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参考材料

[复制链接]
41#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6:07 | 只看该作者
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依据----经济

                                  转自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等版

综上所述,可见对于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分析、研究,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制约产业布局的条件或因素是客观存在而多种多样的;这些条件或因素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是客观存在而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产业布局条件的分析、研究。那末,从总体上说,分析、研究产业布局诸条件应遵循哪些依据呢?

(一)注重评价

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发展、演变规律是自然地理学、技术科学、社会学及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研究产业布局诸条件,主要是利用这些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评价诸条件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具体影响;在研究、提出产业布局的各项具体方案时,从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具体估计诸条件对经济发展与布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适当途径趋利避害,变不利为有利,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发展与布局经济。

(二)注重评价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地区组合
客观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之中,影响和制约产业布局的各种条件或因素也并非彼此孤立存在,它们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总是形成一定的地区组合,从而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产生综合的影响、制约作用。所以,对产业布局诸条件的评价,就不能就某项个别条件或因素作孤立的分析、评价。当然,在此类评价中,对诸条件中的个别因素要作出科学评价,但更重要的,则是要运用综合、地域的观点,对诸条件地区组合的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分析诸条件在特定地区范围内是如何相互联系、制约,构成地区组合的;这种地区组合有哪些利弊?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这种地区组合的基础上合理地发展与布局区域经济?实践证明,只有从诸条件的地区组合出发,对诸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作出科学的结论,在合理利用、改造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为优化经济的发展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下举例说明:

中国宜农荒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等边远地区。西北和东北两大片宜农荒地面积在全国分别居第一、第二位,地势大部比较平坦,且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耕垦和建立大型国有农场,乃是今后开垦的重点。但是另一方面,西北片和东北片所具备的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诸条件的地区组合状况却是有所区别的:东北片的宜农荒地积为667 万公顷,质量较好的占55%;土壤多为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结构较好的黑土,土层深厚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水源较为丰富、地势平坦开阔,适于大型机械操作;这里毗邻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区——东北辽中南及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与吉林等地区,城市比较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对高品粮及农副产品的需求较大;同时,东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水平高,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可为东北片宜农荒地资源的开发提供必要的资金、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及技术力量等的来源;东北区所拥有的较为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亦可为在开垦荒地资源基础上建立各类商品农产品基地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条件。

西北片的宜农荒地资源面积为 1200 万公顷,虽超过东北片,但因它深居我国内陆干旱地区,荒地资源中盐碱土和荒漠土占90%以上,土质较差,水热土条件的配合不够协调,其开垦面临着干旱缺水、上地盐碱和风沙危害等问题的困扰,需经大力改良方能齐垦利用,其开垦规模,须视灌溉水源而定;西北片宜农荒地资源所在的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属于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带,经济开发及工业化程度显然要低于东北片,目前对商品粮、棉及农副产品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尚较薄弱的区域经济实力也难以为荒地资源大规模的开发提供足够的资金、技术装备和技术力量来源;目前尚欠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也不利于在开垦荒地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商品性农业基地;另外,西北片宜农荒地资源的开垦利用,还面临着必须妥善处理农耕业与畜牧业两者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两相对比,东北片宜农荒地资源所拥有的自然、技术、社会经济诸条件的地区组合显然优于西北片,两者虽同为全国宜农荒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但因东北片的开发利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应在时序安排上列为近期开垦的重点。

(三)运用全面、辩证的观点
对产业布局诸条件进行评价时,应力求以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为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评价产业布局条件。

1.既要看到诸条件的有利面——地区优势方面,也必须指出其不利方面——限制因素

这就是要求在评价诸条件时,必须持有两分法观点。例如,在对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这一自然环境特点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指出这对土地利用一般是利少弊多,
同平地相比,山地具有以下特点,并对经济建设有影响:
①        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期短,尤其是海拔 3 000 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国土总面积25.9%,其高寒气候显然对农耕、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②        当山地坡度超过25 °时,一般不宜开垦耕种;而且土层浅薄,岩石裸露多。如果垦为耕地,既不便于机械操作,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③山地地形崎岖,不利发展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即使分布有河流,但都位处上游,流势湍急,发展水运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山区一般交通闭塞,严重限制着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不过,另一方面应看到在特定条件下,山区条件的多样性也可以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
①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地、丘陵往往林木茂密,是经营林业的良好场所,其森林可起“绿色水库”的作用,雨水落入林下枯枝落叶层,渗入土中,可长期自流灌溉山麓农田;西部干旱、半干早地区的一些高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顶终年积雪,有不少冰川。每当夏季,气温增高,山顶冰雪融化,为山麓局部地区带来十分珍贵的灌溉水源,促成那里出现片片绿洲,因而高山之巅的积雪冰川,可称 为西北干早地区的“固体水库”;
②分布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片低山、丘陵,水热条件良好,极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种植业等多种经营,而且又是多种山林矿藏资源富集的“聚宝盆”,不啻是极富开发潜力的一片“宝地”;
③遍布我国各地的大小山脉,纵横交错,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一些东西走向的山脉,如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等,常常构成天然屏障,冬季对南下的寒冷气流能起一定的阻挡作用,削弱对农作物、林木的冻害,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状况,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某些农作物和林木的栽植业;
④山区的地质环境,又往往有可能储藏着各种有用矿产资源,为采矿业和其它某些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自然前提;
⑤我国的山区,尤其象东南丘陵地区的若干山地、丘陵,多葱茏峻拔、风光秀丽的名山,如皖南的黄山、九华山,赣北的庐山,闽西的武夷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广西桂林、阳朔一带的峰林异洞,等等,都极富于旅游开发价值。总之,我国山区条件多样,若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进行综合开发、多目标利用,即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既要注意资源的数量,更要重视资源的质量。
从对于一国一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来说,资源的质量状况,实际上往往比其数量的作用更大。因为资源质量的优劣,常常与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例如。我国的铁矿资源储量为400 多亿吨,仅次于前苏联、巴西,居世界第3 位;但论其品位,即含铁量而言,平均品位仅 34%,含铁量大于50%的富铁矿只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6.4%;如按铁金属量计,中国铁矿储量只有150 亿吨,又次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而退居世界第6 位了。

又如同样是农业用地,其质量差异也是很大的;我国每6.7 公顷(合100市亩)草地产肉仅8 公斤,新西兰人工培育的牧场每6.7 公顷产肉量则可达321 公斤,两者相差约40 倍。

3.既要看资源的绝对量,又应注重其相对量。
一国一地区资源的绝对量,如矿产的储量,森林的蓄积量,潮汐、地热、风力能量,及河川的径流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国该地区资源的丰饶程度。但是因为资源是必须要由人们去开发利用,最终供人类消费,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所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即相对量更有实际意义。在评价一国一地区的资源条件时,必须既看到其所拥有的绝对量,又十分注意计算、分析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的相对量,才会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表3-2 中国部分资源的丰饶度
项目资源世界中国中国的位次中国相当于世界的%
土地(万公顷)1339333 9600 3
耕地(万公顷)137340 9572 4
森林(万公顷)404904 12465 6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3100 91.4 7
绝对量
径流(亿立方米)470000 26144 6
土地(公顷)3 1 32
耕地(公顷)0.3 0.1 33
森林(公顷)0.6 0.12 19
相对量(每人平均占有量)森林蓄积量(立方米)69 9.3 13
径流(立方米)10444 2600 25
注:本表依据胡兆量等著《经济地理学导论》(商务,1987 年)第107 页表数据订正而成。

由表3-2 可知,我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公里(合9600 万公顷),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前苏联、加拿大而居第3 位;而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不过1 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中国的河川径流资源为26144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仅 2 600 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人均占有量。其他如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等项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多反映出我国资源绝对量大、人均占有相对量小的明显特征,说明我国的资源并不都是很丰富的。这样来评价中国的资源条件,比起笼统地使用“丰富”、“贫瘠”、“稀缺”等词汇显然更能表明其科学性。只有对中国的资源条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用科学观点替代盲目乐观,在战略上摆正有关资源的优势或不足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

(四)运用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又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首 先,影响、制约产业布局的各种条件本身是变化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开发、利用诸条件的能力也是变化和发展的。左右着人和自然间相互关系的生产力,其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意味着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越大;反之则依赖程度越小,人们利用自然的程度越高;生产力越是向前发展,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亦将愈加广泛、深入。如对水资源进行多目标综合开发,会导致不少产业部门空间分布的急剧变化;农业经营的愈益集约化,将使区域自然环境中的各个优势都得到利用和发挥;工业向广度、深度的发展,则将使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吸引到生产领域里来,等等。凡此种种,都说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都是不断地有所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在评价生产力布局条件时,还必须坚持运用发展观点。具体表现为应充分注意以下三点:

1.影响产业布局的条件本身是有发展、变化的如自然条件方面,原来一些不利、乃至有害的因素,经过改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对于一些目前还不能利用的因素,应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来可能利用的前景。至于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处于当今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时代的技术条件,其变化发展更是格外活跃,是特别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

2.对诸条件开发利用的能力也是变化、发展的尤其是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十分迅速。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评价,其有用或无用,有用的程度,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等,往往就与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甚至对于目前被人们视为灾难性自然现象的一些自然因素,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亦可预见到它们开发利用的前景。
象火山,目前其喷发确是害多利少。1982 年5 月18 日至5 月25 日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的大爆发,其威力比1945 年8 月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还大500 倍,海拔高度为295O 米的这座火山一下被削低400 米;此火山爆发的第 2 天,附近河流水温高达90 ℃,河中游鱼几乎都被煮熟,它对附近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所造成损失之大,令人咋舌。

但一方面,位于大西洋之中的冰岛,在10 万平方公里国土之上,分布着30 多座活火山,其中海克拉、阿斯恰等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地区之一,平均每5 年即有1 次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号称地球上的一个火山之国。但它因此却也拥有极为丰富的地热能源,其蕴量超过全国能源消费量的15 ~20 倍,全国利用火山热的家庭已达1/5;分布在全国的700 多处温泉,抽出的水温高达140 ℃,须冷却到92.6 ℃后再送入暖气管和水箱加以利用;利用火山热能构筑的温室生产的蔬菜在国内市场已供过于求;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位于北极圈内的北欧国家,靠着利用火山热能,竟能生产热带水果—香蕉!另如,中美洲萨尔瓦多利用10 座暂时性(间歇性)火山的火山热能建造发电站,所发的电力相当于该国石油电站所发电力的20 倍。美国夏威夷大学工程系系主任曾指出,在夏威夷启来火山口附近打的一口深达20O0 米的地热试验井,其井水蒸汽若利用来发电,可发电5 亿度。可见,火山爆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火山所蕴蓄的巨量火山热能,在人类掌握相当科学技术水平,并拥有足够的开发利用经济实力的条件下,已经并还将展现其广阔开发利用前景。

3.对各条件,尤其是自然条件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反馈
这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并应作科学的预测。众所周知,生态平衡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有关科学家及人们的普遍重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后果可能是向着好的方向——生态平衡发展,也能是向着坏的方面发展——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应当力求保持生态 平衡。在开发利用资源中,如果一味追求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忽视生态平衡,必将导致生态平衡破坏,遭到自然界严厉的惩罚。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受了不少经验教训。非洲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兴筑,就是一件发人深省的教训。

尼罗河全长6670 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流贯非洲东北部,干、支流流经埃及等10 个国家,对沿河各国的经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埃及96%的人口及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都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认为“有了尼罗河,才有一切”,尼罗河被埃及人民视为生命。尼罗河年年定期泛滥,对它流经地区的土地起了良好的施肥、洗盐、灌溉作用;沿河两岸成为沙漠中由绿洲组成的“走廊”。源远流长的河水挟带丰富的营养饵料,引来大量鱼群在此回游繁衍生长,形成地中海著名的沙丁鱼渔场;挟带丰富泥沙的河水又在河口河冲积成了一个宽约100 公里的肥沃三角洲平原,为埃及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的精华地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空间场所。

以后,在喀土穆以下的下游段第一瀑布处,于 1971 年建成阿斯旺高坝,对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起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因对筑坝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馈作用估计不足,忽视生态平衡的维护,以致也带来一系列危害和损失:①筑坝虽然控制了水旱灾害,尼罗河水从此不再泛滥,但大量泥沙、有机质都转而沉积到筑坝后形成的水库——纳赛尔湖底部,使两岸土地失去了以往定期泛滥所获得的宝贵肥源及淡水洗盐作用,致使土壤日趋贫瘠;②使河口地区泥沙供应来源大为减少,三角洲由以往不断向海扩张变为朝陆退缩,使建造在河口前缘的工厂、港口设施及国防工事等,面临淹入地中海的威胁;③高坝也切断了河水挟带的大量有机质饵料来源,使河口近海沙丁鱼严重减产,1965 年其产量曾达到1.5 万吨,到1971年高坝建成则几乎见不到沙丁鱼踪影;④下游地区的河水由活水状态变成相对静止的“湖泊”,血吸虫、疟蚊等得以猖獗繁殖,从而致使水库沿岸地带居民的血吸虫病发病率高达80 ~100%;等等。阿斯旺高坝建造的惨重教训,极大地警醒了人们,在研究制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划方案时,必须对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自然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
42#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6:37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视野

  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区位问题推动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早在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区位问题,比如,原材料、生产与市场在空间上分离,使运输成为机器大生产的必要条件,于是运费成为成本结构中的主要部分,企业必须慎重选择厂址与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间的相对空间位置。

  区域经济学先后形成了四个代表性理论,即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这些理论都以微观区位因素和单项决策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⑴寻求最低成本区位的“合理布局”;⑵集聚效果与集聚规模;⑶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⑷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空间结构演变的特点;⑸社会分工的空间差异与运输效果。

  随着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呈现出来并需要从战略高度加以解决,于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呼之欲出,其中,值得关注的理论有以下三个。

  1、佩鲁的“发展极”理论。法国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1955年提出“发展极”理论,认为,社会内部的各个企业、产业、地区、国家之间在集合体内部的地位是有差别的,有的处于“支配”地位,有的处于“被支配”地位。一国经济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在一个经济空间中,某些经济单位具有向心力和离心力,各经济中心和它们的作用范围互相交叉,不受地区和国界限制。于是,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城市的集聚构成经济中心,形成了资本、技术和劳动的高度集中,并形成对邻近地区巨大辐射的“发展极”,首先使所在部门和地区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其它部门和地区的发展。

  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过程”理论。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贡纳尔•缪尔达尔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概念,用来说明国际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所谓扩散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创办了许多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这一中心的扩散和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中心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所谓回波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会引起其他地区经济的衰落,落后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纷纷被吸引到发达地区,使发达地区更加发达,不发达地区更不发达,从而形成了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发展可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但造成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政府不应消极等待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而要采取措施刺激不发达地区发展,以防止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所导致的地区贫困差距扩大。

  3、都市圈理论。我国学者王健1996年提出“九大经济圈”设想,并认为都市圈和经济区建立后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一是都市圈内大城市聚集,可以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和空间容积率;二是在都市圈内可以培育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以实现都市圈内部的经济循环,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都市圈之间的交通运输体系物流承载力的过度依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和减少道路建设占用过多的土地等;三是都市圈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培育。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

  1、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全球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表现为生产、分配、消费、市场、投资与贸易、科技、信息、知识、智慧、人才、企业等各方面的全球化。

  2、城市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功能迫切要求我国培育归属自己的跨国公司。而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需要适合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实的载体,这个载体只能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城市群网络体系中的大中小城市。

  城市国际化的最高层级是世界城市。1986年,弗里德曼在《世界城市假说》一文中指出,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组织节点,承担着区域经济、国家经济之间的组织连接功能,进而使这些区域经济、国家经济共同形成全球经济。世界城市与周边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群,带动这些较低层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以世界城市为第一级、其他城市为第二级、第三级……的国际化的城市群和城市群网络体系。

  3、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三产业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单位拥有量自东向西呈递减态势。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呈现出较大的非均衡发展。

  4、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关数据表明,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出现了产业缓慢升级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实际上,1993年以来,我国的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从1993年起我国就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

  5、自然环境的约束:由于我国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先天脆弱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之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致使我国生态与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充分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城市国际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自然环境恶化等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各地区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谋划

  发展战略是关于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动态性的思维理念和行动方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1、战略目标:培育和建设“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其中包括培育和建设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产业体系和“发展极”等内容),最终通过“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战略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实现城市国际化,组建城市群及其网络体系,培育城市、城市群中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组建跨国公司以掌握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中的主动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3、战略重点:促进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迈向世界城市的建设,进而带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及城市群的崛起和进一步发展,推动中西部经济区及城市群的崛起,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城市网络体系的基本框架;促进全国交通运输体系、信用体系和信息传递体系的建设;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国和全球范围的顺畅流动;促进中央企业成为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控制力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等等。

  4、战略步骤:战略步骤是指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确定当前及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步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效率与公平原则:提高全国既有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2)均衡与非均衡原则:通过非均衡的手段实现相对均衡的目的,通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极网络体系的扩散、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各地区的协调发展;(3)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大分散指按照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发展极”、城市群的网络体系的内在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从而带动全国各地的协调发展。小集中指在各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培育“发展极”,形成经济中心和城市群。(4)产业集群、产业体系、城市群互动原则:培育产业集群,健全产业体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循环,推动城市国际化和组建城市群,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5)跨国公司原则:培育与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城市群网络体系相匹配的跨国公司集群,努力提升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6)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土地节约型的空间结构、建立资源与土地节约型的交通网络。

  5、战略布局:按照中国不同经济区、城市群、产业体系的实际情况培育和建设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城市群网络体系。这一布局的具体式样可参照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2004》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把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分为“三大片、八大区”。三大片是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八大区是东北地区、华北沿海、华东沿海、华南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该报告认为,如果西部地区现代化获得成功,终将形成以人为本的“南北比翼、东西互动、八区竞赛、适度均衡”的“品”字型战略布局。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博士、副研究员)
43#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7:23 | 只看该作者

国际文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国际文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1)世界民族无论大小、强弱、新旧,都是人类共同体的平等成员,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并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2)不同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历史、传统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各具特点的文明类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互相排斥;(3)不同文明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摩擦,应当通过平等的协商对话,而不应当采取对抗乃至战争的方式来解决;(4)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存在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明类型,这种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5)每个民族和国家有权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风格,建立自己的文化安全机制,制定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但应积极参与世界文明交往和全球化进程,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垄断、文化封闭和“文化割据主义”;(6)世界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应平等共处,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应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

第二,不同类型的文明总是在走向世界和相互交流、碰撞、整合、创新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区域的,然后才是世界的、人类的;世界的、人类的文化必须转化为民族的、区域的文化,才能被人们所传播和接受,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因此,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往往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就越能走向世界。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其民族性不仅不会丧失,反而会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通中得到强化和锤炼。学习、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并不是要消灭或代替民族文化,而是要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使之本土化、民族化,使异域的东西取得民族的形式和风格,打上民族的烙印。每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必然要对自己文化进行筛选、扬弃,使民族文化发生转型。通过借鉴、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民族化,通过分析、筛选和扬弃民族文化,使之转型。民族文化正是在通过这两条途径实现整合创新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第三,每一种文明类型或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文化或文明成果都集中在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或民族之中。“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互相交流时,产生的现象异常复杂,有交流,有汇流,有融合,有分解,有斗争,有抗拒,有接受,有拒绝。千变万化,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世界民族,无论大小,无论新旧,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创造,总会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有所贡献。不同的社会总是发扬它们独特的文化优势,从而强调市场的不同方面。例如,西方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这有助于激发他们成年以后成为敢做敢为的企业家;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儒家认为长远规划比眼前结果更重要,这使得亚洲社会储蓄率较高。 因此,合力文化更能使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充满活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关系。文化全球化并不排斥各民族文化的兴盛,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文化全球化。撇开本土来强调全球或撇开全球来强调本土,都不是科学的态度。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交流、沟通、互补、融合机会的增多和文化共性的增多,但它并不排斥民族本土化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存在。这正是世界文化“和而不同”,各民族文化互异其趣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公正地考虑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当今世界文明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事实出发,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和整合创新中,构建国际文明新秩序;每个国家和民族也只能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对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总结,取长补短,去劣存优,融合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系,才能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在激烈的文化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区位商(LQ)来测定一个地区工业产业部门在全国的相对专业化程度,从而确定该地区的产业分工优势,并最终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工业发展方向。常用测定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LQ=(某地区A产业产值/该地区全部工业产值)/(全国A产业产值/全国全部工业产值)
(其中:LQ>1,表明A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品有一定的外向度,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产品输出越多;LQ=1,表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产品基本自给自足;LQ<1,表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需要从区域外输入A产业的产品,来满足区域内需要。)
44#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7:30 | 只看该作者
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改变。广义的文化是人对世界的非自然化。狭义的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的非自然化。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次。文明是指人类的进步程度,与野蛮、原始相对而言,包括物质、精神两个方面。

“文化”与“文明”两个词语经常混用,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凡是人对自然的改变都是文化,这种改变有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而文化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故有“先进文化”、“腐朽文化”、“反动文化”之别。但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多元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的文化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不可否认存在着发展进步程度上的差别,但主要是性质上的差别、表现形式上的差别,即横向上的差异。文明就不同了,它本身就体现进步、进化、发展的价值观,从物质方面说,它表现一种成就,从精神方面说,它表现为一种意识、觉悟。文明的区别主要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即纵向上的差异。
摘自<<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45#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京沪高铁:以“高速”改写中国经济空间

纵贯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途经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18日宣告全线开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孙章说,作为交通“大动脉”,京沪高铁将以“高速”缩短地区之间的“经济距离”,加速地区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缩短城市“经济距离”

  据了解,开建的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 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后,从北京到上海全程将缩短至5个小时。

  将加速经济要素流动

  人员、资金、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之所以说“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就是因为经济要素的流动需要依托交通的快捷、便利,实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京沪高铁建成后,人、财、物便搭上快车道加快流动,将打破地域壁垒,活跃经济发展。

  孙章说:“京沪高铁使长三角、环渤海及沿线地区的互动成本降低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将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在一起,减少中间环节和物流成本。”

  他说:“京沪高速铁路建成之后,京沪之间的运输能力不仅能满足京沪线的客运需求,还能实现‘客货分流’,缓解货运压力。同时,还可以将铁路运输与航运结合起来,做到‘无缝连接’。”

  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京津冀地区也大规模集聚了内外资,同时IT产业、制造业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其资源密集的特点相对突出。相比之下,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劳动力素质、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等方面领先优势明显。京沪高铁有助于两大经济圈的优势互补。作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上海的经济腹地,长三角地区也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内外资企业集团的云集之地,长江流域内外资的集散中心,培育了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和服务业等优势行业
46#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3:00:51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进入实施阶段

2008年09月28日

武汉城市圈是国内第一个启动综改试点的城市圈(群)。

  武汉城市圈是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九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将迎来诸多重大利好,包括允许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措施,促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圈域内的国有企业改革、高新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争取比照执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争取开展大交通改革试点,构建高效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武汉城市圈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枢纽地位等。

将在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和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等9个方面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武汉力争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同时,我省还提出了近期和长远的发展目标。经过5年努力,到2012年,武汉城市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武汉市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到2020年,力争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

  改革试验总体目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五个专项规划绘制发展蓝图

  围绕总体方案,我省配套制定了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政策、5项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一个重大项目清单、一个操作平台。其中,五个专项规划相当于试验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绘制了蓝图。

  五个专项规划包括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六个配套政策主要是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面等6个方面。五项重点工作包括产业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城际铁路、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等。

  目前,如武汉新港、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大东湖水网生态构建工程、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设立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进入前期工作或启动。
47#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3:01:17 | 只看该作者

克鲁格曼获经济学奖 其危机预言屡屡应验

昨天,2008年诺贝尔奖系列经济学奖终于尘埃落定,55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将荣誉揽入囊中。

颇具戏剧色彩的是,克鲁格曼的获奖源于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方面的成就。 在克鲁格曼看来,布什政府在前几年实行的过于宽松和松散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加速了这一轮金融泡沫的破灭。 “我们正在目睹一场和上世纪90年亚洲金融风暴同样严重的危机。这次危机在某些方面可与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

克鲁格曼在业界被人称道的还有他对一些重大金融灾难的成功预测。1994年,在亚洲经济被广为看好的背景下,克鲁格曼就在《外交》上撰文批评亚洲模式,认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1996年克鲁格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1997年,危机爆发了。

2000年,克鲁格曼又在“能源危机重现”的文章中指出,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周期已经到来。2001年,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文章中,克鲁格曼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果然,2001年以后,国际油价急剧上涨。

2006年8月,克鲁格曼撰文说,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格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房产。而且,由于近三年来楼市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楼市的逆转意味着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衰退。目前美国房价已经出现全面下调地趋势。

克鲁格曼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在昨日的颁奖声明中,瑞典皇家科学院评述说,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评选委员会认为,克鲁格曼将原本关系不大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地域研究有机结合为一体。他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容易被那些出口和进口同类商品的国家所主导,比如瑞典,该国就同时出口和进口轿车。

“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得专业化和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导致更低的价格和多样化的商品。”委员会表示。牛津大学一位教授在评级克鲁格曼的获奖时说,国际贸易理论早在25年前就已止步不前,而克鲁格曼的创造性研究赋予了贸易理论新的生命。

不过,与其相对专业的学术成就相比,克鲁格曼更为人所知的似乎是他的“倒布”言论。克鲁格曼在许多场合都公开抨击布什政府的政策,不管是伊战还是减税案。 在克鲁格曼看来,正是布什政府前几年推行的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催生了此后的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 在金融风暴势头正猛之际,克鲁格曼近日又在《纽约时报》撰文说,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是以 “现钞换垃圾”。

克鲁格曼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从长期看,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很多商品和服务都将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他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而小规模的适用于当地市场的生产方式将被大规模的全球式的生产模式所取代。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相应的产品。比如说瑞典既是汽车的生产国也是进口国。这种贸易模式的结果是专业化分工的细化和规模化生产,最终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同时提供更具有多样性的产品。

克鲁格曼197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7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1982年至1983年,他在白宫担任经济顾问。从1999年,克鲁格曼开始给《纽约时报》撰写专栏文章。他撰写过大量的经济学专著和论文,撰写和编辑的经济类书籍有20多本,经济类论文超过200篇。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担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人们普遍认为,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48#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3:01:51 | 只看该作者

Kk36京沪高铁未来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里程碑式的影响

Kk36京沪高铁未来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里程碑式的影响
时速350公里,初期营运时速300公里,共设21个车站,全程运行时间5个小时,比现有铁路列车所需时程缩短9小时。论证多年的京沪高铁即将开工建设。这条铁路途经京、津、沪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
无疑,沿线城市的未来会因为这条铁路而发生巨变,它对中国最有力量的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月5日,“十一五”专家――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开忠,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张可云,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共同接受本报专访,详解京沪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大干预。
最大力度冲击行政壁垒
《21世纪》:记得有专家说,京沪高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在于它的速度、所需资金和技术吗?
杨开忠:京沪高铁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铁路。这一点是它本身的速度和建设的规模所带来的。但绝不是这些数字本身。重要的是,它会带来空间范围、产业结构、发展理念的巨大变化。比如,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和山东半岛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专业化分工,但不是很明显。高速铁路通车后形成的交通条件的大变化,会使区域的产业结构向两个方向变化:一个是综合性的方向,即取长补短,相互融通,例如北京金融业与上海的互补,山东主要城市第三产业与京沪的互补等;另外一个是专业化的方向,在工业部门的发展上,将是“京沪大都市带”内的制造业部门向最佳区位的集中,如汽车产业向京沪两地集中,家电产业向山东的城市集中等。
但更重要的是,它对城市间行政壁垒的冲击会产生非常关键的力量。高速铁路迫使各地行政意识更加开放。另外,过去相对封闭可以自成体系,现在成不了了,非开放不可。
张可云: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冲破行政壁垒,虽然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需要制度创新,但是这条铁路会强迫地方政府考虑如何完善地方发展政策,学会全球化与区域化思维。对中国的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和重新界定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沿线城市的“双刃”影响
《21世纪》:从14小时到5小时,京沪高速铁路改变的时空距离,对京沪这两个南北龙头城市意味着什么?
杨开忠:北京在金融管理、上海在金融操作方面各自的优势会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北京、上海在金融上的分工,定位更清晰。推而广之,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两地更可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能够相对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的产业,得到更大发展,促进两个城市的分工,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优势。从结果来说,两地的同质相争会大大削弱。
陆大道:我是从另外的角度看。京沪高铁对这两个大城市所起作用有限。因为在这个区间里面,有各种运输方式,承担了大量的运输。民航,汽车,直达的,中间各个区段的,运量是非常大的。这些年,增加最多的是公路,已经有好多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因为它的投资巨大,又是专运,而且技术先进,从经济效率来讲,应该是十来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发一列。一列6到8节车厢,三百多人,一天20来个小时,理论上每天大概3万多人次。现在的情况,京沪间直达火车加上民航的流量,每天大概四五千人。火车运量不及海运,价格也高很多。从投资和将来营运上,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1世纪》:换句话说,对沿线其他城市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张可云:影响是双面的。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与乡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会促进大范围区域一体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因为高速铁路会缩小时空距离,增进交流与合作。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小,城市之间的分工会变得更为合理。但是更应该看到,规模大的城市所获得的利益会更明显一些,因为高速铁路的站点只能设在大城市。而且因为高速铁路的开通可能会带来原有交通方式与企业的重新调整。由于流动便利,那些投资环境不佳的地区可能会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的窘境。
《21世纪》:事实上,因为这条铁路,一些沿线城市的房价、地价已经上涨,这样是否会对冲这些城市要素成本偏低的优势?
杨开忠:预期可达性改善,更多要素流入,产品销售范围更大,所以机会上升了,地价也上升了。之所以要来,因为地价便宜。但炒作太厉害,也会抑制这种转移,产生泡沫。
《21世纪》:还有一种可能是,沿线城市会出现招商同质竞争。那么各城市应该如何规划?有无统一协调的机制或者办法?
张可云:城市竞争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该尽量避免恶性竞争,即城市间的利益冲突。无论是城市还是区域,在区域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的时代,应该用区域的方法来安排自身的发展政策与规划,即在识别自身优势时应该进行地区间比较,及时把握并充分利用外部带来的发展机遇,合作可形成群体优势,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任何以邻为壑的城市或地方最终都会利益受损。再次强调一下,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整体竞争需要地区间合作。
不是一条铁路所能改变的
《21世纪》:您说的整体性合作应该是可以由京沪高铁带来的。它会让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迅速加快吗?
张可云:京沪铁路的修建肯定会对环渤海地区产生有利的影响,但我一直认为迄今为止环渤海地区尚不是一个经济区,在这个地区至少存在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即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城市群。
环渤海地区的一体化不能寄希望于一条或几条交通线路的建设,而应该在促进企业主导型合作、完善政府区域管理职能等方面下功夫。
《21世纪》:如果不是一体化,那么是否会带来明显的产业北移?就是说渤海地区会有很大的吸附力?
张可云:产业转移或者说产业北移的说法值得商榷。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不一定就意味着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企业北迁。京津冀都市圈的整体发展应该以培育自身的企业与企业家为主,一个区域主要依靠外来企业是难以成熟的。
《21世纪》:它可能对长三角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张可云:不能这么说。两地区之间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长三角的一体化程度较高,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的一体化影响程度会大一些;第二,有利于增强京津冀都市圈对新经济活动的吸引力,也有利于长三角现有企业的发展;第三,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崛起具有较大意义,有利于扩大北京与上海等大城市的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范围,但北京的制造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因为企业选择布局地的灵活性增大,特大城市具有高地价、高工资等弱点,制造业因交通便利而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
杨开忠:都会有助于地区的对外辐射的能力,发挥高度集聚的优势。长三角发展相对好一些,所以京沪高铁对其产业疏散的作用可能大于京津冀,因为本身基础有差距。
《21世纪》:说到长三角,我们知道,除了京沪高铁,与之垂直的沪汉蓉高速铁路也早已开建,上海是两条高速铁路的交点,这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和上海有什么影响?
杨开忠:我国经济活动两个带,沿海,沿长江。沪汉蓉铁路会大大促进东西一体化,东西协调发展。强化上海、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地位,上海是交汇点。高速铁路一旦通了,上海对长江腹地的影响大大扩展。地区间要素会加强流动。
《21世纪》:那么,你们在做“十一五”规划时重点考虑了哪些铁路?
张可云:“十一五”规划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规划与管理会越来越完善。“十一五”规划纲要考虑到了京沪铁路,在专栏“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中明确了“建设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至深圳、哈尔滨至大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宁波至深圳、南京至武汉至成都等客运专线,北京至天津、上海至南京、上海至杭州、南京至杭州、广州至珠海等城际轨道交通,向塘至湄州湾、兰州至重庆、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和青藏铁路延伸线,大同至秦皇岛、朔州至黄骅铁路扩能改造。”
未来五年的重点工程在纲要里已经确定了,没有被列入纲要中的项目的批准难度较大。
49#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20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珠三角超级城市体渐现 “诸侯经济”走向竞合

从基础设施对接到产业对接,再到其他公共服务的对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下的中国“超级城市体”或已显现

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珠三角区域于1994年首次正式提出。该区域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占广东国土面积的14%。而该区域2008年的GDP占广东经济总量的84%。

  “珠三角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紧密型城市体’已经初步成型。”珠三角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城市化正在推动该区域进入“超级城市体”时代。

  “诸侯经济”走向竞合

  “由于毗邻港澳,珠三角经济一开始就打上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烙印。具有超级经济能量的工业镇迅速膨胀,经济和城市体量迅速超越内地不少地级市,将各大城市粘连在一起,成为突破珠三角行政区划藩篱的动力,奠定了珠三角城市群向‘超级城市体’发展的基础。”

  今年3月初,珠三角五大机场,以期重构各自的发展定位,形成竞争合力。珠三角共享着五大机场,区域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终结恶性竞争局面,合理分配资源,五大机场终于“握手言和”。

  改革开放以来,濒临港澳的地缘优势、拥有特区的政策优势,促使珠三角进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由于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统一规划,珠三角的分散格局,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各自为战。最早进入的港资、台资企业纷纷涌入珠三角各地,并带动发展起了电子、服装、五金、玩具等产业。

  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的珠三角各市产业布局雷同、重复建设普遍。在十五年前就提出要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解决无序竞争等发展问题。但由于珠三角仍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成长期,客观上竞争大于合作,区域整合的动力不足。

  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认为,经济区的协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竞争阶段,就是城市各自发展;第二阶段是竞合阶段,即有竞争又有合作;最后,将走向协同阶段,就是后工业化时代。

  根据测算,珠三角地区整体同构系数正在逐渐降低。就佛山与广州来说,两个城市的产业同构度由1998年的0.6降至了2007年的0.37。事实上,城市间同构系数越大,产业同质化越严重,一体化的难度就越大。而随着珠三角同构系数的不断降低,珠三角城市间一体化的基础已渐露雏形。仍以广州、佛山为例,两地产业差异性正在逐渐拉大,错位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其中,广州偏重于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信设备、烟草、食品制造业以及教育、卫生、研发等部分服务业,佛山则偏重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在产业差异化的基础上,两地市场和资源流动已经自发形成,迫切需要政府层面加大合作,以合作来打破壁垒,为两地资源的流通建立制度上的保障。

  广佛合作与建设的目标是消除行政区划界限的影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将广佛建成华南地区核心区和国内外具有综合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双子城”。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认为,这是广东在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中,两地政府为寻求深入合作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积极姿态。

  目前,珠三角已经形成广佛都市圈、珠江口东岸的深莞都市圈以及珠江口西岸以珠海为中心的都市圈。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层的内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广佛都市圈与深莞都市圈融合趋势加强,珠三角“超级城市体”已在珠江口及珠江东岸区域的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等地率先出现。

  “城市边界”的消融

  跨城市“功能分区”出现,城市间的空间聚合走向有机是珠三角“超级城市体”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将来穗莞深城际轨道开通

  目前,在珠三角的穗佛深莞“超级城市体”内部,城市间同城化趋向加速,“城市边界”日渐消融。三大经济圈中的广佛、深莞区域发育比较成熟,经济圈层间的融合比较明显。可以认为,穗佛深莞四大城市已经率先出现了同城化趋势。

  在珠三角规划纲要中,广佛同城化被明确提出,并被视为珠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广佛同城化紧锣密鼓地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目前,广佛正在加紧编制规划至2020年的《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启动城镇空间和区域交通一体化等专项规划和重要战略地区同城整合规划。推动“三接一联”,即规划对接、交通对接、产业对接,以及联手保护环境。全面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合作,共建“广佛优质生活圈”。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广佛基础设施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广佛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

  产业链的跨区域发展是同城化的基石和主要表现方式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特别是超级镇经济间的相互渗透,穗、佛、深、莞四大城市的一些支柱产业已经出现了跨区域集群的态势。

  深圳、东莞的电子产业集群就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例证。提起国产手机生产销售,国内销售商第一反应就是深圳,但实际的情况是,深圳的名声得益于深、莞两个城市的“共同努力”。目前,深圳、东莞聚集了几十万手机产销从业人员,相关企业的主营业务涉及方案设计、软件开发、模具制作、主板配件的供应、装配加工、印刷包装、到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十余个专业化环节。

  目前,广佛产业发展已出现了互补的趋势。广州重工业及服务业发达,而佛山轻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则遥遥领先。最为明显的是,广州汽车制造已确立其在国内的制造中心地位,而佛山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集群,使得产业链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延伸。

  类似的情况还有广州番禺、花都、增城、佛山一线的汽车生产及配套集群等。“市场经济的动力可以突破城市的界限。这种产业链的跨行政区域延伸,不仅推动了穗佛深莞城市间‘产业边界’的消融,也在有效推动着‘行政边界’的消融。而更进一层的意义是,它通过形成城市化的连续带,造就了穗佛深莞‘城市边界’的消融。”

  今年初,国务院通过并发布了规划期至2020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使呼吁多年的珠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从而进入提速阶段。珠三角规划纲要正式启动,提出全面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加快形成“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经济圈、“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经济圈和“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经济圈。

“超级城市体”要想最终形成,还有大量的障碍需要破除。
  
错位发展:调整优化珠三角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好各类主体功能区,并进行相应的产业分类指导。

珠三角各市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实际认真完善本市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使珠三角从整体上形成互相协调、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

珠三角一体化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障碍。

  首先是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及磨合。必须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差异、利益冲突及磨合问题。仅广深之间的竞争就长期存在。城市之间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地区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能够优势互补,通过最小的资源消耗达到最大的整体效益。每个城市要明确自身定位,城市建设要抓住重点。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还为城市的后续发展留下了隐患。而最需要得到磨合的是城市民众的心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经济发达的城市对一体化往往有一种排斥的态度,认为这将会拖自己的后腿。而经济发展相对差一点的城市担心一体化后本城市的话语空间被压缩。

  其次是区域一体化主要由市场和政府推动,更加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是市场的自然特性。政府应该在区域融合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发展的最好保障就是制度,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落实将能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情形的出现。
  再有,珠三角的交通设施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若要推动区域一体化却远远不足,高速公路和地铁必须加强建设。通过交通建设,降低经济发展的时间成本,充分润滑,加快融合速度,提高融合质量。

  加快推进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是该区域能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圈、大城市圈的关键。珠三角地区各市要以广佛一体化为示范,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方面,珠三角各市要切实打破层层障碍,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抓紧制订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的行政管理机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体制,探索建立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50#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20 07:08:08 | 只看该作者
部分资料的word版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8 21:49 , Processed in 0.10794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