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生收费改革的“鲇鱼效应”(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并不能说从公费改成收费,研究生学习表现就一定能得到改善,科研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只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综合改革的一环,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还需要出台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政策。
  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对外发布消息,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提高研究生生活补助,从过去每月200元至240元,增加至每月500元。这则消息,让这些天纠结于“考不考研”的王哲(化名),吃了颗定心丸。连续两年报考北京某名校的王哲屡考屡败,年初国务院作出研究生取消公费、实行收费的决定,一度让她产生放弃继续考研的想法。
  自今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以来,各地各高校陆续出台落实意见或配套措施,研究生投入机制和收费政策逐渐走向明朗。这项酝酿多年的改革新政,将会产生怎样的政策效应,能否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上海新东方就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为什么要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体现成本分担原则,打破公费自费“双轨制”
  2月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完善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都要建立研究生生均 综合定额拨款;二是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三是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取消公费、自费 “双轨制”,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此时推出全面的研究生收费改革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卫东教授对媒体表示,我国的研究生收费改革已经酝酿和试点了十几年的时间,其间既有理论、政策的深入研究,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传播。有关方面对这项政策的推出非常慎重,政策的制定也相对完善。
  事实上,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实行本科生收费改革不久,社会上就年年流传着“读研全部要自费”的消息。2002年8月,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的研究与建议报告(征求意见稿)》,正式提出研究生收费机制改革。
  “应该说,研究生教育收费是大势所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告诉我们:“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招生计划更是达到60.8万人,是2001年招生总数的3.8倍,研究生扩招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能够增加经费投入,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经 济与管理学院“非财政拨款研究生收费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北京5所理工科高校的调查、测算结果,2004至2006年,硕士研究生生均年培养成本为3.54 万元,博士研究生为4.72万元。2013年全国计划招收研究生60.8万人,假设按照这个成本粗略估算,且培养成本全部由财政承担的话,财政投入将达到数百亿元。
  别敦荣表示:“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带有竞争性、选拔性的精英教育,应当由个人承担部分成本。”卢卫东也曾表示,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研 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一样属于准公共产品,研究生教育成本最高,资源最为有限,受益者更加集中,更应当进行成本分担。“谁从研究生教育中受益,谁就应当负担 研究生教育的部分成本。”
  近年来,现行的公费与自费并存的“双轨制”收费模式一直饱受质疑。由于公费生的名额有限,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如何确定自费生和公费生、其标准是否公平公正就成为考生最关心的问题,有时甚至会引发尖锐的冲突。
  别敦荣指出,收费制度改革能够有效地调整研究生教育收费“双轨制”的现状,在全面实行收费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通过助学金和奖学金激励学生的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优化目前不尽合理的学科结构。
  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试点,试点最初从华中科大、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大3所高校开始,2007年扩至17所高校,2008年扩至56所高校。2009年,教育部下发通知,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中央部属培养研究生的高校,改革试点在部属高校全面推开。
  据了解,试点高校均已取消公费和自费的差别,统一实行收费,大部分试点高校都采取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奖助学金一般可以冲抵全部或者部分学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相当于免除了学费”。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改革试点以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学费为0.8万元。学校为学术型硕士生设立基本奖学金,覆盖面为100%。
  北师大文学院2011级文艺学硕士吴健告诉我们:“学术型非定向硕士生还可申请基本助学金,由各院系所分等级设立,按年度动态评定和管理。一年级平均每生每年助学金3800元。从二年级开始,根据成绩每月发放420元、360元和300元不等的助学金。”
  会不会将贫寒学子挡在研究生教育门外
  奖助学金“救场”,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学
  收费制度改革,会不会提高研究生入学的经济门槛,将贫寒学子挡在研究生教育门外?
  这是令很多考研族,尤其是中西部考生感到担忧的问题。本来,浙江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大三学生婷婷(化名)准备考上海某财经院校的研究生,得知研究生全面实现收费的消息后,她打起了“退堂鼓”。
  “现在本科生工作难找,原来打算考研,是想延迟毕业,作为寻找工作的缓冲期,现在要收费了,又得多花父母不少钱。”婷婷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研 究生3年,按照每年0.8万元学费计算,共需要学费2.4万元;上海物价水平较高,每个月生活费按1000元计算,3年下来共需3.6万元。生活费加学费,合计6万元。相反倘若工作的话,按照浙江省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的标准,3年下来能够赚十多万元。
“相当于读个研究生,需要十几万元的成本,再加上研究生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了,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读研的价值。”婷婷说。
  婷婷的考虑代表了一部分考研族的想法,也体现出研究生收费政策的调节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胡晓比较赞成收费的政策,他说:“以前那部分因逃避工作而读研或从众读研的学生,可能会放弃考研去找工作;这样也会相对减轻考研和研究生就业的压力。”
  不过,婷婷也有存在误解的地方。据了解,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后,国家还建立了研究生资助制度,将奖学金调整为助学金,面向所有计划内全日制研究生,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一万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这相当于冲抵了大部分学费。
  我们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以后,国家完善了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建立多元的奖助政策体系,帮助研究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缴纳的学费,确保研究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事实上,从目前试点的一些高校来看,研究生求学成本是“明升暗降”,很多学校采取奖助学金制度,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其实自掏腰包读研究生的学生,非常非常少。大部分研究生都能拿到相当于学费全免的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告诉我们。
  据了解,试点高校普遍都实行了“导师资助制”以及“助学、助研、助管”制度,让导师从课题经费中拿出一小部分资助学生,学校设立“三助”岗位,使研究生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得到部分生活补助。在同济大学,80%以上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获得“三助”岗位及其津贴。
  然而,我们也查阅了有关文献,当前研究生学费及生活经费的来源主体是“家庭支出”。北京大学教 育学院鲍威副教授2010年针对试点高校展开的一项调研显示,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依然是“家庭支出”,占53.2%,其次是奖助免收入(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三助”岗位收入),另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依赖于助学贷款、校外勤工俭学收入,占到16.1%。
  为此,也有学者担忧,研究生收费制度,可能将一部分有天赋、希望继续深造的优秀学子拒之门外。别敦荣告诉我们:“毕竟研究生收费不是一个小数目。事实上,此项政策推出后,已经有学生由于经济问题,正在考虑放弃考研。”
  不过,卢卫东也提出:“当前优秀人才相对短缺,各校对于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还在积极争抢,加之高校研究生资助系统日益完善,如果一个西部孩子真的品学兼优、极具科研潜力,难道会有学校真的仅仅因为经济原因就将其拒之门外?我想即使是清华、北大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7 20:38 , Processed in 0.09256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