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四年——一个心理本科生的回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来只是想给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做个简单的总结,然后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没想到就文思泉涌了~~文章很长,或许也不适合放在这个坛子,但是也或许我这四年的心理学学习能给热爱心理学的人一些启发~~~~~



    前言:
    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没有理想的孩子,真的。我的脑袋中从来没有过“长大后我要当警察、医生或者科学家”之类的梦想。我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也没有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一直表现得很乖,从小就不让人操心。或许还得加上“这孩子太内向”的评价。从1989年到2007年,除了阴差阳错地考砸了中考之后又严重考砸高考之外、除了去了两次蓬莱山庄(殡仪馆)之外,我的人生过得很平淡。然后,和别人一样上了大学。

2007年—2008年  大一
她们说刚见到我时,我短发、衣着中性、不理别人,以为我是那种很酷的女生,后来才发现原来我这么“女人”。

    其实我的情景记忆和自传体记忆能力并不好,所以对于大一,我只记得我疯狂地到处跑。杭州的高校(除了滨江地区的)我差不多都跑遍了。从下沙高教东区到紫金港、到小和山,光在挤公交、等公交中就要花费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杭州的学生你们懂得!),但我却乐此不疲,每到周末就屁颠屁颠地往外跑。同学们的学校逛的差不多了,就去逛市区、逛延安路、逛西湖。等到杭州逛得差不多了,就又去逛在上海、金华、宁波的同学的学校,顺便再逛逛西塘什么的。总之,大一就是在“玩野了”的状态中度过的。
至于学习,当然是荒废的了。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解剖课上血淋淋的屠杀蟾蜍的画面以及为了取得血样验自己的血型而狠命扎自己手指的场景。只是后来我才明白,期末考之前老师会给我们划范围、划重点,然后大家集体一阵“抱佛脚”之后,一般都不会领回一盏红灯。
    至于社团、学生会,跟风性质地参加了几个社团,参加了几次活动、会议之后,我得出结论:TMD真是没意思!太形式主义了。在学生会新闻部当干事,学院里有什么会议、活动,你都得去呀,去了还得拍照,然后再回来写一篇新闻稿呀。虽然我有点写作底子,写一篇新闻稿难度不大,但是我潜意识里鄙视自己:为什么我要花时间去写那些我厌恶的、冠冕堂皇的、纯粹是形式主义的文章?并且偏偏我每次又都能完美地交差?我想我是体验到认知失调了,为了减少这种认知失调引起的不快情绪,我选择退出学生会。同时退出一切社团。
就是这样的大一,居然还能分别在第一、二学期弄到个二等、三等奖学金?
    暑假去了宁夏银川玩儿,凑巧的是高中的好友一家也去银川亲戚那玩。然后我们就各自从下沙和紫金港降临到银川。然后再一起压银川的马路、吃银川的路边摊。然后她和她的家人去*平坡看沙丘,回来时晒黑了一层皮;我和我爸他们则去了镇北堡西部影城、沙湖,回来后也晒红一层皮。
    8月中下旬回学校军训,也就十几天左右,训练强度不大,和高中的差不多,没什么深刻的印象了。


2008年—2009年  大二
她们说 you  change  a  lot!

    说实话,大一时的我变得比以前开朗多了。高中同学来看我,说:“恩,比高中时会笑多了!”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这种癫狂状态的我不是我的常态。或许我只是想找些刺激来激活一下我那麻痹不仁的心。当初选择心理学专业的初衷就是想了解自己如何能做到这么冷漠、这么沉默寡言?是我真的不愿说话还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呢?
    只是一年的心理学学习让我失望了。书本上永远只有枯燥的理论、老师只会念PPT,上课语调基本在一个频率,听得人想睡觉,我想要的解释在书本上找不到······所有的这一切都造就了我上课玩手机、睡觉的坏习惯。
这种效应一直延续到大二,并且大二之后我不疯狂地出去玩了,我又开始安静下来,
不是上课,就是回寝室上网。其实网络这个东西在我大学之前真的接触得不多。对于一款你刚刚接触的产品,你总是会埋没它的大部分功能,而仅仅只为找到它的一个功能就沾沾自喜好一阵。我对于电脑,正是如此。我上网多就是看看小说、电影、听听歌、聊聊天。然后过一阵就又觉得上网也真没意思!大二上半学期就是这么没意思地虚度过去了。
    大二下半学期,开始上《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这两门课,这两门课是我的救世主呀,我先膜拜一下!
《实心》的老师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第一节课他就说在他的课上你需要保持时刻的警惕,因为他随时会提问,有时候按座位轮流提问,有时候按名单提问。他说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站起来,本来就够紧张了,一站起来就更紧张了(这是什么?心理暗示,有木有!)他说他有个怪毛病:你回答的问题不好,他会冲你笑,如果你回答得很有水平那他反而会皱眉头。一直以来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而绝非仅仅只是给我们一个下马威。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很怕上《实心》这门课,怕他那张笑眯眯的脸。
    然而,我却逐渐发现我喜欢这种课堂,这才是一个课堂该有的样子,那种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而下面却趴到一大片的课堂实在是了然无趣。虽然我还是不会主动举手发言(我很低调的,哈哈~),但是我会在座位上轻轻地回答他的提问。记得有一次,他问到有关人机互动的问题,说:现在有一种高级防盗门可以通过电脑系统分辨人脸。但是目前的计算机模拟在模式识别上尚有缺陷,如果主人的脸变胖或者变瘦,电脑就不能将此和原来的主人的脸进行匹配,从而判断你不是主人,拒绝你进入房子。这是因为计算机没有人类的什么知觉特性?
教室里一阵沉默之后,我轻轻地说了一句:知觉恒常性。而他刚好站在我旁边,听到我的回答说了一句:漂亮!然后还问我的名字。我当时就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之后,我在他的课上回答问题就更大胆了一些。在他的课上得到一系列的肯定之后,我想我的自我效能感肯定是大大地提高了,这让我对这门课更感兴趣,进而让我对《认知心理学》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认知心理学》大多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是一门以科学实验来证实认知过程的理论的学科。
我们都知道,对一件事物的直接兴趣可以激发学习它的最大的内部动机。受《实心》这门课影响,我去找更多相关的书看,比如《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等等书,看书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多理论都不懂,《普心》没学好,哎~然后我决定把这之前遗失的理论给找回来,但是国内教科书大多枯燥无味、给人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感觉,我实在提不起兴趣看,所以就去找外国人写的书,很庆幸找到津巴多的这本好书:《心理学与生活》。我觉得这本书真正为我开启了认识科学心理学这扇窗!
之后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我干脆暑假留在学校,蹭着考研自习室的空调,把《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等等书(都是外文翻译书籍)给看了一遍。看着那些学长学姐们为了考研拼搏的样子,也萌生了一点考研的想法。
    总之,大二下半学期是我整个大学的转折点吧。按照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和玛西亚自我同一性整合的四个阶段理论,我的自我同一性不再停留在“合法延缓期”,而是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中向前迈了一步,上一次的探索应该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可惜那次的探索似乎没那么成功。


2009年—2010年 大三
    我说:这个世界的信息这么多,你得学会甄别适合自己的;这个世界的路口那么多,你得明白自己所喜欢的。别人的意见永远只能拿来当参考!

    大三上半学期的课程安排密度似乎刚刚好,有我比较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同时大二暑假萌发的考研念头时不时地通过前意识这个“门卫”的检查,从我的潜意识层面溜到意识层面。然后我就遵从他的意愿,去网上查找一些关于心理学考研的信息。其实那时我很迷茫,我需要决定考什么方向,需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你得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
    我开始泡各种论坛,比如心理搜普、心心水滴等,在心理搜普待过一阵儿,也在里面活跃了一阵。然后发现,虽然论坛的表面排版似乎已经覆盖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看似信息比较全面、资源比较丰富,其实活跃的版面永远是那么几个: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变态心理,还有那些所谓的趣味心理测验版面。坛子里面会时不时地出现互相掐架的情况,TMD这是在干吗?求助者被你们晾在一边,然后你们自己在逞口舌之快?!逛这个坛子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确实不适合往心理咨询方向发展,因为一没兴趣,二共情能力太差(罗杰斯提出的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恐怕只有他自己能做到。)三是觉得心理咨询这个东西太虚无缥缈了,我更偏爱科学研究,并且我坚信:科学的思维在于证伪!不能证伪的理论都是TMD耍流氓!(请原谅我一再地使用这句脏话,咳咳~
    再说说心心水滴这个坛子,这个坛子都是一些脑科学研究者或者爱好者,比较关注于认知、脑成像技术等。我就是在这个坛子里知道了心理学有cognitive neuroscience 这门学科分支。在我稍稍明白这是门什么学科之后,我发现我已经决定好:如果考研,可以考这个方向!这个决策绝非是经过期望效价的主观估计之后的理性计算而得出的,我遵从的是自己的直觉。我们人类的判断、推理、决策往往都是非理性的,这除了知识经验的限制之外,还有生物适应方面的因素:长期的进化使我们人类使用更快的策略(比如各种启发式策略)来做出决策以应对突变的环境。这种直觉的决策或许是非理性的,但是它有助于我们的种族生存下来。既然有更快的方法去做出决策而同时又不影响种族生存,那我们又何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理性的逻辑推理呢?当然,科学需要理性逻辑思维,但它已超出一般的生物适应需求。
    再说说课程吧,社会心理学因为自己看过相关书籍,而上课的老师又讲得很浅显,而且啰嗦(我最讨厌啰嗦的人啊!!!),所以我上课就没怎么听,自己干自己的事儿了。《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位新来的女老师上的,她说实验心理课的老师差不多把方法都讲完了,她没什么好讲的了,就给我们很多的实验设计的案例,让我们评析实验设计中的优缺点,然后进行完善。或者直接给我们一篇paper的摘要和引言,让我们分析这篇paper主要分析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等等。然后每当她抛出一个问题没人回答的时候,我被叫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概率就极其的大。她和实心老师交流得太多了,连期末试卷的结构都差不多,哎~~
    Abnormal psychology 我向来就很有兴趣啊,最让人激动的是老师组织我们去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零距离接触clinical population啊!在主治医生陪同下,我们详细访谈了三例病人:一例患双相障碍的(访谈时处于轻躁狂状态)、一例妄想症患者、一例强迫性癔病患者。还有一些重症病人不让我们接触,他们被隔离在楼层的另一侧,隔着栅栏可以看见他们的,他们的眼神都相当得空洞无神!总之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同的精神病人的世界。本来临床心理学也是我考研方向的选择之一,无奈没有医学背景,不让报,哈哈,只好放弃。
    恩,大三上半学期差不多就在这样上课、泡论坛中度过,因为天气一冷,我就会变得很懒,嗜睡、不想出门,除了上课就整天窝在寝室了,嘿嘿。
    大三下半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年论文。我们学校是这样子的:大三上半学期末的时候让你选择学年论文的导师,然而再根据学生选择情况调整一下,平均每个老师指导两个本科生的论文。然后大三下半学期做学年论文,算是在毕业论文之前先练练手。很多人对学年论文都不重视,因为前辈们的经验说学年论文可以随便写写,甚至可以只写一篇文献综述。但是,我想自己试试完整地做一个实验,写一份论文。然后我选的导师就是教我们《实心》的老师,其实私下里我们都叫他小强,哈哈~~
    刚开始的时候很没有头绪,不知道要往哪方面做实验设计,纠结了好几天,然后和小强说我对学年论文无从下手,求他指导。他反问我:你对什么课题比较感兴趣?我一阵懵~然后他又来一句:随便说说。于是我就真的随便说了:我想做跟情绪相关的。(其实是刚好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情绪的研究,还是只看了一个题目的。你看,又再认启发了吧!)然后小强就说情绪水平很难操纵什么的,然后我马上又接了一句:那用启动范式呢?小强说:这个可以试试。然后我的课题就这么给定好了:情绪启动。接着我就屁颠屁颠地回寝室找关于情绪启动的文献了。
    情绪启动的研究已经很多人做过了,所以文献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光是关于情绪启动的文献综述就有好多。我直接先看综述,看了四篇。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大概的实验设计,就立马qq小强了,小强说做这种实验要不就是要有前人的理论背景,要不就是要有实践意义。请你考虑。然后我就仔细看了看,文献综述中有关于情绪启动理论的描述。就开始写我的详细的实验设计了。第二天给小强发过去,小强说:写的还不错,我仔细看看,明后天给你答复。然后我就等啊等。第二天晚上小强给我回复了,给我指明了实验设计中实现的困难,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问我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假设是什么,几个自变量的主效应和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情绪启动的关系是什么。当时把我问的呀,还好不是当面问呀,不然我肯定面红耳赤!不过我聪明,回了一句:谢谢*老师给我指明这么多问题,我需要好好想想。然后一想就是很多天。这些天我又找了很多相关文献,一篇一篇地看,不过越看越困惑,很多因素混杂在一起,我看不清啊看不清~~后来我决定或许得找篇外文来看看更好,于是就在综述里面提及的外文中选择了一篇我觉得比较靠谱的,去数据库里下载下来看。刚开始看外文的时候真的很痛苦,主要是我语法结构还行,但是词汇量不够,严重影响我阅读啊!有时候看的真是很烦躁,不过我总算挺过来了。而且非常欣慰的是,我受其启发,知道我要干什么了,明白我的实验目的和我的实验假设是什么了。
    接下来我就直接找机会去和小强面谈了,因为毕竟有些细节,qq和电话里都说不清楚。
实验设计总算通过了小强的审核,小强让我可以开始编实验程序了。
因为混迹各论坛,所以我知道E-prime学起来比较简单。然后我就开始到处找E-prime的下载链接,试了几个都不行。正在这时一位研究生学姐找我当实验被试,我发现她也用E-prime,所以我就趁机搞到了一个E-prime,哈哈~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恩,E-prime确实是蛮简单的,只是它没法实验复杂的刺激匹配,而我的实验刺激匹配恰好比较复杂。然后这个问题又让我纠结了很久。尝尽各种办法还是不行之后(我不会VBCC++等程序语言),我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半手动随机,哈哈~~烦是烦了点,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下面还有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数据分析不合假设,修改实验、找足够多的被试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在大三期末之前,我写好了一篇完整的论文,写了一万多个字,当时写完我都快泪奔了~~~
在弄学年论文的空当,我还顺便关注了下心理学比较好的学校的信息,决定了我的方向:cognitive neuroscience。有这个方向的高校本来就不多,北京的学校首先被我排除。原因有三:一是南方人表示不能适应北京那种气候;二是珍爱生命,远离政治!三是我不喜欢人太多的地方和东西,一样东西就算我再喜欢,如果很多人抢,那么我就不会和他们一起去抢。
    剩下的就只有西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了。中山大学不统考,要看英文参考书,如果我能早点准备,我或许会考中山,但是只剩下半年多的时间了,中间还要两个半月的教学实习(谁叫我是师范生呢!),我没有信心考中山,所以就考西南吧。
    就这样,我的学校和方向就都定了。剩下的就是坚持了。我其实就想得那么简单!
    暑假留在学校,天天去考研自习室看书,期间报了个恩波的考研政治暑期强化班,因为就在我们学校开班,比较方便,就报了。现在想想这钱花的太冤枉了!除了第一天,其他的都在睡觉啊睡觉!任茹芬你太会吹啊太会吹!

2010年—至今   大四(待毕业中)
我说:天知道呢,也许就是一闪念的东西往往在我们潜意识里牵引我们,等我们有一天走到了,忽然发现,原来你心早有所属。 
                                                                        ——引自“静水深流”的新浪博文

上半学期
    开学一周之后就去小学实习了,实习时间:96~1126日。我实习的学校比较近,骑自行车20来分左右,没有公交直达(需要再走5分钟左右的路程)。每天要630起床,因为7:30要在实习学校了。
     实习生活很悲催,教小学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俗称思品(有一个指导老师,会指派你干活~),还要当二年级一班的跟班班主任。思品啊思品!我一个学心理的就是给小学生教思品去的!
     三年级的活:指导老师要看你的教案,所以你得好好备教案!要来听你上课,所以你得好好备课!有时候三年级三个班的思品都给你上啊!美其名曰:让你多上几次课,找找感觉。姐姐我就是语气平淡、表情僵硬怎么了!姐姐我不喜欢抑扬顿挫怎么了!偶尔还让姐姐去图书馆整理个图书、报刊什么的!(看来说起实习我又不淡定了~~~~
     二年级的活:早读、大课间(一般到操场做操)、午饭、午饭间、小课间(吃点心)、放学都得跟在那群小p孩身边啊!我是他们的保姆啊保姆!
     11月份初的时候还安排公开课,拉一帮子人来听课,弄得我们紧张兮兮的,教案改了又改,试讲了一遍又一遍,你说这有什么意思!
      实习期间我没复习,太累了,没心情看书。有一个插曲:为了能听到翁旭初的讲座,我活生生地把那天我有课要上这件事给选择性遗忘掉了,偷偷地跑回我自己的学校听讲座来了,听到一半的时候,那个教学指导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怎么不去上课,我惨兮兮地说我忘了,然后叫同学先帮我垫垫。感谢我们实习小组的组长为我说尽好话,才让我第二天没被批。就这样好不容易熬到实习结束,才重新全身心投入复习。
     只剩下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复习。我现在都不知道这两个月是怎么过来的。不想去回忆了,就这样了。室友说那阵子我回到寝室就一句话不说,也不理她们,还以为我怎么了呢,哈哈~但是考前一周,我很放松。先是在寝室睡了一天一夜,然后去自习室看小说,呵呵~
     考前那晚,大家都死命地在背政治什么的,我和我同学则在旅馆开着电视,手里再拿本肖4装装样子,看《天天向上》和《凤凰卫视》。那期天天向上请了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过来,好像叫王峰。其实他是有一套超级强悍的记忆策略,比如他说他把数字12(语义码)都转换成日历(12月)(表象码),我们知道我们的记忆具有双重编码系统:表象编码系统和语义编码系统。表象编码系统中对表象码提取和加工都是平行的,而语义码地提取和加工都是序列的,他将语义码转换为表象码表征,所以才能这么快记住并且报告出来,是这样吗?
     考完之后再在学校待了两天,回家那天又碰上杭州下大雪,箱子在雪地里很难拖啊。整个寒假过得很糜烂!

   下半学期
    这个学期大家都忙啊,忙着毕业论文,忙着找工作、忙着各种招考。
我一直在很淡定地等考研成绩,228日,重庆的成绩就出来了,360分,怎么说呢,专业课成绩让我失望了。我知道我好准备复试了。
先说说毕业论文的事儿吧,我是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做的,在以前的实验设计里多加一个变量,再找三十几个被试做个实验,然后分析下数据,做一个3×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讨论也是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所以我的毕业论文做得相对来说很轻松。前两天我把一切用表什么的都拿去给小强签字了,小强说:你这论文写得挺好的,没什么好改的了。就这样我一遍通过,是我们班最早完成毕业论文的,哈哈,我一直可以安心地准备复试,这是不是说明我有先见之明?
    复试通知还没收到,我淡定地等着通知。

    巴德利让我们知道回忆的过程涉及对记忆内容的自动重组、建构,以致我们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多少会和客观事实不符。所以,你也可以把这当一篇小说看。
沙发
freedomsky 发表于 11-4-2 07:55:56 | 只看该作者
和我们大同小异,不过你过得挺自在,呵呵。
板凳
あぃ 发表于 11-4-2 07:5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あぃ 于 2011-6-26 21:10 编辑

很丰富的学习经历,很好,很羡慕~
地板
asdf627 发表于 11-4-2 08:48:59 | 只看该作者

回 楼主(绕着屠刀跳舞) 的帖子

楼主一直以为你是一哥们……你对认知神经科学了解应该比较多,请教一下电子科技大学的神经信息实验室和华东师大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哪个比较好,楼主了解不?帮忙分析一下……谢谢了……我很倾向于生物物理神经生物学那些方向……
5#
方圆自得 发表于 11-4-2 10:00:20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很不喜欢实证研究,也很怀疑那些做实证研究的意义。。。不过看了你的帖子多了一些理解。。。喜欢咨询,喜欢分析人的内心活动,成长环境,挖掘人的潜能,喜欢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比起你来我的这种实证研究的功底比较差,还好咨询貌似对这个要求没那么高
楼主感觉是一个内心很有想法的人,很有才,加油,祝你好运!
6#
恋恋风景 发表于 11-4-2 11:13:38 | 只看该作者
跨考的看完各种羡慕本科生啊 真好!
7#
李囧囧 发表于 11-4-2 11:51:23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本专业的的确在很多方便内行许多,在专业课和实验的接触程度上  对于跨考生来说真是望尘莫及。

PS。 LZ是杭师的么。
8#
笔为剑 发表于 11-4-2 11:51:28 | 只看该作者
善于分享的人总是进步很快的。当你半年前发那个重量级帖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你的成绩肯定会很高。跟你一样发过精华帖的凉音等人,如今也都如愿以偿。
我是跨专业考上心理学研究生的,对心理学本科生的生活也知之甚少。你的帖子,给我很大启发啊。我一定要把心理学本科生学过的东西都认真学一遍!
9#
5jack 发表于 11-4-2 12:05: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选择认知神经,可以考虑李红老师,个人认为整个西南就他最有水平,光SCI就发了30多篇,IF高于4的paper都有好几篇。话说他09年毕业的个学生,袁加锦老师,4年硕博发了10篇SCI。。。貌似他们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就是情绪,楼主加油!
10#
霞仔 发表于 11-4-2 12:08:36 | 只看该作者
哇,这四年说来也蛮丰富多彩的哈!羡慕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06:37 , Processed in 0.10326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