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实验设计题目…持续更新·每周一题 (暂停更新)

  [复制链接]
101#
seeya9 发表于 14-9-28 20:2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eya9 于 14-9-28 20:30 编辑

空气波同学的实验设计

字的熟细性对小学生的再认影响
标题都写错……是熟悉性!!!

1.方法:
1.1被试
从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小学的三到六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三年级41人,四年级45人,五年级40人,六年级44人,其中男生85人,女生85人,平均年龄Χ,标准差Χ,智力正常。为什么不同组人数还不一样?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样显然更容易分析。每个年级男女人数一样吗,另外求个平均年龄啥意思,这包含四个年级啊,你还不如求个每个年级的平均年龄呢。PS 智力正常,用了什么测验了?瑞文么?

1.2材料
各年级所学的语文课本或低于其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字作为熟细字,比自身高一年级且没有出现在自身所学的语文课本上的字定为不熟细字。(凭什么?)熟细字3和不熟细的字各30个,随机排序组成表1。另外再选出现在表1中的熟细字30个,不熟细字30个,与表1上的字随机排序组成表2。在每个表上字的上方标准拼音 (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具体见附录Χ
这个熟悉性的操作定义很有问题,另外有关怎么选择材料,如何匹配的请看其他人的评语。


1.3实验设计
这是一个单因素实验设计,分为两个水平即熟细字,不熟细字,记录被试在规定时间内的正确率。
(前面这么明显的年级变量,你敢和我说是个单因素设计?)
实验中各年级指导语相同,且主试都经过严格训练。实验材料清晰度相同
(材料清晰度……是个什么……)
1.4实验程序
将表1发给被试,让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表中的字全部大声的读出。随后立即让被试在表2中划出在表1中出现的字。
(喂喂,“立即”划出,这是划消测试还是再认啊……请看一下再认有哪些范式)
2.结果(主要大致将怎样处理数据)
列表给出个年级的平均正确率,男女各平均正确率,熟细字和不熟细字的平均正确率。
(喂喂前面说好的单因素呢……)
熟细字与不熟细字、男女的平均正确率做T检验,年级之间的平均正确率做方差分析。
(喂喂平均了以后,就剩下2个数字了,这能做T检验?只能做非参了啊喂,应该是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做双样本T-test)
(另外我觉得作者没有搞明白方差分析是怎么用的……这块分析写的很混乱)

将其列表呈现。

102#
seeya9 发表于 14-9-28 20:30:10 | 只看该作者
lansefei 发表于 14-9-28 19:21
师兄,我们是校友唉。。。

SCAU校友还是BNU校友……
103#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8 23:00:39 | 只看该作者
明矾waitac 发表于 14-9-24 23:48
看了seeya9大神的评论,我抛弃了原来的设计…原来的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熟悉性的操作定义不当…如果按照 ...

只能怪咱俩太默契了,明明没有商量重合率居然这么高。。。害你不得不费劲脑汁换思路了
104#
alexwang 发表于 14-9-29 11:49:13 | 只看该作者
明矾waitac 发表于 14-9-21 07:34
小四爷童鞋的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探究熟悉性对词的再认的影响。
2方法:

一行一行来看。
1.实验目的:目的倒是挺清晰的,不过有点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的感觉。
2.为啥没先介绍一下自变量和因变量呢?先看到被试三组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分三组,我的头脑里是模糊的。
3.语词材料,不是与此材料。写错字了
4.预实验写得不够清晰。先说按照熟悉性分了组,再说大家都同意的随机挑选60个,你想想你自己操作的时候要怎么操作?另外,词频这个东西其实是有标准的,而且是据说有“词频词典”的,不需要你使用这种方法取得,反而你的这种方式其实是样本量不够大,有问题的。
5.你的干扰词是不是应该一样啊,你没有提及、
6.你给了再认词汇和干扰词汇,你要怎么测试呢?你没说,记录反应时?你要怎么操作没说明,那你为什么要记录反应时呢?正确的是不是应该要求对再认的词进行反应,对不需要再认的词不反应,然后记录错误率以及反应时。
7.你的反应时那么多,你要怎么处理呢?不是说一个方差分析就可以的。
105#
苍州越 发表于 14-9-29 12:11:29 | 只看该作者
seeya9 发表于 14-9-28 20:25
空气波同学的实验设计

字的熟细性对小学生的再认影响

好的 谢谢学姐 我会改一个详细版的  谢谢了
106#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9 19:4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四爷 于 14-9-30 07:36 编辑
alexwang 发表于 14-9-29 11:49
一行一行来看。
1.实验目的:目的倒是挺清晰的,不过有点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的感觉。
2.为啥没先介绍一 ...


那我改成分别求每个被试的高频,中频,低频的平均反应时行么?请大神移步78楼看看我后面改的那个除了反应时的这个问题,还有没有问题?
错误这么多。。。惭愧,,,,再度感谢大神给评
107#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9 19:49:2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两个问题,后面那个瑞文联合测验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看懂。求识字量是为什么?
108#
hankyoung1324 发表于 14-9-29 23:01:04 | 只看该作者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9 19:49
请教两个问题,后面那个瑞文联合测验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看懂。求识字量是为什么?

瑞文匹配智力,识字量的话,我觉得会影响被试对词语的再认,就单独拿出来做个分析了
109#
bujianxin 发表于 14-9-30 00:57:39 | 只看该作者
hankyoung1324 发表于 14-9-29 23:01
瑞文匹配智力,识字量的话,我觉得会影响被试对词语的再认,就单独拿出来做个分析了

我是pilgrim.
瑞文测验要匹配智力不是应该写在前面吗.在过程中写在后面不妥吧
识字量应该提前做匹配是不是比较好?这个要不要做还要看你选的被试范围和测试的词语的范围而定吧
110#
lansefei 发表于 14-9-30 07:44:35 | 只看该作者
seeya9 发表于 14-9-28 20:30
SCAU校友还是BNU校友……

SCAU                     好久没喝过酸奶了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9 17:21 , Processed in 0.08972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