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口诀复习法冲刺10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3yao 发表于 15-10-24 10: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口诀复习法冲刺10月
传新考研必读
各位亲爱的伙伴们,临近十月底,对于传新考研的必备教材《传播学教程》冲刺阶段如何简单理解并记忆,本人总结了以下经验和方法和大家分享,愿相互学习并进步。
口诀串联法学习传播学教程。
当先的热点解同学是否还记得,怎么将考点融入事件本身进行解读的?你们是否记得纪录片的传播特性、非虚构写作等一系列的不断展开的结构化的考点?有没有动动你们的小手把考点记下来呢?如果没有,那你也不用发愁,这些都可以在课下互动讨论进行知识点的补充,但是,对于类似关于事件的解读思维和考点挖掘能力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经过不断的练习,对新传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思维模式,备战2016年的考研也不会那么的吃力了,你比对手快一步,你比对手更成功,较量的是你背后支持你的是何方高手。
所以,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方法远比速度重要,有了方法,效率自然会提上去,有了传新网的助攻,你的整个备战过程也会轻松很多,虽然不像行如流水那般潇洒自由,但是最后你可以柳暗花明,这何乐而不为呢?坐在电脑前搜罗相关资料,收获的方法远比你鏖战一周有效,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但当时的我并没现在的你们这般幸运,因为当时没有一个论坛这样的体系化,我只能打游击,到处收集相关资料和热点解析,同学们那很耗时的,我当时感觉自己都接近残废了,但是为了理想又有谁没去坚持过呢,所以呢,过来了,也就好了,尤其是你拿到通知书时刻的那酸爽,什么叫爽?明年的7月你们来告诉我们。
好了,废话不多说,言归正传,今天的口诀串联法学习传播学教程,主要由三个版块来呈现,第一口诀来源于哪里?第二口诀内容是什么?第三如何解读口诀中的内容?
这里,解读口诀前,我要大家给我两分钟的时间解释为什么要强调方法,因为在我备考时,和我一起考新传的同学班上有15个,图书馆我们都坐成一排,我发现她们在看专业书时,拿着就是啃,啃不动了就埋头抄书,精神当然可嘉,但是我们这是在和时间赛跑,我们要打赢这场仗,就要为自己打造最好的攻略,考研不是愚公移山,这山搬那山,实现了移动,但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讲的是学习上的融会贯通,知识的创新,当然我不是在这里批判啃书抄书做法不对,只是我个人感觉会很累,到了备战关键,11月份时,15个同学中多数人都犯上了焦虑症,感觉是什么都看了,还不止一遍,但什么都记不住,此时的我当然只是也只能是一名最真诚的心灵抚慰者了,但16年的11月我可不当你们的心灵抚慰者,因为我很看好各位,所以,看什么方法让知识烂熟于你心的,并心中有书,那你赢了。
好吧,回到我们的口诀学习法的第一部分,口诀依据:它是基于我对教材的熟悉和生活的感知得来,首先谈谈教材熟悉我是怎么做的,我也翻越过整本书,然后回到教材目录,我发现目录的逻辑是从源头说到结束,也就是从第一章的对象分析到十五章的研究方法,这样一个比较正规的逻辑顺序进行教材的编排,而生活感知呢则是源于自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其中要三门考试合格才算通过,三门课是一环扣一环的,对于电算化的操作及系统安装需要法规指导和基础进行梳理,会计的理论操作又收到法规的约束,在这样一个严谨的环境中来执行做帐活动,很有意思,于是我想,作为传播学考试的基础课程,传播学教程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一套思维体系进行嫁接,我实验了并取得记忆好和理解效果,于是继续精简,我再想是否可以把它再浓缩些,以减轻记忆负担,让自己可以清晰明了的掌握知识,而不是吃一锅粥或者是回锅肉,伙伴们,回锅肉固然好吃,但是这里学习上回锅肉还是少吃,担心会把你会腻歪了,然后累觉不爱的感觉游走在你身心,这影响身心健康的事还是别干了,来点清新可口的吧,绕回正题,说到精简知识点。我们来到了,目录的简化和逻辑串接,这样的做法,一是有整本教材的一个知识大框架,而是有缜密的逻辑连接,让你轻松简单的把各章之间的联系建构起来,显得不是那么的生硬和陌生,所以将对生活感知嫁接到学习中,你会觉得这些东西不是生疏的,而是一个个会雀跃的小精灵,因为期间赋予了你的意义和解读和你知识体系的建构。以此类推,你就会找到看专业书的技巧和方法,即使再厚的书你也可以将它读薄了,并放在你心中,到了11月份,你就可以安心的查缺补漏,继续关注干货,这也是锦上添花干活,我不信你不这样做为自己多争一个成功的砝码。大家是不是这样想,也要看你考研决心。这里要补充一下,方法的探索是需要花点时间进行知识点和知识脉络的总结和疏通的,我这里只以传播学教程为案例进行解说。
依据说完了,接下来是口诀内容:也就是四句,28个字,让自己愉快的在传播学教程中玩耍,这对于跨专业的妹子和兄弟来说也是一种很生活化的学习,不会让你看她像是灯火阑珊处的美女或帅哥了,没有朦胧感,没有距感,这些就去和女神、男神去创造吧,顺带我在这里也送祝福的,28字顺口溜:三法规制八对象,自古符号技术连,效果见证看过程,分析过程有学派。介绍完浓缩的28字口诀后,接下来详细分析28个字中每一个字所代表的意义,以及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哪里来,它在书本中如何呈现,该如何去把握它,吃透它。
自然而然的到了第三个环节,口诀内容解读。此刻,保持好你的状态,黎明就在眼前,相信剩下的就是胜利的,解读前容许我灌一壶心灵鸡汤,备战考研是个类似马拉松似的活儿,不仅要你的体力、智力、忍耐力各种力双管齐下,还要你有一个逗比般的心态,要坚守住自己的精神状态,这真的不是废话,有时候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反而是你自己,这过程中有人,担心自己的英语,啊单词还没背,阅读理解还差一道、完型得分不高,排序没有思路,政治,马原的矛盾关系还没搞,专业课11本,还有3本没看,这一大堆,听起来你不紧张我已疯,就像和我一起备考的一个考华南理工大学的环艺专业的妹子,12月28号考完,第二天她者的就住进了医院了,高压实在是名副其实的打击你的五脏六腑,而我为了不紧张,在学校没周清扫图书馆时,等所有人都走完,我冲回图书馆看看空淡淡的教室,目的是自我感觉,所有人都倒下了,只剩我是站着的,这种自我激励的做法或许有点遭人嫌弃,但是是自我放松的方法,反正我也是第一次在这里说给我的伙伴们听,不怕被笑话的,这就是我的逗比心态,反正把学习当成很好玩的事,你就不会觉得枯燥了。你们呢自然也有你们的方法。
解读第二部分的口诀内容,以三法开头,是因为不管做什么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方法作为支撑,即使吃个饭你也得用筷子或勺子和碗来盛饭,才能吃到口中。传播学中的三法是第十五章的调查研究方法,为什么要重视它,首先告诉在座各位未来的准硕士们,在未来的硕士生涯中,做研究是要讲究方法以及它可行性的,所以这里的研究方法放到十五章也不要轻视,在我个人认为,本科期间的学习给学生们是一种研究思维的架构,让你知道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传播学理论,它的实用性是强调理论的可操作性,可操作性的强度则取决于你对现象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所以,这里的三法: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十五章的内容由这三法概括,在考试中可能会以他们三个其中一个作为名词解释来考,比如我所了解的重大在06年就考了抽样调查法中的分层抽样,07年考内容分析法中的文本分析,14年的简答题考了内容分析法的特点和定义,07年考控制实验法中的控制研究名词解释,考研专业课有时候他不会直接考你什么是什么,总要绕个弯来检测你对知识的掌握和拿捏程度,咋看一翻书,你我都会觉得,哇这些个是基础知识嘛,对,没错,就看你拿到这个题目是,你的第一反应是咦这词好熟悉,我在老郭的书上见到过它?还是,嗯,对,这是老郭书上的十五章的三法中的一法且是第几节,当时我整理时是把它浓缩为几个字的,巴拉巴拉的你就顺手拿过来用上了,这样你还会有朦胧感吗?也不会是文科生的幻想式答题了,也就是所谓的脑洞打开,结果通风进来,脑洞真的会是一片空白了。补充一下十五章的4个知识,调查研究三阶段,四种随机抽样技术,问卷设计的构成,名词“文化指标(cultural index)”。
三法完毕,十五章成功拿下。规制部分解读,规制是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的的浓缩,也就是教材第九章的内容,什么是传播制度,三种媒介控制(国家和政府的政控、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四中规范理论(集权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这里细解出又一小短句:规制三控素,规理6麦奎(尔),三控素就是三种MJ控制中的三要素,规理就是规范理论中,麦奎尔在139页归纳的六种类型。其中课本出现的引号的小名词也有可能成为名词解释的考点,如P140中的大清报律在15年的重大考研中出了一道名解,还有诸如“星法院”,主流人物,约翰.弥尔顿、席伯特、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佩特森、巴隆和他的《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同时教材中以括号(1、2、3、4)、第一、第二、第三等、首先、其次、再次列举的这样条理清晰的内容也有可能成为简答题的考点,所以伙伴们在看书和总结小短句进行记忆理解时要多留个心眼。规制就先谈到这里。
接下来的分析是八对象,之所以以对象进行关键词串联,是因为之前我们在导入的时候就说了,任何活动的展开,尤其像社会现象研究这样的活动,就应该有指定对象,并且这也与我们的生活感知逻辑不冲突。对象研究的确定也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我们对知识的梳理时,瞄准了研究对象,也就相当于你射箭的时候靶子的把心,以它为中心来展开你的活动,这样就不会显得毫无头绪,所以,也体现你的本次考研是相当的层次分明的,把这些前期工作做足了,后期就省事了。有了体系,到了做题时,你的思维也就打开了,只需拿来用就行。
八对象是为方便记忆,课本解读的八对象就是传播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八种传播类型,即①人内CB、②人际传播,③群体传播、④集合行为、⑤组织传播,⑥大众传播,⑦国际传播&⑧全球传播,这八种传播类型覆盖了教材的5,6,7,13章,共四章内容联系起来一起总结和学习,这样就不会混淆知识点了。
对象1,像人内传播这样的小词会作为名词解释来考,重大11年就考过一次,人际传播动机11年重大考了简答题,这里啰嗦一句,在做这样的简答或名解时能把对应的英语写出来也不失是一个亮点,比如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同时在你复试中,其中一个环节需要英语面试,两个问题中,有一个就是专业英语的问答,注意课本中的这些小细节,一方面用英文来辅助记忆,一方面在准备复试时,对于专业英语相当于你已经走了一遍,在老郭的这本书中,专业英语基本上都有标出来了。所以,当你走到这里时不妨停一下,记在自己的专业英语小本子上,日积月累自然就多了,在你11月冲刺的时候也可以拿着这些英语进行知识的回顾,这也是一种节约时间高效利用的方法。人内传播中,注意米德“主客我”、布鲁默“自我互动”、基摸、理查德.佩蒂“详尽分析可能性”等理论的理解。
对象2,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考点主要是人际传播的三大动机(p72),社会学家库利“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概念,人际传播的四大特点,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产生影响时存在的“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理论,这三理论在大众传播部分解释。在人际传播部分,我们还可以补充约哈里之窗——哈里顿.英格拉.约瑟夫.鲁夫特的人际传播模型。
对象3、4一起讲,他们之间关系非常密切,群体传播。从概念到分类、社会功能、群体意识、群体压力&趋同心理等一个个的小名词可以扩展成一个案例分析的的知识点,像2011年的抢盐事件,就可以群体传播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事件的发生、信息的传递,为什么出演了谣盐之戏,在传播主体不断扩到到以共同话语体系和一样群体意识连接在一起的群体,他们之间产生的共鸣推动群体意识的不断强化,在信息压力下为寻找安全感的人从而产生了趋同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之下的信息传播,受到种某种刺激状态感染,集合行为就应运而生,这些无组织行为下的传播集中体现在集合行为中,集合行为中接着的是特殊的传播机制,即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在这样的机制作用下,谣言也不胫而走,这里注意区分谣言和流言的定义,以及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个公式和知识点可以用到对热点的解析比如为什么会有虚假新闻产生等。另外,集合现象产生的3个条件和集合行为中“信息流”的特点也需要理解并掌握。群体传播中意见领袖作用体现的阿什实验可以作为对该知识点理解的辅助材料。对了,对3和4进行考点回顾,06年名解流言信息,08年名解群体感染,08简答流言传播特点,06论述谣言产生原因,12年案例分析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特点,12年名解群体传播,13年名解集合行为。
对象5,组织传播,什么叫组织传播,包括哪两方面,它有什么功能,“霍桑实验”又为了证明什么?组织传播中的小知识点,公关宣传为什么在这里涉及到了,这里可以用做理论背景来分析传媒现象,比如2014年3月8号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其中就有组织传播中的正式传播一类,以马来政府为正式的传播主体进行传播活动,信息不断更新和飞机失联答复的不确定性,这里涉及到的是国家形在这样类似这样的突发事件的传播中进行危机传播进行应急处理以及公关宣传活动。
对象6,大众传播,什么叫大众传播,它有什么特点,哪些人对大众传播进行了功能解读,又是什么样的功能吸引学着们对它进行分析?
大众传播以6大特点来衔接4大学者的功能解说,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认为有环境监视、社会联系与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这里的专业英语我就不解释了,赖特“四功能说”认为是: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施拉姆概括为: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三大功能。施拉姆突出在提出经济功能。拉杂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的三功能是:社会地位赋予、社会强制规范、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这四大学者的功能解说差异也有可能成为考点,这里也是我所了解的历年重大考研的重灾区,04年名词解释考了把关人、拟态环境,意见领袖,05年简答考了赖特的四功能和大众传播特点,11年又考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均为论述题,11年考拉斯韦尔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0年分析题中考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13靠媒介的正负效应等等,我没有一一列举完,但已经足够证明这章内容成为考点的灵活程度了。
谈完本章的考点,我们继续挖掘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通性,走到7章的大众传播与十章的受众变迁,这里讲的是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以受众作为代表进行分析,这里的三种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市场”的受众、权利主体的受众)是案例分析的理论支点,同时受众研究也是传播学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章就单独分开来列为一个重要知识点,“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定位、“拷贝支配社会”这些专业术语要求对他融汇贯通。
接下来分析的是对象7,国际传播,13年重大考了什么叫国际传播,14年论述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08年名词解释新世界信息秩序,12年名解信息主权,07案例分析中一个点涉及的是文化帝国主义问题。关于对象7和8的理解,以及第一章的基础知识对象的引入和基本问题的探讨,传播的概念、定义、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小部分可以以前6个对象分析为基础,这样就不会显得很困难,本人也不要老是占用大家创新的时间,相信你们可以把它总结得很好,这部分内容就交给你们来自主完成。
到这里对象分析告一段落,回到活动的本身,我们要追溯它的祖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是口诀中的“自古”,传播学教程中的传播活动的历史就一章介绍完了,我们主要把握的呢就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发展,传播活动经历的四阶段,即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在信息社会里,我们关注一下什么叫信息环境?信息社会有什么特点就够了,从古到今,这些变化依托什么样的东西得以持续,根据目录逻辑法,我们得到的是。人类对符号以及符号意义的不断解读和深化,在这个解读过程中,我把握以下几点:信号,象征符,含义论,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意义,象征性社会互动/文化,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传播情境又是什么?这样的话关键词“自古符号”就解读完了。
符号要解读成意义,不管是语言层面上的技术我个人把他归结为技术,课本第八章谈的就是技术,这里的媒介技术与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联系起来会出考点,主要是对冷人媒介的认知、媒介即讯息的把握和理解、技术中性论,还有就是当前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作为案例分析:当代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在有了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新闻如何选择?选择过程中如何体现把关人的角色?这样的知识点也算是重磅的考点,小伙伴们看书也应该看到这里了吧?
一口气写到这里,好乏,喝水后继续回到我打鸡血一样的状态,技术连接的过程中,效果如何过程怎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关键词过程,这里分析的是人类传播的过程,考点主要涉及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也就是5w,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直线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7大模式图需要伙伴们理解,为什么在这里强调模式图,因为我们在做案例分析或者论述题的时候,可以以此为模板进行现象解读,比如中国引进海外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跑男等)的制播模式是怎样的循环体现,有没有实现它的本土化优势?这里以图解的模式图来分析,可以说是对知识的灵活处理。要素组成过程存在的各环节,过程运行实现模式运转,就这样一种公式化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象分析中,我想这样不会让我们的学习显得死板生硬,老师要的学生也绝不会是只背死书的人。
关键词效果,过程见证效果,效果部分的分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传播效果研究,二是几种大众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是什么,它三个层面的含义具体是什么,四种类型的传播效果研究如何把握,具体过程中考察传播效果具体研究的5大课题如何串联记忆理解,我想这些基本常识已经难不倒在座的伙伴们了。考察传播效果的研究渊源,概括下来也就是三大时期(①20C30年代的子弹论,注意什么叫子弹论,②20C40年代开始的“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什么是传播流,这里有案例解读,一《人民的选择》“伊利调查”这个调查中的结论假设:“既有政治倾向、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这里注意什么叫中介因素③20C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轮,这里出现新的理论假说,比如: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知沟研究和培养分析,后来的数字鸿沟。)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我们还需要思考它是否受到限制,是什么因素在限制效果的产生?教材主要从传播主体、技巧和受众三个因素中进行分析,这三要素中的具体内容也是考点重灾区,比如传播技巧中的“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我们如何巧妙的将他应用到广告宣传和制作中,还有受众中的意见领袖如何在广告宣传中起作用,如何对他们进行定位和选择?这也是案例分析常用到的一个知识迁移。另外,在前面四个效果理论上补充一个框架理论和第三人效果,总共五大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构建了本教材的理论基础,他们之间是相通的,并用共通性解读传媒现象,这里可以算是分解为又一个专题解读。
谈到这里,我们的28字口诀的解读也快接近尾声,就差学派的分析,从过程到效果,其中都不不断出现学者们身影,或赞成或反对,都各成一家之言,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各自站队也就组成了现在著名的两大学派,一个是欧洲源流,一个是美国源流。欧洲主要由4个分支构成批判学派,4分支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他们的主要特征是:都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的态度。
美国源流以杜威、库利、帕克、米德、李普曼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他的主要特点是:实用主义为研究目的,多元主义的社会观,他们认为“真理就是效用”。这章的内容穿插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也是一些高校出题的地方,伙伴整理知识点时要慎重对待。还有具有传奇色彩的李普曼也不可以落下的。
口诀学习法的经验分享和解析就到这里,祝愿你拿着干货去你们理想的目标院校各显神通吧。下期再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2 12:33 , Processed in 0.08511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