢复相应于回忆或再认。对已贮存的信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提取或提取错误即为遗忘。
  如下图所示: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一般把记忆系统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上图表示:外界刺激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对刺激信息的物理特征进行登记,即感觉记忆系统(也称为瞬时记忆系统),信息在此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2秒钟。其中一部分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便很快衰减丧失;另一部分信息受到注意或模式识别,被编码或转换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如果信息特别强烈,也可直接进入记忆系统保持起来,进入短时记忆系统的那部分信息如果得到复述(及时强化),便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永久保存。
  如果没有得到复述(强化作用),就会逐渐衰减以至丧失。短时记忆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操作,其信息主要来自感觉记忆(也称为瞬时记忆)。也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只有进入短时记忆才能被有意识地加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一部分由于受到干扰,消退等作用而丧失,另一部分则被永久地保存,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而进行加工。
  一、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地保持其映象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
  1、感觉记忆的特点
  第一: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并以感知的顺序被登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尼赛尔把它称之为映象记忆。
  第二: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
  图画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会超过4秒,它为感觉记忆保持高度效能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三:感觉记记忆的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几乎进行感觉记忆的信息都能被登记。
  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贮存
  (1):视觉登记
  视觉登记又称为图像记忆或图像贮存,是指当作用于眼睛的图像刺激消失后,视像在视觉通道皮登记并保留瞬间的记忆。
  在记忆中,有一个独立的感觉记忆系统存在的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于1960年进行的图像记忆研究证实的。
  斯波林创造了“部分报告法”技术。他用速示器以50毫秒时间呈现一张上面有随机排列的几个辅音字母的卡片,字母分上,中,下三行,每行4个字母,在视觉刺激刚刚终止后,马上向被试发出随机排列的高,中,低音调中的一种,要求被试在听到高音信号时,就立即报告最上面的一行字母,听到中音后就报告中间一行字母,听到低音后就报告最低一行字母。
  结果表明:如果发出的音调信号恰好在字母移去以后,被试能够正确地报告出任何一个指定行列字母 中的平均数是76%。斯波林认为:过去认为知觉,注意或记忆的范围是4-5个项目并没有反映出最初信息贮存的容量,而只是在映象消失之前能够提取出来的,转入到下一记忆中系统的项目数。
  被试保持在头脑中的字母总数就是12*76%=9.12个字母。
  (2):听觉登记
  听觉登记又称为声像记忆,是指听觉主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
  1972年,达尔文,特维和克劳德进行了更接近斯波林的实验。实验中通过双声道的立体声耳机向被试呈现一信息群,由三个混合的随机数字和字母组成,每组三个项目,被试听到的是三个项目组成的三列声音。如给左耳输入的是“B”和“8”,同时给右耳输入的是“F”和“8”。被试主观体验是从左耳听到B,右耳听到F,而数字8似乎来自头部正中(其实来自又耳),这样就出现了“三耳人”。在应用部分报告法实验时,被试面前的屏幕上的左、中、右出现光条,当见到光条报告左耳项目,看到右光条报告右声道项目,见到中光条报告全声道项目。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所回忆的项目优于全部报告法。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编码的记忆。短时记忆又称为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之后的高一级的加工水平阶段。
  适时记忆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
  复述是指为了把一定限量的信息保持在记忆中的一种内部语言,信息是按被算术时相关联的形态贮存起来的。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信息暂出现后被试所能呈现的最大量。研究表明,人类记忆广度为7+-2,亦即5-9个项目,其平均数为7,它不分种族文化,是一般成人的短时记忆的平均值。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认为:如果人在主观上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那么记忆中的信息容量可以扩大。因此,他提出了“组块”的概念。
  组块:是指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因此,组块又称为意义单元。
  记忆的广度(容量)受主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它是以主体主观的意义单元数量计算,而不是材料学习材料本身的客观特征计算。人们可以运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知识和经验),把小意义的单元组合成大意义单元,从而扩大和增加记忆广度。这种依靠主体经验(知识)把分离的小意义单元组合成大意义单元的心理活动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意义单元组群。
  第三: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既短又易受到干扰。当有新信息插入,即阻止了复述,原有信息就全很快消失,而且不能再恢复。
  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采用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少数的是视觉的或语义编码。
  编码:是指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贮存。短时记忆中信息提取的两种主要途径:一是顺序系列检索,即信息相继地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来检索。一是平行同步检索,即信息被同时地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来检索。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以称为永久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第一: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它可以贮存一个人对世界认识的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
  第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它可以按时、日、月、年及至终身计算,在理论上认为是永久存在的。
  2、长时记忆的编码
  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是以意义编码为主的,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被称为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
  (1)、表象编码:主要是指以空间的平行方式进行表征的信息。对某一个复杂的成分同时进行处理,并贮存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去,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能反映对象的表态特征和动态特征。
  表象编码的重要特征是平行加工,即类似于知觉真实物体时的加工。
  (2)、语言编码:是指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的包括听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信息。
  语言编码的特征是串行加工,是按照节点和线的复杂网络贮存的。节点代表概念或事件,而线代表有意义的联系。按照语义编码原则,长时记忆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按照一个节点和许多关系编码的,语义成分间的联系,即概念事件和情节的信息可以用语义网络的形式来表示。
  在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中,语义记忆中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节点表示概念,每个节点上的小线段表示该概念所特有的属性或特征,从节点向上的连线表示与上一级概念的联系及归属。每个节点只贮存它所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而不贮存其它节点的共同属性。反应时间随属性所处节点的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3、长时记忆的贮存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时记忆有两种不同的记忆:一是程序性知识记忆;一是陈述性知识记忆。
  (1)、程序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包括认知与动作技能两部分。
  (2)、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是指一个人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
  目前的研究表明: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分别贮存于大脑的不同部位。在记忆过程中,这两种记忆是分工合作的。
  四、记忆方法
  目前最流行而又取得公认的记忆技术是PQ4R法:
  1、预习(prepare):涉猎全章学习材料,以确定要探讨的一些总课题;
  2、提问(question):提出有关分段的问题,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
  3、阅读(read):仔细阅读各分段的内容,试图回答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4、思考(reflection):在阅读时思考内容,力图予以理解,想出一些例子,把材料和自己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
  5、复述(repeat):学完一个分段后,尝试回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力图回答自己对本分段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6、复习(review):学完全部材料后,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再次尝试回答自己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对那些无意义联系的记忆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逻辑意义或联想结构,也能提高记忆的效果,这些方法有:
  (1)、定位记忆法:将记忆项目与熟悉的地点相联系,使地点成为恢复各记忆项目的线索;
  (2)、串联法;
  (3)、形象控制法;
  (4)、联想法;
  (5)、结构组织法;
板凳
sanctuary 发表于 06-3-31 14:00: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地板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12:13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概论》学习笔记——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王涛斌  发布时间:2006-2-18 22:02:38  阅读:9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获取数据的方式来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包括观察法、个案研究、调查、实验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不可偏颇。
良好的心理学研究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理论框架(理论和假设)、标准化过程(混淆变量、控制组、单盲和双盲研究)、普遍性(取样代表性)、客观可观察(信度和效度)。
理论,是组织和解释观察的系统方式,它包括一系列有关各种现象之间关系的命题。假设,是一种尝试的信念或有根据的推测,目的在于预测或解释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指随情境和个体而变化的现象。变量分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两种。
实验研究要经历一系列步骤:提出假设、使变量操作化、指定标准的程序、选择被试、检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得出结论。操作化,指将抽象的概念变成由某种行动或操作所界定的具体变量。
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改变情境的某些方面,检验这种操作对被试反应方式的影响,以评定因果关系。实验者操作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为检测操作效果而观察测量的被试反应即为因变量。
混淆变量,能够产生效应、并且其效应和自变量的效应相混淆的变量。
控制组,不接受实验的操作,代而经历一个中性的条件。研究者常常进行“盲研究”,即被试不知道或意识不到研究的重要方面。单盲研究,只有被试对研究的重要方面茫然无知;双盲研究,被试和研究者一样都不清楚研究的重要方面。
实验研究的局限包括:很难将复杂的现象带进实验室,存在外部效度(结果是否适用于实际世界)的问题,无视现象对个人的意义。
测量,是评估变量的具体方式。好的测量必须既可信又有效。信度,指一个测量产生一致结果的能力。测量的效度,指评价测量想要测的结构的能力。
样本,是人群中的一个亚群体,它可能能够代表整个人群。普遍性,指基于一个样本的研究发现是否可应用于研究者感兴趣的整个人群。
与实验研究不同,描述法不能清晰地揭示因果关系。它描述业已存在的现象而不是操作变量以观察其效果。描述法包括案例研究,自然观察,调查研究(问卷和访谈),相关法。
案例研究,是深入地观察一个被试或一小组被试。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景中深入地观察一个现象。案例研究和自然观察,都容易受研究者的偏见的影响,研究者倾向于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或访谈法,询问大量的代表性问题,通常是关于态度或行为。
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类。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属基础类。教育、临床咨询、工业组织、消费、法律、健康、广告、人事、环境心理学等属应用类。美国40年代70%的心理学博士从事实验心理学工作,而从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专家大多在诊所、学校和企业当中工作。
5#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12:35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概论》学习笔记——第1章 心理学的性质

作者:王涛斌  发布时间:2006-2-18 22:00:15  阅读:7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范式,是科学界广泛用来了解经验领域的一种宽泛系统的理论假设。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心理学的观点和范式一样,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
  20世纪初,第一个心理学派,结构主义起源于德国,兴起于美国。起代表人物是E. B. Titchener(1867-1927)。W. James(1842-1910)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心理学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受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功能主义则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有关。
  J. B. Watson代表了行为主义的发展。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B. F. Skinner指出,所有行为都可以理解为习得反应,行为因其后果而得到选择。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必须用实验室实验获得资料。
  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 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
  认知观点关注人们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方式。信息加工指从环境中得到输入,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输出。认知观点将心理比作配有软件的电脑。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
6#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13:29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概论》学习笔记——第8章 智力

作者:王涛斌  发布时间:2006-2-18 22:09:51  阅读:10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8章 智力
智力,是在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实现个人或文化认为有价值目标中的应用。智力可分为多个层面,智力总是有一定功能,智力的定义在不同文化有些差别。有些智力方面,诸如心理快捷性,是普遍而统一的,其它一些方面则有赖于特定社会的适应任务。
智力,可以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种,又称为成就和性向。相应就有成就测验和性向测验。
智力测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来评估一个个体相对于人群中其他人而言认知能力的高低。现代IQ测验的鼻祖是Binet,他为了确认迟钝儿童这一特定任务而开创了智力测验。Binet提出了心理年龄(MA)的概念,即儿童达到某个特定分数预期的平均年龄。
智商(IQ),是表示一个人智力能力的分数,它允许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智商的计算,最早是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再乘以100。
Wechsler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用概率分布,计算个体相对于同龄伙伴的位置来表示智商(离差智商)。Wechsler量表(WAIS-R以及儿童用的WISC-R)包括六个言语测验和五个非言语操作测验。
智力测验能很好第预测学术成就,它们也能预测职业上的成功。批评者认为,智力测验缺乏理论基础,存在文化偏见,不能包容其他类型的智力。
智力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类:心理测量观点、多重智力观点、认知发展观点。
心理测量观点,以心理测量统计分析的经验发现为出发点,提出智力的成分和结构。心理测量主要工具是因素分析,这种统计技术用来从大量不同测量中找到共同因素。Spearman的双因素理论区分出一般因素(或一般能力)和特殊因素(或特殊能力)。心理测量观点对于预测学校或工作中的成就非常有用,但是不能解释人们是如何进行智力性思维的。
信息加工观点试图智力行为背后的具体认知过程。人与人智力行为差别有三个最重要的变量:加工速度、知识基础、学习应用心理策略的能力。与心理测量观点不同,信息加工观点是理论驱动的,尽管它仍然与IQ测验的智力有关。
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区分出七种智力:语文、数字、空间知觉、音乐、体能、社交、自知能力。它们相对独立,神经机理不同,有不同的发展阶段。Gardner的理论立足于神经的和文化的背景之上,但可能低估了无特定领域的智力。而且,它所定义的绝大多数智力都没有实际测验过。
智力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和遗传在塑造智力方面起多大的作用。有关双生子、家人和领养的研究发现,遗传、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影响智力,但是,智商的个体差异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然而,研究并没有证明种族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基因导致的。
文化公平测验,也称免文化影响测验,指测验编制时试图排除学习经验或文化因素的影响,不以语文、数理知识为题目,而用图形、动作等题材形式进行测验。
智力迟钝,指总体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在儿童时期表现出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天才,指智力发展的另一种极端,但智商测验得多少分才算天才,不同学者说法不一。
创造性,是以新奇的方式提出有价值的结果的能力,它与智商的相关不是很清晰。 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就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尽管高创造性的人明显与躁郁症和清度心理障碍相关。
7#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53:26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版)学习笔记——第九章 思维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10-19 10:37:51  阅读:170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
  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扑簌簌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和个别属性;在同时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体质的内在的联系。
  3、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未来的发展。
  (2):概括: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第二:将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到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以实际为支柱的思维。也称为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
  (2):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3、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否清晰意识,可分为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直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2):分析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它严格遵循逻辑规律,进行分析和推导,最后得出逻辑的正确答案作出的结论。
  4、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也称为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方法,固定的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思维和语言
  1、言语与思维的联系
  (1):从思维的特点看,思维是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由于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等功能,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看,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要借助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加以充实发展。
  (3):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的发生的。思维和语言是在劳动创造人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的标志。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来看,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2、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的心理现象。语言则由一定的物质形式概括的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它是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 ,是思维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思维与语言的根本区别。
  (2):从生理机制来看,思维的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器官则主要眼、耳、喉、口腔的感觉或效应器官。
  (3):从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
  语言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其间没有必然的间接的联系思维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必然的联系。
  (4):从思维和语言的构成要素来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思维基本要素是概念。但是同一个词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而同一思想也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5):从思维和语言规律的性质来看:
  语法规则因民族而异具有民族性;而思维规律不因民族不同而不同,都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以改造客观事物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
  四、思维与脑
  思维是脑的机能,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思维脑的整体功能,尤其是大脑皮层的机能思维中十分重要。脑的不同部位受伤或损坏,会产生不同的思维障碍。
  思维与意识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 概念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
  1、概念与词的关系,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 词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物质标志,两者不能混同。
  2、概念与表象的关系:
  第一: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概念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的反映。
  第二: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概括水平低,既有事物本质特征,也有非本质特征,概念具有非直观性和概括性,反映的是的本质特征,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的水平。
  第三: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具体概念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为概念表象原型。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总和;
  第二:概念的外延:指具有该概念把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
  二、概念的种类
  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概括程度可分为:
  (1):具体概念: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
  (2):抽象概念: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
  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
  (1):合取概念:指根据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而成的概念。
  (2):析取概念: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而形成的概念。
  (3):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
  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
  (1):前科学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通过人交往和个人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
  (2):科学概念:是指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为:
  (1):单独概念:指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
  (2):普遍概念: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概念,的外延包括全部同类的全体。
  (3):集合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些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5、根据概念的内涵可分为:
  (1):实物概念:指关于事物整体的概念;
  (2):抽象概念:指关于事物某个属性、状态与其他事物联系的概念。
  6、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
  (1):自然概念:指现实事物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2):人工概念:指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它是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而创造的一种概念。
  三、概念的功能
  1、减少情境的复杂性;
  2、认清事物;
  3、增加对事物间关系了解;
  4、增加对事物间关系了解;
  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
  四、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下列三个阶段
  第一、抽象化:概念的形成第一步便是了解事物属性,要了解事物的属性就要对事物的各种特征给予抽象化。
  第二、类化将类似属性加以认同,类化时,只顾及某些属性的相似,而忽略其他属性之间的差异。
  第三、辨别:要认知事物之间的差异,以便加以区分。
  2、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过去的经验:(即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对科学概念掌握的影响)两者的内涵是否一致。
  (2):个体的认知能力:不同层次或复杂性的概念需要有不的认知能力才能掌握;
  (3):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学习越困难。
  (4):变式的影响:变式有两种:
  第一是保持事物的本质属性变化非本质属性,第二是变化本质特征而保持非本质特征不变。
  (5):下定义:下定义就简明语言表示事物的内涵。
  给概念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
  (6):概念体系的影响:个体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系统化便形成了概念的体系,有助于对新的概念的掌握。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2、问题解决的思维所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明确目的性
  (2):必须一系列的操作程序
  (3):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参与
  3、问题的分类
  (1):有固定的答案的问题
  (2):末定答案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问题解决都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目标的过程。
  (1):初始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解决问题的最初状态。
  (2):中介状态:从初始状态转化到目标状态其间必须经过各种操作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状态,称为中介状态。
  (3):目标状态:指问题解决者所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指问题解决都所要解决的问题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
  问题情境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情境中物体和事件的空间排列不同,能促进或妨碍对问题的解决。
  一般说来,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情境在解决者的视野之内,问题容易解决,反之则较困难。
  第二、问题元素的空间集合方式不同,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第三、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体或事实太多与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会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2、认知结构的限制的影响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时,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应。如果对问题能形成比较清晰的认知结构,就会使问题顺利解决,反之,则比较困难。
  3、定势的影响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促进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4、功能固着影响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其他方面的功能。
  5、动机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动机的性质和的强弱影响到整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问题解决的效率随动机水平的增强而提高,但动机强度超过了一定限度后问题解决的效率反而越来越低。
  情绪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推动思维的积极性,推动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的解决。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问题解决的效率最佳。操作较困难的代数问题时,操作绩效的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情绪唤醒水平,操作初等的算术运算时,操作绩效的最佳状态于中等的情绪唤醒水平,操作简单的反应,操作绩的高峰处于较高的情绪唤醒水平。
  如图所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新颖性: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2):创造性思维是聚合式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4):灵感状态。
  所谓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指在问题情境中,新的思维从萌芽到形成的整个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华拉斯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创造作准备。
  2、酝酿期:是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的时期。
  3、豁朗期:是指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灵感期。
  4、验证期:是指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改变传统的评价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3、老师在启发、协助、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第二: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第三: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第四: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作出肯定的价值判断;
  第五: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三个特征。
  独创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异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因而它更多地表征事物的本质。
  灵活性:是指思维灵活,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和定势的影响,因而能够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
  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短时间发表较多的观点,它是发散性思维的指称。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8#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54:43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心理学》学习笔记(华东师大版)——第七章 记忆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9-28 16:21:31  阅读:188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七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1):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2):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3):再认或回忆: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在有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所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他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之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上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人及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识记),贮存(保持)和抽取(再认和回忆)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1、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特点:鲜明、生动、直观。
  2、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3、语义记忆:是指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指个人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是由过去引起情绪,情感体验的事物与主体当前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的。
  5、运动记忆:是指个人以过去经历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三、记忆的生理机制
  1、记忆机能定位学说
  该理论认为:在大脑皮层存在着视觉记忆的视觉中枢,听觉记忆的听觉中枢,语言记忆的评语中枢和运动记忆的运动中枢。
  潘菲尔德认为记忆与大脑皮层的额叶和颞叶密切相关;科恩发现给患者脑的不同部位以电击会产生各种影响记忆的情况。他推断,言语记忆可能储存在大脑左半球,形象记忆的信息可能储存在大脑右半球。
  2、记忆的整体机能学说
  该理论认为:记忆是一种整合的心理现象,在大脑中并不存在单纯的记忆中枢。美国心理学家拉希莱通过实验发现,动物记忆学习的成绩与破坏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有关系不大,而与大脑皮层被操作部位的大小有关,在于面积越大,对记忆学习的影响越大,记忆丧失越严重。因此,他认为:记忆的保持并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部位,而是与广泛神经细胞活动有关,是整个大脑皮的机能。
  3、记忆分子学说
  该理论认为:记忆经验是由神经元内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神经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借助(RNA)传递遗传信息的机制。通过学习,能改变与之有关的神经内部(RNA)的细微结构变化。
  把抑制RNA产生的化学物质注入到动物脑内,会使动物的记忆学习能力明显减退或完全消失。如把能促进RNA产生的化学物质注入动物脑内,则提高动物的学习能力,这说明RNA的变化是个体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基础。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指一个人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1、识记的种类
  (1):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第一: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第二: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的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显得更重要。有意识记的任务对识记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活动任务明确,识记活动都集中于这个任务上,就能够引起人的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和调动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2)、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第一:意义识记: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建立在一定智力水平上的记忆,其基本条件是要求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
  一个人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精确性,牢固性及迅速有效性,主要是依赖主体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的程度。
  意义识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识记材料本身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二是识记者本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思维活动的水平。
  只有当学习材料被纳入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学习材料才容易被记住。
  第二: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按照材料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所说的死记硬背就是指机械识记。
  从学习的效果来看,机械识记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2、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识记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亲会影响识记的效果。
  (2):学习态度: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识记的效果受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和难易程度的影响。一般说来,成人对文字材料识记较好,儿童对直观的材料常优于文字材料。
  如果识记材料是较容易的一般是开始时较快,后来逐渐放慢(疲劳效应),成一减曲线;如果识记较难懂的材料,常在开始时较慢,后来逐渐回忆,成一加速曲线。
  (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为了理解识记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观点,论点,论据以及逻辑结构标示出来,然后以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而准确地表述出来,对材料的识记就比较容易了。
  (5):识记方法
  识记方法一般分为: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
  第一:整体识记法:是将识记材料整篇阅读直到成诵为止;
  第二:部分识记法:是将识记材料一段一段总计到分段成诵时再合并成整篇成诵;
  第三:综合识记法:是将整体和局部材料相结合,即先进行整体识记再进行部分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直到成诵。
  (6):主体的情绪状态
  主体的情绪好坏,心情愉快与否影响对材料的识记。一般情况下,主体情绪状态好,心情愉快时识记效果好,且不易遗忘。这是因为识记的内容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二者之间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因此容易被激发。
  二、保持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1、保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过去的经验及对未来的期望都会对保持过程不断发生影响。
  (1):保持的内容在质的方面发生变化的特征一般表现为:
  记忆内容中不甚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的特征能较好地保持,从而使记忆内容简略,概括和合理。另一方面,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
  记忆的内容的质的变化,常常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心向,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如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的图画变绘方法测验记忆质变实验;卡密克尔的图形-名称实验等表明人的心理定势对记忆的保持有重要的影响。
  (2):保持的内容在量的方面的变化会显示出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全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记忆恢复现象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
  研究表明:记忆恢复现象,儿童比成人更为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较容易的材料表现得更为明显;学习程度较低时比学习纯熟时更容易出现。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抑制积累的作用,影响即刻回忆的成绩,经过充分休息后,抑制得到解除,因此回忆成绩有所上升。但是抑制积累作用不会持续数天那么长的时间。
  见图:巴拉德的记忆恢复曲线
  2、保持量的测量
  (1):再认法:在测量时,把数量相等的识记内容和没有识记的材料混合在一起,以随机的方式向被试呈现,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的的材料区分开来。保持量的经验公式为: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
  (2):回忆法:在测量中,被试原来学习过的材料不呈现在其面前,要求他们复述或默写下来。
  回忆法的保持量计算公式为: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数/原来识记的项目数*100%
  (3)再学法:又称为节省法。在测量中,当被试不能把已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要求被试把原来学习材料重学或再记,直到达到原来的标准。然后根据初学和再学的次数和时间来计算被试的保持量,即用再现或和重学比初学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来计算保持量:
  再学法的计算公式为:
  保持量=(初学次数或时间-再学次数或时间)/初学次数或时间*100%
  (4):重构法:又称为重建法。在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刺激次序,实施方法是,先在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把这些刺激打乱,置于被试前要求被试按原来的刺激顺序重建。重构的成绩主要是以排对的顺序数来记分。
  3、保持的动态变化
  记忆内容和数量上最明显的动态变化现象是遗忘。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信息提取失败或提取错误)
  遗忘可分为暂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
  暂时性遗忘:是指已转入记忆中的内容一进不能提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恢复。
  永久性遗忘:是指遗忘的材料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行恢复的现象。
  (1)、艾宾浩斯的遗忘(保持)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以自己为被试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下列遗忘曲线:
  b=100K/(logt)c+k    或  b/v=k/(logt)c
  b 为保存量,t 为时距(分钟),V=100-b=遗忘量;c和k 为常数(近似估计值k=1.84,c=1.25)
  公式表明:保存量或遗忘量的比值与时距的对数成正比。
  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表明:学习后的不同时间时,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里,遗忘较多,较快;以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表明了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戴维斯和莫尔也认为:保存量的多少要视材料的性质,即保持曲线的形状是以学习材料的性质为转移的,有意义的材料和无意义的学习材料的保持曲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影响保持的因素
  第一:时间对保持的影响;
  第二:识记材料的性质对保持的影响;
  第三:识记材料的意义对保持的影响;
  人们对有意义的材料,重要的,符合人们的需要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的材料遗忘最慢,保持最好。
  第四:识记材料的数量对保持的影响;
  一般来说,识记越多,遗忘也越多。
  第五:学习程度对保持的影响;
  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反应所能达到的程度;一般来说,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少,但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过度学习:是指学习后的巩固水平超过其刚能背诵的程度。
  我国心理学实验表明:33%的学习程度,遗忘为57.3%;10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35.2%,15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18.1%;超过150%的学习程度,保持的效果并不能继续上升。
  第六: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对保持的影响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一样,遗忘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是材料中的首尾内容容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材料则很容易遗忘。
  (3)、遗忘的原因
  第一:记忆痕迹衰退说
  该学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会在神经组织中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再现出来。有些没有受到强化的痕迹便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造成遗忘。
  第二:干扰抑制说
  干扰抑制说认为蹴是由于在产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
  干扰抑制说的最初研究是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詹金斯和达伦巴希的实验表明:睡眠的被试比学习后继续活动的回忆成绩要好,说明蹴不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的,而是在清醒状态下,大脑活动的继续活动,即日常活动干扰了对原先学习材料的回忆。
  干扰抑制说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
  实验证明:前摄抑制作用的程度随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也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的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
  第三:动机性遗忘说
  该学说又称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作用所致。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常常压抑早年生活中痛苦的记忆以免因为这种记忆可能会引起的焦虑或不安。实验表明:人们对不愉快的事件的回忆明显少于对愉快事件的回忆。如果能消除人的压抑回忆的原因,消除记忆材料(或事件)与消极情绪之间联系,遗忘现象就能被克服。
9#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55:24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心理学》学习笔记(华东师大版)——第五章 感觉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9-28 16:17:53  阅读:153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五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割断了这种联系,大脑就无法反映客观存在,意识也就无从产生。
  2、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方式和结果,是主客观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是考察刺激的物理量怎么样被转换成神经过程和心理活动的。
  1、产生感觉的条件:
  (1):要有作用于感觉器官表面而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
  (2):是刺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即信息加工活动,是后才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体验。
  2、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感觉所组成的统一的形态机能结构整体。
  (1):首先,感受器把外界或体内的物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将物理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
  (2):其次,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传递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系统网络的传递过程四,对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地加工;
  (3):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传入的信息被人们所体验至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等维量的感觉。
  综上所述,感觉就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3、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和触觉,痛觉。
  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和机体觉。
  19世纪中叶,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说,他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具有特殊的能量,即各种感觉神经的性质互不相同,每种感觉神经吸级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缪勒根据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神经产生相同的感觉这一事实得出结论:感觉的性质不决定于外界刺激物的性质,而商定于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即人的一种感觉器官在接受任何刺激物作用时释放一种该感觉器官所特有的能量。换句话说,人们所挂接感知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人的感觉神经自身的状态,因而客观事物是不可知的。
  三、感觉的 意义
  感觉 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上,感觉 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
  感觉是认识的入口,通过感觉,人才能分辨认识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态和内部 器官的工作状况。
  感觉 剥夺实验说明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认识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并波及到人的情绪和意志,造成心理上的紊乱及至病态。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觉性
  心理量与物理性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物的感受性也是不一样的。从最小到是是非非的感觉量的全距确定了人的感觉系统的感受性的范围。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试题的。阈限是指界限或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的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相对感觉阈限两类。
  1、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阈限又分为下绝对阈限和上绝对阈限。
  下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上绝对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绝对阈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即对刺激越敏感。用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阈限,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S=1/R 其中:S表示绝对感受性,R表示绝对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是被试辨别两种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析最小差异量。这一量值又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I/I=K
  I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
  K称之为韦伯分数
  上述公式也称为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不再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变化。
  实验表明: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的K值不一样。
  三、心理物理定律
  心理物理定律是表明物理刺激的强度与它所引起的感觉量之间的关系的定律,它是由19中期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创立的。
  1、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又称对数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假定,把最小可觉差(即连结的差别感觉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S=KlgI+C
  式中:S为感觉量,K和C为常数,I为刺激强度(物理量)。刺激强度的变化手它所引起析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2、史蒂文斯定律
  19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提出了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随刺激量的乘方函数而变化,即感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的。其公式为:
  S=K·Ib
  式中,S表示心理量,I表示物理量,K为常数,b 表示由感觉道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冪指数。
  史蒂文斯冪定律具体地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的两类形式:一是当冪指数b小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的的增长,这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似。
  二是当冪指数b大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会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它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反,但却具有实际的心理意义。即人对有害刺激感觉敏感性的增长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并适应生存的作用。
  四、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其基本虽刺激按强度的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交替的方法呈现,各序列的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小步阶梯变化,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别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值。
  T=(T↑+T↓)/2,如果递增和递减系列各测定n次,则:T=∑(T↑+T↓)/2n。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或正误法。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量,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可使用:平均二分数法、最小二乘法、斯皮尔曼分配法、直线内插法等方法来计算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3、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又称为再造法,调整法或均等法,其基本特点是让被试自己来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地,然后根据被试多次调整好的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误差的平均值来确定阈限值。
  绝对阈限的计算公式:RL=∑X/N 
  差别阈限的计算公式:
  (1):DL=(∑X-PSE )/N PSE=∑X/N=X
  (2):DL=(∑X-ST )/N  ST是标准刺激
  (3):DL=SD=√∑(X-X)2
  (4):DL=Q=0.6745SD
  4、信号侦察论
  信号侦察能够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被试的主观判定标准对感觉阈限的影响作用分开。以“操作者特征曲线”代替阈限来测量感受性。
  第三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波长在380——760毫微米的范围,人可以看到的光为可见光线。
  在正常情况下,人眼所接受的光线大多是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太阳光。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睛的构造及其折光系统
  视觉的感觉器是视网膜上的感觉光细胞。
  眼球形状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构成。眼球避壁分三层。外层是巩膜和角膜,光线通过角膜发生折射进入眼内。中层为虹膜,睫状肌。虹膜蹭有一孔称为瞳孔,它随光线的强弱而调节其大小。内层为视网膜和神经。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包括销售价格细胞和棒体细胞以及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眼球内容物有水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当注视时,由于角膜,虹膜以及这些屈光介质的调节作用,物像才得以聚集在视网膜的适当部位上。
  2、视网膜的构造和感觉机制
  光线透过角膜穿入瞳孔经过水晶体折射,最后聚集在视网膜上。光线达到视网膜后,首先穿过视神经纤维的节减细胞,双极细胞再引起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变化,然后它们通过一定的光化学反应影响双极细胞和节状细胞,从而引起视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入视觉中枢。
  3、视觉的传导机制
  由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某些化学物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而释放的能量,激起感光细胞发放了神经冲动,光能便转换为神经信息,由三级神经无传递至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
  按光线传入的方向,它们依次是神经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感光细胞层。
  4、特征觉察器
  休伯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后指出:视网膜上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转换的神经能量能激活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视觉系统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就是处于某一层次的神经细胞只接受来自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传递的信息。视网膜上的这个感光细胞区域称为相应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不同的感受野感受不同的刺激。
  休伯等人认为:人的视觉皮层上存在着能对视网膜上具有某种特征的刺激进行反应的高级神经元——特征觉察器。
  三、视觉现象及其规律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和纯度
  波长决定了光的色调。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振幅表示光的强度,它所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明度。纯度表示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它的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饱和度。
  1、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1):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大小,与光刺激作用在视网膜的部位有关。棒体细胞对明度的绝对阈限值低,锥体细胞对光强的差别感受性高。
  (2):波长的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人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有差别。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毫微米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11毫微米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也就是说,当强度相同时,最敏感的光波波长向偏短方向移动,这个现象又称为“浦肯野(捷克物理学家)现象”。
  2、视觉适应
  适应是指感觉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使感受性降低。
  (1):明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现象称为明适应。
  (2):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的感受性逐渐增设的情况称为暗适应。暗适应所需要时间较长,感受性的变化也较大。
  暗适应包括两种基本过程,瞳孔大小的变化以及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
  暗适应的主要机制是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人眼在接受光线之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荃完全脱离视蛋白,产生漂白过程,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荃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产生还原过程。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光波的强度,波长和纯度三种属性,分别决定了人的视觉的,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是指光的刺激强度作用于眼所产生的视觉结果。
  色调:是区别不同色彩的特性。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而产生的视觉属性。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各单调光的饱和度最大。
  大自然中的光大都是各种色调的光的混合光线,人眼对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有以下三个定律。
  (1):互补律:每一种色光都有一种与他相混合而产生魄或灰色的色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2):间色律:混合两种非互补色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混合色,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取光谱上的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
  (3):不同颜色混合后可以产生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互相代替,而不受原来被混合颜色年具有的光谱成分的影响。
  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可以用色三角表示,其颜色方程为:
  (C)=R(R)+G(G)+B(B)
  公式表示:为了匹配某一种特定颜色(C)所需要的三原色的数量(叫三刺激值),分别以R(红),G(绿),B(蓝)标示。
  4、色觉理论
  (1):杨——赫三色说
  英国物理学家杨于1807年左右首先提出三原色假说,1860年由赫尔姆茨在其基础上发展的三色说被称为杨——赫三色说。
  该理论认为:在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颜色感受器,它们分别含有对红、绿、蓝敏感的视色素,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的特定波长敏感,当某种光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它所引起的兴奋程度不同,从而产生相应的颜色感觉。当三个感受器兴奋程度相同时,就产生白色的感觉。
  三色说可以较好地解释颜色混合现象与负后象现象。但是三色说无法解释色盲现象和色觉信息的传递和加工过程。
  (2):黑林四色说
  四色说又称为拮抗说,是由德国生理学家黑林于1874年提出。他假设视网膜上存在着三对感光视素,即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下每对视素产生分解或合成的过程。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分解,产生白色感觉,无光刺激时,黑色视素合成,产生黑色感觉。同样,红光刺激时,红——绿视素分解,产生红色感觉,绿光刺激时,红——绿视素合成,产生绿色感觉。
  5、视觉缺失
  视觉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是指对光谱中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感受性很低。
  色盲是指丧失颜色的辨别能力。
  色盲,有部分色盲和全色盲之分以。常见的部分色盲是红绿色盲,对红。绿刺激不敏感。而黄——蓝色盲则较少见。
  全色盲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缺少视细胞或视锥细胞功能丧失所致。
  6、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能辨别物体的细节越小,视敏度超高。视敏度也称为视力。
  (1):视敏度由物体的视角决定,它等于视觉所能分辨的以角度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
  (2):视角是指物体是边沿两点与眼球角膜所形成的夹角。
  a=A/D*57.3
  a为视,A为物体高度,D为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有很多,如视网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照明的强度,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等都会影响视力。
  7、闪光融合
  光刺激在视网膜上的反应,在时间上有迟滞,从而产生视觉后象。后象所保留的时间约0.1秒。假如有多次闪光刺激,并且间隔时间足够短,即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人眼则不分辨为单个闪光,而将其感觉为一个连续的闪光,这种现象叫做闪光融合。产生闪光融合的闪光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
  8、视觉后现象
  视觉后象指的是当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从而产生后象。
  视觉后象有正后象与负后象之分。
  9、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分为无彩色对比和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的结果是明度感觉的变化。彩色对比的结果是引起颜色感觉的变化,它使颜色向其背景色的补色转化。
  第四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声音
  人耳的可听声谱的范围:20——20000赫兹。
  声波的三种属性:频率(波长),强度,纯度。
  波长决定音高,强度决定音调,纯度决定音色。
  声音一般可分为:单音和复合音。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可列表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锤骨,钻骨和卵圆窗。鼓膜,锤骨,钻骨称为听小骨系统。
  内耳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耳蜗又包括鼓阶,中阶,前庭阶。
  三、听觉现象
  1、听觉的属性:音高、音响、音色三种。
  (1):音高是由声音频率引起的心理量。频率高,声音听起来尖高,频率低,声音听起来低沉。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对音高的感受性降低。
  (2):音呼是同由声波的振动的幅度(强度)引起的心理量。人对音呼的感受范围是小于120分贝。
  (3):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特性的心理量。
  音色放要取决于声能在不同频率上的分配模式。
  2、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1):共鸣:产生共鸣的条件是振动物体的频率与邻近的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这样才会产生共鸣。
  (2):强化与干涉:当两个声波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反时,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合成声波振幅减小,音响减弱。当两个声波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同时,其相互作用使人感觉音响增强了。
  (3):差音与和音:
  差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差的音调。
  和音:是指两个声波频率之各的音调。
  (4):声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杂时相混合,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声音的掩蔽分为三类:
  第一: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第二: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第三:噪音和纯音对语言音的掩蔽。
  3、听觉的疲劳和听力丧失
  听觉的疲劳:在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会显著降低,这一现象称为听觉的疲劳。
  听觉的丧失:长期的听觉疲劳,由于累加作用而得不到听觉恢复,最终会导致听力降低或永久听力丧失。主要有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四、听觉理论
  1、频率学说:
  该理论认为:当有刺激时,整个基底膜产生振动,所有的毛细膜对每个声音都有反应,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相应频率,振幅与相位的神经电活动。声波频率决定神经冲动的频率形成音调感觉。兴奋的毛细胞数量多少决定音响的大小。振动的不同式决定音色。
  2、行波学说
  行波学说是G.V.贝凯西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引起了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端向顶端移动。基底膜上各部位的振幅并不相同,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底。频率越低,最大振幅越接近蜗顶。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决定了音高。
  3、共鸣学说
  1857年,赫尔姆霍茨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在基底膜上每一根长短不同的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谐。他认为基底膜的纤维在感受声波振动时,由于其长短不同,蜗底端较窄,蜗顶端较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对高频率声音,短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对低频率声音,长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反应。
  4、齐射学说
  20世纪40年代末,E.G.韦弗提出了齐射说。他认为:对于低频率的声音即400赫兹以下的声音,单个听神经纤维可以发放相应频率的冲动。对于400赫兹以上的声音,单个神经纤维就无法反应,于是听神经内具有不同兴奋时相的许多神经纤维协同活动,以轮班工拉力的形式联合齐射,对高频率作出反应。
  第五节 其它感觉
  一、皮肤感觉
  1、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刺激物接触皮肤时的感觉为触觉,当刺激加强,使皮肤明显变形就引起压觉。
  2、温度觉:包括冷觉和热觉。低于皮肤温度即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冷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产生热觉。
  3、痛觉:刺激到达一定的强度即产生痛觉。痛觉不能精确定位,痛觉的适应也较差。(这有利于机体保护,提高机体生存能力)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觉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感觉。嗅觉的适应很快。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一般认为,基本味觉只有甜、酸,苦、碱咸四种。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会产生各种味道。
  三、内部感觉(又称为机体觉)
  1、运动感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其感受器是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韧带之中。
  2、平衡感觉:又称为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其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3、内脏感觉:又称为机体觉,是对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处于脏器上。
  第六节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它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其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别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二、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三、不同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缺失或受损,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这即为不同感觉的补偿现象。
10#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3-31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心理学》学习笔记(华东师大版)——第四章 注意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9-28 16:16:03  阅读:131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它的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2、注意的分类: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
  (1)、外部注意是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它常与知觉同时进行,也称作知觉注意。
  (2)、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
  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
  1、注意的意义:
  (1)、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2)、注意是实践的必要条件。
  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
  2、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1)、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在感知这一刺激。
  (2)、人的选择性注意与诱发电位有关
  诱发电位:是指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从头皮上记录到的电位波动反应。在注意时,诱发电位的个别成分或整个振幅增大,反之,振幅就下降。
  (3)、人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是大脑皮层对新的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而其他皮层部位便产生抑制,对刺激的兴奋性不大,因而得到不得清晰的反映。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就是注意转移的生理机制。
  (4)、注意必须在有机体清醒状态下进行。网状结构对保持有机体觉醒是必不可少的。清醒状态依赖于大脑皮层与网状结构的相互作用。
  (5)、觉醒状态受神经系统调节外还受神经生化调节
  第一、神经介质的作用;如多巴胺(DA)去曱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CE)维持动物的觉醒起重要作用。
  第二、觉醒因子的作用。
  (6)、边缘系统的海马和层状核是实现精确选择行为的重要神经结构。
  (7)、大脑皮层额叶在调节注意上有重要作用。
  2、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呼吸的时间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是吸短呼长。
  研究表明:在视觉注意中眼睛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对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的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
  (1):一,刺激物的强度:在无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理刺激的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强度的对比。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时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的不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4):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绝对新异性:从末经验过的事物及其特性;
  相对新异性:刺激物的异常变化或各种特异性的组合。
  2、人本身的特点
  (1):人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
  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期待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引起无意注意。
  (2):人当时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的心境与精神状态对无意注意有重大的影响
  (3):人的知识经验。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随意注意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起的;
  第二阶段:通过自己扩展了的外部言语,调节控制行为;
  第三阶段:通过内部的言语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有意注意的社会根源理论。他认为:有意注意是儿童同成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儿童出生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当成人(主要是母亲)对儿童说出一个事物的名称,同时用指这个物体,儿童的注意就指向这个物体,在交往过程中,语言和手势对儿童注意的引导在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在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
  (1)、智力活动与实际损伤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应该把注意的对象作为实际损伤的对象,这样实际行动本身就要求注意参与,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操持注意。
  (3)、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有意注意不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时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避免干扰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某些微弱的附加刺激不仅不会干扰人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加强有意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物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和自觉的,有目的的任务相联系,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所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的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高效率。
  1、注意的稳定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优质在同一对象的时间。
  注意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起伏的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注意处于正时相时,感受性提高,感觉到有刺激或激增强。处于负时相时,则表现为感受性降低,感觉不到刺激或刺激变弱。一般每次起伏周期平均为8——10秒。注意起伏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的感受性短暂地下降。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早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会有变化,介注意的总方面和总任务不变。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
  第一:人对所从事的活动原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抱着积极的态度,并且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时,注意容易保持稳定。
  第二: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内容丰富的比单调的对象活动的比静止的对象更能保持人的注意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程度是随注意的复杂性的增加而提高。
  对象过于复杂或过于单调都不利于注意的稳定。
  2、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它的对象上。
  实验证明: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比不相类似的刺激干扰作用更大。同样的无关刺激,对知觉影响小而对思维影响大;在知觉过程中,视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小,听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大。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的影响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的分散。
  人的注意的稳定性存在着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这种差异和个体的神经强度有关。
  二、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广度即知觉的广度。实验表明:在1/10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外文字母,3——4个几何图形。
  人的注意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知觉对象的特点
  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同样的知觉对象,由于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知觉活动的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大。
  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知识经验贫乏,注意范围就小。注意的广度随一个人的年龄增长而增长。
  注意的广度除了有同时广度外,还有继时广度,即一个人把握在时间上连续出现的刺激物的数量。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复合器的实验表明:褊的注意先指向于一个刺激物,而在稍迟一些时间,才指向别一个刺激。可见当不同的刺激物同时发生作用并需要两个感官去感受时,要适当分配是相当困难的。
  注意的分配和条件:
  (1):首先,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第一:原来注意的强度;
  第二:新的注意的特点:
  第三: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人的注意转移除存在着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着年龄差异。
  注意有完全的转移和不完全的转移。
  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注意能力已经基本成熟,能够根据目的自觉地转移注意。
  注意转移的小学儿童综合反应时缩短得十分迅速,小学五年级和小学二年级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如下图所示:
  该图表明:注意转移在小学阶段发很快,到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已接近成熟,故发展较慢。
  第四节 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
  布德本特是过滤器学说的主要代表
  他认为:人类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的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进行调节,从而使神经系统不致于负担过重。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形状,它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便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其它的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被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且迅速衰退。在这个模型中,通道只能接通一个,故把它称为单通道模型。
  实验依据:双耳分听实验
  新异的强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微弱的缺乏新异性的刺激则容易被过滤掉。此外,布鲁德本特重视人的期待作用,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到。
  二、注意的衰减学说(中期选择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是注意衰减学说的重要代表。
  过滤器说和衰减学说都把注意看作一个控制系统,负责对一定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衰减学说认为,没有集中注意而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并没有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衰减了。其中的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1967年特瑞斯曼和格芬对这种学说提出了实验证明。他们的双耳听音实验表明: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的87%的词,而只能觉察出非追随耳中的8%的词。
  特瑞斯曼还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耳中的信息由于没有被衰减,因此能够顺利地激活而得到识别。非耳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常常不能被激活,因此不能够被识别。
  图:衰减模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号都能通过物理特性分析器的过滤器,但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并末被衰减,可以顺利的被激活,得到识别;非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虚线),强度减弱,一般不能被激活,也就不能被识别,但对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限较低,可以到激活而被识别。
  三、注意的完全加工说
  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是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的。人们能够不受限制或很少受限制地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而人类信息加工受到则在于个人不具备记住这种分析结果的能力。因此,堵塞是一种记忆堵塞,而不是对信息加工的堵塞。能够对信息完全进行加工并有一定的结果,但人们并不能记住所有的加工结果。
  四、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说(中枢能量理论)
  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务是指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所以执行这项任务分配给较多的资源,这项作业便得到改善,但干另一项任务时,就会受到智源限制。
  资料限制任务是指,当执行某些任务时的作业不是受智源的限制,而是由资料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如果输入的资料较差,即使再加上一些心理智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成绩。
  心理学家用这种学说来解释衰减说和完全加工学说之间的矛盾。在衰减说中,一只追随耳的信息使用了大量的智源,受智源限制,非追随耳只使用了少量的智源,因此非追随耳完成任务的水平是较差的。在完全加工学说中,只要求被试对某些听觉信息进行加工,而不是像衰减学说的研究中那样要求被试加工语义信息,这项任务只需要较少的智源就能做好,因此,在完全加工学说中,两只耳朵都能很好地觉察辅音。
  从这个理论来看,只要不超过可能得到的能量,人就能同时接受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否则,就会发生相互干扰,甚至只能进行一种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6 12:45 , Processed in 0.10743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