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第三次修订)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9:32 | 只看该作者
(1)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以及《大学》、《中庸》等,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都己成为经书。

   (4)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对他们的主要思想中也作过介绍。其中《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散文成就最高的著作。

   (3)墨家:代表著作是《墨子》、《晏子春秋》。墨家有十大纲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我们在讲墨家学派的时候已经讲过。

   (4)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韩非子》是他的代表作,另外,商鞅的也属法家,代表作是《商君书》。

   (5)阴阳家:代表著作是邹衍的《洪范》。他的著作已失传。主要学说是“五行”说,“土、木、金、火、土、水”,据说对后世的八卦之说有影响。中医学、哲学也受其影响。

   (6)兵家:以孙武为代表。《孙子》一书是现存最古的兵书,孙膑也属兵家,1972年从山东的临祈发现了《孙膑兵法》及《吕氏春秋》均属综合道、儒、法等各派的著作。现用于指导企业管理,

    2、汉魏六朝诸子:

汉魏六朝诸子中的代表作有:《淮南子》,西汉刘安编著;《论衡》,东汉的王充所撰;《世说新语》,南朝的刘义庆撰,这些著作大都柔和了先秦诸子各家的学说,儒、释、道兼有,传达玄学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王充的《论衡》

    四、诗文集:(放第九章讲)

诗文集是指文学作品总集,“别集”是指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总集”是指汇录多人作品的集子。(注意集名、编者、类别)

    1、总集:编诗歌作品总集,当始自《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可能是孔子编辑的),编文人诗歌的合集,当始自西汉的刘向,刘向将战国时期时楚国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合集,叫《楚辞》。

汉魏六朝时,梁朝萧统编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萧统是梁武帝的太子,死后谥号“昭明”,故名“昭明文选”,简称《文选》,该书收录先秦至梁各体诗文130多家,另外,南朝陈的徐陵编有《玉台新咏》,是一部十卷本的诗集,多收“艳歌”即男女艳情之作。

唐代许敬宗等编了《文官词林》一千卷,该书分类选编了先秦至唐初的各体诗文。另外,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有《花间集》,选录晚唐、五代词十八家,五百首,内容多选游玩享乐的作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词总集。

宋代的诗文集较多,吕祖谦编录《宋文鉴》150卷,对后代影响较大的是《文苑英华》(李  等十七人编定。)和《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撰)。元、明、清也有重要价值的诗文集。

清代的历代诗文集编辑工作最发达,可以说清代是一个特别善于总结前代文化的时代,清代编辑的诗文总集,有一些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比如,吴楚材等编选的《古文观止》,选录了上至先秦下至明代的散文222篇。它曾是小学生的启蒙读本。《唐诗三百首》,清乾隆年间孙洙编的,实选三百一十三首唐诗,是私塾课本,流传甚广。《全唐诗》,清代康熙时彭定求等十人编,九百卷,共收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附有唐五代词。这是研究唐诗的重要的参考书,解放后,仍有出版,并传至日本。

    2、别集

收录个人所作的全部诗文的叫别集。历代文人,大多都有个人别集。别集的名称有的以姓名命名,如:《陶渊明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三国时的曹操谥号“武帝”,自己的诗称《魏武帝集》唐代的杜甫的诗集《杜工部集》(曾官至检校员外郎)。更多的选自己的字为诗集名,如《李太白集》(李白,字太白),《欧阳文忠集》,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五、类书与丛书

1、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工具书。它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以便于检索。体列上有专收一类的和综合众类的两种。后者居多。通常分类编排,也有分韵分字等方法编排的。

我国最早的类书是《皇览》,三国魏文帝时编撰,自五经群书分类为篇,以供皇帝阅读,故称《皇览》。原书已经失传。

唐代的著名类书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其中《艺文类聚》全书100卷,分门别类汇录了一千四百余种唐以前的古籍。它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领修人是欧阳询。

    宋代的著名类书是《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汇录了一千六百九十多种书目,内容十分广博。《太平广记》博采汉代至北宋初的小说,笔记。野史中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线索。宋太宗日览《太平御览》三篇,有事耽误也要补上,他说“开卷有益”。

明代类书中的规模最大的是《永乐大典》。它收入各类著作,七八千种,共计三万七千万字。全部靠人工手抄,只有两本是明太祖在永乐年间组织编写的,然而此书的正本一部在明亡时可能被李自成烧毁。副本在清朝乾隆年间残缺两千四百多册。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此书大部分被焚烧,余下的多被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多方搜集,只搜到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中的七百三十卷。不及原书的4%,《永乐大典》是什么样子?由三千多人编辑,历时四年。全书的有目录60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据清代的一居士在《荷香馆琐言》说:原书高一尺六寸,广九寸四分,以粗黄绢连脑包裹,硬面宣纸,朱丝阑,每半页八行,每行大字十五,小字三十。书名用朱书,句读用朱圈。工匀整洁。现有专家发表论文认为在十三陵的永陵的玄宫里边。可能完好无损的保存着《永乐大典》。

专家说,现存两百余册八百卷《永乐大典》影印本,不可不谓浩瀚,但它仅为原书的4%!

《永乐大典》的产生与散失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绪主持编纂,有三千多人参加,历时四载,在永乐六年修成的大型类书。全书共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11095册。

永乐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它以“靖难”为名,起兵南下,内战3年,将他的侄子建文帝赶走,自己登上了皇位,此举对当时的士大夫来说,非同小可,是可忍孰不可忍。永乐帝为巩固皇位,转移人们的视线,提出修纂永乐大典,使多数士大夫卷如其中。

    《永乐大典》辑存了我国许多秘典佚文,其广泛及珍贵程度为古今的所罕见。由于篇幅浩繁,它从未刊刻过,只在明嘉靖年间重录过一部,一般称作“重录本”或“副本”。新中国建立之前,忧患频仍,遂致这一部举世瞩目的典籍散失殆尽。据已知情况统计,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仅相当于原书的4%弱,且均为嘉靖重录副本或其钞本。

    这部重录副本,清乾隆三十六年(1772)开四库全书馆之际,已发现了丢失了1000余册2422卷。皇帝下令在全国搜寻,无下落。此后,该书又陆续丢失,其间经第二次鸦片战争,光绪元年(1875)清点时已不足5000册。到光绪二十年(1894),仅存800余册,至清末明初更仅存64册。新中国建立后,经诸多仁人学者广泛搜集,达到了目前的近800卷,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缩微胶卷和复印件。

     正本为何一页未见?

《永乐大典》成书于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运抵北京,贮于文楼。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徐阶和高拱主持重录后。《永乐大典》正本便消息全无。一万余册的《永乐大典》,总体积约在40立方米左右。这样一部书怎会踪影全无呢?正本的下落,历来有四种说法:“抄副后归于南京,毁于大火”;藏于皇史  特厚的夹墙中;清嘉庆间毁于乾清宫大火;毁于明末之际。但无法证实。

正本最后一次出现的线索是关键

   《永乐大典》正本最后一次出现前后的事件,是嘉靖的丧和葬。次年四月,新皇帝即重奖了抄该书的儒臣们。这里面的疑点很多。我们有理由怀疑,因急于安排“正本”的去处,以了却大行皇帝的心愿和嘱托,“重录”工作可能并未真正完成,从而造成了“副本”的先天缺少。

入葬事大,表彰事轻,先重后轻,情通达理。但两件事发生的太近了,仅仅二十几天,这不是昭示着重录《大典》与皇上丧葬之事有直接的联系么?

    中国古代皇朝修典既成,在大肆张扬进呈褒贬的同时,必然会记载该书典藏于何处,并在官修书目著录,以彪炳皇恩浩荡。这已是历代皇帝修典的定式。《永乐大典》的重录却没有这样做,成为仅有的特列。这确实令人非常费解。

    期待《永乐大典》正本重归人间

尽管天机封锁的异常严密,又有副本存在水火之灾、流传丧失等种种烟雾,但事实是不可改变的。《永乐大典》正本没有毁亡,更没有消失,它可能就好端端的藏在永陵的玄宫里边!

当然,《永乐大典》是否做了 嘉靖皇帝的陪葬物,在打开永陵玄宫以前,只能是一个推想。通过现代科技的遥感及物理勘探技术来证明这一推断并不难。现在的问题是:由地宫运出《大典》会不会遭到损坏?入葬已四百多年,它由可能毁于水;如果存放良好,就不会有大的危险。

《永乐大典》正本如能重归人间,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将改写那些,重写哪些,现在无法估计。但可以肯定的说,将会有许多出乎我们意料的补充和修改!

清代是类书编纂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两朝。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古今图书集成》。该书有康熙、雍正年间陈梦雷等人花了二十年编成的,将清代所能见到的各种古籍加以整理。全书一万卷,于雍正四年曾以铜活字本排印。共印了六十四部。目前传世的大约有十二部,英、法、德各有一部。虽然它不及永乐大典的一半,但却是现存的最完善的类书。

     2、丛书;

  丛书和类书在编纂方式上有所不同:类书是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汇编成工具书;丛书则是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另提一总名,它保留了原书中的原始资料,类书是工具书,检索用的,丛书则是历史文献原文。

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宋宁宗时愈鼎孙、愈经汇编的《儒学警悟》。自元明至近代所刻丛书,不下两千三百种。上海的图书馆刊行《中国丛书综录》宫登录了丛书两千七百九十七种。

古代丛书当中,规模最大的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在清乾隆年间编纂,历时十年,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分经、史、子、集四部,总纂官是纪昀(纪晓岚),由360多个大学者参编。全书抄成七份。今存四份,它包括了我国几千年来的重要文化典籍,它的缺点是:选本不精,任意割裂,有意窜改,工事潦草。书成之后,又纂修《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目》、《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选印,共影印了二百三十一种,一千九百六十册,定名《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后来台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又缩小了影印,较易看到。

近代丛书出版社也很盛行,1922年商务印书馆用影印宋元旧本的方法出版《四部丛刊》及《四部丛刊续编》,随后中华书局编印了《四部备要》。

1935年,商务印书馆又将唐宋以下笔记、丛抄、杂说一类著作汇编为《丛书集成》。1999年《中华大典》出版发行,该书比《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还要丰富。

历代丛书和类书,集中而又分门别类的保存了浩瀚的文史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以上对中国古代典籍只是做了“类书”式的介绍,而非丛书。
22#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9:46 | 只看该作者
思考题:

1、简述汉语的结构特点。

2、汉字的组字方法有哪六种?(六书)四种造字法,两种运用方法。

3、简述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

*4、古代书籍的形态有哪几种?

5、古代书籍分为那几个部类?各举两三个主要著作

6、谈谈汉字的文化蕴涵。

7、电脑时代,中英文文字的比较。

8、谈古代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可从一部著作谈起),如:孙子兵法在商战中的运用。

*9、中国古代的经书著作有哪几部?选取其中的一部谈谈感想。

* 10、诸子百家留传下来的著作有哪些?简单介绍它们的思想内容。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门类和成就

一、天学(天文)(板书)

   (一)天象记录:太阳黑子、哈雷慧星、流星雨、日月食、新星、超新星。

   (二)天体测量

    1.测天仪器:漏壶、浑天仪、简仪。

    2.星表——二十八宿石氏星经——121颗恒星

    3.星图的测绘:陈卓:全天星图、敦煌星图。黄裳:苏州石刻天文图

    4.子午线长度的确定:张遂:子午线长度

   (三)历法

    1.岁实的确定:夏历、阴历、周历、授时历发。

   2.置闰与节气 19年7闰→391年144闰 廿四节气

   二、数学

(一)记数和十进位制  汉字数字的优势

(二)计算和《九章算术》:九九歌、算筹、珠算、九章算术

(三)魏晋南北朝算学和圆周率:刘徽、祖冲之

  (四)宋元算学与开方术和方程论宋元四大数学家

    三、医学

(一)中医学理论概况  三大国粹 《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学四大经典  《本草纲目》

   (二)中药学:完备的药学理论系统、药物学分类方法,药物加工制作方法

   (三)临床治疗技术:人工呼吸,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免疫法人接种法,针灸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四大发明)的伟大成就

一、     火药:北宋《五经总要》

二、     指南针:战国司南

三、     造纸术:东汉蔡伦

四、     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 毕升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特点

  1.实用性 天文数学

      2.整体性:农学、医学

    二、近代落后的原因:宋元:高峰、明清:落后

1.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重实用轻理论;重印象轻分析

2.       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观念的束缚,“官”念太强

3.       封建制度的遏制



第七章   古代科学技术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科学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农学、医学等学科。技术一般被理解为关于工具,物质产品以及他们被用来达到实用目的的方式的知识,分为纺织、建筑、机械、冶金、车船、兵器、陶瓷、造纸、印刷等部门。总之,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科学技术是把人文社会科学排除在外的。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有过辉煌,对近代欧洲科学的昌盛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正像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所说:我们必须记住,在早些时候,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在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从制图学到化学炸药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从我们的文明开始到哥伦布时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常常为欧洲人所望尘莫及。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足以令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下面择其精华以概观之。

第一节            古代科学的主要门类和成就

一、      天学(天文学)

   (一)天象记录:

我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特点是:记录准确丰富,而且从未间断。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新星及超新星的记录,资料相当丰富。

在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就有世界上最早的、正确无误的太阳黑子记录。从汉至明,仅在史籍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就有100多次。欧洲人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比中国记录晚800多年。

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慧星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从那时起至今,我国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就有30多次。难怪法国人巴尔代断言:彗星记载最好的,当推中国的记载。

关于流星雨的发现和记录,也是中国最早。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的记录是世界上流星雨最早记录。

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古代史书上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月食,在民间俗称天狗吃月亮。

中国古代在天象记录方面,对现代天文学贡献最大的,要数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所谓新星,是指光度突然增至原来的几万倍、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的爆发性变星。“超新星”是指“爆发时光度突然增至原来的一千万倍”以上的新星,我国古代把新星和超新星称作客星。殷商时代《甲骨文词》中已载有“七日新大星并火”等记录。而从汉代开始,这种记载见于典籍。关于超新星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天文志》。在我国史书上有记录的,在18世纪以前出现的新星和超新星约有90多个。这是古代恒星观测上的伟大成就。

(二)天体测量:

天体测量是通过测定天体的位置和天体到达某个位置的时间来为各种科学目的服务的一门学问。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成绩卓著。尤其是在测天仪、星表、星图、测定子午线长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测天仪器

不论是天体测量、天象记录或是历法制定,都离不开测天仪器。我国一直重视制造和改进天文仪器,并且构成了以漏壶、浑仪、浑象、简仪为主的传统天文仪器系统。

漏壶又叫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记时仪器,漏壶装水以记时。在《周礼夏观》中,已记有周代有专人管漏壶之事。

浑天仪是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浑天仪又叫浑仪,浑象。许多文献记载,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葛天氏、皇帝、尧舜时代,就有了浑仪。

简仪,是我国古代观测天体坐标的仪器。现代天文台大型光学望远镜的一些装置就是由简仪的结构演化而来的。我国元代郭守敬于1276年制出简仪,在其后300多年里,不论是在设计思想还是在制造水平上,都遥领世界之先。郭守敬曾在1276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6个观测站,进行过大规模天文测量。

由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的浑象,后经宋人苏宋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2、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二十八星宿,121颗恒星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汇编而成的表册。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测量星表了。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国先民就开始把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28个星区,各个星区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春秋以后,中国二十八宿传入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

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世尊称《石氏星经》),除二十八宿星之外,还记录了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测编的西方最早的星表早200年。石申所用的赤道坐标系,欧洲1598年才有。

    3、星图的测绘

将分布在天空上的恒星,按照他们的球面视觉位置投影在平面上的图叫做星图。秦汉以前我国就有了星图。三国时陈卓绘制了一张有283组,1464颗星的全天星图;约于初唐绘制的“敦煌星图”,标有1350颗星,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而又最古老的星图;宋代黄裳于1190年所作,由王致远于1247年所建的闻名世界的苏州石刻天文图,上刻1434颗恒星,也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

    4、子午线长度的确定

子午线长度是天文学、地理学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数据。世界上通过实际测量而算出子午线长度的工作,始于我国唐代。因编制历法的需要,唐朝和尚张遂(一行)于724年发起了规模宏大的实际测定子午线长度的活动。他发起在全国24个地方测量北极高度和夏冬二至、春秋二分的日影长度,并设计了一种叫“复矩图”的仪器,其工作之精细,规模之宏大,是“史无前例”的。他计算出的“大约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一度”,既子午线上一度长的数据,是世界上首次子午线的测量,对后人从事天文大地测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历法: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古历法的内容,包括年月日的安排,日、月食的预报和节气的调整等。据载,我国远在一万年前氏族公社期的“人皇氏”时期,就发明了用“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以记时的方法。这是人类历法的开端。

1、岁实的确定,岁实既一年的天数,夏历、阴历、周历都是使用四分历(春夏秋冬),每年的天数是365.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南宋的杨忠辅的《统天历》和元代的郭守敬的《授时历》中的岁实是365.2425天,均为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据。

     2、置闰与节气

我国古代使用的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十二个月,这样就同回归年差11天左右,因此,必须置闰(设立闰月)。在阴历中确立了19年7闰的方法。这比西方早许多年。后来,在南朝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中,对闰法作了改进,把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更符合天象实际了。

由于太阳位置的变化,地球上有气候的寒暖,于是古人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估计在战国时期已经产生,这是中国古人的独创。

    二、数学

在世界古代数学中,古希腊欧几里德几何学尽人皆知,他著有《几何原本》,但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十分灿烂辉煌的。

   (一)记数和十进位制:

今人习以为常的十进位制,就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至迟在商代,我国就已采用了十进位制。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13个数字能记10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十进位制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时欧洲使用的是罗马累计法,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无法进行累加计算。巴比伦是六十进位,玛雅人是二十进位。正如李约瑟所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不可能出现我们现代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二)计算和《九章算术》

在计算数学方面,中国大约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四则运算。到春秋战国时代,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已相当完备。其中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堪称是最先进的十进位制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的产物。

与此同时,中国人发明了特有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即用“算筹”进行计算,“筹”是一种粗细、长短一样的小竹棍,也有用木头或骨头制成的。通过算筹的摆列进行四则运算及开方运算,筹在运算时有诸多不便,于是在宋元时期,珠算代替了筹算。珠算出现于我国宋代。

中国古代数学一向以擅长计算著称于世,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数学体系。约成书于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是此体系的重要标志。该书采用应用题集形式写成,共九章,收集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46个,并给出答案,是古代计算方法的总结,对世界数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九章算术》著者不详,相传西汉初张苍,耿寿昌等人曾对他进行增订删补,其后又经人补订,全书分为“九章”。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法。②粟米:粮食交易换算法。③衰分:分配岁收时按比例分配计算法。④少广:从已知田亩面积计算周长、边长等方法,其中提出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⑤商功:工程技术中各种体积的计算方法。⑥均输:求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方法。⑦盈不足:财务盈亏计算法,讲述了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解法。⑧方程:叙述三元一次方程和四元一次方程的解法。⑨勾股:提出勾股定理,用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书中有很多数学成就,如分数的四则运算,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十进小数概念等,在当时世界上都十分领先。书中的“盈不足”算法,在欧洲和阿拉伯被成为中国算法,朝鲜和日本均曾将此书作为教科书。

   (三)魏晋南北朝算学与圆周率

三国景元四年,著名数学家刘徽把极界的思想用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南朝的祖冲之继承了刘徽的工作,求出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之间。直到一千年后,才有外国数学家求出更精确的数据。

   (四)宋元算学与开方术和方程论

宋元是中国古代数学高度发展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在开方术和方程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计算方法居世界一流地位。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还称为“宋元”四大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学九章》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医学

   (一)中医学理论概况

中医学称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独具特色,至今与西医并驾齐驱,颇有携手结合之妙,中医学至今仍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

我国医学知识起源甚早。传说有神农氏勇尝百草,为民治病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医和、扁鹊等名医,还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导引图》等医学著作,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在当时水平较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内容丰富的传统医学著作《皇帝内经》,为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中医学五大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均起始于《皇帝内经》。其中,形神学说是探究生存环境与人体的关系的。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四诊”、“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后人根据《伤寒杂病论》整理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与《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东汉神医华佗发明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能成功的实施外科大手术。晋代名医王叔和著成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皇甫谧著成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由国家颁行的最早一部药典苏敬的《新修本草》,明代李时珍对《新修本草》作了修订,《本草纲目》仍是迄今世界上最完备的中医药典。

    (一)中药学

现在人们食用中药,实际上是指以中国传统方法制作的中草药。制作中草药内容丰富、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其独特之处主要有三点:

一是完备扎实的药学和中医学理论体系:在汉代《神农本草论》中,有当时药学基本理论的阐述,如:“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和君臣佐使”。这里主辅药之间的“君臣佐使”理论,阐明了药物配伍原则。

二是独树一帜的药物学分类方法: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书中收录了药物365种,又把各种药物详细分类,分别列为上品、中品、下品。陶景弘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作了更详细的分类,按药物的性能和治疗功效分80多类。

三是成熟的药物加工制造方法:中国古代传统药物加工制造方法叫“炮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研磨法、搅拌法、筛法等。中药的泡制在用水、用锅、煮法上都是很讲究的。

(三)临床治疗技术

1、人工呼吸的最早应用: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人工呼吸法的应用。书中说遇到自杀时间不长或自杀后心脏还有热气者时,就马上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而国外的人工呼吸术的应用,比我国至少晚一千六百年。

2、全身麻醉外科手术: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在医学史上最早应用了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

3、免疫法的先驱:晋代道士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一书,书中记载了“疗狂犬咬人方”,就是人被狗咬后,迅速将咬人的狗杀掉,取其脑髓,敷于被咬之处,以防狂犬病,因为狂犬的脑中有大量狂犬病毒,这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这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免疫法。

4、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早在16世纪,我国就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此法,此法后从俄国传统至法国和欧洲各地。

5、独具一格的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枝奇葩。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就已相当普及。西晋时《针灸甲  经》问世,促进了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唐代,针灸疗法被列入医学里程。秦汉以后,针灸疗法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中亚各国。宋元以后,又传到欧洲,至今欧、亚许多国家仍采用针灸疗法。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世界最先了解中国技术的是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对于推进整个世界的文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火药

许多史书表明,最早的火药是在9世纪后半叶唐末宋初问世的。最早完整地刊载火药配方和制造工艺的是北宋由曾公亮、丁度编成的《武经总要》,该书成于1044年,说火药配方是“一硝二磺三木炭”。宋代我国已能大规模生产火药枪械,最近在我国南方出土了明朝制造的地雷。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国家。13世纪下半叶,欧洲人才从阿拉伯书籍中得到有关火药的知识。然而,几千年来,“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只用来制作鞭炮,驱逐鬼神,而西方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

二、指南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铁极性的国家。早在战国时期,就利用磁铁极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法,并制成指南鱼,指南龟和指南针。宋代时人们把司南用于航海。宋代中国的航业高度发达。中国商船在南洋、印度洋、西至波斯湾一带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来指导航向。1180年,指南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磁针罗盘的使用,为远洋航海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175页)(但中国人用发明的罗盘看风水和阳阴宅,而西方人用罗盘航海经商,富国强民)

三、造纸术

东汉蔡伦最早发明了造纸术。最初的纸是指植物纤维纸。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国曾用龟甲、兽骨、竹简、缣帛等作物书写材料。非常不便。《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蔡伦用“树皮、麻头用敝布、鱼网以为纸”,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汉以后,中国的造纸工艺得到了提高。但中国人用造的纸给鬼神烧纸钱,西方人用纸办报纸、杂志传播文明。

四、印刷术

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分为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1、雕版印刷术:在隋代,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种技术可使千百部书籍一次印刷出版。唐代,此种技术传到日本,12世纪传至埃及,欧洲直到14世纪才有雕版印刷品。我国宋元时期的刻版极为珍贵。

    2、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年间,平民毕升首创了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成单字烧硬,再用拼版印刷。元代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和铜活字。明代又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铅活字。中国的印刷术传到国外,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177页)
23#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0: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的众多领域虽然内容各异,但却存在着几乎完全相同的思维定式和精神特质。探讨中国古代科技的总体特征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曾经有过辉煌,担最终没有充分地发展壮大。

1、实用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中国古代的科技形态属实用型而非理论型,中国人注重实用效果,充满了务实精神。

(1)在天文方面: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之所以高度发达,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重视,而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天文学,主要由两个方面的需要。其一是统治者顺应天意和农业立国。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一向被视为出于天命,所以皇帝总是自称为真命天子。其二是农业生产离不开历法,同天文历法有关的天体现象观测,就成为统治者最关心的事。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比较发达。

(2)在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地理情况的了解、地图的测绘、土地的丈量、赋税的计算,包括制定历法,观测天象等等都离不开数学,出于这些实用功利目的,古人在数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2、整体性(辩证整体性)

所谓辩证整体性就是在考察事物时总是将其作为变化的、运动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来把握。例如,中国古代人认为,天的运动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天文学在观测天象方面是很下功夫的。其结果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十分繁荣。中国古代的农学也是如此,强调天时、地宜、人和。

最能体现辩证整体性的是中国古代医学。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脉诊”是一项十分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中医学不仅把人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且把人和宇宙也看作是一个整体。特别注重把人体放在自然界整体运动和动态平衡中来研究。因此,中国病理学说中,特别强调疾病与人体自身精神状态、生活习惯以及外部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科技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中国科技曾经辐射亚洲、远播世界,但到了16世纪(明清)以后,西方科技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而中国的科学技术却每况愈下,渐渐被世界抛开,这是什么原因呢?所以,探讨一下中国近代至现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注重科技的实用性曾经是一种子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但是过于讲究实用而轻视理论的探讨则很难形成完备的、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除了医学之外,其它各个领域都缺乏系统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建树,因而很难获得长足的进步。比如天文学,古代人观测天象,主要是应用于政治需要或者王朝的更替,而一直未能进入哲理推理和科学抽象的殿堂。数学以实用计算为前提,缺乏古希腊欧氏几何的精密逻辑体系。比如《九章算术》,是一部总结日常生活中诸多问题的习题集,并且在书中都给以正确答案,没有证明,也没有必要的逻辑推理,因而没有建立起中国数学的科学体系。

其二,重印象,轻分析。中国传统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使中国古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总体印象,而不习惯于作周密的、详细的分析。中国古代的圣贤显示了与古希腊的智者极为不同的知识结构。古希腊的智者力图用理性的逻辑方法描绘自然世界的真实图画(求真),而中国的圣贤总是用直观的方法表现主观精神的总的理想图景,且许多时候具有神秘色彩,往往以“求善”为先导。

所以,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法,使中国古代科技没有顺利地转向现代科技,除了中医学至今尚属科学之外,其它科技都已被近代科技所取代。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重政轻技就是重视政治轻视科技。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可以说,从古至今,推崇政治。重视作官,鄙视技艺,轻视学问,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孔子一句“学而优则仕”,把所有的读书人都引上了“千里求学为作官”的岐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很多科学巨著无人理睬,甚至成为绝版,《九章算术》在北宋以后,其术已不传,至明朝时己无人知晓,倒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的此书,一直被用来作为教科书而代代流传。明末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无关而很快失传,在日本却发展成为“天工学”,用以指导他们的科技发展。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没想到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的字样就被束之高阁了。

重道轻器,就是重视宏观之道的探索,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只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而对科学技术持嘲笑的态度。

古代知识分子重视政治、重视功名的观念也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3、封建制度的扼制

封建专制制度对科技进步的束缚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知识分子热衷功名仕途,科技人员社会地们低下在中国古代有成就的科学家当中,几乎都是社会地位低下、淡于名利、安于贫贱的知识分子,精通医术的华佗被曹操所杀就是一个证明。唐朝僧人张一行淡薄名利,不愿与武三思之类为伍,只好跑到河南嵩山做了和尚,他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完成了子午线的测量。

二是明清两代的锁国政策、文化专制及其腐败的官僚政治,使得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渐渐与世界脱节。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普遍认为,治国平天下,不需要科技,不需要设备,关键在于修身。





思考题:

一、中国古代主要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

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世界技术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论述题:

*关于中国科技落后之我见。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状况

中国古代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教育家的不断实践及概括提炼,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教育机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正是中国古代辉煌的教育成果,才使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中国教育塑造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格和民族心理。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选士制度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时代。最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等都亲自教育人民如何劳动和生存。黄帝的妻子还教人们养蚕织衣服。下面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古代教育机构和选士制度:

夏商周: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商周时是中央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学校前半环雨水而得名,西周时代由于各种学校前建筑水池而得名,这种学校建筑形势曾为后代王朝所采用明清两代还在泮宫供奉孔子遗像供书生参拜)。一般说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奴隶子女没有入学资格。当时的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社会制度的崩溃,赖以生存的官学一度衰落。社会对新型文化的教育需要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契机。当时产生了一批学识渊博、充满智慧的私学大师。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不仅在《论语》、《孟子》、《墨子》《荀子》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还出现了象《礼记·学记》《礼记·大学》《荀子·劝学》等教育专著。当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门徒,只要能交纳“束 ”(干肉)履行入学礼节,不问来者出身贵贱,一律施教。因此,他创设的私学规模愈来愈大。有“弟子三千,贤士七十有二”之美称。春秋战国时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

汉代:汉代管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太学时最早的官办大学,汉代太学取代了商周似的辟雍。西汉的辟雍仅保留祭祀功能)。地方官学识军郭学校,西汉时期的太学规模宏大,档次较高。汉武帝元朔五年开创太学,设在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太学的教师是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叫仆射,学生叫“博士弟子”。西汉平帝元始四年为太学扩建校舍,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学生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在洛阳有汉太学遗址,另外汉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又压倒官学之势,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太学。汉代凡未从政或罢官还乡或得不到博士机会的经学大师都从事私人讲学,收徒教授,人数之多曾达数百,乃至上千人。如东汉有名经师马融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就连西汉著名经师大儒董仲舒晚年谢官以后,都在家专门收徒著书讲学。汉代不管上官学还是上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为教材,而且不管官学还是私学毕业,都可以求官。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使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但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一般说来,这个时期的官学是衰颓的,只有个别朝代或个别地区的地方学校短期内比较发达。晋代中央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前者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后者为平民子弟所设。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史称“四学制”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察举至就是选拔的意思。汉高祖以来既有选举士人举措。汉文帝二年,下诏选士,对各地选上来的士人,经过测试加以任用。汉武帝时,初选考外,又有察举孝廉等举措。孝廉每年察举一次,中选以后,不必考试就可以委任以官。所谓举孝廉,本是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下令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来合称为孝廉。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贤良方正、茂才(秀才)。如董仲舒以贤良方正的身份任官职,汉末曹操在二十岁石被地方举为孝廉,后来当了洛阳北部尉。察举制本是选拔推举孝子廉洁之士的制度。但到了东汉末年也出现了假冒作伪,走后门等现象。这种制度与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有相似之处。另外,孝廉中也有假冒的,如有人为了赢得“孝”之名声竟然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父母吃;有人爬在冰河上,等冰融化了从冰下捕鱼给父母吃。可是一旦被举为孝廉很快就原型毕露了。民间有“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当了孝廉就不跟父母住一起了。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除了察举孝廉、贤良方士、秀才仍沿两汉旧制外,又增添了“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曹操曾下达“求贤令人”提倡“唯才是举”。他的儿子曹丕(魏文帝)开始实行“九品选人法”。就是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即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政府按等选用,授以官职。魏文帝后,中正官任用世族豪门担任,所以为世族豪门的子弟开放,一般平民不得进入士流。从此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近400年。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总之,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为保证世族特权而定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实际上是门第高低的标志,成了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隋唐  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通称“六学二馆”。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等专业学校。比如医学又分为医、针、按摩三个专业,医学专业包括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角法(拔火罐)五科。针学专业学针灸,按摩专业学按摩治病和正骨术。由于大唐教育先进,吸引了大量周边各国的留学生,比如日本来过十三批留学生,学习经史、法律、礼制、文学、医学等中国文化。当时的大唐长安成为东西方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

在选士制度方面,隋唐时期创立影响以后历代乃至现在的科举考试制度,隋文帝时废除自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推介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实行考进士选官吏。唐代取士之法,主要有“生徒法”、“贡举法”、“制举法”。从京师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中选在校里成绩优秀者,选入京师尚书礼部受试叫“生徒法”,成人先试于州县,及格后再送至京师复试叫“贡举法”。所谓“制举法”,是特种考试,让全国考试中最优秀的状元在京师殿廷应试,以选拔非常之才。武则天时,又兴“武举”。武则天曾亲自出马,在殿前考试武状元,为以后考试状元的制度奠定了基础。唐代科举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其科目设置也不尽相同。比较流行的是秀才(试方略五道)、金石(试时务策五道等),又有书法、算学、诸史、诗歌等。



时代
教育机构
选士制度

夏商周
国学、乡学
  

春秋战国
官学、私学、如辟雍、泮学
  

汉代
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

魏晋南北朝
中央、地方、如国子学、太学
九品中正制

隋唐
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
科举考试制

宋元
中央、地方
科举考试制(元中断)

明清
中央、地方、如国子监
科举考试制(乡试、会试、殿试)


宋元  宋代,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中央在京师设有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则设有府州县学。值得一提的是民办学校“书院”。书院名称的出现始于唐代,但唐代的书院多为藏书教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时期的庐山国学,即著名的庐山白鹭洞书院。北宋初年,讲学之风勃起,书院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鹭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等。南宋书院的兴盛时期。据统计,宋代共建书院173所,南宋占136所。南宋书院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在教学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后来的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二是教学实行“开放”政策,学生可不受学派的限制,,允许学生中途易师。三是建立“讲会”制度,不同学派的学者可以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出现在同一书院的讲坛上,体现了一定的(争鸣)精神。在选士制度上,宋代仍沿袭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但元代中断科举考试八十余年。

顺着书院这个话题我们接着介绍元明清三代书院的简况。元代中断科举考试八十余年,教育上成就不大。元代的书院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元代书院多选址于山林名胜之地。便于与世隔绝,自由讲学。明清两代,书院教育仍有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明代书院达1500所以上。但是明朝中后期相继出现了四次摧毁书院的破坏性行为。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天启五年(1625年)发生对东林党的大残杀。当时宦官魏忠贤不仅残酷杀害东林党人,而且下令“摧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另一方面,自元代至清末,官方对书院控制日趋严重,加强了财政,思想上的监督。允许书院推荐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使官学、书院、科举逐步一体化。书院失去了宋代书院的本来特色。清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令创办书院,至此,书院开始从幽静的山林项中心城市发展,各省相继建立了书院,直隶保定的莲池书院便建于此时。

明清 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各级学校也很齐全,府州县学及专门学校已发展到1700余所。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特别需要介绍的使明清两代的蒙学(也称乡校、村学、小学)。蒙学教材多是字书,最著名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据说,前几年联合国教科文基金会组织已经把《三字经》列为世界儿童道德启蒙丛书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广。

明清两代的选士制度:仍实行科举考试,考试程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乡试选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如果能够中举,从此可以迈入仕途,并有声名于乡里。《儒林外史》中范进中的就是举人。但他中举后发了疯。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会试,各省的举人都可以应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可以看作是会试后的复试。会试之后又皇帝对会试录取者亲自在殿廷策问的考试,称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所谓连中三元,就是指乡试的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一般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经义,出题限于四书五经,(四书是宋代朱熹规定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文体要用八股。第二类是诏告律令,即应用文,公文之类的写作;第三类是经史时务策,即针对历史或现实事物发表看法提出对策。清光绪三十一年明令废除了科举。自隋唐至清光绪31年,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多年。科举制有利也有弊,其优缺点见教材193页。

二、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产生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的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劝学篇“主张日积月累,专心致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董仲舒,汉代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性进行教育。唐韩愈《师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宋代朱熹提出“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明代王守仁(王阳明)重视“躬行实践”“自求自得”“循序渐进”。明末清初黄宗羲。治学上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颜元也是明末清初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主讲于肥乡漳南书院。主张教育“经世致用”,教育必须以“实学、实习”为主,对以上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加以概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1、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孔夫子开始,历代教育家都程度不同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强盛,政治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的关系。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三大要素。中国历代统治者,尤其是处于上升时期或政治清明时期的统治者,如汉武帝、唐太宗等都很重视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二是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教育的必要性。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家注目的焦点。孔子首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人生来性情非常接近,人的差别是后天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孔子还在自己的私学中实践了这一理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只要用心学习,依赖后天的教育,“人皆可成为尧舜”。另外,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专业知识教育的作用。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的重要性。重视人文教育。

    3、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教育注重自我修养,强调启发主体以修身为旨归,同西方和印度的宗教相比,中国古代教育不用到上帝或佛祖那里,而是在自己心中寻找善恶美丑的标准,追求道德的自律。古代西方的教育场所是宗教场所,而中国古代教育的场所是各类学校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孔子要求每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社会规范,并力图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荀子提倡“一日三省乎已”。《大学》一书中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也就是要求自我省察,自我克制,在自己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加谨慎地严格要求自己。这种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相信主体内在力量的观点,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除了以上三个特点之外,中国古代教育还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采用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教育方式。三是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要性。四是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五是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
24#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0: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概括和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某些规律性认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使学生各尽其才。孔子是最早注意到这一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教育家。孔子注意到了学生的不同特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品德、才识等方面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孟子也强调因材施教,注意到了教学方式的变化,“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之者。”后来的教育家如朱熹、王守仁都承继了这一优秀的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孔子在教学中对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的学生大加赞扬,认为他们有独立钻研,自求自得的精神,孟子也很重视启发式教育,并形象地喻之为“引而不发,跃如也”其意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引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态,以启发和诱导学生。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得”的兴趣和能力,“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决定性环节。孔子提出了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成为历代教育家一致赞同和普遍遵循的原则。思孟学派在《中庸》一书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思想,充分肯定了学、问、思、辩、行的相辅相成关系,发展了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孟子尤其强调“思”的重要性,甚至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王充更重思考,说“唯精思之,虽大无难”。朱熹重视读书和思考相结合,“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王夫之说得更透彻“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些主张都是对学、思辩证关系的精辟总结。

在温故与知新的关系上,古代教育家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识。《论语》第一句话便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宋代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这种思想,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的“故”的发展。“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说“温故又要知新。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是以为人师。“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孔子的学生颜渊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表明孔子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学习。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过程比作流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前进,但在遇到坎坷时必须一个个的等水盈满才能继续前进,“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还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比喻人受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要尽心耕耘,绝不可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切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后代的教育家普遍认识到,知识的累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博返约是强调教学中正确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孟子提出学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由博返约。荀子认为缺乏广博的知识,就失去了专精的基础,而没有专精的功夫就会散乱无章,一无所得。王夫之认为,广与专、博与约不可偏废,由博返约,以约驭博,教学效果才可以提高。

    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就是长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要善于补救学生的缺点。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学记》说,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固步自封,畏难而退,“多、寡、易、止”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不同心态,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清代王夫之进一步就“多、寡、易、止”作了辨证的研究。他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多、寡、易、止”各有弱点,但其中又有一定的积极因素,教师要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弱点。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强调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叫“教学相长”韩愈继承与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了“相互为师”的观点。他一方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他教人要向有专长的人学习,树立“能着为师”的观念。

    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中国古代教育家大都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的甘苦深有体会。对教师的修养有明确的认识,对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也有很深的感受。对于教师的条件和修养,古代教育家尤其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要求教师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为学生的表率,这就是他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相信这种“无言之教”对学生影响和教育的威力是巨大的。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二是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三是教师需要具备有条有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可见古代对老师的标准是很严的。

关于师生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孔子热爱学生,对学生非常好,他关心学生的志愿,多次让学生言志,并加以引导,关心学生的出路,根据学生的专长推荐给上层统治者;荀子主张尊师重道,特别强调教师的威严和学生的服从。荀子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表现,如果说孔子是和善可亲的先生,荀子则是威严可敬的老师。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教师的两种风格。

思考题:

1、简述历代的教育机构及选士制度

2、汉代太学与西方的哪些学校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3、宋代有哪些著名的书院?书院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5、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有哪些精华?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六学时)

    一、教学目的:

    结合作品介绍诗歌、散文、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对各个时代的文学精品取得成就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探讨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及文化特征。

二、教学重点:

1、诗歌、散文及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

2、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取得的成就。

3、古代文学的现实意义及文化特征。

三、教学效果追记:

1、讲授“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均应结合作品,凡学生熟悉的可师生共同背诵,不熟悉的稍作解释。

2、讲授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及文化特征,应注意从熟悉的作品中加以提炼和概括。

3、开场白可从“文化艺术节”诗歌朗诵谈起,说明经贸大学文学人才大有人在。讲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先让学生回顾。

四、就古代文学常识,设计一些简答题、填空题、判断题、正误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抢答,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活跃课堂气氛。讲授之后搞抢答效果极佳。讲课之中也可穿插抢答。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的比重(板书)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建安七子、(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宋词、元曲。

2、散文的发展历程:尚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史记、汉赋、骈文、古文运动,功能:叙事论说,抒情

3、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小说:上古传说,史传作品,魏晋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章回小说;戏曲:汉百戏,唐参军戏,宋金诸宫调,元杂剧,明清传奇,京剧。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及永久魅力

永久魅力:

1、爱国忧民的情怀

2、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形象

3、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现代意义:

1、是传统文化中最易接受的形态

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

3、是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1、诗经:305篇,风雅颂;赋比兴        现实主义

2、楚辞: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  浪漫主义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汉乐府

1、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2、汉赋:短赋,大赋

3、汉乐府:民歌,文人诗歌

三、唐诗和宋词

1、唐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李白(浪漫)、杜甫(现实)、白居易、韩愈

2、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四、元曲与明清小说

(一)元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曲

杂剧类型:1、爱情剧,2、公案剧,3、历史剧

文化意蕴:1、反抗精神,2、泾渭分明,3、浪漫方式处理现实体材

(二)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比重

我国文学如日月惊天,万古长新;如江河行地,源远流长。中国文学始终是文化典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古时期,文学已成为先民们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最初形成是歌谣,我们从《易》卦卜辞所看到的那些简短的小诗,尚可依稀看到它们的原始风貌。《诗经》中的《风》是民歌,《雅》、《颂》是贵族所作,说明一般平民和贵族都开始创作十分成熟的诗歌作品了。孔子把《诗经》作为教科书,对弟子实施“诗教”。说明教育中文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到了魏晋时期,文学已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魏晋以后的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文学作为考试内容,作诗唱对世为文人雅士的必备技能。在传统的文化典籍四大部类中“经、史、子、集”,起中的“集”主要指文学。从数量上来看,“集”类文学作品的比重是首屈一指的,其数量相当可观,以致无人能统计出历代究竟有多少文学作品。比如仅《全唐诗》收录的唐诗旧有近五万首,陆游诗留传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如果把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都放在一起加以统计,肯定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占有首屈一指的比重,它在古代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主要由“文、史、哲”构成,其中“文”占首席地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概况

中国文学,即中华民族的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国文学,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自己的审美观以及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
      发展概况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紧接着,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的光辉代表,即是伟大的诗人屈原。《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以创作方法而言,《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汉魏六朝,出现了带有民间文学刚健清新风格的新诗体——乐府,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重要标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都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了。

七言诗的产生要晚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经过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唐代,近体诗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中国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关系发展变化经历了“乐府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组合。

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到宋代,词的现实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成为可与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苏轼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作家。

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能力。而以“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语言而形成的新的诗歌样式——散曲,则引起了人们新的兴趣。由于散曲大量吸收民间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色彩,并且具有以往诗歌中少见的诙谐和幽默,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同时,传统诗歌仍创作有大量作品,宋、元、明、清各代均数量巨大且有自身的特色,但总成就都没有超过唐代。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的文学正宗是散文。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集子是《尚书》,它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虽然文字佶屈聱牙,但已略能叙事,初具文学特质。

战国时代,群雄争霸,战争频仍,士人们纷纷献计献策、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亦得以迅速发展,其中主要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由于儒、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流派,所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在文学史上影响最大。这时期的散文,有感情激越、论辩性强;辞藻华美、结构严谨;多用寓言、善使比喻等特点,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

汉代散文更讲究文采,对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这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问世,这部巨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规模宏大又结构严谨,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刻画人物性格、抒情议论,都获得极大成功。因此,《史记》不仅被视为史书杰作,而且传记部分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骈文兴盛之后,散文式微。直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文,散文才恢复了它的生机与地位。唐宋古文,直承秦汉传统,尤以游记散文清新隽逸、生动活泼。后世纯文学散文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前进。明清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样式,吸收唐代散文的精髓,融入魏晋南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5#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0:35 | 只看该作者
赋与骈文,是中国文学中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两种体裁。赋源于楚辞体,流行于两汉,有诗的韵脚,崇尚铺张扬厉。骈文则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句式的整齐,强调对仗工稳与音律的和谐,不要求押韵。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常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戏曲,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所以,小说和戏曲,由于不受重视而发展较晚。至元、明、清时代,小说和戏曲才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相继出现,如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戏曲《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均为文学珍品。《红楼梦》更是纪念碑式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世界许多著名的小说媲美。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在不断发展着,但却表现出异常稳定和凝固化的特点,与西方文学相比,统一性和单一性相当明显。这种特点是和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的。中国文学大部分在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中产生,几乎一直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中,在重视文化思想,并对之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发展。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说来较少,大部分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除了特殊历史时期外,总的说来与宗教的关系相当淡漠。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凝重稳健的性格。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发生的重大变化,这种性格开始打破。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诗文,到清代中叶,大都由于因袭旧艺术形式、缺乏新思想内容而走向末路。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龚自珍、黄遵宪等为代表的“开明派”;戊戌变法运动前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崇白话而废文言”,号召革命的政治小说也相继产生,例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与此同时,出现了以柳亚子、秋瑾为代表的一群爱国诗人,他们救国图存的作品,形成了近代文学中新的文学潮流。“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汲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文学一方面发扬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更广泛更深刻的程度上与人民结合,积极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时期,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学又出现新的转机,大群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开拓,文学内容也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国文学呈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省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为丰富祖国的文学宝库做出了贡献。
      基本特征:中国文学运动由于自己的语言特点以及中国哲学、伦理的影响,形成了一些与外国文学不同的特征。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属汉藏语系,是拼音文字。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1、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学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2、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

3、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绝,七言律、绝)、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4、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与性格的。

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

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

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

其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概莫能外。儒家的入世哲学和教化观念,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同时也抑制了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使文学蒙上了理性主义的烟霭。与上述内容特点并行的是“中庸”的美学追求。中国文学讲求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般不把情感表达得过分热烈。中国旧体诗大都感情节制,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表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为补充的,儒、道、释三家也常常合流。儒家、道家、佛教思想有相异和对立的一面,又分别给予中国文学以不同侧面的影响。所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儒家继承的是兼善精神,道家则本着“无为”之旨,发展了独善思想。在中国文人身上,积极入世和消极避世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彼此消长。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有着鲜明的表现。如果说“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是古代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趋向,那么,慷慨悲歌与愤世疾俗,则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常有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虽然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总体风格的影响占着主导的方面,但老庄哲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

第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章》)的观点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法,指出“有生于无”。对于形成中国文学含蓄精炼的艺术表现形态上的特点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学极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的表现方法。中国文人不喜欢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而把艺术感觉、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揣摩和思寻,追索那些不可言传的“大音”、“大象”——美的极致,创造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第二,“大制不割”(《老子.二十八章》)、“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不割”即强调一种自然的完整性,强调自然的纯朴、素朴、浑朴。然而,至高无上的、形而上的道,要求“法”形而下的自然,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因而,中国文学艺术家向来把刻苦的技巧训练与不露刀斧凿痕的无技巧境界结合起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毕生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的写照,也是他们艺术道路的真实反映。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大体上说,西方文学显得直截了当、率性任真,中国文学则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西方文学倾向于锋芒毕露、深刻广大,中国文学则倾向于绵里藏针、机智微妙;西方文学尚一泻千里的铺张,中国文学则尚尺幅万里的浓缩。这种审美观在总倾向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有人根据艺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不同,将艺术分为表现的和再现的两种类型。再现的艺术力求按照感知和认知的方式客观地、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使现实世界的表象与艺术的意象达到一致和重合;而表现的艺术则是以心灵外射的方式,根据主观的意愿拆碎现实表象的固有的常态的组合并重新加以组合。中国文学一般地说是倾向于表现的,这可以从体裁和创作方法的选取看出来。

首先,在体裁上,中国文学一直以诗歌为主基调,偏重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在整个诗歌史上,从《诗经》这部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开始,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总嫌不够景气。中国小说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起色,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的产生时期更推迟到了明代。中国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中国戏曲的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则更为某些表现派戏剧家(如布莱希特)所乐道。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中国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比如古典诗歌中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众多的诗歌中,却往往是代之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而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例如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写,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古诗常提倡“情景交融”,其实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内心郁积情感的宣泄与抒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着整套与西方不同的范畴。它们不是玄虚而是微妙,往往是拟象取譬以供参悟,不易落入言筌,如“气”、“风骨”、“韵”、“味”、“意”、“神”、“体”、“肌理”、“格调”、“意境”等。这些范畴经过不断演变、完善,内涵也日渐丰富,又逐渐在相互间交叉,形成网络、构成了体系,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喜剧”、“崇高”、“滑稽”、“幽默”、“典型”等美学范畴。中国古代文论的诸范畴,表现出一些多义性特点,但更注意主客体的和谐。中国文学的这些总体特点,到“五四”以后发生了明显变化,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就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文学理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使中国文学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学的特点。与外国文学的交流中国文学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世界影响。中国文学的对外影响,有一个从东方逐步扩大到欧洲最后到达美洲的过程。具体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唐代。唐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广泛频繁,中国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也开始传到国外,主要影响范围是邻近的日本、朝鲜半岛、天竺(今印度)、大食(今阿拉伯)及东南亚各国。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始于秦汉,唐代达到高潮,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诗人的诗作都为日本人所喜爱,影响最大的当属白居易的诗。据《日本国见在书目》记载,当时传到日本的有《白氏文集》(70卷),《白氏长庆集》(29卷)。平安时代的诗集与《和汉朝咏集》共收录589首诗,其中白居易的诗就达137首之多。白诗不仅在日本宫廷中流传,曾受到嵯峨天皇的激赏,宫廷女官紫式部所著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明显地受白诗影响,贵族文人多喜欢白诗,而且白诗也为平民百姓所欢迎,《长恨歌》、《琵琶行》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其他方面,如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在文艺思想和编选体例上也给日本诗歌总集《万叶集》以影响。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学家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曾被派遣来中国留学,在唐生活50余年。日本高僧空海(弘法大师),游学于唐,归国时携回大量中国书籍,其后撰著《文镜秘府论》(6卷),将中国诗文作品、文学理论介绍给日本人民。

第二阶段是18世纪开始对欧洲的影响时期。近代西方人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开始对中国发生兴趣,而正式把中国文化传往近代西方的是一些前来中国的传教士,18世纪形成第一次热潮。明末天启六年(1626),法国人金尼阁把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此后,法国人宋君容曾译《诗经》和《书经》、《易经》、《礼记》。马若瑟(J.普雷马雷)亦翻译《诗经》、《书经》刊于1735年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志》。这时,中国古典小说、戏剧和寓言也开始进入欧洲。1732至1733年间,马若瑟翻译了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从18世纪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该剧又先后在英国、德国、俄国翻译出版。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将它改编成一个新剧本《中国孤儿》。此外,1761年,在英国刊印了第一部英译的中国小说《好逑传》。1781年,德国诗人J.W.von歌德通过杜赫德的德译本,了解到《赵氏孤儿》和《今古奇观》中的4篇短篇小说及《诗经》中的一些诗作。同年,他尝试将《赵氏孤儿》改为悲剧《哀兰伯诺》。19世纪初,歌德读了《好逑传》并得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已快到来”的结论;而且他还受到清代小说《花笺记》、《玉娇梨》的启发,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歌德以中国传奇、小说同法国诗人P.J.de贝朗瑞、英国小说家S.理查逊及他自己的作了比较。但总的来说,当时欧洲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还是较为浮浅的。

第三阶段是对美洲的影响。中国文学在美洲产生较大影响始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这时中国诗的翻译、模仿、评论大量出现在美国刊物上。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E.庞德,对中国诗含蓄、凝炼、意象鲜明和情景交融非常崇尚,并从中吸收了有益的创作营养,他认为,在美国文学所受的外来影响中,“中国是根本性的”。蒙罗也把意象派意义界定为“对中国魔术的追寻”。庞德的长诗《诗篇》中有12章是以中国为题材的。1915年,他根据美国东方学家费罗诺萨的译稿整理出版了译诗集《中国诗抄》,收有《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诗以及郭璞、陶渊明、李白的诗共18首。之后,他又翻译出版了多种中国诗的译本。

第四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现代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阶段由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已开展了全面的交流,中国文学也得到全面传播。一方面把代表中国文学较高水平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红楼梦》等翻译出国,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也将“五四”以后新出现的作家作品,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大量翻译介绍。仅鲁迅的著作,就被40多个国家译成70多种文字。鲁迅生前,《阿Q正传》在日本就有5种不同的译本,逝世后又有近10种新译文。《阿Q正传》传到西方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中国文学的广泛传播,其价值愈来愈为世界了解,世界文坛也给了中国文学以更高、更科学的评价。

中国文学一方面对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第一次高潮是东汉至唐宋佛教文化的影响。佛经的翻译活动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进一步发展,唐代形成高潮,北宋时开始衰落。无数自梵文翻译过来的佛学经典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六度集经》中的《遮罗国王经》、《马鸣菩萨》本身就是传奇性作品,而马鸣写过的《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就是两部长篇叙事诗。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其罗摩的故事也通过佛教经典介绍过来。由于佛经的传入,佛经中的思想、语言、故事、音节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意境和新的用词遣词方法。佛经的传入刺激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及元杂剧的故事发展。此外,唐代变文的产生、流行也与佛教有关。由于佛教词汇的大量涌入,中国文学语法结构和遣词用句的方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汉语中反切四声的确立,就是佛经影响的结果。中国最早的韵书是按“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的,“平上去入”是西域输入的技术,而“平上去入”的区别,则是因为当时转读佛经三声,与印度古“声明论”的三声相符,和入声相配,所以形成四声。此外,佛经的文体特点,如不用“之乎者也”,不用骈文绮词丽句,以及多倒装句法,多提挈句法,句中段落中的解释语,散文诗句的交错等,也都影响了中国文学风格的变化。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另一次高潮是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由于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大量的涌进,与此相应,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力提倡政治小说,一些翻译家也大力引入外国小说。晚清时期,翻译的国外小说达400种,仅1907年,翻译的小说就有80种,其中英国小说32种,美国22种,法国9种,日本8种,俄国2种,其他国家7种。仅林纾在辛亥革命前后近30年中,就翻译介绍(与别人合作)了英、美、法、俄、日、西班牙、比利时、挪威、希腊等国180余种小说,达1200万字。这种翻译介绍在五四运动前后达到最高点,其数量令人惊叹,世界上著名作家的作品几乎都被介绍进来。中国文学因此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震动。中国现代文学家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努力加以借鉴,使新文学步入了十分兴旺发达的时代。20世纪以来,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不断,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才采取了全面封闭的绝对态度。文化大革命过后,继续开放,又出现了新的高潮,这时期主要介绍20世纪世界文学新观念和作家新作品。由于中国文学自身的巨大成就和数千年积累的富经验,由于对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学采取积极借鉴的态度,也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源泉,中国文学将会创造出更灿烂、更伟大的篇章,对整个人类文学艺术事业将做出更大的贡献,它将以更美更辉煌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在有文字可考的300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在群星闪耀、丰富多采的中国文学史上,中国文学表现出多层次的内容,多样化的风格。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一代有一代之所胜”。归纳起来,主要有诗歌、散文、叙事文学(小说)三个粗略的类别,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介绍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26#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0: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以表现意境为追求目标。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将合乐的称为歌。古代文学往往与音乐紧密联系,诗歌、戏剧、散曲、能读能唱,自不必说,小说也往往搬上舞台表演。从古至今,按历史发展可把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五四以后)和新体诗。古体诗是指唐朝以前的诗歌,主要是四言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有少部分的六言诗。古体诗不受格律限制,在押韵方面比近体诗要自由的多,韵脚也可平可仄。近体诗是指唐朝以后的诗歌,主要指律诗和绝句。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文人称之为调平仄。按规定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例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广泛的社会生活,共选录305首诗,主要是四言诗。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和《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它们的创作年代很难具体指出,但从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来看,可以大体确定:“周颂”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雅”主要是贵族宫廷宴乐的乐歌。《湛露》写宫廷贵族“厌厌夜饮,不醉不归”。《鱼丽》描写了他们筵席的丰富。《宾之初筵》具体描写了贵族宴饮的场面;《鸣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通过喜迎嘉宾,欢天喜地,表现了社会景象的繁荣太平。另外《大雅》中的一些诗篇叙述周族历史的一些片段,如《公刘》叙述周的远祖公刘率领部族迁移到幽的经历。《诗经》中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为春秋前期周王室和鲁国、宋国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有的是颂扬武王灭商的,《武》、《桓》,有的是表现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的祭歌,如《臣工》、《丰年》。“雅颂”有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平王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风”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主要是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有的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腐朽,如《魏风·伐檀》“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硕鼠》的鼠比喻令人憎恶的统治者。有的表现兵役给人们带来的不尽灾难,如《幽风·东山》“我徂东山,    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反映爱情和婚姻的占很大比重。如《郑风》中的《将仲子》描写青年男女的恋爱经历。《秦风·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先写自然风光,再写渴望与意中人相会。台电影《在水一方》插曲:“伊人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又如《卫风·氓》叙述一个弃妇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全过程。总之,“国风”都是风土之音,发自真情实感,表现常人的喜怒哀乐。

2、《诗经》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所以司马迁说孔子曾弦歌三百五篇。风、雅、颂的划分就是由于音乐的不同而分类的。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除“周南”、“召南”在南方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都产生在黄河流域。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圾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朝廷用于祭祀鬼神、赞美祖先和统治者功德的舞曲。

3、《诗经》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表现手法主要分为赋、比、兴三类。它和风、雅、颂一起被称为《诗经》“六义”。它的基本含义按朱熹的说法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如《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实际上就是比喻。如《魏风·硕鼠》用老鼠来比喻贪婪可耻的统治阶级,《卫风·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谢比喻夫妇爱情的变化。还有《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连用四个明喻,表现美人之美,成为古代文学中描写美人的观止之作。“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诗经》中大量运用了这种手法,用花、草、树、木或各种动物起兴,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的内容极为丰富,称得上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歌颂周代的祖先发祥、迁徙、发展、壮大的过程和历史事件。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堪称周民族史诗的重要作品。

(2)描绘了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极为恢宏的画卷和农牧渔猎的真实场景。如《豳风·七月》、《周颂·噫嘻》等。

(3)婚恋题材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以上。有反映婚姻不幸与失恋的诗篇。《卫风·氓》是反映不幸婚姻的诗。《氓》中没有留下姓名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忠贞专一的妇女。她追述了自己与氓的相识、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谴责了丈夫遗弃她的负心忘义的行为。这首诗为后代弃妇诗开了先河。也有反映美好爱情的诗,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是反映美好爱情的诗等。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总的来看,诗经里的爱情诗,昵而不亵,谑而不虐,乐而不淫,洋溢着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4)《诗经》中有许多作品直接反映了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也有反映征夫思妇的作品。如《小雅·采薇》,这是一首较早的边塞诗,共六章,完整地表现了征人由久戍不归,以及在归途中痛定思痛的思想感情。前三章主要表现在边关思归之情,第四、五章写军旅生活,末章是全诗的高潮所在,写征人得归时的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此乃《毛诗》中最传神之句。《东山》写的是一个士兵幸得期满还乡,在归家途中的见闻、感受和思念与家人团聚的复杂心情,描述了农村的荒凉,从而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5、《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较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二、《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体诗。它的形式是杂言体,比如屈原的《离骚》、《湘君》、《山鬼》、《桔颂》。

1、“楚辞”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决不是偶然的。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都有其特点。与此同时,楚国又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发展了固有的文化,这一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就是“楚辞”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楚辞是先秦时期另一部著名的诗集。《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还有宋玉等,

2、屈原——是“楚辞”的最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公元前340年——277年间,名平,是楚国的贵族。他“博闻强记”善于外交辞令,洞察政治风云。屈原曾身居要职,参与楚国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政治活动,但后来被搀失宠,遭到放逐,满怀悲愤,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等,据汉书记载共二十五篇,有的已失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长达373行,共有两千四百九十个字的《离骚》。离骚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离骚》共分三段。第一段首先叙述了诗人自己的家事出身,以及自己的天赋、修养和抱负。通过追述古代史事,回顾自己辅佐楚怀王革除弊政的过程,以及受谗被逐的遭遇。第二段,诗人发挥想象力,进行了大量超现实的描写。上天入地,涉水登山,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三段写诗人的热情和理想最后幻灭。他因苦闷而求神问卜,寻找出路,倾诉了远游他方与眷恋故国的内心冲突,并决心以死殉志。《离骚》是我过古代文学中最长的。带有自传性的,富于叙事成分的抒情长诗。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成熟,其浪漫主义主要表现为大胆的想象和奇特的联想,揉合深化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了一系列幻想的情景。《离骚》还广泛运用比兴手法,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驾车比治理国家。这样使全诗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是浪漫主义代表作。因为屈原《楚辞》的主要作者,《离骚》又是屈原的主要作品,所以《楚辞》又名《离骚》。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一直是文学的主基调,其中《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而《离骚》则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先河,二者被后世文人合称为“风骚”。成为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现实主义,骚——浪漫主义。

三、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

诗经之后,四言诗式微,辞体在楚地兴起,到汉代演变成汉赋和散文。此时的诗歌情形如何呢?也就是说自春秋中叶以后至汉代近四百年的时间里诗歌是不是销声匿迹了呢?不是的,汉乐府的产生和发展正好填补了诗坛这一段空白,汉乐府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将中国诗歌引向又一个重要阶段。

1、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两汉时所谓乐府是指汉代官府所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到魏晋六朝时却将乐府所唱的诗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成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汉代通过乐府机关大规模搜集民间歌辞,是在汉武帝时代,内容分二大类,一类是供朝廷祭祀祖先所用的郊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俗乐,都是无名氏之作,后代称之为“乐府民歌”。而“乐府民歌”正是乐府诗的精华之所在。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100卷,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即(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这个分类即全面又系统。

2、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现存汉乐府民歌40多篇,多是东汉时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其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汉乐府诗分为两类:一类是民歌。另一类是文人采风写的歌功颂德,祭祀求福的诗歌,配上乐曲能歌唱。其中最优秀的是来自民间的民歌,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而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反映下层人民的贫困生活的,如《东门行》;有反映战争和徭役带给人们的深重灾难的,如《十五从军征》;有揭露统治者骄奢淫逸生活的,如《相逢行》,《陌上桑》;有反映爱情矛盾和受压迫被离弃妇女的痛苦的,如《有所思》,《上邪》,尤以《孔雀东南飞》(即《焦仲卿妻》)最为出色。

汉乐府大部分是叙事诗,颇能描摹人手的口吻神情,创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较《诗经》“国风”中的叙事之作,演变之迹甚明,开拓了叙事诗的新阶段。主要思想内容有

(1)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汉代土地兼并剧烈,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又极惨重,农民生活异常痛苦。乐府诗中有不少对饥饿、贫困的血泪控诉。如《妇病行》、《孤立行》等。

(2)对战争和徭役的揭露。汉自汉武帝后,长期的对外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民歌描写了战场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残忍。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行》等。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3)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的抗议。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封建礼教的压迫就更加沉重了。在“三从”“四德”“七去”等一系列条文的束缚下,妇女的命运便更加可悲。因此在汉乐府中很少能读到象《诗经》的“国风”所常见的那种男女之间的相娱相悦之词。只有《江南》是个例外。其他如《上山采蘼芜》、《白头吟》、《有所思》、《上邪》等反映的大都是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

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强烈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等。《战城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穷兵黩武的罪恶,诗中对“良臣”之死并非赞美,而是伤悼,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情绪。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上山采蘼芜》。

(3)形式自由而多样。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有四言体,有五言体,有杂言体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复杂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的。

(4)浪漫主义色彩。乐府诗虽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如《上邪》那种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便都是浪漫主义的表现。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人用一个女子的口吻指天为誓,表现了在爱情受到阻挠后对爱情忠贞不移的态度。

4、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开创了中国叙事诗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第二,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为主,逐步趋向五言诗,也可以说开始了大量的五言诗创作,以成熟的五言诗形式大大地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成为由四言、骚体向五言诗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三,汉乐府诗语言文从字顺,贴近口语,表现力强且富于生活气息。

因此,汉乐府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极大,从现实主义精神到语言形式,以及具体的叙述描写方法等,都使后人受益非浅,从魏晋乐府到唐代拟乐府,新乐府运动,都是从思想上,写作手法上,艺术技巧上学习汉乐府的结果。从建安作家到唐代大诗人,没有不受汉乐府影响、没有不从中获得思想和艺术养料的。如陶渊明、谢灵运、白居易、孟浩然等。

5、汉乐府民歌的双壁:一是悲剧性长诗《孔雀东南飞》,二是喜剧性名篇《陌上桑》。

四、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

(一)、《古诗十九首》

中国诗歌的一大转折,是乐府五言的兴盛。唐代以前的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是中国诗史的重要阶段,五言诗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诗体,除了民间创作的大量乐府民歌外,汉代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也很多,梁武帝的太子萧统把两汉以来19篇无名氏的文人五言诗选编在一起,标明是“古诗十九首,”后来,这一名称竟成为一个专用名称。专指出自当时社会上那些以传统的“游学”方式生存的,太学生阶层的文人士大夫们所做的伤时失志的抒情诗。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的时代主题——中下层文人学子的苦闷、牢骚和不平。《古诗十九首》,从其抒发情感观之,这批作者内心世界的悲凉情绪明晰可见。这种情绪又大都通过对时光飘忽的感叹,对生命短暂的悲伤来表现的。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岁忧”(《生年不满百》)、“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辰会》)、“浩浩阴阳移,年岁如朝露”(《驱车上东门》)等等,可以说,这种情绪的抒发,形成了《古诗十九首》的一种基调。通观《古诗十九首》,读者可以体味到:处于动乱时代的那些失意之士,他们的抱负遭压抑,在仕途角逐中被无情抛弃的心态。这是他们和大一统政权在内心上疏离的最后一丝眷恋”。这些诗把这批士人内心深处的苦闷、悲哀、牢骚、不平,一古脑地抒发出来,这是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歌。在他们的诗歌中,不少乃是从自身仕途失意情感抒发中,倾吐了苦闷彷徨、愤世伤时的激愤。其中不仅可见对腐败黑暗政治的疾视与抨击,如在《今日良辰会》.中所云:“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车感}轲长苦辛。”作者“似劝实讽”,嘲怒那些所谓贤者无非是一些钻营利禄的小人。更可贵的是在这类诗歌中,还隐约可见这批人士“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表现了他们在苦闷访徨的思考中,探求人生的价值,追求自我和个性的再生。恐怕这就是《古诗十九首》最为突出的思想价值与意义。
    应该说,“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基本上产生和盛行于同一个时间段内,但他们的显著区别就是:汉乐府是一种民间作品,古诗十九首是一种文人创作。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分为二类。其一是思妇游子之歌。中国诗词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表现离情别绪的。对于哪些长年游学在外,营求功名的士人来说,更有切身的体验。如《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跑和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终以老。

此诗以“所思在远道”一句为转折,有力地表达了“同心而居”的苦恼。诗中如“涉江”、“芙蓉”、“兰泽”、“长路漫浩浩”等,皆由《楚辞》点化而来,使诗中弥漫着芬芳馥郁的气息。全诗笔法安详,由树到花,由花到人缓缓写不定期,最后才揭出幽怀人的主题,表现了很深的思致。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所以一提到它,就会引起长时间里积累起来的丰富联想和感情。这首诗以女方的哀怨为主,属于思妇之辞,却借天上的牛女双星写人间的别离之苦,形象性和概括力更强。

其二,是不得志的文人学子的伤时失志之作。如《生年不满百》、《行行重行行》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这些复杂的心态可能是社会大动荡前夕,文人们对于现实生活和内心要求的矛盾、苦闷的反映。如《青青陵上柏》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今日良宴会》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这些诗放言无惮,虽志趣不高,却说得快意当前,感觉亲切动人。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造诣有三。其一是抒情言志,情景交融。其二是深入浅出,自然而工。其三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二)、魏晋诗坛

“古诗十九首”造诣虽高,却无主无名,到汉末建安至曹魏正始年间,“五言诗”己成为诗坛的主要诗体,此时,名家如从,产生了象曹操、曹植、阮籍、左思等承前启后的重要诗人。其中以“三曹”“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  、阮  、应  、刘桢)和蔡琰为代表。

1、三曹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

(1)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国谯郡(安徽亳县)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镇压黄巾军起义起家,后迎献帝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北方实际的统治者。曹操以其帝王之尊,“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开创了魏晋文学“彬彬之盛”的先河。他的文学创作富于创造性,开辟了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新风气。

曹操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他的四言诗应该说是前代诗歌的“压卷之作”,也就是说是四言诗中最后出现却又是最好的作品。其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乐府诗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如《薤露行》描写了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如四方军阀为助,结果招致董卓作乱京师的史实。另外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27#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1: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诗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这类诗慷慨悲凉,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短歌行》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

短歌行(二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他爱才若渴的心情。最后一段表现了他希望搜求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抱负。全诗慷慨悲壮,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中建功立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则通过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可说是我国诗史上的一首比较完整的写景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之子,为魏文帝。他生活在相对安定的环境里,因此他的文学创作远不及曹操丰富。他的诗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而且定的比较好。另一个是形式多种多样,四言、五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两首《燕歌行》是灵活自由的七言诗,为后来的七言律诗开创了一个新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开山之作。
   (3)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其为“建安之杰”,说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现存诗歌八十多首。他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明显的前后两期,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前期的作品主要表现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以《白马篇》为代表,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了豪壮的乐观精神。曹植后期因为备受迫害和压抑,所以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愤激不平之情。以《杂诗》为代表。其他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吁嗟篇》等也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杂诗》
揽衣出  中,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
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倘终顾 恩,永副我中情。


《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 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 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 ,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 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 忽然下沉渊。惊飙接我出, 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 ,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 忽亡而复存。
飘 周八泽, 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 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 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 愿与根 连。
这首诗以转蓬为喻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 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 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 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 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 来下谢少年。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黄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丕即位,杀死了曹植的好友丁仪等人。这首诗就是以此为背景而写的。
       (4)建安七子与蔡琰
     建安七子是指孔融、王桀、陈琳、徐干、阮  、应  、刘桢。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孔融之外,其余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属和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作家。这些诗人目睹了汉末动乱,有的还经历过困苦流离的生活,而且他们都有一定的抱负,所以他们的作品即反映了动乱的现实,又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其中,王粲的“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能诗善赋,以《七哀诗》最为有名。诗中通过对避乱途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概括描写和“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特写场面,深刻地提示出当时军阀混战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和人民的深重灾难,使人怵目而心惊。
与“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是当时的女作家蔡琰,即蔡文姬。现存有作品共三篇,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都是自传性的作品。
(5)继建安之后的正始文学,在文学史上也有它的贡献,代表作家是阮籍、稽康。与当时兴起的玄学思潮相联系,他们的作品有浓厚的老庄思想。
(6)陶渊明(365——427),名潜,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也是成就最大的作家。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他的全部诗文展示着一种平常而有深度、有魅力的人生境界。其诗品与人品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如唐代的王孟、韦柳、李杜、白居易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称得上是唐诗的先驱性人物。陶渊明的诗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咏怀言志之作,如《杂诗》、《咏荆轲》。另一类是田园诗。田园诗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的最大贡献,自他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影响很大的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人就更多了。如《归园田居》、《读山海经》、《饮酒》等。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平常与醇厚的统一。诗人惯用白描的手法,日常生活的语言,朴质自然的笔调来精练地勾勒对象,明白如话。如《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其二,情景与哲理的结合。陶诗常通过写景抒情,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诗人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如《饮酒》、《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此诗“结庐在人境”四句,就含有心为物宰的至理,“远”是玄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自足的精神状态。“心远地自偏”实为一篇之要言妙道。更多的时候,陶渊明并不采用说理,而是直接通过景物本身来传达他的颖悟,此诗便是代表作。他的许多诗都含有梵家所谓“梵我一致”,冥忘物我、和气周流的妙谛。从这个意义上说,陶诗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美学范型,其特点是和谐静穆,圆融庄严,达到了古典主义的极致。

(7)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明乐府民歌是继周代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民间口头创作,是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其中南朝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前者共计三百二十六首,后者一百四十二首。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乎全是情歌。在艺术形式方面,南朝民歌第一,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第二,语言清新自然。第三,广泛使用双关语。如大量的《柳枝词》。另外,南朝《杂曲歌辞》中的那首抒情长诗《西洲曲》可以说是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此诗是一首“侬亦吐芳词”的闺情诗,一个少女通过“折梅”、“采莲”、“望飞鸿”这类带有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倾诉了她的相思之情。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基本上都是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创作。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其一是反映战争的;其二是反映百姓疾苦的;其三是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的。其四是反映爱情生活的。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创性。它的语言质朴无华,表情坦率真诚,风格豪放刚健。这些特点与南朝民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木兰诗》。它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

影响:在诗歌史上,北朝民歌的刚健清新为诗坛注入了一种新力量、新血液,对后来“豪放”派诗歌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而婉转绮昵的南朝民歌对后代宫体诗的形成和泛滥,在客观上也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诗词,在意境、语言等方面,都受到南朝民歌不小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还有谢灵运的山水诗、鲍照的边塞诗、谢             的新体诗。

五、中国诗史的光辉篇章——唐代诗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诗歌中最为辉煌的高峰。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2300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55000多首诗,其中有数以千计的名篇,妇孺皆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成了后代文人士子乃至市井百姓学诗,吟诗,寄情,抒志的典范之作。唐诗是古代诗歌的宝库,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大奇观。

这个时候,五、七言诗经过了长期的发展阶段,在题材走向、格律形式、艺术手段、风格倾向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人不计其数,李白、杜甫、白居易并为诗国华岳三锋。我们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其中盛唐诗歌成就尤为辉煌。另外,中唐诗坊也很辉煌。

(一)初唐诗人的代表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四个诗人,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诗人的作品,我们都比较熟悉,在此不作介绍。初唐值得一提的是有“以孤篇压全唐”之誉的《春江花月夜》。其作者是张若虚,他的诗虽仅存两篇,但《春江花月夜》独立华表,被后人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此诗前半部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对人生展开哲理性深思;后半部写人生悲欢离合,较为生活化。其形象概括力极强,与其说是一夜的纪实,不如说是整个人生的缩影,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内心世界两个方面,都不受任何压抑,它第一次较为充分地展示了唐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至于语言的清新优美,韵律的宛转悠扬,更是无有出其右者。

初唐诗人,除上述几位外,著名的还有沈  期、宋之问、刘希夷、王绩、陈子昂等。

(二)盛唐时期是指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唐诗也出现了全面繁荣。这个时期,李白、杜甫固然是杰出的代表,但“李杜文章千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除李杜之外,成就较高的还有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1、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他们以清新秀丽的语言描绘宁静的田园和优美的山水,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厚,写自然景色空灵而美丽。

(1)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今湖北襄樊)人,他的《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都非常有名。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逢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兴趣。诗人通过对一个普通农家、一片场圃、遍地桑麻的描绘,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和平宁静的天地,表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诗人受故人邀请,来到田家,欣赏村景,闲话桑麻,余兴未尽,还约定九月九日菊花开放时节还来作客,好观赏菊花。菊花是隐士最喜欢的花种,而欣赏菊花也就成了隐士的风采。我们别忘了驻足片刻闻花香以享受隐士的乐趣。《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些诗作历历如画,平凡而亲切。

(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他的作品保留下来的有四百多首。以四十岁为界,他的诗分为前后两期,其风格和内容有较大的不同。前期有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慨和爱国热情。而后期的诗,主要写隐居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田园生活。而且这一时期的诗成就较大。

王维的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现了他在幽冷和孤独中体会自然的生动、活力、空灵而充实。王维信佛,亦官亦隐,诗中多表现他遨游山水、肆情书画的情绪。

2、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和王昌龄。他们用诗抒写了边疆的大漠风光,塑造了边关健儿保家卫国的形象,有英雄气概的激昂豪迈,也有缠绵婉转的儿女柔情。他们的诗较山水诗来说,更直接的表现了时代精神和盛唐气象。

(1)高适(700——765),字达夫,早年贫寒,有《高常侍集》。他的边塞诗多抒发安边定远的理想,歌颂将士的忠勇和牺牲,谴责了不义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并反映了阶级矛盾,对士卒和人民寄予同情。他的诗有慷慨激昂、豪放悲壮的风格,从而形成其边塞诗的特色。如《燕歌行》,写的是大将破敌立功、誓死为国的情况。其中写到:“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的七绝也颇有名篇,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岑参(715——769),南阳(今属河南)人。他的边塞诗中描绘了神奇的西部地区的异域风光、习俗及其内在精神。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方面颇多奇趣。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鼎足而三的杰作。在后一首诗中他写到:“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接着以雪为线索,贯穿着送别的复杂心情,“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全诗充满了奇情妙思,有大笔挥洒,有细节勾勒,有真实描写,也有浪漫想象,神化了瑰丽的西部风光,让人充满了边地生活实感。

(3)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人。有〈王昌龄诗集〉他长于七言绝句,所作篇篇俱佳。诗人用边塞诗忠实地描绘了当时战争生活的丰富画面,并为唐代戍边将士树立起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集体形象,流露出忧国忧民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的《从军行》第一首诗是这么写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8#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1:19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表现了战士思念家乡。《从军行》第四首写到:

青海长云暗雪山,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不打败楼兰终不还乡的壮志。

除上述诸家外,突出的边塞诗人还有李颀和王之涣,王之涣的《凉州辞》也是千古名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表现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希望得到朝廷的温暖。

3、盛唐之音的代表和顶峰是李白和杜甫。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说:“李杜的诗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1)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25岁时离蜀,以安陆(今湖北)为中心长期漫游各地,天宝初受玄宗征召,供奉翰林,因受权贵谗毁,仅一年多时间,即赐金还山。再度漫游中原地区,安史乱中,曾为永王李  幕僚,永王和肃宗发生权力之争而致失败,李白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流寓当涂而死。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志向高远,想望拯物济世,但现实的不公又使他不甘心事奉权贵,茫然失路。李白一生浪游祖国名山大川,喜爱奇丽的大山、江河和瀑布,留下了九百多首诗篇,著名的有《古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丁都护歌》、《将进酒》、《望天门山》、《早发百帝城》等。李白诗的思想内容包括,第一,借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第二,歌颂游侠的高尚品德。第三,揭露现实,抒发自己的痛苦和愤懑。第四,赞美祖国雄伟奇险的山川江河。李白的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白诗中的主体性异常鲜明突出,表现了诗人傲岸不屈的人格和形象。李白的诗豪迈奔放,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等。李白的诗飘逸奔放,通过大胆的夸张、奇丽的梦想、迷人的神话来表现自己炽热的情感和强烈的个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第二,李白才思敏捷,遣词用句常常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写长江的浩渺无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写黄河的奔腾咆哮,:“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写庐山瀑布飞泻喷涌的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朝辞白帝暮抵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尽(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蜀道难》,“噫,吁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等。这首诗是从想象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蜀道的艰难的。诗中先叙蜀地偏远,次叙天梯石栈的神话传说,接着写登栈道、过青泥岭的险峻。再经崇山峻岭到达剑阁,一路山高路险,难以攀登。遇到豺狼当道,还有被害危险。诗的弦外之音是比喻仕途的艰难险阻。这种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使李白的诗痛快淋漓,天才及致,成为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又一个颠峰。人称“诗仙”。

第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这是和他认真学习汉魏六朝乐府民歌是分不开的。他的《长干行》和《子夜吴歌》就非常酷似《孔  东南飞》和《子夜歌》〈西周曲〉。

李白的诗具有反叛传统的精神,形成了对传统美学规范的强大冲击,成为李白诗歌无可抗拒的魅力所在。

(2)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迁居巩县(今河南),杜审言之孙,他的诗与李白齐名,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时代,经历了开元之治、天宝之乱和乱后的动荡时期。他的诗能够以清醒的洞察力和入世精神反应社会现实,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生动历史画卷,因而被称作“诗史”。他的代表作有《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甫诗的内容博大精深,举凡民生疾苦、社会时事、自然景物、名胜古迹、个人生活、题咏赠答,以及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等等,莫不摄之于诗,可以说是一部中唐文化史。杜甫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意识,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有的诗表现诗人狂喜心情。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总的看来,杜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有的欣喜若狂,语气都很锤炼、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杜诗的艺术特色如下: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三吏》、《三别》。

第二,杜诗沉郁顿挫,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丰富的内涵。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如《望岳》(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终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诗沉郁悲怆: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新婚别》

第四,采用俗语。

第五,细节描写。如《兵车行》、《丽人行》和《石壕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三)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个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派(现实主义流派),他们的诗表现出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在写诗上语言通俗流畅、平易近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轻肥》、《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另外,象《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有名的诗篇。白居易最优秀的作品是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长恨歌,旨在讽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玄宗为戒,不要因“重色”而荒淫误国,给自己造成“长恨”。诗的前半部分写唐明皇的荒淫误国。诗的第一句用“汉皇重色思倾国”领起全篇。“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写杨贵妃的侧目之色。玄宗求得贵妃之后,便“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缓歌漫舞凝丝行,尽日君王看不足。”杨家亲戚跟着沾光:“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诗的下半部分写“长恨”本身。先写了李杨在安史之乱中结束了荒淫生活,演出了生死离别的悲剧。唐明皇不能庇护自己宠爱的妃子,随后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了他们的海誓山盟。最后的结句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对后代的小说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元曲中的《梧桐雨》。清代洪昇的《长生殿》都是在长恨歌的基础上产生的。

    《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自己被排挤、受打击的悲愤心情,同时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把自己和琵琶女相对比,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对音乐的描写。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至“惟见江心秋月白”一段,运用了一连串精彩新颖的比喻,把音乐旋律形象化了。李绅的诗,元稹的诗与白居易的诗是一个风格。如李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反映现实生活,语言通俗易懂。

中唐诗坛的另一个流派是以韩愈为首的,包括贾岛、孟郊、柳宗元、李贺等人,他们的诗刻意求新,风格各异,韩愈的诗别开溪径。在用词造句上下大功夫,但较难懂。柳宗元的诗清峭深远,如《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刘禹锡的诗比较通俗易懂,并有学习民歌的成就。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李贺的诗富有浪漫色彩,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都是他创造的诗句。

(四)晚唐诗人的迟暮情怀。晚唐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其中杜牧、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

杜牧的诗句清新俊逸,如《江南春》、《泊秦淮》等深受后人喜爱。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李商隐的诗典丽精工,他创作了大量的《无题》诗。

六、宋诗

宋诗在总体成就上没有超过唐朝,宋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对唐诗的学习和摹仿,后期渐渐转变。主要诗人有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此时,词已经成为文学的主流,他们的词的成就更大,在介绍宋代词时重点介绍。

七、元明清时期,诗歌己不是文学主流,不讲。



中编    词

一、词的起源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是与乐器相配合的歌辞,在词的初期,歌辞依附于乐曲,所以词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曲”指的是音乐。“词”指的就是与音乐相配套的文辞。最初,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既曲之词,曲既词之曲。”词与诗相比,因其长短不齐,所以也被称为长短句。关于词的产生,较普遍的看法是,词是配合隋唐时期燕乐曲调的歌唱,以“倚声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以长短句式为其主要形体特征。燕乐是随着隋唐王朝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中原地区的旧乐与民间音乐、西域胡乐渐次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系统。这种音乐“曲调丰富繁多,旋律和节奏活泼而多变化,格调多姿多彩,既有中土韵味,亦兼容异域风情。”因此,这种音乐一出现,很快就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喜爱,所以,倚声填词,就成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一大乐事,词这种形式就悄悄诞生了。不过,依曲拍为句,需要词人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所以,词的普遍化是在文人对曲调有了逐渐深入了解的中唐以后才正式形成的,到宋代达到了极致。这个看法应该上不错的。

二、词按音乐的不同分为令、引、近、慢数种,其区别在于音乐曲式以及节拍长短的不同。

三、从民间走向文坛的唐五代词

1、敦煌词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郭煌鸣沙山藏经洞因为偶然的机遇被打开,千年以前的四万珍贵文献重见天日。在这其中,人们发现了许多歌辞作品,称之为郭煌曲子词,这种词以民间词为主体,产生年代为唐五代时期。这一发现可以说是填补了词史的空白。

(1)郭煌词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表现战争和动乱生活的题材。

第二,是征夫思妇题材。

第三,是烟花女性题材。

(2)其艺术特色为

第一,体现了词体初期的不完备和不定型。

第二,表现出民间文学的质朴俚俗的特点。

第三,风格多种多样。

2、唐代文人词

唐代是曲子词不达意孕育、诞生和初步定型的时期,一方面民间词在茶楼酒馆蓬勃兴起,一方面文人开始尝试填词。唐代文人词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盛唐时期词,此时歌词所配之乐尚不稳定,燕乐与其他音乐因素正处于相互交融之中。诗和词的界限尚不分明,词主要以齐言为主。

第二阶段,中唐时期,倚声填词渐成风气,然而中唐词人所填之词无论其所依配之曲调,还是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气质都与乐府诗歌或民歌相似,而与本色当行的词体有所区别,后人往往视之为诗。如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之所填的《渔父》、《杨柳枝》、《竹枝词》皆如此。说明此时的词体仍不能完全摆脱诗体而独立。但白居易的《忆江南》成为这一时期的名篇。

第三阶段,晚唐时期,词体初步成熟,可以温庭筠、皇甫松、杜牧等人为标志。他们的词作大多收在《花间集》中。

(1)文人词的典范——《花间集》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  编成《花间集》十卷,共收入“诗客曲子词”18家500首,这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成为“倚声填词之祖”(《古今词论》),也成为后世文人词作(尤其是婉约词)的典范。花间体也因此而成为词体的“本色”、“当行”。

(2)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是花间体的鼻祖。他才思敏捷,却因恃才傲物,讥讽权贵,生活放浪不羁,因而仕途不顺,一生大半漂泊困顿。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温词极为五代人所推崇,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世的作者。他的词以闺阁绣帏、离情别思的题材和浓艳华美的语言确立了词为艳科的观念,温词的表现手法成为花间体的典型艺术手法,其特点是:

第一,多以城市女性生活中的景物构筑精美的物象,加强环境氛围的渲染,以表现女子的感情生活。但他的词虽富丽但无生气。

第二,表情达意含蓄蕴藉,讲求饶有余韵的效果。如《菩萨蛮》。等词。

温词的《望江南》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显现出乐府诗和民间词影响的痕迹。

3、南唐词:南唐词是词的深化和转折点,冯延巳和李煜为此时词作者的代表。

李煜(973——978),本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白莲居士。中主第六子,建隆二年(961年)嗣位,在位15年,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肉袒出降,从宋军北上汴梁,被封为违命侯。978年七月七夕服太宗所赐牵机药(断肠草)而死,史称南唐后主。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文艺上却有极高的造诣。诗文俱工,书画精通,尤其以词的成就出类拔萃。李煜词以降宋为界,分为明显的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李煜是一个昏庸荒唐的国君,生活奢侈荒淫,常于宫中纵情声色,通宵达旦。此时的词多描写宫中生活。后期他沦为阶下囚,“终日以泪洗面,”经常沉湎于感怀身世的悲情之中,词中多寅故国之思,他这时的词艺术价值较高。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感情真实,毫无造作之嫌。如他的名篇《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所以刘毓盘说李后主:“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词史》)他的另一首词也广为传唱《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词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艺术价值在于,其一,在内容意境上,李词打破了从花间词以来的男欢女爱、相思离别的题材领域,将家国这痛、感情磨难写入词中,开辟了词境的新天地,对宋代苏、  豪放词风的形成有启迪意义。其二,李煜词由为人而作变为为己之作,词成为抒发词人主体感情的载体,成为词情与声情完美结合的典范。

四、宋词

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产生于初盛唐。它是一种合乎音律,用来歌唱的曲辞。真正成为一代文学之胜,并在古代诗歌史上堪与唐诗交相辉映的是宋代的词。

宋朝时期,词的用途非常广泛,无论朝廷盛典、士大夫的宴会,还是长亭离人送别、歌楼艺人卖唱,都离不开词,同时宋代几乎与外患相始终,少数民族的金戈铁马,使宋朝人枕不安席,于是收复中原、伤时忧国,成为词人咏叹的又一主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前者形成了婉约词派,后者形成了豪放词派。

1、婉约词派。北宋的词坛几乎是婉约派的一统天下。他们写小境界、写离愁别绪,充满柔靡之风。在北宋词坊上,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反映了士大夫的雅致生活,如晏殊的《浣溪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欧阳修的《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江,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反映的都是士大夫的情趣。

(1)柳永(987——1053),原名柳三变,字景庄,行七,亦称柳七,改名永。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属福建)。因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人称柳屯田。柳永生当宋初经济繁荣,市民享乐意识膨胀之际,,柳永凭着高超的词艺水平受到乐工和风尘女子们的推崇,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他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他是长调的倡导者。其二,他用民间俗语填词,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他的词则以青楼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迎合市民情趣。《雨淋铃》中写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望海潮》是歌颂苏杭都市和繁华和富庶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说金主完颜亮听了这首词,遂起投鞭渡江之意。

他写的《八声甘州》写羁旅怀人,景象凄清,气象宏阔,音节悲亢,表现出柳永的文人本色。

(2)女词人李清照及姜夔、吴文英分别以清新、清空和深密的艺术风格丰富了婉约词的词风。

李清照(1048——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是“南渡词人”中最有成就的词人。她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她生活在少女、少妇的温馨和美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其词景物雅致,意象清疏,淡淡的清愁中时时透出闺中的温馨惬意。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如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了丈夫不在身边,夜寒孤单难耐的情景。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29#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1:31 | 只看该作者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后期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磨难,词风也由清丽淡雅变为沉郁哀痛。如: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诗更是形象的表现出李清照孤苦零丁的生活和凄凉哀怨的心境。她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第一,语言清新淡雅又通俗易懂。如以“黄花瘦”比人,用“绿肥红瘦”比花,皆信手拈来,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

第二,精于音律,尤其善于将语言变化与声情、词情相结合,达到表现情感的艺术极致。如《声声慢》的开头一连用了了14个叠字,其独创性历来为评论者所盛赞。

总的看来,婉约派的词人写的都是自我情愁,但也能够从个人情感中写出一种普遍的人生境界,打动人心,为后人传诵不绝。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今霄酒醉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都包含着耐人寻味、不可言传的意蕴。姜夔既能作词,又能填曲。

2、豪放词派:

宋词一向有婉约和豪放之分,却以婉约为主,豪放词的兴起比较晚。其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

    (1)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活在北宋中期。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之评(《艺概》)。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如〔沁园春〕“孤馆灯青”写青年时代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贬谪后孤高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情绪;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些词作都是很有个性特色的。苏轼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一组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庵手批东坡词》);〔满庭芳〕“三十三年,今谁存者”,格力挺拔,语句遒劲。元□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前人批评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其实苏轼把写诗的笔力句法等带进词作,正可以扩大词体的表现力。

 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作者幻想乘风登月,又不甘心天阙的清寂;〔念奴娇〕“凭高眺远”,写诗人“翻然归去”,飞上“玉宇琼楼”的“水晶宫”;〔满庭芳〕“归去来兮”,融合天孙织锦、王质遇仙的神话,虚构了自己银河滩头巧遇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处境坎坷、欲远离政治风波的念头。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左庵词话》说:“此老不特兴会高骞,直觉有仙气缥缈于毫端。”正是指这类作品而言。
  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前人多指责苏词“不谐音律”,“子瞻之词虽工,而多不入腔”(《墨客挥犀》),然而当时歌手袁□曾唱〔水调歌头〕中秋词,宋代词评家赞赏《水龙吟》咏杨花“声韵谐婉”(《曲洧旧闻》)、“全章妥溜”(《词源》),都说明东坡词并不忽视音律。不过,苏轼更重视词的文学生命,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

  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正如《皱水轩词筌》评《浣溪沙·春闺词》所说:“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夏秋间,金主完颜亮大举入侵,北方各族人民抗金武装四处□起。大名王友直,海州魏胜与胶州开赵,以及济南耿京,纷纷聚众起义。其时,辛赞已去世,22岁的辛弃疾也在济南南部山区聚众2000人,隶属耿京,为掌书记。但南归之后,辛弃疾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40余年间,或赋闲散居,或沉沦下僚,不得尽其才。“一腔忠愤,无处发泄”,不得不“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借歌词为陶写之具。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之豪”,被迫过着“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的无聊生活。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成为一代词宗。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但他将无处发泄的一腔忠愤以及不受信任、不受重用的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文学创作:辛弃疾在用武无地、报国无路、恢复无望的情况下,将其全部精力与才情用于填词,对于词的艺术世界进行了多方探索,成为南宋最杰出的词人。据唐圭璋所辑《全宋词》及孔凡礼《全宋词补辑》统计,辛弃疾存词629首,是宋人词集中最丰富的一家。辛弃疾生长在金统治区,对于北方各族人民反金斗争有深切的体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抗金、恢复,成为辛词的重要内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在词作中记录了自己早年一段传奇式的经历。南归后,他时时刻刻将中原故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头。“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声声慢〕“征埃成阵”)。他以抗金、恢复的重任鞭策自己与同志:“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他在词中高呼:“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他以英雄自许,并以英雄许人,以歌词激励人们的斗志,高唱:“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汉水东流”)希望他的朋友,“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秋岁〕“寒垣秋草”)。但是,由于南宋统治集团“忍耻事仇,饰太平于一隅以为欺”,“一切不复关念”(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再加上辛弃疾是南下“归正”官员,得不到信任。南归后,辛弃疾生活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往往“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论盗贼□子》)。因此,逼得他不能不有所收敛。有所节制,将抗金、恢复的大感慨,及其对于当局的不满情绪,深藏于内,或通过委曲婉转的方式进行表达。他埋怨被闲置,唱道:“长安故人问我,道愁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他将“弓刀事业”隐藏于“诗酒功名”当中。他谴责主降派对于抗金事业的干扰破坏,唱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水调歌头〕“日月如磨蚁”)。他以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的手段针砭现实。他幻想奔赴沙场,收拾残破河山,唱道:“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醉里重揩西望眼,唯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念奴娇〕“倘来轩冕”)他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将“不可一世之概”,深藏于内。这类词作,郁积着浓烈的爱国情思,具有鲜明的特色。

 歌唱抗金、恢复中原,体现了他的理想抱负,这类篇章不占多数,却大大加重了辛词的分量,构成了辛词的主调。辛弃疾大量闲适词中,所反映的归隐情趣,也因此而染上了时代的色彩。辛弃疾不为“莼羹鲈□”,不为“求田问舍”,即使在“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归隐。但是,由于环境所迫,又不得不早作归计,在一生中最可以发挥作用的时期,被闲置了18年之久。这是时代的悲剧。南归后,经过20年的仕宦生涯,功名未遂,只落得“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沁园春〕“三径初成”)。辛弃疾内心是极其痛苦的。一到带湖新居,他就与鸥鹭定下盟约:“来往莫相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这是因为人间相猜,难寻“同盟之人”,才不得不与鸥鹭为盟。闲居期间,辛弃疾歌唱:“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沁园春〕“一水西来”)。表面上甚是闲适,实际上“闲”而不“适”,深刻地体现了一代英豪的悲惨处境。

 除了抗战词与闲适词,辛弃疾还有一部分农村词与爱情词。辛弃疾的农村词描绘了江南农村清新秀美的自然景象和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风俗习尚,充满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寄寓着辛弃疾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浣溪沙〕“北陇田高踏水频”、〔鹧鸪天〕“鸡鸭成群晚未收”、〔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描绘农村生活图景,朴实、安定,充满活力。〔清平乐〕“茅檐低小”描绘一个农民家庭的生活场面,〔鹊桥仙〕“松冈避暑”描绘农村的婚嫁喜事,〔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描写农村少女形象,真实、生动,饶有趣味。〔水调歌头〕“万事到白发”描述作者与乡村父老的交往和友谊〔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表达作者对远离官场的农村环境的赞赏,〔玉楼春〕“青山不解乘云去”及〔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表现作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亲切、深刻,感人肺腑。至于辛弃疾的爱情词,无论其有无寄托,大多写得形象、生动,颇为出色当行。〔清平乐〕“春宵睡重”写一位妇女对于久别爱人的思念,“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情思缠绵。〔恋绣衾〕看似写一位被抛弃的女子的心情:“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实际上,“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即是自述。这类爱情词,抒写情事,十分真切。

 辛词的题材十分广泛, 600多首词作,从各个方面真实地体现了作者的精神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生活和情绪”。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驾驭词调上,辛弃疾有着非凡的才能。无论是篇幅短窄、形式格律接近于声诗的令曲小词,或者是格式多变的长词慢调;也无论以赋体、诗体入词,或者“以古文长篇法行之”(谭献《复堂词话》),都能够“大踏步出来”,纵横而能谨严,各得其宜。其次,在语言运用上,尤其是在大量的用典、用事上,辛弃疾也有特殊的造诣。所谓“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楼敬思《词林纪事》卷十一引),所谓“用事最多,然圆转流丽,不为事所使,称是妙手”(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便是辛词这种特殊造诣的体现。

 此外,善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为塑造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服务,也是辛弃疾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辛弃疾以论为词,将策论中所陈述的内容写到词中,用词体现理想、抱负,但并非“直说”,而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此类艺术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二种:①通过艺术形象创造意境。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辛弃疾在建康作〔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下片写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是用瑰丽的想象所创造的一个美好的境界。作者以“桂婆娑”暗指朝廷主降势力,希望除掉主降派以实现其光复祖国河山的宏图大略,虽不明说,但用意却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刘克庄曾指出:“以孝皇之神武,及公盛壮之时,行其说而尽其才,纵未封狼居胥,岂遂置中原于度外哉!”(《后村大全集》卷九十八)②用典、用事,体现本地风光。辛弃疾晚年再度被起用,虽支持韩□胄北伐,但反对其草率从事。他曾当面向宁宗赵扩提出自己的看法。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在镇江北固亭作〔永遇乐〕“千古江山”,所说三个故事,都与京口(镇江)相关。其中,孙权据此(京口)以称霸江东,刘裕据此以扫荡河洛,这是成功的事例,值得效法。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北伐惨败,其教训却是应当记取的。开禧二年宋廷北伐,果然与元嘉北伐同样结局。这首词以古讽今,用典、用事,切合眼前实际,更加增强了艺术形象的感染力。
  辛弃疾在艺术上的造诣,使其歌词形成独特的风格,产生了“稼轩体”。所谓“稼轩体”,既增强了词的体质,又不变其“本色”。因此,辛弃疾便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当然,辛弃疾的艺术创造也难免产生某些流弊,他的作品,有的议论化、散文化,缺乏具体形象,有的堆砌典故,有“掉书袋”之讥。但是,从整体看,辛弃疾对于词的疆界的进一步开拓,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贡献,却是有大功于词苑的。在南宋词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辛弃疾。另外,陈亮、刘过、刘克庄、汪元量等也都是豪放词派的作家。就连以婉约词见长的李清照也写过豪放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豪放气派。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总之,在宋词中,可以看到不同于诗的另一种境界,它尖新细窄:题材上注重个人的情感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上偏重阴柔而不是阳刚(豪放派不占优势)。宋词更亲切、细腻地表现人地各种心情意境。

五、走向衰落的元明词

六、再造辉煌的清词

王夫之

吴伟业

王士祯

纳兰性德
30#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1:44 | 只看该作者
下部     散曲

中国戏曲萌芽于汉代百戏,演变于唐参军戏、宋金诸官调、到了元杂剧臻于成熟。杂剧在元代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一批杰出人才成为剧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如《窦娥冤》、《西厢记》。明清两代康海的《中山狼》,徐渭的《四声猿》,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沙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乾隆至道光年间,形成了大型剧种京剧。迄今为止,京剧已有200多年历史。

     一、元曲(元杂剧)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元代散曲是元代流行于北方的由唐诗宋词及北方少数民族乐曲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是一种用于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文学题材。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大类。套曲多由同一宫调的数个曲子组合而成,一韵到底。如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套曲共由八支曲子组成。这套曲子前五首主要铺写眼前接驾的过程,后三支曲子主要揭露刘邦的过去。高祖还乡中写刘邦到了以后【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的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施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熟,险气破我胸脯。”【二煞】“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最后写道:【尾】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  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表现作者心直口快、幽默诙谐的性格和对刘邦的轻蔑、鄙夷、憎恶的感情。言语上讲究排比和对仗。《高祖还乡》代表套曲的最高成就。小令自成只曲,只有一只曲子组成。有固定的格式,可以加衬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便是一首小令。

  张养浩的《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径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曲的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可久、睢景臣等。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是马致远。现存元曲小令四千余首,套数四百多篇。散曲散失严重。

二、元代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把歌曲、说白、舞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戏曲的第一种成熟的形态。元杂剧的剧本主要有唱词、对白(有口语:兀自,也么哥)动作三个部分,一般分为四折一楔子,内容多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元杂剧是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种长篇巨制。杂剧在元代极为兴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还有王实甫、纪君祥等。其中,最伟大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

关汉卿(1227——1297),号己斋叟,大都人。他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向来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有目可考的达67种,今存18种。散曲存小令57首,套曲13篇。他的作品主经写儿女之情和闲放之意。关汉卿其人是个博学能文、滑稽多智、多才风流的文人,具有世俗化的玩世不恭情调和叛逆传统的性格。他在《不伏老》散曲里自称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子弟每谁叫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踘;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与我这几般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作者在这里塑造的下层文人放浪不羁的人格形象,是元代落魄文人士大夫们绝望于现实之后对传统文人观念的大胆叛逆,是以玩世而求避世的最极端的表现。他既是剧坛的领袖,又是个大编剧,还能亲自登台演出。在元杂剧作家中,关汉卿属于本色当行派,王实甫属于文采派。所谓“本色”主要指语言的本色(通俗口语化),所谓“当行”主要指符合演出要求。

  (一)杂剧类型:元杂剧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爱情剧,二十公案剧,三是水浒剧,四是世情剧,五是历史剧。其中号称元杂剧双臂的是《窦娥冤》和《西厢记》。下面结合作品着重介绍三种:

    1、爱情剧:歌颂青年男女勇敢的爱情追求。王实甫在《西厢记》里明确体现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作品描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故事的最早来源是唐代元缜的传奇《莺莺传》,实际上却是从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脱胎而出来,但情节有很大不同。诸宫调中的张生是“始乱之,终弃之”。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描写了书生张君瑞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张生在普救寺偶遇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后来孙飞虎围普救寺,欲夺崔莺莺。相国夫人崔氏许诺退得兵者以女相嫁。张生请来朋友解了围,而崔夫人却说话不算数,在红娘帮助下,张崔二人私结良缘,崔夫人则以张生中状元为条件。后来张生考中了状元,张崔终成眷属。《西厢记》在封建的礼法氛围中写出了一曲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成为我国古代“才子佳人”模式的典范作品,为后世人们喜闻乐见而传诵不断。另外白朴的《墙头马上》塑造了李千金的形象,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合理要求,剧中写裴少俊和李千金背着父母,结婚生子。在裴家后院呆了七年,后来经家中发觉后被迫离散,经过曲折的波折,归于圆满。白朴的《梧桐雨》则描写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并借以表现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批评了李隆基的荒淫误国,同时又对其爱情的不幸表示同情,是一出半是诅咒半是哀挽的悲剧。白朴的《梧桐雨》是在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基础上演义而来的。

     2、公案剧。一般通过行事案件的的审理,揭露社会黑暗、批评现实。公案剧的代表作是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窦娥因为父亲窦天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被抵押给蔡婆做童养媳,不幸成婚后不久,丈夫死去,又做了寡妇。蔡婆索债时遇到麻烦,无意中被张驴儿父子所救,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企图药死蔡婆,不料误毒死自己的父亲。州官听信张驴儿的诬告,对窦娥施以酷刑,并以毒打婆婆相威逼。为使婆婆免受刑罚,窦娥屈招,被判处死刑。含冤的窦娥在临刑前悲愤的控诉,“为善的贫苦更命短,造恶的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最后窦娥许下三桩誓愿六月飞雪、三年大旱、雪溅白练。不料想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窦娥之父)做了肃政廉访使来到楚州查核案卷。窦娥地鬼魂向他申诉冤屈,窦天章捕获了真凶,冤情得了昭雪。关汉卿在《窦娥冤》当中写窦娥的悲剧命运,突出了她善良而坚强的性格,为我国悲剧艺术提供了典范。另外,《陈州粜米》也是公案剧。

    3、历史剧。歌颂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力量。元代历史剧都有借古讽今的含义,曲折地表象人们地道德观念。马致远的《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的是汉元帝的妃子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王昭君出身农家,被征选入宫时,因家道贫穷,不肯应付画师毛延寿的索贿,画像被丑画,因而打入冷宫。一次汉元帝巡宫,听到她弹琵琶的声音,发现她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于是封为明妃。汉元帝以为毛延寿欺骗他,想把毛延寿斩首,不料毛延寿畏罪叛逃,将美人图献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于是呼韩邪遣使赴汉,以武力威胁,指明索要王昭君,当时满朝文武软弱无能,束手无策。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为了国家大计,昭君挺身而出,情愿和番。汉元帝虽然不忍割舍,但在匈奴大兵压境之时他也无可奈何,只好到灞桥送别。昭君北行至边界便毅然投江自尽。《汉宫秋》所写的王昭君的故事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王昭君出塞后曾生儿育女,并没有投江自尽。作者虚构昭君自杀,是为了表现王昭君对汉朝的忠贞,歌颂她宁死不屈的人格力量。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是展示道德力量的历史剧。写的是春秋时晋国奸臣屠岸贾诬陷忠臣赵盾,将赵门300多人斩尽杀绝,还千方百计要搜杀赵氏孤儿以斩草除根。而一批志士仁人则想方设法保护孤儿,当屠岸贾为诛杀赵氏孤儿下令将晋国所有的同龄婴儿全部杀掉时,程婴等人合谋定计,分别以舍子献身的壮烈举动制止了这场浩劫。从而保全了孤儿,最后伸张正义,复仇除奸。《赵氏孤儿》体现了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赵氏孤儿在18世纪传入欧洲,被法国伏尔泰等人改编上演,叫《中国孤儿》。该剧上演使西方人为中国人的“义气”“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而赞叹不已。

(二)元杂剧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文化意蕴

    第一、元杂剧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邪恶势力,歌颂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如《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个与邪恶势力斗争到死的叛逆形象。《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娘也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第二、元杂剧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奸美恶判若泾渭,这种体现大众意志的价值判断是具有民族倾向和进步意义的。如《赵氏孤儿》中程婴等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讲义气,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价值判断,因此受到世世代代中国百姓的喜爱。

元杂剧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体裁。元杂剧几乎都是“大团圆”的结局,《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无一例外。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中国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幸福普隆人间的理想。



第二部分    散   文

一、散文的发展历程

(1)《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成,尚书是古代文献总集,是文章的源头,其中有些篇章富有文学色彩,如《盘庚》记述了商王盘庚迁殷的过程。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带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如《孟子》、《论语》、《庄子》。

(3)秦汉以后的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和骈文两大类。古文以散行的单句为主,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都是优秀的散文。骈文以骈偶的字句为主,又叫汉赋,这类作品是大量的,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

(4)魏晋六朝的散文也是骈文占据文坛主导地位:陶渊明的《闲情赋》、曹植的《洛神赋》都是著名的。

(5)唐代自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出现了大量以古文撰写的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中韩愈代表作是《师说》,柳宗元代表作是《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

(6)宋代的散文文风平易,长于议论。著名的散文家有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苏轼《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

(7)明清两代仍有不少散文家,写了不少古文体散文,但其成就远未超过唐宋。

中国古代散文的功能有三:一是叙事,二是论说,三是抒情。

二、散文的成就

(一)先秦散文

     1、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1)历史散文,主要指春秋末期的史书,从文学角度讲它们就是历史散文。主要有《易经》、《尚书》、《国语》、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等。其中《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种。《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工巧严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不少出色的艺术手法,使其叙事文约事直,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不仅叙写了春秋时期宏阔的社会图景,而且在记言记事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如《郑伯克段于鄢》写郑国的郑庄公和他的弟弟共叔段,为了争权演出的一场骨肉相残的悲剧。记叙了郑庄公兄弟、母子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尔虞我诈的斗争,深刻地提示了统治阶级自私、虚伪的本质及其内容不可调和的矛盾,无情地撕开了罩在封建伦理关系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把所谓“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虚伪本质暴露无遗。作者成功地刻划了几个人物形象,如郑庄公的阴险狠毒、共叔段的愚昧张狂、姜氏的自私贪婪和颍考叔的淳厚机智。这篇文章在刻划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晋楚城濮之战》,通过频繁的外交斗争和政治策略的谋划,展示了错综复杂的战争。《左传》中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传神,形象生动,堪称叙事文学中的杰作。

    《战国策》不仅是战国史书,而且是纵横家言,它既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又是优秀的散文汇编。它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尖锐的斗争形势,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它的思想内容较为驳杂,儒、墨、道、法、兵各家都有所反映,但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谋议或辞说。其中记叙了不少追求个人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它的特点有二,其一是最长于说事。其二是描写人物的形象极为生动。如《秦策》记叙了这么一件事,苏秦游说失败归来,妻子,嫂子,父母没人理。后来苏秦担任赵相,路过家乡时,父母为他“清宫除道,黄土铺道,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说因为你位尊而多金。苏秦说:“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可见《战国策》所宣扬的是功名利禄的世俗观念。

    另外,《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描写细腻,用笔轻灵。通过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最终使邹忌悟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人与人之间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战国策》中的观念与儒家观念截然不同,属于离经叛道,因此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中国封建时代屡遭责难。《战国策》有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观念。苏秦说 “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只不过是自护虚名的办法。尾生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没来约会,江水暴涨,他竟抱住桥柱不走,被水淹死。伯夷认为周武王伐纣有违君臣之礼,故不食周食,饿死于首阳山;孔子学生曾参一生孝顺,从不离开双亲在外住宿。这三人都是儒家守信,守廉,行孝的楷模,但在苏秦眼里显得迂腐不堪。

    正因为《战国策》有悖于儒家道义,所以该书自汉初到清代一直受到责难。现在我们重读《战国策》倒觉得他的观点很新鲜:弃仁义而崇尚谋略机变,论贤才而不拘道德。

    (2)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中的另一大类是诸子散文。春秋末年,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产生了以论说为主的哲理散文。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特点有三,其一是语录体的散文,主要是记言。书中的文字,虽然大多是三言两语,各自独立,不相连贯,但它论及社会人生的道理,言简意赅,思想深刻。其二在描写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中很真实自然地展示了人物的形象。其三是全书浅显易懂,接近口语。尤其是一些哲理性很强的语句至今流传。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是孟轲及其门人所作,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孟子》虽然基本上也是语录体,但它已向对话体论辩体过渡。其散文的特点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其一,《孟子》文章不仅清畅流利,而且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慨,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孟子具有一种大丈夫的气势。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二是善高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其三文章中常用比喻,寓言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如:“挟太山以超此海”、“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都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格言,像这种比喻或寓言,全书不下千条。

《老子》五千言,文约而意丰。其文谈玄论道,意蕴深邃,具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首先是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其押韵无一定格式,多随文成韵,字数不拘,较为自由。其次是寓理于形的表现手法。以人所共知的某些具体事物为喻,如十一章以车和制陶为喻。第七十章以射箭为喻:“天之道,其犹张弓与?”第三是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诸如,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十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是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的作品。是先秦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散文。庄周(前369——286),宋之蒙(今河南商丘)人,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生平不详。他家境贫寒,住陋巷,织草鞋,但他淡泊名利。《庄子》一书是先秦散文中最富于文学色彩和艺术的作品。就学术渊源而论,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但无论在哲学观、政治观、人生观方面,庄子有具有自己鲜明和特征。在政治上,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老子是以“无为”达到“无不为”,实际上仍然是欲治天下。庄子则彻底主张“不为”。他主张看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得到彻底解放。这种思想在《逍遥游》中表现最为突出。他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是深刻的,讽刺是辛辣的,认识也是非常清醒的。他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在人生观上,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庄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礼乐制度,希望人类社会归真返朴,回到清静无为的太古时代去。《庄子》一书的艺术特点非常鲜明,其一是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扑朔迷离、真伪莫辩的虚妄情节中,在一种超现实的氛围中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思想。庄子通过奇幻的想象,用了数以百计的寓言故事,使一切东西都会说话,会辩论,会讲道理,把逻辑性的东西变成生动的形象。比如《逍遥游》当中借鹏鸟的巨大形象写人的自由:“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鸟飞往南海时,“水击三千里”,腾空“扶摇直上九万里。”其二。庄子有极强的语言驾驭功能,《庄子》书中随处楞见穷形尽相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刻画。不管是鸟、兽、虫、鱼、灵龟、大树,还是风、云、山、水、神怪、异人,都无不写的惟妙惟肖,绘声绘色。如《齐物论》中对所谓“地籁”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庄子》一书的浪漫主义思想对后人影响较大。

《荀子》、《韩非子》为专题论著式的著作。

《荀子》(前298——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其一生行事类乎孔、孟,始则治学,继则周游、出仕,终则讲学著书,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学术上有成就的儒学大师。所谓“孙氏之儒”。《荀子·天论》中反映了他对于天人关系的新见解。他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于天之之分”,进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新观点。他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地《非相》篇中还表达了他“法后王”的政治观,与孟子和“尊先王”明确对立。具体到文学成就上,其一,《荀子》一书大都是长篇大论,往往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且论点明确,句法整练。如《劝学篇》,《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名句,虽历经千古仍是鞭策人们奋进的格言。艺术上比喻层出,辞采缤纷。通篇用排偶句法,令人目不暇接,构成了荀子散文的主要特点。其二则是多用比喻而不用寓言,使荀文典重淳厚、圆熟老练,和先秦前期的诸文有很大的不同。

《韩非子》(约前280——233)为战国后期法家韩非所作。韩非任法度而尚功利,排斥仁爱。其文章多属政论,但体式多样,不一而足。韩非写文特擅驳论,其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他的文章为后世写作驳论文提供了经验。《五蠧》,《说难》是其代表作。《韩非子》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寓言荟萃。书中共用寓言故事三百多则,是其宣扬法家思想的锐利武器。如“滥竽充数”、“尘饭当涂”、“守株待兔”、“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

    (二)汉赋――汉代特有的文学形式

    赋是一种兼有散文和韵文特点的文学形式。在写法上,它往往以华丽的词藻,夸张得手法,设为问答的形式,韵散结合,卖弄文采。它的主要特点是,其一散韵结合,其二是不歌而诵,其三是专事铺排,其四是极尽夸张。写作内容多为夸耀王朝的盛况和声威,对统治者歌功颂德。赋由战国时的游说之辞和楚辞脱胎而来,到汉代达到鼎盛。

    汉赋按篇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表现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是抒情短赋中的代表作,揭露和斥责了东汉政事朽败。批判了汉王朝“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文章中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汉赋中的另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大赋”。多用对偶和排比句,词藻华丽,韵散结合,形式上多为一问一答。如汉初枚乘的《七发》。写楚太子有病吴客去问病。首段铺写致病之由,次段铺陈音乐之美,饮食之丰,车马之盛,但太子俱以病辞。最后吴客说以圣贤方术之要言妙道,于是太子据几而起,出了一身大汗,病就好了。《七发》描写生动,语言散韵结合,全文除了序曲外,用七段叙述“七事”,以致这种写法后人竞相效法。“七事”即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论道。《七发》有汉大赋的通病,过分的铺陈和渲染是它的主要缺点。但这种“七体”的写法在赋的发展史上很有影响。如张衡有《七辩》,曹植有《七启》,均为主客问答“七体”。于是出现了大量歌功颂德的作品。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才子)。写出了《子虚赋》和《上林赋》。赋中写了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的对话。先是楚国子虚,齐国乌有先生相互夸耀,最后亡是公大肆铺陈东汉天子的上林苑的壮丽及天子射猎盛举,汉朝压倒了齐和楚。歌颂了汉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末尾委婉地表示了惩奢劝俭的用意,但没有分量。(司马相如与扬雄并称“扬马”,成为后人心目中大赋的典范作家。)西汉末年,扬雄写的《甘泉赋》,《羽猎赋》,东汉时班固写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描写了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以及宫殿、服饰鸟兽、人物、歌舞、狩猎场面的气势,惊险,奇异,欢乐等等,表现汉朝的繁荣。

汉赋的文化意蕴:尽管汉朝大赋过于堆彻铺陈,显得呆板,缺少情感,以致在文学界有人说汉大赋味同嚼蜡,和类书字典差不多。但它对大汉帝国天上人间各种事物的描写,却折射出汉帝国所具有的繁荣、活力和自信。汉大赋的恢宏气度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三)建安风骨  

曹氏父子之文:清新、通脱、华丽、壮大

建安诸子之文:雅好慷慨、神采飞扬

(四)唐宋散文

(唐) 韩愈之文:艺术特点——抒情与创新

       柳宗元之文:山水意境与平民传记

     (宋)欧阳修之文:平易自然

       苏轼:艺术特点——文与道俱、挥洒自如

       其他如纵横驰骋的苏洵、纡徐简奥的曾巩、长于辩论的王安

        石、汪洋澹泊的苏辙等等

(五)元明清散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4 03:10 , Processed in 0.11761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