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分析化学课本本章小结上的基本概念和要点与难点(在线学习)】

[复制链接]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大家回帖添加,我会加进来。。。奖励2-10考元!
第2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2、相对误差:以真实值的大小为基础表示的误差值
3、系统误差 也叫可定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和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主要有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和操作误差。
4、偶然误差 也叫随机误差或不可定误差,是由一些偶然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都不固定
5、准确度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6、精密度 平行测量的各测量数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7、置信区间 在一定置信水平时,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8、有效数字 实际上能测量的数字。

9、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10、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1、显著水平性: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12、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 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13、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章 滴定分析概论
(1)化学计量点 当化学反应按计算关系完全作用,即滴入的溶液中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的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称为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2)返滴定法:又称剩余滴定法或回滴定法,当反应速率较慢或反应物是固体的情形,滴定剂加入样品后反应无法再瞬间定量完成,此时可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标准溶液,待反应定量完成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称为返滴定法。
(3)置换滴定法:对于不按确定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如伴有副反应)的物质,有时可通过其他化学反应进行滴定,即加入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其被定量地置换成另一种可直接滴定的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此生成物,称为置换滴定法。
(4)分布系数一定型体的平衡浓度占分析浓度的比值,称为该形体的分布系数。
(5)副反应系数(α) 物质每种存在型体浓度与物质各种存在型体总和比值的倒数,称为副反应系数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酸碱的定义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2、酸碱强度 用离解常数Ka或Kb表示,Ka(Kb)越大,其酸碱性越强。
3、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和质子自递系数:在溶剂分子间发生的质子转移反应,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4、酸(碱)的浓度 在一定体积溶液中含有某种酸(碱)溶质的量,即酸(碱)分子的分析浓度。
5、酸(碱)度 溶液中H+(OH-)的浓度,严格地说是H+(OH+)的活度,常用p(OH)表示
6、酸碱的分布系数 溶液中某种酸碱型体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
7、质子条件式 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应该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这种质子平衡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质子条件式。

8、酸碱指示剂和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酸或弱碱,这些弱酸或弱碱与其共轭碱或酸具有不同的颜色。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突变的范围称为变色范围。
9、酸碱滴定曲线 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标准溶液体积或反应完全程度变化的图形,突变所在的pH值称为滴定突跃迁。
10、酸碱滴定突跃和滴定突跃范围 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值点突变称为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pH值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11、 滴定误差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间不一致引人的相对误差。
12、非水滴定法 在非水溶剂中进行化学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非水滴定法。
13、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将不同强度的酸或碱性均化到同一强度水平的效应称为均化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成为区分效应。
14、在酸碱滴定中,重要的是估计被测定物质能否被准确滴定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pH=PkIn+-1,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的指示剂可用来指示终点。
15、溶剂的性质(酸碱性、离解性和极性)对滴定产生影响,溶剂的碱性越强,酸性物质在该溶剂中中显示的酸性就越强;反之,溶剂的酸性越强,碱性物质在溶剂中显示的碱性越强。质子溶剂存在质子自递反应,溶剂的Pka越大,滴定的突跃范围就越大,滴定终点越敏锐。溶质在溶剂中的理解与溶剂的记性有关。极性强的溶剂介电常数答,溶质在这种溶剂中容易解离,酸碱的强度增大。常利用均化效应来测定混合酸碱的总量,利用区分效应来测定混合酸(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16、非水溶液中滴定弱碱,通常选择对碱有均化效应的冰醋酸作为溶剂,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作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的确定常采用电位滴定法,或者以结晶紫为指示剂。测定不太若的羧酸类,常以醇作溶剂;弱酸和极酸性的滴定,则以乙二胺、二甲基甲酰等碱性溶剂为宜;甲基异丁酮不发生自身解离,是良好的区分性溶剂,适用于混合酸的区分测定;常用的碱标准溶液为甲醇钠的苯-甲醇溶液,常用的指示剂是百里酚蓝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
1、稳定常数: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Y(通常指EDTA)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化合物MY的平衡常数
2、累积稳定常数(β):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L逐级形成MLm型配合物,将逐级稳定常数一次相乘,则得到各级积累稳定常数
3、副反应系数(α):将被测金属离子M与滴定剂Y之间的反应作为主反应,其他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程度,包括酸效应系数αy(H),络合效应系数αM(L)
4、条件稳定常数K’MY 在一定条件下,校正了各种各副反应后,生成络合物的实际稳定常数称条件稳定常数
5、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多基络合体的络合物,其络合比一般是1:1,。反应速率快,生理的络合物水溶性大,稳定性高,大多数金属与EDTA络合物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6、络合滴定通常采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与指示剂的变色不可能完全一致。假设△pM’=+-0.2,用等浓度的EDTA滴定初始浓度为c的金属离子M。通过计算lgc*KMY’为8,6,4时的终点误差非别为0..01%,0.1%,1%。要使误差在滴定分析的允许范围内(0.1%),需满足lgc*K’MY
>=6,或cK’MY>=10。
7、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的颜色有明显区别,终点颜色变化才明显;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络合物(Mln)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络合物(MY)的稳定性低。这样EDTA才能夺取Min中的M,使In游离而变色。一般要求K’MY/K’MIn>100.
8、某些金属离子可与指示剂生成稳定络合物,使终点时产生封闭现象,变色不敏锐,因此测定这些离子时需要采取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9、为了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掩蔽方法有络合掩蔽法,沉淀掩蔽法和氧化还原掩蔽法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2、氧化形和还原形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从氧化形变为还原形,本身被氧化,从还原形生成氧化形。
3、标准电位Φ 给定电极与同温度下标准氢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成电对的半电池反应中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活度为1mol/L
4、条件电位Φ-‘ 在考虑离子强度以及副反应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时的电位称为条件电位,仅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5、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即影响电对物质的活度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的因素,主要有盐效应,酸效应,生成沉淀和生成络合物。
6、指示氧化还原滴定重点的常用指示剂有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7、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直接滴定、置换滴定、回滴定和空白滴定等方法都有应用。根据滴定剂名称,氧化还原滴定法可分为碘量法、高锰酸钾法、溴量法、铈量法、高碘酸钾法、亚硝酸钠法、重络酸钾法等。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滴定法
(1)络酸钾指示剂法 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氯化物或溴化物时,采用K2CrO4为指示剂的滴定方法。
(2)铁铵矾指示剂法 分为直接法和返滴定法。直接滴定法是采用NH4SCN(或KSCN)为标准溶液,在HNO3酸性溶液中测定Ag+。返滴定法是在含有卤素的HNO3溶液酸性溶液中测定Ag+,返滴定法是在含有卤素离子的HNO3溶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AgNO3 ,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NO3,采用铁氨矾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3)吸附指示剂法 用AgNO3为标准溶液,以吸附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4)重量分析法 通过称量物质的量确定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的一种定量滴定方法。
(5)共沉淀 进行沉淀时溶液中某些可溶性杂质夹杂在沉淀中沉下来,混在于沉淀中的现象
(6) 后沉淀 在沉淀析出后,溶液中原来不能沉淀的组分,也在沉淀表面逐渐沉寂出来的现象。

(7)盐效应 在难溶解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由于加入其它易溶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8)酸效应 溶液的酸度 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9) 同离子效应 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10)络合效应 溶液中存在能与构品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的现象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章 电位分析法及永停滴定法
(1)化学电池 由两个电池和电解池组成。根据电极反应是否自发产生,化学电池分为原电池和电解池两类。若电池两电极上自发产生电极反应,即构成原电极。若需在电池的两个电极上施加一个外电压,方可产生电极反应,称为电解池。(2) 可逆电极 电极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的电极为可逆电极。组成电极的两个电极都是可逆电极的电池称为可逆电池。
(3)相界电位 在不同相界接触的相界面上,由于电荷在相界面上的转移,正负电荷分别集中在相界面的两侧形成所谓的化学双电层,达到平衡后在相界两边产生的稳定电位差称相界电位。
(4)参比电极 电位固定不变,不受溶液组成变化影响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5)指示电极 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极称为液接电位。
(6)液接电位 两种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触界面两边存在的电位,称为液接电位。
(7)不对称电位 当玻璃电极两侧H+浓度相同时膜两侧相界电位的差值,称为不对称电位。
(8)离子选择电极 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能力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和响应离子的活度满足Nernst关系式。
(9)电位法 根据测量电极电位值,以确定待测物含量的分析方法。若根据电极电位测量值直接求待测物的含量称为直接电位法。若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确定滴定终点求算待测物含量的方法称为电位分析法。
(10)永停滴定法 把两个相同的指示电极插入测定的溶液中,在两个电极间外加一电压,通过滴定过程中两个电极的电流变化确定终点的方法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章 光学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 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仪器分类方法。
(2)光谱法 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内部发生量子能级之间的跃迁,测量由此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的方法。例如,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顺磁共振波谱法。
(3)电磁辐射 又称电磁波,是一种以巨大速率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媒介的光子流。
(4)光谱 当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所得的图谱。
(5)光谱分析法 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简称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和散射光谱法是光谱法的三种基本类型。
(6)吸收光谱法 物质吸收相应的辐射能而产生的光谱,其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所提供的辐射能量恰好满足该物质两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发射光谱法 发射光谱是指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学能的激发而产生的光谱。利用物质的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发射光谱法,如荧光法、磷光法。
(8)非光谱法 指那些不以光的波长为特征信号,仅通过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变化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有折射法、旋光法、浊度法、X射线衍射法等。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7.。。。。。。。。。。。。。。。。
 楼主| lice_1987 发表于 10-10-27 14: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07:37 , Processed in 0.10682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