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你暑假最想读的书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苏小北 发表于 09-6-26 15: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暑期将临,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这个夏天呢?如果不去旅行的话,那就把书带上你的床吧!
沙发
于子莺 发表于 09-6-26 17:10: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小北同学好久不见啊~嗯
这个暑假我要看的书都在图书馆找好啦~
有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还有叶嘉莹的说《汉魏六朝诗》。
对了,我还上网淘了本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
专业课的话 ,最要努力重读的就是《古代汉语》啦。
小北 你呢?
板凳
 楼主| 苏小北 发表于 09-6-26 17:50:28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正在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虽然部分描写有些冗长,但还是有一种肌肤相亲的感觉。七月份,我想读一些现代作品,还要去图书馆查!加油啊!子莺。
地板
 楼主| 苏小北 发表于 09-6-26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正在等《南方周末》暑期推荐书目,这是去年的推荐书目,大家可以参考!
                        
                           南方周末:看世界,读中国
2007-07-05

    看世界,读中国(一) 名家推荐:2007暑假阅读书目
  
    编者的话  
    人一生能读多少书?假设每周读一本,以60年计,不过才3120 本。随便翻翻,自然有\"漫羡无所归心\"的乐趣,但不合理使用自己的精力,可能会错过更值得一看的景致。我们请了12位不同领域的作者,作书海遨游--透过书本来认识世界与中国、了理自然与人文的向导,希望能有所助益。
    这样的书单,我们曾在2005年7月份组织过一次。明年将改于6月中旬推出,敬希留意。  
    
    帝国的政治集权虽然是它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它凭借军事暴力和贸易中的垄断优势保证了经济资源从边缘流向中心,却因为官僚机构吸收了过多的利润,而造成社会的虚弱。当帝国的统治成本过高以至于无法支持帝国的统治时,衰败便不可避免了。  
        
    政治篇  
    
    陈明明
    年龄53
    现职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研究方向 比较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  
      
    大约在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仍然沉睡在天朝大国的酣梦之中,重商主义的欧洲人已经开始了探究东方文明的旅程。东方的确是个神秘而迷人的国度,广袤的土地、稠密的人口、富饶的物产、庞大的军队,都令当时的欧洲人相信:得天独厚的东方无可争辩地构成文明的中心。直到20世纪末叶,弗兰克 (A.G.Frank)在他那本脍炙人口而又颇有争议的《重观东方:亚洲时代的全球经济》(中文译为《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著作中仍坚持至少到18世纪,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中心的观点。
    实际上,像中国这样的古老帝国,即使在经济、军事上达到了传统时代的最高成就,它在政治上的一些与生俱来的品质已经预设了其日后衰落的命运。
    我们现在已不大提起沃勒斯坦(I.Wallerstein)的《现代世界体系》(卷一,高教,1998)了,但他关于世界性经济体系之缘起与变迁的恢弘叙述,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序幕在中世纪拉开”,沃氏开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两种世界体系,一种是帝国体系(world empires),另一种是经济体系(worlde conomies)。帝国体系领土广阔而相对高度集中,以君主和中央政府为中心构成一个内敛的政治共同体,相比之下,经济体系则是一个松散的相当不稳定的体系,它的结局不是趋于解体就是被其中某个次级单元所兼并而转为帝国体系。历史上帝国体系强于经济体系,这是传统时代的基本法则。不过,帝国的政治集权虽然是它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它凭借军事暴力和贸易中的垄断优势保证了经济资源从边缘流向中心,却因为官僚机构吸收了过多的利润,而造成社会的虚弱。统治者重视安全与经济增长等集体性目标,但在农耕经济条件下,追求这些目标并维持行政系统的运转,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当帝国的统治成本过高以至于无法支持帝国的统治时,衰败便不可避免了。
    处于松散的经济体系下的欧洲,看起来在哪个方面都比不上东方。欧洲是分裂的,但是这种分裂和中国式的一个王朝崩溃后下一个王朝重新执掌中央集权之前的短暂分裂不同,分邦裂土、封侯建国是欧洲中世纪的常态。欧洲人缺乏一个世俗的中央集权,这可能使欧洲人读到传教士关于遥远异邦何等繁盛的游记时自愧弗如,但当时的欧洲人未必想到,封建的后果给这个社会留下了政治权力无法覆盖的许多缝隙和角落,自由的种子于是在此生根发芽。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中就说,正是这种存在多个中心的松散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沃土。欧洲没有一个有效阻碍商业发展的统一政权,没有一个中央政府能通过权力促使某一特定工业的兴起与衰落,没有那种东方式的对商人和企业家进行的系统掠夺的税收人员(他们严重阻碍了东方帝国的经济发展),总之,若不是政治分裂的环境,教皇在1494年划定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势力范围,就会得到欧洲各国的承认,从而收起觊觎之心;教皇颁布的(类似中国明清两代政府的)禁止海外贸易的上谕就会得到遵守,也就谈不上后来的扩张之势了。
    在这里,这些作者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关于国家成长的重要观点:不是经济、军事决定了国家的生死旅程,而是政治(或许还有文化)决定了国家的兴衰起伏。16世纪,孕育于封建母体的资本主义在欧洲崛起,其表现形式是挟市场贸易的优势向欧洲以外的地方延伸,将整个世界纳入了一个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落后”的资本主义何以打败了“先进”的东方专制主义?“边缘”的“化外文明”何以逼退“中心”的“成熟文明”?
    经济学家格里芬 (K.Griffin)曾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玫瑰色的晨曦初露之时,除了在技术方面,如大型远洋帆船和海军火炮,欧洲并不比后来成为它的殖民地的东方占有更多的优势,是欧洲的军事优势和物质上的相对贫困,造成了欧洲扩张的早期态势。欧洲之所以能掌握支配地位,是因为它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欧洲之所以必须掌握支配地位,是因为它没有能力同富裕的东方按平等条件从事贸易(见格里芬:“从历史上看不发达问题”,载C.K.威尔伯主编:《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科,1984)。
    然而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贫困的欧洲能够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或者换句话说,在欧洲扩张势态显露之初,为什么中国人已经看到葡萄牙人采用军事技术优势,但自己却没有这样做?卡罗•奇波拉(Carlo Cipolla)在《欧洲早期扩张时代的武器与帆船》 (Gunsand  Sails in the Early Phase of European Expansion:1400-1700,1965) 一书中指出,中国朝廷像害怕外国入侵一样害怕内乱,因此尽力防止枪炮知识的传播和精通工艺的手艺人的扩散。事情就这样诡异:在欧洲,彼此争战的封建邦国无法限制原始的军备竞赛,在中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因其垄断军事暴力而获得了长期的和平;在欧洲,自由市场制度和竞争的王国之间诱使雇佣兵竞相承揽武器合同,并推动了早期工业和发明的繁荣;在中国,中央集权闭关自守与统治权威的完全建立,则泯灭了改进武器装备和工艺的冲动。所以沃勒斯坦说,“中央集权体制拒绝技术进步,这对长期维持其政权有重大意义,帝国形式可能再次成为结构上的束缚,而这次是对技术发展的束缚。”
    不过话说回来,关于中央集权体制成为中国衰落原因的理论是需要具体分析的。现代化理论认为,中央集权是现代化的诉求和条件,欧洲的封建割据固然为自由经济的发育提供了条件,但自由经济的成长最终需要打破封建的壁垒,需要统一的国家作为其大市场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权是进步的要素”(恩格斯语)。但中央集权存在的理由仅仅在于,无论如何它不能成为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桎梏(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因此爆发),而应成为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保障(于是现代国家采取了中央集权的形式)。
    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许多学者都承认,在18世纪,中国是有可能在新的多国时代跻身于现代大国之林的。康乾盛世提供了经济的富足,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提供了一个高度分化与专门化的官僚行政机构,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外部挑战已经出现(西方其时现代化已有二百年,扩张重点直指东方),内部也有了应战的条件(中央集权及其官僚机构)。然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没有开启中国的现代化。原因何在?罗兹曼(Gilbert Rozman)等人将此归因于异族政权的出身使满清统治者充满自卑、敏感、猜忌,过分专注自身安全与控制的取向,压倒了发展与开放的现代化取向。(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1988)这种多少具有文化心理分析的倾向和另外一些学者——比如列文森(Joseph Levenson)——将中国现代化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天下观)是相似的,按照这种分析,“天下”的无所不包使中国的统治者天然缺乏一种开疆拓土、移民垦殖的使命感(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科,2000)。问题是,安全与控制的极端化取向固然关涉甚或源自文化心理,但落实到政府治理结构,则必定成为不折不扣的政治问题——它使政府权力纵向集中于王室,横向集中于内廷,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逻辑功能,而且严重限制了国家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能力。换句话说,专制性的中央集权使得本来也许可以用于现代化转型的分化的行政官僚机构丧失了作用,从此中国便彻底掉入了衰落的农业文明的陷阱之中而无法自拔。
    的确,无论就何种意义看,帝国的失败都是一种政治失败,此后的中国精英,凡立志于把中国带出农业文明,走入工业文明,大概都会深切感到,未来中国的成功最终有赖于政治的成功。 
       
    政治篇  
    
    唐士其
    年龄 40
    现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比较政治学理论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
    《理想国》是完整地流传至今的古希腊最早的政治学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政治思想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其所以伟大,在于它提出了西方政治传统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政治与理性的关系。
    《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是古代希腊城邦(特别是他自己的故乡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虽然雅典的民主令无数后人心醉神迷,但对像柏拉图那样的思想者以及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在这件华丽的民主外衣掩盖之下的,却是党派的争斗、利益的角逐以及无休止的政治动荡。政治是什么?是追求个人或者派别利益的舞台,还是一种通往幸福、和平的生活的途径?
    柏拉图的思考使他自己坚信,如同人世间所有事业一样,政治同样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他曾经在另一部著作《政治家篇》中写道:“有一种艺术主宰着其他所有的艺术,它涉及的是法律以及共同体生活的一切方面。它以完美的技术把一切编织进一张大网。它是一种包含一切的艺术,所以我们用一个能够包含一切的名字来称呼它,这个名字就是‘政治’。”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美德。”柏拉图对政治的理解,可以说正是他的老师的美德观在政治中的运用。
    然而柏拉图发现,知识在人们之间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也就是说,能够拥有真正的政治知识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因此,如何保证这些人的统治地位,就成为良好政治的前提,同时也是政治的根本任务。柏拉图在给他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反复思之,惟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理想国》构想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在其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哲学家出任统治者,勇武之人担当战士,其余的人从事生产,大家“各安其位、各尽其职”。至于那些使现实生活中的希腊人为之争斗不休的因素,如家庭、财产乃至个人的名誉等等都被废止(实际上是不允许统治者和战士这两个等级拥有家庭和财产)。在这里,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就体现于他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在事实上被组织成大学校,从出生之日起到公民的培养尤其是对统治者—哲学家的培养与选拔,构成了国家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
    罗素曾经表示,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虽然几近完美,但生活于其中的人难免会感到单调与无聊,因为柏拉图几乎已经剥夺了他们的一切个人乐趣与创造的可能性。不过,柏拉图的整个设计,都是为了保证能够在国家中选拔出真正出类拔萃的统治者,同时为他们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政治艺术提供尽可能广阔的空间。至于那些统治者—哲学家如何在这一空间中纵横捭阖,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了。

    《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政治学》的作者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聪明人马上就会意识到,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不是准备与他的老师辩论,就是在反驳老师的观点之后为自己进行辩护,事实也是如此。前面提到过,柏拉图正是因为痛感利益、欲望乃至情感等因素充斥于政治生活之中,并且导致了无休止的政治矛盾与冲突,才转而竭力提倡一种理性的政治。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却有所不同。他认为,一方面,完全排除了利益、欲望与情感的政治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也不可取);另一方面,人类的理性也未必如柏拉图相信的那么可靠。亚里士多德试图表明,即便存在某种完美的理性,它也不会体现于任何现实的个人甚至人群身上,也就是说,任何个人或者群体,在运用其理性的时候都可能会犯错误。因此,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所保留。在理性的运用上有所保留,就意味着在政治上经验和传统始终保有一席之地。《政治学》通篇都能够看到柏拉图的影子,但总是作为亚里士多德反驳的对象出现的。与前者的理性主义态度相比,后者实际上并不认为可以提出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的政治模式,因而他更注重所谓的“实践的智慧”,即在政治中理性、经验与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换言之,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政治原则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对政治原则的灵活运用更重要。
    因此,如果说柏拉图提出的是一种单一原则的政治的话,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则是一种平衡的政治。理性与经验的平衡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各种利益与要求的平衡则是其中的另一方面。可能对后世来说,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有两个因素具有彻底的影响。第一,他意识到,民主时期希腊政治的动荡源自法治的缺乏,而他所指的法治并非如柏拉图那样的贤人制定的法律之统治,而是在政治生活中对传统与习俗尽可能的尊重。其次,亚里士多德承认人作为人彼此平等的一面,也看到了他们之间相互差异的一面。因此,人们既追求平等,也希望与众不同,而这两种要求都需要在政治上通过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得到体现。能够同时兼顾这两者的体制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混合政体”(实际上柏拉图晚年也提出过类似的主张)。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后来的美国立宪者影响至深,成为美国宪法最终的理论依据。
    《理想国》和《政治家》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两种相互对立的传统: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种传统代代相传、相互激荡,又在争论中不断发展,一直持续到今天。

    《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
    《利维坦》被视为近代政治科学的奠基之作,其根本原因在于该书所体现出来的彻底的逻辑性与经验性的统一。与古希腊人把政治当作现实某种人类最高目标的手段相反,《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把国家理解为人类自然欲望的结果。简单地说,霍布斯相信,人都有自我保存的欲望,由于这种欲望的满足需要某些外部条件,而自然资源又远非无限丰富,所以人们会为了争取这些条件而相互争斗。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人们拥有越多,就会感到自己受到的威胁越大,因此人生变成一种“至死方休”的对权力与资源的争夺,不安与恐惧成为每一个人的终生伴侣。
    霍布斯相信,把人们从这种无休无止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的是他们的理性。当人们最终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自我保全的时候,他们会在彼此之间签订某种契约而向一个公共机构让出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自我保全的权利,并且结束他们之间的“自然状态”。由此产生的公共机构就是国家,万能的“利维坦”。由于霍布斯担心对国家权威的任何损害都将使人们退回万劫不复的“自然状态”,所以他为国家赋予了几乎是专制的权力。但更重要的是,在霍布斯的观念中,国家无论掌握多大的权力,它都只不过是保护个人权利的一种工具,正是这一点使被人们称为专制主义者的霍布斯与他之后的自由主义者洛克紧密相联起来。

    《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
    洛克在英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1641年与1688年)之间写成的这本小册子,因为发表于1689年而被视为对光荣革命的辩护,其实这部著作的真正意义在于,他为革命之后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同时也是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最早的系统表述。
    《政府论》下篇继承了霍布斯的思想,即认为政府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不同之处在于洛克并不像霍布斯那样,担心国家的权威一旦受到挑战,人们就只能退回 “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的自然状态。在洛克看来,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即没有国家的状态下仍然受到自然法(比如基督教的“十诫”)的约束,所以这其实是一种和平与和睦的状态。政府之所以被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出来,只不过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既然没有政府的状态远没有霍布斯想象的那么可怕,因此在洛克看来,如果政府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人们完全可以将其推翻并且重新进行选择。
    在洛克的思想中,最可担忧的不是自然状态下人们的“短寿”,而是政府对人们的自由的压制。为了防止政府滥用权力,洛克设计了一系列的制度性屏障,包括民主、法治、分权等等。其中,分权理论是洛克的一大贡献。他认为,由于权力的集中往往导致其被滥用,因此,必须把制定法律与执行法律的权力分散在不同的人手里,即让立法权与行政权在机构、人事与程序上都区分开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的对外权)。洛克的分权理论虽然在逻辑上有缺陷,但为更完善的分权理论即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著有《论法的精神》)的三权分立理论提供了基础。经后者的完善,分权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基本的宪法原则,并在其政治制度中得到了普遍的体现。

    《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
    《联邦党人文集》由一系列对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乃至具体条文进行解说的文章构成,最初由汉密尔顿、杰伊和麦迪逊为了推动各州民众批准美国宪法而以普布利乌斯的笔名在当时的报刊上发表。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于它是迄今美国政治智慧最集中的体现,当然,也是了解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前面提到过,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必须在各种不同的要求与利益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并使之得到制度化的体现,这一思想正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原则。美国宪法的设计者们充分考虑了各种具有政治影响的因素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并且使它们通过得到制度化的表达从而相互平衡、彼此牵制。这种牵制与平衡体现在美国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除众所周知的三权分立之外,地域与人口、精英与民众、法律与政治等等,都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系列平衡的达成和维持,是美国政治稳定与发展之谜的最终答案。甚至可以这么说,《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既超过了作者们的前人,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后人。

    《自然权利与历史》(北京三联,2003)
    《自然权利与历史》的作者施特劳斯可能因为当前美国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而为世人所知,但他却是一位非常独特的政治思想家。他自称为自由主义的朋友,但又对自由主义展开了毫不妥协的批判。《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就是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其实应该视其所处的时代分别译为自然正当与自然权利)在历史上的嬗变,表明近代开始的西方政治理论乃是对政治本身的背叛,同时也是政治思想本身的一种堕落。
    施特劳斯认为,古典政治哲学都以某种善的生活(对人的自然本性的超越与对卓越性的追求)作为基本目标,而且相信这一追求具有自然的依据,因而可以成为人类理性加以研究和把握的对象。但是,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政治学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其具体体现就是对人的自然欲望的不断承认,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就是这种倾向的典型体现。这种政治理论“以自然之名,不仅质疑了哲学,而且质疑了城邦与美德”,其结果就是政治上的相对主义和犬儒主义。当然,这种理论最终也将彻底取消政治哲学,因为它相信,任何对个人欲望的约束都构成了对自由的压制。

    当然,施特劳斯虽然相信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制度已经导致了20世纪人类政治生活中的巨大灾难,而且还有可能孕育着更大的危机,但他并没有提出某种系统的替代性理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政治主张,那就是“政治哲学依然重要”。 
     
    撰稿人名单  
    唐士其(政治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陈明明(政治篇)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陆 扬(历史篇)哈佛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
    孟彦弘(历史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铭铭(社会篇)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贺卫方(法学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赵晓力(法学篇)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华杰(科学篇)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蓉霞(科学篇)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周业安(经济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严 峰(文学篇)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刘庆邦(文学篇) 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  
    
    本专题的策划与编辑,曾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余晖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先生、张帆先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潘涛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先生的惠助,谨此致谢! ——编者  

  看世界,读中国(二) 名家推荐:2007暑假阅读书目
  
    目前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史学写作严重脱离一般读者有诸多的批评,强调史学著作的可读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这种声浪里受到忽视的一环,恰恰是如何将历史叙述的生动和史学表述的严谨相结合。阅读这几部著作,正可以对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有所领悟。
      
    历史篇  
    
    陆扬
    年龄41
    现职 哈佛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史  
      
    对于年轻学子来说,夏日既是旅行的季节,也是阅读的季节,而阅读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旅行,一种自己可以对交通工具和行动节奏享有完全掌控权的心灵远足。也许因为我曾活跃于个别学术网站,给好学的青年朋友提供过阅读中西方现代史学著作的意见,编辑希望我能将其中有关西方史学的部分整理出一些来,载于报章,充作一份夏日读史的微型参考书目。这个建议自然对我很有吸引力,但开史学书单是件似易实难的工作,尤其是面向一般读者,要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上取一平衡已是不易,更何况没有可靠且可读的汉译本,原作就是再精彩也只能放弃。我也在中文网络报章上读到过一些学者推荐的西方史学书单,尤其是所谓必读书目,通常给我的感觉是缺乏明确的选择标准和目标。虽说荐书终究随机而随缘,我还是希冀这里推荐的这几部著作,能让阅读者看到现代西方史学特有的一些景观,领略到史学分析的深入灵活和叙述的细腻。
    第一种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推荐这部众所周知的名作,是因为它是第一部真正名副其实的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专著,而且史学眼光是如此周全和深邃。虽说布克哈特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定下的具体框架已经被后来的学者修正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他那种将文化的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观察,并从细微处辨别出精神大变迁的境界再也没人能超越。除此之外,布克哈特还有一个特点很令我钦佩:他对艺术作品的敏感是历史学家中罕有的(他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史家),所以审视历史现象不会只停留在文献的解读上,而是有直观的判断力。阅读此书大致可以体会到西方的现代史学如何从一开始就将描述和论证交织在一起。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将此书和丹纳的《艺术哲学》中讲文艺复兴的部分对照来读,就可以了解19世纪西方的史学如何从以士绅型的博雅和某种文化种族的理念为基础而展开的研究类型演进到以实证为基础而强调历史的多变和各种社会文化机制交综复杂互为因果的现代专业史学。两人采用了很多相同的材料,关注的社会群体也相同,但分析的手法和结果却全然不同。和丹纳华丽酣畅的笔调相比,布克哈特的笔触洗炼到了极点,却比丹纳的表述婉约得多,已经体现出现代史学的内敛特色。可惜和傅雷先生的传神的《艺术哲学》的汉译相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中译虽能做到文从字顺,却远比不上原作文字的典雅。
    第二种是英国史家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2001)。读这部巨著,可以了解现代史学的关注点是如何从上层转换到下层,从结构转换到经验。汤普森对宗教传统、政治宣传和其他意识形态如何渗透到社会的结构中并改变人的团体意识的过程有很细腻的处理。他的史学叙述中到处都潜藏着理论思维的框架,但既不露痕迹,也不为其左右。汤普森史学思想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但他的这部著作却颠覆了惯有的决定论模式,显示出观念和意识的重要。他所揭示的下层,并非受“看不见的手”制约的芸芸大众,而是有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个体,对这种个体经验的尊重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产生巨大说服力的基础。汤普森运用史料的功夫惊人,能驾驭的面也极广。《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部可以读许多遍的著作,主题看似枯燥,却有能撼动人心的情节。但这部著作不是可以轻松读完的,而是应当伴随着思考。此书的汉译是相当不错的。
    第三种是法国史家勒华拉杜里(LeRoy Ladurie)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1997)。此书研究的是14世纪初南部法国乡村的信仰结构和文化心态。作为心态史研究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一,《蒙塔尤》的情节的转折起伏犹如一本编排巧妙的小说。作者关注点也在下层,但对于《蒙塔尤》所涵盖的时段来说,直接了解这些层面的材料几乎不存在。恰恰是在这点上,勒华拉杜里让我们看到了史家的想象力和敏感:他将宗教裁判所的档案转化为探寻这种线索的最佳史料,通过巧妙的解读勾勒出无形的心态,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轮廓,也看到了内涵。虽然此书使勒华拉杜里声名鹊起,但应该指出的是他并非中古史专家,所以在对史料的具体解读上有不少失误,但《蒙塔尤》在史学方法上的贡献却并不因此而减低,而这种贡献看似史家能力的灵活展现,实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孕育的结果。和揭橥意识变化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相比,《蒙塔尤》所讲述的故事似乎更生动可读,但强调的却是凝固在一定时空下的心态结构。如何从这种稳定的结构里产生变化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史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蒙塔尤》本身并没有提供解答,但恰是阅读此书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部书的中译本我没有机会读到,但就我所了解的许明龙先生的另一些翻译,我想这部书的汉译本质量应是可以充分信赖的。
    第四种是法国中古史大家勒高夫(Jacques LeGoff)的《圣路易》(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2)。这本书虽有许明龙先生流畅和精确的译文,在国内受到的关注似乎不多,也许是主题有些专门的缘故,所以我想借此机会特别加以推介。这部著作是勒高夫近年所写的两部“伟人”传记中的一部(另一部是《阿西西的圣佛郎西斯》),篇幅浩大。就课题而言,这部围绕中古法兰西最具声望的君主圣路易生平的撰作并不新颖,连其传记型的体裁也似乎和长期站在史学前沿的勒高夫的形象不相吻合,但它的出现却标志着几十年来强调结构心态的年鉴史家终究不得不回来面对政治史的课题。勒高夫投入了十多年时间来写此书,或许可以标志人物研究和政治史书写的某种“复兴”,但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史和传记,而是经过心态史学洗礼的“新酒”。作品最可贵的不在于对圣路易的生平事迹的考据分析,在这方面它没有显著超越前人成果的地方,而在于让读者看清楚圣路易的形象有多少种,史家对每一种应该如何处理,它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意义为何。作者并不认为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圣路易,有的只是各类记忆中的圣路易和借用圣路易来彰显的基督教君主的种种理想。拿这部传记和中国史学界所写的各朝帝王的研究相比较,就会发现后者所缺乏的是必要的史学思辨能力。《圣路易》的三个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很有点像柯文的《历史三调》,但勒高夫对史料的偏见所抱有的警觉更高,处理史料的能力也细腻得多。读一下“饭桌上的圣路易”等章节也可以体会到这是一部何等有趣的著作。
    我要推荐的第五种著作是美国史家休斯克(Carl Schorske)的《世纪末的维也纳》(黄煜文译,麦田出版社, 2002;李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20世纪交替的维也纳是新与旧、沉潜与高明、理性与非理性相颉颃的空间,产生于那个时空的文化很多至今还笼罩着西方世界。休斯克仿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布克哈特,《世纪末的维也纳》就是一部以文化史面目出现的思想史。这部著作其实像本论文集,却犹如多声部的组曲,最后汇聚成一部有多个主旋律的乐章。更难得的是休斯克有一枝轻灵的笔,再沉重的话题也能在他笔下化为精确而优美的阐述。不同于布克哈特的精简,休斯克对当时一些代表人物的心灵成长作了透彻而精辟的个案分析,揭示出的层面常常出人意料。维也纳不同于巴黎,向来不以激进闻名,但读了这本书,可以了解为何19世纪末的维也纳和巴黎一样,有如此令人挥之不去的岁月。我曾在维也纳求学,对那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有亲身的体验,这种氛围在《世纪末的维也纳》里得到最完满的呈现。有趣的是我知道和阅读这本书却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上第一门研究课时的事情,休斯克那时尚未退休,正在普大执教鞭。读《世纪末的维也纳》给了我一种怀旧式的眷恋,所以推荐此书也有个人的因素在其中。
    最后推荐的一本虽然也是西洋史家的作品,但内容却完全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这就是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北京三联,2004)。这本书有精巧而特别的结构,用春夏秋冬四季来对应明代商业发展的不同时段,虽然这个比喻让人想起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用季节的循环往复来象征文学原型的无所不在,卜正民所强调的却是一种具有独特节奏的历史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千丝万缕,过程曲曲折折,要理解这种变化,必须同时有从各种距离做观察的本领,视野也要放宽到全球历史的范围。虽说叙述结构的安排影响了作者对材料的选择,但书中的选材很有眼光,也不流于一般,使作者在呈现社会活动的各类面相的描述的同时,能照顾到对历史发展的解释。卜正民有长期处理明代文献尤其是明清地方志的经验,所以他的著作原创性很强,不像有些西方名家,虽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史学叙述,但在原始材料的发现和解读上还得仰赖他人的研究。卜正民很自觉地和他描述的对象保持距离,笔触有一种反讽式的幽默和平静。但这种特色的另一面是作者对明代的物质文化和商业活动的精神层面关照不足,所以他笔下的历史虽然立体感很强,却不大能令我感动,这和作者的训练和史学立场有关。阅读时如能将这部书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相参照,会发现同样是描述明代的社会,两书的史观和视角竟是如此不同。
    我列出的这些著作都是条理清晰、文笔极佳、可读性强的作品,但即便是这样的作品,阅读起来也还是要费一番心思,因为毕竟是纯学术性的著作,写得往往比较浓缩,对基本的背景知识不会做太多的交代。这6种书除了《圣路易》和《纵乐的困惑》之外,都是作者的巅峰之作,而《圣路易》和《纵乐的困惑》也可算是相关作者迄今所撰的最为成熟的作品,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能真正地传世之作大概也就一部而已。这些著作除了布克哈特的以外,都很注重叙事的生动,但这种生动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而是史学意义上的,它们都有深入的史学思考作为后盾,并非为生动而生动。无论是写经济,还是写思想或政治,叙述都必须受到史学表述的严格制约,这是现代西方专业史学的基本准则。目前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史学写作严重脱离一般读者有诸多的批评,强调史学著作的可读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这种声浪里受到忽视的一环,恰恰是如何将历史叙述的生动和史学表述的严谨相结合。阅读这几部著作,正可以对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有所领悟。正是这种对史学纪律的遵守,才使我们能在夏日的自由阅读中得到这些好向导的指引。
      
    历史篇  
    
    孟彦弘
    年龄41
    现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隋唐史  
      
    朋友委托我给一般读者开列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史的著作,以作消夏之用。让一位非专业读者能读某些专业方面的论著,首先就必须考虑这些著作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对专业读者而言,无论有无趣味,他都必须去读,这是他的工作,是他的饭碗。而过于艰深的专业论著,似乎也不必让非专业读者吃苦去啃。其次,我们还应考虑时间的因素;开得过多,分量太重,根本读不过来,则推荐了也等于没有推荐。本着这样的原则,我想大家在无聊时或许读一读下面的著作。
    1.严耕望:《治史三书》(辽教,1998)。所谓三书,是指《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及《钱宾四先生和我》;这其中以《治史经验谈》分量最大,也最为详尽。作者是研究中国中古史的大家,著作既多,质量亦高,影响也很大。书中所谈,确是作者多年治史的甘苦,非常实用,也很有趣,与坊间流行的“历史研究法” 多有不同。比如,他告诫大家,要看书,不要抱定一个题目去找材料。现在电子古籍已很多,找材料更为便捷,但这条经验依然有效,因为检索出的史料,垃圾信息太多,沙汰已颇不易,而同时更能说明问题的“隐性的史料”又绝然不会出现。最重要的是,检索而不读书,则对书本身没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对书本身的了解、认识,又会影响到我们对史料的分析和判断。再如,要少说否定的话,不要忽略反面的证据,引材料不要轻易改字,等等,对我们研究工作都有警示的意义。他在谈这些经验时,举了不少小例子,使这些原则变成了鲜活的东西,我们更易于举一反三。还有类似的一本书,也值得一读,即以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名家的严中平先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人民,1986)。该书是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的研究生编写的讲义。有关学者治学的甘苦以及学术史的掌故,大可翻翻张世林先生编的《学林春秋》(中华,1998)和《学林往事》(朝华,2000),以及三联书店编辑出版的种种学记,如《励耘书屋问学记》、《蒿庐问学记》、《蒙文通问学记》、《郑天挺学记》等。
    2.《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2007)。所谓史源,是指史料的出处或来源。作者在辅仁大学开设史源学一课,主要选择《日知录》、《鲒亭集》、《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等清代史学名著中的一些条目或篇目,让学生找出其史料出处,看其引证是否充分,叙述有无错误。本书就是作者给学生所作的示范。他以《廿二史札记》为例,总结道:“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读史不知人论世,不能妄相比较。读书不点句分段,则上下文易混。读书不细心寻绎,则甲乙事易淆。引书不论朝代,则因果每倒置。引书不注卷数,则证据嫌浮泛。”认真阅读此书,会对史料的辨析有一分真切的了解,而史料之收集、辨析,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步。编者陈智超先生所作注释和编按,对我们领会此书不无帮助。另外,作者非常重视文章的写作,包括遣词造句,比如他在给学生作业的评语中说“‘其之’荒谬,云云、其之连用”,“其字用得不对”,“均皆二字连用”等。“附录六”影印学生作业,其上的批改更可说明这一点。我们应当学习作者精炼的文风,而不宜在学术论文中大量使用口语。
    3.吴小如、吴同宾:《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中华,1982;天津古籍,2002)。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学文史,首先就要知道大致有些什么书。做到这一点,就要靠所谓“目录学”的修养。过去人们主要是通过《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提要》来达到这一目的,但这两部书的使用都需要读者具有相当的基础。本书对中国文史方面的资料书(如经书、子书、文学方面的总集、戏曲集、类书、政书等),以及工具书(如人名、地名、年表、文字音韵训诂、书目、索引等)所作的扼要介绍,更易为初学者所接受。它使我们能了解中国文史方面的主要典籍,知道一些主要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一个基础。对研究历史更实用的,则是陈高华、陈智超等编写的《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北京出版社,1983;天津古籍,2006)。此书大致按中国史断代来编写;编者都是研究相关断代的专家,而不是研究文献目录的学者,因此对书的介绍,主要是从“实用”出发,告诉我们研究某个朝代,主要有些什么书,什么书中有什么样的史料等。
    4.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上海古籍,1980;华中师大,2004)。研究历史,离不开古籍。文献资料是历史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史料。我们不仅要将与自己研究题目有关的史料一条条抄出来,而且对一些基本典籍也需要一再通读。读古籍,就需对古籍的编撰、体例、钞刻流传等情况有所了解。目前,已有相当部分的基本古籍经过整理,出版了点校本,很便于我们的阅读使用;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典籍尚未整理。我们在阅读、使用古籍时,首先要意识到书中可能会有不少错误;怎样发现错误,怎样判断不同版本间岐异的是非对错,就需要“校勘”。本书在论校书时,谈及古书致误的一些基本规律以及校书的一些基本依据;在论读书时,又谈及古书的一些基本体例。这些知识对我们阅读古书都有很大帮助。有了这本书的基础,还可以进一步阅读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和《古书通例》(此二书近以《余嘉锡说文献》为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排出版,2001)。对书本身的了解(即所谓“版本学”),可阅读叶德辉《书林清话》(中华,1999)。如果想对古代书籍有更直观的认识,可翻阅《中国版刻图录》(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90)。
    5.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见《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1982;《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中华,1993;手稿本,中华,2006)。顾先生在1920年代以“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饮誉学界,并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古书中对上古史的记载是靠不住的,越往后的古书对上古史的记载越丰富,其中便不无编制、想象的成分。由此又导致了学界对古书辨伪的风潮。这份《自序》,不仅可以使我们知道作者这一史观的形成过程,作者求学的经历,而且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学术界的状况。同时,顾先生以“能写”著称,由这篇《自序》,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的语体文(或白话文)绝非一片口语。从今天的眼光看来,对古书所记载的古史的否定,并不等于对古史本来面目的否定。当时疑为伪书的许多古书,由近二三十年的出土文献,证明并不是到汉代才有人有意伪作;即使如此,这些古书中对古史的记载,仍需辨析。我们不能退回到对古书中所记载的三皇五帝的世系都信从不疑的时代。
    也许读者会发现,这些书都读了,自己仍然徘徊在史学研究的大门口。其实,要登堂入室,还需要接受科班训练。史学研究的门槛比自然科学可能要低些,或许在不少人眼里,低得还不是一星半点,但它毕竟是一门专业,并不像“品三国”,或读《论语》说体会那么容易。当然,读者因为这几本书而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发生了兴趣,以至于立志要终生从事这项工作,那是再好不过的。不过,我也要声明,这种科班训练纯属屠龙之技,似乎并无实用的价值,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要找我算账。  
        
    社会篇 
    
    王铭铭
    年龄45 
    现职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研究方向 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
       
    “身未动,心已远。”话虽已成旅游广告,却又是在讥讽旅游——时下海外游历,多为“身已动,心未远”。
    知识分子之游历又如何?借法兰西友人Nicole Lapierre的书名一用——思想旅行之原旨为,令我们身心暂离故土,“在他处思考”。我们做到这点了吗?读钟叔河先生之《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2000),在找到自信的同时,也找到了另一番体会:“在他处思考”,是一条漫漫长路。
    “混合心态”,在以下几本书的“解读”中能得到显现:
    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岳麓书社,1985;社科文献,2007)。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时写下此书。康氏“流离异域一十六年,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路”,其间,将大量笔墨奉献给意大利和法国。思想跳跃于中西之间,《欧洲十一国游记》对于中欧一统与分化的历史提出了至今仍有意义的诠释。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 (东方出版社,2006;社科文献,2007)。此为梁氏1903年赴美洲游历的实录,生动表述了一位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家对于新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认识。梁启超对于美国之城市化浓墨以描,且以美国从抗英到独立之进程为主线,叙述其对共和制实质之质疑。尤值重视者,梁氏此书所表露出的对于共和政体之失望:“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此话意味深长。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6)。中西二分的世界观在近代中国思想中取得“文化霸权地位”之后,梁氏此书重点在于呈现中国、印度、西方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路向”之鼎立状态,对于我们今日理解世界,甚为重要。梁氏认为,西方文化以历史目的论为特征,所走的是“向前的路向”,中国文化的主调为调和、持中,而印度文化则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此书之“中国中心论”奠基于跨文化比较,其对于未来文化演进之思考,堪称精彩。国内关注梁漱溟者,多只了解其乡村建设之思想,而忘却中国乃是一个有世界观的天下,而梁氏对此说了不少“大话”。
    储安平:《英人、法人、中国人》(辽宁教育,2005)。可视为这位1960年代神秘消失的政治思想家之海外随笔。1935年,储安平留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政治系,游学欧洲,途中形成成熟的政治理念,选择英国为中国的“政治模式”。是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储安平的“他者之心”。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作者的多种文集均有收录)。顾准于1973—1974年间展开西方文明的中国式探索。该笔记旨在比较中西文明,以希腊城邦制度为“表现形式”,透露出其对“东方专制主义”之忧思,为自由思想家之风范。
    以上书目,选修我在2007年于北大开设的“海外民族志”课程的青年才俊们都已“解读”过,此处重述之,猜想有意踏上“思想旅程”的同好,会有一定兴趣。
    之所以在北大开课大谈中国人眼里的“非中国”,是因为考虑到:获得一种从中国的观点看世界的知识力,对于新一代知识分子而言,再重要不过了。
    开放时代,“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号召一呼百应,而国人却不知中国与世界本非二分。“让中国走向世界”,那不等于是在说“中国在世界之外”吗?
    除了质疑,固然还是有些许学术想法。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中国人文学,多聚焦于中国自身。我们喜欢看自己。尽管“看自己”不该以拒绝审视他人为前提,但数十年来,知识上的这种“自力更生精神”,却害得我们丧失了深度了解世界的愿望。
    人文学,应以事例诠释整体世界。中国人文学若缺乏世界解释力,或缺乏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跨越的本事,则即使我们再渲染自己的“独到之处”,亦无法摆脱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身份。
    今年上“海外研究”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自古以来中国自己的海外论述。课的前半段,我占用了多数时间,嗦中国的“天下观”,我轻狂却不无沉重地言说《山海经》、《穆天子传》、《大唐西域记》、《岛夷志略》等众多古书里的“中国式西方学”,断言,在西方出现东方学之前的数千年,中国已存在着“西方学”,这门不怎么能以现代科学来衡量的“学”,先以“东方君主”穆天子朝拜西王母为起点,到汉唐时期继之以“佛教征服中国”,生成“西方极乐世界”之理想,随着海上交通之发达,则又渐渐自陆至海,至迟于元明,即已生成了“中国式西洋理论”。
    说古史,为的是看近代。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摇摆于种种“西方学”之间,或以西方为“他处的理想国”,或以西方为“恶之花”,或二者兼之。
    另外,中国人类学家中,似长期有对海外进行“客观研究”之努力,如吴泽霖《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东方人的态度》(中央民族学院,1992)、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北京三联,1985)、许?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1990)、乔健编著《印第安人的诵歌》(广西师大,2004)等等,均属此类。这些书与前面罗列的五部以“跨文化政治哲学”为书写宗旨的旅行记及随笔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意味着,迄今中国人类学在此一方面之“境界”,早已被康有为等“不得已而远行者”所抵达)。
    至于中国人文学“走向世界”之意义,钱锺书先生曾出妙语:
    “走向世界”?那还用说,难道能够不“走向”它而走出它吗?哪怕你不情不愿,两脚仿佛拖着铁镣和铁球,你也只好走向这世界,因为你绝没有办法走出这世界,即使两脚生了翅膀。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世界,就成为人的世界。(钱锺书序,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页2)
    一方面,我们再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疏离于世界之外,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再如何也是世界本身——深刻!可叹!  
    
    本专题的策划与编辑,曾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余晖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先生、张帆先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潘涛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先生的惠助,谨此致谢! ——编者  
  
5#
 楼主| 苏小北 发表于 09-6-26 18:07:03 | 只看该作者
2007-07-05
  看世界,读中国(三) 名家推荐:2007暑假阅读书目
  
    从李peng能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在法院的强烈反对下,人大对司法进行监督尤其是个案监督方案的流产;而作为前总理,在对政府进行预算监督和经济监督方面又是如何驾轻就熟。总之,此书完全应该作为研习中国宪法和中国政治的学子们的第一手参考书,从中,你会看到活的‘法’和行动中的‘法’。  
      
    法学篇
  
    贺卫方
    年龄 47
    现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法理学、法制史、比较法学  
      
    承阅读版编辑不弃,命为推荐暑假读书篇目。忽然想起“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的说法来,不禁莞尔。在这愈来愈热的夏天里,推荐一二可以令人欣然忘暑的好书,实在不易。暑假之于学生,常伴随着流动,行囊里各种日常用品之外,若再加上一些书,就需要精心选择,如黄裳先生给行囊书设立的标准:“小说是不合适的,本子厚,可是一下子就读完了。大部头的著作也不行,这必须只是一小本,但却耐读的书才好。”(《过去的足迹》,人民文学,1984,页 277)不过,所谓“耐读”有所谓接受美学的道理在,并不完全由书本身决定。像黄裳先生携在身边的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在我这样对中国古史缺乏修养的读者看来,就读不出那么多的趣味来。自然,他推荐的另一本书,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等出版社的好多版本),能够读得兴味盎然的人或许要更多些。

    传记类的图书也许是适宜的。近年来颇有几本好的传记类作品问世,令人欣慰。前年何炳棣教授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我细读一过,觉得是一部很难得的好书。何先生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以其在中国人口、土地、家族以及思想史等领域的精湛研究闻名于世。这是一位杰出学人的成长史,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的多彩画面。其中对于193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描述,对于一些卓越学者的生动刻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愧史家,例如用16页的篇幅详细复述1948年在哥大历史系进行博士课程最后口试的几乎所有问答,可谓弥足珍贵的教育史料,值得今天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们细思长考。

    《蒋廷黻回忆录》(谢钟琏译,岳麓书社,2003)是另一本益人心智的个人传记。作者既是学者,又主持过外交,是一位颇具特色的知识分子。外交工作的经验增加了他的识见和判断力,这在早先已经出版的那本篇幅不大却史识通达的《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就有很好的体现。这本回忆录是作者晚年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项目访问的成果,可惜天不假年,述及半生即归道山。不过,这半部自传也是信息丰富,让读者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外交等有多样化的思考。例如,在“九一八”事件后,中国知识界的舆情以及主战派的复杂背景就很值得深入研究。另外,1934-1935年间,作者曾有在社会主义苏联、纳粹治下的德国以及自由主义的英国的考察之旅。在莫斯科,他与一些共产党人交谈,苏联人表示希望中国苏维埃化也就是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蒋廷黻“坦白地告诉他们:只有用显微镜才能找到中国苏维埃化的条件”。这判断的错误已经被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不过,作者回国后在《独立评论》上向读者所表达的另一个判断却是远见卓识:“尽管自由主义执行困难,有些地方不合时宜,但是最后胜利还是属于它的。”

    今年对我个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胡适年”。3月份到台北东吴大学讲课,专门到南港拜谒胡适墓,6月里又到皖南绩溪县上庄村访问了胡适故居。承蒙中研院胡适纪念馆的帮助,我还得到了胡适遗嘱(英文)复制本。我在自己的博唠阁(Blog)上也写过关于胡适墓和胡适文件的文字,北大图书馆特藏部张红扬主任看到后打电话告诉我,图书馆也很有意将胡适文献作专门陈列。另一个好消息是,胡适晚年助手胡颂平先生的家属已经将胡颂平日记全部捐献给北大图书馆。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兴奋,也想到那本依据日记写就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联经,1984;新星,2006),这是一本足以与《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本,人民文学,1978;杨武能译本,浙江文艺,2004)相媲美的伟人言行记。虽然内地版有些令人不快的技术处理(例如文中凡提及民国职官均以引号伺候,编辑杀得兴起,居然连罗斯福总统也难逃伪总统厄运),但是,基本的信息还是没有受到太大伤害。另一本特别值得一读的研究胡适的著作是余英时先生的《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广西师大,2004),这本书既有助于理解历史,更帮助我们思考现实。

    上面的书比较偏重近代中国史。随着对于近代史阅读的增加,个人愈发认识到日本侵华战争对于国史至深且剧的创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劫数。眼下,中日关系仍处在乍暖还寒的状态,我觉得读一些有关我们这个近邻的著作还是有必要的。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商务1990)虽然写于60年前,但还是一本不可替代的经典。当然,如果能够跟赖肖尔和詹森的名著《当今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汪绍麟译,上海译文,1998)配合起来读效果也许更好。后者的问世更晚近,涉及面也更广泛。

    最后,我想推荐一篇涉及死刑的长文(毕竟自己还是一个法学教师嘛):加缪的《关于断头台的思考》(收入《加缪全集》卷四,王殿中译,河北教育,2002,页333-363)。死刑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国人愈来愈强烈的关注,我个人也曾经发表过反思死刑的演讲。加缪是坚定的死刑废除论者,这篇长文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他对于死刑何以必须废除的论证,至少在我读来是颇具说服力的。如果你读了这个文学家的论证,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死刑以及刑罚的法学言说,《死刑论辩》(Ernestvan den Haag&John P.Conrad合著,方鹏、吕亚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以及贝卡利亚那本篇幅短小而影响深远的著作《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1993),都值得一读。 
    
    法学篇  
    
    赵晓力
    年龄35
    现职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法律社会学、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  
    
    十年法学教育大跃进,全国法学院系数量已超过600;法学大学生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即便找到了也是专业不对口的居多。据法制网记者陈虹伟等人的调查,中国政法大学2006届法学专业毕业生1400多人,正式签约进入法院的有80人,检察院50人,公安局39人,大多数进入地方基层机关,从事律师行业 30人,专业对口率14%;北方交通大学2006届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专业对口率3%。而法学院现有的课程却越来越“专业”,仅仅传授“法治”这种意识形态和“诉讼”这一门解决纠纷的知识,好像法律人的工作只剩下打官司,而忘了律师还有大量的非诉业务要做,企业还需要大量了解行业和产业的公司法务人才,政府和社会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制定公共政策的专才。而这些知识,都不是那些越来越繁琐和概念化的民法课所能提供的。法学大学生,即便仅仅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也需要考虑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扩大自己的社会科学知识面了!
    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在中国的民法课言必称德国的同时,2001年德国重要的律师事务所除了一所之外,其余全都被美国化的英国律师事务所合并,传统属于法国律师天下的国际仲裁领域,也被美国大律师事务所占据。而美国大律师事务所不屑于兼并德国律师事务所,是因为即使适用德国法律的企业并购,德国客户聘用的也是美国大律师事务所——何美欢教授此书,描绘了一幅法律全球化事实上蜕变成法律美国化的图景。而伴随美国律师事务所在全球攻城略地的,是美国法学教育的全球传播、美国式法律文件和业务方法的全球传播,以及美国法律的全球传播——通过强有力的游说改变各国政府的立法和决策过程。美国法律跨国公司攫取的是律师业务中利润最丰厚的高端部分,其后果是各国本土的律师事务所被迫转入日趋激烈的低端竞争,降低了本土法律教育对最优秀学生的吸引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国内法律教育界对何美欢教授此书中提出的法律职业危机和法律教育危机采取了鸵鸟政策,不过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将迫使每一个法学院教师和学生最终正视这一点。
    韦伯:《韦伯政治著作选》(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德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承担自己在历史面前的特殊责任,原因是,“倘若决定未来文化特征的权力,在没有斗争的情况下便被俄罗斯、英语民族、拉丁民族所左右,我们的后人绝不会认为丹麦、瑞士、荷兰、挪威应当为此负责,而只会认为应该由德意志民族国家为此负责。”———自觉地把自己这一代人放在民族未来世代承认的祖先的位置上,这正是韦伯对当时正在迅速崛起的德国人所规定的历史态度。《韦伯政治著作选》收录的“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及“以政治为业”已有中译,其他以“政治领导权”为论述核心的“德国的普选与民主”以及“德国新政治秩序下的议会与政府”等篇什,也都是热衷于思考中国宪政问题的法科学生应当重点参考的。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
    “全球经济共同体的扩展只不过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斗争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并没有使各民族为捍卫自己的文化而斗争变得更容易,而恰恰使得这种斗争变得更困难,因为这种全球经济共同体在本民族内部唤起当前物质利益与民族未来的冲突,并使既得利益者与本民族的敌人联手而反对民族的未来。”用韦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演讲中的这段话来概括路风教授一系列关于民族汽车工业、大飞机发展战略以及自主电信标准TD-SCDMA的研究,可以说再确切不过了。路风教授用第一手的企业和产业调查证明了“用市场换技术” 的如意算盘是如何怯懦地失败的,用铁一般的事实与逻辑打破了那种只考虑短期静态比较优势、不考虑长期动态比较优势,只考虑一代人的消费享乐、不考虑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庸俗经济学所制造的种种神话,这种思考,正是韦伯当年所呼唤的“超越我们自己这一代的墓地的思考”。
    李peng:《立法与监督:李peng人大日记》(新华出版社、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本书连同作者的《市场与调控:李peng经济日记》以及关于电力的三部日记(三峡日记、电力日记、核电日记)一样,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榜样。本书记录了民法典草案、合同法、土地管理法、证券法、村委会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宪法修正案等九届人大主要立法工作的进程,也记录了九届人大在对政府进行预算监督和经济监督以及对司法进行司法监督的尝试。从书中可以看出,在法院的强烈反对下,人大对司法进行监督尤其是个案监督方案的流产;而作为前总理,在对政府进行预算监督和经济监督方面又是如何驾轻就熟。总之,此书完全应该作为研习中国宪法和中国政治的学子们的第一手参考书,从中,你会看到活的“法”和行动中的 “法”。
     
    科学篇  
    
    陈蓉霞
    年龄 46
    现职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 生物学史  
      
    用生物学家道金斯的话来说,“在阳光下度过我们短暂的一生,在工作中了解宇宙的奥秘,知道我们为什么睁开眼睛,难道不是一种高贵的、令人陶醉的享受吗?”我愿与读者分享的,正是这类书籍。
    贝蒂娜•施蒂克尔编:《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张荣昌译,北京三联,2003)
    据说这是一本为儿童写的书,书里的许多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已被淡忘。比如,我们为什么活着,难道就是为了买房炒股、在职场上算计别人或被别人算计?人生就是为各种问题而存在。有些问题关乎自然现象,比如,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树叶是绿的而天空是蓝的?地球还会转多久?知道这类问题的答案,对于人类的生存也许没有直接的帮助,但地球上只有“人”才会想这类问题,高贵的科学正是从这些念头中破茧而出的;还有一类问题,知道了总比不知道好,比如,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不能光吃油炸薯条?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生活中也许就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明智;至于最后一类问题,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在我看来,那是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必须知道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现代社会秩序的安排。是否人人都能成为比尔•盖茨?工作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对这样的问题的回答,决定我们对社会的看法。
    史蒂文•温伯格:《仰望苍穹》(黄艳华、江向东译,上海科技教育,2004);《终极理论之梦》,(李泳译,湖南科技,2003)
    对于大多数学生,物理学也许只是一门重要的应试课程,学好物理学就是学会做题目。但对温伯格这样的科学家,物理学之所以激动人心,在于它追求的是牛顿之梦的实现。何谓牛顿之梦?这就是“力图抵达解释之链的根部,力图从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基本的层次上去把握自然”。一言以蔽之,是用统一的自然规律去破译宇宙的奥秘。科学无非就是一场智力游戏,谜底就在于用少数几个简单的原则来解释物理学事件,若一定要说出科学的用途,那就在于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古老看法。但正是这种改变,屡遭当代人文学者的质疑。比如说,科学使人生失去意义等等。对此,温伯格的回答是,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没有意义,但决不可从中得出人生没有意义的结论,即便科学不能为我们提供价值观,它也不能让价值观丧失。温伯格欣赏的价值观就是彼此相爱、欣赏美丽以及科学地认识宇宙。或者说,仰望苍穹,本身就是一种高贵的享受。
    R.P.费曼著:《发现的乐趣》(张郁乎译,湖南科技,2005)
    在当代物理学家中,比温伯格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费曼。费曼有一位特棒的父亲。小时候,父亲教他把瓷砖一块接一块拼起来,然后推倒,这种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的玩法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然后父亲又教他在摆放这些瓷砖时一定得在一块白的后面接两块蓝的,依次重复,绝不能出错。渐渐地,费曼看出了门道,那就是图案的规则性。父亲给费曼上了最早的一堂数学课,数学是什么?数学就是寻找规则的图案。从那以后,费曼一生都在寻找自然界以各种方式呈现出的图案,从中寻找规律,同时寻找发现的乐趣,这就是费曼理解的科学。正是在此意义上,费曼强调知识和惊奇完全不同,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激发惊奇,而知识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更多地欣赏惊奇。就此而言,费曼的父亲尽管没有修过教育学理论,但他却深谙教育之道,那就是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当我们为一大堆枯燥的公式而犯晕时,想想费曼的故事,我们是否用心在科学中寻到了发现的乐趣呢?
    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冯克利译,译林,2003)
    哈耶克是位经济学家,但这本著作的重点却是论述社会科学家对于自然科学的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虽然都打着“科学”的旗号,但此科学却非彼科学。比如,常识告诉我们,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但天文学却告诉我们,常识在欺骗我们,真相是地球在绕日运转。就此而言,自然科学理论常常向我们揭露常识的不可靠。但与此相反,社会科学却必须立足于常识之上,这就是哈耶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而,由于受自然科学的影响,不少社会科学家却常常于有意无意间忽略这一点。比如,我们不时会听到某些经济学家说,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效率是第一位的,GDP是硬指标等等。但反观周围,当我们看到穷人连温饱都难以保证、安全尊严更是无从谈起的时候,我们还能静下心来只在纸上论证“公正与效率,孰先孰后”这样的问题?人人都享有温饱、享有尊严和安全,难道不正是良知所要求的、常识所揭示的普适命题?当太湖流域的居民要靠纯净水度日,当路边已无野花可采,我们是坚信常识还是迷信GDP?如果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仍然要靠山西童工的血汗甚至生命来垫付,我们是否又得回到这一根本的常识性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难道就是为了奴役别人或被别人奴役?  
        
    科学篇  
    
    刘华杰
    年龄 41
    现职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 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科学思想史
    
    科学并不枯燥,许多人不喜欢科学是因为从来没有机会看到有趣的科学作品。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快150年了,人类历史上少有哪种理论比达尔文进化论更容易被误解,更容易被系统地滥用。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华民族深受列强侵略,也经历了此起彼伏的内战和内斗,现实条件令人们深信一个本来就理解有误的《天演论》教条:生存斗争。进化论或者依附于其上的意识形态让被压迫者觉醒,意识到只有斗争才能摆脱压迫,而斗争的成功,也似乎印证了进化论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其实,斗争只是进化的一个侧面,其反面也同样普遍存在,对于维持进化系统的存在也是十分必要的。进化是局部适应,进化不等于进步,进化实际上是没有方向性的。进化论深得人心、广泛传播,无形中适应了资本的扩展和“现代性”的世界步伐,而这些社会“风貌”是可以被质疑的。“斗争哲学”与“和谐社会”的提法也许在具体操作上有许多交集,但是宏观导向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我推荐的第一部书是与进化论有关的几乎老掉牙的《互助论:进化的一个要素》(商务印书馆,1963),作者是俄国的克鲁泡特金。克氏的观点并不极端,他明确指出互助只是进化的一个要素。他是地理学家、博物学家,他用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反驳了赫胥黎的观念。通常人们认为赫胥黎很懂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宣传的进化论大概没错。其实,赫胥黎传播的进化论并不准确。《互助论》曾深深地影响了章太炎、孙中山、蔡元培、李大钊、钱穆等一批大人物,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所面对的中国的现状,决定了他们不得不抛弃他们所同情的思想。
    与《互助论》相配套,可以读一部英文著作《共生起源的概念》  (Concepts of Symbiogenesis),作者哈金娜,现在还没有中译本。它讲述了三位俄国植物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但很少被人们提起的“共生起源”思想。三位科学家的研究对象不是高等动物,也许这一点部分地决定了他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看到了进化的另一种机制。
    如果说进化论意识形态的力量最终来源于进化生物学的力量的话,那么进化生物学在达尔文之后、在进化新综合之后,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年轻一代有必要了解 “自达尔文以来”(这也是一部书的名字)的科学进展。著名女科学家马古利斯与儿子多里昂•萨根(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儿子)合著的《倾斜的真理:论盖娅、共生和进化》(江西教育,1999)是沿共生思路撰写的优美作品。马古利斯的科学成就和科普水平均高于她的前夫卡尔•萨根。她在俄国同行的基础上创立了“连续内共生理论”(SET),也支持有点“民科”色彩的拉夫洛克的“盖娅假说”。她是出色的科学家,也是有名的另类人物。她在书中甚至指出: “我认为,新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则来源于机械主义的生物学世界观,它们被作为真理信条来讲授,并且要求研究和年轻的教员宣誓效忠。”(中译本,346页) 新达尔文主义为何流行?她的解释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主导文明的主要神话是完全一致的”。
    进化是多种事实、多种理论、多种意识形态观念的杂合物。如今,有许多人仍然在研究进化问题,也有人出于各种想法而不接受进化论甚至反对进化论。拉森的《众神之夏》(江西教育,2001),曾获得 1998年普利策奖,值得一读,它会帮助人们在更广阔的语境中理解进化论问题的复杂性。它讲述的是1925年发生在美国田纳西一个小镇的著名事件:猴子审判。与进化论相关,《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进化思想和社会理论联系起来》(狄肯斯著,吉林人民,2005)是一部视野宽广的通俗作品,正文只有137页。对于想了解进化论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入门读物。
    除此之外,我想推荐另外几种科学图书:我国著名科学作家卞毓麟先生的《追星》(上海文化,2007)很不错。此书内容是太阳系的科普,写得非常生动,行文准确并富有人情味。第二种是反映了当代科学史研究水准和教学水准的通俗著作《世界科学技术通史》(麦克莱伦第三和多恩合著,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2007)。它是一部优秀的通史教材。王鸣阳先生的译文非常通顺。北京大学等高校已经把它列为重要教学参考读物和考研阅读书目。此书的结尾意味深长:18世纪到20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直传播着历史通向进步的观念,然而,“按照今天的批判眼光,通过研究科学史和技术史得到的长期观察,似乎更加清楚的是,进步既不是必然现象,也未必能够坚持下去。”(第517页)
    广大数学爱好者,包括“民科”,可能非常喜欢《千年难题:七个悬赏100万美元的数学问题》(德夫林著,上海科技教育,2006)。本书对克莱基金会发起征解的七大数学难题作了介绍:黎曼假设、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P对NP问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庞加莱猜想、伯奇和斯温顿-戴尔猜想、霍奇猜想。从2000年5月24日开始,最终时间不限,最先解决这7个问题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得到100万美元的奖金。7个问题是由多位国际知名数学家经过数月推选出来的。全部奖金由哈佛毕业的克莱(Landon Clay)赞助。克莱本人并不是数学家,本科时主修的是英文,他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数学爱好者。克莱赞助数学的理由很简单: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但是得到的资助和支持很少,他提供一大笔钱可以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关注,有助于促进数学的发展和传播。此前的1900年,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曾列出23个著名的数学难题。这23个问题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影响很大,到2000年已经有22个问题被解决。克莱的悬赏接续了100年前的希尔伯特,必将深深影响今后的数学发展。《千年难题》的作者是著名数学传播家“数学小子”德夫林,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是25 部书、一张互动光盘和75篇专业数学论文的作者。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热爱科学、向科学进军的斗志,但同时也鼓励了一批热情有余、基础不足的“民科”的成长。但愿这本《千年难题》不会有这样的功效!时代变了,现在吸引眼球的东西实在太多,数学问题还会让广大年轻人激动吗?
    最后,我推荐一部可以结合黑泽明的获奖影片《德尔苏•乌扎拉》来阅读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乌苏里山区历险记》 (人民文学,2005),作者阿尔谢尼耶夫是苏联民族学家、地理学家、作家,曾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书中生动描写了一位善良而又真正懂得土地、山林的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感人的故事和具体的东北自然景物会令读者身临其境。  
    
    本专题的策划与编辑,曾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余晖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先生、张帆先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潘涛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先生的惠助,谨此致谢! ——编者  
看世界,读中国(四) 名家推荐:2007暑假阅读书目
    
    “从早期的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到荷兰郁金香热,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特征都是某些人建立了一个投资暴富的神话,然后越来越多的人介入,把气球越吹越大,最后气球爆裂,很多人的财富随之灰飞烟灭。看起来很熟悉是吧?对比一下身边的人,盲目炒股票、炒兰花、炒普洱茶、炒房,等等。我相信历史会重演,因为人有一颗贪婪的心。”  
     
    经济篇  
    
    周业安
    年龄:39
    现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行为和制度经济学、公司金融  
        
    想想看,为什么我们每天都感到疲惫?都是工作累的吗?其实不然。精神疲惫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有车一族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开车比走路更累,因为一上路就不顺心:拥堵、插队、无序……总之,外面乱糟糟的,心也就惶惶。这才是累的根源。个人的心累,反映了社会心理的紧张和扭曲。在一个有序的文明的社会中,相信大家都会非常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反之,就是我们现在每天都灰头土脸的生活。
    我们不经意中弄丢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的财富在不断增长。为什么会这样?有些来自制度的不完善,有些则来自我们自身的劣根性。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有意识地去理解并克服这些问题,那么经济发展和幸福生活就能够同时达成了。下面的书籍有助于大家理解这些问题。
    我要推荐的第一本书是施密特的《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北大,2004)。在西方,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宗教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并逐步兴起了宗教经济学这一分支。从历史上来看,在既有的宗教当中,伴随自由市场经济兴起和演变的是基督教。早期资本主义的扩张并没有像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设想的那样,通过个人对自利的追求,实现了社会最优的结果。为了消除各种不平等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基督教起了重要作用。基督教教义对自然权利和人神契约的宣扬,强化了市场经济以产权明晰、经济自由和平等交易等为内核的制度精髓;基督教对教育、医疗、劳动者尊严、性别平等、科学等方面都非常重视,并通过教化的方式在平民中传播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生活目标,激励普通人追求体面生活。作者通过大量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了基督教对现代文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确,基督教在市场交易之外塑造着和市场经济兼容的道德基础,而这正是亚当•斯密所设想的美好境界:道德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我相信,读读这本书,对我们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富有启迪。
    要保证体面的生活,信念是一个方面,制度是另一个方面。我要推荐的第二本书是罗伯特•达尔的《论民主》(商务,1999)。民主是保障老百姓基本权利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但究竟什么是民主?很多学者也不是特别清楚。按照布坎南的说法,现有的民主制度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理想的民主需要贯彻一致同意原则,而这个原则多半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哈耶克更是尖锐地指出,现行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际上是反民主的。如何才能够理解现实的民主?达尔在这本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作为当代政治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达尔提出的多权力中心的民主政体学说给出了一种改进现行民主体制的方案。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既可以了解民主的来龙去脉,还能够体会理想和现实的民主差异,发现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兼容与冲突。当然,更能够帮助我们思考未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我推荐的第三本书是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贫困不仅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贫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缺钱,缺物质,或者是因为自然灾害。但森这本书的名字就已经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基本权利以及获取和行使这些权利的能力的缺乏导致了贫困。森的理论直接被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采纳,在其指导下设计出了人类发展指数,用全新的视角来评价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水平。按照这种思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水平不能仅仅体现在作为财富标准的人均GDP上,而是要进一步考虑识字率、入学率、预期寿命等指标。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体魄,才有能力去获取和实施权利,人们只有拥有了权利,才能致富,所以,应该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把教育和健康视为基本的权利,这样才能促进发展。森的理论对我们解决目前的民生问题至关重要。多听听他的话,就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
    森的一些观点在芝加哥学派那儿同样得到体现。《乔治•施蒂格勒回忆录: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中信,2006)一书系统阐述了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思想。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施蒂格勒解答了人们的一个疑惑: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政府管制吗?金融业、水电气甚至出租车行业等,到处都见到被严格管制的经济,据说管制是为了维持市场秩序,促进百姓福利。但为什么在严格的管制下老百姓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要掏更多的钱呢?施蒂格勒说,因为政府管制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照顾一些私人利益,这就能够理解越管越差的原因了。由于是回忆录,一些原本需要复杂论证的理论在本书中则是娓娓道来,通俗易懂。读这本书,似和施蒂格勒对话,除了能够领略他自己的非凡智慧和成长轨迹,还能够贪图科斯、贝克尔等大师的思想火花。
    前面四本书所阐述的思想,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在制度层面和信念层面所缺乏的。不过,除了制度和信念的原因,导致我们浮躁和浅薄的另一方面的因素,来自人的本性。按照近年来兴起的行为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贪婪和恐惧并存。解释人性的书很多,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查理斯•麦基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中国金融,2000)。这本书讲述了许多社会经济领域当中群体性疯狂的史实,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从早期的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到荷兰郁金香热,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特征都是某些人建立了一个投资暴富的神话,然后越来越多的人介入,把气球越吹越大,最后气球爆裂,很多人的财富随之灰飞烟灭。看起来很熟悉是吧?对比一下身边的人,盲目炒股票、炒兰花、炒普洱茶、炒房,等等。我相信历史会重演,因为人有一颗贪婪的心。
      
    文学篇  
    
    刘庆邦
    年龄56
    现职 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断层》、《远方诗意》、《家道》、《神木》等  
      
    恕我读书不多,孤陋寡闻,如果让我说全世界哪一部小说最好,我只能推《红楼梦》。《红楼梦》没得到任何奖。她不用得奖。因为任何奖项都配不上她。如果硬要给她发一个奖,包括诺贝尔奖在内,只能是给这个奖脸上贴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里说的诗书不光是中国的诗书,应该把全世界的诗书都算在内。《红楼梦》在我国的影响当然很大,你一提《红楼梦》,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我在煤矿上班时,有一位看大门的老工人,听别人说《红楼梦》,他说,《红楼梦》谁不知道,不就是女儿乐如何如何嘛!我岳母一个字不识,她也知道《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且对两个人的相爱颇有微辞。知道《红楼梦》的人很多,但真正读完全本《红楼梦》的人并不多。我的一些朋友,有的是宣传部长,有的是大学中文系的本科毕业生,还有的本身就是写小说的,他们竟然没有把《红楼梦》读完,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遗憾!随着拿《红楼梦》说事儿的越来越多,对《红楼梦》已经不是一红九吃,而是一红百吃,一红千吃,《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将更加普及。如此一来,真正静下来读《红楼梦》原著的人可能越来越少。其实,任何《红楼梦》的派生物,在派生的同时,就已经失去了《红楼梦》的精髓。有的甚至是对《红楼梦》的歪曲和糟蹋。最起码,它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和对想象的享受。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不同的读者会想象出不同的林黛玉,那是一种模糊的美,也是一种无限的美。而一旦把林黛玉搬上荧屏呢,就把人们的想象框住了,不是她也是她,模糊就成了清晰,无限就变成了有限。这种框定有一些粗暴,有些强加于人的意思。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与《红楼梦》有缘的读者,请千万别满足于只知道《红楼梦》的大致情节就完了,还是要抽一点时间,耐下心来,读一读原著。只有读了原著,你才会享受到文字的美妙和语言的味道,才会荡气回肠,叹为观止。

    我国当代的长篇小说,我喜欢王安忆的《长恨歌》(作家出版社,1995)。我惊异于她贯穿始终的心灵化叙述。她一开始就进入人物的心灵,潜呀潜呀,一直潜到心灵的深处。到了深处之后,她就没有再浮上来,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颦一笑,呈现的都是心灵的景观。我也看过一些心灵化的小说,那些小说虽然也走进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往往是走不深,也走不远,走一段就浮上来了,退回来了,好像一口气憋不到底似的。我自己的创作就有过这样的毛病。《长恨歌》不是这样,她沿着心灵幽深的隧道,走呀走呀,走得很远很远,像是义无反顾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此一来,整部小说就显得细致入微,心灵密度特别大。她不是以情节取胜,是以心灵化的细节取胜。这么说吧,这部小说不管你翻到哪里,不管你从哪一页看起,哪怕只看几行,也会得到美的享受。

    有一年,华夏出版社组织作家推荐外国小说经典,我推荐的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2001)。这部书我反复读过。家道衰落的美少女苔丝,为了生计,到有钱人家做工,被迫失身。苔丝不贪钱财,不甘凌辱,毅然摆脱富家恶少亚雷的纠缠,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生活。在牛奶厂,她和自己所钟爱的青年克莱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但在新婚之夜,善良的苔丝终于向丈夫讲了自己失身的经历,使出身高贵的克莱的心灵受到重创。从此,两人各奔东西,颠沛流离,受尽了人间苦难。亚雷乘人之危,威逼利诱,再次占有苔丝。而克莱重新认识到苔丝的独特价值,匆匆从国外赶回,要与苔丝破镜重圆。无奈之际,苔丝杀死了亚雷,热切投奔克莱。苔丝因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小说高度概括了女人的命运,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人类性。我特别强调这部小说的概括力,因为在人类的两性世界中,女性总是男性追求和竞争的对象,女性总处在被支配的被动地位,而最后吃亏的总是女人。后来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大都很难超越这个模式。小说在19世纪90年代出版后,一面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面受到某些批评家的强烈批评,遂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是沈从文的巅峰之作,也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一个作家,如果一辈子能有一部作品作为作家的代名词,那就值了。《边城》是诗意化的,堪称集中体现中国小说美学和汉语诗学的典范之作。《边城》超凡脱俗,字字句句都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可说是一部叙事诗,一首不分行的长诗。既然是诗一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讲不得,言传不得,一经转述,就可能变味了。这样的小说只有亲自捧读,才能品出其中美妙的意境和绵长的韵味。小说的诗情画意来自山川、河流、苍松、红桃等自然景观,也来自人类美好的人性,以及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这样的小说不是抓人的,是放人的。我说她是放人的,是指你读着读着就会走神儿,变得神思缈远,不知今夕何年,身在何处。这是一种灵魂飞升般的高级精神享受。所以我读《边城》总舍不得一次读完,读一段,放一放,再读。

    我也很喜欢法布尔的《昆虫记》(花城,2001)。她不仅使我看到了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的隐秘世界,满足了我对昆虫的好奇心,还使我不断联想到人类世界,得到了观察人类世界的新的角度。《昆虫记》被称为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尔本人也被称为一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
  
    文学篇  
     
    严锋  
    年龄 43
    现职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孙晓:《英雄志》(京华,2003)做一个中国的武侠小说迷,快乐是强烈的,也是短暂的。看完了金庸和古龙,一切就基本上结束了。可怜我当年为了填补读完金、古之后的真空,绝望地在卧龙生、陈青云、柳残阳等等第二梯队的货色中扒拉了很久,虚掷了大好的人生。那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也是大家拣到碗里就是菜的时代。
    多年过去,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一句暗号一样的话在悄悄流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难道金古级别的高手,又重现江湖了吗?带着因为太多的失望而导致的疑虑,我开始看孙晓的《英雄志》。
    起初的印象并不佳:文字拖沓、嗦,情节缓慢,几乎让我放弃。但是这里面有一些让我心动的元素,一些在其他武侠小说作家那里从来没有看到的细腻而有深度的描写。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一章比一章写得好,于是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下去。苍天有眼,这一次,我终于得到了回报。到第七卷剑神卓凌昭大战各路英豪的时候(此书有二十多卷,到现在还没完),我终于看到了只有在金庸那里才能一睹的大手笔、大场面。这是一场堪称经典的车轮大战,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巨浪叠出,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其头绪之繁复,文气之悠长绵密,甚至在某些方面犹胜金庸。
    《英雄志》重新点燃了我对武侠小说的希望,也使我开始阅读另外一些新近涌现的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小椴,步飞烟,沧月,特别是凤歌。毫无疑问,中国武侠小说创作正在步入一个真正成熟的黄金时期。令人伤心的是,这一切可能已经来得太晚,武侠的时代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刘慈欣:《三体》(《科幻世界》2006年连载)
    我一直顽固而悲观地认为: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差距最大之处不在纯文学,而在通俗文学。我们的王安忆、韩少功、莫言早已具备了向马尔克斯们叫板的实力,但我们的丹•布朗在哪里?我们的罗琳在哪里?我们的阿西莫夫在哪里?
    在科幻领域,差距尤大。我常常会哀叹我们文学家科学意识的薄弱,科学家人文素质的低下,更怀疑国人是否存在幻想能力的先天不足。
    但是,犹如在武侠小说领域一样,事情正在起变化。我读到了一个叫做刘慈欣的人的作品,然后我对中国人幻想能力的所有的悲观和怀疑仿佛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他的几乎全部作品,没有一部让我失望,而且可以说是一部比一部写得好。
    然后就是这最新的《三体》,一开始,我是在《科幻世界》上读的连载。读到热血沸腾之际,我情不自禁地给刘慈欣写了一封信。结果,难以置信地收到了作者寄来的足本的电子版。
    这是一部在光年和宇宙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历史,讲述一个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弥漫着浓烈的中国风格和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仅仅是其中对三体游戏的描述,其想象之奇崛恢弘,与任何世界科幻名著相比都毫不逊色,也是中国主流传统文学样式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本书在出版上好像遇到了些麻烦,想要先睹为快的话,只能去买《科幻世界》的过刊了。苏秀:《我的配音生涯》(文汇,2005)
    很久以前,我曾经热烈地迷恋过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的声音。现在,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想起那些难忘的场景、精彩的对话。
    苏秀,老上译第一代演员,导演,她配音的无数角色中,只要举一个奥特伯恩太太和哈薇森小姐就够了。她译导的电影,只要举一部《虎口脱险》和《远山的呼唤》也足够了。她写的这本《我的配音生涯》犹如一部时光的录影机,不但能把你带回到过去,还能告诉你许多在过去根本没法梦想知道的轶事和秘辛。
    从前,我打破了头也想不通为什么老上译的人会用最严肃的艺术态度来完成最政治化的任务。我有机会当面问过尚华和苏秀老师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惊人地一致:一工作起来,脑子里就只有戏,别的什么都忘了。这就是为配音而配音的精神。于是我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的说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甚至迷迷糊糊开始有点明白,在如此宽松自由的今天,为什么就没有为配音而配音,或为艺术而艺术。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化为老上译演员的精彩发挥和无比敬业,也流露在这本书优美细腻的文字当中。我先是很奇怪,苏老师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受过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训练,连个职称都没有,她哪来的那么高的艺术素养,如此敏锐的审美感觉,又是从哪里炼就的这生动的文笔呢?但是我想我已经找到答案了。
    波德里亚:《忘掉福柯》(Semiotext,2007)
    第一次听说波德里亚的名字,是在20年前,读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里面提到波德里亚的拟象(simulacra)理论,有一种如雷贯耳的感觉,因我那时已经沉溺电脑游戏不能自拔,每天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对于波氏提出的广义普世的“模拟”问题,自有一番私人的感性的理解。到了1993 年,杰姆逊访问上海,我有幸做他的翻译,陪他到周庄玩了一天。当时我第一向杰姆逊请教的就是电脑游戏与拟象的关系。结果老先生大而化之,语焉不详,令我颇为失望。当时想,如果能当面问一问波德里亚,也许会得到一个更为令人满意的答复?
    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今年3月6日,这位“21世纪的思想家”离开了人世。前不久我去香港,在商务印书馆买了这本一百来页的小册子,作为纪念。1976年,波德里亚提交给Critique杂志一篇长文,向福柯发出挑战,矛头所向,直指福柯理论的核心:权力。文章当时未被刊用,但后来与另一篇访谈《忘掉波德里亚》结集成此书出版。波氏的著作汗牛充栋,遍及后现代文化的各个领域,从影像论,到消费社会,到恐怖主义。但要寻找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则非本书莫属了,因为他全部的理论,与对福柯的批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专题的策划与编辑,曾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余晖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先生、张帆先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潘涛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先生的惠助,谨此致谢! ——编者  
6#
lemon360729 发表于 09-6-26 20:36:46 | 只看该作者
超越自卑~~~
7#
三月微风 发表于 09-6-27 08: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lemon360729 的帖子

请问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的另外一种译法吗?
8#
于子莺 发表于 09-6-27 10:10:48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比较前沿的研究文学的,相比起来我们读的就比较泛了。
还是小北涉猎的广泛啊。
不过《洛丽塔》,嗯。我倒是借过,可是没看完就是
9#
 楼主| 苏小北 发表于 09-6-27 15:27: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读书最多的还是四废斑竹,国学底子很厚。上一段时间,我看朱东润的《历代文学作品选》,看的要死,繁体字不认识,很麻烦!需要加把劲儿啊!
10#
yelin0313 发表于 09-6-27 18:03:5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创意啊,把这个帖子顶起来!

暑假打算去玩玩,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专业课的书了,估计也没剩什么时间。
准备了一本老师推荐的书,叫《庄子今释今译》(共3册),读完一册就不错了。
这本书四废应该知道吧,总觉得字儿竖着写的都跟文献有点关系。
但这在图书馆被分类在哲学里的,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0-5 23:26 , Processed in 0.11292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