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朱栋霖笔记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08: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懒人是也,在论坛下了很多笔记,不过,杂而繁多,于是准备整理成一份,好后期直接背诵。整理速度有些慢,大家就慢慢看吧。争取每天都上来更新一下。当然,也希望有高手交流指导一下,客套话大家就别多说了哈!!!

     在笔记中,有标明了解、熟悉和重点,未免误导大家,先和大家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了解、熟悉、重点。所谓了解就是要多看几遍,大致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所谓熟悉,就是能够顺溜的说出来,所谓重点,就是顺溜的说出来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啥的。不知道大家明白了?不明白可以交流一下。

    看了文学史就知道,中国文学大繁荣的时代,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而是发生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文化高压下,我们能说的越来越少了,但是,就文学史,大家还是能独抒己见滴,为了都能考个好成绩,一起讨论吧!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正题了。。。。


基本框架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现代”(现代文学史上)和“当代”(现代文学史下)两个部分:
现代文学史部分,它主要描述1917年前后到1949年之间所发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演变的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分成三个阶段:
二十年代文学,主要讲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其后的新文学的创作和论争;
三十年代文学,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大量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是作为历史的成熟期所出现的巨人式的作家和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四十年代文学,主要分三个区域来讲述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一是国统区文学;二是解放区文学;三是沦陷区文学。
当代文学史部分,它主要描述从1949年到约2000年之间所发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演变的历史。分成四个阶段:
一是十七年时期,主要讲述从1949年到文革爆发这十七年时间里所发生的文学运动和大量的关涉革命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创作;
二是“文革”时期,包括在文革十年中所出现主流文学、文艺和处于地下状态的诗歌和小说创作。
三是新时期,主要讲述从1976年到1989年期间(八十年代)所发生的文学现象和创作,诸如伤痕反思文学、朦胧诗潮、寻根文学等。
四是九十年代文学,主要包括发生于八十年代盛行于这一时期的先锋小说、女性文学等文学现象。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08: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双簧戏(了解)
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二、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重点)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都较为重视新文学的建设。但他们的观念又各有侧重。胡适偏重形式的革新,如他的《论新诗》、《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论文为新诗、现代小说和话剧的建立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周作人偏重思想的改革,如他的《思想革命》、《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论文使文学革命的主张理论化,对后来为人生派文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胡适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诗歌——作诗如作文(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以白话写诗,白话词语和白话语法结构的运用,即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散文化)。诗歌“有我”与“有人”(表现诗人的性情见解,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散文化与平民化的目标。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发。
周作人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区表现“人”,他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
        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浮躁凌厉的散文——积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作用
        冲淡平和的散文——闲谈体,追求自然而隽永,艺术意味的闲谈。人生观与艺术观上保持平和,抒自我之情,选材平凡琐碎,有特别的情趣(落寞颓废的中年心态)。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杂糅调和造成涩味与简单味。平和冲淡、舒徐自如。

"人的文学":(重)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3、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4、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三、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重点)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1、 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4、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意义(五星重点)
其内容主要有三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打破种种旧形式的束缚,追求文体的解放。
2.批判“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封建的文学观念;批判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学的代表性流派。
3.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社会文学,要求表现社会的真实现状,描写普通人的生活。
其意义主要有四条:
1、文学意义:文学革命宣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一个新的文学世纪的开端。
2、思想意义:文学革命既是思想解放的成果之一,又是思想解放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促进中国社会和人们观点的变革做出了贡献。
政治意义:文学革命为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做了理论准备,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干部和人才。
3、世界意义:文学革命是十月革命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革命文学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二十世纪世界革命文学潮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五、《新青年》(三星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科学的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1926年终刊。

六、20年代的社团与流派:(五星重点)
新文学社团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重中之重)新月社、语丝社、湖畔诗社。
文学研究会诸同人的创作形成了早期人生派小说和乡土小说派,创作社的小说创作则形成了早期浪漫派小说,而创造社的诗歌创作则形成了早期的浪漫主义的诗歌,鲁迅等的语丝社形成了语丝文体。胡适等人早期的白话新诗则被后世称为早期白话诗。此外,还有鸳鸯蝴蝶派。
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人生派”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3、重要刊物:《小说月报》(主要阵地)、《文学旬刊》
4、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为人生、现实主义)
6、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为多,他们还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最有成就者为叶绍钧,理论方面的代表者为沈雁冰
7、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

创造社
1、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 1929年结束
2、代表作家: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
3、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4、理论主张: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尊重自我,注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为艺术,浪漫主义)
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补充一、简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1、 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2、 属于富有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3、 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造社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的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新月社
1、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2、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3、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4、作品: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补充一、简评新月派关于新格律诗的提倡对新诗发展的作用:
对提高新诗艺术性和新诗形式的探索,有积极意义。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纠正新诗发展的这种偏向和提高新诗艺术性是有积极作用的,是对新诗形式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是在新月社的基础上形成的,1926 年 4 月在《晨报》副刊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语丝社:
1、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2、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3、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补充一、简评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
1、《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的散文作品2、《语丝》撰稿人虽多,但固定的投稿者只五六人,又以鲁迅、周作人为最多。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都是现代散文大家,他们拓展了散文的文体,既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又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及”的基本特色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繁荣了新文学的散文创作,对现代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浅草-沉钟社:
1、1922年在上海成立
2、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3、主要刊物:《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
4、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莽原社:
1、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
2、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
3、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
4、《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未名社:  
1、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
2、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等。
3、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湖畔诗社:  
1、 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
2、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
3、湖畔诗社成员致力于诗歌创作,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
4、湖畔诗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而成长起来的诗人,他们身上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作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作品主要写爱情,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 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补充一、以下社团的主要特点:
1、 未名社: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成员:鲁迅、韦素园、台静农)

2、 莽原社:与《语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成员:鲁迅、高长虹)

3、 浅草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

4、 沉钟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

5、 弥洒社:强调艺术无目的论和灵感作用(胡山源)

6、 狂飚社:“虚无的反抗”(高长虹)

7、 湖畔诗社:“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补充二、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
1、“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

补充三、1921——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1、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2、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3、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4、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补充四、1921——1927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2、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3、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4、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

补充五、1921——1927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诗派。2、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也常吸收现代主义因素于创作中,或运用现代主义方法创作一些作品。3、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也有一定数量。


     
南国社:   
1、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
2、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创作《获虎之夜》等,后又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
3、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等。
4、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林蔡之争:(了解)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学衡派:(了解)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甲寅派:(了解)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 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鸳鸯蝴蝶派:(了解)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简评鸳鸯蝴蝶派:-20世纪前半期中国近现代一个颇有社会影响的文学流派。其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小说创作为主,主流是言情小说,其内容多为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在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流派的小说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起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迎合市民趣味,一些作家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制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这些都是坏的支流。

黑幕小说:(了解)中国近代小说流派 。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新剧:(二星重点)又称文明戏。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始于1907年,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欧美、日本话剧运动的影响下,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等话剧。辛亥革命前后,新剧团体很多,演出以民族民主革命为内容的政治戏居多。辛亥革命后,新剧很繁荣,以演家庭伦理戏居多。"五四"前夕,新剧趋向衰落,其原因:一是新剧商品化,迎合小市民趣味,内容庸俗低下,二是新剧都是幕表戏,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艺术水平和演技很难提高。"五四"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剧"口号,中国话剧运动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08: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整理的是有标一些不同记号的,直接贴过来就木有了。。。等全发完了直接上word文档,让大家好打印吧。
范老师 发表于 14-10-18 09: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赶上好贴了,我加精华,谢谢小鱼!![w:61]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11: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鲁迅,啥都不多说,没有人会质疑他在文坛老大的地位,以及对于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所以内容不是一点点的多呀!分开来发,让大家不会看花了。。。。


一、鲁迅主要作品列表(了解)
1、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3、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  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
《南腔北调集》  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二、鲁迅文学创作风格(五星重点)
有关《呐喊》与《彷徨》——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农民与知识分子)、眼光(由人的精神病态到社会的病态,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小说模式(看客—被看者,离去—归来—再离去)
(2)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的两重叙述、两重视点;《孔乙己》中使读者由叙述者向隐含作者的靠拢;阿Q,国民性的典型;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野草》“独语体”——不需要读者,以作者与读者的紧张与排拒为存在前提,逼视个人灵魂深处,捕捉微妙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进行深层的哲学思考。  紧张与焦灼的心态,语言充满生活用语的变异,有散文诗化、小说化、戏剧化的倾向。
《朝花夕拾》“闲话风”——自然、亲切、和谐、宽松,作者与读者即是说话者又是听话者,处于绝对平等地位。与读者的精神对话,袒露内心真实,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联想、议论,以求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  结构的随意性、原生的语言趣味。洒脱、放纵、雍容、闲适。
《故事新编》——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古与今的深刻联系。思想与艺术上的超前性。

三、鲁迅的早期生平(了解)
1881年生于绍兴,1936年在上海去世。少年时代他看到了封建阶级的腐败,看到了农民精神上的麻木和生活上的贫困。青年时代,他读到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很大影响。到日本学医时,他还是个科学救国论者,但体格强壮的同胞作为麻木的看客的幻灯片,使他感到了改变精神才是救国的第一要着,于是,他弃医从文,成为一位启蒙主义思想家。国内的黑暗现实,使鲁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在新文化运动的鼓舞和召唤下,终于发出了沉寂多年的第一声呼喊,发表了震惊海内的《狂人日记》。

四、鲁迅主要思想内容:(五星重点)
1、进化论:前期受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最为深远,长期把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观察社会的一种武器。后来,又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民主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的某些影响,形成了以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基本特点的前期思想。摒弃进化论中消极因素,汲取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社会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积极因素。
2、个性主义思想:强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从而推动整个名族进步。鲁迅把个性解放当作达到社会解放的途径,是符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的。他和尼采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尼采敌视群众,推崇“超人”,鲁迅则同情群众,从启发群众觉悟的立场,造成“欲自强,而力抗强者”。
3、改造国民性的见解:思想呈现“生物进化论与阶级斗争观念”的消长、“国民性与阶级性”的消长、“个性解放与群众创造历史观念”的消长态势。

五、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五星重点)
(一)前期杂文特色
1、鲁迅前期杂文的指导思想:以“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为主要思想内容,由此构成鲁迅杂文的两个思想特色:
(1)、批判性(战斗性)。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中批判封建父权、夫权、妇女节烈观等等。后期杂文增加了批判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都市等方面的内容。暴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对卑怯、保守等国民性作了深刻的剖析。社会批评的内容更为广泛,如对社会的一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的罪行等都予以猛烈抨击。这种批判,具有战斗的现实意义。
(2)、深刻性。鲁迅的杂文对各种问题的论述,都极其深刻,富有辨证哲理。如《灯下漫笔》中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这从人民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本质性论断,是何等的深刻。《拿来主义》中批判封建闭关主义,论述国家民族应对世界采取开放态度,以及开放的意义和方法,见解精辟。
2、灵魂: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3、主要内容:
(1)、反对国粹主义
(2)、批评迷信落后思想
(3)、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
(4)、揭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
(5)、对“整理国故”的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
(6)、对“打落水狗”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
(二)、后期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1、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杂文广泛揭露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罪行。
2、对旧中国社会、文明进行了更广泛的批判,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半殖民地都市种种病态心理现象也予以深刻剖析。
3、后期杂文更为深刻有力,表现在:把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相结合。批判现实时,深挖坏种祖坟,批判封建历史时,紧密结合现实斗争,如《病后杂谈》等。辨证分析各种问题。能运用阶级观点分析问题。如作者后期能运用阶级分析揭示国民性在不同阶级阶层身上的不同表现,以及国民劣根性形成的社会原因,并对比民族性优点作了开掘和发扬。
4、后期杂文表现出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纪念左联五烈士。

六、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五星重点)
1、形象性
(1)、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如《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以人参、鸦片比喻精华、糟粕,形象的说明了对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
(2)、创造了类型形象,如叭儿狗、蚊子等类型形象,概括了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某种普遍性特征,用比喻、白描等方法创造出来,简练传神。类型形象具有典型力量。
2、抒情性。鲁迅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情文并茂,情感浓烈。
3、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
4、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其风格也多姿多彩。结构严谨论证严密;三言两语,尖锐锋利。但多样而又统一,作为鲁迅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
5、语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好用反语,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满幽默感。

七、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四星重点)
1、《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追求、牺牲精神。如《秋夜》中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富有诗意的形象表现。《这样的战士》中战斗显得英勇而悲怆。战士面对“无物之阵”这样的“绝望的抗战”反映了鲁迅的思想矛盾,也更体现了鲁迅的清醒执着,永不停息战斗的坚韧意志。《过客》中反映了在人生长途中战斗、探索的艰苦和矛盾,但不停顿地向前走,对旧社会绝无留恋的态度。
2、《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等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如《影的告别》中“彷徨于阴暗之间”的回环反复的语句,传达出内心斗争的深刻。《希望》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墓碣文》自我解剖艰难痛苦。
3、以辛辣的讽刺针砭圆滑的处世哲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丑恶的社会世态,或以沉痛的笔刻画群众的冷漠麻木。

八、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四星重点)
1、《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例:人物如过客;自然景物如天空、枣树都是象征性形象。作品中的故事也都具有象征性形象。
2、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9篇,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别。
3、《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神秘,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
4、《野草》的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5、在艺术上,《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小感触”的形式,具有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结合的艺术风格,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

九、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星重点)
1、思想内容:
描叙了作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具有传记意义。
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副副世态图和风俗画。
贯穿全书的,是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道德、顽固派的批判。
展示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某些历史真实,揭示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2、艺术特色:
     十分注意人物刻画。作者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范爱农》中的范爱农。
     文体不很一致。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夹叙夹议,描述往事也批判现实穿插交织,有较多的杂文笔法。《藤野先生》《范爱农》重在写人。
     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往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十、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五星重点)
1、作为叙事散文,十分注意人物刻画,尤其是写人散文。人物性格鲜明,如长妈妈朴质、愚昧,范爱农耿直古怪,藤野先生严谨认真。
2、刻画人物方法有: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如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如实描写,如写藤野先生衣着马虎等。饱含感情,常有凝练的抒情文字。
3、全书贯穿的人物形象是“我”——作者自己。“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迫害而萌发叛逆思想,离家出走,成为爱国青年等。既具有传记意义,又因注意性格刻画,“我”又是个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11: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五星重点)
1、《狂人日记》的思想:
(1)、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
“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
(2)、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2、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2)、成功的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独特的艺术形象
    (3)、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简练的白话语言。
3、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十二、《狂人日记》内容(了解)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发表于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以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本质。狂人生活在一个封建家庭里,因而也被禁锢在封建宗法和礼教的“囚牢”之中,狂人的“狂”,实际上是封建制度迫害的结果。他的大哥作为封建家长时时处处奉行“仁义道德”,实际是迫害“狂人”,甚至策划着吃人——吃掉狂人和他的妹妹。这虽是狂人的疯话,却深刻地揭示了在血缘关系掩盖下,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小说还借狼子村吃人的传闻,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普遍存在着“人吃人”的本质;狂人并由此上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在字里行间也都是歪歪斜斜地写着“吃人”二字,从而表现了作者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当然,狂人的“狂”又是他觉悟的表现。他敏锐地观察到整个封建阶级都有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他对他大哥的一切胡言乱语地抗争,是当时中国新旧两种势力——被统治的民主力量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激烈冲突的曲折反映。尽管狂人因精神被害而处于“病态”,但他对于封建制度的憎恨是强烈的,揭露是深刻的,否定是彻底的。

十三、关于《狂人日记》的一些问题

狂人是一个什么形象?(重点)
答:狂人是中国新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形象,也是中外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狂人既是一般的狂人,又不是一般的狂人,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形态看:在生理上,狂人有一般精神不正常的人所具有的特点:强烈的幻觉、混乱的逻辑、变态的心理等等。所以,狂人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第二,从内涵看:在精神上,狂人又具有一般精神不正常的人所没有的特点:①怀疑精神与研究精神;②抗争与呐喊的勇气与正气;③对于后代特有的关心——救救孩子等。
狂人的这种精神特征告诉我们,狂人,的确不是一般的狂人。狂人既是一个被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迫害致狂的精神病患者,又是一个精神界反封建的战士。他的典型性包括生理特征与精神特征两个方面。

狂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了解)
答:狂人的语言,一方面与精神病患者相似,是狂言疯语;另一方面又体现他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精神,是清醒的战斗的语言。小说通过狂人所发出的似狂非狂的话,巧妙地把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揭露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狂人的语言有两个特点:
一是跳跃性大。狂人敏感多疑,联想奇特,甚至思路混乱,表现在语言上是“错杂伦次”,富于跳跃性。如狂人说:“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些话似乎没头没脑,毫无连贯。又如:“‘海乙那’是狼的亲眷,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过我。”这里从土狼忽而讲到狗,忽而又讲老头子,似乎痴人说梦。再如狂人从别人要吃他,便想到“古来时常吃人”,还想到古代医书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又想到古书上“易子而食”等等,狂人的思想驰骋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联想奇特,跳跃性强,语似错杂混乱,但这正是表现了他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吃人历史的深刻认识。
二是精炼含蓄。在狂人的语言中有着许多比喻、象征、双关的语言,这些语言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如狂人说的“吃人”就是一种比喻,是指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达到了极为可怕的程度,包括了肉体上的屠杀和精神上的奴役和摧残两个方面,而后者比前者尤为严重。又如“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连用三个比喻,概括地揭露了吃人者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象征的语言也用得很多。如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子”象征中国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吃人”的历史;用将这“薄子”“踹了一脚”象征狂人敢于批判旧传统,把帝王将相的家谱踹在脚下。还有狂人的语言大都带有双重的含义,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表面上看这是狂人的一种狂乱心理的流露,实际上是对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的控诉。“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的敏感和多疑,又是在提醒人们要认真研究现实和历史,找出其中的病根来。
总之,狂人的语言看似“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实际上表现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它反映了人物的独特的感受、心理和性格,有力地表现了战斗的主题。

《狂人日记》的现代性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
答:《狂人日记》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具有现代精神与现代文学意味的白话小说。
首先,《狂人日记》的现代性意义表现为作者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悉中体现的一种空前千古的现代理性精神。鲁迅将他在长时期对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沉思中磨锐的理性锋芒,直接刺向被仁义道德一类冠冕堂皇的假面掩盖着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内核,剥露出凶残的“吃人”真相。小说切开历史的纵剖面,活现出旧中国是一个几千年时时吃人的地方,而这种吃人的惨剧如恢恢天网,笼罩社会。从赵贵翁到大哥,从医生到路人,“自己想吃人,又怕别人吃,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吃人的场面又是如此暴戾:“易子而食”,长幼在劫,食肉寝皮,无所不施。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小说实乃一篇囊括数千年宗法制度吃人总罪状的檄文,它以其热烈的憎恶拆穿“从来如此”的封建宗法教义,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是一种完全的体现了“醒来的人的真声音”的理性自觉,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
其次,《狂人日记》的现代精神体现在它所表现的五四启蒙时期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自省精神。所有的人(除去“我”),都是要“吃人”的,无论是社会受益阶层的赵贵翁,作为“礼教”和“家长制”化身的“大哥”,还是社会非受益阶层的“佃户”,“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还是专业人员的医生,包括自己的母亲,无一例外,特别是青年、小孩,都为人吃人的社会所深深戕害,这样一个吃人者用礼教杀人的凶残严酷与被吃者的麻木不醒是一种何等可怕的民族现实,从中不难看到作者对民族命运忧愤深广的情怀。当然《狂人日记》对民族历史的批判与作家自身文化心理的自省是结合为一体的。当狂人在联想之中觉得自己“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时,便由被害者的恐怖转化为加害者的恐怖,由被害者的控诉转化为加害者的深深自责,从中蕴含了复合在狂人形象中的创作主体人格对自身无情、沉痛的剖析。

分析《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了解)
答:《狂人日记》创作方法是直接受到人物形象质的规定性所制约的。而鲁迅在小说中所采用的创作方法,又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塑造人物的需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优秀之处:内容与形式的完好配合,而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又构成了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作者在小说中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又采用、吸取了象征主义的方法和象征、暗示、双关等手法。之所以采用两结合的方法,是由狂人这一形象的特点所决定的。正因为狂人是一个真狂人,既有一般真狂人(精神病患者)所具有的多种特点:(1)病态的敏感;(2)病态的精神亢奋;(3)迷离的错觉、幻象等,所以为了真实地写出狂人的生理特点,鲁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现实主义对对象“真实描写”的特点,恰好满足了狂人这种“真狂”的特征。又由于狂人是一个思想界的先驱,他的精神状态和反封建的个性特征又不是一个真狂人所具有的,为表现狂人的这种个性特征,鲁迅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是反封建时代先驱的象征,是一切敢于向封建传统宣战,并深刻地反省封建传统揭示其吃人本质的思想界战士的象征;是所有具有现代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如此,就使作者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狂人“半夜查历史”等行为有了可信性和艺术的依托性;也使作者顺利地揭示了狂人的精神内容: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反抗精神、理性精神。狂人这一形象也就在两结合艺术方法的作用下被成功地塑造出来了。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什么异同?(重点)
答:(1)相同之处:
A、人物: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被环境迫害致狂的狂人。
B、体裁:都采用了日记体,这种近代特殊而新颖的短篇小说体裁。
C、思想倾向:都对现存的秩序和历史的弊端进行了批判和控诉。也都在小说的结尾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D、艺术上: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也都采用了深刻的心理解剖的方法。
(2)不同之处:
A、立意上的差异: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中狂人波布里希钦,喊出了被侮辱、被损害、被摧残的小人物充满心田的不满和愤怒,攻击的矛头指向上层的侍从官、将军。鲁迅的狂人,喊出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彻底否定的心声,攻击的矛头指向整个旧制度,揭示的是中国封建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鲁迅的立意更为深广。
B、人物的本质与思想境界的差异:果戈理的狂人是一个受歧视、受屈辱的卑微的人物;鲁迅的狂人是一个受迫害受围攻的时代战士。一个是为被夺去了昔日的天堂和今日生活的权利而怨恨,为羡慕上流社会而倾倒,以至发狂;一个为被夺去了的人性而愤怒,为改变古已有之的旧制度、旧秩序而呼号,不被理解,反遭迫害,以至发狂。一个是因为自己想入非非而不得以至发狂,他是真疯实狂,他想得到隆盛华贵,实际却卑微可怜;一个是为唤醒世人奔走呼号而被人逼疯,他既是真疯狂,又是真清醒,他说的是狂话,道出的却是真理。一个朝思暮想得到司长小姐;一个日夜思虑人在吃人又被吃。一个哀告妈妈赶快来拯救自己,他要的是同情、爱抚、温情和个人的幸福;一个是呼吁拯救未被礼教污染的干净的人之子,他要的是觉醒、转变、反抗、战斗和人类的进化。
C、风格的差异:果戈理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开始可笑后来悲伤”。鲁迅则以悲剧的形式来表达忧愤的内容。果戈理描绘、刻画狂人时,笔调是幽默的,语含风趣,略带调侃意味,又有轻微的戏谑;鲁迅的《狂人日记》,它的语言是急促的、铿锵的、沉痛的、挑战的、质问的,它震动着人心。

《狂人日记》为什么要采用日记体裁?(了解)
答:鲁迅曾说《狂人日记》等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篇小说的“格式的特别”主要表现在采用日记体裁。作者之所以要借一个狂人所写的日记来表现反封建的重大主题,有三个原因。
第一,1918年,当时封建势力还相当大,在黑暗的专制统治下,作者为了战斗呐喊,借一个似狂非狂的人物的独白来抨击封建制度和吃人的礼教,这比一般常人更能无所拘束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头脑清醒、敢于反抗的革命者往往会被统治阶级诬陷为“狂人”、“疯子”,遭到残酷的迫害,作者采用受迫害的狂人的日记来揭露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罪恶是十分有力的。
第二,采用日记体格式有利于直接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作者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借狂人敏感多疑等心理活动揭露当时统治者压迫人、剥削人的残酷现实,借狂人的种种联想,时而回溯历史,时而面对现实,深广地揭露封建社会的病根。
第三,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写法还便于抒发“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我”向人们诉说自己痛苦的遭遇,或者表达对吃人社会的愤怒,都能使读者受到强烈的精神感染。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1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彻底反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重点)
答:《狂人日记》是鲁迅奉献给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8年五月的《新青年》4卷5号上,它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它在中国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型的交接点上,竖立起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说它是彻底反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这是与鲁迅关于《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评价是一致的,强调的是小说反封建主义的巨大启蒙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格式的特别”即艺术表现的独特。《狂人日记》的主体部分纯粹用现代白话写成;它结构新颖,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以十三则不著年月的日记,连缀一个迫害狂患者的一系列变态心理、幻觉和言行,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狂人形象;更值得重视的是作者以高远立意和精妙的构思,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有机融合,使狂人这个既有高度真实性品格,又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学典型。一方面,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刻画了一个真实的狂人形象——他以病态的敏感感知人们要从肉体上吃他,以及由此而生的联想、幻觉与荒唐言行,都符合迫害狂患者的病理特征;另一方面,作者又以象征主义方法及双关、隐喻、暗示等手法,从整体上赋予狂人病态感知、联想、幻觉以及疯言疯语以鲜明的象征意义——狂人所感知的“吃人”幻想,实际上是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从肉体上摧残人,更从精神上奴役人,使人异化成“非人”的象征。而作者关于封建主义的“仁义道德”就是“吃人”的结论,对“吃人”现象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怀疑与质问,对没有“吃人”的社会理想和“救救孩子”呼声等等思想、情感与愿望,都是通过狂人之口呼喊出来的,这显然又表明着小说的浪漫主义因素。
其次,“思想的深切”即历史内容的深厚。这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表现为《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第二,《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特征。从纵向来看,“吃人”现象贯穿了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横向而言,这些社会中充斥着“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的惨剧,那些被“吃”者,诸如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被衙役占了妻子的、娘老子被债主逼死的人们,不也加入了要“吃”狂人的行列么?所谓“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多重性格或特点——或似狮子般凶残,或如狐狸般狡猾,或以“翻天妙手”制造舆论,或在“从来如此”的旗号下进行。然而,“吃人”者们总避免不了兔子般怯弱的实质。
第三,《狂人日记》预言了“真的人”的出现。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起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对不吃人的人即“真的人”的社会的向往,当然是作者美好理想的显现。

十四、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重点)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斗争。阿Q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男女之大防”。是个集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阿Q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Q过着被剥削、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者把阿Q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十五、略述《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重点)
答:(1)刻画人物重点在“画眼睛”。这是鲁迅一贯的艺术主张。所谓“画眼睛”,就是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小说的第一章——第三章,就是通过具体描写阿Q的所作所为以及所思所想,从各个角度突出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后各章,进而刻画了阿Q性格的主要侧面及其发展,然而对精神胜利法的描写,显然仍反复出现,贯穿全篇。阿Q 临死时画圆圈前后的心理,更是画龙点睛地突出了阿Q 的主要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2)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特征,把章回小说同传记文学结合起来,摒弃了旧小说中一些陈规陋习,灌注了现代西方小说写传记注重人物心理刻画的特点,从而使小说既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又避免了旧小说的一些弊端,如慢节奏等等,同时,又具有了现代小说的气息。
(3)故事情节的展开与人物性格的描绘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这一小说的美学原则。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同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展现的。随着情节的发展,阿Q的性格也愈加鲜明,愈富有个性,愈典型。
(4)鲁迅把阿Q的行为描写同他的内心世界的刻画结合起来。阿Q 因头上长了“不体面”的癞疮疤而忌讳说“光”“亮”“灯”“烛”,个性地揭示了阿Q 既爱面子又不服气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使人读了对阿Q 的描写,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5)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与阿Q的悲剧命运相结合,从而将《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阿Q 这个典型,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如阿Q 在辛亥革命胜利时,不仅没有参加革命,反而成了牺牲品,从而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6)悲喜交融的艺术风格。《阿Q正传》是悲剧,但不是单纯的悲剧,是将泪与笑、热与冷、严肃与幽默交织在一起的悲喜剧。对阿Q 的“精神胜利法”,作者无疑是出于喜剧的讽刺,与含笑的幽默,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但“精神胜利法”使阿Q 成为苟活于一个吃人世界的做活的工具与供人玩笑的玩物,这无疑是使人灵魂颤抖的悲剧,因而那喜剧的笑比之于悲剧的泪更使人感到沉痛。当阿Q 以荒唐方式向吴妈求爱而演出了一场“恋爱的悲剧”以及后来糊里糊涂地在自己的死亡判决书上画圆圈,因发抖没有画圆而惋惜时,这种喜剧式的描写的背后所隐含的悲剧是难以言说的!这种泪与笑互为表里的悲喜剧比之于单纯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的艺术效果。
(7)外冷内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颗火热的心深深的埋藏在心坎里,以犀利的解剖刀冷峻的解剖着一切。
(8)以讽抒情。
(9)行喜实悲。

十六、简述阿Q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1、在阿Q这一人物形象上,熔铸着鲁迅的历史沉思和对现实人生的深刻解剖,它警醒人们去认识普遍存在于国人的灵魂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麻醉了民众,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历史惰性。
2、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接连失败的中华古国屈辱地位的产物,是一种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安于并掩饰民族落后与被奴役命运的民族精神状态。鲁迅认为这是民族觉醒与振兴的严重阻力,因此以最伟大深刻的自我解剖,警醒国民、寻求民族的希望与道路。这正是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主旨与价值。
3、同时,阿Q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数具有不朽艺术生命力的文学典型之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鲁迅对人类一种精神弱点的发现与解剖,它表现的不仅是国民心理,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结构,在人们面对不平等、不合理的环境,而又无力改变现状时,人人都有可能无可奈何地自我嘲解,在心理幻影中求得心理的平衡。

十七、论述阿Q的性格内涵(了解)
答:阿Q的性格内涵包括两部分:
(1)精神胜利法。这是阿Q性格中最核心的内涵。这种最核心内涵的个性内容是:
a .自高自大。阿Q非常自大,当他与别人发生口角时,他常会说:“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得多啦!你们是什么东西!”尽管此时的他一贫如洗,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他不仅自认为自己的“先前”比别人“阔”,而且思维还顺向延伸,当他见到有钱有势的赵太爷、钱太爷时,往往心里想 “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尽管此时他仍是光杆一条。他就是这样用盲目的“自大”在精神上压倒别人以使自己得到满足。用从来没有验证过的他的“先前”的“阔”和自己虚拟的现在无法证实的今后儿子的“阔”,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虚假的“胜利”。
b. 欺软怕硬。阿Q头上长了一个不体面的癞疮疤,他避讳“癞”以及与之相关的“光”、“亮”、“灯”等字眼。如果谁在他面前犯了“忌讳”,阿Q先是估量对方,“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但别人并不怕,他总是吃亏的时候多。他被人打了或被打输了,就““认罪”“磕头”等等。但当他碰上比自己弱的对手时,立刻就上前欺侮对方。例如与小D、小胡的打架,他并没有讨到便宜。但当他转身碰上小尼姑时,就跑上去欺负小尼姑,并以此来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总之,见到老虎他是羊,见到羊他又变成了老虎。他就是处于这样的角色变化中,以欺软的“胜利”来弥补怕硬的“失败”,使精神得到某种满足。
c. 自轻自贱。阿Q没有什么人格尊严的意识,当他被人打败了,对手让他自己骂自己时,他竟骂自己是“虫豸”,是“畜牲”。在这之后还自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并且进行一种奇特的联想,“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于是,他“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d . 麻木、自欺。 这是他精神胜利法最深沉的内容,也是阿Q性格中最可悲的精神特征。他麻木到现实中的任何失败,都不能够使他产生丁点自我反省的意识,生活中的巨大损失也不足以唤起他面对现实的勇气。他的激情早已被“麻木”的精神闷死了,他的精神除了“自欺”的思维外,再没有什么“活”的内容了。它被人打败了,受了侮辱,不仅不面对现实反省自己,反而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来安慰自己,虚构自己是打他那个人的“老子”,而打他的人是他的儿子,在“自欺”中得到胜利。同样,当他面对自己的物质损失时,也用“自欺”的方法来解脱自己。一次与人在一个正唱戏的台下赌博,一会儿,他面前堆满了一堆赢来的钱,可一阵混乱,他赢的钱被人抢光了。他起初还有点不好受,但随后他找到了解脱的办法:举起右手打了自己两耳光,他觉得打人的人是自己,被打的人是那个抢了他钱的人,于是他胜利了,也解脱了。鲁迅说:他睡着了。面对此情此境,我们仿佛看到了万籁俱寂中只有精神胜利法的“鬼魂”在天空徘徊,狞笑地睇视着这个“睡着了”的麻木僵尸。按说物质的损失是无法用精神的满足来弥补的,可麻木的阿Q却用“自欺”的手段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一种苦涩而且有喜剧意味的满足。
正因为他常常“自欺”,所以也特别“健忘”,——忘了失败,忘了钱被人抢了,忘了自己遭受的欺侮……,这种忘,也就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又一法宝,也就构成了他精神胜利法的又一个性内容。
(2)封建传统观念与正统观念。例如,阿Q想讨老婆,向吴妈求爱。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同时也明显地为一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传统观念的驱使。当他初次听说革命党时,也很快形成了一种看法“以为革命党就是造反,造反就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深恶痛绝’”。这是不许犯上作乱的封建正统思想在他头脑的反映。
两部分性格内涵相互依存,又相互粘合。“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觉悟,而封建观念又加重了他的不觉悟。他的不觉悟又反过来使他无法(也不可能)摆脱封建观念的束缚。

十八、关于《阿q正传》的其他问题(了解)

阿Q的精神胜利法经历了怎样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了解)
答: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动态演变过程:自尊——自欺——自轻——自虐——忘却(麻木)。
开始,阿Q很“自尊”。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忌讳别人提他头上生的癞疮疤。碰到“犯讳”时,他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便打”,结果,他屡屡失败。当实力较量失败后,只得改换策略,变为“怒目而视”想以此来补救实力较量中的失败。当“怒目主义”遭到对手的回敬时,他又只好以自欺欺人的自骄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你还不配!”然而,对手连这个也不允许,阿Q“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他又成了事实上的失败者。这时,阿Q便又改变策略,无师自通地给自己找出“胜利”的借口——“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此由外在的行为转向纯粹的“精神”实质。但是,这种“腹诽”的方式立即又被对手察觉,并且因此招来更大的侮辱。阿Q不得不公开承认欺凌者行为的合理性,承认别人打自己是“人打畜牲”。这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于是乎,他又转败为胜了。这种以“自虐”为特征的“精神胜利法”再发展一步便是“忘却”了。“忘却”成了阿Q赖以生存的法宝。作者就这样一步步展示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发展过程。在淡淡的讽刺中,融进了鲁迅对中国历史以及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融进了鲁迅对阿Q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略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渊源(重点)
答: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用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掩饰或替代事实上的失败。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主要症状是妄自尊大、欺弱怕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等等。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首先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使正常的人性受到戕害而产生了异化。
其次是中国封建落后的农业经济造成的贫困、保守的生存环境和简单、凝固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命运、在无可奈何中,只得用自欺欺人的方法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还与阿Q好胜爱斗、喜欢热闹乃至生理上的缺陷等个人气质、脾性方面的特点有关。
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相当大的时空概括度和思想包容量,它集中地反映了普遍存在于中国人身上的精神病症。

阿Q的“精神胜利法”蕴涵着怎样的历史内容?(了解)
答:阿Q的“精神胜利法”蕴涵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内容。
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腐败无能,在西方列强无耻的侵略面前,一次次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统治者为了掩饰失败和维持政权,或向国人吹嘘历代帝王对外的武功,或嘲笑别民族的奴性或亡国,以中国尚未灭亡而自得;同时,又不愿正视西方的先进与发达,却鼓噪什么中国“道德天下第一”、“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最好”等等自欺欺人之谈。统治集团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已坠入万劫不复的精神胜利法深渊。一方面,因为每一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所以统治者会通过各种途径,将精神胜利法有意无意地灌输给人民,使部分民众深受其害;另一方面,人民大众如农民等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与落后,本来就易于精神胜利法的滋长,再加上下层人民在近代以来连续的反抗斗争,都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帝、封势力的镇压而失败,这不仅会使部分下层人民产生精神胜利法,而且更利于统治阶级的精神胜利法在下层人民中流播。
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对外来侵略的压迫与屈辱,不敢正视和反抗,反而以精神胜利法来掩饰所受压迫与屈辱时,其精神的衰颓及命运的悲惨,是不言而喻的。由阿Q精神胜利法所揭示的近代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悲剧,确乎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鲁迅以健全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强烈的悲愤、焦虑所创造的阿Q这一批判性文学典型,对于揭示近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悲剧,激励国人开辟反省之路,走向觉醒与奋起,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阿Q正传》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了解)
答:《阿Q正传》在以“暴露国民的弱点”为主的同时,还显示了另一方面的重大意义,即对辛亥革命的艺术批判,或者说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一些严重教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揭示了辛亥革命不重视发动、组织农民的弱点。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毛泽东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小说并未正面描写辛亥革命,却以革命为背景,再现了这样的历史真实:革命前,未庄的人们根本不知“革命”为何物,阿Q对革命更是“深恶而痛绝”。当他们从城里豪绅的逃难和传言里间接知道革命时,未庄仅只掀起了一场人心骚动,阿Q心目中的革命党,不过是“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的“反清复明”的队伍。更可悲的,是有着“革命”要求的阿Q,竟然到处找不到革命党。可见,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革命前和革命中都没有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根本没有把农民视作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当然不可能取得革命的真正胜利。
其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一揭露,是通过对封建势力混入革命队伍,从而改变革命性质的描写完成的。革命曾使县城和未庄的豪绅们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假洋鬼子、赵太爷父子、曾到未庄逃难的举人老爷,居然转眼间就成了革命党;而革命后的县政权里,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举人老爷则当上了帮办民政。这种对封建势力代表人混入革命阵营并篡夺领导权的描写,是历史的真实,集中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小说对民主革命某些本质方面的真实描写,显示了鲁迅现实主义的清醒和深刻。

《不准革命》与《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有什么联系?(了解)
答:《不准革命》是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第八章。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特别指出,鲁迅“专门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这一章是表达全作品主题思想十分重要的部分。
《阿Q正传》是鲁迅在1922年初写成的伟大的小说,它着重描写了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阿Q,通过他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矛盾斗争,生动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无情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它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不彻底性,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并尖锐地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的重要性。这一主题思想在《不准革命》中得到较为突出的表现。
《不准革命》以辛亥革命消息传来后未庄各阶级的动向为背景,着力表现阿Q想革命和农村封建势力代表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和假洋鬼子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地主阶级和贫苦农民之间的阶级对立。假洋鬼子的嚣张气焰生动地揭露了反动势力投机革命、压迫和镇压人民的罪行,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投降;阿Q遭到“不准革命”的威胁和迫害说明资产阶级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同时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阿Q在向往革命过程中所反映的落后意识,正是尖锐地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发动农民起来革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不准革命》这一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全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这一章的内容对于掌握《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阿Q正传》开头两段的背景描写有什么意义?(熟悉)
答:在文章的开头两段,作者以深沉的笔调描述辛亥革命风暴传到未庄时,各种人物的反响,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从而为主要人物阿Q和假洋鬼子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这两段的背景介绍说明了三点:
第一,革命后政权已被封建势力篡夺,农村的阶级关系没有变动,封建地主阶级仍旧压在劳动人民头上,阿Q等贫苦农民就不可能获得解放。
第二,阶级敌人开始乔装打扮,投机革命,他们钻进革命队伍里来,必然要破坏和扼杀革命,假洋鬼子不准阿Q起来革命也势所必然。
第三,群众对革命的认识极为模糊,阿Q认为盘辫便是革命,他根本不认识革命的意义,当然更不可能认清假洋鬼子的反革命本质。
因此,开头两段介绍县城和未庄在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中各种人物的活动,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它为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提供了特定的典型环境,为展现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作了有力的铺垫。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1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熟悉)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
   2、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特征进行描写。如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孔乙己的长衫。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写幻觉、潜意识等,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
3、艺术多姿多彩。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但也常有诗意的抒情和以抒情手法为主的作品。主要是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刻画性格,但也不乏对人物心理、幻想等的描写和以心理刻画见长。基本上是悲剧的结局,但在悲剧中常融进幽默夸张的悲剧因素,形成悲喜剧交融的特色,并有以讽刺手法为主的喜剧作品。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
4、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民情,使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
5、结构形式丰富多样。小说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几个生活场景、片段连缀而成;或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顺序为主,也有倒叙;多为单线发展,也有两条线索的交叉叠合;体式有日记体、随笔体、章回体、速写等多种;
6、以口语为基础,吸取有生命的古代语言,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7、在创造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祝福》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狂人日记》《长明灯》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优秀作品,《肥皂》《白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里剖析的色彩。
8、艺术风格上,也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在就楼上》讽刺小说《高老夫子》乡土小说《故乡》
9、在格式上,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日记体《狂人日记》截取人物生平片段《孔乙己》从事件中途起笔《药》,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
10、在表现手法上,也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
11、在塑造人物方面,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广泛的典型性。阿Q


二十、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重点)
《呐喊》《彷徨》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表现在:
1、思想方面: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因而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作品渗透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作品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2、《呐喊》《彷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中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二十一、为什么说《呐喊》、《彷徨》的用语具有现代化特征?(重点)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1)从《呐喊》、《彷徨》用语的质的规定性看。这种质的规定就是既墨守成规又革新创造。这是语言发展的基本定律。鲁迅运用白话创作小说,正是遵循着语言发展的这种规律的,从“墨守成规”看,鲁迅不仅恪守了汉语的规范而且继承了汉语中白话质朴的风格以及它来自生活与口语一致的本性。《呐喊》、《彷徨》的每一篇小说,都可以找到这种继承的范例。但在墨守成规的同时,他又以开放的姿态,一方面从现实生活的用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和相应的表述规范;另一方面又颇具魄力地引进外来语和外来文法,如《祝福》中的定语后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正是在这两相结合的实践中,构造了他的白话艺术的现代格局。这种格局的特点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是自觉地构造的白话艺术;它有博大的胸怀——融中外古今于一体;它有实践的品性——与时代紧密相连;它有美的神韵——自然、本色,多姿多彩。事实上,鲁迅小说用语的这种既恪守规范又勇于开放吸收,本身就是一种现代风采,它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了五四新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气魄和姿态,也显示了鲁迅小说作为一种白话艺术的现代化意义。
(2)从鲁迅小说的白话艺术与文学现代化的关系看。
五四新文学从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开始自己现代化历程,鲁迅的小说又是这一历程的先驱与代表,正是鲁迅率先采用“白话”创作小说,而在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划出了一条分水岭,从而为整个新文学走向现代化打开了通道。“在白话中,我们总是听到一个愤怒而灵巧人的声音。由于鲁迅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巨大成功,他的愤怒而灵巧的文体就被牢固地保存在白话之中,以至后来的作者在运用白话这一工具时,很难避免它。”因此,完全可以说,鲁迅小说对本民族文学用语现代化的作用,就像普希金的创作对俄国文学现代化的作用一样,具有开创性与代表性,它在本体上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现代化的第一个要素——用语,显示出了现代化的风貌。

二十二、《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重点)
第一,对旧世界的决绝态度和彻底否定。《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具有很强的革命批判性。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反动本质。
第二,对下层劳动群众的深挚热爱和真诚关怀。鲁迅对劳动群众不仅是“哀其不幸”,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怒其不争”。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描写下层群众根源于封建主义统治和小生产者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精神病苦。
第三、新世界的曙光的照耀。《呐喊》和《彷徨》的萌生、滋长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激荡。鲁迅热情地称赞十月革命是新世纪的曙光。
在《呐喊》、《彷徨》中鲁迅是如何运用讽刺这种艺术技巧的?
鲁迅主要从三个方面运用了讽刺技巧:
第一,情境讽刺。所谓情境讽刺,主要是通过具体情境中人物的举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形成的讽刺。在鲁迅小说中,这种讽刺有时构成喜剧效果,有时则构成悲剧效果,而且充满了深层的理性内容。前者最杰出的例子是《孔乙己》,“孔乙己是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的情境描述,就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后者的典型的例子是《药》。作者将明、暗两条线索交叉起来写:夏俞为寻找救国救民的药而牺牲了,华老栓为儿子寻找医治痨病的药,药找到了却没治好儿子的病,儿子也死了。所以,当小说的最后两个母亲在坟场上碰在一起时,此情此景所构成的讽刺,不仅突出了两个母亲的悲剧,也分明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理性评判,将一个严肃的课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第二,描述性的讽刺。在描述性讽刺中,鲁迅小说的理性内容更为深厚。例如,《狂人日记》,它的讽刺就不是一般的讽刺,而是在描述中采用了系统的象征讽刺。还有《头发的故事》,虽然在讽刺的性质上与《狂人日记》相比甚远,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即以反语来表现一个持续的观点。这是一种讽刺技巧,先抓住一点,再按照古怪的逻辑把它扩展为一个荒诞的论点,这和鲁迅有时在杂文中应用的方法很相近。这篇小说也大量使用反语,比直接的叙述远为有力。这里写的有些是鲁迅自己的经历,有些观点是他当时正向学生们极力灌输的,但整个论点经过适当的夸张,从一个脾气乖张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成为了反语。小说那个听说话的人纯粹是为了描绘说话人的样子。
第三,性格讽刺。说到性格讽刺,当首推《肥皂》与《高老夫子》两篇小说。它们都通过人物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男盗女娼,撕下人物虚伪的面皮,显示出人物的本相,从而构成尖锐的讽刺。

二十三、《呐喊》、《彷徨》相关问题(了解)

   《呐喊》和《彷徨》相比在思想上有何新的发展?
  《呐喊》在格调上比较明朗、热烈,而《彷徨》在格调上显得冷峻、沉郁。从思想深度上看,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揭露,《彷徨》显得更深刻、更透彻一些。
《祝福》和《明天》虽然都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歌,但祥林嫂的悲剧内容不限于单四嫂子丧夫失子,孤苦无依,承受人间的凉薄,而是封建宗法制度及思想统治的万钧重压,萃于一身。祥林嫂这一悲剧典型,深广地概括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运命。作品的战斗锋芒不仅指向了封建的族权、夫权,而且指向了被封建社会视为至高无上的神权。
《长明灯》的主人公不象狂人对大哥——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代表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显得坚忍而严冷。在吉光屯这个被保守、迷信所笼罩的黑暗王国里,“疯子”只身战斗,不怕恐吓和威胁,不时地发出勇猛的战叫:“我放火!”从中可以领悟到鲁迅忧愤的加深,他对改革的艰难,旧传统的顽固性认识得更加深切了,抗争的意志也更坚决和彻底了。
很显然,就总体而言,从 《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的思想在前进,在发展:对现实人生更执着,对旧制度的本质剖析得更犀利,对被压迫群众的悲剧根源挖掘得更深刻,对革命力量、革命道路问题探索得更深入……。这些都体现出《彷徨》的创作思想的深化,现实主义的深化。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了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重点)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1、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2、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3、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重点)
祥林嫂(《祝福》)、爱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
《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劳动妇女形象的反封建意义。(了解)
《祝福》与《离婚》都是以劳动妇女形象为聚焦点的。
鲁迅通过祥林嫂的形象,以揭露夫权为中心,控诉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把广大被压迫人民逼向绝境。作品的战斗锋芒,直指整个封建社会,在《祝福》的评论中,人们指出它是礼教吃人,是《狂人日记》所提出的”仁义道德“吃人在妇女身上的体现。
至于《离婚》中的爱姑,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出格“的妇女,她的出格以她的大胆、泼辣和强烈的反抗性为表现。祥林嫂被“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尤其是夫权的绳索束缚住,爱姑则敢于挣脱夫权的束缚。在她身上已经具有近代社会平等思想的萌芽。自然,在当时的社会,爱姑的斗争不能不以失败告终,这是历史的必然。但《离婚》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思想:被压迫人民和妇女要从封建宗法的制度和思想中解放出来,必须把斗争矛头指向一切权力的中心——以豪绅地主为代表的封建政权,同时必须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斗争勇气和信心。这反映了鲁迅反封建革命思想的重大进展。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熟悉)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深重的。
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涓生)、动摇妥协(吕纬甫)、消沉颓废(魏连殳)。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君为累赘,终于遗弃子君而造成悲剧。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以躬行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1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何评价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杰出继承人;如果从文学的角度展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杰出的创造者。他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所达到的完美的境界,他自己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反封建意义。(熟悉)
没有知识分子的奋起,就无所谓反封建思想革命,因此,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必然关注的人物形象之一。在鲁迅的笔下,这些知识分子有些穷途末路,沉迷不悟,成了旧教育、旧制度的殉葬品,如孔已己。有些则以被迫害、被扭曲的面貌,孑然一身,“叫喊于生人中”,如狂人。而同是知识者,《药》中的夏瑜既不是病狂者,也不是沉迷者,而是神志清醒的革命者。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以民族、民主思想宣传群众,在黑暗的王国里闪露一线曙光。但他的结局却更令人颤栗。又如吕纬甫和魏连殳虽各有个性和经历,或敷衍度日,或桀骜不逊,但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这是被当时政治斗争的大气候决定了的。
先躯者、革命者本是堂堂正正的人物 ,却不能堂堂正正地出现,有的被扭曲成狂人形象,有的被埋没在群众的围观和辱骂声中,占据不到正面描写的地位,而是只能居于幕后。这寄托了鲁迅多么沉痛的生活体验和用心。封建思想所以能在当时蛊惑人心,成为压制知识分子的一股力量,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它有什么特殊的“关键性意义”,而在于辛亥革命除了推翻皇帝以外,基本上还保持着封建社会的强权政治和经济基础,这才是封建思想得以逞威作虐的强大后盾。鲁迅的沉痛与深刻让读者更察觉封建毒害的深重以及反封建思想革命的艰巨与复杂。

请以《狂人日记》与《长明灯》比照,分析鲁迅革命思想的发展。(了解)
《长明灯》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都以被迫害的疯狂者出现。都对封建主义采取反叛的立场。但就主题思想说,《长明灯》的战斗性却更坚决,更彻底。
《狂人日记》是一篇振聋发聩的新小说,自有它强烈的战斗意义。鲁迅认为它“忧愤深广”,但对其思想内容似乎不甚满意。若干年后,不仅再取材于病狂者,写了《长明灯》,还批评前者所发的“救救孩子”的议论,“四平八稳”,“空空洞洞”。这是唯一的对自己小说的公开批评,不是针对其他作品,而是针对这成名杰作。其原因,就在于它只是“暴露旧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只有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主题,而且在如何实现思想革命的答案上,又停留在思想感化和劝转上。
《长明灯》的疯子,却丝毫没有劝转的念头,他蓄意要熄灭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统治的“长明灯”,当熄灭不了时,他又喊出了一个新的战斗口号:“我放火!”即从反封建传统统治,到要用一把火来烧掉长明灯的所在地——古老的社庙——黑暗的王国 ,这反映出鲁迅思想的巨大跃进。如果说“熄灯”比起劝转来,在思想革命的范围内,是一个发展的话,那么“放火”比起前两者来,更是一个伟大的发展,反映出他从思想革命而进向政治革命。

请分析《故乡》中闰土形象的反封建意义(熟悉)
闰土的形象,是旧中国普通农民的形象,在农村中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他吃苦耐劳,象大地一样沉默和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不幸。生活的煎熬使他变得麻木了,他逆来顺受,默默劳作。然而他所受的精神摧残甚至超过了生活上的苦痛。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他恪守的生活原则。在他和他的童年伙伴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中,他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他的命运的悲剧色彩。

简析《药》的主题思想。(熟悉)
《药》的深刻主题思想是: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如果说华老栓是因为受封建迷信的与个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剧,那么,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则是一个更大悲剧。人们对夏瑜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行动丝毫不理解。夏瑜对群众落后状态的深切同情,反被人们骂为“发疯”,对夏瑜的流血牺牲,人们漠不关心,冷淡到用他的血来为儿子治病,这是多么可悲的无知和麻木!这反映了尚未觉醒的群众与革命先驱者之间存在着可悲的隔阂。小说通过这两个悲剧,挖掘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须启发群众觉悟的重大问题。

简述《一件小事》的主题思想及其深刻意义。(了解)
《一件小事》通过“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乘坐的人力车撞倒了一位老年妇女的意外事故,对此着力描写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赞美了劳动人民正直无私的品质,对知识分子自大和自私的心理做了深刻的剖析。
作品的深刻意义在于:车夫虽然还不是一个产业工人,但他的形象却包含了劳动者的无私与善良。作品表明:鲁迅在革命力量的探索中,开始把希望寄托于城市劳动人民。这一思想远高出五四时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站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立场上对人力车夫表示同情的思想水平之上。另外,作品中的“我”,是个进步知识分子,虽然不能把“我”看作就是作者自己,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我”在车夫行动的感召下,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省。

论述《呐喊》、《彷徨》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文学革命主将鲁迅在“五四”前后创作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真正具有现代色彩的白话小说的杰出代表作,是“五四”前后小说艺术革新中涌现出的成就最高的小说集。由于它们的先后问世,不仅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光辉实绩,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经验,而且一下子把中国现代小说艺术提高到世界近代进步小说的水平上,使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毫不逊色地进入了世界优秀文学之林。
从中国小说发展特别是短篇小说发展来考察,《呐喊》和《彷徨》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地位。
同大多数古代小说相比,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丰富,主题开掘深刻。它们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大革命前夕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这两个集子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革命的一面镜子,也是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同大多数古代小说相比,鲁迅小说真正摆脱了传统情节小说的旧套,创造了完全崭新的性格小说,不仅在主要人物系列的成分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些已达到典型化的高度,成功地刻画出中国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典型性格。
此外,同大多数古代小说相比,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在结构布局、叙述方法、表现手法、语言体式诸方面 ,都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革新,为现代新小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特别在体式方面,鲁迅的新小说完全打破了旧章回体的程式,批判吸取了古代小说体式上的合理因素,根据新内容的表达需要,大胆地借鉴外国小说的体式,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自由的新体式。
                                          
请谈谈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主张与《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民族文学的渊源。(重点)
鲁迅十分赞赏《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艺术方法。指出《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峰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讽刺的生命是真实,这是鲁迅的一贯主张和认识,也是《儒林外史》的价值所在:“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这和他对《红楼梦》的赞扬是一致的,即“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鲁迅要求“烛幽索隐”,“如实描写”,就是要求排除一切“遁形”与“讳饰”,敢于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描写它的矛盾和斗争。这正是鲁迅对民族文艺精华所作的精确概括。

简述鲁迅对传统文学中白描手法的借鉴和运用。(熟悉)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白描手法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疏导一大篇。”
白描法在中国传统文学乃至绘画等艺术中都极为典型,它是明显地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它,甚至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艺术趣味和艺术心理。思想上和精神上坚决反传统的鲁迅,艺术趣味与艺术心理却和这种传统手法相通,既矛盾,又统一。这并不奇怪,鲁迅的一些小说运用白描的工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然,另一些小说也并不以这种手法为主,这说明,鲁迅在对传统艺术的吸收上是本着为自所用的观点,并不盲目,也并不片面。

简述鲁迅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借鉴与运用。(熟悉)
现代主义是一个总称,包括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等等。对于现代主义,鲁迅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鲁迅从启蒙主义的角度肯定它,又对它的消极倾向持批判的态度。
鲁迅的小说就很注意吸收它的某些长处,尤其是象征主义的技巧和手法。如《药》接受安特莱夫的《齿痛》和《默》的影响。《长明灯》取法于迦尔询的小说《红花》,长明灯就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的象征。《白光》《肥皂》《弟兄》诸篇,关于人物的下意识、无意识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也跟接受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接受现代派表现人物特点的影响有关。例如借两块肥皂“咯吱咯吱”洗一洗的描写,形象地揭露道学家四铭潜意识里对街头行乞孝女的邪念。(《肥皂》),就是用精神分析法为现实主义创作服务的。

试将鲁迅小说人物分为“看/被看”两类,并谈谈鲁迅对这两类人之生存价值的关注。(重点)
鲁迅的小说以《示众》突出“看与被看”一个二项对立的场景,以此为生长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呐喊》和《彷徨》等多篇小说看作是《示众》的生发与展开,从而构成了一个系列:《狂人日记》、《孔已己》、《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等等。实际上,这个二元对立的模式就凝结了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生价值、命运……最深刻的观察与把握:在中国这个一切都“戏剧化”、“游戏化”的国度里,“人”不是充当“看客”,就是“被人看”。
对于祥林嫂这类被看者而言,鲁迅对其人生价值做了如下描述: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芥尘堆里,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玩物。而看客们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精明残忍,但这些人的价值也同样被过分压榨,看者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甚至遗忘。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极度的麻木。
对于夏瑜这样的被看者而言,其价值已经在看客的嘴中实施了消解,由于看客的存在,使一切牺牲都化为演戏,化为残忍的娱乐的材料,这种包围销蚀着知识者或先觉者一切真诚的努力,使之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和可笑。

怎样认识鲁迅对《风波》中七斤等农民的态度?(了解)
首先,应该看到鲁迅当时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把改变民众的精神当作革命的“第一要素”,他写农民群众身上的愚昧和落后,是“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这种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唤起民众的觉醒。鲁迅是真正站在革命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所以对于农民的不觉悟状态,不是采取嘲笑和攻击的态度,而是寄以热烈的希望。
其次,鲁迅写七斤等农民的不觉悟是在暴露封建统治势力的罪恶。存在于农民群众身上的落后和愚弱,其根源在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长期的压迫和精神上的奴役。鲁迅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来揭露封建制度及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的罪恶。鲁迅在这里还告诉我们,如果容忍旧的封建势力继续存在下去阻碍社会前进而不彻底铲除,如果仅从外表上剪掉了头上的辫子,而不彻底铲除人民头脑里的旧思想、旧习惯,那么人民群众永远不会理解革命的必要性,从而成为阶级敌人搞复辟倒退的有利条件。

《祝福》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了解)
“祝福”是旧社会过年时的一种迷信的习俗,用牲醴和香火供奉“祖先”和“天神”。祝福的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在旧社会,剥削阶级终年吮吸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过着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他们大搞年终“祝福”的迷信活动,以追求来年享受更大的“幸福”生活,并利用反动神权来麻痹、欺骗劳动人民,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长久统治。
小说从鲁镇的人们忙于准备“祝福”的背景开始,又以鲁四老爷家的“祝福”的爆竹声惊醒了正在回忆中的“我”结束。以“祝福”命题,不仅因为它是这个悲惨故事的情节线索,而且借祝福活动为背景揭示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中,而压迫者却在为自己的来年幸运“祝福”,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同时,一般的人们对于压迫者在“祝福”声中悲惨死去不仅毫无反应,反而跟着统治者一起热衷于追求这种迷信的“祝福”活动,这又是多么令人可悲!小说否定了向神祈福,启示人们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寻找另外的路。可见,小说以“祝福”为题,含义丰富,发人深思。

《祝福》采用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了解)
答:《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同时,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药》的明暗两线联结起来有什么作用?(了解)
答:从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安排上看,小说写了华家和夏家都死了儿子的故事,整个故事由明暗两条线索贯串起来。明线写买“药”,烧“药”,吃“药”,上坟,正面详写华老栓夫妇的活动;暗线写夏瑜被捕、英勇斗争,夏四奶奶上坟时发现花圈,点明革命者夏瑜牺牲。这明暗两条线,通过康大叔和人血馒头而自然地联结起来。康大叔杀了革命者夏瑜,同时又把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当作药去愚弄华老栓;夏瑜因革命被杀,他的血竟成为一种迷信的药,结果给华小栓吃了仍不免一死。小说以华家这条明线为主,以夏家这条暗线为次,这中一明一暗,一主一次的结构安排得十分自然、熨贴,使人民群众的不觉悟和革命者的失败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两条线的联结对于深化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华、夏两家从表面上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华小栓之死,死于反动派的愚民政策;夏瑜之死,死于反动派的武装镇压。一个是被软刀子暗杀,一个是被钢刀明杀,从而,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革命者和人民群众采用反革命两手政策的罪恶。小说用“药”把两家联系起来,华夏两家的被害,暗示中华民族正处在黑暗的反动统治下,这种巧妙的构思有力地启示人们认识反动统治阶级是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敌人,唤起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统治。

简要分析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重点)
答:鲁镇的咸亨酒店是一个等级森严、冷酷势利的地方。这个酒店的格局特殊,两种酒客,一“长”一“短”,一“坐”一“站”,一“里”一“外”,揭示了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之间的阶级对立,这是第一组阶级对立关系。第二组阶级对立关系表现为短衣主顾和酒店掌柜之间的矛盾。短衣主顾对小伙计温酒过程的严密监督,是对掌柜在酒里羼水等剥削行径的强烈不满。第三组阶级对立关系存在于掌柜与小伙计之间。掌柜因小伙计对羼水等事“干不了”,总是“一副凶面孔”,反映出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对立。这些阶级对立关系的描写既揭示了鲁镇的阶级关系,又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为孔乙己的出现作了很好的准备。
好的典型环境的描写总是为表现典型人物服务的。小说把鲁镇的酒店作为主人公活动的环境,既便于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又能突出孔乙己在鲁镇的社会地位。在气氛冷漠、单调无聊的酒店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从酒店的人们对孔乙己的嘲笑中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冷酷,从而预示出他的悲剧的命运。因此,小说描写鲁镇酒店这个典型环境对于突出典型人物的性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描写孔乙己那件破长衫有什么作用?(了解)
答:小说中写孔乙己在酒店里喝酒时穿着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这是人物外貌描写十分有力的一笔,它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世界。
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又一直没补,没有洗,说明他“好喝懒做”,生活十分穷困。为什么他不愿脱掉身上那件长衫?因为他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自命清高,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鄙视劳动人民。孔乙己的那件破长衫又与他一生的理想联结着。孔乙己一直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是爬进士大夫阶级的地位,如果脱去了这件长衫,也就失去了他一生的理想,因此,即使破烂得“十多年没有补”,穷得快要讨饭,他还不肯脱下,以示和“短衣帮”的区别。
一件破长衫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是十分典型化的外貌描写。

《风波》的题目有什么寓意?(了解)
答:《风波》是一篇以1917年封建军阀张勋复辟事件为题材的小说。鲁迅用《风波》作题目是含有深意的。1934年,他在《病后杂谈之余》中写道:“假如有人要我颂功德,以‘舒愤懑’,那么,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剪辫子。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张勋的姓名已经暗淡,‘复辟’的事件也逐渐遗忘,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这说明鲁迅写这篇小说,是为了要总结张勋复辟事件的历史教训。在鲁迅看来,张勋复辟事件不管在北京闹得如何乌烟瘴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只是一幕短暂的丑剧,他们的丑恶表演只不过激起一场“风波”,一吹而过。但是鲁迅特意把这件事作为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风波”的背景,反映了严重的农民问题,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因此,“风波”虽小,含意极为深刻。它向人们提出:张勋复辟为什么在遥远的南方水乡会引起一场风波?为什么七斤头上没有一条辫子会引起一场风波?风波过后,复辟势力未受任何惩罚,人民群众依然辛苦而麻木的生活,农村中仍如一潭死水。这些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

《风波》开头的景物描写是否有象征意义?有什么作用?(了解)
答:有人认为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象征意义,如“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是用日暮黄昏的景色象征复辟活动犹如“日薄西山”,好景不长;“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是暗喻革命给人民带来好处等。其实,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并没有什么象征意义。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从不同的侧面交代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为人物出场和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典型环境。这些景物描写有下列几点作用:
第一,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选择临河土场和傍晚收工的时间,有助于开展情节:七斤刚从城里撑船回来得知“皇帝坐龙庭”的消息,赵老爷乘村人吃晚饭时间闯进来掀起一场风波。
第二,表现农村中一幅停滞、落后画面。临河土场上蚊子猖獗,七斤家的农舍阴暗,为了节省灯油,在门口吃饭,用的是小桌矮凳,吃的是黄米干菜,九斤老太拿着破扇,骂六斤吃穷了一家。这些描写说明辛亥革命没有给农村带来变革。这样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第三,以静衬动。通过开头农村表面恬静景象的描写,反衬后文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风波,揭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第四,点明故事的历史背景。张勋复辟时间发生于1917年7月1日至13日,小说中的故事从盛夏的一个黄昏写起,一直到一场辫子的风波后十余天七斤嫂感到“皇帝不坐龙庭”结束,与张勋复辟的时间大致吻合。这样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

《风波》结尾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了解)
答:小说的结尾,与开头的环境描写一样,同样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
六斤裹着脚,捧着那只补过十几个铜钉的破饭碗,一瘸一拐地走着,暗示出一场“风波”以后农民的贫困生活依然如故,年轻一代仍在封建习俗的压迫下,在旧生活的道路上艰难痛苦地挣扎着。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启示人们:农村正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来改变保守、停滞不前的旧貌,从而唤起人们的觉醒,有力地突出小说的主题。

简述《伤逝》的思想内容(了解)
答:《伤逝》写于1925年10月,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探讨爱情的小说。它通过对子君和涓生两个青年知识分子从相爱到分离、从奋斗到幻灭的爱情悲剧的描写,赞扬了他们敢于蔑视传统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精神,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狰狞面目和丑恶本质,谴责了封建顽固势力对他们的摧残迫害。
小说在赞扬涓生、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并借以反叛封建势力的同时,又揭示了单纯为了解救自己的“个性解放”的局限性,即否定了脱离开社会解放的“个性解放”,批判了子君和涓生的爱情至上主义、狭隘的自我中心意识以及软弱的性格,提出了青年知识分子要从封建桎梏下争取彻底解放究竟应走什么道路这个重大问题。和当年反映同一题材的作品相比,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别开生面的。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8 1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析《伤逝》中涓生的形象(重点)
答:涓生是一个在“五四”时期具有某种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和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等,正说明他在思想上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因为,他所谈论的这些人,正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人,他所谈论的问题都是与民主主义有关的问题。他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而且在最初还用行动实践这种理想。他与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阻挠而自由结合,正是民主主义思想作用的结果。从这一点上看,他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形象。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又具有明显的思想弱点——没有明确远大的社会理想和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缺陷。

简析《伤逝》中子君的形象(重点)
答:子君是一个痴心的为爱而奋斗,而牺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爱”,是支配她所有行动的内在因素,而且是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爱,她能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地位低微,生活并不富裕的涓生走到了一起;为了爱,她不顾封建家庭的压迫,不顾社会的嘲笑和诽谤,在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中昂然而行,与并不富裕的涓生同居,并响亮地喊出了这样的心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这种为了爱而进行奋斗让人赞赏。她这些行为,体现了新时代女性强烈的个性意识,具有了可贵的价值。

《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了解)
答:《伤逝》是一篇描写“五四”退潮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作品,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为求得个性解放、争取自由自主的婚姻,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相爱,并结为伴侣。但是,在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之后,他们终于分手了。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刻解剖,艺术地揭示了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
首先,他们的爱情仅以“个性解放”为前提,缺乏深厚的基础和更高的目标,以致不能持久。尽管涓生也意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去做。
其次,盲目的狭隘的“一切为了爱”的爱情观,妨碍了他们对爱情的本质和价值的正确理解。“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最后,社会黑暗势力的重压,加速了这株爱情幼苗的死亡。

分析《伤逝》中涓生的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弱点(了解)
答:涓生的思想弱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没有明确远大的社会理想,自然也就无法认识“婚姻自由”的实质及深远意义。他虽也常提“理想”,后来也不满子君沉溺于家务琐事,认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那仅仅是个人的理想,这个“爱情”理想,如个人的爱情、婚姻、幸福等,与社会仍隔几层。二是: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如遭到“失业”的打击,还看不清事情的严重性,反而认为“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很深的影响”把丢失赖以生存的职业,看成“极微末的小事情”,这说明他对整个社会没有正确的认识。
涓生的性格弱点则主要表现在太自信,过于自信。比如,当他失业后,之所以认为自己失业只是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除了思想上对社会缺乏认识外,还由于他对自己的能力太自信。他自觉自己能写文章,也能翻译书和文章,就自有“将来的希望”。正是思想和性格的弱点,使他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爱人不得不离他而去,他自己也饱尝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打击和冷眼,从曾经奋斗的起点,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除了“悔恨”和悲哀,什么也都未能留下。正是这些弱点,最后导致了他的悲剧。

怎样理解涓生“重情”“反省”的个性品质?(了解)
答:涓生既是一位过于自信的人,也是一位十分看重感情,能反省的人。他的自信,虽然在那样的黑暗社会并无助于改写他的命运,但毕竟反映出他有这么一种宝贵的个性品质,在他的个性品质中,“重情”,可说是十分鲜明的。他对子君的爱,是真诚,而对子君曾经给予过他的爱,他是十分珍惜和看重的。这种对爱的珍惜和看重,在他的两个时期表现得最为鲜明。一是两人恋爱时,涓生自述“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而在子君离他而去且自知子君已死后,涓生又自述:“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正是这种“重情”的个性品质,使涓生最后没有伦为一个“负心汉”。
涓生能“反省”的个性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的反省;一是对自己的剖析。在对人生的反省中,涓生能从自己的人生遭遇中领悟人生的某种真谛,如,当他失业后,终于未能凭写文章、译书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困境时,他悟到,以前的生活“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实际是从形而下的“遭遇”中道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结论。这也反映出涓生是有清醒理智的人。在对自己的剖析中,涓生不仅剖析了自己的“卑怯”,更从对自己的剖析中,表露了深深的悔恨,这些悔恨,既是对自己灵魂的忏悔和剖白,也是对自己爱的历程的反省。正是这种勇于反省的个性品质,给人一种希望,也能得到人们的谅解。也正是这种个性品质,体现了一个经受过五四新思潮熏陶的知识分子的特征。

分析《伤逝》中子君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弱点(了解)
答:子君有着明显的思想缺点和性格缺点。这些缺点也无一不与“爱”相联系着,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缺点都是“爱”的牺牲品。
她的思想缺点也只要有两方面:第一,她只看到爱情,把爱情的重要结果——婚姻的取得,看成是自己人生奋斗的全部内容,也当作是自己人生奋斗的终点。所以,在与涓生同居以后,她就不再前进了,也没有什么新的理想、信念了,一心一意只想当好家庭主妇的角色,做家务,成了她对人生应尽的唯一义务,并沉醉于其中而不自觉。此时,她已从昔日所反叛的封建家庭中走出来,又自己将自己束缚在了一个新的牢笼里。从过去做封建家长的奴隶角色,变成了做自己新家的“家庭奴隶”的角色。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她不仅做了这种“家庭奴隶”,而且无半点不满,反而沾沾自喜,完全满足了,所以作品写到,她竟“胖了起来,脸也红活了”,和过去“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胳膊”相比,几乎判若两人。正因为她停止了生活的追求,她生命的意义也就在这种做“家庭奴隶”中被消蚀掉了。这正是她的思想弱点带来的必然结果,而这个结果不仅预示了以后她的悲剧命运,而且,这种结果本身就是她的一种人生悲剧,一种“几乎无事的悲剧”,一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悲剧。
第二,子君在婚姻自由方面挣脱了封建专制的某些束缚,但并未挣脱它的所有束缚,并没有从旧传统、旧习惯、旧思想中彻底解放出来,而且也没有争取彻底解放,特别是思想解放。鲁迅说子君“未脱尽旧思想束缚”,这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子君的又一个思想弱点。正因为她“未脱尽旧思想束缚”,她的思想感情,甚至行为,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流露出旧思想的庸俗气。如,子君把自己喂的小狗取名叫“阿随”,为什么,“随”者,“追随”、“跟随”之谓也。这表明,此时的子君在小狗面前已经以主子自居了,把狗看成是子君可以随时使唤的奴才,这反映了她对目前地位的满足和骄傲之感,以及她滋长起来的庸俗的虚荣心。又如,为了小油鸡的事,子君经常和邻居官太太明争暗斗,这和旧时代的村妇之间的吵架、斗法,使小心眼,完全一样,这说明她的思想境界、胸怀、品格等并没有高出一个庸俗无耻的官太太,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家庭妇女并无多大区别。
子君的性格缺陷主要是“缺乏独立意识”,依附性太强。子君缺乏在社会上独立谋生的能力,没有和男子平等的经济权利,也不知道取争取这种权利。在子君的心中,似乎在家靠父母养活,出嫁靠丈夫养活,这是妇女天经地义的命运。所以,在她与涓生结合后,她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争取自食其力,不依靠任何人的平等经济自由的理想和信念。这和她后来的悲剧结局也有密切的关系。

《伤逝》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了解)
答:鲁迅的《伤逝》,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首先,它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抨击,无疑有助于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封建专制主义的罪恶面目,并激起他们更猛烈的反抗。
其次,它对个性解放思想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我们认识个性解放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它对“新的生路”的展示,更有助于当时正处于迷惘、彷徨的如子君、涓生这样的新青年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投入社会革命。

你怎样理解《伤逝》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重点)
答:鲁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上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五四”前后时代的急剧变化带来各类知识分子思想灵魂的深刻变化。
《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是为“五四”的春雷所惊醒的知识青年,他们在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鼓荡下,毅然地冲破封建专制家庭的桎梏,争取婚姻自由,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特别是子君,表现出一种无畏的反抗精神,她坚定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五四”时期觉醒者的呼声,是中国妇女强烈的向社会要求独立地位的呼声。但是觉醒仅仅是斗争的开始,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子君和涓生究竟向哪里去,他们并不明确,于是冲出封建家庭后立刻沉醉在“幸福”的小家庭中,消沉了斗志,经济上的压力又迫使他们的爱情破裂了,子君重回到封建专制家庭里走完了所谓人生的路;涓生在打击和变故面前虽然有所清醒,但尚未跨进“新的生路”。
鲁迅通过刻画子君和涓生这些处在分裂着变化着的知识分子形象,表现出作者对知识分子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深切关注,反映了鲁迅对知识分子出路问题的积极探索。

简析《伤逝》的艺术特色(五星重点)
答:《伤逝》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作品采用人物“手记”的第一人称独白的形式,由涓生断断续续的内心独白,真切细致地描述了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全过程,感情沉郁真挚,情节生动逼真,绵延成一个笼罩着浓重悲剧氛围的爱情故事。
第二,在人物刻画方面,对主要人物的描写重在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对次要人物则侧重于外貌、动作的白描勾勒。如子君对爱的执着、陶醉,对失爱的恐惧、迷惘,涓生关于爱与不爱的内心争斗,千回百转的悔恨,这些都写得淋漓尽致。而对于“老东西”、“小东西”这些次要人物,只通过“鲇鱼须”、“鼻尖”的“小平面”和“加厚的雪花膏”等富有特征的外形的勾勒,即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第三,精彩的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性格、渲染悲剧氛围、深化主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四只小油鸡和小狗阿随的出现,不仅表现了子君婚后精神上的空虚,也是她和小官太太暗斗的导火线,更是她和涓生日后矛盾的焦点、感情破裂的枝节因素。它们被杀被逐,对加深子君涓生感情的裂痕,反映他们生活的困苦,揭露旧社会对他们的扼杀,渲染悲怆的气氛等方面,显得精炼而又形象生动,发挥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最后,作品的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穿前后的作用,而且令人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氛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的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二十四、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了解)
小说塑造了各类古人形象: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如 《补天》中的女娲,《奔月》中的后羿。历史是上“中国的脊梁”,如《理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子。复仇英雄形象,如《铸剑》中的复仇英雄眉间尺和宴之敖。讽刺性的人物,如《出关》的老子,《起死》中庄子。

二十五、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重点)
1、“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如《铸剑》原文献只简略记叙复仇故事,鲁迅则着重于性格刻画,这是出自作家在文献基础上的想象和加工,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复仇者形象。
2、《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如《铸剑》是一浪漫主义之作,其中虽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但作为主要倾向的,是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等手法,塑造了眉间尺和宴之敖两个复仇者形象。
3、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古人古事为情节为主,但也掺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如《补天》中女娲腿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等。这些现实生活内容,暴露和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作者还常使这些人物说些现代语,如“时装表演”、“莎士比亚”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2 13:34 , Processed in 0.1236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