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九:
本人是今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硕士研究生,外科科研型.开学前已经被老板抓来在临床干活两个月了.临床硕士和科研硕士都有亲身得体会.
1.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当然原则上没有好坏之分,北医的基础,公卫,药理等都很火, 这些更是实验性很强的专业,本部还有历史,宗教,中文等专业,临床医学科研型作为一个很普通的培养类型没有任何理由成为攻击的对象.
2.北医的科研型和临床型差别确实很大,这一点论坛说的没错,但是这是培养方式和目的的不同,临床型就是在医院转科,课余时间上课,和进修医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没有很大区别.科研型以上理论课和作实验为主.
3.结合本人在临床的经验,临床型在医院太忙了,为医院和病人作了很大的贡献,这一点值得感谢和敬佩,但是很多是重复工作,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根本停不下来,对自己的提高有限.到了晚上下班后,大家都在科室里看小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或者出去吃饭一起happy一下,有情可原,大家太累了.而科研型在学校学很多东西,更多时间可以去图书馆,去北大听讲座,更多的参加社会活动.更多的体会北医和北大的传统和底蕴,这一点离开学校和进入临床恐怕再也享受不到了.
4.很多人说受不了作实验和呆在教室实验室,这可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古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经历,对我们个人大有裨益,花一两年学研究生课程和作实验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机会可能只在读科研型的这两年.而临床经历是我们一生的事业,有你做的时候.
5.磨刀不误砍柴工.读科研型硕士,学习作实验,说实话,我们肯定不会有真正的科研发现,我们的导师都不一定有,这一点我们承认.但是我们至少学会了怎样写文章,怎样设计,怎样找思路,怎样查文献,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肯定能发相对高质量文章,这对于你以后晋职称绝对有好处.而临床技能两年肯定能熟悉,毋庸置疑。
6.找工作.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我最关心的.我在北医对此有很多交流:在同等条件下,确实没有临技型好找工作,但是绝对不是找不到好工作,更不是找不到工作.05级科研型普外科硕士去了民航总医院,心内科科研型博士去了积水潭医院,儿科学科研博士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基本都留在北京了,说实话,临床型也不过如此.科研型要重新开始住院医,但是最多三年.临床型也只能留在本系统本专业才可以直接晋主治。以上仅仅是说在北京.在外地几乎没有区别,原因是1,科研型和临床型最后的学位证和毕业证没有任何区别,这一点毫无疑问,理论上是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但是证件上没有标明.2,临床型有一阶段证书,但是外地都要重新开始住院医规范化培训,时间上没有区别.但是以后的发展肯定是科研型的要相对好.临床技能再好只能当骨干,要当专家,院士必须有科研.另外,很多医院要人要求有文章发表,最好是SCI,科研博士肯定有,因为没有不能毕业,导师也肯定会帮你发,但是临床型学生很可能就没有.
7.学长说,北医博士毕业生的统计,两年后百分之二十不干医,五年后百分之五十不干医,因为干医生确实风险大,收入相对少,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怎么保证你们若干年后肯定干医,学科研型毕竟能进能退,能出国,今天才到北大生命科学院参加了保洁公司的宣讲会,很多医学类学生感兴趣.
8.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以科学家杨振宁,爱因斯坦,华罗庚等为榜样.我们作为高学历人才(实事很多硕士博士不是)应该向前辈一样搞研究,做学问.不能仅满足于临床上干活,当然那也很重要.至少应该有一些经历吧,你说呐?
9.很多人说,自己就想当医生,就想在临床上干活,反感科研型,这只能说临床型更适合你,说明你不敢迎接实验和科研的挑战,但是没有科研和理论医学是无从发展的,你不干,我们干!我们至少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和鼓励吧。社会正气需要弘扬,不正之风不能助长,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很差了,我们在做力所能及,十分微小的工作来改善。有些人甚至说宁愿不读研也不读科研型,可能吗?复式的时候一个科研型硕士的调剂名额不知道多少人在抢.更何况很多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都定位为科研型,或者较随意的区分.比如今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规定内科都是临床型,外科都是科研型.我同学在那里读外科.
随便写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临床型当然也很好,写这些的目的是说科研型也很好,至少不差。记得去年我复试的时候,主考老师似乎是挺喜欢我的,说我分数不低,条件也很好,一再问我为什么报科研型,为什么不报临床型,看来是遗憾不能把我留在临床上了.(当然那时候不能改志愿了)我说出我的理由,老师表示赞同,呵呵.考研挺艰苦的,大家一定要坚持阿,当时我备考的时候从来不想能否考上,科研型只招一个人,多悬阿!我每天只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尽全力,直到最后!可以失败,但绝对不能留遗憾,终于还是第一志愿录取了。分数也不低.现在新的生活开始了,又要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