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第三次修订)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1:5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   叙事文学(小说)的发展历程:

叙事文学主要指小说。

一、魏晋小说

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推至上古神话传说和先秦散文中的叙事片断以及汉史传作品,但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魏晋小说有志怪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轶事小说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干宝的《搜神记》以辑录神仙鬼怪故事为主。如书中的宋定伯买鬼,干将莫邪,嫦娥奔月、仙女下嫁董永(天仙配)等均为后世流传的优秀神话传说。该书记神鬼妖怪,为研究中国宗教史和民间传说提供了宝贵资料。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按内容分类记事,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记述汉末到东晋的轶闻,以魏晋名流的言行为多。许多篇章表现晋代士大夫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如士大夫的清埃、放荡的风气,重视仪容、辞采、虚无、厌世的思想。读书对后代笔记小说颇有影响。

魏晋六朝小说被分为志怪和志人两类,是以当时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基础的,志怪多以“怪”、“异”为书名;志人多以“说”、“语”为书名,所以“志人”小说又被称为“世说体”。文学史上一般认为,六朝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正式开始期。

六朝小说总的特征是驳杂而琐碎。性格、人品、情趣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人物都可以在小说里得到表现,他们既可以忧患时事,也可以高蹈避世;既可以津津乐道于人的外貌、仪表、风度、才智、德行,以及沉湎于由酒的剌激所带来的兴奋,也可以对鬼神怪异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形式上,既有简单的记载,又有曲折的故事;从内容上,则是更加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也可以说,在儒、道、佛三教相与激荡的魏晋时代,六朝小说即是个人性格、思想和行为方式多样化的产物。

1、志怪小说

六朝小说所“志”之“怪”大体包括物魅、鬼魂、神仙和异人几种类型。这些类型以其神秘的性质或力量而区别于现实中的人,因而使人感到怪异。而且,六朝所谓“志怪”并非仅仅记述怪异之事,而总是用某个人见到、听到或接触到的“怪”和“异”,把现实中的人牵涉进去,也就是说,志怪中的人或物大多是作为怪异之事的人证或物证参与其中,是纯粹的记述而不发表对事件的任何看法或感受,六朝志怪小说有许多生动有趣颇有文采的作品,同一个母题,如死而复生、冥婚、洞窟遇仙等,在不同的故事中常常异彩纷呈,各有情致。其中时代较早的作品是《列异传》,代表作是《搜神记》,继《搜神记》之后另一部重要的志怪小说是《幽明录》。

(1)《列异传》作者己不能确知,有说魏文帝曹丕者,有说魏晋之际著名文学家张华者,其代表性和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

其一,各种物怪以人的形态表现出现,物怪的物性特征与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之间包含有修辞学意义上的审美意味。如《魏郡张奋》中以高冠黄衣、高冠白衣、高冠青衣分别代表金、银、钱三种东西。客观存在的物体幻化为人或其他有生命的事物之后仍然保持物体原有的形态特征,这种物的拟人化非常有趣,极大地刺激了读者的想象与审美回味。

其二,各种鬼怪妖魅常常具有令人恐惧的性质,当他们害人意图不能得逞时,戏剧化、游戏化的效果就有可能产生。如楚王少女“为魅所病”的故事。“鲁少千者,得仙人符···”“宗定伯捉鬼”即出于此书,后收入《搜神记》改为“宋定伯”。

(2)《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大约生活于西晋末、东晋初(317)年前后。此书己亡佚。在内容上,全书记述了各种神仙方士之事及其呼风唤雨、隐形变身等常人所不及的特异功能,也记录了大量的马化狐、兔生角、一身而男女二体等异常现象,既有妖魅鬼怪给人造成的恶作剧,也有人对妖魅鬼怪的嘲弄和打击;既有死者鬼魂的生活情景,也有人死而复生的故事等。书中所述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故事性的作品。如《丁姑祠》、《三王墓》等。《丁姑祠》记述丁姑神的来源,以及江南民间对丁姑神的祭祀活动,带有民间宗教信仰的地域特点和节日特点。对古代“受气媳妇”这一弱势群体有着特定的亲和力。《三王墓》记载了赤比为父报仇的故事。

第二类是人仙结合类的作品。如《弦超》、《董永》、《园客》等都属于人间男妇与非人间的神女或仙女的故事。其基本特点是神女或仙女主动出现在人间男子的面前,在帮助这些男子渡过难关后,她们或者“凌空而去”,或者把男子带入理想国一起享受快乐的生活。这些故事是以男性意识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在志怪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第三类是冥婚类的作品。如《紫玉》、《崔少府墓》和《驸马都尉》等。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为生前未婚的死者操办“冥婚”的风俗。

(3)《幽明录》是《搜神记》之后另一部重要的志怪类小说。世俗色彩更加增强了,作者刘义庆(403——444),彭成(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除本书外,他还著有志怪集《宣验集》和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等。《幽明录》中的故事大多涉及到作者所生活的晋宋时代,场景和人物行动描写更为细致,情节的内部因果关系更为明显,语言也更为流畅、雅洁。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世俗生活场景和世俗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本书中一部分故事的重要内容。如《卖粉儿》(死而复生)、《宠阿》(离魂)等。

第二类,佛教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幽明录》中一些故事的情节、场景、人物、主题也带上了佛教色彩。如《赵泰》(死后入地狱)、《新鬼》。

第三类,《幽明录》中的故事详细地描写了仙人的生活情景,并使之与世俗生活中的人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如《刘晨阮肇》(洞仙故事)。

2、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产生于六朝时期、与志怪小说相对而言的一种文学类型。因为所记内容“俱为人间言动”(鲁迅语),所以被自然数“志人小说。”又因为所记之事都是历史上实有人物的轶闻逸事,所以又被为“轶事小说”。

较早的志人小说有东晋时期裴启的《语林》、袁宏的《名士传》、佚名的《文士传》、郭澄之的《郭子》等,这些书早已亡佚。最有代表性、并且保存最完整的志人小说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此书中的许多条目也见于《语林》、《郭子》等书,说明这本书也是由众书辑录而成。全书都以汉魏以来、尤其是东晋时期的实有人物——亦即“名士”的逸闻佚事为记述内容,所以此书也被历史学家所重视。全书以类书的形式来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雅量》、《豪爽》、《容止》、《俭啬》、《汰侈》等36篇。从阅读角度看,志人小说是所属时代的碎片,或者是某个人物一生历程中的片断。人的品行、才华、气量、性格、外貌甚至各种弱点和怪癖成为独立的描写对象,具体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态、文化习俗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如《雅量》中“谢公围棋”;《忿狷》中“王蓝田”;《俭啬》中的“王戎”等。

二、唐代传奇

唐朝的叙事文学在情节结构人物描写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内容已非常复杂。如沈既济的《枕中记》(记述唐开元七年卢生进京考试,在邯郸客店中遇到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屡试不第,吕翁乃授之青瓷枕,使之入梦。此时客店主人恰巧刚蒸上黄梁。卢生在梦中历尽荣华富贵,醒来后发现店主人所蒸黄梁尚未熟,因而悟得富贵功名如同一梦。作品对当时热衷功名的士人作了讽刺,同时也宣扬了“人生如梦”的思想。这一则故事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后世有两个成语(词语)皆由此故事发出——“黄粱一梦”、“邯郸梦”。李公佐的《南柯太守》讽刺醉心功名的文人。以爱情为主题的有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缜的《莺莺传》叙述崔莺莺与张生相互爱慕、私自结合而又被张生抛弃的故事“始乱之,终弃之”。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根据《莺莺传》题材写的剧本。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六朝小说以若干条目合成一个集子才有一个书名,唐传奇则每篇都有一个题目,以“传”或“记”名之,因而不可能与其他杂记性片断相混淆。唐传奇的发展初期大体上相当于历史上的初盛唐时期。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叙述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存在。他不仅提供有关故事本身的信息,而且还经常公开自己的叙述者身份,交待故事的来源、创作动机、插入对人物事件的看法等等。因此,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小说化的读者。

第一阶段,从隋末唐初至开元、天宝以前,传奇数量不多,较早的有《古镜记》、《白猿传》、《游仙窟》、《梁四公记》等。

第二阶段,唐传奇的繁荣期是在开宝之后,大约公元8世纪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根据题材性质及其表达方式的不同,这一时期的传奇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恋情故事。其中恋情故事还有多种形式,如

第一是人与非人之恋。如《离魂记》(作者陈玄佑,大约公元779年前后为其创作时间)、《任氏传》(作者沈既济,苏州人,生年不详)、《柳毅传》(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详)、《李章武传》(作者李景亮,生平不详)等等。

第二是士妓之恋。如《李娃传》(作者白行简,约776——826年,字退之,太原人。为唐代白居易之弟。)、《霍小玉传》(作者蒋防,生平不详。字子徵,义兴人。)等。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是叙述书生志妓女的故事,这种故事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这样,小说情节的构成和叙述者的态度便不同于以前的叙事文学了。

第三是才子佳人之恋。如《莺莺传》(作者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徵之,河南洛阳人,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后人推断说《莺莺传》乃作者自叙。)

2、梦幻故事。这类故事也分有多种情形。具体说有

第一是理想之梦。如《秦多记》(作者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人,生平不详。)

第二是反讽之梦。如《枕中记》(作者沈既济)、《南柯太守记》(作者李公佐,字颛蒙,陇西(今甘肃东南)人,生平不详。)

第三是异常之梦。

3、逸史故事。如《长恨歌传》(作者陈鸿,字大亮,生平不详。)、《东城父老传》,一说是陈鸿,一说是陈鸿祖。

4、侠义故事。如《虬  客传》(作者宋人说杜光庭,唐人说是张说撰,并无确据)、《红线》(作者袁郊,字之乾,蔡州(今河南汝南)人,)、《聂隐娘》。

5、怪异故事。《玄怪录》(作者牛僧孺,公元779——847,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续玄怪录》(作者李复言,生平事迹不详。)《博异志》。

    三、宋代话本小说的兴盛标志着叙事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北宋后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对于文化娱乐的要求不断提高,两宋京城涌现了许多市民技艺表演的活动场所,即“瓦舍勾栏”,各色艺人在这些场所中靠演艺为生,其中就有以“说话”,即讲演故事为职业的一种小说家,小说家说话的文本叫做“话本”,“话本”就是民间“说话”艺人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后来,一些文人参与其中,专门为说话艺人编写话本,话本小说即由此而产生,并且成为宋元时期颇为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话本大致分“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类。其中的“小说”一般为白话短篇,多为爱情和公案。宋代话本从篇幅上来看,分短篇小说和长篇讲史两种。前者多以城市下层平民为正面主人公,反映他们的生活,赞颂他们的品德。后者大多依据历史,讲说历史兴废之事(类似于今天的说书、评书)。话本是面对听众讲述的底本,故事用接近口语的白话写成,通俗易懂;艺术上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全面展开情节,讲唱结合地安排结构。它突破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描写社会上层或非现实情节的局限,并且把作品接受对象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代表作有:《京木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李师师外传》、《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

宋元话本所包括的内容主人有四个方面,即婚姻爱情类、讼狱公案类、神怪灵异类、人物佚事类,其中以前三类的数量最多、影响也最大。

1、爱情婚姻类的作品,大都是写普通市民的生死之恋,与唐代传奇中以士妓之恋或人鬼之恋有了很大的不同。体现出鲜明的市民文化色彩。如代表作《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秀秀是咸安郡王府的一个女奴,但她反抗封建统治者的迫害,要求冲破主子的统治,过自由人的生活,她对于爱情的正当追求,体现了城市市民的要求与愿望,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人物。

这样的作品还有《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和范二郎。

2、狱讼公案类的代表作是《错斩崔宁》。人物是崔宁和陈二姐。

3、神怪灵异类的代表作是《西山一窟鬼》、《陈可常端阳坐化》。

4、人物佚事类代表作是《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等。

四、明代话本的集大成之作《三言二拍》

明代最流行的话本是《三言》、《两拍》,这是明代人辑录的宋代话本及拟话本集的总称。“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为明代冯梦龙编辑,共收话本120篇。“两拍”为《初刻拍案传奇》和《二刻拍案传奇》,为明末凌梦初编著,共80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杂剧。后来又有抱翁老人从上述5种中重新选录,题名《今古奇观》。

1、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博学多才,诗词歌赋、小说戏曲、丹青绘画,无不精通;他是通俗文学的集大成者,经他创作、篡辑、改编或增补的戏曲、散曲、小说等作品近80种,现存30余种。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凌  初(1580——1644),又名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身官宦世家。他一生所作和篡辑评点编刊的书籍很多,通俗文学著作己知者有20种。最有影响的是小说戏曲,小说最著名的是话本二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后人称之为“二拍”。三言二拍都是中、短篇小说。

3、“三言二拍”所反映的明代社会

第一,揭露明代社会的黑暗现象。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选自〈喻世明言〉,反映了沈炼之忠、贾石之义、闻淑女之智。

第二,反映宗法伦理家族中的矛盾斗争。如〈迟取券毛烈赖原钱〉(选自二刻拍案惊奇)、〈滕大尹鬼断家私〉(喻世明言)。

第三,爱情婚姻主题的新发展。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喻世明言)。

第四,明代商业活动的再现。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施润泽滩阙遇友〉(醒世恒言)。

第五,神仙怪异题材的新内容。如〈灌园叟晚逢仙女〉(醒杨恒言)、〈叠居奇程客得助〉(二刻拍案惊奇)。

    五、明清章回小说

中国的小说历经了魏晋志怪、秩事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之后,到明清两代臻于极盛,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之为明代“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清代长篇小说中的双壁(《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还有社会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根据陈寿的史书《三国志》及裴松的注释“七实三虚”演绎而成。但《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而不是通俗历史。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最典型的代表。全书一百二十回,取材于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到魏、蜀、吴三国归晋的一段历史。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曹操为天下第一“奸雄”。听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他不但不恼,反而大喜。白门楼张辽怒骂操贼,曹操气急欲亲自拔剑杀之,但刘备、关羽为张辽说情,操又亲释其缚,延之上席。怒加一倍怒,爱亦加一倍爱,瞬息万变,深不可测,写出了曹操性格的多变与雄才大略,诸葛亮是“贤相”的典型。他受到刘备知遇之恩,辅助蜀汉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诸葛亮又是“智绝”的典型。关羽是“义绝”的典型。自从桃园结义,一直忠心耿耿地跟从刘备,不畏艰难,不为金钱、地位、女色所动,被后人尊为义气的活化身。另外,书中把刘备的宽仁爱民、知人善任,周瑜的儒雅才略,鲁肃的诚恳忠厚,张飞的疾恶如仇,都刻划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三国演义》通过全景式的历史图画,把谋略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运用展示给了平民百姓。

  2、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完成于明朝初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聚义反抗官府的故事。108人虽然出身各异,但他们都因不堪现实的黑暗,奋力反抗,聚义梁山。《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林冲的坚毅,鲁智深的豪爽,李逵的莽直,武松的勇猛均写得栩栩如生。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林冲,鲁智深,杨志的社会经历、生活环境不同,个性因之而异。鲁智深与李逵是一对性格粗鲁的人物,但鲁智深粗鲁之中带有细心与机警,拳打郑关西是最典型的一例,说郑装死耍赖,趁机逃走,阮氏三雄性格迥异:阮小二老成持重,临危不惧;阮小五精明强悍,爽快利落;阮小七急躁冒失,性如烈火。尤其可贵的是有些人物能按照生活真实成功地写出了他们性格地复杂性。如宋江。宋江性格地复杂性表现在他性格中地反抗性与妥协性的对立统一,对朝廷的反抗与忠义的对立统一。他一方面反对贪官污吏残害百姓,但又深信皇帝是好的,圣明的。他能站在被迫害者一边反抗官军,但又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他支持好汉上梁山,可他自己迟迟不肯上梁山。上山后他一方面出谋划策壮大山寨事业,一方面又时时企图朝廷招安。宋江性格的两面性,正是传统忠义之士两面性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精神两面性的体现。《水浒传》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戏曲影响极大,明清两代的许多戏剧皆取材于《水浒传》。直到现代,仍有许多水浒戏。如京剧《野猪林》《逼上梁山》。但在明清两代,统治者把水浒看作“诲盗”之书。

3、《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作的神话小说。它的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孙悟空出世、学艺及大闹天宫,二是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在中国长篇小说史上,首次突破了忠奸对立的传统二维模式。它的形象体系内部是三维模式:一维是以孙悟空为代表的进步势力,其中包括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白马。他们取经之志皆在追求真谛,造福生灵。二维是保守势力,包括以玉帝为首的“神”,以三清为首的“仙”,以如来为首的“佛”。他们是人间统治者和宗教势力在云汉的真实投影。三维是妖魔鬼怪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包括“天上来的精”、土生土长的精、与神仙有瓜葛的精,他们横行民间乡里,为所欲为弄得民不聊生。孙悟空与神佛的关系,既有反对神佛“不会用人”,“官官相护”把妖魔收回上界的矛盾;又有一路降妖,要求神佛协助擒服妖魔,与神仙合作的一面。神佛与妖魔的关系,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的一面。而孙悟空与妖魔的关系,则是对抗性的矛盾。《西游记》的艺术结构是金钱贯珠。“珠”是相对独力的众多短篇,八十一难,“线”是孙悟空等取经人。

4、《金瓶梅》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而成的长篇小说。兰陵是山东兰陵县,笑笑生恐怕也是化名,后人推测可能是王世贞,但并无确凿的证据。《金瓶梅》取名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女人的名字。它的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演化而来。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商人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西门庆一家平常的家庭生活,夫妻、妻妾、主仆之间的种种矛盾斗争以及饮食穿戴,起居游乐等。《金瓶梅》暴露了西门庆等人疯狂的追求财富和情欲的罪恶。书中对西门庆的致富过程,经营方式作了详细描写。西门庆原来是一家药铺的东家,资金不过数千。后来他骗娶了富孀孟玉楼、李瓶儿,靠着“巧娶”,发了几笔横财,靠女人发家这才资本雄厚,开了当铺,而长途贩运、经营绸缎成了他的大宗收入,以此大发。商业资本数万,全部资财十万左右。以重礼买通官府,当上了锦衣卫掌刑千户,亦官亦商,炙手可热。西门庆这个由“西门大郎”到“西门大官人”,又变成“西门大老爷”的中国商人,正是明朝商人的典型代表,潘金莲的性格极为复杂,她狠毒凶残,但又妩媚恭顺;她嫉妒刻薄,但又心直口快;她乖巧狡猾,但又愚蠢可笑。她的成长与毁灭是当时黑暗罪恶的社会所造成的,因而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在书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西门庆“害死人还要看出殡”的狠毒,潘金莲欲火中烧, 淫荡泼辣,还写了应伯爵、 吴月娘、 李瓶儿、 庞春梅、 陈经济等一大批混帐恶人 、奸险小人、 无良心的人、 枉为人 、不是人的人,他们寡廉鲜耻  荒淫无度,巧取豪夺  肆无忌惮,同时又相互陷害, 勾心斗角,背信弃义。作为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文人小说,《金瓶梅》在揭露社会黑暗揭示人性当中“恶”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书中虽对丑恶的揭露大于批判,并且有大量的淫秽描写(史称诲淫之书,“多言床第之事”——鲁迅),但它在告诉我们现实社会中往往有大量丑恶现象存在的同时足以警醒我们去正视、贬斥生活的丑恶,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在以丑衬美方面颇为独特。描写床第之事过多,但比《肉蒲团》要少的多。

5、清代乾隆年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问世,它旨在批判科举制度和这个制度在知识分子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极端恶劣的影响。作品一开始就通过周进  范进中举前后之悲喜剧,揭示了科举制度怎样腐蚀着文人心灵,以及士子们热心应举的原因:未中之前因为是穷书生只好鄙躬屈节,受人嘲弄;一旦中举则众人献媚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作威作福。儒林中有大量读书人,他们出仕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如王惠 汤知县,凭借科举作官,贪狠蛮横是他们的共性,退仕的张静斋是个恶棍,严贡生横行乡里是个典型的劣绅。此外作者还歌颂了他认为是正派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等。作者在书中还揭露了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儒林外史》采用画廊的形式,表现了百丑图式的内容。最突出的成就是讽刺。如范进中举而发疯  严贡生临终前因点两根灯芯而不瞑目,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具有巨大的讽刺力量。因此,它的讽刺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5、《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一般认为前十八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曹雪芹的《红楼梦》作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传统的观点认为《红楼梦》通过贾氏家族的兴衰变化,揭露了封建的制度对人的才情夺性的野蛮束缚限制,表现了大观圆中一大批有情人的叛逆和抗争。贾宝玉虽然生活在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环境中,但他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和被迫害的女孩身上,发出与封建观念截然不同的怪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被浊臭逼人”等。他不仅对有情的女子念念不忘,而且对无情之物如书房中里悬挂的美人图杏花的开花等。也是流连不已,一往情深。同时,贾宝玉对家族的种种的热闹繁华,表现出异常的冷漠,他不仅看不起应举觅官,认为富贵二字把人荼毒,而且懒得和士大夫接谈,痛骂那些古人“文死谏”“以武死战”来沽名钓誉的人物。林黛玉也是一个有情人,她出身于清贵之家,却命运不济,寄人篱下。环境的险恶使她:“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一句话。”为保持个人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用尖刻的语言揭露了周围不合理现象,她对贾宝玉情有独衷,和贾宝玉在价值观与理论观完全一致。但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在封建的重压下,宝黛的爱情终以幻灭而告终。除了宝玉和黛玉的形象之外,作品中还成功地创造了薛宝钗、凤姐、贾政、晴雯、袭人、尤三姐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红楼梦》在批判现实、否定封建的价值观念、宣扬个性解放和平等精神、为封建社会末日唱挽歌的同时,描写了一个在封建势力包围下“有情之天下”的毁灭。这种毁灭揭示了旧制度各种礼法的黑暗野蛮本质,同时启示人们对新的有情世界的向往呼唤与追求。《红楼梦》的语言多样丰富,在语言上它是中国古代小说最高典范。红楼梦在现在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红学”,全国有几个专门研究所,菜谱、药学、建筑、对联、书法、绘画均有科学研究价值。《红楼梦》的译本很多,日 美 法文学界都有专门研究红学学,它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

近日某大学学报上刊载了一篇论文。“世间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间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把眼闭了。世间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间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好了歌》提醒人们从功名、金银、娇妻、儿孙之中解脱出来。另外还有一副对联,也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谓有处有还无”。这是对真假难辩的社会的诅咒。作者称,写作〈〈石头记〉〉的缘起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明确表示全书是“一把辛酸泪”的感情。

    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也体现了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富贵功名和情爱的辛酸。
32#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2: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哺育,中国文学表现出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作家人生境遇的挫折,中国古代文学又表现出对命运的沉重的忧患意识和不为现实榨干的洒脱的超越精神。大量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例如“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其中的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故事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都是关注现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

在整个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诸多作家都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现实主义作品,无不是反映现实,即使浪漫主义作品,也都是现实世界中悲欢离合,真善美丑的虚化反映。《离骚》虽然神游天地上下求索,但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抒情主人公的人生追求。《西游记》中借助神佛的天界和妖魔鬼怪的混沌世界,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反抗邪恶势力的理想。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中自始至终都体现着拯物济世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文以载道”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儒家首先提出的。意思是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载道,即道德的提高和完善,宣扬政治,提升道德。宋代理学家认为“文以载道”是指文学的价值在于阐述经典的道理,在于它的社会功利性,近代梁启超等人所理解的“道”已不再是儒家思想,而是强调文学对社会人生的影响通过形象评价人生,发挥文学的感化教育功能。不管他们是怎样理解“道”,有一点是肯定的,历代作家在理论上都注重文以载道。

理论上注重载道,在文学创作中也是如此,先秦诸子著书立说,目的都是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观点。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创作,离不开他对国家的强烈使命感。屈原借诗抒态,李白歌风咏月,杜甫批判显示都是表现出对现实人生的强烈的使命感。就是那些一度被人认为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中也不无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如《三言》、《二拍》每小段故事开头都对人世道理作发人深省的阐述。明清六大小说代表作,也都是蕴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道理的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不仅有批判现实政治的篇目,而且在写鬼说狐的作品中,通过描写一个充满人情和爱的鬼狐世界与人间的狭隘、冷酷、自私、争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蕴藏着现实主义特点和教化意图。

文以载道的传统,培养和浇灌了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学家们关心现实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他们的作品重陶、感染和影响着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依恋。但是“文以载道”也有负面影响。主要是古典文学中道德判断往往代替审美判断。在创作中,作者所讲的有许多封建道德的糟粕。如《警世通言》中,“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中宣扬的。庄子装死考验妻子是否改嫁。庄子死后其妻扇坟土,想早点改嫁被庄子看穿。另外,从载道的角度文学批评中赞扬唐诗而轻视宋词(宋词婉约派占主流  主要表达情欲),注重伦理说教而反对人情的描摹。(金瓶梅被看作“诲淫”之书  作者连姓名都不敢写),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缺憾。

三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写意手法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在中国文学中也有大量的注重写意的作品。所谓写意,就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不重写实而重写意。如《汉宫秋》《三国演义》与历史不符,旨在写意。昭君自杀显示爱国。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最成熟的样式是诗歌,诗歌大都是抒情性的,表现作者情感的。具体地说,中国古代的大量诗、文、词、曲都是表现作者悲情和愁绪的。如诗人展现给我们的意象:梧桐夜雨、芳草斜阳、断鸿声里、烟波江上,都有一种悲情和忧患。叙事文学中如戏曲、小说中也往往洋溢着浓浓的抒情色彩。《红楼梦》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是因为作品中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意)——一把辛酸泪

中和之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在文学界的反映。中庸之道反对片面化和极端,在文学中表现为主张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反对过分强烈的情感表达。咱们都知道李白在情感表达上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并且常借助神话运用夸张来表现自己的激情。但是李白的激情里没有得意之外的忘乎所以,更多的是对人生欢乐与痛苦的恰到好处的体验倾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是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是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之情,欢乐之中有忧愁,潇洒却又不如意,的仍然是中和,是情感有限度的宣泄,是情和理的和谐心境的和谐 符合文学描写中的中和原则。

中和的目的在于和谐,但在现实中总有毁灭,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中和”的影响下,文学作品中的解决不可调和的矛盾的途径有二:一是对现实回避和超脱。陶渊明仕途失意后写了大量田园诗,从田园风光当中得到了归宿感。《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安详和乐的社会。《金瓶梅》写了一个污浊的世俗世界,写出了种种人情世态的炎凉和丑恶。西门庆在时,家中的繁华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西门庆一死,立刻树倒猢狲散,败得快而惨。这种世情之恶应该如何解决?作者转向了空,把一切功名、富贵、情爱、欲望和仇恨都看空,让吴月娘从尘俗的痴迷中顿悟,把西门庆的遗腹子送给和尚出家。古代文学中,以出家作结局的作品绝不在少数。《红楼梦》中最后宝玉出家。古代文学中解决矛盾的第二种途径是对现实的理想化,即“大团圆”的结局。中国古代文学家往往在现实矛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美好理想转移为浪漫手法,去尽心描绘来世理想或“大团圆”结局。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写焦仲卿夫妇的爱情爱到挫折,于是双双以身徇情,一个“举身赴清池”,另一个“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但诗人并未止笔,于是构思了一个鸳鸯鸣叫、树枝覆盖、叶叶沟通的理想境界。关汉卿的《窦娥怨》,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动和感情的激荡,但作者末尾写了窦天章出面平反昭雪的情节。《西厢记》写张生和莺莺的爱情,一定要张生高官得中才皆大欢喜,称心如意,以至于成了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的固定模式。

    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意义及永久魅力:

    杰出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的魅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永久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是爱国忧民的情怀:古代文学表现的爱国忧民的情怀鼓舞着现代人去关心现实,完成历史赋予的新使命。而且它也是当代文化建设应吸取的有益成分,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起人们的共鸣,千古流传。屈原的《离骚》鼓舞着我们“上下求索”。唐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鼓舞人们保家卫国。关汉卿的《窦娥冤》、无名氏的《陈州粜米》、马致远的《汉宫秋》都表现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2、二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文学创造的许多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文化价值。从文化价值和现实主义来看,有人生豪杰,如《水浒传》中塑造的108将。有不屈精神和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窦娥冤》中的窦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有许多带有人性觉醒性质的张生和莺莺、杜十娘、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形象。诸葛亮则是古代理想中的贤良知识分子(贤士)形象(智绝);曹操是奸诈的典型(奸绝);刘备讲义气(义绝)。

    3、三是脍炙人口的语言:脍炙人口的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学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中国古代文学中简练、丰富、音律和谐的语言不仅是后代人师法学习的楷模,更是教育、熏陶和感染现代人的有益材料。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音韵之美: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和美的音律,使中国文学具有感染力。如《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言句。隔句用韵,富于变化。中国古典诗歌都有一种节奏的和谐感。词的音律之美,更加明显。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感真挚,音律和谐,能读能唱,具有很强的艺术力量。王实甫的《西厢记》的语言也为世人一致赞叹“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用几个季节性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语言流转如珠。

    第二,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如《史记》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对实际生活的高度概括,极富表现力。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的强烈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和谐押韵和诗歌中,还体现在散文情境的引人入胜,美不胜收。小说戏剧中的简洁深刻的描绘之中。比如《红楼梦》的语言,简洁而纯净,朴素而多彩,使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时又为之落泪。

今天,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人们的世界人生体验和情感生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并不责怪宝玉、黛玉的近亲结婚,更关注他们的感情专一,尤其是在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的今天,可见在现实条件下,中国古代文学仍然数据有其它形式难以替代的魅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

总之,回答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标准答案为:

(1)中国古代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哲学、历史、宗教无法与文学相比。

(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回到几千年的古代社会。

(3)也是世界其它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现代人(包括外国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最佳途径是观赏古装电视剧、电影、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文学电视剧在东南亚播出时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思考题

  * 1、简述古代诗歌 散文和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各时期的著名作家及作品)

   *2、简述诗歌的分类  内容及艺术特征

   *3、简述汉赋的文化意蕴内容及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4、为什么说唐诗宋词是交相辉映的艺术宝库

   *5、为什么把杜甫的是称作“诗史”?219页

   *6、简述古代文学的现实意义

    *7、掌握四大文学名著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

讨论题

   1、为什么古代文学具有永久的魅力?

   2、论述古代文学的文化意蕴



    第十章    艺  术             6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门类及其风采与成就,了解各门艺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热爱艺术爱好艺术 懂得艺术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1、原始建筑、雕塑、书法艺术体系及分类常识。

   2、原始彩陶及青铜纹饰的艺术价值。

   3、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的沿革及其代表作和成就。

   4、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精神、基本类型、最高境界。

三、教学效果追记

   1、介绍原始彩陶、青铜纹饰应使用投影仪,资料可使用个人收藏的明信片  画册及实物。实验证明使用明信片、画册、照片效果较好。播放投影图片时应配合讲解和分析,必要时可提问或讨论。讲授本章内容若无图片展示,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讲授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可结合《大学美学》、《新美学原理》当中的知识。

   3、使用电化学教室投影仪授课之前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程序。(详见投影图片安排)

   4、教学中的图片可使用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美术》中的图案。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艺术 (板书)

艺术体系:陶瓷、青铜器、建筑、雕塑、园林、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文学

分类:空间——建筑  时间——音乐  时空——戏曲  视觉——绘画   听觉——音乐视听觉——戏曲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  原始彩陶:

仰韶文化——黄河流域彩陶文化    大汶口文化——东南沿海人物动物 植物 几何

演化过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图案。由实到虚。——人面鱼纹

艺术法则——无始无终,回味无穷;仰观俯察由上观下

二  青铜纹饰

青铜礼器:司母戊鼎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  中山园王陵

商周青器礼器:编钟

艺术法则:重组变形

人兽共生  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变。

神农、轩辕豆、鼎、爵、觚(gu 1 )、盥(guan 4)、埙(xun  3)、饕(tao  1)餮(tie 4)、鬲(li  4) 鼎、夔(kui  2)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远古至中秋——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

   战国至两汉——寻找自己的定位

   魏晋至清代——确立地位

一、建筑  田园地方

     1、宫殿

特点:高、 大 、深、 庄      土木结构

    2、陵墓

秦陵、汉陵、唐陵、宋陵、明陵、清陵

    3、寺庙

佛寺、道观、白马寺、佛光寺、独乐寺、隆兴寺、华严寺、少林寺、千佛寺、金山寺、碧云寺、塔尔寺、潭拓山寺、大觉寺、觉胜寺、普宁寺、普乐寺、普陀纵寺、须弥富寺、

    4、园林: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匾联、文物、华清池、圆明园、颐和园  

二、雕塑:原始彩陶、兵马俑(陶俑)

类型: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古建筑群、工艺雕塑

    1、陵墓雕塑  

    2、宗教雕塑: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特点: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在庞大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必须有一个艺术体系。毫无疑问,艺术体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根据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艺术体系包括:陶瓷艺术、青铜器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艺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艺术形象开展的原则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空间艺术,即艺术形象在空间开展,它包括绘画、雕塑、书法、陶瓷、青铜器、园林、建筑艺术等。空间艺术又叫静态艺术,即只描绘静止的现象或一瞬间的运动过程。第二类是时间艺术,在时间的持续过程中开展艺术形象,而不在空间开展艺术形象。它包括文学、音乐等时间艺术又叫动态艺术,即描绘事物运动过程的艺术。第三类时空艺,艺术形象既在时间上开展,又在空间上开展,这种艺术也叫综合艺术。它包括戏曲、舞蹈。所谓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只是就其艺术形象本身的存在形式而言的不能从一般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它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按照人对艺术感知的方式来划分,可以把艺术分为三类:其一,用眼睛感知的叫视觉艺术,如绘画、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陶瓷艺术、青铜器艺术和书法、文学。其二,用耳朵感知的叫听觉艺术,只有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其三,既用眼又用耳朵来感知的叫视觉听觉艺术,又叫联合艺术。其中有戏曲、舞蹈等。

     我们首先给艺术分类,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总体上把握艺术的不同类别,也从宏观上了解艺术的总体情况。在分类过程控中,凡有艺术细胞的同学可能都会感觉到,我们所列举的艺术门类并不全面,我们的分类也有不严密的地方。关于这个问题,只要你看看咱们这一章的标题你就会明白了。在现代艺术中,占主流的是电影、电视,而它们的年龄不过才百十来年,所以我们在这里不研究电影,也不研究电视。我们研究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促进各种艺术的繁荣。对于我们这些非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为了掌握古代艺术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欣赏艺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素质。起码可以在将来工作以后,除了在与别人谈经济、谈生意之外还可以谈艺术,谈点高雅的甚至可以在谈论中国古代艺术之中,显出你也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的人。咱们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艺术,首先要追根溯源,从中国的远古艺术谈起。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要研究中国艺术的源流,就当从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说起。199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一个经过修整的大洞,洞内面积约多平方米,在这个大洞内,保留有三个完整的头骨化石,一些头骨碎片和牙齿,经签定,它们是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类被称为山顶洞人。经过专家们的苦必研究,山顶洞人的文化大大超过了前人。依据是在山洞察内发现口小石珠、青鱼骨、海蚶壳,而且这些东西上都有洞眼,就像现代人戴的项链一样,小石珠、青鱼骨和海蚶壳可以用线串起来做成装饰品,有的还染上了红色,这些装饰品的出现,说明早在一万八千年以前,人类刚刚懂得穿衣御寒,就已经知道爱美,开始打扮自己,开始有艺术活动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了。但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只能算作人类艺术活动的萌芽。

    随后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贺兰山、昆仑山一带山岩上和山洞内民现了三千年至一万年前人类绘制的岩画,如贺兰山上的岩画“公牛”,有的是人的面孔、有的是羊的样子,如贺兰山上的岩画“公牛”,现在人们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的一些地方仍能看到这些原始人所绘制的岩画(电视上播放过)这些岩画也能证明远古时代的人类已经有了艺术活动。不过,这些岩画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比较粗糙,太原始了,因此在中国艺术史上,都把西北岩画和山顶洞察人的装饰品看作中国艺术的萌芽。在中国艺术史上一致公认原始彩陶是中国华夏文化的核心,并且一般都从彩陶讲起。因些,我们讲中国的远古艺术,也从原始彩陶讲起。

    一、原始的彩陶

    彩陶是指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烧制的陶质器皿。通常在灰黄色的器物上绘有黑、白、红等颜色的形纹或几何图案,器形及图纹均古朴自然,具有极度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优美、纹饰丰富多彩等方面原始彩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陶器是我国最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瓷器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世界艺术中的精粹。在寻常百姓家里,绘有花鸟虫鱼与人物场面的瓷器,不仅实用,是生活中离不开的器具,同时也最广泛地把艺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之中,给用户以美的享受。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活动中,瓷器不仅是接待场所必备的装饰品,也是人国赠送外宾的高级礼品,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都把中国瓷器视为珍宝。在收藏家眼里,瓷器更是收藏品中最高贵、最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之一。不管是国家的收藏机构还是个人收藏,假如没有几件珍贵的稀世瓷器,那么他的收藏是上不了档次的。由此可见,瓷器是长盛不衰的手工艺术品,而瓷器艺术也就构成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在世界上亨有“瓷国”之誉。江西景德镇是最著名的“瓷都”。世界上一说瓷就会想到中国:CHINA  中国瓷器。

    我国古代的瓷器品种有1.彩陶  2.青瓷  3.白瓷  4.彩瓷  5.花瓷  6.影青瓷  7.青花瓷。最早出现的是彩陶。距今6000年前的仰韵文化以彩陶为主,又称彩陶文化丰富多彩的陶器是仰韶文化的最大特征,仰韵文化的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器物种类多样,陶器上一般绘有黑色、棕色可红色的几何、植物、动物图案,所以仰韵文化又称彩陶文化验室。距今是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也属彩陶文化,所谓仰韵文化是指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韵村而得名,但黄河流域的文化均称仰韶文化。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均属仰韶文化。所谓大汶口文化,是指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为典型的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一般把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均称作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区也有大量彩陶出土。

    彩陶出现并盛行于新石器时代的6000年至少4000年间,在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彩陶是当时人们的生少活用具和艺术品。关于原始彩陶的起源,有的说“神农作瓦器”,(传说神农教民务农,勇尝百草还说他发明了瓦器)。有的说“轩辕氏作碗碟”(轩辕氏即黄帝,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因崇尚土德,黄河流域的土地是黄色的所以称为黄帝)传说黄帝当了部落首领后,教人们建筑房屋、喂养家畜、种植五谷、发明了车船、蚕丝、衣服、连文字、乐器和彩陶也塌源于他们那个时代。因此,黄帝尊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搞不清究竟是谁先发明了制陶,就把他归功于理想中的人物.应该说制陶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劳作的结晶.在生活和劳作中可能偶尔发现粘土经过火烧而变硬,后来发明了制陶.制陶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

    在六千年至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技术较完善.其艺术性也较高.这个结论是有大量依据的.下面结合一次考古发现来证明这个结论.1971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姜岸发现了一处距今约六千多年,面积约一万八千多平方米,保存基本完整的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村落南靠骊山,北望渭河,村落的布局相当完整而有规律.包括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居住区大致分为五个群落,每一群落内必有一间大房子,周围散落一些小房子。在居住区的东、南、北三边。有宽一米多,深两米多的壕沟。制陶的窖,位于壕沟内,房屋建筑群的两侧。从制陶留下的碎片中找出一些碎片化验证明:这些原始彩陶产生的条件是:高岭土作胎;高温烧焙,火候达到1200℃~1300℃以上,胎体烧结;吸水性弱(低于190),有的表面还有彩色釉;在物理性能上,胎体结实、坚硬、叩之发出清越的金属声。又从氏族公共墓地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总的来看,妇女死后的随葬品比男性多一些母系社会在随葬品中,有陶器,陶器上有鱼纹、鱼蛙和人面鱼身的标志。这些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六千年以前,我国的制陶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已经开始注重陶器的造型和图案了。除了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原始彩陶以外,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山东济南的大辛庄、益都、河南郑州人发公园等地的遗址和幕葬中,也都发现了原始彩陶的瓷器和碎片,从这些出土的原始彩陶的造型上,可以看出其造型并非都是瓶子、盘盘、碗碗的形状。有的摹拟动物造型,如河姆渡猪形方钵;(形状象盆);有的募拟人物造型;当然最常的还是符合陶器功能需要的能成盛水的以下几种:碗——造型多种多样,以高足碗居多。罐——多为直口丰肩敛者,有直口大腹罐,有的还的盖。盆——盆边多有沿,盆身垂直而下部稍丰,平底。壶——有大小不同造型多种,壶上端有中,有的还有把.瓶瓶的造型最多,有的仿葫芦形.有扁瓶.有上小下大的扁瓶,另外还有缽(即“钵”的异体字),形状象盆但比盆小,就象现在的饭盆。盛饭,盛菜,成水用的。豆——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形状象高足盘较大,是用来盛粮食用的,水缸般大小,容器部分浅腹大中如盘,无盖无耳。鼎——源于代八千年前的原如社会,作为普通炊具。1978年河南新郑发现的陶鼎,形状为园腹、环底、三足。根据出土的发现,鼎底有黑色烟灰,说明鼎主要用来煮饭或盛放食物用的。目前北起辽宁、南至福建都有陶鼎出土,后来到了奴隶社会会,除陶鼎外,还有青铜鼎。鬹——原始社会陶制炊事器具,形状很象鼎,有三个空心的足,园口,有的还有两耳。陶  现很少。以上介绍的种种原始陶器如果只是作为生活用具来使用的话,只有使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可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上种种原始彩陶之所以称为艺术品,是因为它们的造型或表面的图案是有艺术性的。
33#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2:31 | 只看该作者
在以上种种原始陶器的表面上大都有令人叫绝的图案,有人物纹样,(如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图案,半坡出土的陶盆上的图案)青海大通县出土的原始彩陶盆,盆内画有五人为一组拉手跳舞的图案,图案之间用“〈〈〈”形纹饰隔开。还有动物图案(半坡出地的陶盆有鹿纹图案,在其它地方出土的原始陶器上较常风的动物图案有壁虎和鱼)南方某地一原始陶器上绘有“鹳吃鱼”的图案,左侧是高大的仙鹳,右侧是奄奄一息的鱼,鹳嘴里咬着一条鱼。据专家考证。这个图案表示“鹳”家族战胜了以鱼为标记的家族。植物图案更为常见,有花辨纹、叶纹、三角纹、园圈纹、云纹等等)其中,最著明的是庙底沟出土的陶器上的花朵图案、马家窖出土的陶器上的波浪图案,半山出土的园圈图案、以及西安半坡出地的陶盆上的“人面鱼纹”。(见图)

(注:原陶器上绘有黑色或红色的图案,绘于原始陶器之上而后无烧之)

    从上面介绍的原始彩陶的基本状况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说让我们都去收藏原始瓷器,也不是说让我们去做古代瓷器的鉴赏家,而是说让我们从古代的原始彩陶中去发现艺术的真谛,找出原始彩陶所显示的美的法则。

    首先,我们可以从原始彩陶图案的变化中发现艺术的演化过程,那就是由具体形象到抽象图案的演化过程,由实到虚的演化过程。我们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来,开始的原始人类是把陶器作为生活用具而创造的,这些陶器只有使用价值,在造型和图案上都没有什么讲究,后来人们依照植物的样子、动物的样子、人的样子制造陶器,即使是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碗、罐、盆、壶也要在其表面上纺出具体地说图案,美化生活。另外,仅从陶器的图案上也可以看出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演化过程,开始的们在陶器上绘上人的形象、鱼的形象、猪的形象、鹿的形象,后来西安半坡的原始群落就把人的形象和鱼的形象合而为一,绘出人面鱼纹的图案。至于几何图形更是极度为抽象化的,只是觉得对联称的、连续不断的水波纹好看,大小一样的方格纹一个连一个看了叫人赏心悦耳,于是就将这些图案绘在陶器上,追求的就是和谐之美、对称之美、比例之美、均衡之美、节奏之美。而变些美联社的法则正是后世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所遵循的。彩绘者在彩陶上已能熟练地运用重复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则,证明人类在制作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

    其次,原始彩陶还给后人留下了两个重大的艺术法则:其一,“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原始彩陶虽有多种造型,多种图案,但主要造型是园形的。人们在观赏这种园形陶器上的图案时,是“步步移、面面观”,无始无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总也看不够,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无穷的美的享受。原始彩陶的这个“无始无终、回味无穷”的艺术法则在后代的瓷器制作中得到了发扬光大,比如商周时期的青瓷、唐代的彩瓷、宋元时期的影青瓷、青瓷、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都已经成为专门供观赏的工艺品,而且都是以园形为主的。瓶子形状,上面的图案更讲究“无穷无尽、回味无穷”。至于后世的园林和绘画也都发扬了“回味无穷”的艺术法则。其二“仰观俯察、由上观下”的法则,原始陶瓷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在图案的绘制上都照顾到由上方下视形成一幅和谐的图案。如人面鱼纹由上观下是条头朝下的鱼(上面鱼尾,底部鱼头),左上一条小钱鱼,右上一条小鱼,左下右下又是两条对头的鱼。这就是说,原始彩陶很注重整体欣赏效果,原始彩陶上的图案和散点透视的法则对后世的绘画影响很大;原始彩陶的造型对后世的雕塑,尤其是塑像影响很大;原始彩陶的烧制艺术对后世的建筑影响很大,后世建筑装饰如瓷瓦的彩色纹饰屋顶装饰也是受到原始彩陶烧制艺术的影剧院响,原始彩陶中的陶埙是中国乐器的始祖。其“回味无穷”的法则对诗歌、园林影响极大。因此原始彩陶极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源头。

    二、青铜纹饰

    中国青铜器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制作的各种器物,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中国青铜时代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经奴隶社会的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朝代。根据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已经能铸造工具和装饰品等小件青铜制品。根据学者们的意见,商朝和周朝的青铜礼器是青铜文化的核心。

    古代青铜器按使用功能分,包括(1)工具(如小刀、钻、锥、凿等,基本上是仿石、骨工具制作的,造型很简单)(2)农具(斧、铲、鱼钩等)(3)兵器较多(戈——用于钩杀。弓形器、盔、兽头刀、雕脊刀等)(4)饮食器(仿陶器而制,如大方鼎、园鼎、还有大量成套使用的饮食器)(5)酒器(爵——铜制带足带把的酒杯,三条腿、觚、盛酒器具,尊、酒杯)(6)梳妆用具有:盥、洗手洗脸的用具。铜镜现存最有价值的铜镜是非曲直976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周代的妇女孑墓里的四面铜镜,共有四件,其中大型一件、中型两件,小型一件。镜面为弓形,背面有花纹。水器,有盂、罐、盆、瓢,出土数量较少。(7)车马器即车上的用和饰品,如铜铃。符(就是符节,当时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8)玺印(就是印章,铸或刻在铜章料上,一作为权利的象征。)(9)乐器:(埙,古代吹奏乐器红薯一样中空有眼。铜鼓,如商代的传世品:“双鸟饕餮纹鼓”,鼓面有鳄鱼皮和钉皮的鼓钉。都是铜制的,但仿的十分相像。1977年湖北出土,是商代作乐而铸的,后代皆无发现。鼓的四周是对称几何纹饰图案。又如编钟,编钟是西周中后期以后出现的,这时的编钟以三枚为一组。目前最早的编钟是陕西宝鸡茹家庄所出,共三件,大小相次,以后在陕西长安也发现了三件西周的编钟,在陕西扶风县还发现了八枚一套的周末的编钟,春秋时期的编钟,由周末的八枚发展为九枚。战国时期的编种,其音域,表达能力都超过春秋。最杰出的代表是楚国属下一个县候叫曾乙候拥有的楚国编钟。在曾乙候墓中发现了65枚编钟,其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这套编钟的音阶俱全,可与现代乐器媲美!楚国编钟说明楚国的青铜音乐最发达。青铜器当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是礼器。青铜炊具、食器、饮器主要是祭祀用的,夏有夏礼、殷礼、周有周礼,而礼藏于器,所以夏商时代的礼器是十分发达的。下面咱们介绍几种礼器。一种是鬲,本来鬲是古代炊具,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足,有立耳口,有的方鬲下面有门可以开合,门内放入木炭可以点燃加热。西周晚期的鬲数目较多,在一些基葬中发现不少铜鬲,多以偶数出现,如四个、六个、八鬲和九鼎同墓,由此推知,鬲作为礼器央活人和死人的生活中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第二种是鼎,狼千年前有陶鼎,到了奴隶社会,鼎众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成为礼器,青铜鼎最兴盛的时代是商周阶段,商代前期限有园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后来鼎变成祭祀用器,并且成为权力的象征了。当什么官用哪类鼎已有严格规定。此外礼器还包括尊、觚、爵、角、壶、觥、禁等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时所用的物品。以上介绍的各种青铜器皿,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之外,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们的造型和纹饰上,如果在造型上和纹饰上没有艺术性,那就谈不上是艺术品了,比如尊的造型。青铜尊原是盛酒器,有园的、有方的。在商周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鸟兽的造型,尊有的像牛、有的像羊、有的如象、有的像鸟、有的像虎,甚至还有多种动物合为一体的四羊尊、龙虎尊、牛象尊、双马尊,还有一种四足尊,牛头形状的盖子、大弯角、前足象鸟爪,后足是人头,通身是龙和鸟的花纹。体现当时人们人兽共生的愿望。

再说各种青铜器的饰纹,商代时期的青铜器常常出现的花纹是云雷纹、园涡纹、园圈纹、龙纹,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上的花纹就复杂得多了:有写实的虎、牛头、蛇、鸟、龟、鱼、蝉、蚕等等;还有非写实的龙、凤、饕、餮、怪鸟、怪兽;还有大量的几何形纹饰,如云雷纹、园涡纹、三角纹、蕉叶纹等。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就更复杂了,兽面纹、龙纹为主,云雷纹为底纹,不过龙的形象为张着大口、短身子、躯体卷曲形状。鸟纹变成了长尾高冠的凤鸟纹和分尾的长纹。双身纹饰增多,总的来看,商周时期青铜器皿上的纹饰是以怪兽为主的。不同时代的青铜器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商代的青铜器形质重华丽,纹饰多兽面纹,充满了神秘、威慑的气氛。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春秋后期到战国,器形奇巧,轻灵,纹饰易于理解。秦汉时期向轻便、精巧方向发展,往往以独特的造型取胜。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有许多是世界级珍品,咱们从中选出几个介绍给大家。

一个是司母戊鼎。商代后期王室的青铜礼器,1939年在海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三足两耳,鼎内铸有“司母戊”三字,据考证是商五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所铸的。长方形腹,立耳,柱足,饰饕餮纹。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司母戊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肯铜器,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方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大概是用二十个部件合铸的,外表的饰纹铸得天衣无缝,难度相当大的,该方鼎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宴乐、渔猎、攻战纹壶。形状、图案相同的有两件,一件传世品藏于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出土于成都百花潭。据专家考证这两个壶是战国时期的艺术品。这两个铜壶都是鼓蝮、园足、斜肩,肩上有衔环二兽耳,壶身满饰图案。图案以贵族狞猎、宴乐的礼仪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三角纹为界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图、下层为水陆攻战图。画面反映了战国时代生活的许多侧面,对研究当时的生产、音乐、生活、战争、礼俗、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毫无疑问,这两个壶也是青铜器中的珍品之一。壶上的纹饰,以当时人类生活为主题,镶嵌精致、结构严谨,比例和谐,画面半满,人物生动,是后代绘画和雕刻艺术的样板,其镶嵌艺术可与当代的景泰蓝媲美。

三是中山国王陵出土的青铜器: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十五连盏铜灯》为其代表。

从以上介绍的各种青铜器来看,青铜纹饰主要是反映出两个明显的现象,这两个现象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两个艺术法则。

一是重组变形法则。我们前面介绍过青铜器上的纹饰主要是怪兽,其中见的最多的也是这个时期刚出现的形象是饕餮纹。饕餮是什么呢?《辞海》解释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来。古代钟鼎礼器上多刻其头形作为装饰。当然,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饕餮形象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是多种动物形象的重组变形。这种重组变形的形象在当时的龙和凤的形象上也到了体现。至于青铜器上的其它怪兽,(虎面人身)等各种原始面具服装等等都是重组变形。这种重组变形的艺术法则对后世艺术影响极大。比如从商周时期开始出现的龙凤纹样成为后人乃至现代中国人生活中的艺术精华。在整个封建社会,龙凤是皇帝和后妃政治权势的标志;在民间生活中大量的石刻的形象是龙;结婚娶亲也是龙凤标记;生儿育女后也用龙或凤来取名;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出门旅游,也喜欢看巨型龙雕塑—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和故宫九龙壁,都是著名的龙的胜地。这些都说明青铜器上产生的龙凤形象对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深远影响,也是重组变形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青铜纹饰的另一类现象,也就是它留给后人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人兽共生,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化。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普遍采用的纹饰是把具体形象抽象化了(如人面鱼纹)而在殷商和西周,则是人兽和一,人兽共存的图案,如前面介绍的四足尊,前足象鸟爪,后足是人头,通身则是龙和鸟的花纹。显然这就是人兽合为一体的图案。另外在有些酒器上,饰有虎头中含着人头,或两个动物对称地张着大口,口中有一个人头,这些图案主要想表明:人兽一体为神物。人通过兽才能与上界沟通。这时的大量的怪兽图案也能说明这一点。到了后代,人们在艺术品上就不再突出这些主题了。而是表现人对兽取得主动地位,人能胜兽是主题。比如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宴乐渔猎功战纹图壶”,它反映了人在狩猎生活中的乐趣,人能胜兽的理性认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远古至春秋,艺术图案逻辑反映出中国文化从原始到理性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首先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艺术发展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远古至春秋,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想联系。这个演化过程从瓷器和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来。距今四千年前至六千年前的原始彩陶,开始是很讲究它的实用性的,造型上模拟动物,植物,人物,图案也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后来才有了更多的几何图案,人兽合一图案。在青铜器造型上,近几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夏朝以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已经能铸造青铜用具和装饰品,但造型小而薄,造型极为简单。青铜器的发达时期和鼎盛时期是商代。商代青铜器的特点是:造型多样化。特别是礼器成套。另外,在青铜的纹饰上,商代的青铜器最多,这些纹饰多是重组变形,比较抽象,是人们跟据现实生活中的图形概括,归纳而成的,因此也是比较充满理性的。另外商末至周初,人们在青铜器上开始铸符号,注文字。符号多为标记族名而铸的,文字大都是较长的记事性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的彩陶和夏商时期的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足以说明中国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过程。

第二个时期是,战国至西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个时期,有许多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很能说明某种艺术有了特种功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建筑方面,秦始皇陵,汉武帝庙,由于我国考古技术上不发达,至今尚未全面开发。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而兵马俑又是当时雕塑艺术的杰作。

在绘画艺术上,咸阳阿房宫出土文物中有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壁画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具有相当高的造诣。汉代墓室壁画盛行,76年河南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可谓代表。壁画以长卷展开,描绘了墓主夫妇在仙翁、仙女和怪兽的陪送下生入天界的情景。1976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幅覆盖在棺材上的西汉前期的绘画。内容分三段:上段绘天界、玉兔、嫦娥、女娲及天门神,形象逼真。中段画墓主人拄杖而行,前后有数人相迎送。下段画一巨人,立双鱼上,双手托物,郭沫若认为此画的主题是“引魂升天”。

在书法艺术上,稍微懂点书法的同学都知道,秦篆是书法艺术史上的两座丰碑。秦篆分大篆、小篆,多刻于石上,如著名的《封泰山碑》,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泰山,丞相李斯等颂泰德而立。汉代隶书也是风格独特的一种书法。至今人们常说:学篆非秦不可,学隶非汉不可。很能说明秦时的大篆,小篆和汉代的隶书已经在书法史上找到了自己的特有位置。

在文学艺术上,先秦的诗歌散文。两汉的辞赋,在文学史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声乐和乐器方面楚国的编钟举世闻名。在建筑方面秦长城,汉长城号称“中华国宝,世界奇观”,以上的成就足以表明:战国至两汉,特别实在秦汉时期,各门艺术较为成熟,并且以特有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

  第三个时期,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基本确立。这个时期是指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人们最推举的诗文,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其次才是建筑,雕塑,音乐,戏曲。

在文学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最辉煌的文学艺术门类。

在绘画艺术方面,东晋时的画圣三绝顾恺之(三绝谓其痴绝、才绝、画绝),其代表作是《维摩结》、《洛阳赋图》。前者为寺院争得百万钱捐款,后者是描写曹植的《洛神赋》的故事的。共五本,第一本藏故宫,第二本藏东北博物馆,第三在美国美术馆,第四也藏故宫,第五本在日本有印本。至于魏晋以后的画家,那是数不胜数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画家是多才多艺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画,意出尘外,元代书法家赵子昂(赵孟  )的山水画,人物,马,花木竹石都很精刻。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除在书法上创造了板桥体之外,他画的兰竹也是一绝。

在书法方面,晋代的王羲之最有名的《兰亭序》,可惜现在流传于世都是临摹本,真迹己散失。唐代颜真卿、刘公权的楷书流传至今。“楷非唐不可”。宋代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书方面。苏轼,米芾,黄庭坚等都是在行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清代的宰相刘罗锅—刘墉,小楷、行书也有独到之处。

在建筑艺术方面,至今尚存的北京古建筑就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代表作。想必大家都亲眼见过,在此不多介绍了。

在雕塑方面,自魏晋以后雕塑无处不在,在建筑物上,在园林里,在帝王陵墓上,在寺院里,在桥梁上等等,都有雕塑。最有名的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佛象石雕。现存上至西凉、北魏,下至清代的大量彩塑和石雕。

在艺术方面,仅仅以乐器为例,就能说明音乐在这个时期已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代的琵琶和箜篌,秦代以前出现的筝,瑟,都是从古至今一直保留下来的民族乐器。许多诗歌,绘画中描绘了魏晋至清代演奏音乐的壮观场面。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见当时弹奏琵琶之美妙无比。由上述可以正明:各门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他们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在文化整体中的地位己基本确立。

在中国古代人们最重视诗文,其次是绘画,再次是建筑,雕塑,音乐,戏曲。

下面我们选择几个艺术门类,分别加以介绍。大家应当掌握的重点是:某类艺术的(1)历史流变,(2)基本类型和(3)美学原则。

一、建筑

中国建筑艺术起源于五千至七千万年前。据1986年8 月6日《光明日报》和7日的《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秦安清理出原始房屋240座,灰坑342个,墓葬79个,窑址38个,出土各类文件八千余件。其中的房屋遗址呈现出原始居住大村落或部落布局的轮廓,除矮小的窝棚式建筑外,还发现有殿堂式建筑。被编号为f901的房屋整体,分主室,左室右室,后室,前面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场地建筑几部分。

从远古到清代,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即①宫殿,②陵墓,③寺庙,④园林。此外,城池、塔刹、故居、长城、桥梁、亭台、楼阁,等也属建筑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实体。下面依教材一一介绍:

1、宫殿

古代称高大的房屋为殿。《汉书》颜氏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称为殿,不必宫中也。”不过依现在的解释,宫殿以帝王的皇宫为代表。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宫殿现状来看,宫殿在秦汉时期以后以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如秦时的阿房宫、北京的故宫、西汉的未央宫、等都是中国古宫殿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是高、大、深、庄。高主要是显示帝王高人一等。大,是指宫殿占地很多,让人们产生对帝王的敬畏情绪。深,宫殿都排列井然有序,能给人森严的感觉,因此宫殿之深,主要是为了体现等级秩序。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对称是为了显示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特点。红颜色主要是为了体现庄严、肃穆、不可动摇的气派。

因此高、大、庄、深都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庄严。
34#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2:41 | 只看该作者
二 、陵墓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极有文化价值。因此目前尚存陵墓的地方肯定是旅游胜地。

我们首先到历代著名陵园来转一转。

1、秦陵

在陕西临潼县东鲡山北边,建成于公元前210年。这个陵的主体尚未打开。经调查发现冢高76米,周长两千米。陵内有内外两城,有十个城门,内外城四周都有角楼,经调查发现证实了司马迁记载的始皇墓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但究竟如何?待开棺验尸后才能见分晓。我们见到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陵的一个部分,但它己是世界奇迹。

2、汉陵

在陕西咸阳北部,有十一个西汉帝王陵墓。最著名的是长陵(刘邦陵)和茂陵(刘彻墓)。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了茂陵博物馆。茂陵附近有“白鹤冢”遗址李夫人墓,霍去病墓。

3、唐陵:在陕西关中六县。其三大特点是:封土为陵,神道偏东;因山构成。武则天的碑文是无字碑,叫后人琢磨不透。

4、宋陵:北宋陵集中在河南巩县境内。南宋六陵都在绍兴城南。南宋的陵被盗严重,宋陵的特点是地点集中,石象较多,但规模不如唐陵大。

5、明陵: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紫金山下(孝陵),其他十三位帝王皆葬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南骊,就是人所工知的——明十三陵。

6、清代:清代帝王陵墓分为东陵和西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昌瑞山下,有十四座帝王和后妃的陵墓。其中有五位帝王的陵墓: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东陵占地两千五百公里。清西陵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总面积小于东陵,埋葬着四位皇帝,九个皇后,五十七个嫔妃。其中有光绪、道光、嘉庆、雍正。光绪的地宫已经开放,清代皇帝的墓区规模宏大,建制完备,保存较好。

综观自秦至清,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高、大、深、庄。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墓都是由神道和山岭两部分组成,陵上陵下的各种建筑也非常讲究对称、和谐、森严,实际上是宫殿风格的延伸。

三、 寺庙

寺庙属于宗教建筑。其中佛寺与道观是有区别的。道观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寺院是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建立起来的,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一般说来,佛寺与道观的直接区别是,佛寺有塔,而道观无塔,但也不是肯定的。如峨眉山的万年佛寺,本应有塔但无塔。

最早的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据传,东汉明帝时期朝廷接纳外国僧人以后,才有了以塔为标记的佛寺。东汉帝接纳外国僧人布道传教,并安排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就根据外来僧人的建议,改建为精舍,专供僧人居住。所谓改建就是在原址上建一座塔,由此开始后代都在佛寺建塔作为佛门圣地的标记,之所以取名位为白马寺,也有记载:“外国国王曾毁坏寺庙,为鸿胪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止,因改鸿胪寺为白马寺。”现存佛寺最著名的有:①唐代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其中佛光寺最为著名。该寺坐距山腰,三面环山,环境幽雅,松柏苍翠,建筑错落有致,共有120余座。传说北魏时孝文帝见佛光照遍山林,便名为佛光寺。②辽宋时期:独乐寺在天津附近,关于命名,一说“因寺独有乐水;另一说唐安禄山在此誓师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名。隆兴寺,在河北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当时规模较小,称龙藏寺,宋初改名为隆兴寺,清代乾隆为隆兴寺,又因以寺内大佛著名,故又叫大佛寺。此寺规模宏大,超过宋代以前的寺院,寺中高约10米的弥勒佛像,塑功精致,姿态动人。佛香阁内的铜铸大悲菩萨像也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一座铜佛像。铜像有四十二臂,故又称千手千眼观音。1944年重修隆兴寺时,建筑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隆兴寺并不很大。除此之外,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河南登封的少林寺、也是极其著名的。③元明时期:著名的有,济南的千佛寺、江苏的金佛寺、北京香山的碧云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④清代寺院大都保存完整,其中一部分是清代重修的前代寺院,一部分是清代建造的。北京的潭柘寺,大觉寺、大钟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钟寺汇集了商周以来的一百六十余口古钟,有陶制,有铜制,可谓中国古钟博物馆。其中最大的是永乐大钟,重46.5吨。列入《大英百科全书》,称雄世界。清代的寺院在承德避暑山庄也是比较集中的,有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等都是清代皇家建造的寺院。在五岳之上也有许多庙宇,如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等,都有高大雄伟的庙宇。总之,历代佛寺数不胜数,其建筑和塑像,装饰都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道教宫观,即道观,比佛教寺院少,但著名道观也不乏其例。如福建莆田的三清殿,北宋风格,在建筑上彩绘道教图案;苏州的三清殿,是现存的最大的木构建筑,藏有吴道子,颜真卿、李隆基的字画;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传说是吕洞宾的出生地方,其中道教壁画是艺术珍宝。另外,武当山也是道教胜地,因此山上道观建筑也是道观的代表作。

综观佛寺和道观的全貌,可发现宗教建筑有以下特征:①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佛寺以塔以主,四周建筑讲究对称。道观以主殿为主,四周建筑也讲究对称。②佛寺和宫观由于熔建筑、雕塑、绘画、园林、艺术为一炉,化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美学、书法、文书为一体,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如今,善男信女参观佛寺和道观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心理上得到某中平衡,精神上得到某中松弛,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 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是由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匾联、文物等要素综合构成的综合艺术品。其特征是融建筑、山水、花木、匾联、文物为一体,是园林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征。依据这个特征我国古代园林可追溯到西周的苑囿合池。据《诗经》和《尚书》记载周文王的苑囿“方七十里”,掘土造台,在最高处建楼阁,建筑物与水面,高低起伏,相互映衬。这表明西周初年己有人造园林。园林的发展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曾建大型园林,楚灵王的章华台也不小。秦汉时期苑囿中出现了神话意味的仙岛。《三秦记》记载:“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汉武的也曾建过海上仙山。其实,秦汉时期的园林只不过是把宫殿的建筑造于依山傍水之处,讲究“一池三山”或池水堆山之法,并未构成建筑物、山水、文物融为一体的园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爱好自然的野致,在园林制造方面企图创造一种比较朴素自然的环境。晋代一士大夫建造一金谷园,种松柏几万株,河水环其下,水中养鱼,亭台四处养鸟,奇兽怪禽。这个金谷园是晋代私人园林的代表,除私人园林外,皇家园林也不甘示弱。魏文帝造假山园林,叫景阳山。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豪华是相当可观的。此时期的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对后世园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各门艺术的成熟时期,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均有很大发展。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聚土石为山,凿北海引水环三山,山上建台榭回廊”。唐代最有名的园林是唐玄宗经营的华清池,杨贵妃和唐玄宗在华清池留下了许多风流韵事,想必大家有所耳闻。这个华清池至今还座落在陕西临潼的温泉附近。另外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唐代著名的私人园林,这作园林在风景优美的终南山(陕西长安)上,是将自然地形略加整理点缀而成的。

北宋时期的园林集中在洛阳。洛阳的名园众多,形成了所谓城市山林,但正如名人王世贞所言“洛阳有水、有竹、有花,又有树木,但无石”北宋园林中不曾叠石为峰岭,实在是洛阳园林的缺憾。到宋徽宗时期,园林多建于浙江余杭一带,这时建造的艮岳是我国造园史上的一个杰作,艮岳位于余杭凤凰山旁边,因地处京城东北,属八卦中艮卦的位置,故名艮岳,又称万寿山。这座园林吸取并聚合了当时全国名园胜景,奇花异石。此时江南私人园林也很盛行。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园林是临摹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发展的阶段,具有“尽广大而致精微”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园林主要集中于北京。元代知名府宅园林有五十多处。明代园林极为发达,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皆远胜前代。如在北京城内外营造了十几处皇家园林,其中就有北海和中南海。另外有南池子、北池子、南河沿、北河沿,景山公园、清华园等等。到了清代,皇家园林集古代园林艺术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欧园林艺术:在紫金城内有小型园林四座(御花园、福建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在皇城内扩建了三海(北海、中南海、南海);在西郊兴建了园名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总称三山(玉泉山、香山、万寿山)五园。在承德,兴建了依山傍水的避暑山庄。其中最宏伟、最精致的首推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除皇家园林外,明清两代的私人园林也很发达,多集中于杨州、南京、苏州、嘉兴和杭州一带。如今,苏州、杭州的园林仍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

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是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相交替,组成有韵律的景观;二是追求明朗、华丽、优雅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美学原则是:真假、动静、曲直、隐显、大小、远近、情景、主景与背景无不对立统一,由此而构成情趣。

     (1)真假—造园林的基本法则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2)动静—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皆静止。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

     (3)俯仰—园林中的景物,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中国园林不讲究对称,因此俯察仰观,妙趣无穷。

     (4)远近—有些山水耐远观,有些景物、文物耐细看。文物、匾联都是必须近看才能体味其妙趣的。

     (5)小中见大—园林犹如盆景之妙。有诗曰:“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山”。著名的园林很注重把优秀的名山大川之美缩于园内,类似盆景。

  园林之美难以尽数,因为它的美是多方面的,如果你能多到公园里逛一逛,就可以知道山林之美确实能够怡养身心。因为现代公园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园林延变而来。

小结:中国建筑是以土木建筑为主,既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以石为主,也不同于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因此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在土木结构的基础上,追求“适用、坚固、美观”,最底层是屋基,由台基、栏杆构成,栏杆上加以装饰,使它既坚固又美观。在台基上是抬梁式木构架,由木架承担房屋的重量,墙只起间隔作用,亭子、楼阁有的就根本没有墙。柱子、架梁上大都加以装饰,或写上对联,或画上彩图,此即所谓的“雕梁画柱”,把适用、美观、坚固融位一体。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有结构,所谓斗拱,通俗的说法,是在柱顶与房顶之间用若干小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的逐层向外排出的结构,以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都追求如意伸展的造型。古代的建筑,在建筑物之外,还往往建造牌楼、华表等加以衬托,空闲之处,又以亭池草木加以点缀。总之,中国古典建筑在轮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宏伟、旨趣和意蕴。

二、雕塑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在金属、木料、石料、玉器上刻出的形象叫雕刻;用粘土之类软材料造成的形象叫雕塑。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有所不同,从造型上来看,西方雕塑从古希腊以来都是以人体为造型,中国的雕塑决不限于人体,更多的是动物、植物和著名人物。从地位上看,西方雕塑有独立的地位,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基本上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群中的陪衬,或是器血上的装饰。总的来看,中国的雕塑不如西方的发达和普及。但我国的雕塑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雕塑的悠久历史可以追述到原始彩陶,陶猪就是粘土捏成了猪的形状,然后烧成陶器。夏商、西周时期把青铜器铸成饕餮的形状,龙的形状,凤的形状,鹤的形状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塑”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俑陶俑,则是古代塑像的代表作。如秦始皇兵马俑,有人物塑像,马塑像,还有铜铸的兵马战车。俑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雕塑。其实在古代,俑是代替活人活马殉葬的雕塑。春秋以前,盛行活人陪葬,春秋以后逐渐用俑代替活人与活牲畜殉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较早的俑,除秦始皇兵马俑之外,还有春秋末年的陶俑,陕西铜川秦墓出土的一批彩塑泥人俑和彩塑泥牛、泥羊、泥狗和泥鸡等。其中泥人大小约是真人的十分之一。山东临淄一座大墓出土过一批陶舞俑和武士俑。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不少木俑,有的身着服装或彩绘,秦汉至隋唐用俑陪葬之风盛行,墓葬出土的各种俑甚多。如秦时兵马俑,咸阳汉墓的彩俑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它是用彩色釉制作的,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黄、白、绿(或蓝),由于它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加上俑的造型生致力,在我国的雕塑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宋代以后由于纸冥器盛行,木俑、陶俑等在墓中逐渐减少,但明代一些王公贵族的墓中所见彩陶仍然不少。总的来看,我国古代的俑,一般是用木头,石头雕塑而成,或者用软泥塑出来,然后烧成陶俑,也有用金、银、铜、铅等金属铸成的。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俑以外,遍布各地名胜古迹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民间雕塑品也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

我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古建筑群、工艺雕塑。

一是陵墓集群,不管是在秦始皇墓的兵马俑,还是在汉霍去病墓,不管是在明十三陵,还是在清东陵、清西陵,你都会发现满眼的雕塑。

二是宗教集群,不管是在佛寺还是在道观,你都可以看到令我们这些俗人惊奇的宗教造像、绘画、装饰。

三是古建筑群,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所在地,你都能发现作为建筑装饰的雕塑艺术品。在曲阜孔庙,你不仅能看到孔子的塑像,还能看到分排两旁的儒家十二子的塑像。在湖北秭归,你能看到屈原的塑像;在陕西韩城,你能看到司马迁的塑像;在四川锦官一带,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在青海玉树,有文成公主的塑像;在四川江油县,有李白的塑像;在成都西门外,有杜甫草堂和杜甫塑像;在安徽包河公园,有包拯的塑像;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岳飞庙。总之,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群中,必有一个中心殿,殿中必有一些人物塑像。

四是工艺雕塑。主要指小型的工艺雕塑,包括泥塑、瓷塑、木雕、根雕、石雕、玉雕、象牙雕、骨雕等等。其中,教材上没有讲到漆器和腊塑。其实,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己开始使用漆。除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外,还在工艺品上用漆上色或用漆绘成图案。腊塑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一说是从国外引进的。过几年腊塑比较流行。

以上四类,凝结着较厚重的文化内容的是陵墓上的雕塑和宗教场所的雕塑。下面着重介绍这两类。

     (1)陵墓雕塑:

      帝王陵墓是一个雕塑博物馆。在地下有陪葬的陶人、泥人、铜人等,这说明帝王企图把自己现世的享乐与威严带到地下去。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陵墓中大都在石头上雕上龙、凤浮雕形象,让神灵来陪伴自己。在地上,陵墓门前和神道旁大都置以大型石刻,最常见的是石狮、石龟、龟驼石碑(有传说:龟不驼石碑,晚上工匠们将龟埋起来不让它看见,然后将石碑推到龟背上)。有的帝王陵墓的门前和神道上还摆放系列石刻,往往是极有特色的石刻精品。
35#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2:52 | 只看该作者
(2)宗教雕塑

当我们漫步佛门圣地之时,都会发现千姿百态的充满宗教色彩的石塑、泥塑和彩绘。彩绘属于绘画,以后再细说。现在我们只讲石雕和泥塑。比较而言,佛寺比道观更讲究雕塑,当然道观也有雕塑。比如大都有老子及各个神仙的塑像。我国宗教雕塑大都集中出现于石窟和寺庙。其中石窟又可称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叫石窟艺术。

中国石窟艺术自一千六百年前起,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现代古代石窟约一百二十余处,其中最著名的莫高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这些石窟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欣赏古代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广大的艺术殿堂。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相当发达,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驾齐驱。唐代是石窟艺术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莫高窟己有302个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现存53个,还有许多小窟。甘肃天水县的麦积山石窟堪称塑像馆,这里荟萃了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800余尊,分布在194个洞窟中。塑像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诸佛同处一堂,但各具特色。早期的塑像,一般是一佛二菩萨,造型朴拙,额宽鼻子高,眉眼又细又长。嘴唇很薄,不大像中国人。隋代以后的多塑群像,面部丰满,身子长,下身短,鼻子低下,耳朵变大,比例不太协调。到了唐代,塑像雍容华贵,体形饱满,比例匀称,庄重自然。唐以后的塑像更注重反映人物心理,有的低眸凝视;有的含情带哭;有的双眉紧锁,真是千佛千面,栩栩如生。

从我国现存的一百二十处石窟中的佛教雕像来看,各代的佛、菩萨、罗汉、释加牟尼雕塑与当时的人体审美观念紧密相连。如汉魏时期讲究清瘦,以瘦为美,因此塑的佛像也是瘦骨清相;隋唐时期“以肥为美”,唐玄宗因杨贵妃比较丰满而倍加崇爱,因此当时人们塑造的佛像也是圆满丰腴的,女性胖大丰满,男性大耳大腹。以赵飞燕和杨玉环为代表的“燕瘦环肥”的美女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宋代以后讲究人体匀称,因此宋元明清的佛像也较匀称,更讲究反映塑像的心理变化。另外,石窟中的塑像,在一洞一窟之中,必有一个中心塑像,中心塑像大都高大完整,而周围的塑像则小得多,反映出塑像群体中的等级秩序。以上石窟佛像的这两个特点(按审美观造像和体现等级秩序),在陵墓雕塑和古建筑纪念地的塑像中也能体现出来。

透过宗教雕塑,也可以间接地了解它所处的时代特点:南北朝时期的雕塑,体现出一种超脱神情。例如,作于南北朝埋藏的山西云岗大佛——第20窟释迦坐像,不仅气魄宏大,(高14米),体现了很高的塑造技巧,而且大佛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脱神情,好象是把希望和理想寄托于佛教所宣传的“来世”和“天堂”一样,反映了在南北朝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希望得到心灵慰藉的一种渴求。北魏的佛像,清秀洒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度,充满难以言语的智慧。

唐代的雕塑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是天上人间似乎合为一体,宗教雕塑中出现了许多温柔敦厚,富有现实感的神情笑貌。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迦叶、菩萨、天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他们不仅姿态生动,而且性格鲜明,呼之欲出,在这些雕像上所体现出来的刻划人物个性的技巧,常令今人赞叹不已。唐代佛像,肥硕丰满的体态、慈祥和蔼表情成为佛教造像的范式。

到了辽代,由于人们的宗教观念不如以前那样强烈,所以人们在塑宗教人物雕像的时候,往往赋予更多人的感情。山西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像,那优美的线条和身姿,以及秀丽妩媚的形象,已经似乎是人间少女的化身了。

特点:由于中国的雕塑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因此雕塑品总是服从于整体建筑,在帝王陵墓前,帝王的陵墓大,在陵墓四周的石像也比较大,秦始皇墓前兵马俑与真人的比例相似。而在较小的陵墓前,其石像也较小,霍去病墓前的石像就没有秦始皇墓前的俑大。而贵族墓中的泥人、泥马、泥猪、泥狗,都是缩小了相应比例的。在各地的石窟中,有大佛不计其数(四川的乐山卧佛可能是最大的),但大佛周围的菩萨、罗汉总比佛小。这说明雕塑的各种形象本身也有等级有整体的服从性。另外,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比较有两个特点:欧洲的雕塑是通过人体的变化来传达思想情感,他们的雕塑以人体尤其是裸体为主,更注重立体性,让人们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特点之一,中国的雕塑更注重平面性,精雕细刻的是形象的正面,而背面则不怎么下功夫。比如寺庙里的佛像、石窟中的佛像、石刻像都是注重突出正面和左右两面。其实突出平面性并不能显示雕塑的优势,因为完美独立的雕塑应当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特点之二,在雕塑品上着色施以彩绘,则是中国雕塑的另一个特点。西方的雕塑多为汉白玉石,雕塑的颜色通常只是石头材料本身固有颜色。而我国的古典雕塑,往往在塑像的各个部位涂上不同颜色,尤其是在寺庙中的宗教塑像和人物塑像多是彩色的。有了色彩固然能使形象更逼真,但从雕塑艺术角度讲,不着色的雕塑更能看出雕塑的技巧和功夫。因此,我认为,雕塑还是立体的不着色的好。

三、书法

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与稍后的金文,至今己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汉字发展史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基本上都合乎“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原则,属于古文字。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则成为单纯的文字符号,属于今文字。书法家一致认为:字体称为艺术要有两个条件,一求其形体之正确表达,以济实用,二求其赋予了形体以艺术生命。按照这两个条件,甲骨文、金文似乎更重实用,因此,严格说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在秦汉时期人们所写的篆书和隶书开始的。因为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字体基本稳定下来,于是,人们在写字时才开始注重其形态的艺术性。

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主要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下面我们介绍这五种字体的演变过程、特征及著名碑贴。

1、篆:起源于周末,流行于战国时的秦国一带,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汉代开始衰退,习惯上人们指导东周时秦国的石刻称为大篆,将秦始皇时流行的篆书称为小篆。把汉代篆书称为汉篆。大篆的代表作是《石鼓文》(79页)、小篆相传是李斯创造的,其代表作是《琅琊台石刻》、《泰山刻石》。汉篆的代表作是《祀三公山碑》。

2、隶:隶书又称为八分。古文“八”与“分”两字同义,八分之名就是因婚姻法书字体的点、画和结构象八字分别相背而得名的。隶书是在篆书和秦隶的基本上演化而来。到了汉代,隶书得到了广泛采用,经过一百年的时间,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隶书的没落始于东汉末和三国时代。

3、楷:又称为正书,因为楷与正都有标准的含义,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正楷。

楷书起源于魏晋时代,南北朝时分流发展,到隋开始融合,入唐以后,开始成熟。并作为正体字一直流行到今天。楷书与隶书相比,点画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了新的笔画。楷书的发展历史相当复杂。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大量抄写佛经使小楷很快从汉隶中发展起来。到三国时己相当成熟。曹魏时的钟繇,人称“楷书之祖”,他是一个从汉隶转到楷书的一个关键人物。到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已经找不到一点隶书的痕迹,成为标准的小楷。唐朝是楷书书法的鼎盛时期,太宗李世民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置书学博士,并开馆讲学。使得楷书迅速成熟起来。唐代楷书的主要代表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欧阳询的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代表作是《多宝塔碑》,柳公权融合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风格特征,创立了柳体,其代表作是《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现在的书法爱好者,大多以“欧体”、“颜体”、“柳体”为典范。晚唐以后,楷书就难以为继了。

4、草书:每一种正体字都有它的草体,篆书的草体叫草篆,隶书的叫草隶,草篆和草隶在书法史上地位不高,而正楷的草体却占有很高的地位。正楷的草体叫草楷或今草,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的可称为行草,草书之上还有狂草。

草书的发展,从汉末到魏晋的草书,还带有隶书的味道。到东晋,经过王羲之的“变体”,才脱胎换骨,成为今天草书的样式。唐代,王羲之所开创的今草传人有怀素和孙过庭,怀素是一个和尚,他以蕉叶勤学苦练,以至“秃笔成冢”。他的传世之作有《圣母贴》、《自叙贴》、《千字文》、《苦笋贴》。孙过庭的代表作是《书谱》(112页)。张旭,号称草书之圣,代表作是《古诗四贴》(110页)。明末清初,有张弼、徐渭的草书盛行一时,但总的来看,草书名家还是唐代三大家:张旭、怀素、孙过庭。

5、行书

关于行书的源流,有不同的说法。实际上,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艺术。

就行书而言,应当首推东晋的“书圣”王羲之。他精通各种书体,尤其擅长正楷和行书。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在行书方面,宋代的苏、黄、米、蔡也很有名。人称行书四大家“宋四家”。苏是苏轼,(118页),其代表作是《寒食诗贴》,还有《祭黄几道文》等。黄庭坚的代表作是《松风阁诗》、《经伏波神祀诗》。米芾的代表作是《多景楼诗贴》、《芜湖县学记》等。蔡襄的行书特点是“无一笔无来处。”

元代的书法大家是赵孟  ,是画家,又是书法家,他的正楷、行书、隶书、小篆无不精通。有《六体千字文》、《四体千字文》、《真草千字文》等。

  清代乾隆十分喜爱书法,他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切》、王献之的《中秋贴》、王  的《远伯贴》三部希世珍品,收藏于养心殿一小室内,名之为“三希堂”,乾隆十二年,又选书法精品与这三部汇总成一部丛贴切,通称《三希堂法贴》,收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共135家340件楷、行、草书作品,皆刻工精细、字字传神,是现代练习书法者必须临摹的字帖。

四、绘画

中国绘画,就其审美原则、情趣、风格、技法等等而言,具有完整而独特的体系。

中国绘画的历史沿革。

1、原始彩陶和青铜纹饰,可以看作是中国绘画的起源。他们确定了中国绘画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各类绘画的初创期。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墓中的漆画奁上的图画,描绘有许多人物,而且栩栩如生。战国楚墓出土的币帛画,所画妇女和龙凤的图案已经很传神,注重人或物的整体形象在画中的位置。秦汉时期的壁画、帛画、漆画、画像石、画像砖都很发达。秦汉宫廷壁画盛行,有专门的画家在宫廷绘画,绘制帛画,当皇帝选美女时,宫廷画师先画人头像,于缣帛之上,皇上据画选妃。

3、魏晋绘画,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宫廷绘画、佛教绘画和文人绘画几个方面。现存的几个有名的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窟等都有魏晋时期的壁画,即宗教壁画。另外,在宫廷也有壁画,东晋时期顾恺之,发展了现实中的名人肖像画,代表作是《洛神赋图》(22页)。随后,出现了陆探微、张僧繇等一大批画家。

4、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这是和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在唐朝,从事绘画的艺术家有四百多人,科目也越分越细,如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鬼神画、鞍马画、建筑画等。吴道子最享有盛名。王维能画能诗。此时的民间绘画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一时代的成就是空前的。

5、五代、西蜀、南唐都设有画院,为我国正式设立画院之始。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我国绘画水平的高峰。宋代皇家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开始对各种题材进行专门化的研究和创作。反映现实的风俗画、肖像画、描写古代事件的历史画、描绘河山的山水画以及富丽堂皇的花鸟画,都如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此时的杰出画家层出不穷。李成的山水画、范宽的大山画,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等等都非常出名。特别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传世珍品。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法常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6、元代文人画发达。普遍出现了诗、书、画、印四者巧妙结合的作品。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富有文学气息,也更富有民族特色。元代的山水画成就最高,赵孟  画人物、山水、马、花木都很精神刻,黄公望、王蒙、吴镇、钱选等画家都在画史有名。元代的民间画工较前有比较大的进步。

7、明代市民兴起,民间绘画较盛行,版画得到发展,出现了浙派、江夏派、吴门派等不同流派。人物画家有仇英、陈洪绶、徐渭等。市民绘画大量出现在小说、戏曲读本的插图中。

8、清代的民间年画开始大行其道。宫廷绘画也远比明代繁荣,这时候的山水、花鸟更为精美,弘仁的《黄山真景册》五十册,画出了黄山五十处美景。石涛的云、郑板桥的竹名驰天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有名有姓的画家就有七千五百多人,要想一一介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有选择地介绍以上几位。

(二)中国古代画大致可分为五类。

1、宫廷绘画

是指出现在宫廷墙壁上的壁画和挂在宫廷上的图画。就题材而言,有的是绘制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画,反映宫廷生活的画。如唐代宫廷画师阎立本,他能画佛像、人物、山水、最擅长肖像画。《秦王府十八学士驾真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太宗步辇图》均为刻画帝王或反映宫廷生活的名作。阎立本画的《萧翼赚兰亭图》现存于东北博物馆,是一幅反映唐太宗令萧翼去和尚手里骗王羲之      《兰亭序》真迹的故事。宫廷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被称为百代画圣的盛唐画家吴道子绘画技艺高超,作画神速,如他画的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风光画就很有名。

2、文人绘画

文人绘画的要旨是抒情达意,其最高顶峰是水墨画。文人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最高,他们的绘画虽因画家的情趣境遇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但共同的特征是追求写意传神,以形写神,但又不失掉生活的真实性。就题材而言,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其技法有工笔、写意、钩勒、水墨等。文人绘画往往与诗文、书画、篆刻相得益彰,形成独有的艺术特征,文人绘画所使用的材料为中国特制的毛笔、墨、砚台、宣纸、绢等。

3、宗教绘画

宗教绘画出现于寺庙和石窟之壁,多为彩色壁画,宗教绘画的精神是壁画,从公元前四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起,反映宗教生活的壁画就开始出现,现存著名的壁画群有甘肃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岗石窟和天龙山石窟,还有河北峰峰的响堂皇山石窟,石家庄西北角的毗胪寺也有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甘肃莫高窟,存有480个洞窟,包括从北魏至元代的2400尊塑像和长工达25公里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可分为各种经文故事,释迦牟尼生前事迹。这些壁画多为民间艺人所做,唐代画家吴道子也曾在长安、洛阳两地寺庙作壁画300余间。

4、市民绘画

主要指的是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在明清小说中,在元明杂剧中有一些表现市情趣的与小说,戏剧故事内容相连的插图。如《窦娥冤》、《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古装本都有版画插图。

5、民间绘画

民间绘画表现平民百姓的愿望,在题材上主要反映民间习俗,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指年画。年画流行于明清时代,多为木版水印,含有祝福的意义。如财神、门神、送子图、福寿图等。颜色多用大红、桔红、黄、绿等。年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现代年画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广东佛山、四处绵竹等的年画最为有名。

(三)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 :

第一,散点透视。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靠迁入对象之中,以深切体会对象的情感和状况。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这种手法,重在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其优点是灵活性大,可以把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出现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完整地表现在一幅画内。而西洋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画面上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描写视力以内的景物。近似于摄影,立体感、真实感强。

第二,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即“神仪在心。”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一目了然。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唐代吴道子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把嘉陵江300余里山水风光在大同殿的墙壁上画了出来,这就是因为他饱览了当地风光而胸有成竹、神仪在心的缘故。

第三,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着重形似,更着重神似,而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为了取得传神的效果,必要时可将所画对象的形貌进行变异,苏东坡的“论画”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如宋代仕女图,就很夸张地把女子的画成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嘴一点点,把旧式美人的神态和阴柔之美显示其中,这就是遗貌取神的原则。

第四,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中国绘画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阳光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设色比较单调,主要是用平面色彩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不同。

骨法用笔,骨法是指人的骨骼之有力架势。表现在画面上,是讲究轮廓的勾勒要刚健有力。(中国绘画六法,不介绍。)

总之,中国绘画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国画、京剧、中医、武术),其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绚丽多彩的民族特色矗立在世界绘画之林。

五、音乐(教材248页)
36#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3:12 | 只看该作者
(一)中国音乐的历史沿革。

中国音乐的起源以关是从古书上看到的记载。不少古书记载了远古时期祭祀、宗庙、大典仪式上“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的场面。近几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证实了古书上关于音乐的记载是属实的。1993年3月28日光明日报 有一篇张居中写的 中国第一笛 文中说,河南舞阳县发现了十八支音孔的骨笛,经考证这些骨笛距今以有八千多年。经测音,这些笛子已具备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用来吹奏小白菜(河北民歌),声音脆亮动听。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中国音乐起源于六千年至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当然我们下这个结论,决不是仅仅以几支骨笛为依据。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原始社会的埙。埙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在远古时代,埙是作为一种主要乐器而存在的。埙的形状有:管状、橄榄状、鱼状、圆锥形等。其顶部皆有吹空=孔,音孔一至六个不等。按质料可分为陶、石、骨、玉四种,以陶埙为最多见。近几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现了相当数目的埙。出土最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椭圆形一音孔陶埙。西安半坡发现了两件一音孔陶埙,经测音,可知出小三度音程。发现最多的是甘肃玉门,共出土20多件。均作鱼形。其中有9件为三音孔。经测定可吹出四音。在河南郑州和安阳不少远古期的埙。由此可见,我国的音乐起源于远古时期,主要乐器的埙和骨笛主要是在各种仪式上演奏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音乐形成了独奏的体系。春秋战国音乐已相当发达。据史料记载依据传世与考古发掘的乐器,这时的乐器以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几类。

打击乐中,有铜鼓、木鼓(以动物为皮革)铙、磬、钟尤其是编钟。

1、编钟:

1978年3月,湖北随县曾候乙墓中出土了一批古乐器,其中的编钟轰动了中外。此套编钟共64枚是战国时期发现最多的一组编钟。编钟分上下三层。上层编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是编钟的主体,也分三组。经过专家测定,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音乐界人士曾完全用出土的这套编钟,奏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中央电视台和电台通过电波传向世界。引起世界轰动。编钟出土证明古代音律发达。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依照中国特有的七音阶十二律制造了编钟比同期西方的音律发达后来落后了主要是应为没有把音律符号化。

2、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攻和宴会、祭祀。商代至战国时期,主要是铜鼓。目前见到的铜鼓最珍贵的有两件。一是解放前出土于陕西凤翔的商代传世品“双鸟饕餮纹鼓”。另一件是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另有大量铜鼓出土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春秋时期的铜鼓。古人铸铜鼓是为了象征权利和财富。这些铜鼓除用于祭祀、宴乐及伴奏歌舞外,还用于赏赐和进贡。演奏时,一人击鼓,另一人手持木桶对鼓底,以增强鼓音的共鸣。

3、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打击乐器。

4、  铙: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5、  钹:即大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式的音乐体系。音乐种类繁多,吹奏乐(埙)、弹拨乐(古琴)、打击乐样样具全。经测音,这些乐器特别是编钟、编磬己能演奏五音阶和七音阶音乐。所谓五音阶,即指:

宫、 商、  角、 徵、  羽——阶名

1     2     3     4     5——简谱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七音节

其中“变徵”、“变宫”在古书里有不同的解释。传统古籍材料中把五声叫正声,把随音阶形式的差别而改变位置的另外两个音叫做二变。我国现在关注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创造了七音节体系,也创造了五音阶体系。这两种音节体系是整个古代一直遵循的。我们现在通行的简谱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

从秦汉开始到清代,中国音乐沿着春秋战国时期奠定的基础,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在乐器方面:吹奏乐有了(1)排萧,汉代以后大量出现,既有单个的萧,又有排萧,这在汉唐的壁画及石刻中经济可以看到,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有排萧(见6页图)。(2)笛:竹笛最早出现于汉代,可能是张骞出使西域引入的,后代一直沿用。(3)唢呐:属双簧管乐器,最早出现在波斯、阿拉伯,明代正德时期传入中国,现在一直流传至今,明清时期,唢呐广泛普及,既是民间最常用的乐器,又是戏曲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种伴奏乐。(4)笙:一种簧管乐器,周代出现,后代不断改进,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十九管等多种,唐宋时期基本定型,有十三—十九管簧(32页图)。(5)竽:战国至汉代广泛流行,至宋代失传。今几年出土的汉代百戏陶俑、石刻形象中多有吹竽形象。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竽一件,通高七十八厘米,竽头竽嘴为木制,竽管十二根。成语中有滥竽充数,说竽即可独奏又可合奏。

先秦以后的弦乐主要有:(1)琵琶:拨弦乐器,公元前214年,秦朝筑长城时,秦人创造了一种与音箱类似的弹拨乐器,叫琵琶,公元前105年,我国出现了汉琵琶,唐以后的琵琶与现在的相似;(2)箜篌:弹拨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汉代的空篌是横弹的,据说是汉武帝的乐人创造的。而竖篌逐渐发展为竖琴。(3)琴: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琴在西周时期广为流传。早期的琴,有五根弦。目前我国最早出土的琴,是曾候墓出土的两件,一为十弦,一位五弦,琴身由整块木头雕成。汉代琴为七弦琴,后也多为七弦琴。(4)瑟:出现于周代,仅能弹散音,即一弦、一音,春秋战国蚨的瑟多为25弦,近几年出土的瑟都是25弦,曾侯墓出土的瑟有12件。(5)筝:秦代己有筝,筝与琴相似,但比琴小,在汉魏之际,筝是主要乐器,多为十三根弦,唐代至清代的筝一直是伴奏乐器,也可独奏。(6)忽雷:出现于唐朝,形状为龙首,长柄、梨行音箱,蒙蛇皮,两轴、两弦。唐代以后不断有人仿制(15页图)。

秦代至清朝的打击乐器是在夏至战国的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此不作介绍。

秦至清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名曲,现在选几首介绍给大家(教材250页):

(1)《高山流水》:琴曲,内容根据《吕氏春秋》中俞伯牙鼓琴的故事。伯牙在琴曲中,先表现高山,又表现流水,他的好友钟子期都能深刻领会,后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他的坟前把琴摔断,以示从此无人能听懂琴音,后人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明代朱权编校的《神奇秘谱》记载了《高山流水》的曲谱,实际上是宋代以前的人创作的。清代琴曲家张孔山弹奏的《高山流水》增加了许多滚沸手法,借以增加水势湍急、波涛汹涌的艺术效果。在音乐界人们长以此为例。证明琴曲很早就可以独奏。

(2)《萧湘云水》:南宋浙派琴师郭楚望所作。该曲流露出作者对国事日危的关切之情,成功的表现出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乐曲借九嶷山为“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了知识分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生不逢时的感叹。曲中大音段急促跃进,不同音色交相呼应,表现了云水激荡、奔腾翻滚的景象和作者激动不安的忧愤之情。现存琴谱达五十余种,明代原为十段,清代发展为十八段,经过多人加工,艺术更加成熟。

(3)《十面埋伏》:琵琶曲。乐谱最早见于近代直隶华秋苹编《琵琶谱》,该书中假托《十面埋伏》是隋代秦汉子所作,但真正的作者难以考证。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楚军号称十万大军,汉军将领韩信自知兵力不足,他先是让士兵唱楚歌瓦解楚军人心,唱走了楚军六万兵马(四面楚歌),后用四面埋伏的阵法,让楚军分不清汉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最后,项羽自杀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汉朝。这首乐曲再现了两军决战的情景。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首曲目外,《中国音乐辞典》中列举了五百多首古代名曲,其中,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有乐曲《大风歌》,表现汉高祖刘邦同家乡父老歌唱助兴的情景。《酒狂》是古琴曲,魏晋南北朝时阮籍所作,借景抒情。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有乐舞《秦王破阵乐》,表现的是李世民征战之中勇往直前、大破敌军的英雄气慨,此曲有歌有词,4 人伴舞。宋元时期的代表作有古琴曲《平沙落雁》。其它诸如《阳春白雪》、《阳关三叠》、《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曲目,也都流传甚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霓裳羽衣曲》。天宝四年,唐玄宗册立杨太真(女道士)为贵妃所作。“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因此该曲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相传为李隆基所作,可见李隆基的音乐造诣颇深,当时有“梨园领袖”、“八音之领袖”之称。白居易有一篇文章叫《霓裳羽衣舞歌》,详细描绘了这套大曲的曲式结构,似乎该曲配以舞蹈,演奏此曲要用金、石、丝、竹等多种乐器,全曲共有12段,演唱时间相当长。1938年陕西省歌舞团曾对该曲加以整理,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了《仿唐歌舞》。其中有《霓裳中序第一》即全曲的片段。

以上介绍的是中国音乐特别是乐器的发展历史,这些内容是给中国音乐分门别类和把握其特色的基础音乐分类。从分类中仍可发现中国音乐的沿革过程。

     (二)按音乐功能,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仪式音乐,即用于祭祀、宗庙、大典,也包括宗教寺庙的仪式音乐。最典型的仪式音乐是古代的礼乐和春秋时的钟鼓之乐。在祭祀、宗庙、大典礼仪等活动中,借助音乐来体现特定的气氛,区别君臣、父子、上下、亲疏尊卑的规范。在不同的仪式上所使用的乐器,演奏的曲子、排列的歌舞队伍等不尽一致,各有等级森严的规定。比如,使用多大的铜鼓,悬挂多少磬,木架上摆放多少铙,都有规定。他们演奏的曲子一般肃穆庄重,节奏缓慢,主要是想借助音乐体现出特定的气氛。用音乐来体现一种思想和意识形态,来烘托特定的气氛,对中国后代影响极大。比如,受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的影响,当今在接待外国首脑时演奏国歌,重大会议上演奏国歌及国际歌,领导人追悼会上演奏哀乐等等。由此可以推知古代仪式音乐的用途和特色。

二、宫廷舞乐:又称燕乐,宫中乐。帝王在宫中饮宴,游乐时,舞女跳舞,歌姬歌唱,乐师演奏。由于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宫中乐”使用的乐器是最先进的,最完美的,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即为楚王宫中乐器。唐代的霓裳羽衣曲着则是乐师为玄宗选贵妃而特意编的舞蹈曲子。现存的不少古代曲子实际上是当时宫庭舞乐。汉代的琴曲《文王颂》起先在宫中演奏,讲文王在渭水之滨访贤士的故事。宫廷舞乐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非常优美的名曲。

三、声乐。声乐这个概念在古代音乐理论中一般用来泛指音乐、音乐活动,又长指规模比较盛大,兼有歌唱和乐舞的音乐,现代所说的声乐,指用人的嗓子演唱的音乐。依照现代人对声乐的理解,来分析古代音乐,它包括的范围就非常大了。首先上至诗经下至唐诗宋词,都是可以吟唱的。其次,宫廷音乐中,除用乐器伴奏外,往往还有宫女用嗓子歌唱。因此不少宫廷乐曲都是可以演唱的,古人认为,用嗓子吟唱比用乐器演奏更能体现音乐的美妙,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即人的嗓子。可见宫廷音乐也很注重声乐。再次,青楼歌曲,民间小曲也是以声乐为主。在古代不少餐馆,妓院都有专门的歌姬,她们卖艺不卖身,以歌唱弹曲为生。这种场面大家从反映古代生活的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只可惜她们所歌唱的曲子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民间俚曲倒是流传下来不少。在民间俚曲就是民歌。现存《诗经》中的国风,就是西周至春秋十五个地区的民歌,你所见到的《诗经·国风》只是唱词,曲谱己无从考查。这以后的汉乐府民歌,如《十五从军歌》、《焦仲卿妻》,在汉代也是在民间传唱的。唐代的曲子,明清小说也是可以歌唱的民歌。现在仍然在民间传唱的民歌陕西《信天游》、《脚夫调》、川东山歌《摘葡萄》等等,可能也是清代以前在民间传下来的。当然这些民歌的作者和产生时代时代是无从考察的。由此可见,民歌也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独奏器乐。独奏器乐是不需要伴奏就能独立地演奏曲子的器乐。中国古代的许多乐器是可以独奏的,比如编钟、编磬、琵琶、琴、瑟、筝、二胡、笛子、箫等,并且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独奏曲。如琴独奏曲《高山流水》、《潇湘水云》,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还出现了一些在音乐史上有名有姓的独奏家。如魏晋时期的嵇康博学多才,既是文学家,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是琴家,音乐理论家。理论著作有《声元哀乐论》,独奏琴曲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等。朱权,明代琴家、戏曲家。明太祖第17子,花了12年时间,编成《神奇秘谱》,为现存最早的琴谱集子,共有宋代至明代的六十四个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琴独奏家、琵琶独奏家,可惜没有几个有名有姓的歌唱家。可见古代更重视独奏器乐。

五、民乐。即民俗庆典中的音乐。在民间遇有婚丧嫁娶等活动。往往也以音乐来烘托气氛。比如从古代直到现在,婚丧嫁娶活动中要吹喇叭、唢呐、排箫、还要敲鼓、打锣。民俗庆典,多以吹奏乐和打击乐为主。此外,少数民族花会、耍歌堂、秧歌、花灯、跑旱船、拉花、春牛舞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歌舞活动,也都有悠久的历史,应该算作民乐的组成部分。

(三)中国音乐的特色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那么中国音乐有那些独特的风格呢?

    第一,旋律为主。音乐的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以及和声、配气、对位等。所谓旋律,就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的运动。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西方音乐特别是声乐,更讲究和声和配气,唱出来的歌曲给人以深厚之美。他们的歌剧是最能体现西方音乐的特色的。中国古代最发达的纯音乐是器乐,如琴曲、琵琶曲、筝曲、笛子曲等等。这些纯音乐的器乐所表现的主要是旋律的线条美,用旋律来艺术的再现生活。听着琴曲《高山流水》,通过琴曲旋律的变化,我们就仿佛置身于深山穷谷、茂林修竹、涓涓流水的景色之中;听着琵琶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旋律的变化、通过琵琶模拟再现的声音,我们就仿佛置身于两军交战、声动天地、人喊马叫、兵戈相撞之中。总之,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统治地位的器乐,主要是通过音乐旋律来打动人的,或悲或喜、或苦或乐、或怒或怨。中国古代的弦乐最能表现旋之美。

第二,节奏喧泄。节奏的含义有两种。广义讲,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如在歌舞过程中组织的好,配合的好,叫作有节奏的歌舞,这里的节奏就包含着协调、平衡和律动。狭义的节奏,就是音的长短关系。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打击乐起始早占有重要的地位。编钟、编磬、铜钟、排鼓、铙锣、拍板等等,都是古代的主要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可以独奏,可以伴歌伴舞。人们在演奏这些打击乐器时,通过敲打有节奏的节拍,使人们的情绪激动,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领域,使人振奋,使人陶醉。从而获得美感享受。在中国古代,不仅在宫廷音乐中大量使用打击乐,而且在民间音乐中也大量使用打击乐,甚至在两军交战中也鸣鼓敲锣。究其原因,无非是借助打击乐的节奏,组织动作,协调行动,振奋人心,宣泄情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表现的主要是节奏之美。

第三,理性之美。古人曰:“诗言志,歌咏怀”。就是说歌舞更强调表现人的内心情怀,但即使是情怀的表现,也要“发乎情,止乎礼。”因此,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是合乎礼节、充满理性的。孔子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经诗、礼、乐的形式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合乎礼法。《大风歌》、《秦王破阵歌》,都是充满理性精神的歌舞。象阮籍的《酒狂》,虽然借助酒兴,喧泄内心的不满,但仍然包含了理性精神。

六、戏曲

(一)戏曲的历史沿革

中国戏曲是指中国的传统戏剧。

汉代的百戏,可以看作中国戏曲的萌芽,首见于汉代。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代,百戏己相当盛行,包括杂技魔术、武术、幻术以及某些民间歌舞、杂戏等。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有对百戏演出场面的描写,他描写了当时流行的《湘妃怒》的情景:“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婉…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说明了当时的戏曲表演已经相当精湛。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也记录了汉以来百戏节目及其发展过程。另外,一些陶俑也塑造了汉代百戏的演出场面。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乐俑”,是汉代五个百戏演员,两人吹竽,三人鼓瑟的场面。

唐代的帝王崇信佛教,允许佛教自由宣传,佛教徒用讲唱的方式对听众宣讲佛理,这就是“变文”,后来,“变文”为文人们所采用,用来讲唱民间传说的故事。象“伍子胥过昭关”,“昭君出塞”等都是通过这一类形式流传下来的。“变文”对后代的弹词和戏曲有很大的影响。唐代中叶,在都市繁华和音乐发达的基础上,产生了“参军戏”。参军戏是各种伎艺(滑稽戏、傀儡、皮影、歌舞、杂技、武术等的泛称)与百戏意义相近。有些可作单独节目演出。但只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又说又唱又表演来叙述故事。当时以宫廷为中心的帝王,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常常在宫廷梨园中演出参军戏,繁华都市中的富豪巨商也广设歌台戏院,令伎人演出参军戏。总的来看,唐代的参军戏还不是人们所说的“真戏曲”,因为这种参军戏,有歌舞、有说唱、有武术,但都是以第三者口吻来咏唱和叙述故事的。没有“真戏曲”中的角色,是戏曲的萌芽。

宋代的南戏是元杂剧的前身,成就较高。南戏是指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为区别北方的杂剧而成为南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当地人称为戏文。关于南戏形成的年代,大约是在宋宣和年间。南戏是由温州地方的民间歌舞,吸收了宋杂剧和其他民间伎艺、融歌舞、念白和插科打诨于一体,所用音乐是南曲,已具备了戏曲的主要要素,但是也无角色。宋代南戏传世很少,仅有《永乐大典戏文》中所列三种。宋代南戏中戏曲的形式已初具规模。

金院本是金代的一种戏曲,剧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前代均无)用大曲演唱。剧中模仿表演各种社会职业的人物。如和尚、秀才、算命看相者、农夫等等。反映的生活也更广阔了,表演技艺也更成熟了。后来元杂剧,即脱胎于金院本。宋金时也有清宫调,这是一种大型说唱形式,因歌唱部分由多种宫调不同的曲牌所构成。因此称清宫调。清宫调体制宏大,音乐丰富,又说又唱,标志着我国说唱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戏曲,说唱的发展影响教大。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精华。元代把戏曲艺术推行了高峰。杂剧臻于完善,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元杂剧是一种以人唱曲为主的戏曲,所采用的音乐称为南曲。剧词、音乐的结构十分严谨。一本戏通常分为四折,外加“楔子”演出形式,如元代《窦娥冤》开头的楔子:“‘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这种戏,全剧只由主角一人歌唱,其它角色只是说白,可见这是一种由说唱故事转化为扮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剧中主唱的男主角称为“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杂剧的剧目可称为“末本”和“且本”两种。元杂剧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极多。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德辉的《倩女离魂》。这些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戏剧史上影响很大,有不少作品改编后至今尚流传在舞台上。元杂剧的歌唱艺术也有很高成就,不少知名演员都是出色的歌唱家,如名重一时“珠帘秀、梁园秀、陈婆惜”等。关汉卿可与同时代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媲美。

到了明代,杂剧逐渐衰退,传奇代之而起为主要的戏曲形式。传奇盛行于明代与清代前期。所以又称清传奇。比起元杂剧来,篇幅长大,一本戏往往分为数十出或十折,每一出(折)戏曲情节的组织、乐曲的联套布局、以及词句四声的和谐、韵、脚的流畅等,都极讲究,并且非常重视曲词的可歌性。传奇的代表作品有明代高则成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清初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作是昆曲和京剧,昆曲又称山腔、昆腔或昆剧。最初是在元代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清唱。元代有位叫“顾坚”的,就以擅唱此调闻名。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和传奇作家梁表鱼改编了新的昆曲。比如伴奏乐器兼用笛子、笙、箫、琵琶,创作了传奇《浣沙记》,随后昆曲扩展到江苏各处。后来昆曲戏班入京,成了皇家大戏之一。昆曲在舞台艺术上继承了古典戏剧的遗产,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音乐和表演,说白都有独到之处,因此自明清以来数百年对许多地方剧种有广泛深远的影响。现在仍有不少昆曲仍在演出,如昆曲《牡丹亭》。整理改编的昆曲有《十五贯》、《墙头马上》等。由此可见,昆曲是我国古典地方戏当中最优秀的。

七、京剧:

流行于全国,来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徽调和汉调。安徽的徽班于清乾隆55年进京,汉调艺人于清嘉庆年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了早期京剧。因此在京兴起,具有北京语音特点,故名京剧。京剧自清代以来剧目己有“三千八百出”之多,有的是歌颂民族英雄和民族气节的,如《苏武牧羊》、《文天祥》;有的是表现反封建压迫和礼教的,如《打渔杀家》、《野猪林》、《闹天宫》、《宇宙峰》、《白蛇传》;有的是歌颂抑恶扶善的,如《侧美案》、《四进世》;有的是歌颂忠贞爱情的。如《孔雀东南飞》;有的是反映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如《完璧归赵》、《鸿门宴》、《霸王别姬》、《空城计》等。建国以来整理改编的有《将相和》、《海瑞罢官》、《十五贯》、《穆桂英挂帅》等等。
37#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3:18 | 只看该作者
在唱调上,京剧是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本句式的唱词,以西皮、二簧等板腔体为主要腔调。

在乐器上,京剧场面用京胡、二胡、月琴、月笛、唢呐等管弦乐和鼓、锣、铙、等打击乐器伴奏。

在角色上,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义与邪恶、文戏与武戏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即男性主角),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旦(即女性主角)。又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除老旦和彩旦外,其它都用小噪(假声)唱念;净(即脸上涂成五颜六色的次要人物,故又名花脸)。根据性格和身份,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丑(即扮演风趣幽默或阴险狡诈一类的角色),其中的人念做兼唱的文丑,扮演念和武打的为武丑。丑角好比“味精”,提味而已。

在表演手段上,京剧的表演,唱、念、做、打、翻五功并重,表情与身段兼顾,运用程式化的表演方法,程式化的表演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

京剧与其它传统戏曲相比,历史较短,从乾隆55年进京不过短短二百年。1995年全国举行徽班进京二百年纪念活动。实际上是纪念京剧诞生200年。然它却是我国三百多个剧种中艺术风格与表演体系最为完整、最为成熟而影响最大的剧种,人称“国剧”,京剧在二百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其中在演唱和唱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就有几百人。生行的艺术家有:程长庚、余三胜、张三奎、谭鑫培、汪笑侬、刘鸿声、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等;旦行的艺术家有:时小福、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净行的艺术家有:何桂山、金秀山、刘永春、金少山、裘盛戎、小生行的有徐小香、姜妙春、叶盛兰等。其中,在国外影响最大的是梅兰芳。由于梅兰芳等京剧表演艺术家访日、访美、访苏获得极大成功,中国京剧使为世人所知,外国人称“中国京剧,是世界第一流艺术”。

八、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戏曲的第一个特征是综合性。(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的戏曲要求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翻等综合艺术手段进行表演,在演出中把音乐、舞蹈、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唱”在戏中居于首位,人们一般把看戏叫做听戏,演员演出叫唱戏,可见“唱”在戏中的地位不一般。一个演员应当是一位声乐家,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曲腔和板式,还要掌握四声、五音的规律。并且通过这种规范的吐字、发声、用气等方面的技巧,把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他们在不同情景下的思想,清晰而优美地表现出来。不但要唱得“字正腔圆”,使观众听懂每句唱词,而且要唱的荡气回肠,激动人心。让观众受到感染,得到声乐美的享受。“念”需要演员具有“嘴皮子”的功夫。要使台词达到清脆洪亮、清晰爽朗、感情真切的目的。演员的念白,有时是韵文,有时是标准普通话,有时是方言,均为语言精华。“做”,是戏曲表演身段和表情的统称。在京剧表演中主要体现在“手、眼、身、步”四个方面。手式有虚指、怒指、弹指、搓手、摊手、拍手、按掌、抱拳等式类,用以表现各种情绪和神态。眼是指眼睛和眼神的表演,用转眼、笑眼、媚眼、怒眼、泪眼、叙视、鄙视等来揭示人物内心感情,“身”是指身段。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躺如弓,行如风。”身段包括:甩发功、甩袖功、手帕功、扇子功、纱帽功等等。“步”指舞台上的各种脚步。老生走八字步,文丑走摆步、武丑走矮子步、老旦走鹤行雀步、武生走跨腿颠步。还有鬼魂行的魂步等等。这一系列表演身段和表情的“手眼身步”,实际上体现了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和定型时的雕塑美。“打”指表现剧中的两军对阵和持刃格斗。京剧中有许多表现打斗的场面。打斗包括拉开、会阵、起打、交战、追过场、耍下场、亮相等场面。打斗过程除向观众显示演员的武功特技之外,还显示出舞蹈之美。“翻”指演出中翻跌技巧,俗称跟头。借以显示演员的腰功。总的来看,“念唱”为听觉艺术,通过念唱展开戏剧矛盾,吸收小说的情节技巧再现在舞台之上,“念”取散文、韵文、和白话之精华。再现在舞台之上,唱的是韵文(如京剧为七字或十字为一句押韵)把诗、词、曲融为一体再现在舞台之上。“做打翻”为视觉艺术,吸收绘画、雕塑、舞蹈艺术之精华再现在舞台之上。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仅以戏曲的唱念、做、打、翻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它是把音乐、文字、舞蹈、雕塑、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戏曲是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大展示。

戏曲的第二个特征是程式化。中国戏曲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剧种中都逐渐地程式化了。1、在角色方面,京剧中的生、旦、净、丑把角色程式化了。生为男性主角,旦为女性主角。2、在脸谱方面,中国戏曲常用面具或各种颜色给演员画脸谱。一般来说,红色表示血性、忠勇、正义;黑色表示刚毅、耿直;白色表示多谋、狡诈;紫色表示稳重、老练;黄色表示干练、凶狠;蓝色表示凶狠骄横;绿色表示倔强、残暴等等,神仙鬼怪多绘为金黄色,京剧中脸谱甚多,主要有:水白脸—善于弄权或奸诈阴险之人物,如曹操。三块窝脸—黑色眼窝、眉窝、鼻窝,印堂勾黄色,表现其性格忠厚倔强。有的是三窝勾白色,表现其傲慢、刚愎自用,三块窝脸谱有多种。十字门脸谱—眼窝和通天鼻柱成十字形,表现老年人虽老迈,然而气血尚在,体魄犹键。蝴蝶脸谱—眉窝象蝴蝶,表现风趣人物。如张飞、李逵等都是这种脸谱。相形脸谱—是一种以飞禽走兽的相形勾画在脸上的脸谱。如《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勾画“倒栽桃”的脸谱。总之,不同剧种有不同的脸谱勾画,难以尽数,但肯定脸谱都是代表某种类型人物。它是程式化的。3、在唱法分类上也是程式化的,如老生用本嗓,老旦、彩旦用宽厚高昂的本嗓演唱,而青衣、花旦要用小嗓。4、在表演手段方面,也就是唱、念、做、打、翻方面,也是程式化的。比如演员走的步子,走垫步、趋步、滑步表示急切心情,走跨步、辗步、表示安闲,东倒西歪的步子表示醉酒等等。程式化的动作,例如骑马的动作程式:带马、扶鞍、执鞭、勒马,实际上是生活大大的美化了。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原是很平凡的,如举手、抖袖子、起立、坐下、起路、行船、走马,大家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好看的,但经过加工程式化以后,一招一试,举手抬脚都舞蹈化和雕塑化了,好看多了。程式剔除了生活原型中粗糙和不美观的部分,对富有特征的部分加以适当的夸张,使它更富于多样化、统一、和谐、对称和节奏。另外,程式化的表演对于常看戏的观众来说,由于非常熟悉它,所以更加喜欢它。

中国戏曲的第三个特征是虚拟化。所谓虚拟即利用舞台的假定化,通过夸张的变形来表现生活。戏曲反映生活多用虚拟手段,舞台上的场景多靠演员的动作表情表现出来,演员好象一个魔术师,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就可以突出各种各样的事物。演员扬扬马鞭就表现骏马奔腾。中国戏曲特有的程式化和虚拟化,体现了我国戏曲的特色,也是它吸引人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主要因素。

中国戏曲的虚拟化与西方戏剧模仿写实的观念有巨大区别。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       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气韵、虚实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气”有一个由哲学的宇宙生命本原之“气”,到艺术本体之“气”的演变过程。“韵”也有一个从音乐和谐之“韵”,到一切艺术内在情趣意味之“韵”的演变过程。气韵生动深刻的概括了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同时也反映着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要求,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气韵生动要求艺术家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其含蕴无限情趣和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造成“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气韵生动是自然艺术的统一,神似与形似的统一,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审美统一。主要是强调直感、生动、韵味与情趣。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生活时,首先必须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实在形象,但艺术不必把客观事物的形象全部表现出来。所谓“实”,就是用文字、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表情等直接表现出来的实在形象。所谓“虚”,就是艺术作品中间接显示出来的形象,它不直接显示出来,只有让人们通过想像才能把握,即“思而得之”,而且,唯有虚实相生的艺术品,才能产生“气韵生动”的效果,虚实相生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于诗、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园林、建筑等艺术门类。比如原始彩陶中的“人面鱼纹”,可以让人有不同的“思而得之”。也就是说,虚实相生的意蕴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含蕴着丰富而生动的审美意蕴,给人以无穷的情思与遐想,从而产生迷人的审美魅力。古人对虚实相声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虚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内涵包括(1)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其中既有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又有真与美的关系。(2)艺术品与欣赏者的关系:其中既有作品的审美效果问题,又有欣赏者如何运用想象去进行欣赏的问题。(3)艺术形象的塑造问题,包括题材的虚实处理,创作中的实写与虚写,以及实字与虚字,情与景的处理等等。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天地、日月、阴晴、昼夜、男女等一系列矛盾现象,随后在长期的实践中概括出了阴阳范畴。并把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阴阳二气的消长,中国古代典籍贯《易经》和阴阳五行说就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事物的矛盾的。在艺术领域,阳刚与阴柔被用来描述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现在我们从美学角度来给中国古代艺术分类,大致可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所谓阳刚之美,就是壮美,其特点是强大、外表不光滑,显得伟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阳刚之美能引起人的愉快、崇高、振奋。崇高、振奋、恐惧等情感。比如青铜器以厚重、威武、雄伟的造型和凹凸不平的铜铸的纹饰,让人感到壮美;高大深庄的宫廷建筑和帝王陵也使人感到阳刚之美。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以“颜筋柳骨”特有的粗犷浑厚凝重的笔法和结构使人感到振奋、觉得壮丽、威武。中国音乐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打击乐,如编钟、编磬、铜鼓等等。其造型是显示壮美的,演奏时发出的浑厚、凝重悠远的声音也使人感到阳刚之美、钟鼓之乐主要体现阳刚之美。

所谓阴柔之美,就是秀美。其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或美丽。秀美的事物外表光滑,完全不会让人产生恐怖。原始彩陶的造型和纹饰都能让人感到阴柔之美。其造型光滑小巧,其纹饰或像动物或像植物,或者是几何图案,决不会像青铜器上的饕餮让人感到恐怖感。娇柔的造型和纹饰叫人愉快,因此是秀美。宫廷舞蹈,舞女妩媚的笑容、杨柳细腰、扭着优美的身子,叫人感到愉快,这就是享受着阴柔之美。在书法方面,行书、草书均以线条的变换、如行云流水、字体结构极尽变化,而体现出阴柔之美。园林是把自然风光浓缩到一个人造的景点之上,比起真正的自然风光来它小巧玲珑,清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体现出阴柔之美。当然,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不互相排斥,有些优秀的中国艺术品,同时包融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如一幅绘画中,即有英雄又有美人。古人曾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作过深刻的阐述。《乐记》这本论述我国最早音乐理论专著的书,己开始以阳刚阴柔之说来阐述音乐的美,说明阴阳相摩、刚柔相济、才有音乐之美。魏晋以后,阳刚阴柔不仅用于人物评价,还用来论述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曹丕、刘勰认为作者之气有刚柔之分,这自然会影响到其创作个性和风格。清代姚鼐论述了阳刚之美与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认为二者不能偏废。总之,阳刚、阴柔二者各自都存在着美,许多时候阳刚之美与应柔之美应当是和谐统一的。

中国古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阴柔之美受道家思想影响。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宇宙相和(天人和一),“和”的精神贯穿了整个中国社会文化之中,在古人眼里,“和”被视为诸多对立因素的统一,它既是对象本身属性的和谐,又是主客观关系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总体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中国古代艺术家用“和”的基本精神来感受生活,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和”。 “中和”可视为“天、人、文”三者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与协调的系统。其中“天和”决定着“人和”,“人和”决定着“文和”。当然,“文和”反映和影响着“人和”,“人和”也反映和影响着“天和”,进而达到天人相合,人人相和的境地。西方艺术家却常常如何表现人类如何战胜自己、征服自然。

在原始彩陶中,有人鱼合一的“人面鱼纹”;文字符号有在青铜纹饰中有人与虎共存的“虎头衔人头”的纹饰。这些都是人兽共存思想的艺术反映。在中国书法中,秦代大篆、小篆汉代隶书、唐代楷书、宋代行书、不管采用何种字体,都力求整体布局的和谐,整体匀称。绘画中这个特点更是鲜明,连一幅字画右上的上款,左下的落款都力求和谐。元杂剧,明清传奇中的悲剧,都以大团圆结局,也是追求和谐的体现。

中国古代艺术门类中所表现的“和”与“中”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艺术门类都追求“中和”的境界,“中”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古典建筑中,不管面积大小,所有建筑必须围绕中线对称的摆设。在一个宫殿必须有一个高于其他建筑物的主体建筑。帝王陵墓必有一个神道,帝王的棺木一定放在坟冢的正中;佛教雕塑中,佛像一定在每一庙或窟中正中的位置,旁边的雕像小于正中佛像,对称地服从于主佛像;绘画中总要突出主要人物或主峰。书法要“每字中立定主笔”在音乐中也必须有主音及主旋律;戏曲中主要演员不是生、就是旦、戏曲乐器中,鼓板是中心,好象西方的乐队指挥。总之,中国艺术的和谐感和理性精神,都是靠和谐的整体中有

思考题:

一、原始彩陶暗含了哪两个艺术法则?(散点透视仰观俯察)

二、青铜纹饰有哪两个明显的现象?(饕餮纹、人兽共生)

二、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

三、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四、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五、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著名书法家或碑帖?

六、古代绘画分为哪些门类?它们显示出哪些共同的美字原则?

七、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分为几类?有何特色?

八、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九、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十、简述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及最高境界?

作业:1、如何使古代艺术发扬光大?论古代艺术的现代价值?
38#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3:4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板书)

(一)远古至先秦:奠基

最早的历史记载:卜辞和金文

最早的历史学家:史官

中国史学之父:孔子《春秋》。寓褒贬、别善恶。

编年体:《春秋》、《左传》、《竹书纪年》

记言体:《国语战国策》

(二)两汉:确立《史记》(通史)、《汉书》(断代)、《汉纪》(编年断代)

(三)魏晋南北朝:大发展数量多、种类多、独立学科《后汉书》《三国志》

(四)隋唐:繁荣、数量、正史、官修、理论、典制通史。

(五)五代宋元:继续发展,正史、通史、纪事本末体、金石学、民族史、方志《资治通鉴》

(六)明清:嬗变       二十四史。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地位高   成就大   2 数量大      3 涵盖广:文史哲不分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内容:古部落、古国、朝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籍、阶级阶层、官制。

形式: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政书、传记等。

二、贯通古今的编年史(编年体)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三、列朝相承的纪传体

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汉书、二十四史

四、典章制度的渊海:(政书)三通、九通、十通杜佑通典《通志》郑樵;马端临《文献通考》,典制断代史:会要、会典。

五、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六、史评   史事评:王夫之《读通鉴论》。史书评刘知几《史通》、章学城《文史通义》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二、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三、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四、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和研究古代史学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把握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地位及其辉煌的成就,从而对古代史学有一个宏观上的了解,以便继承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点:

1、古代史学的主要形式:编年史、纪传史、政书、纪事本末、史评。介绍其内涵及代表作。

2、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结合史学家的事迹及其作品,分析归纳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三、教学效果追记

1、研究史学只知作者和书名不行,必须让学生翻阅有代表性的作品。

2、开发史学著作的现代意义。

3、为避免重复,介绍发展历程时,一般不介绍著作的内容留待介绍史书体裁及代表作时介绍。

4、每一节前均可依据板书提纲提出问题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把握要点,并由此测试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

5、如有时间,可对《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作较为详细的介绍。介绍中可设几个专题。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众多的史学名家、宏富的史学著作,完备的修史制度,多姿的史学体裁,进步的史学思想,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中国古代史学宏伟壮丽的画卷,所以我们说,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的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一)、远古至秦汉的史学:

先秦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历史意识的民族,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就注意积累和保存以往的经验,传播英雄人物的业绩。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脑记口说,辅之结绳刻木等简单的方式,使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中国远古时代的大量历史传说,即属于此,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等等。历史传说虽不能称作史学作品,但毕竟已经包含着史学的因素,可视为中国史学的源头。

文字和历法的产生及其不断成熟,为史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有意识的历史记载逐渐成为统治者经常性的活动和国之大事。第一个史学之最,殷商和周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甲骨文和金文已有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到方面的记载。负责记载的史官,负责占卜、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等工作,他们可以被看作我国最早的历史学家。继甲骨、金文之后,《尚书》中记载了殷、商王朝的大事。它是中国最早的文献总集,《诗经》中的《大雅》一些诗篇,《公刘》、《绵》等反映了周王朝基某些历史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汉族史诗。《大雅》中的有关篇章提供了周部的发祥、发展创业、立国的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文化的下移和私学的兴起,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各诸候国都有史官,记载本国的史事,如严晋国的《乘》,鲁国的《春秋》一书。它不仅创立了编年体史学体裁,开启了私人修史之先河,而且形成了“寓褒贬、别善恶”即通过历史褒贬忠奸,区别善恶,惩恶扬善的史法和轻鬼神、重人事的史观,因而孔子被学者们尊为中国史学之父。《春秋》之后,史学迅速发展,史著逐渐增多,春秋战国时期限的史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如《春秋》、《左传》、《世本》、《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本称《纪年》,因文书于竹简之上,故名之为《竹书纪年》。该书是西晋武帝墓葬中竹简的一部分,文起于黄帝,止于魏王21年(前299年)。以记载魏史为主,共12篇。学者们认为该书某些史事与传统记载不符。另一类是以记言体为主的心言体史书,如《国语》、《战国策》等。总之,先秦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

    (二)两汉史学

    两汉是中国史学的确立时期,成长时期.西汉武帝时,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小说通史《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新纪元.这部史书组织严密,内容宏富。记事上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鲁迅赞美《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东汉时,班固沿用《史记》的体例,编修成《汉书》,(即《前汉书》),此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史记》与《汉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史记》为通史的开山,《汉书》为断代的初祖。东汉末年,荀悦奉献帝之命,写成《汉纪》一书,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也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两汉开始,通史、断代均已定型,因此是史学的确立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史学

这是我国史学的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1)史著数量大为增加。据学者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著作较以前增加了四十多倍。范烨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皆成书与这一时期。

(2)史著种类繁多。从记事时限上看,有通史,有断代史;从题材上看,纪传体的地位得到巩固,编年体蓬勃发展,人物传记,史译史注,地理方志等类史籍也大量涌现。

(3)这一时期,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在学术领域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南朝刘宋时,国家设置四种专科学校,以史学为专科之一。“史学”一词也出现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图书四部分类法将历史著作独立为专部,并形成经、史、子、集的次序。

   (四) 隋唐史学

隋唐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荣时期。主要表现在:

(1)史书数量有了更大发展。《新唐书·艺文志》称“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有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这仅是唐开国百十年间的成就,其数量之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2)正史编撰成绩斐然。唐开国后,统治者十分重视史书的编撰,中央设史馆专司修史,当时著名的官吏如魏征、褶邃良也参与编史,史官多为一时高手。被列为正史的二十四部史书中,有三分之一是在这个时期修成的。

(3)官修史书制度正式确立。隋文帝曾下令:“人间有撰集国史者,皆令禁绝。”贞观三年,唐太宗设史馆于宫中,专修国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扼制。这一做法为后世各朝所效法,影响深远。

(4)出现了史学理论专著。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所著《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5)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典制通史。唐人杜佑《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通史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史体--政书体(或称典志体)的创立,从而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五)五代、宋、元史学

五代、宋、元是我国史学继续发展的时期,其中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这一时期史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1)正式的编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一时期修成的正史有:宋代薛居正的《五带史》(即《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和《新唐书》。元朝脱脱的《宋史》、《辽史》、和《金史》。

(2)产生了带有总论性的三部通史巨著,即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瑞临的《文献同考》。

(3)南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为我国史苑又增添了一个新品种,这是中国历史编纂法的一个重要创造。

(4)宋代的\"金石学\"独具特色,成绩斐然。所谓金石,金指铜器和其它金属器物,石指石刻等,古代专修国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扼制。这一做法为后世各朝所效法,影响深远。

(5)出现了史学理论专著。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所著《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6)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典制通史。唐人杜佑《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通史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史体--政书体(或称典志体)的创立,从而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六)明清史学

明清史学是我国史学的嬗变时期。明清两代,史学出现了新的特点,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不断问世。

(1)这一时期,私人修史之风兴盛。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著《藏书》、《续藏书》,对历史人物重新分类评价。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高举经世致用的旗帜,写出了一些充满时代气息的史著,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顾炎武的《日知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都具有启蒙色彩。

(2)明清两代,类书、丛书的编修达到了高潮,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都代表了类书,丛书的最高成就。

(3)清代的考据字在校、勘古籍、考证史实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重要的著作有钱大昕的《甘二史札记》等。

(4)方志编修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亦为前代所不及。

(5)史评史论在在明清时期有了新的发展,以清代章字城的《文史通义》成就最大。

(6)明清两代的官修史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官修正史有《元史》和《明史》。其它重要的官修史书有《大明会典》、《明实录》、《清实录》、《清会典》。“清通”(《清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等。乾隆年间官刻《二十四史》。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历史学予以极大的重视,官修私撰,久盛而不衰,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大奇观。梁启超说:中国于各门学问中,唯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发达。

   (1)首先,中国史学在古代学术领域中的为崇高,成就巨大。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容之一。出现于魏晋南北朝,确立于唐初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不仅为史著独立专部,而且位居第二。由此直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总目》,史书一直位居第二位。这一点足可以看到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其次,我国古代史著的数量相当可观,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系统完整的记载。流传至今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诸如正史、二十四史、正续通鉴,十通等,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

    (3)再次,中国古代史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历史著作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具有记载、保存、传播文化成果的重要功能。中国古代史学无异于一座蕴含着历代文化精品的宝库。只要我们粗略地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文化,就不难看出,历史学与其他诸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如经学、哲学、文学、宗教,艺术经济都与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史注经”的治学传统,表明经学的发展离不开史学。中国古代素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说,像《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佳作,对中国古典文字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史学还为文学创作提供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如《三国演义》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所作的注解。文史哲不分家是古代学术字优彩传流。北大、武大“人文”科学实验班。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一、内容与形式

     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主义之结合,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内容:通过前面介绍的“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各朝各代的浩如洇海的史籍,全面地,连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比如,二十四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巨著,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明朝末年长达4000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和封建制几个阶段,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以及成千上万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阶级阶层、官制。

     从形式上来看,中国古代史学形式多样,品种齐全、呈现出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初唐时的《隋书》把史书分为十三类,清朝乾隆时期编的《四库全书总目》,将史部书籍分为15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志、载记、诏令奏议、职官、政书、传记、时令、地理、目录、史评、史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书体载和形式。

    二、(编年体)

    按照年、月、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事迹的史书,称为编年体。这种体裁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的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孔子编订的《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孔子修《春秋》体现了他的政治立场,达到“惩恶扬善”之目的,这就是寓褒贬、别善恶”的春秋笔法。鲁国太史左丘明撰成的《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这是继《春秋》之后产生的又一部重要的编年史,其体例更加完备,记事更为详实,文字更加优美,代表了先秦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水平。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记》,这是关于西汉一朝的编年体断代史。体例严整、文字简洁、叙事明确。到了宋代,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使编年史得到飞跃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事上起三家分晋,下迄五代末年,共294卷,体例严谨,结构完整、叙事翔实、注重考证。且文字优美质朴,生动传神。在编纂方式上,它既坚持了编年体以时间为序的特点,又吸取了纪传体自己为首尾的写史方法,对某些史事的叙述比较集中。《资治通鉴》代表了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问世以后备受世人推崇,自宋以后,代有续作。南宋有《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另外,清末陈鹤编《明纪》。属于明代编年史。这样一来,从《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到《明纪》,形成了自春秋至明末近两千四百年前后衔接的编年史。编年史也形成了一个世代相继、贯通古今的庞大史书体系。

     编年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几个分支,主要有“起居注”,“实录”和“纲目”。起居注是帝王言行的记录,魏晋以后的有起居注的编修。实录是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史事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即大事记。自唐以后,每一皇帝死后,都由史官撰修先帝实录。“纲目”是编年记事的一种形式,始创于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它以编年形式叙事。每叙一事,先拟标题,叫纲,其下简单叙事,叫“目”。问世以后,为后代史学家所效法。“起居注”“实录”“纲目”记录的内容常被史家采入正史。古人认为历史主要是帝王将相史,而不是农民起义史。

    总的来看,编年体的优点是便于查考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联系,并可避免叙述重复。缺点是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事迹。一个人的活动,散见于各年之中,难以完整系统地记述其生平事迹。

    三、纪传体

    纪传体,“纪”是指皇帝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按这种体材写的史书纪传体史书。本纪,列传史纪传体的主体,故城纪传体。

纪传体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字子长,。陕西韩城人。他继承父志,忍辱发愤(受宫刑),艰苦著述,以毕生精力写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一书,为中国史学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次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以帝王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帝王的政绩言行,兼及当时的重大事件,相当于全书的总纲。“表”分年表和月表几种,按时间顺序,提纲挈领地谱列史实,相当于大事记。“书”是各种制度的专史。“世家”记载诸侯列国和部分重要历史人物,如陈涉、孔子等人的事迹。“列传”主要记载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部分列传记载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历史(朝鲜、日本)《史记》在每篇之末,都附有一段评论性的文章,叫“太史公曰”发表作者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有时还有非常深刻的评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创立的这种体例,以纪传为主,表书为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故后人称之为纪传体。其突出的优点:(1)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上古历史的一次大总结。(2)将各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机地汇于一书,纵横条贯,气势恢宏,展现了上古时期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场景,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最好的一部大百科全书。(3)司马迁在《史记》中爱憎分明。他既歌颂了陈胜、吴广反对暴秦的行为。又指责了一些暴君,酷吏的罪行,并且敢于直截了当地记载当时统治者汉武帝的功过,表现了一个史学家“秉笔直书”的大家风范。(4)这部史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历史人物。正因为如此,《史记》曾被鲁迅先生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问世之后,成为史家竞相学习的仿效的楷模。
39#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4:12 | 只看该作者
东汉班固著《汉书》,沿用《史记》体例而略有变更。班固是东汉杰出的外交家,出使西域的班超的弟弟。班固的父亲班虎也是汉朝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班固因宦官守权、被株连死于狱中,没有写完《汉书》,缺少的部分是由它的妹妹班昭等完成的。《汉书》凝聚着班固全家的心血。改“书 ”为“志”,并“世家”入“列传”,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专记西汉一代历史。其中的“志”,补充了新的内容,开拓了新领域,形罚电、五行志、地理志、文艺志。纪传部分内容也更加详实。《史记》、《汉书》以后,历代史学家仿照纪传体撰著了大量史书,形成一个贯通古今,连续不断的庞大的纪传体史籍体系。魏晋南北朝时,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也是纪传体,此二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纪传体与“正史”有密切的关系。“正史”就是最重要,最正规,据群史之首的史书。今天我们说的“正史”是特指由清乾隆帝诏订的二十四史,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这二十四史是清代乾隆年间下诏编订整理的。总计3229卷,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明末共四千多年史事。解放后,二十四史重新整理,流行版有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后来又有人把《新元史》、《清史稿》放进去,合称“二十六史”

    纪传体的优点是: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考见各类人物的活动情况,而且有范围更宽广的历史容量,便于通观历史发展的复杂局面。其缺点是记事分散于本纪、列传、书(志)等篇中,不能完整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过程。

    四、政书:典章制度史

    在史学界,一般把以事为中心,记述典章制度的史书叫政书。我国有关典章制度方面记载,起源很早,比如《史记》中的“书”,就记载了天文、地理、文物制度,但是作为一种体例完备、独立成书的实体,是到唐代才正式出现的。政书中有综述历史典章制度的,叫做典制通史:由记述一代典章制度的焦点之断代史。

    综述典章制度的典制通史创始于唐代杜佑的《通典》。他花了36年时间,撰成通典200卷。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全书将历代典制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教材266夜有误),每门又分若干目。每目皆标有目名,其下以朝代先后为序,依次记述历代典制。《通典》统括历代各种典制于一书,分类编述,这样完善编纂的体例,开我国典制通史之先河。《通典》200卷。记事上起三皇,下止隋末,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的精华在“二十略”实际上是各种典制的简编通史。宋末元初人马端临仿《通典》体例,撰成《文献通考》,记事自上古至南宋宁宗时期。马端临搜集资料,一是靠书本的记载,就是“文”;二是学士名流的议论,就是“献”。作者详加考证,去伪存真,区分类目,排比编纂,就是“通考”。这种方法实开后世历史考证学的先声。《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后人合称为“三通”。清乾隆年间,诏修“续三通”和“清三通”。清代官修“六通”与“三通”合称为“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将民国初年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与旧有的“九通”合印,称为“十通”。“十通”共两千六百六十卷,实为我国典章制度的渊海。

    典制断代史主要有“会要”和“会典”二类。会要为分立门类记载典制的史书,多为私人撰修。如唐代苏冕的《唐会要》,清代杨晨的《三国会要》,会典也是记载一代典章制度的史书,但它将一代典制分记于各有关官衙之下,而且多为官修。如《唐六典》、《明会典》、《清会典》等。

     五、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有头有尾、有本有末、完整叙事的史书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本书将《资治通鉴》加以整理,按时间顺序,区分事目,将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标以相应的题目,(共239个题目),每篇按年月日顺序述其始末,能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了纪事本末体。他按事件和主题,把《资治通鉴》一书中分散的史实联贯叙述。这样避免了一件事在书中记载零散、互不相联的缺点,有利于读者集中和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因此这种体裁对后来的史书写作,有很大影响。自袁枢首创此体起,后世史家纷纷仿效,上接下续之作不断问世。《通鉴纪事体末》之上有《绎史》(从远古至秦末)、《左传纪事本末》(春秋时期);下有《续通鉴纪事本末》(北宋至元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由此可见,纪事本末体史书也形成了一个贯通古今的独立体系。

    六、史评

    史评体著作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种:一是史书评论,一是史事评论。史事评论就是史学家对历史事实进行评论,司马迁的每文之后太史公曰,开了个头,为后世所沿袭。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的史论专篇。之后,史论专著不断出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书中颇多真知灼见。全书共30卷,每卷又分若干篇,每篇选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若干,进行分析评论。

史书评论就是对史学著作进行评论。这种史学评论,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是开端,《汉书·司马迁传》是其发展。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立《史传》篇,专门评述史学著作。唐代刘知几所著《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20卷,内容广泛,论及史书编撰、史学家修养、史学源流、历史观、治史宗旨、修史制度、史学体裁与体例等各方面内容,差不多囊括了历史学的全部理论问题。中国古代另一部史学评论名著是清章学城的《文史通义》。这本书论述范围很广,在史学理论方面颇多创见。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序》中明确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宗旨。从此历代史学家都力图在自己的著作里展示其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的恢宏气象。历史上的史学家在都是通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无所不通,人事、天事无所不晓。此谓学兼天人。

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史学的又一优良史学优统,从西周元年(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就出现了编年史。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便有了持续不断的记载,上下五千年,几乎每年都有史可查。这下是中国史学家重视通史著述,力求贯通古今的结果。根据《四库全书总目》和《清史稿·艺文志》著录的史部图书名称,古代有三千九百部史书,多达八万多卷。其中还不包括未被著录的史书。中国古代史书的数量相当可观,请般史书,应有尽有,逐步完善,各有源流,自成体系,相互补充,彼此印证,展示了史学家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的宏大气魄。中国古代史学家的这一传统,不仅促进了中国史学的繁荣,而且也影响造就了其它国家难以比拟的通人、名家。日本、朝鲜等邻国查古代史事常常要从中国古代史书中查阅。

二、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在中国历史上,以史为鉴的思想由来已久。西周的统治者宣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战国策》中指出:“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借鉴历史经验。汉高祖刘邦为了谋求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就让一些谋士总结秦王朝短命的原因,于是贾宜写了《过秦论》。唐太宗是历代皇帝中最重视,最善于借鉴历史经验的帝王。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确的把历史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他嗜史成辟,常常读史通宵达旦。宋代司马光写《通鉴》的目的就是给帝王阅览,从中鉴戒得失,宋神宗皇帝特赐名为《资治通鉴》。强调以史为鉴的作用。清代王夫之对史学的借鉴功能做过深入的探讨,他说:“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可资,唯在一心,而使特其鉴也。”

中国古代史学家以“经世”为治史,目的以回答和解决社会提出的重大问题为己任。孔子作《春秋》是为了正世风,救乱世。司马迁著《史记》是为了探寻“成败兴坏”之理,以“前事为后世之师”。杜佑著《通典》备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治事损益和利弊得失,欲寻求解决时蔽之方略,达到安邦济世之目的。明清之际,针对宋明理学脱离实际,空谈心性的弊端,许多著名史学家高举“经世之用的大旗”,写出了一批重要的史学著作。顾炎武、黄宗熙、王夫之、幸学诚便是其中的代表。

三、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史学是一门求真、求实的学问。据实直书,不隐恶,不溢美。将历史事实真实的记录下来,是史学家必须具备的品质。但是要真正做到秉笔直书,并非易事。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中国历史上,曾广泛流传着齐太师以身殉职的悲壮故事,《左传》中记载:齐国权臣崔抒杀了齐装公,立景公。齐太史不畏权贵,在史书上直书道:“崔抒轼其君,”结果修遭杀害。齐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这样写,也被杀害。齐太史的第三个弟弟依旧这样写,崔抒一看没办法,只好作罢。

齐太史的风范权柱了光辉的榜样,为后来的史字家所继承。司马迁又是个典型。他在《史记》中,既写了给他施以官形的当朝天子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又以“敢述非汉”的浩然正气,忠实地记载了汉武帝的种种不善之事,汉武帝的迷信方术的愚昧,生活上的奢靡,无一从司马迁的笔下逃过。

北魏崔浩奉诏编写魏史,成《国书》30卷。《国书》记事直书无讳,遭人忌恨。后来崔浩被杀,灭三族,受牵连而死者达128人。这就是震惊千古的崔浩史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生活在文字狱迭起的雍正、乾隆年间。他不避文网,不怕来族,著史大量表彰明季忠烈。清末刘光权在《全祖望传》中称赞其“直笔昭垂,争光明”。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专写《直书》篇,把直书作为编纂史书的基本原则和评价史著的首要标准,他说“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为了使史官能够据实直书,中国古代还形成了君主不观当代国史的制度。旧唐书《褚逐良传》记载道: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向记录“起居注”的褚遂良提出欲观史官所作的起居注。褚遂良说: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唐太宗问:“朕有不善,卿必所记耶?”褚遂良答:“臣闻守官不如守道,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何不书之”。结果史臣没有让唐太宗看起居注。一年后唐太宗又找史官房玄龄想看当代国史,结果又遭拒绝。从这段记载可知:其一、君主不观当代国史之制,自古有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史官能够据实直书;其二、据实直书,善恶无隐的治史传统已深入人心,并成为史家修史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史学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又是一门对政治、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学问。史学本身的这些特点,要求治史者具备很高的多方面的素养。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此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隋志》中提出,作为一名史家。学识上要“博闻强识”,见识上要“疏通知远”。唐代刘知几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才指史家撰写史学作品的表达能力;学指史家掌握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资料;识指史家明是非别善恶、观成败的能力、章学诚在充分肯定刘知几史家三长说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史德,并在《文史通义》中专写《史德》篇,以很大的篇幅加以阐述论证,从而把史家三长说发展为史家四长说,章学诚认为,作为一个好的史学家,必须全面具备才、学、识、德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缺一不可。但是他以强调,四长之中,德识尤为重要。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史家自身修养的问题,而且付诸实践。正由于此,才出现了众多的史学名家和大量的优秀史着,使中国史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走在世界史学的前例。





思考题

1、简述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最早的历史记载、最早的史学家、最早文献总集)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及作者。(几个阶段)

2、论述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古代史书主要分为哪几种体裁?各有哪些代表作?

4、论述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书面作业

1、21世纪如何弘扬优秀史学传统?

2、古代史学著作有何现代意义?
40#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4:3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道德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和探讨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及传统伦理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弘扬传统美德提高道德水平。

二、教学重点

1. 为什么说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

2.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的区别

3. 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继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效果追记

1. 课堂讨论或轮番发言探讨中国传统十二字处世之道,学生发言踊跃,、效果极佳。

2. 讨论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果和负面影响,学生能引经据典,结合古今事例。

3. 讨论分两次,共计一节课。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一、 传统伦理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道德至上

二、 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 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2. 古代文学及艺术以\"善\"为价值取向,文以载道,美善合一。3. 政治学、史学、教育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 传统道德规范与统美德

1. 传统道德规范(德目)(1.官方规范、2.民间规范)

2. 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二、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理解现代意义)

三、 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圣人、君子、仁人

四、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宽、恕、诚、信、中、和、仁、让、防、藏、园、报(讨论:理解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历史发展

一、 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

1. 先秦--礼、仁、中庸

2. 汉唐:汉--儒、魏晋--玄、隋唐--佛学

3. 送元明清:新儒学(宋明理学)

二、 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礼”的法则(人伦)。“仁”的原理(人道)。“善”的修养(人性)

三、 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和负面影响(讨论或书面作业)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一、 传统伦理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地位

我们在二、三章中讲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在小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里。在一家族为中心的社会里,社会生活的秩序的构建和人际关系的调节主要靠伦理道德,而不是依靠法律。人们的服饰举止、社交礼仪,都被现定在传统的伦理道德范围之内。

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乐天安命等,是农业宗法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血亲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宗法制度,“六亲”、“九族”观念构成了社会意识的轴心。“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层、母亲三层、妻族两层。“六亲不认”和“不忠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万恶淫为首,至孝善为上。可以说,正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材是的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维持了几千年。因此,传统伦理道德在传统社会里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古代社会道德至上,在经济社会法律至上。

二、 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 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中国哲学史论理型的,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古代哲学的各家各派都很重视伦理道德的研究,比如儒家强调天人各一,要求人们顺应天意,强调“内圣外王”,即以“仁、义、礼、智、信”修养自己的身心,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主(王)只有自己修养好,才能施仁政。才能推行王道政治。儒家还强调以“三纲五常”规范人际关系。“三纲”要求臣、子、妻要绝对服从君、父、夫。\"五常\"是用以调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儒家的这些思想实际上都属于伦理道德范畴。道家的许多思想也是属于伦理道德范畴。老子曾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至于道家的逍遥自在的人生观,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都与道德修养息息相关。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如果我们把伦理道德从哲学中抽出来,那么中国古代哲学就成了一个空空架子了。正如梁启超所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设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是讲为人处世之道的。

2、 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教化作用。“文以载道,美善合一”。强调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文人作家一贯坚持的原则。文学作品中的褒贬美丑都能体现多数人的道德价值判断。惩恶扬善是多数的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尤其是作品的结局。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幸福降临人间,大团圆。实际上这是对读者进行\"善又善报,恶又恶报\"的提醒,借此进行道德教育。

3、 政治学,史学、教育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除哲学文学外,政治学成为道德评判,政事被归结为善恶之别,正义与邪恶之争,君子与小人之辨;史学往往不依存史为基本任务,而以惩恶扬善“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更以德为首“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传授知识退居其次。《三字经》曰:首孝悌,次见闻,强调首先要懂得孝悌,其次再去扩展见闻学识。

总之,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见347页)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传统美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1、传统道德规范

传统道德规范,又称德目,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伦理学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或上升为理论规范(官方规范),另一种是民间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以奉行的习俗性规范(民间规范)。下面介绍的是官方提倡的道德规范。孔子构建起第一个完整的规范体系男女授受不亲,任者爱人。以后孟子,管仲又作了进一步完善。到了宋代,董仲舒整理出“三纲五常”,成为宋元明清一直遵循的传统道德规范。另外,“三从四德”也是封建社会对妇女伦理道德要求。“三从”即妇人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要求妇女将贞节、修言辞、学温顺、治丝麻。大家可以听出来,传统道德规范是良莠并存的。

2、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规范不等于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中的精华,这些精华是现代仍应弘扬的,如仁、义、礼、智、信。而传统道德规范当中包含着许多现在应该抛弃的东西,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仁爱就是对人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孝悌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子恭,就是孝心献给父母,兄弟朋友亲如手足。这种美德不仅在家庭内适用,也适用于社会大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出现了无数孝子慈父,仁兄贤弟,还有孝女如:孝女缇溁:西汉初年有个叫淳于意的,是个医生。有一次,淳于意替一个商人的老婆看病,吃药不见好转,过几天就死了。大商人告状,说庸医杀人。当地官吏就把淳于意判了肉刑(砍断腿,割去鼻子,在脸上判字)。因为淳于意当过县令,根据当时的法律要押解到京城长安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缇萦最小,那年才十一岁。押解起身那天,缇萦跟着父亲一块上长安。一路上,缇萦餐风露宿,服侍着父亲,终于来到了长安。淳于意被关进了大牢,等候受刑。缇萦来到皇宫门口,要上殿去见汉文帝,但被卫士拦住了。缇萦便写了一封信,恳求卫士把信送给汉文帝。汉文帝听说一个小女孩写了信来,很是好奇,就一口气把信读了下去。信上写到:“尊敬的皇上,我父亲这次犯了罪,听说要受肉刑,我不但替父亲伤心,也替天下所有受肉刑的人悲痛。一个人被割去鼻子,砍掉腿,再也长不出来了;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残废的身体以不可弥补了。我愿意替父亲赎罪,收我为奴俾把,可千万不要对我父亲及所有犯罪的人施肉刑了。”汉文帝看了信,觉得缇萦是个仁爱孝悌的女孩,觉得肉刑太残酷了。于是发布诏令把肉刑改为服役或打板子。缇萦作为孝女,千古留名,他不仅爱父亲,也对天下受肉刑的人怀有仁爱之心。

2、谦和好礼:谦和就是谦让,谦虚、和气、和为贵。好礼就是注重礼仪、礼节,讲礼貌。如尧舜禅让帝位,尧在位70年,最后经多方面考察,让位给舜。后来舜也以同样的方式让位给禹。尧舜在退位时不传为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征询众人的意见“选贤任能”这就是谦和的典范。说道好礼,古代礼法是十分严格的,如《周礼》记载:臣下参见皇上要九拜:(1)稽首(2)顿首(3)空首(4)振动(5)吉拜(6)凶拜(7)齐拜(8)褒拜(9)肃拜。就是首要在拜见皇上是要完成九个动作。现代也将礼仪:仪表、言谈、体态、社交、婚嫁、丧葬、书信都讲礼仪。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妄,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在中国人眼里,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都是被谴责的对象,《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凉僵的蛇》都是这种寓言。

4、精忠报国:精忠在古代就是忠于皇帝,忠于皇帝也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在古代中国是家天下,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意识。爱自己的家、爱家乡、爱国家、忠于朝延就是爱国。中华民族曾出现过杨家将、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这些人都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

5、克已奉公:克已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就是服从于整体。克己奉公并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其本质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克已奉公的精神境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克已奉公的典型。

6、修已慎独: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战胜自已。慎独不仅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同样反映出一个人的战胜自我的能国。只有能够战胜自已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1975年湖北睡虎地11号汉墓出土的秦简中有《为吏之道》一文,此文的开篇首句就是“欲赦其身,止欲去恶”。意思是作为官吏,首先要尊循的原则是严格管好自已,克制自已的欲望,去处自已身上的恶习。实际上这就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首要原则。如今为官者,切记。

7、见利思义:关于“义”,在中国古代有不同的理解,从大处说,“义”是指一切正义的事业;从小处说,是指所有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事情,有时也指义气。所谓利,就是利益、好处、经济效益。关于义和利的关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此问题的说法也不尽一致。总的来看,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提倡“舍身取义”,反对“见利忘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南宋文天祥,在他47岁那个被杀害,他就义前写的既不是《正气歌》,也不是《过零丁洋》而是在他自已的衣带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达到了高峰,才能招致仁的到来。读圣贤之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从今以后,我不感到羞愧了”。文天祥为孔孟之“仁义”而死,舍生取义,死而无憾。

8、勤俭谦正:即勤劳节俭、谦明正直。对于普通平民来说,主要是勤劳节俭,不要奢侈浪费。对于为官者来说,更强调廉洁、正直。如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为官清正廉明,执法严峻、不避权贵、不特循私情。包拯信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信条。明朝于谦信奉“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百姓说长短”的信条。

9、笃实宽厚:笃实:忠诚老实。宽厚:待人宽宏大量。笃实宽厚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品质。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事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言行不一,说了不算的欺骗行为。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曾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孩子闹,等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上街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急忙阻止说:“怎么真的杀猪给孩子吃呢?我只是哄哄孩子的”。“怎么能说谎呢?”说着就把猪杀掉了,曾子杀了一头猪,留下了诚实的美各。

10、勇毅力行: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宋代欧阳修说:“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为了有价值的目的大胆实战,最终成圣成仁,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十分推崇通毅力行,他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照此推理,你若拥有勇毅力行的品质,你就会拥有一切。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改革先锋力行的典范。

三、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传统美德形成了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包括圣人、贤人、仁人,还包括君子、善人。古代开明的君主,古代名相、古代名将、古代思想家的身上都体现出了典范的道德人格,如周公、姬旦、礼贤下士,他自称:我一沐三握发(洗澡时多次握发),一饭三吐哺(吃饭时多次把饭放下),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可见他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因此被儒家尊崇为理想的人物化身和典范的道法人格化身。孔子再强调“克己复礼”,就是要复辟周公礼法和道德规范。

四、中国传统处事之道(良莠并存)

讲道德主要是为了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处世之道就成为传统道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包含的人生智慧可提炼出十二个范畴:“宽、恕、诚、信、中、和、忍、让、防、藏、园、报。”宽以待人能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中赢得众多的朋友;以“已所不欲”、“勿使于人”为基本内涵的“恕”,要求以自我的情感、意志去推想他人的情感和愿望,从而慎重地对待自已的行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然而中国传统处世之道也有陈旧性。一个民族把处世之道放在人生头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一种文化的悲哀。所谓“世事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涉世处即是自已做学问处”。另处,中国社会的血缘宗法制,使人人都生活在亲朋故旧的网络中,这种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合一使得中国人对家庭、群体、社会关系等有很强的依附性;对“中和”过于看重,压抑个性的发展,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缺乏。

谈你对“宽、恕、忠(中)诚、信、和、忍、让、防、藏、园、报”的理解和分析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积极:宽厚的性格、宽容别人的过失,赢得众多朋友。消极:压抑自已的个性的发展,若了自已。

恕—已所不欲,勿使于人。积极:能以自我的情感、意志去推想他人的情感和愿望,从而慎重地对待自已的行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消极:宽恕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坏人,有时甚至打左脸,给右脸。

诚—待人忠诚、老实、忠诚国家、忠诚皇帝,对朋友也忠诚。积极:造就了一批“舍身取义,杀身取义。”即忠君报国的发民族英雄。消极:对皇帝的忠诚有时是愚忠皇权被视为至高无上,对小人的忠诚往往上当。

信——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说话算数、讲义气、君子一言、四马难追、君无戏言(桐叶封弟的故事)。积极:强调信誉至上,见利思义,能赢得交往者的信任。消极:说出去的话,泼出去得水,无法收回,即使说错了,也不能改悔,古时有枫叶封弟的故事。

中——不前不后取其中,即儒家的中庸之道。积极: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反对偏激的行为。消极:导致民族性格中缺乏竞争与开拓意识。“出头的川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

和——是古代文代精神的凝聚,追求人人相合,天人合一,社会同。人应该在万物相和中求得发展。积极:把天地之和、人人相合、人心合一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旨归,有较多的积极意义。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消极:“和”的观念使中国人对家庭、群体、社会关系等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独自闯天下的精神。

忍——忍让,为人处世“和为贵”“忍为好”,倡导以忍让求和气。积极:化解矛盾,避免争执。消极:缺乏斗争精神。

让——同忍。

防——防备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他人存有戒心。积极:避免:“祸从口出”,言行不慎给他人留把柄,所以言行谨慎。消极:不能快言快语,说话办事绕弯子,对他人存有戒备之心,不能坦诚相见,随心所欲。

藏——藏而不露,讲话含蓄,办事不露锋芒。积极:不做出格的事,不做过分的事,感情不外露,讲究含蓄之美。消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正确的做法:如同作画,当藏则藏,当露则露,扬长避短。

圆——圆滑:为人处世“内方外圆,如同铜钱”。办事圆滑,力求八面玲珑,各方都满意,谁都不得罪。积极:在亲朋故友的网络中能够求得各方满意和欢心。消极:有时不坚持原则,墙上草随风倒,无主见。看人下菜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虚伪。

报——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仇人要报仇。积极:对别人的恩惠铭记在心,有机会要报恩;对他人的恶行要寻机报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消极:个人恩怨心太重,往往凭感情办事,有时置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而不顾。

四、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和负面影响:

传统伦理道德,自有其正面的积极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与此同时,传统伦理道德对包括君王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自周朝开始,帝王死后有谥号,群臣根据先王德行政绩加一概括语,如“成”“康”是褒义,“历”是贬义。这种人格评判式的道德制约,在缺乏监督的古代中国,所发挥的社会调节功能不可低估。

传统伦理道德还能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千百年来,无数“舍先取义”“杀身成仁”的志仁人,如文天祥、岳飞,都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汲取营养,立德、立言、立功、修身、以至千古流芳。

传统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了。以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设立“贞节牌坊”,残害了无数妇女。

总之,我们要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在道德伦丧,人欲横流的社会,需要重建道德伦理纲常。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1、先秦第一个阶段,先秦,是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子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当时的社会秩序进行了伦理思想体系“仁者爱人”。孔子之后的孟子对儒家伦理进行深化、完善了儒家伦理。此外,老子、庄子的道家也构建了自已的伦理体系。儒道两家对中国伦理精神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秦朝信奉法家。

2、汉唐第二个阶段,从汉到唐,汉唐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从汉到时唐,大致有三种伦理思想分别占居统治地位。汉代是儒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会儒术”的建议,全面推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魏晋时期,玄学伦理占居主导地位,魏晋玄学伦理实质上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他们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主要依据企图用道家学说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其宗旨是\"贵无\",崇尚自然.在玄学伦理的熏染之下,老庄子学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铸造了中国士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也形成了苟且偷安、纵欲混世的生活态度。

隋唐时期,佛学伦理道德占据主导地位。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的和合,而没有实在的本体。万物的实质是假有真空,所以世间一切都不值得执著。让人以空的态度对待世界,人们就不会一味的向世界索取和掠夺。人们就会少一分对功名利禄的热衷。佛教的一个主要流派是禅宗,禅宗兴起后发明了一系列的修行方法,如:机锋、棒喝、拳打脚踢、观花、赏目、做诗、绘画、书画、品茶、喝酒、等方法。佛教的这些人生修养方法促进了隋唐各门艺术的繁荣。佛教有许多道义上的规范:不许杀生、不许偷盗、不可奸淫等。这些规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人生皆苦,而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人要想摆脱苦海,唯一的方法是克制以至于完全消除自己的欲望。佛教还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恶者将入地狱,从而劝诫人们不要作恶,由此看来,佛教伦理对维护大唐的繁荣稳定,维护社会的和谐其到了不小的作用。

3、宋元明清

第三个阶段,宋元明清,是中国伦理思想的辩证综合阶段。这个阶段,在伦理道德皆占统治地位的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即不是孔孟的古典儒学,又不是董仲舒的官方儒学,而是融合了道玄与佛学,又以儒学为主的“新儒学”。因此我们称宋明理学为辩证综合的中国伦理学。

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它形成与北宋,完成与北宋。远、明、清三朝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包括伦理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六七百年)占统治地位的哲学伦理道德思想。

    理学以承续儒家道统为帜志,但又充分吸收了佛教与道教思想的营养,建立起以儒家为主,充分吸收其他各家的积极因素的思想体系,因此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

新儒学(理学)内部有许多派别。传统的说法有洛学(二程)、关学(张载)、闽学(朱熹)以及路学(陆九渊)、王学(王守仁)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学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奠基与宋代程颢、程颐两兄弟,集大成与朱熹。程朱理学建立了“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天理”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他们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目的是维护封建秩序的长治久安。

陆王心学创始明代陆九渊,完成于王守仁,所以称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以信作为最高范畴和思想核心。其主要观点是: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守仁的一个朋友问:“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何相关?”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既然心外无物,那么“心”与“理”是一个东西,社会伦理与主观道德观念都根源与人心。因此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关键就是将天理良心加以推及,恢复和显露即可。由此可见,陆王心学强调人的内心天理良心的道德提升。

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礼”的人伦法则,“仁”人道的原理,“善”的修养人性,构成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下面稍作解释:

1、人伦:中国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的体现和概括就是“礼”。中国伦理的秩序就是“礼”的秩序。历朝历代虽然对“礼”有不同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伦关系固定在“礼”的框架之上。

2、人道:这是对道德主体品格的要求。“人道”就是讲仁义道德,讲仁义道德不但是为人之道、待人之道,而且是治人之道。

3、人性:人性论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始终是中国人性论的主流,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此每个人只要加强修养都有道德高尚的可能,也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有的学者认为人性中有恶的可能,如荀子的性恶论,但只要修身养性,克制自已的欲望,克已修身,照样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总之,人伦、人道、人性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5 04:24 , Processed in 0.11164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