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0-6-18 23:5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 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 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 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 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 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 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 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 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 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

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 见教材第17页

 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语音具有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1)不同语言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关系不同

(2)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存在,但它们在各自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



2.汉语拼音方案

2.1.音节拼写规则 见教材第19-20页

隔音规则

(1)使用隔音字母y、w的规则

(2)使用隔音符号的规则

省写规则

(1)ü的省写

(2)iou、uei、uen的省写

标调规则

2.2.词语拼写规则 见教材第20-21页

第二节 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

1.音节分析法

1.1.音节与音素 见教材第23页

音节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2.元音与辅音 见教材第24-25页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辅音是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与辅音的四点区别:

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一定要受到某个部位阻碍。——最重要的区别

2.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总是比较响亮,并且能延长;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3.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4.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1.3.声母与韵母 见教材第24页

辅音和元音是就音素发音特点分析后划分出来的类别,声母和韵母是就汉语音节内部的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单位。

现代汉语辅音和声母的区别:总数不同,出现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

现代汉语元音和韵母的区别:总数不同,构成不同,结构成分不同

——n既可以充当声母又可以充当韵母的韵尾部分;ng在普通话中永远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16个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



2.元音的发音原理

舌面元音的三个条件 见教材第25页

(1)舌位前后——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

(2)舌位高低——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

(3)嘴唇圆不圆——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7个舌面元音 见教材第25页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3个舌尖元音 见教材第25页

舌尖元音–ⅰ与舌面元音ⅰ的区别 见教材第25页末



3.辅音的发音原理 见教材第26-27页

发音部位:普通话22个辅音的7种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成阻和除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声带振动与否——清音、浊音

呼出气流的强弱——不送气音、送气音

辅音描写顺序: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清浊→气流成阻)

第三节 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

1.“零声母”音节——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 见教材第31页

2.韵母的分类 见教材第32页

按内部结构特点分类: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按开头原因发音口形分类: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韵母呼、撮口呼韵母(俗称“四呼”)



第四节 普通话声调 见教材第39页

1.声调指音节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2.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3.调型即声调的类型,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55为高平调型、35为中升调型、214为曲折调型、51为全降调型。



第五节 普通话音节结构

1.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见教材第47页

(1)结构简明,界限清晰。

(2)乐音居多,响亮悦耳。

(3)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2.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模式 见教材第47-48页

2.1.普通话音节结构表教材第47页——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表)教材第48页

2.2.声母和韵母配合的特点 见教材第48-49页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音位就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见教材第51页

(试比较: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见教材第23页)

音位与音素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见教材第51页



第七节 语流音变

1.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读得特别轻,这就是轻声。 见教材第56-57页

本调的轻声与无所谓本调的轻声

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音长和音高

轻声的实际调值取决于它前面那个音节的调值:

阴平、阳平、去声—轻声:短促的降调

上声—轻声:短促的半高平调



2.儿化的性质和作用 见教材第58页

普通话里的“儿化”音变现象具有表示区别词性、词义或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3.连读变调

3.1.上声的变调 见教材第59-60页

3.1.1.上声与上声连读变调

两个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由[214]变为[35],近于阳平。

三个上声连读时,第一个上声可能变为[211]或[35],第二个上声变为[35]。

三个以上上声与上声连读时,先切分结构,再根据以上规律连读。

3.1.2.上声与非上声连读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由[214]变读为半上[211]。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可能变读为[211]或[35]。



3.2.“一”、“不”的变调 见教材第60页

在去声前面变读为[35],接近阳平。

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为去声(“不”不变调)。

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4.“啊”的变读——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 见教材第60-61页



第八节 节律

1.停延指口头表达时声音的停顿和延接。 见教材第62-64页

停延的种类:气息停延(生理停延)、语法停延、强调停延

2.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说得比较响亮,这就是语句重音。 见教材第64-65页

重音的种类:语法重音、逻辑重音

3.升降主要指句调的音高变化,即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见教材第66页



第九节 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

异读词的规范化 见教材第69-70页



*教材:《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第二章 汉字

第一节 现代汉字概述

1.现代汉字的特点重点

1.1.现代汉字的特点 见教材第72-75页

(1)表意文字——意符与音符的作用、汉字音符与表音文字音符的区别 见教材第72-73页

(2)语素文字

(3)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形——方块形的优点与缺点 见教材第73-74页

(4)在语音上代表音节——汉字不是音节文字 见教材第74页

(5)不实行分词连写



1.2.意符与音符的作用 见教材第72-73页

作用:记录语言

局限:语言(包括语音和语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汉字形体发生了多次变化



1.3.汉字音符与表音文字音符的区别 见教材第73页

a.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非专职的,是借本来既有音又有义的现成字充当的。

b.表音文字的音符字数很少(几十个),汉字充当音符的数量很多(超过一千个)。

c.表音文字的音符跟提供的语音信息基本一致,汉字的音符跟提供的语音信息常常不一致。

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根本区别



1.4.方块形的优点与缺点 见教材第73-74页

优点:阅读方便——a.空间组合结构紧凑;b.单位面积内笔画密度不一,视觉分辨率较高

缺点:书写不便——笔画多方向,影响书写速度



1.5.汉字不是音节文字 见教材第74页

音节文字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也只用一个固定的符号。日文是典型的音节文字。

汉字的每个字并不是固定的音节符号,同一个音节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字形表示



2.现代汉字的造字法重点

2.1.“六书”,即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见教材第75-76页

象形是用线条描画实物的形象,以此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示例:日、月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方法。示例:上、下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示例:吠、看

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示字的意义和读音的造字方法。示例:桐、清

(请结合本节后的练习题)



2.2.新造字的造字法 见教材第76页

(1)切音合形造字法。示例:甭

(2)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示例:巯、羰

(3)省形造字法。示例:乒、乓



3.古今汉字字体的演变 见教材第76-77页

(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隶变(小篆→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3)汉字演变的总趋向是由繁难变为简易:结构上归并或省减某些成份,写法上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从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



第二节 字形结构

1.基本概念

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见教材第79页

部件: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 见教材第83页

偏旁:切分汉字而得到的结构成分。 见教材第83页

——偏旁不等于部件:部件可以是对合体字多次切分得到的多个单位,这是部件比偏旁小。 见教材第83页

部首:为汉字分类而专设的部目,包括形旁和某些笔画。 见教材第83页

2.汉字笔形的八类说和五类说 见教材第80页

“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札”字五法:横、竖、捺、点、折

3.不同笔画的功能 见教材第81页

4.部件、偏旁和部首的分别(详上基本概念)重点 见教材第83页

5.现代汉字的独体字与合体字 见教材第84页

独体字:无法分理出两个部件来的汉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



第三节         字音和字义

1.基本概念(结合教材第87页简表) 见教材第86-87页

单音单义字:一形对一音、一义。

多音多义字:一形对数音、数义。

异读字:一形对数音、一义。不同读音之间没有语义和语用差别,仅仅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习惯读法。

繁简字:一为笔画较多的字,一为笔画较少的字,字音和字义都相同。

同音字:a.狭义的同音字指同形同音异义字;b.广义的同音字还包括数形一音数义字。

同形字:a.音形都相同,义不相同,相当于狭义的同音字;b.形相同,音不同,义也不同,相当于多音多义字。



2.异形同音字 见教材第88页



3.字义和词义的关系 见教材第89页

有的字仅仅代表一个音节,并不代表语素,这时,汉字也就没有字义。

有的字在某个词语里没有意义,但是在另外一个词语里却是有意义的。

词义不等于字义或字义的简单相加。



4.形声字的音和义重点 见教材第89-91页

4.1.声旁的表音功能

严格的标准——统计结果,字音与声旁的声、韵、调全部相同的只有26.3%

宽松的标准——有效表音率39%

4.2.表音功能的利用

4.2.1.声旁表音的三种类型:全表音、半表音、不表音

4.2.2.利用声旁解读形声字的读音及写法:

识读生僻的形声字

帮助记忆一组普通话字音

推求字形

4.3.形旁的表义功能

表示字义的类属、范围或相关事物

表义笼统、粗疏、不确定

表义功能的大小与汉字使用频度成反比关系

表义率平均达到40~50%

4.4.表义功能的利用

分析归纳形旁的意义类别,制作“形旁义类表”,帮助人们巩固字形,深化对字义的了解。

联系形旁的古义,比较、分析易混形似偏旁,以纠正或减少错别字。

在识字教学中发挥作用。

第二节         构词法

1.基本概念重点 见教材第119-121页

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

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份,没有具体意义。

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可以分为三类:

前缀+词根

后缀+词根

词根+中缀+词根

复合词是指由词根和词根组合而成的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2.复合词的主要类型重点 见教材第121-122页

(1)联合式:

意义相近、平等,并且可以互为说明

意义相关、并列,但可以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意义相关或相反,但只有其中一个意义起作用,又叫“偏义复词”

意义相反、对立,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2)偏正式:名词性、谓词性

(3)述宾式

(4)述补式

(5)主谓式

(6)量补式



3.词与短语的关系 见教材第123-125页

3.1.词与短语的区别

从意义上看,词表示的是比较单纯的概念,意义比较凝固,往往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短语表示的是比较复杂的概念,往往是其构成成份的意义相加。

从语音形式上看,词的语音结构具有整体性,内部不允许有停顿,而短语则可以有内部的语音停顿。

从语法功能上看,词由于意义是凝固性和专指性的,所以词不具有扩展性;而短语的意义是分析性的,因此,短语的结构可以扩展。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扩展法”来检测一个语言结构到底是词还是短语。

3.2.词与短语的相互转化

3.2.1.词转化为短语——“离合词”:动宾结构式、述补结构式

3.2.2.短语转化为词——分段简缩(abcd→ac、abcd→ad)、截段简缩、综合简缩、省同存异、标数概括



第三节 词汇的本体系统

1.同音词、同形词和多义词 见教材第126-128页

1.1.同音词和同形词

同音词是指几个语音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包括两类:

同形同音词:纯偶然形成的,或者有多义词分化而成的

 异形同音词

同形词是指汉字相同,语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的词。它跟同形的同音词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音是否相同。(单音节同形词又称“多音多义字”)



1.2.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是指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包括两类:常见事物的名称和科学术语、专有名称

多义词指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



1.3.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而且这几个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同音词则是多个词,多个意义偶然由一个语音形式承担,而且这几个意义之间相互没有联系,或至少在共时层面上找不出联系。



1.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应用价值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存在是语言符号简易经济的必然结果

在多义词中,人们便于从旧义出发去理解新义

同音词的研究对于纠正错别字有很大作用

多义词和同音词常常为各种修辞提供条件



2.同义词重点 见教材第130-132页

2.1.同义词的两种类型

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在次序排列上不同或者字形上有差别

近义词:意义基本上相同,但在色彩和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



2.2.同义词的辨析

(1)色彩分析法:口语/书面语、方言/普通话、音译词/意译词、专用词/一般词

(2)意义分析法:语义轻重(层梯式)、范围大小

(3)功能分析:搭配对象、词性不同



2.3.同义词的应用价值

(1)语言表达更为精确、严密

(2)避免用词重复,使语言生动而富于变化

(3)形成不同的修辞色彩

(4)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加重语气,达到强调的目的

第三节         字量和字序

1.《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见教材第94页

2.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特点 见教材第95页

(1)常用性

(2)能产性

(3)稳定性

(4)简易性

3.汉字字序排序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见教材第95-96页

4.现代汉字序列法及优缺点 见教材第96-97页

(1)音序法:声韵序列法(以《广韵》为代表)→注音字母序列法(以《国音字典》为代表)→汉语拼音序列法(单纯的字母序列法,以《汉语拼音词汇》为代表)/“音节·汉字·字母”分层序列法,以《现代汉语字典》为代表)

音序法检字简单、迅速、一查即得,主要局限在于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读不准的字,还得借助别的查字法。

(2)形序法:笔画法、笔形法、四角号码法、部首法

笔画法、笔形法简单易学、查检迅速,适用范围很广。笔画法常用于一些专科辞书的编写、检索等方面,笔形法主要用于其它排检法的补充,使汉字在有序排列中最后定位。两者局限主要在于,汉字有繁/简、旧/新字体的差别,个人的书写习惯有不尽相同,导致一些字的笔画、起笔笔形往往因人而异。

四角号码法见形知码,查检简便迅速,局限在于取码补充规则较为复杂,重码也较多,有的自取码有二义性。

5.部首法的规范与归部分歧 见教材第98页



第五节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1.现代汉字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见教材第100-101页

2.汉字简化方法 见教材第102-103页

(1)单纯从形体结构上繁体字→简化字

a.局部删除:删除大半;删除小半;删除一半;删除中间,保留轮廓;删除后还有小的变形

b.偏旁更换:便于识读、称说、更换成记号书写

c.整字替换

(2)其他角度

a.起用古字

b.草书楷化

c.同音替代

3.简体字、繁体字对应问题重点 见教材第103-104页



第六节 现代汉字的信息处理

汉语拼音输入法的优越性 见教材第109页

(1)不需要编码规则

(2)体现语言中以词为单位的特点

(3)输入与思维同步进行

(4)有利于学习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5)有利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1.词和语素重点 见教材第113-114页

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 见教材第114页

(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

字形同,读音异

字形、读音同,词形异

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

(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

连绵词

口语词

音译词

(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



3.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重点 见教材第114-115页



4.语素的类别重点 见教材第115页

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 见教材第115页

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重点 见教材第115-116页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

(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

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深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途径

 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分

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分

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三音节的此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采用缩略法

(3)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跟短语的构造大体一致

第三节 词汇的本体系统

3.反义词的两种类型 见教材第133页

绝对反义词:肯定了甲,就否定了乙;否定了甲,就肯定了乙,正反两方面之外绝对没有第三种可能性。

相对反义词:肯定了甲,就否定了乙,但是,否定了甲,不一定就肯定了乙,即在正反两方面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



第四节         词汇的来源系统

1.行业语的泛化 见教材第138页

1.1.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围。

当这些行业用语出现泛化,用来指称一般事物时,它们就具有了一般语文词语的性质。

行业词语等否进入社会普通词语就看它们能否稳定下来并为人们广泛接受。

1.2.行业词语泛化的进程

行业用语泛化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它首先出现在行业内人们的语言使用中,他们往往自己熟悉的行业用语指称一般的社会现象。

在特定范围内以行业用语指称一般社会生活现象还属于行业用语泛化的初级阶段,只有当这种泛化被全社会成员接受而广泛使用时,它们才完成从行业用语向普通话词汇转变的过程,这可称为“泛用行业语”。



2.外来词语的类型 见教材第138-139页

外来词语是指来自非汉语的其他语言的词语。

汉语外来词语通常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

a.音译词——用汉字来译写外语词的读音,这类外来语词最多。例如:“巴士”(bus)等。

b.半音半义词——一半表音,一半表意。例如:“艾滋病”等。

c.音义兼译词——同时具有表音和表意功能,即在用汉字译外语词读音的同时,又能通过汉字原有的意义联想到外语词义的作用。例如:“基因”(gene)等。

d.借形词——

直接借用英文字母的词语。或是英文字母与汉字夹用,例如:“AA制”。或是纯粹因用英文词,例如“SOS”等。

从日文中直接借用汉字字形,但不借它的读音。例如:“经济”等。

要注意的是外来词总是跟语音或字形有密切关系的,单纯的意译词最好不要看做外来词。

事实上,部分语词可能有音译词和意译词两种形式。例如:E-mail(写成“电子邮件”是意译词,写成“电邮”是意译词的缩略形式,写成“伊妹儿”是音译词)。



第五节 词汇的熟语系统 见教材第141页

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

现代汉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其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的语言形式一般是固定短语,谚语一般是句子。

熟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以及功能的整体性等特点。

所谓结构的定型性,指的是其构成成份和结构关系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替换结构成份或改变其结构关系。

所谓语义的融合性,指的是其意义不等于构成成份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各部分的意义互相制约、互相依赖,并在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下已经融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新的完整的意义。

所谓功能的整体性,指的是熟语同词一样,都可以用一定的语法规则把它们组织起来,构成句子去同别人进行交际,也就是说,熟语一般总是作为词的等价物来使用的,也是词汇系统的最小单位。

熟语是民族语言特有的词汇单位,比起一般的词汇单位来,熟语受到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深刻,在风格色彩上具有特别名的鲜明民族性。

提 示:注意本节练习题,见教材第147页。



第六节 词义系统

1.概念义和色彩义 见教材第148-150页

概念义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那部分内容。因此一般说来概念又可以称为客观义、理据义或指称义。概念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取决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方法。



色彩义着重反映人们的主观认识,也是构成词义的重要成分。有的色彩义有自己独立的词义内涵,有的则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依附于词的概念义之上。词的色彩义有重要的传情达意作用,有的不影响概念义,有的会影响概念义,甚至决定着概念义的基本性质。色彩义有:感情义、雅俗义、古今义、地域义、社区义、时间义、语体义、修辞义等。

感情色彩义体现的是爱憎好恶的褒贬色彩。在词的各种色彩义中,对概念义影响最大的就是感情色彩义,这是因为感情色彩义往往与概念义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

雅俗色彩义表现的是场合的庄谐、态度的恭随、为人的敬慢、身份的尊卑、主客的敬让、内外的亲疏等方面的词义差异。雅俗色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表现在口语根书面语的对立上,口语比较俗,书面语相对雅一些。

古今色彩义是指概念基本相同,而词的古今色彩不同的词。古词语、今词语与书面语、口语词有密切的关系,古词语色彩义的词往往表现出书面语色彩,今词语色彩义的词往往表现出口语词色彩。古今色彩义与雅俗色彩义有密切的关系。



2.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联

在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往往存在着引申关系:被引申的义项称为基础义,后起的派生义项称为引申义。基础义是相对于引申义而言的,这着眼于词义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基础义跟本义不同,本义是指这个词在历史上最早出现时的原始意义,跟本义相对的是后起义,这着眼于时间的先后顺序的关系。



3.临时语境义和固定修辞义 见教材第152页



第七节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义素分析法 见教材第155-157页

义素是最小的不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语义场

义素分析的要点:

1.必须提取跟其他词有区别作用的义素

2.要提取的应该是最小义素

3.要找出一组词的共同义素,这样就能使有关的辨析建立在共同的意义基础上

义素分析法的作用



第八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

词语的发展和规范化 见教材第164-167页

交际需要的原则:表达的需要、经济的需要、修辞的需要

表义明确的原则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 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 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 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 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 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 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 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 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 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 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 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 见教材第209页



2.单句句型分析 见教材第211-212页

单 句

主谓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谓语句:6种基本句型

名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谓语句:2种基本句型

动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谓语句:3种基本句型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特殊非主谓句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语用位移不影响句型。

划分句型,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句型系统是有层次的,因此,在确定某一个具体句子的句型时,也必须逐层进行,从第一层次开始,一直到最小的基本句型。

第二,要区别开句型成份和短语成份。

4.句子的特殊成份:独立成份和提示成分 见教材第214-215页

第七节 句类系统

1.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一般分为陈述句、以文具、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 见教材第216页

2.“不”和“没有”的区别 见教材第217页

3.疑问句的结构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文、正反问 见教材第218-220页

4.特指问有两种特殊的简略格式:“NP(名词性成份)+呢”和“VP(谓词性成份)+呢”  见教材第219页

5.祈使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 见教材第221页



第八节 句式系统

各类句式的构成特点重点 见教材第223-229页

主谓谓语句:受事性主谓谓语句、领属性主谓谓语句、关涉性主谓谓语句、周遍性主谓谓语句

双宾语句

存现句:存在句、隐现句

把字句

被字句

(参见课后练习)



第九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1.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见教材第230页

2.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 见教材第230-231页

名词性词语经常承担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系事、与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材料、致使、对象

3.语义指向 见教材第232-233页

补语的语义指向:指向动词、主语或宾语及“把”的宾语

状语的语义指向:指向中心语、主语、宾语或介词“把”的宾语

定语的语义指向:中心语或主语

4.语义特征的解释力 见教材第234-235页



第十节 歧义现象分析

1.歧义类型重点 见教材第236-238页

语法组合的歧义:词类不同、词和短语同形、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

语义组合的歧义

2.歧义的消除重点 见教材第241-242页

利用语音

改换词语或改换句子

利用语境

(参见课后练习)



第十一节 句子的动态变化 略



第十二节 复句类型

1.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见教材第249-251页

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

关联词语是重要的语法标志

停顿是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重要的形式标志



2.复句的类型 见教材第251-256页

并列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补充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转折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



第十三节 多重复句与紧缩复句

1.多重复句与划线分析法重点 见教材第258-261页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上组合起来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

把层次分析法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多重复句的分析上,并用竖线表示出来,这就是“划线分析法”。



2.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重点 见教材第261-262页

“不……不……”

“不……就……”

“不……也……”

“再……也……”

“一……就……”

“非……不/才……”

“越……越……”



3.紧缩复句的特点 见教材第262页

有一些紧缩复句只使用单个的关联词语。

紧缩复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全部出现。也可以全不出现。

(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章 语用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1.语用与语用意义 见教材第265-267页

所谓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话语在语言意义的基础上由于语言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的作用而形成的意义叫做语用意义。



2.发话者和受话者的语用策略 见教材第269-271页



3.语境 见教材第271-272页

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的存在方式。

语境是交际双方共享的

按照关联性原则选定的知识组成了理解一段话语的语境



第二节 言语行为及其基本准则

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 见教材第275-278页

会话合作原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会话礼貌原则:慷慨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

第三节 话语结构

1.衔接的类型:指代关系、省略关系、逻辑关系、替代关系、词义关系 见教材第280-281页

2.会话的主体:话轮、话对、话段 见教材第286-287页

3.会话的轮换规则 见教材第287-288页



第四节 语用意义

言外之意 见教材第293-294页

言外之意的推理过程:以语面意义为起点、相关的语境因素为依据,在语言信息与语境信息的相互作用下进行推理 见教材第297-298页



第五节 语言要素的修辞

语音与修辞:语音的美学功能与表象功能 见教材第299-302页

句子语序的变化:词语语序的变化、语法语序的变化、语用语序的变化 见教材第303-305页



第六节 语用效果与辞格

1.超常搭配的常用辞格重点 见教材第307-312页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拟物)、移就(移情式、移觉式)、粘连(完整式、缺省式)、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双关(谐音式、语义式、对象式)、反语(讽刺反语、风趣反语)、借代(特征借代、成份借代、地名借代、作者借代、品牌借代、材料借代)



2.着眼于特殊标志的常用辞格重点 见教材第312-314页

对偶(正对、反对、串对)、排比(平排、递排)、顶真(词语顶真、句子顶真)、回环(严式、宽式)、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参见课后练习)



第七节 语体分析

语体与各类语体的特点 见教材第317-326页

口头语体的特征

书面语体的特征



六种主要语体:日常谈话与体、正式演说语体、大众传播语体、公文事务语体、科学技术语体、文学艺术语体



第八节 病句修改

病句类型与修改 见教材第329-335页

语法病句类型:

词性不对

虚词不妥

成份残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补语残缺

结构杂糅:格式套叠、句式杂糅

语义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述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偏正搭配不当、述补搭配不当

表述歧义

语用病句类型

成份多余: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修饰语多余、补语多余

语序有误:定心错位、定状错位、状补错位、状语错位、误补为定、多层定语语序混乱、多层状语语序混乱

复句常见病句与修改

分句间意义缺乏关联:缺乏照应、不合逻辑、陈述对象不一致

分局间次序层次混乱:次序混乱、层次不清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与分句间的逻辑意义相悖

关联词语滥用

关联词语欠用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有误
沙发
独情、氺煮鱼 发表于 12-9-27 18:45:44 | 只看该作者
LZ好人 LZ辛苦了
板凳
Sean339 发表于 12-10-22 09:30: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分享~
地板
mademoiselle 发表于 12-10-26 23:55:58 | 只看该作者
独情、氺煮鱼 发表于 2012-9-27 18:45
LZ好人 LZ辛苦了

dingdingdingding
5#
桧卉之痕 发表于 12-10-27 22:15: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是真心不错的。
6#
dropwater 发表于 12-10-27 22:30:5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
7#
zmy316317 发表于 16-6-16 08:39:40 | 只看该作者
Sean339 发表于 12-10-22 09:30
感谢楼主的分享~

谢谢正需要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15:19 , Processed in 0.10361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