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代史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提示:本课程目的主要学习目的在于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进程,特别是从全球史的的角度出发,了解世界整体化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思考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此外,要求熟知一些重大事件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了解认知世界历史的多元视角,培养历史感,初步掌握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
第一讲  对世界整体史的历史认识
学习提示:本讲主要是从史学史的角度介绍历史上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学习目的在于把握住历史上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是如何逐步深化而具有系统性的。
本讲作为一般性了解内容。进一步学习可参考:张广智等:《西方史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杨豫:《西方史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宋瑞芝等:《西方史学史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一、古代
1、西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425年)著《历史》九卷,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希罗多德的《历史》可以说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希罗多德心目中的世界只是一个地理含义上的世界,促使他把各地区的历史都结合到一起来撰写的,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统一性观念。这种统一性的认识并不是一种历史的认识,即他还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所以他撰写的只是地理统一性的世界史,而非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
公元前2世纪,古代欧洲杰出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Polybius,约公元前204-122年)著有《通史》。波里比阿生活的时代是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时代。罗马经过征讨将地中海变为罗马的内湖。罗马建立统一帝国的霸业激励作者著述立作。记述的中心是正在扩张中的罗马。但中心之外,所记范围还包括公元前212-前146年期间地中海的周边世界。
波里比阿以第140届奥林匹克(公元前220-前216)为全书叙述的起点,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行动是分散的”,以后,“意大利、阿非利加同希腊、亚细亚的局势联结了起来”,由此“历史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波里比阿认为,分析个别的历史事件作用甚微,只有把它们联系起来,并放在世界通史中来考察,它们才显示出意义。他说:“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波里比阿是第一个把历史学设想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形式的人。他说,命运之神已把世上一切事务导入一个方向之中,使它们都走向同一结果。同样,历史学家也应提纲挈领地为读者提供命运之神所用来完成其目的的活动。他认为,这就是促使他有勇气来叙述整个世界走向统一的这一综合过程的主要原因。他认识到自己撰写的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也就是的当时整个世界的历史,而撰写这种历史最重要的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诸历史事件,以求得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波里比阿比较明确的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代文化思潮影响的结果。当时,斯多噶学派在社会历史观和伦理观上,相信宿命论和禁欲主义,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创立斯多噶学派的芝诺(Zenon Eleates,约公元前350-260年),反对希腊其他学派把人类分为希腊人(文明人)和野蛮人,认为人类是一个整体,没有文明人和野蛮人之别。芝诺认为,人都是世界的公民,这是因为人的理性是统一的、普遍的,世界上的人们都是在一种方式中顺着共同本性而生活,故而“四海之内皆兄弟”。在他看来,作为世界公民的人,没有种族、地位、区域等区别,他们都统属于一个国家,即“世界国家”。世界上只有一种公民,即世界公民;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即世界国家。
波里比阿的世界历史整体观可以说是对“世界主义”的一种反映。由于波里比阿试图寻求世界历史的有机联系和历史变动的整体性,因而他被学术界认为是世界性或全人类性历史的创始者。在古典文化中,虽然波里比阿仍不能摆脱古代作家所难以逾越的历史循环论观点,但他已达到了最广阔的历史契合观念。
2、中国
战国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非常淡薄,不大了解周边的情形,那时只有一个空泛的“九州”和渺茫的“四方”的地域观念。战国后,才产生具体的“九州”和“四极”说。至战国末期,又产生了“大世界说”——“大九州说”和“大四极说”与海外三十六国的记载。经过战国时期的历史统一运动,形成了秦汉统一国家。正是这种历史统一运动,促进了广阔的历史观念的产生。司马迁的《史记》的广阔的历史视野,正是这种历史统一运动的一种反映。
《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却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沿用中国古代的习惯说法,笼统地称这个已知的范围为“天下”。这个“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可视之为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二、中世纪
1、西方
公元4-5世纪,是西方史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那时历史的观念由于基督教思想的革命性的影响而经过重新塑造”。此时期兴起的基督教史学思想,打破了从前以世界作为背景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致力于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在基督教世界观的基础上,4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公元354-430)创立了他的世界史理论。在《上帝之城》一书中,奥古斯丁认为,天地间具有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这两种城原来是浑然一体的,因为人们有罪,才分开成为两种城。地上之城的罪恶是由恶魔撒旦造成的。地上之城是暂时的、会灭亡的;上帝之城是完美的、永存的。前者是罪恶的,是黑暗的世界;后者是善良的,是光明的世界。世界的历史是善与恶的斗争史,是光明的世界取代黑暗世界的历史,也就是教会的统治取代世俗国家政权统治的历史。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历史的过程不再是人类的目的,而是上帝的目的的实践。即历史的进程,惟以上帝的意志为准;人世间的命运,全依神意的安排而定。这种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神的目的被奥古斯丁描绘成一种独特的进步的过程,他把这种“进步”归结于上帝。在奥古斯丁看来,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人类朝着上帝规定的目标行进,所有的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加入这一行进过程。上帝之城是由所有的民族组成的,上帝之城的城楼高耸在所有的民族上面。在这里,世界历史已不再是世界背景的记述,而是历史探索的中心所在。
关于历史的终极是“上帝之国”在人间实现的思想,支配着中古时代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因此,中古欧洲的所谓世界历史,实际上是起自上帝创世,以希伯来为序幕,以欧洲为主体的基督教世界的历史。
到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史学观念出现了两种世俗化倾向。
一种如爱瑟伦(1033-1109)认为,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在基督教关于进步的信仰的基础上的
沙发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6:09 | 只看该作者
行进过程中;人类走向新生,最终将获得解放;当达到最终目标时,历史的最后阶段将是一个不再具有进步、不在具有历史的时期。爱瑟伦的世界历史发展理论虽仍不能摆脱无处无时不在的上帝之手,但其关于人类不断走向进步的观念,体现了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即世界历史是人类整体不断走向进步而达到终点的历史。循此思想,意大利基督教史家约希姆(约1130-1202)反驳了为大多数中世纪史家所接受的对人类世俗历史的过去和将来的悲观论断,肯定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性。
另一种世俗化倾向是把神学的目的论同国家民族的现实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德意志史家弗赖辛的主教奥托(约1114-1158)在奥古斯丁双城说的基础上,糅合了当时流行的神学的目的论和政治的世界史,在《双城史》中综合叙述了自《圣经》中创始纪起至1146年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他指出,作为继承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与上帝之城已趋于融合,而他所处的时代——霍亨斯陶芬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终点。由此,历史的终点不是处于冥冥之中的上帝之城,而是深深烙着他赞颂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盛事的印记。在他看来,只有德意志民族才能担负起最终解放全人类的任务。奥托的世界史是以后19世纪西欧一些史家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撰写世界史的先导。
2、东方
中古时代与基督教世界并立的是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历史学家在编纂他们当时已知的世界历史时,和同一时代基督教历史学家一样,往往也受宗教意识的支配。塔巴里(838-932)所著《历代先知与帝王年代记》,伊本•赫勒敦(1332-1405)所著《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都以当时最渊博的“世界史”著作见称,其内容则是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伊斯兰历史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实际是伊斯兰教传播所及的世界。
中国自司马迁之后,从班固的《汉书》开始,所修的正史都属中国的断代史。但是历史学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在撰写本国史的同时,还记叙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他们著述的范围固然详于本国,薄于“蛮夷”,但毕竟包括了同时代已知的世界。而且,与中古西方基督教史学不同,中国史学著作所记述的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人在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和群体的活动,可以称作以人为本的历史。它们所记叙的世界或“天下”,是个体或群体的人从事活动的世界或“天下”。这种把当时已知世界视为人的活动过程而非神意展现过程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小结:
在15、16世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空前扩展之前,历史学家们所写的已知世界的历史,无论是古代的还是中古时代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存在着局限:地理知识上的局限。当时历史学家所知道的世界,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民族或宗教意识上的局限。历史学家把属于本民族的或属于同一宗教地区的历史做为历史的主体或中心,忽视或蔑视即使已有所知的异族或异教地区的历史。就中古西欧史学和阿拉伯史学而言,所受宗教意识的局限尤为明显。
三、文艺复兴时期
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著述开始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的发生和迅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转折相联系的。15、16世纪以后海上交通的空前发展,东西方之间和各大陆之间闭塞状态的打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大为开阔。对中世纪教会和神学思想的批判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又逐步把人们从宗教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些都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克服前人的某些局限,把世界历史著述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创造了条件。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家逐渐摆脱上帝之手的干扰,而假以哲学的烛光来直视人类本身,即开始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作为先驱者的但丁(1265-1321年)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但丁认为,无论文明的目的怎样具有多样性,一切文明只具有同一的目的,而这种整个人类文明的普遍一致的目的是全面的、不断地发展着人的智力,使人类在一切学科和艺术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种文化活动的延续和创新,不是由生命短促的个人或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来进行,而需要依靠所有人类的配合协调的集体力量。所以,要创建人类的整体文化,就需要世界和平,而要实现世界和平,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政体。
但丁指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份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在他看来,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由各个国家和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是人类智力潜力不断开掘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和人们过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会。他摒弃了神意的世界历史观念,把它还原为人类本身的创造活动,并歌颂了人类创造的文化业绩,从而走出了中世纪神的的文化殿堂,进入了人的文化世界。但丁是近代世界主义文化历史观的前驱。
威尼斯人文主义历史学家A•萨贝利科(1436-1506)著《恩奈阿德》,记述了古代到16世纪的世界历史。这是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史著述的开端,特点是一反欧洲中世纪史学的神本思想,开始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此后,新的世界史理论的确立由法国一批历史学家奠定。他们反对把《圣经》所述当作历史,反对那种以上帝——教会为中心的世界通史体系,力图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重新提出了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从而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在西方传统的世界史著作中用来划分历史时期的“中世纪”一词。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Biondo Flavio,1388-1463,《罗马帝国衰亡以来的千年史》)指出,古代史已经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结束,从那时以后开始了另一个时期。他把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这一千年间称为“中世纪”,即“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大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00年前不久,凯勒尔(1638-1707)在《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中,第一次把世界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这种世界史分期法为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在十八世纪以后的世界史编纂中普遍采用。
四、启蒙时期
在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
到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Francois Marie Arouet Voltaire,1694-1778年)著《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简称《风俗论》),不仅进一步突破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束缚,而且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划一副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从纵的方面说,伏尔泰废洪水创世之说,从他当时认为最远古的中国讲起。从横的方面说,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他嘲讽西方的传统史说,说“历史号为世界”,是实际是“在我们西方造作的”。
从西方世界史编纂史的角度看,《风俗论》的意义在于:它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来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伏尔泰抨击神学史观,认为世界史不是神谕的历史,而是人类本身的历史。《圣经》不是解释历史的最高权威。开创性地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伏尔泰打破了在他之前以政治军事史为主要内容的编史传统,强调历史研究还应包括诸如宗教、哲学、文艺、科学、礼仪以及风俗习惯等内容,即体现人类文明成就的一切内容。
板凳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6:25 | 只看该作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国际史学界提出的研究“总体史”或“全球史”的口号,实际上是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时代编史传统的复兴。
意大利的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年)是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提出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共同规律的历史理论家。在《新科学》中,维柯探讨如下主题:人类是如何从原始野蛮状态发展到现代社会的文明人,世界历史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及其在进步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共同规律。维科的新思想体现为:继承和发扬了人文主义者的学说,明确认为,人类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把世界历史的发展理解为有机的发展过程。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把世界历史视为人类社会及其制度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世界历史发展经历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三个阶段。世界历史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呈一个螺旋形式的不断循环的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维科的理论不是建立在世界一隅(如西欧)的历史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基础上。
受到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的德意志哥廷根学派历史学家,也致力于世界历史的著述。J•C•加特勒尔(1727-1799)著有《世界历史要览》,提出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整体的新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体系。施勒策尔(Ludwig von Schlozer,1735-1809)著有《世界历史概略》,认为必须赋予世界史以新的意义,传统的世界通史(Universal History)必将为具有新意义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所取代。在新的意义的世界史中,不是世界各民族历史的简单汇编,而是“人类的历史”,其真正目的是要说明“地球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怎样从过去演进到现在的”。 施勒策尔十分强调世界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它加以考察。施勒策尔初步认识到新大陆的发现结束了各地区相对隔绝状态,世界史开始走上了整体的发展道路。他把美洲的发现作为整体世界历史的开端,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
18世纪中叶开始了把各国历史汇编为世界史的作法。1736-1765年,英国J•坎普贝尔等人辑集了一部《自远古迄今的世界历史》,全书多达38卷。此后,新的大型汇编相继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国的“剑桥三史”,即《剑桥古代史》、《剑桥中古史》和《剑桥近代史》以及法国的《人类文明进化史》等。参与这类新型汇编的历史学家,既有近代发现和搜集的大量文物、文献和历史遗迹为依据,又重视和运用近代实证科学的方法。由他们的著作辑集起来的大型汇编,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但也存在着缺陷:在总的倾向上,仍然以欧洲尤其是西欧为世界历史的中心,把欧洲以外的地区视为陪衬;没有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由分散发展为整体的过程,分区分国的编例体系在专题专章的记述中依然可见;忽视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因而也就难以从最根本方面探索和阐明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规律和趋向。
五、十九世纪
1、西方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些观念表现在世界史理论和编纂上,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
黑格尔(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在理论上系统阐述了西欧中心论。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他指出,世界精神的特性是自由,因而世界历史也是自由被意识的进步过程。他根据世界精神这个概念,把世界各民族分为无历史民族和历史民族,而世界历史的具体进程表现在他所说的历史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不同的历史民族代表了世界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精神的发展和实现范围只限于前亚细亚、北美和西欧,而生活在其他地区的民族根本无历史可言,他们是无历史的民族,毫无疑问应被排除在世界历史之外。他又认为,一个历史民族如果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要成为无历史的民族,随之也被排除在世界历史之外。据此,黑格尔描绘了作为世界精神发展和实现的具体过程:它在古代东方史上度过童年时期,在希腊度过了美好的青年时代,在罗马度过了壮年时代,在日耳曼——基督教世界进入了它的老年时代。这样,世界历史从亚洲起步到欧洲而达到终点。在黑格尔心目中,这个终点不是衰老的自然界的老年时代,而是精神的老年时代,是“完满和成熟的象征”。他认为只有日耳曼民族才具有能力作“精神高等原则的负荷者”,宣称“日耳曼‘精神’就是新世界的‘精神’。”
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年)更为直露地表述了西欧中心论的观点。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指出:“我们的历史研究几乎只应该以人类的精华或先锋队(包括白色种族的大部分,即欧洲诸民族)为对象,而为了研究得更精确,特别是近代部分,甚至只应该以西欧各国人民为限。”
19世纪中叶,德国兴起了有兰克(Rank,1795-1886)首倡的客观主义批判史学。
兰克把西欧视为一个已经历数千年历史的统一体,贯穿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历史运动是拉丁和条顿民族的相互斗争和融合。在兰克看来,拉丁和条顿民族不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体,而且他们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历史发展舞台上的主角。
兰克的西欧中心论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优越论。他对西欧之外各民族、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持鄙视态度,认为亚洲诸民族的历史发展是迟钝和静止的,从蒙古人征服时期起,野蛮状态就统治着亚洲,直到他那个时代,仍维持着这种状态,东方没有进步,只有倒退。只有拉丁和条顿民族是沿着进步道路前进的,世界历史的主流是拉丁和条顿民族的进步发展的历史。
兰克晚年编著、身后由其弟子据遗稿补足的《世界历史》7卷,是一部以拉丁、日耳曼六大民族为主体的世界史。这部世界史反映了西方殖民大国在近代世界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由此形成西方史学中的“西欧中心论“,借兰克批判史学的权威而广泛扩散影响。
后来,世界历史编纂中的西欧中心论又演化为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
2、中国
中国学者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才把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主持译刊《四洲志》,内容包括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后来魏源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有关的史志和中外著述,写成《海国图志》50卷,于1842年出版,1847年增为60卷,1852年又扩充到100卷。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历史与地理巨著。与魏源同时代的徐继畲所著《瀛环志略》,对各国的史地沿革,社会演变,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不过,两书的作者都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魏源以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徐继畲认为“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而万方对中国则“仰之如辰极”。这一传统史观到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历史家的笔下开始发生变化。这两派历史家都从外国历史寻求变法或革命的借鉴,因之所写外国历史多偏重于各国之治乱兴衰,目的是说明变法和革命乃国家强弱存亡之关键。但他们还没有能够用变革的思想编写综合性的世界历史,据以编写某些外国历史的蓝本又多半出于西方学者的著述。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他们对中国中心论的传统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之谬论。
六、20世纪
20世纪初期,“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史学中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对资本主义前景暗淡的忧虑促使一些西方史学家对前一个世界的历史信念提出疑问,因而开始以新的眼光对待欧洲历史以外的历史和西方文明以外的文明。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史学向专门化的发展,对各国、各地区、各时代、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日益深入缜密的研究,也必然要提出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历史进行综合性考
地板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6:36 | 只看该作者
察的问题。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惊醒了西方人关于进步的理想之梦,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受到了挑战。
形态学派历史学家适应这一发展,从历史的综合比较研究中得出他们不同于兰克的世界历史的观点。文化形态学(文化形态史观)把文化(或文明)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自律性的、同时具有生、长、盛、衰等发展阶段的有机体,并试图通过比较各个文化的兴衰过程,揭示其不同的特点,以分析、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O•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在1917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道出了广大西方人感觉之中关于西方进步理想的沉重的失落感。施本格勒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进步发展的观念,否定了各种关于世界历史是一个统一走向进步过程的学说,开始探讨世界各种文化的兴衰。他把世界文化分成八种文化(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阿拉伯、墨西哥、西方),它们都经历了若干相同的阶段,但又各自保持独特的内容。当文化到达全盛时期时,便衰退为文明,文明是一种衰亡的结局。其他七种文化都已衰亡,而作为最后一种的西方文化现在也正处于衰亡的阶段。施本格勒的论调无疑是悲观的。但就其视野和体系而言,它开始打破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宏观的世界史编纂模式,为世界史研究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继承并发扬了施本格勒的思想并向前推进。他在所著的《历史研究》中指出,“试图把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汤因比不仅开拓了世界史的视野,把施本格勒的八种文化发展为二十几种文明(社会)(西方、拜占廷、俄罗斯、伊朗、阿拉伯、印度、远东、希腊、叙利亚、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朝鲜日本、米诺斯、苏美尔、赫梯、巴比伦、埃及、安第斯、墨西哥、于加丹、玛雅)(玻利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鄂图曼、斯巴达),而且还采用了多个文明的横向比较的方法,以阐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与施本格勒不同,汤因比在揭示西方文明的前途时持乐观主义思想。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力图把西方文明作为与世界其他地区各个文明“价值相等”的一种文明加以评价。汤因比曾言:“希望看到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能回复到与当今其他文明平等相处的地位”。他们的共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人睁开眼来看世界:世界历史不是西欧文明的扩大,在西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文明,它们同样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20世纪40年代,G•巴勒克拉夫(Geoffery Barraclough)在他的文集《变动世界中的历史》里提出西方史学必须放弃“西欧中心论”,并须重新定向。他后来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和集中由许多历史家执笔的文字说明,也都体现出同一倾向。从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掀起了用全球观点重新考察和撰写世界史的运动,形成了宏观世界史研究的不同流派。有的世界史著作已摆脱了西欧中心论和欧美中心论的旧框架,开始尝试从全球文明的宏观历史角度来考察世界史。特别是70、80年代出版的世界史著作,反映出西方学术界掀起的打破欧洲中心论的强大潮流。在此冲击下,世界历史编纂进入了全球史或整体历史的时代。
第二讲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学习提示:本讲主要讲述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研究世界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是西方人在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初叶作出的巨大发现和惊人探险中起了主要作用?学习要点一是从全球史的角度理解将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意义;二是理解西方社会的推动力,为何西欧会走向世界历史的领先地位。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将西欧的发展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发展做比较。
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第一节  西欧扩张的根源
中世纪后期,欧亚大陆的两种发展趋向:伊斯兰教帝国和儒家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西欧则经历着巨大变革。向海外扩张成为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表现。其结果使西欧人1控制外洋航线;2征服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并通过移居而改变世界种族传统的地区分布;3增加财富,加强力量,直至19世纪渗入并控制欧亚文明中心。
西欧扩张的根源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        好战的基督教世界。基督教的扩张主义:1基督教浸透了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
好战精神。2基督教世界的好战是对早期东方入侵欧洲的反应。
二、        新的智力水平。文艺复兴使个人主义和现世主义增长。
三、        扩展中的经济。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四、        技术的发展。新的经商技术、复式簿记、铸造货币银行和信用票据、合股公司。
五、        民族君主国的崛起。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西欧有强大的推动力——牟利的欲望和机会、使牟利得以实现的社会
和体制结构。
第二节  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一、        约1500年前后的穆斯林世界
扩张的时间:7、8世纪在中东进行的扩张,1000年至1500年。
  扩张的范围:向西进入中欧,向北穿入中亚,向东突入印度和东南亚,向南深入非洲内地。在扩张过程中改变了非穆斯林的信仰,商人和传道士的作用。
穆斯林世界的三大帝国——地跨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波斯的萨菲帝国,印度的莫卧尔帝国。
穆斯林世界兴起的因素:火药和火器,首领的才干,当时的形势。
二、        近代诸穆斯林帝国的崛起
1、        奥斯曼帝国。10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蒙古西征的压力下进入中东。1055年占领巴格达,
建立起塞尔柱帝国。到13世纪,塞尔柱帝国占领了大部分小亚细亚地区。1299年,处于西北边缘地带的奥斯曼开始独立发展。欧洲当时的背景:14世纪时,基督教世界的相对衰落和分裂。
2、        萨菲帝国。1000-1258年,塞尔柱突厥人对波斯的统治。1300-1500年,蒙古伊尔汗王朝。
伊斯梅尔一世统一波斯,以什叶派为国教。阿拔斯一世(1587-1629年在位),使波斯军队现代化。
  3、莫卧尔帝国。穆斯林对印度的入侵。阿克巴(1556-1605年在位)奥朗则布(1658-1707年在位)阿克巴的宗教平等政策形成了一个作为民族国家的新印度。
三、        穆斯林帝国的辉煌
  军事力量:火炮装备、兵力庞大且富有战斗力。行政效率:君主英明,量才取人。经济发展:粮食原料自己自足、手工业产品丰富、贸易发达。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成就:建筑艺术、历史和传记、文学。
四、        穆斯林帝国的衰落
5#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6:45 | 只看该作者
17世纪时,穆斯林帝国开始衰落。原因在于王朝的腐败,宗教上的不宽容。缺乏欧洲的动力。穆斯林对西方的优越感,妄自尊大陆上帝国,没有航海传统。新来的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不感兴趣。
第三节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儒家世界和穆斯林世界都以农业为基础、面向内部的社会。它们是变化局限在从较早时代承袭下的基本结构内,变化速度缓慢。儒家世界的统一性和内聚性,对西方入侵不同于穆斯林世界的反应。
一、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地理因素、人口庞大、农业生活方式、书面语、科举制度、儒家学说。
二、        皇朝的循环。皇朝的兴亡递嬗已成为中国历史的特点;它引起的不是革命,而仅仅是统治家
族的更换。
三、        中国和纳贡制度。纳贡制度与国际关系。
四、        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19世纪以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特点——外部金银的流入。这反映了中国在财富和技术上的优势。葡萄牙人充当着纯粹是亚洲内部的贸易的运货人和中间人。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
五、        日本吸收中国文明
  地理位置对日本人的意义:近到日本人可以从伟大的中国文明中受益,远到能够随意地对外界事物进行选择和抵制。
六、        日本的封建制度。
到12世纪末,地方政权已由新兴的农村贵族掌握。封建关系在农村贵族及其随从“侍”之间发展起来。这种关系以一种理想化的道德规范即“武士道”为基础。
七、        德川幕府。
亲藩——谱代——外样,参觐制度。贵族(宫廷贵族和封建贵族)——农民(佃农和小地主)——手工业者——商人。日本的家庭制度,尤其是武士制度,由于服从幕府将军或大名的利益而与社会紧密地合为一体。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协调远远超过中国。
八、        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葡萄牙人介入中日贸易,澳门——长崎贸易。日本反天主教,荷兰人的通商权利
第四节         西方扩张时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撒哈拉沙漠沙漠以南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诸土著民族在政治组织、经济发展和军事战斗力方面,均未达到与欧亚大陆相似的水平。因而,它们都较早地屈服于欧洲人的统治,只是程度上殊为不同。
一、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欧洲力量难以渗透的原因:地理因素;缺乏财源;非洲黑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总的发展水平高,足以有效地抵挡欧洲人的侵入达数世纪之久。
二、        南北美洲。
美洲的海岸线易于外来者进入;内河水系发达且少障碍,为进入内地提供了便利;气候相对非洲更富有吸引力。在南北美洲,进步的速度不是取决于某地区与欧亚大陆的接近度,而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农业的发明和发展。印地安人人口少,技术落后,政治组织松散
三、        澳大利亚
第三讲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学习提示:中世纪大半时间里,西欧人一直感到自己被孤立在欧亚大陆西端,并受到威胁。近代初期,随着生气勃勃的新兴西方的崛起,旧的格局被颠倒了。新兴西方在技术上,尤其是在武器和船舶制造方面占上风,使西欧人在世界各大洋上获得了以往一向为欧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所享有的同样的机动性和优势。结果,世界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整个欧亚大陆被西方人从海陆两方面包围。北方是俄国的扩张,南方是西欧的海上扩张。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这一时期真正具有重要意义是是最初伊比利亚人的海外扩张、稍后西北欧洲人的活动以及与此同时俄国人朝太平洋方向的陆上扩张。
本讲学习要点:西方扩张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者;伊比利亚半岛兴衰的原因;荷兰兴衰的原因;英国取得胜利的原因,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一节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一、        伊比利亚扩张的根源。
宗教因素:反穆斯林。追求物质利益:木材、蔗糖、黄金、香料。葡萄牙的领先:1远离欧洲战争,2掌握较多的航海知识,3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        葡萄牙人在亚洲
1、        过程。1487年迪亚斯、1487年科维利亚出使印度、1497/7/8达•伽马。
2、        活动。目的:垄断贸易和传播宗教。手段:殖民征服和掠夺。
  成功原因:1美洲金银的支持2印度次大陆的不统一3海军优势。
  不利因素:1海运风险2缺乏交换商品3未能垄断外洋航线。
四、        世界的分割
  “基督教国家有权把野蛮人和异教徒的土地占为己有而无须顾及有关的诸土著民族”“罗马教皇有权分配任何不为基督教统治者所拥有的地区的世俗专有权。”
  1493/5/4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划分界线,线以西地区授予西班牙,以东则授予葡萄牙。1494/6/7西班牙和葡萄牙议定托尔德西拉斯条约。1529年,萨拉哥萨条约。
五、        征服者时期
  1500——1520年探险者时期;1520年之后,征服者时期。1519/3,埃尔南多•科尔斯特进入特诺奇蒂特兰城,至1521年完成征服。1531年,弗郎西斯科•皮萨罗杀死印加统治者阿塔瓦尔帕,1535年,兴建利马城。
六、        欧洲的第一个殖民地帝国
   美洲土著居民不密集、也未被高度地组织起来,伊比利亚人大批地在美洲拓居并强行推广自己的文化。殖民地统治:政治上,西印度事务院——墨西哥城和利马总督辖区——检审法院(地方议会统治)。大授地主对印第安人收取贡物,征集强迫劳动。经济上,掠夺金银,开采银矿;大庄园农业和牲畜饲养业,种植场,奴隶劳动。
七、        伊比利亚的衰落
6#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6:52 | 只看该作者
欧洲背景:政治斗争:西班牙王室(胡安娜)和哈布斯堡王室(腓力)的联姻打破欧洲王朝间的均势。法国瓦卢瓦王朝力图阻止哈布斯堡王室的霸权。宗教斗争:路德宗教改革,基督教世界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两大阵营。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教随国定”。荷兰革命。经济竞争:法、英打破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垄断,与西属美洲殖民地通商,并建立自己的殖民地。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失败。反思:英国的战略。西班牙过分的扩张耗散了力量。英国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则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控制。
八、        伊比利亚的衰落
  伊比利亚国家衰落更实质的原因是其在经济上一向依赖西北欧。伊比利亚国家的经济从属性同中世纪后期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盆地整个地转移到北方是有关系的。伊比利亚国家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为后盾,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向西属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美洲金银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遽地通货膨胀。产品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使西班牙工业出于严重的不利地位西班牙贵族(伊达戈)鄙视商业和工业而看重地产。伊比利亚海外事业的结果刺激了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则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的制度改革的压力。
第二节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一、        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
  1经济优势:经济中心和商船航线;2对经济利益敏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气氛:贵族参与商业冒险,商人和金融家加入贵族行列,阶级流动性,重商主义;3物价——工资——地租差异的帮助: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地租,企业主通过通货膨胀获取高利润投资于工、矿、商业。
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于西北欧说明了为什么西北欧国家会领先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并在世界事务中取得支配地位——这一地位它们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二、        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早期西北欧出于对伊比利亚势力的畏惧将视线转向北大西洋,并探寻通达东方的东北或西北航道。其失败的结果驱使北欧人侵犯伊比利亚人的势力范围。法国首先攻击西班牙最薄弱的美洲殖民地。英国则进行布匹和黑奴贸易。
三、        荷兰的黄金世纪
荷兰的有利条件:1地理位置;2背靠欧洲商船航线:3移民带来的技术与资金④发达的航运业。荷兰人的海外活动:1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2垄断北极海域的捕鲸业,控制波罗的海的贸易。3在美洲,1612年建立新阿姆斯特丹。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④1652年,在南非好望角开拓殖民地。布尔人。
四、        荷兰的衰落
  1英、法对荷兰的歧视性法令,并建立起自己的商船队。1651年《航海条例》。2荷兰人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652——1674年荷英战争;1667——1713年荷法战争。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荷兰的贸易量在1689——1715年间达到了顶峰,商船队的规模也最大。但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降。这意味荷兰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
五、        英、法竞争
  1北美洲:英法殖民者都靠自己拓殖。英属殖民地分三类,人口稠密、政治上难驾御。法属殖民地战略位置优越,面积大,团结而有纪律。2非洲。3印度。
六、        英国的胜利
  英法战争过程:1689——1697年,奥格斯保联盟之战或威廉王之战。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或安妮女王之战。1743——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或乔治王之战。1756——1763年,七年战争或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
  英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对外战略2移民3工业④海军。《巴黎和约》:法国遭到彻底的失败。普鲁士成为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英语世界的扩大。英国控制印度,走上通往世界帝国和世界首位的道路。
第三节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一、        俄国扩张的地理环境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森林区的斯拉夫农民与大草原的亚洲游牧民之间连续不断的冲突。
二、        俄国的早期扩张
  约1500年前,俄国人从德涅斯特河、第聂伯河、涅曼河和德维纳河的上游区的发源地向东推进:北面的北冰洋沿岸、南面的黑海和东面的乌拉尔山脉。9世纪发展起来的以基辅为中心的第一个俄罗斯国家。1237年,蒙古西征,金帐汗国,大草原及其游牧民族的胜利。俄罗斯人重新建立新的民族中心——莫斯科公国。伊凡雷地(1533——1584年)统一莫斯科各公国。1552年,咯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
三、        越过乌拉尔山脉
  哥萨克人——为躲避农奴制而逃离俄国或波兰的从前的农民。叶尔马克——古楚汗,1581年,锡比尔——西伯利亚。
四、        征服西伯利亚
  俄国斯人迅速推进的原因:1便利的自然条件;2土著民族人数少、武器差、缺乏团结和组织;3哥萨克的能动性。
五、        征服乌克兰
  1768——1774年,第一次俄土战争,控制克里米亚半岛;1787——1792年,第二次俄土战争,控制黑海北岸。
第四节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从1500——1763年,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上升到世界首位。某些全球性的相互关系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起来。从1500——1763年的岁月构成了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一、        新的全球性视野。
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种族组成方面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南北美洲。美洲印第安人培植的粮食作物,以及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
二、        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到18世纪的后一段时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已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 三角贸易、东西欧贸易、欧亚贸易。新的世界经济关系的意义: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问题:种族问题,不发达问题,依附。新的全球性经济在原料生产区提出了劳动力供应问题。为参加新的全球经济,南北美洲付出的代价是奴隶制,东欧付出的代价则是实行农奴制。对非洲而言,人口损失惨重;引进新的粮食作物。对亚洲而言,受影响最
7#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01 | 只看该作者
少,其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已强大到足以避免直接或间接的征服。欧洲受到积极的影响。西北欧作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
三、        全球性的政治关系。
西欧人从海陆两线包围了穆斯林世界。欧洲作为一个能以全球规模而不仅仅是以欧亚大陆规模起作用的新的中心已崛起。
四、        全球性的文化关系。
欧洲文化的强加和欧洲政治统治的强加一样,取决于各土著社会的状况。欧洲人也接受了土著文化的许多内容。在1763年以前的时期中,除了粮食作物的传播外,欧洲人对非洲和欧亚诸土著文化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但欧洲人对东方文化的印象却非常深。
五、        历史展望中的近代初期
  从1500——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贸易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却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在政治上,世界仍完全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欧洲人在非洲、印度和东印度群岛仅拥有少数飞地,而在远东,只能作为商人从事冒险活动。在文化上,是一个视界不断开阔的时期。不同民族和文化间正相互注意。总的讲,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给欧洲人的印象和影响较后者给前者的印象和影响更深。但很快,欧洲对世界其余地区的态度起了显著变化。欧洲的态度变得愈来愈粗暴、冷酷和偏狭。
七、  历史对现实的意义
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传统的区域自治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到19世纪,他们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并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由此,西方文化成了全球的典范,西方文化被等同于文明,而非西方文化天生就下贱。20世纪,钟摆再次摆向地区自治。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的世界范围的统治,开始瓦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加快了步伐。政治瓦解表现为帝国统治的终结。经济崩溃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兴起同时,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扩展到中国、东南亚、非洲和古巴而不断加速。文化分化范围更为宽广,西方文化不再被认为与文明同义,而非西方的文化也不再等同于野蛮。西方文化不仅在全世界直接受到挑战,甚至被抵制。
第四讲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学习提示: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经吞并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这种控制或者是直接的,如在印度和东南亚,或者是间接的,如在中国和奥斯曼帝国。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推动力和力量。这些革命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在1763年以前就进行着。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本讲学习要点:科学革命的性质及其在欧洲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起始及其原因,传播,影响;英国、美国、法国政治革命的特点和意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欧洲对东方世界的影响;欧洲对美洲的欧化;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一节  科学革命
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科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时的穆斯林世界。匠人关心的是技术上的实际知识,而不是科学上的潜在原因。匠人缺乏“概念系统”,但哲学家则关心之。直到近代以前,发展的趋势始终是朝着分离——朝着思想家与劳动者相分离的方向进行。只是在西方,科学才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哲学家-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正是这种科学与社会的联合、科学家与匠人的联合,大大促成科学在西方世界的空前繁荣。西方的伟大成就就是使思想家和劳动者联合起来。知道实际知识与了解潜在原因的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进了科学的进展,使科学成为今日的支配力量。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
科学在西方发展的原因:1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2有利的社会环境。3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④经济革命。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对科学的利用是少量、偶尔的。到19世纪末,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咨询的地位:它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完全新的工业。
二、17世纪的新宇宙
  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与地理学和航海术有密切联系的天文学领域。哥白尼(1473-1543)、伽利略(1564-1642)、笛卡儿(1596-1650)、培根、牛顿(1642-1727)
三、18世纪初期的平静
  18世纪初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制定构成启蒙运动的社会理论、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没有作出任何可与17世纪时相媲美的科学发现。但是,由于应用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新方法,科学在某些领域获得了显著成果。
四、化学革命,1770-1850年
  在18世纪的最后25年中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对英国和欧洲的经济、最后对世界的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还影响了科学革命,并转而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但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这种影响几乎只是朝着一个方向——从工业到科学的方向进行。
五、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达尔文(1809-1882)、斯宾塞(1820-1903)、华莱士(1823-1913)。  社会达尔文主义——似乎为当时由于其他缘故而开始支配欧洲的唯物主义即现实政策提供了科学的支持。
六、结论
  在19世纪初,科学仍处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边缘。但到19世纪末,它创造了全新的工业,不但影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影响他们的思想方式。由科学革命造成的变化还以无数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世界。科学使欧洲在技术上对世界的霸权成为可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霸权的性质和作用。科学还为西方在智力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基础。欧洲的艺术、宗教或哲学没有给非西方民族以巨大影响,因为非西方民族已在这些领域作出了类似的贡献。但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就不存在如此的平等。非西方人不再轻视欧洲人。
8#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也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
一、工业革命的开始
  工业革命之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答案。商业革命的特点: 1世界贸易商品的变化2贸易量增长。商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1提供市场2提供资金。商业革命引起了被成为资本主义的生气勃勃的、扩张型的社会。
1500年以后,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和精神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商业事业比工业或农业更加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组织起来,这种较早的资本主义形式通常成为商业资本主义。该经济制度是生气勃勃的、富有扩张性的。资本家在其不断的、要求利润的运动中,将其活动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
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19世纪时英国对世界事务起首要作用的原因。
英法比较:贸易、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流动资本、企业人才、劳动力
三、工业革命第一阶段,1770-1870年
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纺织业、蒸汽机、采矿和冶金技术、运输工具、通讯联络。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意义:使世界统一起来,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种支配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他地区为止。
四、工业革命第二阶段,1870——1914年
1870年前后,科学开始大大地影响工业,大量生产的技术得到了改善和应用。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二是出现于20世纪初的装配线。
五、工业革命的传播
决定工业革命传播方式的因素:自然资源、尤其是钢铁的充分供应和不受行会限制或封建义务妨碍的、自由的流动劳动人口。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1、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在1770年至1870年的第一阶段中造成了工业资本主义。工业愈来愈建立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并正在逐步控制经济生活。
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又发生变化,出现金融资本主义。其特点表现为投资银行家开始成为在经济事业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资金,而银行则通过提供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由此,银行能控制公司,并能通过对有表决权股进行少量投资而维持自己的控制。金融家开始在对经济生活的决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实业家。金融资本主义代替了工业资本主义。
人口的增长
2、        城市化
3、        财富的增长
4、财富的分配:阶级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政治的割据。富裕阶级倾向于保守;中产阶级倾向于自由主义;有政治觉悟的工人倾向于社会主义。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1、        较早帝国的欧化。1885年以前,欧洲移民主要出自北欧和西欧,之后,多数移民出自南
欧和东欧。
2、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殖民地——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新帝国主义的起源并不
完全是经济性的;它也并不仅仅与工业革命有关。其他因素还有:获取海军战略基地、获得另外的人力资源、传教士的影响、种族主义。
3、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新帝国主义: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
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彻底的变化。
4、        对新帝国主义的回顾。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骡机上必然的结局
——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
西方工人与殖民地民族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但诸殖民地民族并不反对自己民族的皇帝,而反对外国统治者。
第三节         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的实质是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政治革命有史以来首次在大规模上显示了政治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民众已觉醒并行动起来,不仅参与政治,而且将此看作是自己固有的权利。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是密切联系的。经济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有着新的利益、有着使其利益合理化的新的思想意识的新的阶级。
中世纪初期西欧的三个社会集团:组成军事贵族阶层的贵族、构成教会和知识界显贵集团的教士、从事劳动以供养上两个上层阶级的农民。
商业发展——城市资产阶级出现——资产阶级与民族君主联盟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欧洲政治革命的主要成分。它们共同激励欧洲格民族的愈来愈广泛的阶层行动起来,赋予这些阶层以世界其他任何地区所无法与之比较的推动力和内聚力。
二、英国革命
英国国会代表中产阶级的利益,其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1603-1625)——查理一世(1625-1649)。1689年,威廉接受阐明国会至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国王不能终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革命的意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确定并贯彻了自由主义的原则。两个主要的目标——宗教信仰自由和个人及财产的安全。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他们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他们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
9#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18 | 只看该作者
三、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之由来: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
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观念。通过利用人类的理性力量保持不断的进步。进步与理性概念的倡导者(哲人)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制度、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他们还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经济领域:自由放任。宗教方面: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政治方面:社会契约。
启蒙运动的影响:开明君主专制、南北美洲革命
四、美国革命
美国革命提供了将启蒙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革命的起因:帝国权力和殖民地自治要求的冲突。保守主义者仅仅希望恢复1763年以前普遍存在于母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松散的关系;激进主义者要求帝国关系中发生使殖民地能完全控制自己的事务的变化,要求殖民地内部出现有利于平民百姓的政治权力的转移。
美国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废除了东半球的限嗣继承地产权和长嗣继承制;公民权扩大;促进了反对奴隶制度的运动;较大的宗教信仰自由;加强了立宪制度。美利坚共和国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个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
五、法国革命
法国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显得突出得多,并影响了世界的更大一部分地区。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以往一向蛰伏着的民众的充分觉醒。法国的等级——教士;贵族;农民、城市商人、工匠。资产阶级想要获得与他们日渐增长的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贵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众革命:拯救革命的民众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
《人权宣言》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资产阶级没有失去对革命方向的控制。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相当于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拿破仑统治的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垮台。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但它毕竟是一种外来统治,在必要的地方是凭武力强加的。各地以民族主义来反对拿破仑统治。
六、民族主义
革命的意义是使人们了解世界真相。了解世界真相意味着一场深远的政治革命。它标志着有史以来积极的、有组织的群众首次开始投身于政治。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它并没以可辨认的形式存在于中世纪。在中世纪,民众应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哪国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这一尺度:方言的兴起及其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在18世纪末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国家和君主本人混为一谈。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国家由公民(19世纪末叶以前有财产的公民)组成。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最大的促进,开始能压倒人们对宗教和地区所承担的传统义务。国家感通过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自然扩散而传到邻国,而且也是作为对法国侵略和统治的一种反应。工业革命凭借其新的大众交流工具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主义。在19世纪后半世纪,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德国统一的影响。民族主义在1815年后立即强烈地表现出来。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一战后,结束战争的一些和平条约一般都建立在民族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民族主义已在整个欧洲获胜。20世纪,殖民地诸民族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反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七、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它的兴起与资产阶级的崛起有密切关系。自由主义是以其古典形式在西欧发展起来,就其信条和支持者来说,它实质上仍是一种中产阶级的运动。凡是由外族进行统治的地方,其革命运动就性质而言是民族主义的;凡是在政府是本土的但不代表人民的地方,革命运动就性质而言是自由主义的。随着19世纪的逝去,自由主义的性质也起了变化。它不可能继续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早期的古典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新的、民主的自由主义承认国家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西欧各国由德国带头,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民主的自由主义的这些改革是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的福利国家的前奏。
八、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多数方面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对立面,因为社会主义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或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认为人类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行动能决定自己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人的本性主要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和有计划的社会变革,而不是个人和自由放任主义。空想主义者从未认真考虑过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空想主义者都不是革命者。马克思主义给各地的工人以一种自信的感觉,使他们确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使工人们行动起来、富有战斗精神;通过强调国际的阶级联系而不是强调对国家的忠诚,给全世界工人以团结的意识。
第四节         俄国
  俄国同西方的关系通常是被动接受的的关系。俄国对西方的影响一是体现为文学艺术,二是由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产生的经济计划技术和社会促进手段。在20世纪以前,欧洲对俄国的影响比俄国对欧洲的影响大得多。
一、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9世纪以基辅公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俄罗斯国家。11世纪,雅罗斯拉夫大公同欧洲主要王朝建立了姻亲关系。影响俄罗斯孤立的两个决定性发展:990年前后,弗拉基米尔大公决定接受拜占庭东正教形式的基督教。1237年,蒙古入侵切断了俄罗斯与西方的联系。
到15世纪俄罗斯摆脱蒙古统治时,俄国文明已完全不同于西欧文明。俄罗斯文明有和谐一致性,但却是一种基本上缺乏使西方那样生气勃勃和具有扩张性的商业、工业和科学的文明。俄罗斯领袖认识到其经济和技术的落后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俄罗斯人在16世纪开始借用西方的东西,作为一种自卫手段。
俄罗斯首先感兴趣的是向西方借用军事技术。彼得大帝(1682-1725)加快了俄罗斯西方化的过程。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开明专制君主。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领导者为希望废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使俄国西方化的军官。俄罗斯人并未准备
10#
 楼主| lishi 发表于 06-8-17 08:47:28 | 只看该作者
接受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俄国缺乏商业、工业和已在西方的政治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中产阶级。俄国思想家的分化——西欧派和斯拉夫派。
二、俄国和欧洲,1856-1905年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的失败冲击、打击了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就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1解放农奴:1861年3月1日。2法院系统和地方政府改革,工业化:保护关税、外资控制。上述变化引起了社会分裂与冲突:农民不断增加的骚动和不断增长的政治觉悟。1898年,社会革命党。政纲是把国家和贵族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认为农民而非城市无产阶级是俄国的主要革命力量;提倡并实行个人的恐怖主义行动,而不是依靠群众的组织和压力。城市无产阶级的骚动。1898年社会民主党。1903年分裂成修正主义派——孟仕维克和正统派——布尔什维克。中产阶级的不满。  1905年,立宪民主党。纲领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不仅容易屈服于沙皇独裁的压力,也不愿意进行暴力反抗。
三、1905年以前的俄国和亚洲
  中亚:英、俄之间的斗争围绕控制波斯和阿富汗而展开。满洲:日俄战争。在欧洲强国中,只有俄国如今在亚洲之内朝外看,而不是象西方强国那样,仅留有一些帝国残余物。对当今时代来说,这就是俄国陆上扩张的意义。
四、第一次俄国革命和结果,1905-1914年
  革命的意义在于俄国有了立宪政体,并为俄国的革命经验和传统作出了贡献。它成为1917年革命的彩排。
五、结论
  19世纪的俄国呈现了不发达国家的景象:试图使自己实现现代化,但仅获得不充分的成果,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现代化的伟大倡导者是1892-1903年的财政大臣维特伯爵。俄国的困境:一方面渴望工业化的西方的物质成就,另一方面从根本上偏爱本国的农民传统。
第五节         中东
  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仍然是诸民族、宗教以及种种相冲突的忠诚的一个聚集体。该帝国是在教士居民群而非种族集团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神权国家被组建起来的。各居民群能在他们各自的教会领袖的领导下享有充分的自治。
一、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早期土耳其征服者有能力且仁慈。行政管理严格公正,税收轻,非穆斯林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基督教欧洲所空前未有的信仰自由。18、19世纪期间,土耳其势力和实力衰落,腐败。巴尔干诸民族较奥斯曼帝国的其他任何种族集团更早、更深地受到西方的影响。巴尔干基督教徒开始反抗。经济复兴的意义在于产生了一个由商人、工匠、船主和海员组成的、对西方的思想和制度特别敏感、特别有好感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深受西欧思想的影响,反对土耳其统治。他们不仅从事政治活动,而且还在自己的祖国和外部世界之间起了中间人的作用。从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叶,在巴尔干半岛上不是出现一个反对奥斯曼统治的共同革命,而是发生一系列单独的起义。1912年,塞尔维亚、希腊、保加利亚联军将土耳其人逐出半岛。西方通过提供革命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意识,通过促进准备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的中产阶级的发展,通过不时地帮助巴尔干革命者从事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斗争,决定性地促进了巴尔干各民族的复兴。
二、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受西方影响晚的重要因素或许是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和缺乏土著中产阶级。伊斯兰教信仰成为土耳其人与西方联系的障碍,并使之具有一种于自身不利的优越感。土耳其人对商业不感兴趣,或者说不尊重商业则使他们缺少与西方建立联系、宣传西方思想并从事政治活动的中产阶级。
苏丹谢里姆三世改革(1789-1808年)——行政管理、教育、近卫军。西方影响土耳其的途径:军事领域、宗教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思想领域。雷希德帕夏(1802-1858年)和米德哈特帕夏(1802-1858年)。土耳其青年党、奥斯曼自由协会,1908年7月,萨洛尼卡组织,“统一与进步委员会”
土耳其人为适应西方而作的努力证明是异常无效的。因为宗教传统和历史传统,他们比俄国人更不受西方的影响,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最后更易受西方的攻击。他们没有发展起自己的工业,因此,他们的军队除一直依靠西方的指导者外,还一直依赖于西方的武器。实际上,奥斯曼帝国幸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诸强国的相冲突的利益和政策而不是因为它自己的力量。它的幸存不应掩盖以下事实:这帝国仅仅经西方的勉强同意才生存下来,它在政治团结、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方面仍毫无希望地不如西方。
三、阿拉伯人
  穆罕默德•阿里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埃及对外扩张,但外国干涉阻止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因为一个控制前往印度的路线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是与英帝国的利益相违背的。到19世纪中叶,西方的刺激已然导致最早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出现。1882年艾哈迈德•阿拉比领导民族起义。反对外国对埃及事务的干涉,反对埃及总督与垄断了军队和官僚机构中的所有高级职位的土耳其寡头政治集团。起义遭到英国干涉,英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诸方面控制了埃及。
四、波斯人
  波斯人最初也试图借用西方的军事技术。俄国在波斯攫取治外法权。1905年俄国革命影响了波斯。1906年,第一届波斯议会召开,制定了自由主义的宪法。波斯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反西方的改革运动。
第六节          印度
在英国人到来以前,印度已一次又一次地为雅利安人、希腊人、西徐亚人土耳其人和莫卧儿人所侵略。这些侵入者都给这块巨大的次大陆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的传统社会的发展。英国人的历史作用是分裂并改造了这一传统社会。其他侵入者主要造成社会顶层的变化,但英国人的影响下至村庄一级都能感觉到。英国人与前者之间的这一差别的原因可以在英国社会的能动的、扩张的性质中找到,这种性质逐渐破坏了比较静止的、自己自足的印度社会。
一、印度的传统社会
传统印度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庄。在村庄内部,关系重要的不是个人,而是联合家庭和种姓。这种组织的集体形式不仅是社会稳定的根源,也是民族衰弱的根源。对家庭、种姓和村庄的忠诚阻止了民族精神的形成。乡村自治委员会、自己自足、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安全、城市的非工业性。
二、英国的征服
为何英国能容易地征服印度?
1、        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21:37 , Processed in 0.18796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