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估计了中国的抵抗能力以及中国抗战对阻止日本控制亚太地区的重大作用。苏联远东军的存在,也是对日军的有力牵制。1938年7月和1939年5—7月,日本关东军曾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向苏军挑衅,结果都被苏军打败。日本慑于苏联在远东的威力,所以1938年后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一直保持10个师团左右的兵力却不能用于关内作战。
(5) 正面战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a. 在抗战指导思想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对发展民众运动作了不少限制,不敢发动群众、推行全民族抗战路线。
b. 多数采取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未能根据军事形势的变化,较好的运用运动战术,以更好的歼灭敌人。
由于国民党统帅部在具体作战指导上大多采取了与总的战略方针不相适应的单纯阵地防御,导致军队损耗过大,16个月中伤亡将士110余万,空军飞机和海军舰艇基本上丧失殆尽,而这一切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要达到持久消耗战略的目的,本应在战役战斗上采取积极的攻势防御,以外线进攻的运动战为主,以必要的阵地战为辅;而国民党统帅部却采用了与敌人硬拼消耗的阵地战,企图以战役上的持久达到战略上的持久。这种阵地的持久消耗的作战固然能起到消耗敌人、争取时间的作用,但并不适合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与拥有地、空强大火力的日军对拼消耗,以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对持久抗战是很不利的。蒋介石自己后来也认为:“在湘北战争以前,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取守势的,多少是被动的”,“处处只是消极防守,陷于被动”。 白崇禧对此曾作过总结性的发言,他说:“我们军事上的失败,可说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战术不能与我们的最高战略相适应。”
C.中国军队素质差,一些将领为保存实力,不作积极抗战准备,望风而逃,甚至与日军妥协,以至防线敞开,失地过快。所有这些都使一些防御工事没有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更好一点的效果。刘汝明拥兵自重,不顾大局,为保持其既得的察哈尔省地盘,曾数次阻止赴南口抗战的部队通过张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