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代史笔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36 | 只看该作者
八、日本的扩张
  日俄战争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改变了远东地区的力量对比。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它向殖民地民族表明,欧洲的统治并不是神圣的、命中注定的。自征服者时代以来,白人第一次被打败,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满了令人激动的希望。从这种意义上说,日俄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的里程碑,是非欧洲民族充分觉醒的序幕。
第八节         非洲
欧洲人向非洲南部入侵的时间较晚的原因:自然因素:气候恶劣、疾病流行、地理障碍。社会因素:非洲人比美洲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有优势的组织和抵抗。经济因素:缺乏诱使欧洲人进入内地的可利用的财富。到1914年,非洲诸民族在许多方面已受到欧洲人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亚洲人所受到的影响还要大;不过,非洲内地的许多村民仍过着基本上未受到欧洲侵略者影响的生活。
一、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始于1412年。葡萄牙人将非洲奴隶带到里斯本。1510年,葡萄牙人向新大陆运送了第一船非洲奴隶。奴隶贸易中奴隶的平均死亡率从10%到55%不等。欧洲人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为1000万,但非洲损失的人口则在3000-4000万。奴隶制在非洲已是一个固定而又普遍存在的制度,但奴隶在非洲通常被当作家庭中的一分子。而在欧洲,奴隶制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从一开始就主要是经济性质的。当欧洲人开始大规模投入非洲的奴隶贸易时,种族主义又加强了奴隶贸易的非人格性。
二、非洲探险
探险的动因:废奴运动直接促成了对非洲的探险和开发。出于对地理科学的爱好的增长,
欧洲人渴望了解未经勘探的地区。
探险过程:对非洲大陆进行系统的探险始于1788年“非洲协会”成立。
三、非洲的瓜分
  1870年以前,欧洲列强在非洲只是占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区。它们主要是海港、设防的贸易站以及少数作为从事贸易的附属地而不是作为领土扩张的基地而获得的邻近地区。1870年后,欧洲反殖民主义的态度完全改变。殖民地被看作是母国的财产,未被占领的、无防御的非洲大陆变成了帝国主义者渴望争夺的中心。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是帝国主义争夺非洲的领导人。1870年,布鲁塞尔会议,占有非洲,“中非洲探险与开化之国际协会”。1879-1880年,“国际刚果协会”。1884-1885年,柏林会议,为进一步瓜分非洲领土作出了若干规定。到1914年时,利比亚、埃塞俄比亚成为非洲未被瓜分的国家。
四、欧洲的影响
1、        经济影响。工业化了的西方需要非洲内地所发现的原料。外国公司租借土地以及外国移民
的涌入。欧洲经济影响的结果是双重的:一是使非洲人卷入世界范围的货币经济中;二是直接或间接地使他们从属于在任何地方都是“老板”的白人。
2、        文化影响。传教士有意识地改变非洲文化,并运用了三大工具:教育、医学和宗教。
3、        政治影响。非洲的边界划分、组织管理体系的改变、早期民族主义者的产生。受过西方教
育的非洲人尝试接管本民族的政治领导权。在1914年前,他们并不要求完全的独立,但坚持要更多地参与政治,从而为以后成功的民族主义运动准备了条件。
五、结论
  欧洲给非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人力枯竭、农业土地转让、经济命脉被控制、文化上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村庄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未发生较大的变化。
第九节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19世纪,欧洲对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的影响比它对亚洲和非洲的影响深远的多。影响指的是彻底的欧化。欧化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政治统治或文化渗透。它还包括实际的生物取代即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有形的取代。随着海外地区种族上的欧化而来的必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一、种族上的欧化
1、        早期的迁移。欧洲移民绝大多数去了南北美洲。在欧洲最早的殖民地出现在中美洲和南北
美洲后,这些移民中有为数极多的人定居到北美洲。
2、        19世纪的迁移。19世纪后半叶,欧洲移民不断增加,1900-1910年达到了顶峰。在作为
接受移民主要地区的北美之外,澳大利亚、南非和南美也为相当多的欧洲人所拓居。
3、        种族上的结果。迁移的最终结果是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种族上的欧化。这些地区的人口
变得以欧洲人为主。例外地区:中美洲、南非。
二、政治上的欧化
  欧洲殖民地从一开始就有着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多种多样起因于诸母国不同的政治背景。
1、        革命时期。1776-1837年的起义。拉丁美洲:促进革命的因素——美国革命的影响;西班
牙的殖民地政策,尤其是经济剥削和缺乏自治导致的不满;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促进了革命思想。拿破仑统治西班牙及其兄长约瑟夫登上西班牙王位是导致拉丁美洲革命的直接原因。独立战争(1825)、玻利瓦尔、圣马丁、伊达尔戈、莫雷洛斯、佩德罗。
2、        国家时期。赢得独立和自治的殖民地发展各自的政治制度和习俗。其多样性取决于地理背
景和前殖民地时期的经历等因素。美国:1777年《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美国向西扩展边疆,扩大领土。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趋势是政治分裂而不是政治统一。长期的不稳定性是国家时期拉丁美洲政治的一个特征。军事政变。  几乎所有拉丁美洲的“革命”都仅仅是名义上的革命。真正的革命是那种能使制度发生根本变化、能使社会和政治秩序从根本上得到重建的革命。拉丁美洲大多数所谓的“革命”只不过是一个军事独裁者取代另一个军事独裁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秩序。加拿大: 1867年7月1日,《英属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南非:布尔人。1909年,南非联邦成为英国自治领。
三、经济上的欧化
1、        殖民地时期。欧洲列强起初的经济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它们都信奉使殖民地经济从属于
母国经济的重商主义原则。尽管如此,欧洲各殖民地不久便发展了独特的经济;这些经济不仅不同于欧洲的经济,而且它们彼此间也互不相同。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决定于可得到的金银和土著劳力。十三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该地区缺乏土著劳力资源和贵金属。这迫使英国和法国移民自己劳动,根据可得到的自然资源来发展某种可行的经济。十三个殖民地的经济比拉丁美洲的经济远为多样化,且更有生气。
12#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48 | 只看该作者
2、        革命时期。十三个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促使其与母国发生了纠纷。其结果是美国革命。拉
丁美洲:经济上的不满促成了西班牙殖民地的革命。限制殖民地与母国的贸易的西班牙重商主义法规也促进了革命。独立在拉丁美洲并没有象在美国那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仍由矿山、种植场和种植园所控制。由于缺乏资本、缺乏技术、缺乏健全的社会经济结构,独立的拉丁美洲在世界经济中仍处于停滞状态。
3、        国家时期:经济上的欧化却进行的极为彻底。欧洲不仅向海外提供了技术和资金,而且为
海外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提供了市场。美国:经济快速发展。1894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跃居首位。拉丁美洲:独立之后经济仍很萧条。19世纪中叶后,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在许多方面是片面的、不健康的。基于土地所有权和劳资关系的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度实际上仍未改变。外国经济渗透并控制了大多数有利可图的企业。
四、文化上的欧化
1、        拉丁美洲。除巴西外,拉丁美洲的主要文化形式是西班牙式,绝大多数人说西班牙语,信
奉罗马天主教。但印第安人的影响仍很普遍。拉美文化中也包含非洲成分。
2、        美国。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影响、从模仿欧洲到自立。
3、        英国自治领。欧洲文化对英国自治领的影响比对美国或拉丁美洲的影响更大。
第十节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1763-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在1914年前的十年中,还发生过对欧洲优势的严重挑战,其中最重大的一次挑战是日本打败俄国。但是土耳其和波斯的革命以及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地下骚动也值得注意。
一、欧洲的政治优势
二、欧洲的经济优势
三、欧洲的文化优势
四、        白人的责任
五、        文明的优越性和种族的优越性
六、        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第五讲  十九世纪的西方大国
学习提示:结合上讲,侧重了解19世纪西方主要大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学习要点:英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与国会改革;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和共和制度的确立;德意志的统一与工业化进程;美国内战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英国
一、18世纪的英国
1、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
  18世纪,君主立宪政体逐渐完善。从18世纪初起,国会享有了完全的立法权。国家行政权力主要掌握在内阁手中。国王“统而不治”,只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国会下院是在高额财产资格选举制基础上选举出来的。辉格党(Whig party)和托利党(Tory Party)相互争夺。辉格党主要代表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土地贵族、金融家和城市商人。托利党则代表土地贵族和国教教士。
2、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和税收制度等作为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对于促成货币资本的聚积和雇佣劳动力大军的形成以及开辟国内外市场,起了巨大的作用。
3、工业革命
二、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
1815年颁布《谷物法》。1832年国会改革: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一次胜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会。改革是革除政治上层建筑的腐朽部分以适应工业革命造成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关系新变化和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个新的路标。
三、自由主义时代
从1850年代起,英国进入作为“世界工厂”的新时期。
  自由贸易和“自由主义”统治: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获得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要求废除此前的重商主义政策。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运动的胜利是继1832年国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自由贸易原则的推行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实际上决定着英国政府的政策方向。
  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这在1850-60年代主要由自由党执行。  1867年国会选举改革:选举权扩大到城市的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农业工人被排斥于选举权外。135万/245万。改革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不得不从下议院作出巨大退让,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居于政治上的主动地位,议会的寡头政治开始让位给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文官制度改革:1870年6月,颁布文官制度改革命令: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但外交部和内务部除外,某些高级文官仍可不经过考试直接由大臣任命。文官制度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而且他们一般任期较长,不得兼任议员,不介入党派政治活动,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
四、走向帝国主义
从1870年代起,英国逐步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也受到挑战。到19世纪末,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三工业强国,而且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殖民帝国的地位。19世纪90年代,英国进入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阶段。银行业也走向垄断。在银行业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出现了银行业与工业的溶合,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国内政策: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政策更加接近。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党在对内政策上多半倾向于采取自由主义方式,实行社会改革和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1884年第三次国会改革:选举规则适用于农村居民,选举权扩大到21周岁以上的富裕男农民和上层农业男工,解决了城乡选举资格不平等现象。1885年议会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改变以前原则上以城市或郡为法律单位选举议员的做法,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定了按人口多少划分选区和分配议席的原则。
第二节  法国
一、拿破仑战争
二、维也纳会议
英、俄、普、奥四强主宰欧洲政治舞台,按其意志重新安排欧洲的版图和建立统治秩序。
1波兰-萨克森问题:2德意志问题:3意大利:④北欧。1815年9月26日,俄、普、奥建立神圣同盟。11月,英、俄、普、
13#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56 | 只看该作者
奥签订四国同盟,规定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和第二次巴黎和约。
三、七月王朝
1、复辟统治。 路易十八重返巴黎,波旁王朝二次复辟。在维护贵族和教士统治权的同时,谋求同资产阶级妥协。1814年宪章承认拿破仑法典,改名为《法国民法典》,确认了革命时期和拿破仑时期的财产关系变化。宪章尊重公民平等和自由,从而确认了废除贵族和僧侣的等级特权。资产阶级自由派活跃起来,其思想代表是贡斯当。
2、        七月革命。1824年,查理十世,坚持恢复君主专制统治。1830年7月,复辟王朝倒台,查理出
奔英国。自由派组织政府,拥戴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是金融贵族——银行家、工商业上层分子以及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大土地所有者——的独占政权。新宪法规定,国王只有行政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议员的世袭制度;重申了宗教自由;稍稍放宽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3、        里昂工人起义
4、        工业革命的起飞
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从轻工业推广开来。到19世纪中叶,法国的大工业在世界上居第二位。
影响法国工业革命的消极因素:小农经济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供给;手工业结构阻碍了技术改造;煤炭的缺乏导致能源的困难;金融贵族热衷于信贷投机活动而不愿直接投资生产造成工业资本的相对不足;政府为金融贵族利益服务,维持对煤、铁、棉的高关税政策,致使工业成本高,削弱了法国工业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第二共和国与第二帝国
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处于主导地位。六月起义。1848年11月,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1848年12月20日,路易•波拿巴成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解散议会。1852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帝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既代表资产阶级最富裕的阶层——银行家、高利贷者、大地主和大工业家的利益,也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第二帝国实现了普选权。稳定的局面及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法国的工业革命在第二帝国时期得以完成,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下来。
五、第三共和国
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870年7月,普法战争。巴黎革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右翼资产阶级和奥尔良保皇派主导临时政府,国防政府。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5月28日)。1871年8月,梯也尔任为总统,主张建立一个保守的共和国。1873年4月,正统派麦克马洪(MacMahon,1808-1893)总统,任命保守内阁,压制共和派。1875年宪法使共和制在法国确立起来。19世纪末,法国政局动荡起来。激进共和派、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右翼保守势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走向生产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发达,集中程度超过工业资本。法国的货币资本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资于国内的生产企业,从而形成了巨额的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法国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借贷资本,而不是兴办企业,即通过大银行为外国政府和公司发行债券,提供贷款。
第三节  德意志
一、        普鲁士的崛起
15世纪初,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一世,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领有勃兰登堡为领地,同时取得选帝侯称号。1618年,勃兰登堡从波兰国王那里领有普鲁士公国。1701年,腓特烈一世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之机,迫使哈布斯堡皇朝承认它为普鲁士王国。勃兰登堡选侯从此成为普鲁士国王,并在战后得到国际承认。18世纪后半期,腓特烈二世实行开明专制制度。
二、施泰因-哈登堡改革
1807年,施泰因颁布《十月敕令》: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扩大城市自治权,允许资产阶级代表管理城市;精简国家机构,加强中央集权。遭到保守势力反对,而且策划反法起义的信件落到拿破仑手中而被革职。1810年9月,哈登堡颁布《关于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敕令》,责成地主必须同意农民占有其份地并赎买封建义务。赎买条件要求缴纳常年地租25倍的赎金,或者将1/3到1/2的土地割让给地主。敕令保留了地主司法权和警察权。普鲁士在教育、军事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柏林大学,实行普遍的初等教育,实行义务兵役制。改革加强了普鲁士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促进了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普鲁士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出一步,开辟了自上而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道路。
三、1815-1848年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上:恢复封建专制统治,压制自由民主运动。经济上:强化自上而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趋势。普鲁士道路:土地和政权保持在容克贵族手中,通过立法改革,逐步地、漫长地、和平地改造土地所有制及封建国家,使其向工业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1818年,普鲁士统一关税。1834年,南德同盟与普鲁士同盟合并,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促进了全德性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奠定了基础。
四、德意志革命
1848年3月13日,维也纳起义。3月18日,柏林起义。法兰克福议会:1848年5月18日。会议代表大部分是拥护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只占少数。议会在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分为两派。大德意志派——主张在奥地利皇帝的领导下建立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帝国。小德意志派——主张排除奥地利,建立由普鲁士国王领导的德意志帝国。1849年3月28日,《德意志帝国宪法》。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宪法。新兴的现代工商业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邦国独立的传统还有很强的势力;普鲁士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或克服奥地利阻碍的程度。
五、德意志的统一
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统一问题提上日程。普鲁士在德意志内部的地位决定了它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1860年普鲁士实行兵制改革。进步党在议会中两次否决了军费预算。俾斯麦任宰相兼外交大臣后强制进行兵制改革和使用军费开支,引发“宪法纠纷”。德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尔塞宫称德意志帝国皇帝。
统一解决民族生存问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人阶级创造在全国范围内反资本主义的有利条件。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保留专制主义君主政体,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军国主义传统和民族主义情绪戕害德意志民族的肌体;德法民族仇恨。
六、德意志帝国
1871年4月16日,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国家实现统一,中央政府施行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普法战争后占有丰富矿区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取得50亿法郎巨额赔款;工业起步较晚,容易采用新技术;重视教育事业,科技水平世界一流。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高,银行业也急剧集中起来。俾斯麦在对外政策上的战略目标首先是建立起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879年,德奥同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德俄《再保险条约》。1890年代,德国突破大陆政策的界限,着眼于争取世界霸权。
14#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8:0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美国
一、        领土扩张
二、        南北方的发展
  1820年代后,北方开始工业革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三、        南北矛盾
  北方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与南方奴隶制度相对立。
1、关税之争2、西部领土之争,密苏里妥协案、堪萨斯内战。3、1859年约翰•布朗起义。4、林肯当选总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垒。1860年11月,共和党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当选为第16任总统。
四、        内战
  1861年2月8日,成立“美利坚联众国”,即“南部同盟”,戴维斯为总统。4月12-14日,南部军队进攻联邦军。
1、第一阶段
2、林肯政府的革命民主措施:1862年5月《宅地法》、1862年7月《没收法案》、1862年9月《解放宣言》、1863年3月《征兵法》。
3、第二阶段
五、        南方重建
1870年代,民主党力量恢复。1877年,两党妥协。共和党候选人出任总统,联邦军队撤除南方。民主党控制南方全部政权。
六、美国成为世界大国
1、美国工业发展
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程度提高。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逐渐融为一体。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发展成为由极少数垄断资本家统治的托拉斯帝国。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2、美西战争:1898年4月“缅因”号事件。12月,美西《巴黎和约》。1901年普拉特修正案。1898年7月,吞并夏威夷。1899年占领威克岛,与德国瓜分萨摩亚群岛。
3、门户开放政策
4、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第六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帝国主义阶段的产物。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它标志着欧洲的衰落,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且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对全球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与欧洲衰落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美国和日本等非欧洲力量的崛起。
本讲学习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与主要进程;战争的全球性影响。
一、        战争根源
  1、经济上的竞争: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
2、殖民地的争夺。
3、联盟体系:避免孤立。
4、民族主义愿望。
二、参战状况
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萨拉热窝,普林西比。
1915年4月,英、法、俄、意伦敦条约,5月,意加入协约国。
共计31国参战,协约国27国,同盟国4国。
三、各国战略目的:
德国:在欧洲大陆打败法、俄,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同时在海上打垮英国的垄断地位,在非洲、太平洋和南美洲夺取英、法、葡、比等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以建立其世界霸权。
奥匈:吞并塞尔维亚和蒙特内哥罗,侵占俄、意、罗马尼亚的领土,并夺取通往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出海口,扩大在东南欧的势力。
英国:维护自己殖民帝国的地位,同时摧毁德国,夺取其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独吞土耳其帝国的“遗产”,建立在中东的优势。
法国:粉碎德国的大陆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侵占德国的萨尔煤铁矿区,分裂德国,在欧洲大陆建立自己的霸权地位。
俄国: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斯拉夫帝国”;在欧洲,主要是夺取东普鲁士、加里西亚,占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在亚洲,夺取阿尔明尼亚、土耳其、波斯和阿富汗,瓜分中国,掠夺蒙古。
日本:夺取德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奴役中国,称霸东亚。
意大利:瓜分北非,主要是突尼斯、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同时占领的里亚斯特和阿尔巴尼亚等地,在地中海区域建立霸权。
四、战争进程
五、结果与影响
欧洲霸权的衰落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
海外投资减少、工业遭到破坏、信心失落、白人主子的威信损坏。
1、        损失与破坏。
2、        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欧洲衰落与美日的兴起。
3、        一系列革命。
4、        民族解放运动。
5、        国际关系新格局出现。
  第七讲  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学习提示: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开始规划战后国际秩序。欧洲国际秩序由以处理对德问题为核心的巴黎和会来解决,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远东国际关系则由华盛顿会议来解决。这两次会议的结果构筑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只是暂时解决了一战遗留的国际问题,同时也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学习要点: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各主要国家的战略要求;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15#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8:13 | 只看该作者
一、        巴黎和会
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战胜国的共识:1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赔偿损失,掠夺战败国,获取利益。2苏俄问题: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宽容战败国作为反苏屏障。3有限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民族国家:抵消苏俄影响,兑现秘密许诺。④建立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维护既得利益和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
各国的要求与争霸计划:
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1918年1月8日,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在西半球巩固并发展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欧洲保持德国在政治军事上的较强大地位,使之成为抗衡英法的力量和反对苏俄的阵地;在经济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避免产生使美国在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的连锁反应;希望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由它控制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拆散英日同盟,要求列强承认“门户开放”原则,并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以削弱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对手。
英国:支配殖民帝国的资源,保持对欧洲盟国的债权国地位,最大的海军强国,夺得新殖民地。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努力保持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巩固已经取得的殖民地利益。在欧洲,继续实行传统的“大陆均衡”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和肢解德国,力图使德国成为制止法国势力过于膨胀和遏制苏俄影响的较强国家。企图利用美法矛盾,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又与美国共同限制法国称霸欧洲,以达到由英国主宰欧洲事务的目的。在亚太地区,既希望维持英日同盟以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自己的支持和对抗美国在远东的扩张,又希望利用美日矛盾,与美国联手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保护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法国:欧洲军事战略优势,最强大的陆军。以永久保证法国安全为借口,用一系列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方法一劳永逸地消灭这个宿敌和对手,重建法国在欧陆的霸权。力图把德国以东的国家组成以它盟主的同盟体系,并尽量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土耳其在小亚细亚的一些属地,通过实现控制中、东欧,插足巴尔干,巩固非洲和西亚阵地的方法确保称霸欧洲。
意大利:要求英法履行1915年4月26日的伦敦密约,索取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大块领土,获得有争议的阜姆港,从而使自己在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处于支配地位。
日本:使它在战时侵吞的利益合法化,并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为对付美国,希望利用英日同盟,以在欧洲问题上支持英国换取后者对它在亚太地区的支持。
2、巴黎和会召开与凡尔塞条约签订
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18日,巴黎凡尔塞宫,32国家。排除苏俄及战败国。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奥兰多、西园寺公望。最高委员会——十人会议——四人会议——三巨头会议——五人会议。
争论的问题:1会议程序问题:2对德和约问题:领土处理;战争赔款;军备;殖民地。3波兰问题:④阜姆问题:⑤中国山东问题。一致反对苏俄: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东部部队、建立由波兰、波罗地海三国和芬兰组成的所谓“防疫地带”,批准反苏俄武装干涉计划。
《凡尔塞条约》:1919年6月28日,《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15部分,440个条款。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2重划德国疆界。3瓜分德国殖民地。④限制德国军备。⑤赔款与经济条款。
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塞条约。1921年8月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
3、凡尔塞体系的建立
《圣日尔曼条约》:1919年9月11日,奥地利。《纳伊条约》:1919年11月27日,保加利亚。《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6月4日,匈牙利。《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凡尔塞体系评价:“凡尔塞和约最危险的弱点是心理上的”。——不公平。1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2造成新的民族矛盾——违反民族自决原则。3反共反苏工具,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④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二、        华盛顿会议
1、        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亚太争霸新格局。美、英、日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海军
军备竞赛。
2、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限制海军军备问题——缩减军备委员会。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太平洋远东问题委员会。
《四国条约》:1921年12月13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美国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障碍,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使美国无需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英国表面上维持了英日友谊和促进了美英关系,但随着英日矛盾的激化,英国在自己的远东兵力虚弱而又无美国军事援助的情况下,对日妥协将成为英国远东外交政策的一种选择。日本一方面野心受到了美英法的遏制,在20年代不得不收敛武力扩张,改以经济侵略为主要方式;另一方面,该条约又使日本在国际上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它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得到了大国的正式承认。
《五国海军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美英海军对等,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美英在基地方面的让步潜伏着危险。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但没有真正消除竞争。
山东问题与《九国公约》:美国意图遏制日本独占中国,消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强迫列强接受“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卢特提出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和坚持中国门户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原则”。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会外双边直接谈判。1922年2月4日,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被迫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次要条款。1922年2月6日,《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华盛顿体系评价: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标志着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此后,英国为保持该体系所确立的现状并维持、发展在华利益,将与扩张的日本发生冲突。日本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不变,不断谋求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美国作为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为维持均势,美日矛盾不可调和。
三、        国际联盟
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国联盟约。1920年1月20日,凡尔塞条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44/63,美国未加入。机构:全体代表大会(9月,日内瓦)——行政院(英法意日,德1926)——常设秘书处,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组织、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博爱正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16#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8:31 | 只看该作者
11月,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第三次代表大会,罗马。法西斯运动从依靠统治阶级转向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开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确定以古罗马的“棒束”为标志的党徽(p.666),选举墨索里尼为党的领袖。国家法西斯党要摒弃传统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恢复罗马帝国的霸业,建立一个对内实行极权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政权。法西斯各级组织全部军事化,实行全党皆兵,以帮助政府恢复秩序为名,加紧恐怖活动,广泛夺取地方政权。1922年10月27日,3万法西斯行动队员组成“进军队伍”分三路向罗马进军。法克特总理要求国会颁布全国戒严令,遭到国王拒绝。1922年10月29日,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授权墨索里尼担任总理组阁。   10月31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
3、法西斯专政
改善与垄断资本的关系,废除“累进税法”,以各种名目和方式向大资本家提供资金。加强对党政大权和法西斯武装的控制,解散所有当派武装和皇家卫队,建立国家安全志愿民兵,设立“超越和凌驾原有政治机构之上”的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法西斯大委员会”。1925年1月,镇压反法西斯活动,抛弃议会民主制,建立法西斯的一党专政。法西斯主义职团制:1925年10月,法西斯工会职团联合会与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签订协议。双方互相承认彼此是企业主和工人的唯一合法代表,工人与企业主的一切合同只能由它们及其所属组织签订。1926年4月和7月,《劳动职团法》和《劳动职团法实施准则》,取消工人罢工权利,在内阁设立职团部,并确定职团部为国家行政机构,以“国家最高利益”为名掌管生产纪律和协调工人联合会和雇主协会之间的矛盾。1929年9月,职团部职能扩大,掌管国家经济和劳动人事大权。1934年2月,全国所有行业及其雇员全部参加22个职团,职团——全国职团委员会——职团中央委员会——墨索里尼控制的内阁职团部。由此,法西斯政权控制了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
五、        美国
1、经济与社会:经济繁荣。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支柱,经济向海外扩张:资本输出、商品输出。矛盾与隐患: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20年代设备陈旧工业。财富集中,贫富差距拉大,国内市场相对狭小。海外市场缩小。
2、政治:哈定,1921年3月-1923年8月,“恢复常态政策”。柯立芝,1923年8月-1929年3月,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胡佛1929年3月
六、        日本
1、经济:危机与萧条。
2、政党内阁:
原敬内阁,1918.8 .29-1921 .11 .13。1921年11月4日,原敬被刺身亡。官僚、军阀巨头组成“超然内阁”: “政党内阁”——与前此元老推荐首相的办法不同,是由众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1926年2月25日,大正天皇死,裕仁继位,改元昭和。
3、外交:协调外交。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1924年6月-1927年4月。
从1924年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经济范围内进行,而不采取武力对抗的形式。为了克服国内困难,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且在当时没有能力与英美列强武力对抗的状况下,币原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与英美的妥协。1924年7月,币原阐述其外交原则:维持和增进正当的权益;尊重外交前后相承主义,以保持同外国的信任关系;改善对美对苏关系;在对华政策上贯彻不干涉内政。田中内阁与“东方会议”。1927年4月,田中义一组阁。1927年6月27日-7月7日,“东方会议”。“田中奏折”:“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七.国际关系的调整
1、德国赔款问题
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斯帕会议,规定了各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1921年3月,伦敦会议,强迫德国接受协约国规定的赔偿时间表。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德国要求延期支付赔款导致1923年1月鲁尔危机。
“道威斯计划”: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设立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主持,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第二委员会由英国财政专家麦克纳任主席,负责确定德国外流资金的数目和追回途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落在美英、尤其是美国手中。1924年7月,伦敦会议批准“道威斯计划”。 1924年9月1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年7月,法比军队撤出鲁尔。
  作用与影响: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的权利,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方式变削弱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德国的恢复与发展,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塞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一定成功,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为政治上逐渐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
  “杨格计划”和胡佛的“延债宣言”:1929年2月11日,由美、英、法、德、比、意、日等国专家组成的、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1929年6月7日,“杨格计划”。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区为接受“杨格计划”的条件。协约国同意至迟于1930年6月30日前从莱茵兰撤军完毕。1931年6月20日,兴登堡致电胡佛,声称无力还债。美国意识到,德国经济的衰退关系到欧洲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美国的投资安全,因此对实际上与战债密切相关的赔款问题必须给以重新考虑。1931年6月20日,“延债宣言”:从当年7月起“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各政府间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重申德国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其它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1932年1月,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高级。1932年7月9日,《洛桑协定》。赔款问题最终在极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获得了解决。它使德国从此摆脱了《凡尔塞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党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2、欧洲安全问题和《洛加诺公约》
  欧洲安全保证问题:法国的外交政策以保持《凡尔塞条约》所规定的现状和为法国安全为核心——谋求英美以条约形式保证法德边界现状,建立联盟体系,在国联谋求集体安全。
1925年出任外长的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争取在英国的支持下通过与德国协商解决安全保证问题。德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摆脱《凡尔塞条约》的束缚,重新恢复大国地位——阻止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对德国的任意制裁,逐步恢复被占领的莱茵兰,在自己军事力量未恢复之前,改善与法国的关系,适当满足法国关于安全保障的要求,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斯特莱斯曼利用“道威斯计划”后对德国的有利形势,主张调整对法关系,与协约国和解。1924年12月,正式向协约国提出加入国际联盟问题,并得到英国支持。
英国把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保持大英帝国作为头等大事,不愿对欧洲大陆承担广泛的义务,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欧洲的最大安全。反对法国过于强大和任意制裁德国,担心残破的德国哟利于法国称霸欧洲,并使德苏接近并促使德国革命发展,从而在根本上破坏欧洲的军事。英国选择支持法德和解,缔结包括法德在内的安全保证公约,解除法国对安全的担忧,并促使法国逐步撤军莱茵兰,同时把德国拉入西方集团。美国支持英国。
17#
wys3674 发表于 06-8-20 11:47: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还没完吧
18#
总统 发表于 06-9-10 18:18:13 | 只看该作者
谢了,真的不错。
19#
ni_fighting 发表于 06-9-12 10:54:08 | 只看该作者
在迷惘之时打开这个网页,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与鼓励。谢谢!!!
20#
sunxia 发表于 06-9-16 16:14:59 | 只看该作者
太谢了,我看专业课看的云里雾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8 09:43 , Processed in 0.77969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