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参考材料

[复制链接]
31#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3:03 | 只看该作者
吴传钧 人地关系的研究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在特定的地域中交错构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个复杂的开放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人地关系是一种可变的量,是一个不稳定的、非线性的、远离平衡状态的耗散结构。研究时要重视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并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建立系统的变量识别指标加以分析。

    2.人地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具有巨大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需要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即研究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及对策。在学术上,人地关系的研究还关系到地理学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它是地理学的立足点,又是促使这门学科向前发展的最大动力。涉及人地关系研究的学科,除地理学以外还有哲学、社会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唯有地理学。

    3.人地关系的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大课题,其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使之和谐化,即优化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落实到地区的持续发展上,这是研究的应用意义;二是要明确研究的重点是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这一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从而奠定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这是研究的学术意义;三是要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采用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综合集成方法,走向推理逻辑化、体系严密化和理论模式化的道路。

       4.在现阶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建议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在预测一个地区粮食远景增产幅度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一定地区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的拟定,并根据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合和潜力,预测该特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人地相关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亦即区域开发的多目标、多属性优化模型。为制定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的各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2#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3:17 | 只看该作者
济南青岛2020年将建成超大城市群
核心提示: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总人口471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20年城市群区域总人口5590万人,城市化水平70%。其中,建设济南、青岛两个超大城市,2020年人口将达到800万和1200万人。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示意图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示意图.doc (50.5 KB)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示意图.doc (50.5 KB)
下载次数: 91

2007-7-5 17:58

齐鲁晚报7月5日报道  按照《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总人口471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20年城市群区域总人口5590万人,城市化水平70%。其中,建设济南、青岛两个超大城市,2020年人口将达到800万和1200万人。

建立山东省东西部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政策,积极引导鲁西南地区劳动力向山东半岛区域转移,鼓励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市化,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县级以上城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小城镇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并集中培育中心城镇,为人口转移和人口非农化创造充足就业条件。强化社会保障,调整乡村工业布局,促进人口、产业同步集聚,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健康城市化进程。

全面实施开放型城市化战略,引导人口向城镇迁移。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人口向城镇迁移,引导省内其他地区人口向区域内城镇迁移,强化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使山东半岛成为国内人口跨区域流动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强化社会保障,鼓励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调整乡村工业布局,促进人口、产业同步集聚。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改进和加强土地管理,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矛盾。逐步完善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开发区用地管理等政策。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努力提高与中心城市联系密切的外围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做实都市区。培育新的城市增长点,填补半岛区域内城市链条中的“塌陷”环节,选择高密、诸城、莱阳、龙口、青州、平度、蓬莱、莱州等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形成半岛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构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完善区域内部综合交通走廊,建立山东半岛都市区组织协调平台,支撑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

一个目标 三个阶段

一个发展目标:即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分目标为:立足东亚、接轨国际的开放地域;带动山东、辐射中西部的强势龙头;空间优化、分工有序的都市连绵区;人地和谐、适宜居住的城市群体;城乡一体、文明富足、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区域。

三个发展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为发展整合阶段,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各项制度建设,增强大中城市的经济实力,提升中小城市规模等级,促进8个设区城市的一体化整合,并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城市体系完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分布密集的多条城市带,都市连绵区初具雏形,到201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10—2020年为发展成形阶段,城市体系逐步优化完善,城市群网络化程度大幅提高,都市连绵区的实体地域基本形成,到202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到70%。2020—2050年为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成为现实,在环黄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地位日益突出。

六大发展战略:以韩日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国际化战略,以空间集聚为导向的人口城市化战略,以强化区域优势为目的的龙头带动战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以培育都市连绵区为目标的空间发展战略,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发展的双中心

两主轴两次轴构建“城市簇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青岛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发展的双中心,积极培育烟台副中心城市,促使烟台与青岛、济南分别成为区域东、南、西部的核心城市,与区域内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等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空间联系紧密的城市区功能地域。

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区域城市发展主轴,以烟台—莱州—潍坊和日照—诸城—潍坊—东营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区域城市发展次轴。依托这四条城市发展轴的辐射作用,促进城市的集聚和城市经济发展进程,逐渐形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

龙头城市青岛——区域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中心城市,区域内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辐射的中心,区域内各城市主要经济联系的目的地城市;区域双中心城市青岛、济南——青岛是山东省区域经济中心、重要的港口城市。济南是山东省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是区域内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和对外辐射能力的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烟台——区域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中心,烟台—威海城市化重点引导区的中心城市。

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使山东半岛由原来的带状城市群体空间发展结构转变为多个城市之间紧密联系的网络状构架的“城市簇群”空间发展结构,控制个体城市空间低效蔓延,更充分地发挥城市群的整体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将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成为我国又一个成熟的都市连绵区,同时它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和最有活力的热点地区之一。都市连绵区沿着胶济线和海岸带分布,但不会蔓延到区域范围内生态控制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核心地域。都市连绵区内部采取疏密有致的开敞式空间布局,而非建成区完全连绵。足够的生态或农业区域成为城市之间的绿色楔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环境和土地矛盾,成为具有生态示范意义的都市连绵区。

八大城市职能

1.济南: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山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区域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

2.青岛:山东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

3.烟台: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环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中韩日经贸交流的前沿门户。

4.威海:宜居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之一。

5.淄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以石化和医药为主导的制造业基地。

6.潍坊:以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综合性制造业基地,是连接山东半岛和山东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7.日照:独具魅力的海滨生态旅游城市,以临港工业为特色的深水港口城市,鲁南的出海门户和亚欧大陆桥重要的东方桥头堡之一。

8.东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专业化石油、机械工业城市,黄河三角洲开发基地。

七大产业集群

1.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2.烟台汽车制造业集群
3.淄博石化和医药产业集群
4.济南软件产业集群
5.青岛针纺服装产业集群
6.威海轮胎制造业集群
7.潍坊海洋化工产业集群

四条文化走廊

(1)淄博—周村—章丘—济南展现“齐正统文化—齐传统文化—齐鲁正统文化”的齐鲁文化走廊。

(2)淄博—潍坊—诸城—日照展现“齐正统文化—齐民间文化—齐分支文化”的齐文化走廊。

(3)青岛—荣成—威海—烟台展现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高度融合的“道教文化—军事文化—传奇文化以及德国文化—日韩文化—英国文化”的复合文化走廊。

(4)青岛—黄岛—胶南—日照展现“动感海洋文化—原始海洋文化—太阳文化”的海洋文化走廊。

海陆对外通道

铁路:胶济铁路接济南—邯郸铁路向西延伸连接兰新铁路,日照—菏泽接菏泽—兰考铁路连接陇海线,烟台—龙口—大家洼—黄骅铁路、太青客运专线。

公路:国家重点公路威海—乌海、国道主干线青岛—银川、国家重点公路青岛—红其拉甫、国家重点公路日照—南阳。

沿海通道为:烟台—大连跨海铁路轮渡、环渤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黄骅—龙口—烟台、黄岛—日照—连云港、胶新铁路)。 (齐鲁晚报)

2007-07-05 10:02:48 来源: 齐鲁晚报
33#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3:35 | 只看该作者

当前区域经济学重大理论前沿问题

1.区域的边界与区域生命周期。长期以来,区域的边界和形成机制、区域发展的生命周期、区域的衰退与反衰退策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当前还迫切需要重视以下现实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是从区域调控和区域政策的角度,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经济功能区域以及作为国家援助依据的各种类型问题区域;二是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为代表,探讨区域衰退的动力机制以及反衰退的保障机制和援助政策措施;三是大都市区和都市圈的合理边界以及其形成演化的规律性和内在机制。

2.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增长理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一是探讨FDI、出口、人口流动、技术溢出和扩散、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等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二是研究基础设施、规模报酬递增、集聚经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等与区域增长之间关系,尤其是衡量它们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三是考察和衡量人力资本、教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并试图把教育、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引入区域增长模型;四是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波动以及区际增长的传递机制。
   
3.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从全球范围看,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如何分工,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区域间、城市间如何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产业和空间结构一体化以及政府间政策的协调问题,都是现实经济中亟待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其中,大都市圈或经济圈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协调机制问题,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

4.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当代国际和区际分工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特征,就是分工从部门间分工逐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并且开始向产业链分工发展。也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产业链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国际和区际分工形态。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模块化的趋势,这种模块化趋势是否意味着一种更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出现?

5.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弹性。一方面,对特定区域而言,要素的可获得性在增加,而基于要素的比较优势在减小。另一方面,极大增加经济主体在进行空间决策时的选择区位的自由度,增加了经济主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企业可以用脚投票。为了留住企业,各地区努力创造优势,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在区域间竞争加剧的同时,使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明显,区域间利益共享、经济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从而使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于是,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争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及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等问题,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

6.企业迁移与产业转移理论。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是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近年来,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转移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迁移研究的较少,这恰好与国外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建立中国企业迁移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迁移的基本特征、决定因素和动力机制,企业迁移与区域就业的关系,区域补贴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对企业资源的竞争问题,以及企业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7.中央区域政策及其效应评价。但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政府援助方向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如何采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区域政策手段,在当前的情况下,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央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宏观政策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区域效应,以及基于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也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
34#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3:47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地理学微观研究的新进展
经济地理学微观研究的新进展

李小建 乔家君 张晓平 李二玲 文嫮 彭宝玉


  第一, 区域发展中的微观尺度研究。①从点位(site)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上,现行的研究多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忽略了环境条件的点位差异。为此,本人将大比例尺地形高程模型以及基于此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数据结合使用,建立了从点位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伊洛河流域中部地区的实例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成果。②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县际分析。通过对本人建立的全国县级经济空间信息系统系统的初步分析发现:尽管90年代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出现扩大,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变小;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经济不发达县域与山区、寒区、旱区以及省际边界地区有关;按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区规划经济发展战略可弥补三大地带划分的一些不足。
  第二,企业空间网络研究。①企业空间网络是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网络分析可从微观角度解释外部经济?quot;社会资本\"影响空间集聚的内在原因。②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的空间网络特点:合资前中方企业的空间网络仍具一定影响,但具下降趋势;合资的跨国公司网络影响力处于不断增强之中;合资公司所采取的决策开辟新的网络空间。③大型国有企业的空间网络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其管理联系网络随着国家干预的减少而逐步扩展;供应网络出现区域集中化;销售网络则出现区域性大调整;技术联系网络呈现多元化。这种网络变化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同类研究结果形成对比,具有新类型空间网络的征兆。④中小企业空间网络。对中部地区的初步研究表明:企业网络在中小企业集聚中起重要作用;企业网络在技术模仿和市场共享两方向最为发育;在多种影响网络形成的因素中,地方传统文化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居民农户行为与区域发展的研究。根据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区10个县(市)332家农户的调查分析,欠发达农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农户行为包括:①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很大局限性;②农户收入严重依赖自然条件;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意识障碍;④农户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改变家庭生活状况,而不是投资发展生产。进一步的量化模型分析,揭示了农户收入在山区、丘陵和平原环境下受相关变量影响程度的差异,以及自给性与商品性生产不同比例农户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5#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4:04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卫东 陆大道   提交日期:2004-12-22
转自: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www.plansky.ne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一门活跃的和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特性使其最有资格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的纽带和各类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侧重理论的思辩,而我国经济地理学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首要目标,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目前这个学科正处在制度变革时期的理论重构阶段,核心问题是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的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国家目标与理论研究的关系、核心问题与研究议题的关系、走向国际学术界与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关系、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等。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研究现状、发展思考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基于这种研究议题,经济地理学显示出典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一方面,影响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各种自然要素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人文要素;另一方面,人类在地表的经济活动已经并且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自然格局,造成了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改变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动力。这种学科特性使经济地理学最有资格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的纽带和各类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应该承认,离开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的认识,也就无法正确透视各种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摆脱单纯追求经济(GDP)增长的发展观之后,经济地理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视角,可以为塑造新的发展观做出重要贡献。此外,由于经济地理学长期以来对区域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这门学科也在社会经济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土开发、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等领域。

       经济地理学也是一门非常活跃的学科,发展演化很快;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畴呈现多元化。这个特点与其研究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活动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展现出巨大的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相关的空间差异。在欧美国家,经济地理学界几乎每十多年就出现一轮新的理论思潮,来思索和解释社会经济变革的空间内涵和过程。另外,参加国际会议的经济地理学者经常会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学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微妙差异。而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都会导致这种差异。承认这种活跃性和多元性并不损害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因为核心问题一直是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动力);了解这个特性有助于进行更有效的学术交流。在这一点上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分支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地球表层,除了大气圈外的其他自然圈层的自然变化的时间尺度都是以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十万年计,而且以往的研究大多忽略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这些学科相对稳定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现在,随着人们认识到人类活动是改变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动力,经济地理学的活跃性将为地球表层综合研究带来生机勃勃的力量。正如克拉克、费尔德曼和格特勒在《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中指出的,“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的一个充满未来的时刻……充满着各种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思维争辩。”这些思辩将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同时也将塑造社会经济的空间过程,因而将直接促进人类影响下的地表过程研究的发展。

1.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1]]

       二战后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转变,如19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197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1980年代以来的新区域主义等。从计量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解释、到政治经济学派的社会结构剖析(社会—空间辩证法)、再到新区域主义对区域发展独特性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如产业氛围、生产网络、产业区等),经济地理学的每一次转变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和规律。19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现了两大新的变化:其一是空间经济学的再度兴起;其二是文化和制度转向(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turn)。这两个变化都被各自的倡导者称为“新经济地理学”,也都对这个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99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Pua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重新拾起并发展了空间经济学的计量方法,来分析经济活动的集聚和空间过程。这种强调运输成本、报酬规模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在区位决策中作用的空间经济分析方法,被克鲁格曼称为“新经济地理学”。这种空间分析得到了部分经济地理学者的认同,但也遭到大部分经济地理学者的批判,因而未成为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流。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它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简化为纯粹经济因素的分析、缺少明确的分析的空间单元、缺少实践应用意义。在崇尚综合性思维的地理学家看来,这简直就是研究的倒退。当然,克鲁格曼的所谓“新经济地理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它超越新古典经济学,解释了不完全竞争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但是,如果将其作为研究的主体,经济地理学将丧失其在更高层次的哲学意义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而只能成为经济学的“小工”(under-laborer)。

       在经济学家倡导空间经济分析的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对“经济”本身产生了质疑,这导致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现了文化和制度转向。相对于以往的计量革命、政治经济学派等,这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成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新经济地理学。文化和制度转向的核心是对“经济”的重新理解。首先,经济自身越来越被理解为一种语意论述的现象,是被经济学家创造的“专门知识”塑造出来的。既然这样,“经济”不再是客观和稳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修辞现象。其次,经济与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威特(Granovetter, 1985)提出“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观点,即经济的嵌入性(embeddedness)。之后,迪肯和史瑞夫特(Dicken and Thrift, 1992)把“嵌入”引入经济地理研究,使这个学科融入文化、社会和制度背景之中并从中获得新的研究内涵与发展方向。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转变预示着巨大的思维变革,即可以在新古典经济学塑造的经济发展轨迹之外思考新的发展机制和发展观。例如,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根据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而制度环境也造就不同的经济行为。这些思想对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转变的背后是广泛而深入的全球社会经济变革。随着经济活动频繁跨越国界,地方与全球之间的空间关系成了地理学家关心的核心问题。理解和解释全球化过程之中不同地区经济活动持久的差异性(即经济的多元性),必须摆脱传统的思维框架。因此,全球经济变革的实践以及相伴出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创造了众多新的、充满着思维争辩的研究领域。两本在世纪之交出版的著作见证并记录了众多处于当代经济地理学前沿的议题,即《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和《经济地理学伴侣》。这两本书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这个领域的研究大纲和一份现在和未来研究议题的宣言,而对这些议题的辩论将持续数十年。综合这两本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著作(前者包含了经济学家的工作,而后者则集中于地理学家的研究),当前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是:

l        全球化的研究。经济全球化涉及了生产、投资、贸易、金融、人才流动等各方面,给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各种“流”与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l        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几乎令人眩晕(特别是信息技术)。如此之快的技术进步给社会经济空间过程带来的影响尚未得到认识和解释。这成为地理学家不得不关心的议题。

l        环境与管制研究。欧美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刻意强调可持续发展,但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

l        区域发展研究。198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仍然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议题包括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区、学习型区域、知识溢出等。

l        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角色,因而一直是欧美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目前的重要议题包括企业集群、企业的时空管理、企业的空间形态、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等。

l        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包括劳动力、性别(妇女)、社区、种族、工会等问题。





2.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走过了比较独特的道路。除了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外,来自欧美国家和前苏联学术思想的交替输入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讲,建国后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即学科发展的首要目标和驱动力是满足国家需求、同时以实践任务促进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建设。这种直接面对政府需求的研究工作使经济地理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经济地理学者在各级政府部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就这一点而言,欧美国家的经济地理学者是望尘莫及的。但是,也正是这样性质的工作使得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纯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同时,体制的变化也割裂了这个学科理论积累的过程;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理论和知识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这只能说明我国的经济地理学正处在制度变革时期的理论重构阶段,而不能就此认为这个学科缺少理论基础。

       建国后,为满足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的需要,我国经济地理学者广泛参与了地区综合考察、铁路选线、工厂选址、工业基地规划、农业区划等工作。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发展和积累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地理理论知识。如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农业区划方法、工业成组布局理论等。而且,早在1970年代,经济地理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后来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我国经济地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一方面,在国土开发和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研究主力,所创造的理论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点—轴”系统等空间结构理论成为国家和地方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革也催生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由于农村工业和外资企业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乡镇企业研究和外资研究成为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领域。前者的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化的区域模式等;后者则包括外资的区位偏好、外资的区域影响及其本地工业联系等。这些研究获得了不少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研究成果,进入了国际学术舞台。

19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这是社会需求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这也是老一辈地理学家坚持倡导“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所结的硕果。应该看到,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最能发挥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此外,经济地理学者还联合其他学科的学者开展了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参与了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变化等综合研究。如果说此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科本身的研究视角的话,那么最近的研究证明经济地理学开始主动开展与地学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地球表层综合研究的重要的、活跃的力量。

       当然,近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欧美国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引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区位理论、计量方法和企业地理学等,出版了一系列相关理论著作。如《区位论及区域分析方法》(陆大道)、《高等经济地理学》(杨吾杨、梁进社)、《现代工业地理学》(王缉慈)等。这些学术思想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批经济地理学者开始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地理学前沿议题的研究,包括产业区、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信息技术的空间影响、经济全球化等。这表明,我国经济地理学正在克服制度和文化差异的障碍、开始与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研究接轨。这些前沿议题的研究将为我国经济地理学奠定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

3.对发展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几点思考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与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因而其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存在多元性是正常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地理学全面与欧美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接轨是危险的,会脱离这门学科应该服务的国家目标,丧失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但是,这并不否认它存在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必要性。面向现阶段国家目标,我国经济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核心问题统帅之下,应充分发挥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进行多元化的具体议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则要多借鉴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做法。总体上,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l        国家目标与理论研究之间的关系。应该承认,完成国家目标是一个学科社会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和获得社会认可的主要源泉。但是,也必须看到,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国家目标,也无法从更高层次上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塑造。两者之间是“标”、“本”的关系。所以,从根本上,经济地理学还是要注重理论研究,而研究的理论必须是针对国家目标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目标。

l        核心问题与具体研究议题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比较宏观的科学目标,需要由众多的具体研究议题来支撑,而这些研究议题未必在表面上直接与核心问题发生联系。因而,不能凭字面意思或表面联系来判断具体研究议题对于核心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在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中尤其应该避免如此。也就是说,具体议题的研究要享有充分的“自由”。毕竟,科学问题是可以规划的,而科学理论是无法规划出来的。

l        走向国际学术界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承认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的多元性,不表明不同国家间经济地理学研究不需要和不能交流。开展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开拓研究视野的需要——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研究哪些重要议题;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全球化使很多学术问题需要由多国学者共同来研究;第三,是树立国际学术地位的需要。当然,考虑到这门学科的特点,这类研究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国情。

l        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关系。过去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大多着墨于相对宏观的研究议题,对于经济活动参与者(企业、人、社会机构等)和影响要素的比较微观的研究不足。宏观议题通常能够较好地与社会(国家)需求结合,容易得到社会认同。但是,宏观问题研究没有微观案例研究的支撑,很容易成为“空中楼阁”。从宏观问题着眼、从微观案例入手,是最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l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这是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我们认为,既不能有“数学迷信主义”,也不能有“数学模型无用论”。在这类交叉学科,数学模型是理论思辩的辅助工具。这些学科强调人文关怀,因而逻辑推理(演绎和归纳)或许比抽象模型更有说服力。在“现实问题—理论假设—概念模型—数据获得(包括数字和经验事实)—理论可靠性—理论含义(implications)”这个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并非不可或缺的一步。

  

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编委。1967年4月出生于河北隆化。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6年赴香港大学地质地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后返回地理所工作。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发展差异、全球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信息化与社会经济的空间重组等。已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2篇。
36#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4:3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五”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布局构想-----经济
作者:佚名   提交日期:2005-10-13 18:28:31 提交者:plansky
文章来源:无
如转载本文,请注明转自: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www.plansky.net)


  “十一五”时期(2006年到2010年),以优化国民经济空间结构、提升国民经济空间效率为目标,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在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的同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启动国民经济空间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东部腾飞、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制订侧重于块块调控的区域政策,重点构建各具特色和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体系,改革长期以来单一的区域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基本解决各类问题地区的基本问题,切实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稳定、快速、协调发展。本文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年重点课题《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启动全国及各类型地区的空间规划

  在“十一五”期间,即可着手启动全国及不同类型区域的空间规划,将全国及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置于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双重指导之下。

  首先需要下大气力制订科学合理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空间规划。该规划必须立足长远,统筹全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济、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加以考虑:空间规划要以人口分布、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结合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矿产潜在价值、人类居住适宜程度三项指标,分析腹地开发条件和开发潜力,提出国土开发的不同功能区及相应的政策;分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耕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约束影响及相关对策,制定集约式的大规模资源开发计划,为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证,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分析各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结合城镇化、退耕还林和扶贫等工作,提出合理的人口分布调整方案。

  以国民经济空间规划为依据,结合各区域不同特点,制订各经济区和各类型区的区域规划,突破以往以基本行政区为惟一调控单元的局面,发挥各类经济区在协调空间开发秩序中的作用,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促进空间开发秩序的合理化。

  在人口和城镇稀疏的地区,区域规划应体现驻点式开发模式要求,应在重点地区集中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以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镇聚集,尽量为广大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减轻压力;各重点开发驻点之间,以及它们与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的联络交通线,要采取大容量、集中式、以主干线为主的方式加以解决,以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益。

  在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区域规划应体现网络开发和点轴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要求,全面加快跨地区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通信主干道建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遵照“人口分布和GDP分布基本一致”的原则要求,“十一五”时期,应注重在东中部地区规划建设若干个特大或大城市,在东南部地区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网络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对土地和空间的集约型使用,避免因人口集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促进该类地区率先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目标。

  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实施所谓“T”型空间布局战略,即以沿海地区和长江干流地区为重点的地区倾斜发展战略;稍后发展为所谓的“π”形总体空间布局战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将陇海线沿线地区作为另一条重点开发轴线,形成“π”形空间开发结构。

  根据三大地带的梯度开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考虑到我国人口和城镇布局的基本特点,“十一五”期间,可以在“π”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南北走向的重点轴线,即京广线(包括京九线)—京哈线沿线地区,构建“开”字形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的基本主干框架。

  1.仍然以沿海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心和主轴地区。

  沿海地带要继续在我国区域经济中起“龙头”的作用,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该地区要继续贯彻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以技术为导向,以结构的协调化、高度化为目标,跟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国内区域分工位于最高技术梯度的要求,更大幅度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攀登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继续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去,为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些重大关键性资源(如石油等)日益短缺所带来的问题早作准备。

  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些经济核心地区,如环渤海湾地区(包括京津冀地区、辽中南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闽东南地区等。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些重中之重的核心地区的建设,并要加强这些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加紧筹划和建设沿海铁路,使沿海地区能够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成为更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区域。

  2.继续促进长江干流地区经济的腾飞。

  长江是我国黄金水道,长江干流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沿江地区是沟通我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国内市场。要以2010年世界博览会、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以上海为龙头,推动长江干流产业带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联结周围60多个地、市的四大经济协作区的形成,一批冶金、石化、建材、汽车、机电、轻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沿江23座城市开发区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已使长江上下游连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一条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长江干流经济走廊。

  今后,长江干流产业带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努力成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的纽带。沿江地区东部将以高新技术产业群及具有高、精、尖、新特色的加工制造业为主;西部则以大运量、大耗水、高耗能工业和集约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的农业产业为主。东西部要以黄金水道、超高压输电线路和未来的沿江铁路为纽带,东西联动,南北扩展,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外向辐射与内向辐射相互推动、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与沿海地带并驾齐驱的产业密集带。

  3.努力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

  加紧建设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沿线城市和地区,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覆盖了我国整个中部地区,同时也连接了环渤海湾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重要枢纽地区。区内老工业基地众多,重化工业比重高,设备制造业体系庞大,亟待全面振兴;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尤其是粮食生产基地(包括东北地区的大豆玉米基地、华北地区的小麦基地以及江汉平原的稻米基地等)举足轻重,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大量输出的惟一地区;沿线地区地势相对平坦、自然资源丰富、腹地条件优越、人口和城镇稠密,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增长潜力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今后,要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契机,加大思想观念转变的力度,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促进包括所有制在内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努力加快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重点地区和任务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恢复东北地区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制造业基地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发展;做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向该地区集中,提高湖南优势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4.继续加大黄河上中游优势能矿资源的开发力度。

  应以京津冀地区为依托,以黄河及陇海—兰新铁路为纽带,进一步大规模地开发黄河中、上游优势能矿资源。重点建设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的以煤炭、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陕西榆林地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继续完成黄河中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在加大水火电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电东送”北通道的建设,为缓解我国缺电做出贡献。

  5.加快西南重化工业带的建设。

  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以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和澳门)、闽东南三角洲、海南及北部湾为窗口,以西江航道和南防、南昆等铁路线为纽带,打通出海口,深化川云贵桂优势资源的开发,建成我国另一个大型综合性的能源重化工业带。

  6.进一步完善沿边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南北边疆地带的发展。

  加快沿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改善交通条件,继续简化通关手续,方便广大边民进出口岸,使沿边地区成为我国又一个对外开放的捷径,成为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带。

  建立各具特色和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体系

  “十一五”期间,国家应重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特色功能,在“人口分布和GDP分布基本一致”的原则指导下,合理布局经济区域,在此基础上再分别确定增长区域和问题区域,对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指导,实施侧重于块块调控的区域政策。

  东部地区要继续贯彻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以科学技术为导向,以结构协调化、高度化为目标,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产业梯度分布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闽东南等地区的核心区建设,并加强这些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发挥整体动态优势,更大程度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以京津冀地区为依托,以黄河及陇海—兰新铁路为纽带,进一步大规模地开发黄河中、上游优势能矿资源。重点建设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以煤炭、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陕西榆林地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继续完成黄河中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加快“西电东送”北通道的建设。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以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海南及北部湾为窗口,以西江航道和南防、南昆等铁路线为纽带,打通出海口,深化川、云、贵、桂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快西南重化工业带的建设。加快沿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沿边对外开放政策,使沿边地区成长为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带。

  东北地区要正确认识比较优势,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人力资本和工业基础的优势,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提高国企自生能力,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恢复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紧建设京广线、京九线沿线城市和地区,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努力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以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契机,全力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向中部地区集中,提高中部优势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随着“东部腾飞、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逐步实现,主要表现为三大地带的区域差距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可以引导中西部地区居民向三大城市群有序流动,依托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距问题。继续实施城镇化战略,培育更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以中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逐步解决城乡差距、中心区与边缘区的差距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渐进地突破行政区框架,而逐步走向经济区运行。“十一五”期间,国家应重视发挥各区域的特色功能,坚持立足于动态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分工协作原则,合理布局经济区域,初步建立各具特色和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体系。要突出中心城市的作用,规划形成以经济合作区为基本架构的国民经济空间组织和宏观调控体系,以经济合作区为单元布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大项目,促进经济区内部形成合理、高效的分工协作关系,并保证经济区之间不留盲点。
37#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5:08 | 只看该作者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经济
作者:陈宣庆    提交日期:2006-11-22 10:17:31 提交者:aragon
文章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
如转载本文,请注明转自: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www.plansky.net)
       作为国家首批区域规划试点之一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其制订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规划8个方面的内容已基本敲定。
  在此间召开的“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说,目前长三角规划的送审稿基本完成,已签发到相关省市征求意见,待进一步完善后,将报送国务院公布实施。
     陈宣庆在主题发言中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主要由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一是明确长三角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原则。长三角地区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规划强调,长三角地区应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
  二是将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三是确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
  四是提出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加快沿江、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做大沿海和宁湖(湖州)杭沿线的城镇规模,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
  五是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业。
  六是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规划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作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湖州)杭6大重点交通通道建设,以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提出了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七是提出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八是确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类是引导性政策措施,如在区域内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纲要》提出了“一核六带”的框架,上海在其中成为当仁不让的发展核心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已基本完成,并已签发征求有关省市意见。”这是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21日在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透露的。
  陈宣庆称,目前已经编制完成的《纲要》内容主要包括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城镇体系发展布局、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等8个方面。
  据介绍,《纲要》将长三角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并提出“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
  为引导长三角地区加强区域合作,《纲要》还提出引导性政策措施,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包括设立区域发展促进基金,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定位我国最强经济中心
  据陈宣庆介绍,长三角将定位成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纲要》把长三角规划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同时,长三角地区将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综合经济区。
  长三角位于东亚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最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与此同时,长三角也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
  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搭建“一核六带”框架
  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分区提出的发展方向,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纲要》对长三角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并分别明确了“一核”和“六带”各自的发展方向。
  “一核”即强化上海发展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促进区域整体优势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六带”,包括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沿(太湖)湖生态服务带。
  据记者了解,通过“一核六带”的规划建设,长三角地区将加快产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由此,城市功能获得优化,生态空间得到保护,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
  设区域基金 促直接融资
  为了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纲要》提出了两类政策措施,一是引导性政策措施,二是协调性政策措施。
  引导性政策是指对长三角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特殊性政策。主要包括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区域发展促进基金,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协调性政策方面,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区域内各类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一体化水平。
38#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5:20 | 只看该作者
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经济
国务院报告酝酿中国区域新划分 分4板块8经济区
http://news.tom.com 2005年06月13日11时37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表报告指出

  新快报讯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所沿袭的东、中、西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为此,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内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可将四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具体情况见附表)。

  其中,毗邻港澳台的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应建设成三个基地和一个中心。

  这份由国务院智囊机构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对“十一五”期间内地区域划分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报告还指出,由福建、广东、海南等三省组成的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紧邻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八大综合经济区具体构想

  1.东北综合经济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2.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之一;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3.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上海、江苏、浙江: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

  4.南部沿海经济区

  福建、广东、海南: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5.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

  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

  6.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及相关深加工工业;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武汉“光谷”和汽车生产基地

  7.大西南综合经济区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两大组团;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务业-旅游用品生产”基地

  8.大西北综合经济区

  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基地;最大的综合性优质棉、果、粮、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亚地区经济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





东北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2007-08-21

  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昨日正式公布。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提出,未来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

规划还提出将“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贸易,建设亚洲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

  伴随着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区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

  10至15年振兴东北经济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一条主线”、“六个加快”为核心展开,即:以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政府期待将经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刘铁男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规划》首次提出了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勾画了建设“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的设想,即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

  扩大与俄远东地区合作

  在谈到东北振兴过程中加大对外开放和合作问题时,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说,东北振兴要依靠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并且为此专门制订了36号文件。

  张国宝说:“在东北的对外合作当中,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胡锦涛主席在上合组织会议上,和普京总统会晤当中提到的第四点,就是要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衔接。”

  东北全境建天然气管网

  在谈到能源项目时,张国宝说,《规划》中有一个“专栏三”,这个“专栏三”就列出了东北振兴所要建设的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线建设的重点。另外,还有专门的章节阐述的优化发展能源工业。列举几个具体的能源项目,提出要延续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新发现的大庆深部的天然气预计可以建设年产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项目,现在已经规划了在东北全境建设天然气管网工程。这里包括哈尔滨到长春到沈阳的主干线,包括大庆到哈尔滨,以及长岭油田到长春、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天然气管线。

  内蒙古东部纳入东北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刘铁男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六大特点之一即扩大规划区域范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

  刘铁男说,将内蒙古东部纳入规划,主要基于以下这几点考虑,一是在历史上内蒙古东部曾经划归为东三省管辖,从市场的概念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板块,经济联系密切。三是蒙东地区是东北重要的生态防线。四是由于地理位置,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共同构成了东北地区向北开放的前沿。

  东北概念股全线利好

  伴随《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发布,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迎来政策利好,股票市场上的“东北板块”开始成为又一个资金青睐的区域性板块。

  以上述“四基地一区”为线索,昨天,东北区域振兴有关的包括大型机械装备、电气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全线上涨。钢铁板块的鞍钢股份涨停;沈阳机床、一汽轿车也是大幅度上涨;另外装备制造行业,如东北电气、哈空调、哈飞股份、大冷股份等涨幅明显。东方早报
39#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5: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 “世界工厂”的思考----经济地理参考资料
不妨分析一二。
一“世界工厂”的内涵
人们对“世界工厂”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这一称谓并不陌生。
所谓“世界工厂”,就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市场基地。其主要特点是:有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企业和产业的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水平、市场份额已成为世界同类企业和同类产业的排头兵,注册专利数相对较多,并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的出口贸成为贸易大国之一;在科技研发上始终站在世界前沿,掌握着各项制造业新技术,领导世界经济和科技走向。

“世界工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制造业生产相对其它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需要具有绝对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国家。
第二,        它与工业化不同,是特殊国家的特殊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有工业化的过程,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先于其他国家开始工业化的进程,这种时间上的优先使其在世界工业革命初期扮演了早期“世界工厂”的角色。
第三,它的创新产品,或者创新的生产组织管理。
总之,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能够带动该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升。

从历史经验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工厂离不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廉价而且富裕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需的原材料,其中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
二是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开放,开放带来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只有开放的原材料、工业品甚至技术市场才能保证“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行。
三是金融支撑。金融是“世界工厂”得以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有了强大的金融力量,“世界工厂”才有雄厚的基础,同时也更有可能引新的能力。
四“世界工厂”必须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鼓励生产产业扶助等政策有助于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二中国制造业整体还不是“世界工厂”

不能否认,过去 20 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维持在四成以上;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近 3/4 的外汇收入。无论是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还是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来看,制造业的主体和支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经济还得靠制造业牵引。 尽管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问题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低。我们认为,虽然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国内也有认同的声音,但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还为时过早,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中国的 GDP 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经济总量跃进世界第 6 位,但是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仅有 3% 略多一点。了 5000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 6 贸易大国,但是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有 3.2% 。 2001 年进入世界 500 强排名的中国企企业中没有一家是真正的制造业。 中国工业产值在全球比重还不够大,工业产品产量大,但是品种少,档次低。美国排第一,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超的比重为 15% ,中国世界排名第四,也就占 5% 左右。以钢铁产量为例,中国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其中大量是低档次的建筑种比较少,钢材贸易逆差较大,进口产品主要是 IT 业用的、汽车业用的高档板材。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高达 100 多虽然生产出口大量的电子产品,但是它们的核心部件、高附加值的集成电路却主要依靠进口。造成工业品档次低的原因主要是中能力还较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近 20 年来,中国经济有较大发展,但真正由中国企业原创的产品相对还不够。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出口的大宗产品,我国已成为世界服装出口大国,但是我国服装业至今还缺少国际市场上公世界上许多名牌服装由我国企业生产,在国际市场销售时用的却是外国商标、外国品牌。这些出口产品虽然都打上了中国种、设计、销售市场甚至原材料不少是国外客户的。

------我国传统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正视中国的现状,从国情出发,抓住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变革的机遇,传统产业近几年在发展高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一些有市场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改造却遭到冷落,而高新技术的发展面临重商而轻科研,轻自主开发、轻制造的误区。

——2001 年中国外贸 200 强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广东省三家外贸代理公司,出口额分别达到 62 亿美元、 61 亿美元和 37 亿 60 亿美元,占出口额前 200 家企业出口总值的 1/5 强,出口值最大的生产型企业刚过 20 亿美元。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外贸 200 4% 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外贸 200 强企业的名单中,更多的还是著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分支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了。由于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往往处于跨国公司生产链的最后一个环节,生产附加值低下的现状有待改变。 按照“世界工厂”的条件来衡量,最乐观地说,目前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之一,但核心技术还掌握在跨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

三对外贸易的特征反映出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属于渐进式的,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具有纵向推进,增量改革,试点推广等特点。的改革及市场化进程类似,我国对外贸易部门改革的最初动机是鼓励出口,以便支持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并提高外经贸企行的减少指令性外贸计划的范围,扩大地方外贸自主权,以及企业外汇留成,给予地方从事外贸的机会等。拥有生产要素配置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在与其他地方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资源,根据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原则使产业结构“轻型化”。这表具有“短平快”、“两头在外”特点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 中国不少制造业都以加工贸易形式进行,真正赚取的加工费很微薄。实际上在庞大的出口额中,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高端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大进口国,并没有垄断高增值的制造业。在区域“生产链”的最后一环上,中国进口产品部件,而出口最后费者。结果中国在发达市场的份额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这其实是重复统计。由于中国从其贸易伙伴那里的进口额和中国向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贸易伙伴实现了“共赢”,消费者受益于更低的中国商品价格,而世界其他国家受益于中国市场贸易的上述特点与“世界工厂”的条件相距甚远。 尽管我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据 80% 以上的比重,但是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依靠进口零部件和术,从事组装或进料加工的,占很大比重。我国现在几种主要的家用电器产量已世界领先,但是家电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部件 我们还要意识到,不能仅仅着眼于中国生产了什么,而要看它对外贸易的产品是什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不意味着资是一个中度开放的庞大经济实体,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各约 20% ,这意味着 80% 的国内市场的需求要靠国内生产来支持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关系,但是绝大多数的汽车、机械、电脑和电子配件将仍然是国内生产的,这就体现不出“世界工厂”
中国对外贸易目前还有两个缺陷:
其一是总量不足。据统计,去年进入世界 500 强的跨国零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品所占比重还不到 2% ,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比重与曾经作过所谓“世界工厂”的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其二是技术水平不足链中多处于低端,约一半的出口值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在许多采购会上,不少跨国集团采购商是一手拿着技术图纸、单寻找生产商。去年全球 DVD 产量大约 3000 万台,中国生产了其中的 1400 多万台,然而 DVD 的关键技术并不在中国手中,因而就有了中和国外技术开发商的知识产权纠纷。 中国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对外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却是少数进口与出口同时有双位数增长的国家。总体的贸易顺差很小,在最近几年还持续波动。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1% 至 2.5% 。从中国对外贸易口规模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将由过于注重出口创汇逐步转向外贸进出口平衡,中国不仅仅是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也同市场向全世界开放,所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反映在中国距离“世界工厂”还有很远。

四微观主体的差距反映出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互相依赖,中国经济确实在飞速发展,但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也未停据着主动地位。外资转移的只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跨国公司将工厂乃至研发中心迁移到中国大陆的时候,跨国公司其的应对战略,那就是通过核心技术的掌握进而掌握规则的制定,再通过规则的制定牢牢掌握住竞争的主动。

在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业与外资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就彩电来说,纯平玻璃、电子枪等关键零部件还要依赖进口国家电巨头并不是在一个档次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日本索尼的水平。加入 WTO 后,在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品牌价值及经营组织复杂要求高的产业、领域、环节、市场,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更大,如在高档纺织面料领域,由于对技了解不够,我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弱;在计算机和家用电器业,我国企业竞争力强的主要是组装环节及国内销售市场,在基重要的应用领域国内企业并不强。

在融资方面,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融资方式少,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收购很少,而这种方式在使用已非常普遍。二是融资渠道少,国内非国有经济和私人手中的资本数量很大,但都没有进入企业的融资,市场的开放程度不金的进入,无形中使融资渠道变窄。

在投资方面,现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对制造业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加大。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全实现市场化,国内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宏观政策、经济体制都处于调整变革中,企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大,资金投向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研发和管理方面,我国研究和开发投入总体水平包括研究开发投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业的竞争力,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大。管理是我国企业经营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内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留有的痕迹,这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致命的,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企业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有人把 IT 业的崛起作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基本依据,我们最后不妨再加以分析。随着国际新技术产业的升级转经蔚为大观,各种数据颇为喜人。但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甚至是真正的 IT 服务,主要的市场还是由国外厂商构成。中全是国外厂商,前 10 位只有两家国内软件商;硬件市场,英特尔、新惠普、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都已经早早跨越 10 亿美元的大业屈指可数。即使是个人电脑业,国产品牌份额很高,但是每一台国产机器的销售额与利润一大部分由国外公司分享。 业内人士一般都知道, IT 制造业先后出现了 OEM 、 ODM 、 DMS 、 EMS 等 4 种模式,它们层层递进,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OEM 的一种,就是依样画葫芦给品牌厂商做代工,一切设计都是别人的,制造中如果出现问题还得回到委托厂商那里去解决,心价值。 ODM (委托设计制造)进了一步,除了制造加工外,增加了设计环节,即接受品牌厂商的委托,按其技术要求承担(设计、制造、售后服务)又进了一步,它集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相当于品牌厂商把基本系统要求给代工厂商,由维护。 EMS (工程、制造、服务)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品牌厂商只定义产品规格和开拓市场,余下的事做。这是真正具有自己核心价值意义的“制造中心”的概念,与早期那种简单的 OEM 加工已是天壤之别。而我们不少制造企而真正的“世界工厂”决不是简单的代工。 另外,我们的 IT 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也没有足够的融资支持,一直没有余力去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形势变化时,国外公司早有雄厚的资金基础,而中国的 IT 企业,将如何挺过同样恶劣的形势?质优价廉是国产品牌生存的第
法实现积累、无法持续发展,那么企业过去所有的努力不就仅仅是前期的市场培育和推广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提法还为时尚早。
40#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5: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讨论综述
来源: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一、 什么是世界工厂

(一)世界工厂的概念

    在制造业领域有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吕政提出,根据英国和日本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世界工厂即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市场重要的工业品生产供应基地。具体地说,成为世界的工厂应当达到下述要求:在制造业领域,不只是少数产品和少数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是有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1]

    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既表现为占有世界工业品的相当份额,也体现在拥有相当多的创新产品,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王志乐提出,从日本和英国的案例来看,成为世界工厂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过程。一个国家必须占有世界工业品制造的重要份额,成为世界主要的制造基地和对外出口基地。此外,该国还要在制造业领域拥有相当多的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创新产品。[2]

    世界工厂有两层意义。世界工厂最初被用来特指1820-1880年的英国,当时英国的制成品产量占全球的40%左右,一度控制了世界贸易。今天我们所谈论的\"世界工厂\",其含义已有所不同,至少包括两层意思:首先,它的前提是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与了国际分工;其次,世界工厂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工厂\"的角色,其制造业生产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规模处于领先地位。[3]

    吴敬琏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有别于19世纪的世界工厂英国、20世纪的世界工厂美国和日本,因为当年的英、美、日拥有自有知识产权和品牌,业主是本国人。而中国目前只是成为生产加工的集散地,并非由自己人经营且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

    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与工业化时代有所区别。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专家判断世界工厂的概念已大不相同,不再是一个国家孤军奋战,而是许多国家一起共同打造世界工厂。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与工业化时代世界工厂的延伸和扩展相互关联,但不同的是,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整体制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更多充当世界工厂\"车间\"的角色。世界工厂不完全是基于国内市场的培育,而是全球性的网络化生产、网络化采购为特征,是委托加工的制造基地。[5]

(二)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第一种观点,从英国、美国、日本案例来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资源的比较优势。工厂离不开劳力和资本,相对低廉而且富裕的劳力、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提供了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二是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只有开放的原材料市场、工业品市场,甚至技术市场才能保证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行。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贸易带来开放,开放带来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而资本和技术是成为世界工厂、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三是金融实力的坚强支撑。有了强大的金融力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才有雄厚的基础,也更有可能引进资本。四是技术创新的能力。世界工厂必须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有效地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对于后起国家,惟有技术创新,才能发展出新的优势产业,同时改造一些传统产业,进而成为世界工厂。五是政府有效的政策。英国和美国鼓励生产、鼓励国际贸易的政策,以及更为明显的日本政府对经济进行的产业扶助政策,对它们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举足轻重,因而构成必要条件之一。现代政府尤其应该鼓励创新,大力支持教育、科技事业。[6]

    第二种观点,新的世界工厂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生产要素的成本必须相对较低;二是劳动者的技术素质不能太低;三是需要一定的市场和制度条件作为支撑。[7]

二、中国目前是不是世界工厂

    第一种观点,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工厂。

    邱晓华认为,应该承认,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因为在很多领域,就产量而言,我们都居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低又是公认的事实。电子信息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力,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都要进口。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还不是制造强国。[8]

    陈锦华认为,中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他认为,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来看,中国还远远比不上18世纪英国在世界的地位,更比不上19世纪以后的美国和日本。[9]

    于祖尧认为,中国还处在\"世界打工仔\"的阶段。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万亿美元的大关,但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略多一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了5 000亿美元的大关,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2%;我国已成为世界服装出口大国,但我国服装业至今还没有国际市场上公认的名牌产品;世界上许多名牌服装都由我国企业生产,外销用的却是外国商标、外国品牌,我们所得的仅是有限的加工费;我国的汽车行业基本上依然在\"引进--合资--组装\"的圈子里打转,充当外国厂家的\"打工仔\"。[10]

    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认为,除了从份额(总量)上讲,中国离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距离外,中国还谈不上世界工厂的理由还在于以下几点:(1)企业规模偏小,反映出整体实力相去甚远。比如在整机方面,中国最大的冰箱、洗衣机厂商的年生产规模才200万台左右,而惠而浦的全球洗衣机产量在1999年就高达740万台。至于营销规模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显:跨国公司年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加电企业海尔的销售额仅数百亿人民币。(2)技术水平低下。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仅占1/10;产品结构不合理,国际达标优质产品仅占1/10;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10。(3)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成果产业化迟缓,技术开发与创新经费投入低,大大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199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6%,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以上,电信、医药等行业甚至达到20%。我国目前甚至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11]

    第二种观点,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事实。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认为,目前我国共有包括加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从1990年起,中国大陆吸收 投 资 2 300亿美元,占亚洲总额的45%,在《财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2 000多个项目。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4.4%,占世界制造总额的比重也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2000年,制造产品出口2 200亿美元,超过出口总额的90%。长城研究所预测,中国制造在2005年很有可能超过德国而上升到世界第三位。[12]

三、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工厂

    第一种观点,中国只要能继续保持7%以上的经济年增长率,就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刘伟认为,现在西方流行\"中国崩溃论\",称东亚模式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已进入人口崩溃期。但是,中国虽与东亚有相似的地方,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了市场化,使生产力要素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中国可以突破所说的20年崩溃大限。中国只要能继续保持7%以上的经济年增长率,就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提起如何振兴制造业,刘伟认为,最怕的是,当打出中国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中心这面旗帜后,各地政府就纷纷按这个宏伟目标去规划、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遏制制造业的生长活力。政府规划、投资容易搞重复建设。所以,在迈向世界制造中心的路途中,必须以市场自行的配置规划为主。[13]

    第二种观点,中国已具备打造世界工厂的有利条件,集中精力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有可能在未来10~20年成为世界工厂。最具比较优势的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据法国百富勤公司预测,未来20年,中国能维持一个强大的劳动力队伍,大量新增的劳动力足以使劳动力成本控制在低水平。另外,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创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近一个时期,外商纷纷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的实验室\"。[14]

    第三种观点,中国工业化过程若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和工业规模扩张,就必然会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金碚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要经历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所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一个又一个制造业增长极。而当一些大国进入工业化高速增长期,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地位的制造业增长极,人们通常称之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在几十年的时间之内就要工业化过程,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因此,中国工业化过程如果能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和工业规模扩张,特别是考虑到几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中国就会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世界制造中心。[15]

    第四种观点,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应顺其自然。赵晓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是全球最快的,然而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要是按以往的赶超速度,中国需要20年才能赶上现在日本在世界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需要40年才能赶上美国在世界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因此,中国还远远称不上世界工厂,甚至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究竟要不要成为世界工厂?政府应不应该通过产业政策等加以促进?赵晓认为,顺其自然是最高的智慧,因为一切都是变化的。也许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也许不会,但只要中国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哪怕是通过制造业的发展,哪怕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都同样是值得努力和肯定的。[16]

    第五种观点,世界工厂不应是中国的目标。吕政认为,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将来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还没有听说哪个国家把成为世界工厂作为发展目标的。对所谓世界工厂要做具体分析。世界工厂至少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GDP增长较快而GNP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的局面,附加价值的大头被跨国公司拿回了本国,有时甚至出现发展中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我们必须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第三种类型是既具有研发能力和名牌,也控制着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因此我们不拒绝、不排斥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但是我们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不应长期停留在这一水平上,不应只依靠发挥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而应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培养能够进入世界工业500强的大型企业。中国不仅应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同时也应逐步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强国。[17]

四、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改革开放20多年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客观条件。高尚全认为,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带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入WTO也使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可逆转。无论是宏观调控体制,还是微观市场主体的经营机制;无论是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还是市场规范;无论是人力资源开发,还是公正透明的制度环境,都已经或正在形成和完善。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所具有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改革开放20年来所形成的基础是成为世界工厂的客观条件。[18]

    中国有7个方面的优势。(1)劳动力成本低。与亚洲\"四小龙\"相比,中国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度上升。即使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但中西部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地区制造企业仍然能够得到廉价的劳动力。(2)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中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由1980年的114.4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556.1万人,20年里平均每年增长8.2%。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由1980年的157.1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555.1万人。普通工人的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3)基础设施的瓶颈障碍基本消除,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等部门为制造业能够提供较为充分的保障。(4)工业配套能力强。目前除了少数高新技术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外,制造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元器件和零部件大多数能立足国内,其成本要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5)国内有广阔的市场。广阔的国内市场既推动了经济规模的形成,又促进了国内竞争和技术进步。(6)中国社会与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经济运行充满了活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并日益与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接轨。(7)由于有上述诸多优势,因此国外和境外的资本持续大量进入中国,特别是世界上大型公司的进入,从技术、设备、产品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将促进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1]

    入世为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创造了条件。首先,中国制造业在入世之后原有的优势将得到加强。中国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廉价的劳动力仍将源源不断,而且有不断发展的、越来越大的市场。其次,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意味着中国将全面接受市场经济规则,而一个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入世后,中国的金融、保险、零售等服务业也将开放,这会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2]

(二)差距

    陈清泰认为,我国传统产业正面临四大矛盾。第一,以数量求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不再具有高速发展的市场条件,高成长性逐步消失。第二,国际竞争压力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才和技术越来越成为竞争力的基础;品牌、专有技术、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有人才和技术支撑的产品不会有竞争力;没有知名品牌的多产多销难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三,规模经济性变得非常重要。物流、信息流成本的降低使生产成本对竞争力的影响增强,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加上冗员过多和企业办社会造成的低效率、高成本将直接威胁产业的生存。第四,随着环保法规的严厉,许多产业面临持续发展和成本增长的双重压力。[19]

    刘伟认为,中国在迈向世界制造中心这一目标的成长过程中,将会遇到三大难题。第一个难题是失业与空位的矛盾会越来越激化。中国发展制造业能够产生众多就业机会,但由于农民技能水平低,达不到产业工人的要求。第二个难题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能源,还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尤其需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转移制造业产业链时,会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往中国。如果用牺牲环境换取制造业的发展,那代价就太高了。第三个难题是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本拥有者的收入会是一般劳动者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两极分化不可避免。[13]

    吕政认为,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的大国,出口的多是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其次是生产经营规模上的差距。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中国还没有一家工业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三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2000年,中国用于R&D的总投入为890多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只相当于107亿美元。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目前只能说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加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在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1]

    吴敬琏认为,我国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完全不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加快其发展以降低交易成本,将来我国即使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基地,也不一定能为本土企业所主导。我国的物质转换成本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但我国的交易成本很高,这使我国本土企业的总成本并不低。而跨国公司则把其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与其全球战略、全球的配套体系及企业组织制度结合起来,即把我国低的制造成本与其低的交易成本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如果我们不能早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当跨国公司全面\"进攻\"时,我国的本土企业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难以抵挡。[20]

五、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对策

    1.实施大国战略。刘昌黎提出,中国目前还不是经济大国,但中国经济始终是大国经济而不是小国经济。所以,在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大国之前,根据大国经济的特点,实施大国战略,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即世界经济大国,不仅是一个经济上的富国,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上的强国。相比之下,小国没有成为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奢望,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上富裕起来。中国多年来在发展体育方面一直是实行大国战略,在发展经济方面却一直乐道于小国战略。根据中国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中国经济实际上一直是在沿着大国经济的规律发展。尽管如此,但以出口导向战略为标志,中国却一直在实行小国战略。由于这种小国战略的局限,举国上下普遍认为只要产品出口就是外向型,只要引进外资就是外向型。中国至今没有明确制定符合大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大国经济战略,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21]

    2.确立以制造业发展为重点、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工业化战略。迟福林提出,未来20年~30年,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的主体产业,国家应确立以制造业发展为重点、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工业化战略,并制定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个工业化规划与以往不同,它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建立世界工厂的目标;二是国际国内市场的预测。(1)制定和推行相关产业政策,例如加快重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的发展,加快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2)建立和完善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系统,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3)按照建立世界工厂的目标要求,科学制定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只用战略计划。(4)研究和提出我国制造业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推动制造业的产业重组,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22]

    3.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以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1)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应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其中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2)对于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中主要是指农业机械,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战略,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低廉的价格和满意的服务更大范围地占领国内市场。(3)对于具有高增长性的产业,中国缺乏优势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引进资本相结合,加上自己的创新,在学习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汽车、重大装备、石油、飞机制造等产业都属于这一类。(4)某些产业要集中力量,按照一定的目标,抢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11]

    4.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能力,不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工厂。吕政认为,应该把研发资金的重点放在工程技术创新上,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1)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能够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2)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必须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要依靠技术创新来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3)必须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4)必须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国家可以提供绿色补贴,扶持企业研发。(5)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问题。[23]

    5.中国企业的股票要在海外上市。薛涌认为,世界工厂的转移,既决定于国际资本的流向,又决定于这一世界工厂所在国的本土企业的成长。当年美国靠的是欧洲的资本,但建立的是自己的企业。中国的外资则是外国的资本、外国的企业。中国的国内企业还远不具备从国际中小投资者那里直接吸取资金的能力。从长远的经济战略安全的角度上看,中国要防止外国大企业在本国政府的政治压力下撤资的可能性,就必须具备绕开这些跨国公司、让自己的企业在海外具有直接吸引中小投资者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企业的股票在海外上市,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24]

    6.奠定世界工厂地位需创名牌。中国本土企业如果想在中国这一世界制造中心占更大份额的话,必须在降低交易成本上下工夫。品牌的创立和管理恰恰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非常重要的办法。品牌是把一种产品的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用一种集约的形式传达到顾客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办法,其目的是降低顾客搜寻产品信息的成本。[25]

强化职业技术教育。(1)对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要舍得投入。(2)职业教育机构层次要合理。(3)人事部门应在政策上鼓励初中、高中毕业生报考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26]作者:邢伯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3 18:37 , Processed in 0.11468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