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这一译名,以及汉学与中国学的区别,历来认识不一。“国学”概念的争议更大,傅斯年等人甚至根本反对用这一名词来涵盖中国本土固有文化的研究。事实上,欧洲汉学本身并无后来学术界所认定的藩篱,国学也几经转折变化。从历虫学的角度看,由发生过程的复杂事实来综合认识模糊概念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比在抽象的语义学层面讨论其内涵外延更有助于理解其实际涵义,因为任何概念的抽象都后于事实,只能概括现象的主要和基本特征,不可能涵盖一切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概念的不确切恰好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书即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情况下使用上述概念并作为标题。
本世纪以来,国际汉学研究的发展与自我认识同步进行,汉学研究史始终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所关注,除了专题性论文和目录学形式的成果(如考狄Henri Cordier《汉学图书志》)外,全面概述的论著有沙畹(E.Chavannes)为法国教育部参加巴拿马博览会所编《法兰西科学》第2卷(巴黎,1916年)所写《汉学》,马伯乐(HenriMaspero)为历史评论丛书(Bibliotheqtie de La Revue Historique,Paris l927)之一的《最近五十年的历史与史学家》(Htistorie et His—torien8 depuis cinqante ans)所写关于中国与中亚部分。这篇为法兰西亚洲学会百年庆典而写的综述,长达43页,分时期和门类评论20世纪头25年全世界中国研究的发展成果。俄国东方学大家巴尔托德(W.Barthold)撰写了《欧洲及俄国的东方研究史》,虽然初版于1911年,且以俄国为主,范围包括中世纪以来的整个东方研究,但后来再版时有所增补,而且汉学研究为其中重要部分。此书1913年译成德文出版,在欧洲影响广泛。德国的海尼斯(ErichHaenisch)写了《汉学》一书(柏林,1 930年)。分国别的研究综述则有福兰克(Otto Franke)所写《德国的汉学研究》(《东亚的新生——远东政治和文化发展进程研究论文集》汉堡,1911年),傅路德(L C.Goodrich)《美国的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hinese Social a 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15 No.1 Apr 1931)等。
日本的中国研究在方法上多受欧洲汉学的影响,尤其重视搜集整理学术情报,在中日战争爆发前,利用其与欧亚各国的广泛交流之便,密切注意欧美各国的研究动态,对各种著作、刊物的出版,学者的研究动向及生平,相关学术组织与活动,均及时予以报导和评介。综合论文有岩松五良《欧米に於ける支那学の近状》(《史学杂志》第33编第3号,1922年3月),和田清《西洋诸国に於る支那学の现况》(极东新信社编《北京周报》第228、229、230号连载,1926年lo月17日至10月31日),田中萃一郎《支那学の沿革》(《东洋学报》第8卷第1一4号连载),石田干之助《欧米に於ける支那学の现况》(东亚同文会调查编辑部《支那》1927年7—9月号连载)、《欧米に於ける支那学关系诸杂志》(《东亚》第7卷第l0、11、12号,第8卷第1号,1934年10月一1935年1月);专著则有石田干之助的《欧人の支那研究》(《现代史学大系》第8卷,东京共立社1932年)、《欧米に於ける支那研究》(东京创元社1942年)。国别的综述有松本信广《佛兰西に於ける支那研究》(庆应义塾望月基金支那研究会编:《支那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30年),石滨纯太郎《ロシアの东洋学》(东洋史研究会编《东洋史研究》第1卷第6号,1936年11月),后藤末雄《支那文化と支那学の起源》(东京第一书房:I933年),青木富太郎《东洋学の成立とその发展》(东京萤雪书院1940年)。此外,欧洲有关汉学研究史的论著,多被及时翻译,如前进沙畹、马伯乐的论文和巴尔托德的专著,分别于1935年和1937年译成日文刊载出版。被翻译介绍的还有戴密微(Paul I)emieville)《法国の汉学发达》(历史学研究会编《历史学研究》第3卷第2号,1934年l2月),以及《东亚》所载介绍苏俄东方学概况的论文(《东亚》第4卷第9、10号,l931年9、lO月)。
国际汉学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中国学者理当重视,加上当时中国学术界的主流派提倡按照西方汉学或东方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更需要了解动态趋势。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学术界对国际汉学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著名学者个人及其研究成果,而且不少人是由于留学等因缘.如冯承钧之于伯希和(P Pelliot)、杨茔之于葛兰言(Marcel Granet)、姚从吾之于福兰克,郑寿麟之于尉礼贤(R.Wilhelm)。因研究领域兴趣相同而有多人介绍的,则以高本汉(B.KarlgTerl)为典型。另有个别的国别研究,如王古鲁《最近日人研究中国学术之一斑》(1936年自刊本)。还有以专门为主线的综述,如姚从吾《欧洲学者对于匈奴的研究》(《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l930年9月)。由于全面了解须掌握多种外语和多门学科的知识,否则应有长期情报积累,但中国当时这方面人才不多,语言好又具有相当研究能力者,多有各自的专门,不能全力以赴。最适宜此道的陈寅恪,归国之初曾拟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西人研究东方学之目录学,欲由佛经讲起。这实际上是为具体研究开道,而非一般性的概论综述。至于胡适、傅斯年等人,虽然泛泛推重国际汉学,留学期间所下功夫并不在此,很难全面具体地了解和把握国际汉学的态势。
以国际汉学史为专题研究,在中国主要开始于中日战争爆发后。这时一方面受日本的影响,易于获得日本学术界积累的有关信息,一方面学者的研究受到局限,不得不回避某些课题。同时法、德等国的汉学家聚集北京,开办研究机构和杂志,而重要的参考书如法国的考狄所编《汉学图书志》共5册(含补遗一册),l938年由北平隆福寺文殿阁影印出版,为汉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主要研究成果有梁绳袆的《外国汉学研究概观》(国学书院编《国学丛刊》第1、2期,1941年12月、1942年1月)、唐敬杲《近世纪来西洋人之中国学研究》(《东方文化》第1卷第2期,1 944年)、王静如的《二十世纪之法国汉学及其对于中国学术之影响》(《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第2卷第8期,1943年8月)、中法汉学研究所编《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之法国汉学》(北京,1943年),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虽然出版于l949年,据其叙言,实际写成于1943年。另外,还翻译了不少欧洲、日本学者的有关成果,如石田干之助《欧洲的中国研究》、海尼斯《汉学》(王光祈译,中德文化丛书之六,上海1937年)、福兰克《德国的汉学研究》(杨丙辰译,标题为《现下在德国之中国学》,《研究与进步》第2期,l939年7月)、青术富太郎《东洋学之成立及其发展》(唐敬杲译,改题《六十年来日本人之中国学研究》,《东方文化》第l卷第1期,1944年)。不过,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虽然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唯一的综合性国际汉学研究史专著,却不免有以抄撮代著述之嫌,关于鸦片战后汉学发达部分主要依据梁绳袆的论文,却未注明。时贤推重此书而未曾指出,不免失之于蔽。
抗战胜利后中国再度陷入内战的漩涡,只有方豪等人发表过《英国汉学的回顾与前瞻》(重庆《中央日报》1945年1 2月2 0日)、《中法文化关系史略》(南京《中央日报》1946年4月26日)等论文,内容简略。此后,因政治变动,有关研究主要在台湾地区继续发展,先后成立了几个专门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世界各国汉学研究论文集》(台北国防研究院,l967年)、《海外汉学资源调查录》(汪秋雁编,台北汉学研究资料暨服务中心,1982年),撰写了一批论文(参见《海外汉学资源调查录》所附参考书目)。这些论著对于战后世界各国汉学研究的状况有较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但对于了解认识战前的国际汉学界,则提供的新信息有限,主要是依据原来中外学术界的有关成果。
战后国际汉学发生重大变动,汉学传统也成为一项研究对象和保护资源,欧美各国均有学者撰写国别的研究史。如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简史》(东京东方文学研究所《亚洲论丛》第11期,1966年)、米•苏远鸣(Michel Soymie)《中国研究》(《亚洲学报》JournalAsiatique专辑《近五十年法国东方学:1922一l972》,l973年)、傅海博(Herbert Franke)《德国大学的汉学》(威斯巴登,1968年)等。甚至对于铁幕之后的苏联汉学研究状况,也有美国学者予以关注,撰写了《俄国的中国研究》(E.Stuart Kirby,Russian Studies 0f Chi—na,Totowa,N.J.:Rowman and Littelefield,1975)并组织人力物力,设法与苏联汉学家沟通联系,由各方面的专家集体撰写了《苏联的前近代中国研究:近来的学术评估》(Soviet Studies of Pre—mcdern China:A'ssessments of Recerrt Scholarship,Gilbert Rozman编,密希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1984年)。主要对20世纪60至80年代初的研究状况进行深人分析,并与20世纪20至50年代进行比较。
战后日本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逐渐恢复,虽然在对战争的反省过程中学者们更多地受中国革命理论的影响,但对国际汉学仍予关注,尤其是对曾经给予日本东洋学和中国学影响极大的法国汉学,不断有所介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动,以及美国的中国学影响日益扩大,重新检讨和调整原有的观念方法已不可逆转。为此,有人将欧美的东方研究进行比较,以期从中发现利弊得失(福井久雅:《欧米の东洋学と比较论》,东京隆文馆l991年)。
中国大陆学术界在相当长约时期内有关研究较为沉寂,20世纪50年代初杨树达曾撰文记述其与苏联汉学大家阿列克(V.Alekseev)的交往,而对欧美日本,则主要视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一环,如敦煌学史。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老一辈学者或在专题研究中涉及相关的国际汉学史,如王力《中国语言学史》(香港中国图书刊行社1984年)第17节专论《西欧汉学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或旧稿翻新,如梁客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中的《欧美与日本的汉学研究》、《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机运》、《现代日本汉学研究概观》等数篇论文。近年来经人文语言学科的提倡努力,研究国际汉学颇成一时之热。相继出版了几个专门杂志,发表了一批论文译文甚至专著,国别的如严绍望《日本中国学史》、张弘《中国文学在英国》、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张静河《瑞典汉学史》,综合的如金应熙著《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述评》,另有介绍美国、日本.中国研究概况的资料性手册,井举办过专题研讨会。其实此事绝非易易,既要掌握若干语言和浩繁的史料,又须了解分化日益细密的各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且须素顾中外两面,还要进而区别主从正邪高下优劣。目前所见成果,主要还在翻译方面,至于研究性评论,综述式有概略少辨识,个案式则具孔见而乏联系,且因操之过急而不免格义附会。就此而论,中外学术隔绝数十年,虽经恢复,毕竟时日无多,了解认识反不及近代学者之广且深。因为同时代者往往是师生同好,体会自然较后来人贴切。如对葛兰言的研究,现在连欧美学者也须以杨蓥的著述为主要依据。而近年的相关论著却甚少引述近代学者的成果。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强翻译和汇集前人成果,在编辑汉学研究史目录索引的基础上.精选(包括翻译)一些优秀作品出版。首先了解相关研究的源流概况,进而把握选择取舍的准绳,然后才能言及深入研究。否则,很难摆脱低水平螺旋。
随着学科分工的日趋细密,对于学术史综述式的评论越来越成为初学门径,精深的分析则大体在具体研究时进行。再高明的学者,面面俱到地关照所有领域,也只能蜻蜒点水,在专门学者看来不免表浅。而像柯恩(Paul 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那样以问题为中心,虽然以本人来历现身说法,其实还是专谈史法,而且主要以美国的研究背景为问题意识,恰好忽略了与中国学术界的关系。
总括本世纪国际汉学发展史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多仅以域外汉学为范围,侧重于学术成果的分析评论,较少涉及和禹内的关系,尤其缺乏对于中外学者之间具体交往情形的描述分析。与日本学者的交流,尚有一些个案研究,中国方面如王卫平《俞樾与日本友人的交往》(《文献》1989年第4期)、唐振常《吴虞与青木正儿》(《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期).胡适与青木正儿,王国维、鲁迅、郭沫若与日本学者的交往.以及田中庆太郎与中国学者的关系等也有论文涉及。日本方面如小仓芳彦《顾颉刚と日本》(《理想》1972年第464号,另载《抗日战下の中国知识人》,东京筑摩书房1987年)、《津田左右吉と中国》(《历史学研究》1972年第391号),樽本照雄《刘铁云匕友人たち——内藤湖南の中国旅行记な手挂りとして》(《野草》l975年第17号),中田吉信《冈于仞と王韬》(《参考书志研究》1976年第18号),河村一夫《郑孝胥と交涉のあった日本各界の人人》(《政治经济史学》1986年第243号)等。美国的傅佛果(J.A.Fogel)所著.Politics and Sinology:The Case 0fNaito Konan,l866—1934(Harvead University,1984),也仔细描述和深入探讨了内藤湖南与中国学者的交往。其另一研究数百种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游记的新著,则涉及部分学者学生与中国学人的关系。与欧美汉学家的联系,除上一世纪的王韬与英国的理雅格(J.Legge)、法国的懦莲(Stanislas Julien)等人的交往外,较少论及。而在本世纪前半叶,国际汉学与中国学术的互补互动,正是以学者个人及团体形式的广泛密切交往为基础。离开双方的实际交往滥加联系,往往格义附会。如有人以梁启超比附年鉴学派,真可谓两处茫茫皆不见,如同清末民初西学中源论的翻版。好比附是近代中国学术的一大弊病,梁启超本人也曾对此痛加挞伐。国际汉学研究虽然存在四裔偏向,关注的中心毕竞是中国;而近代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为本土,方法却主要借鉴异域.因而相互品评成为学术估量的重要甚至基本依据。各成系统只能割裂本来统一的学术。
观念的局限以外,资料不足当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各国汉学家的日记、信函、年谱、自传等资料,除与学术密切相关者外,由于种种原因,出版不易。如内藤虎次郎与中国学者的笔谈遣稿.难以辨认;青木正儿的日记,也未现全豹。至于欧美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的联系,更少记载面世。倒是中国学者较多记述了双方交往的情形,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大都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披露。充分发掘域外及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各种新出史料相互印证,使有关研究的深入进行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