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实验设计群练手党每周一练,求点评~

[复制链接]
31#
sillyfox123 发表于 14-11-22 23:54:50 | 只看该作者
ankma 发表于 14-11-21 19:26
认领一下: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在斟酌下,因为第一次设计,这个实验参照了08年统考真题的实验。
关于第 ...

08年那个从实验标题的描述上看就是多因素,与这个不一样。这个是典型的单因素完全随机前后测实验设计,控制组只是用来考察安慰效应,进行方差分析也只是对实验组进行(单变量两水平)。
另外药物实验一般不考察性别不知道你从哪看来的,但是考试时你明确地提一下总是好的吧,呵呵。
32#
 楼主| JJEX 发表于 14-11-24 10:26:35 | 只看该作者
Mr.MC的设计
题目
(来源于2014年北大真题。)
有学者认为压力本身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压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完全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您认同哪种观点?请设计一个研究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设计理论依据
(摘自2007年北师大学者任海燕的文章,仅供内部交流。)
关于压力的理解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基于“反应”的观点;基于“刺激”的观点;基于“认知交易”的观点。
基于“反应”的观点是从个体面临生活事件时的身体反应与疾病症状的角度来理解压力的。此理论的代表人物是Selye,这个模型把个体的紧张反应称为压力,而把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称为“压力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zarus等人提出了压力的“认知交易压力理论”,其对压力的理解正是基于“认知交易”的观点。该理论将压力定义为“个体与环境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此时的环境被个体评估为正在对他的资源提出要求,或者超过了他的的资源,危及了他的健康。”
压力的测量方法有:自我报告法、行为测量法和生化/生理测量法。
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压力的积极和消极之分究竟是压力本身决定的,抑或个体的认知评价赋予了此项属性。
实验假设
    压力本身无积极和消极之分,认知评价也将决定压力的属性。
实验概要
  名词定义
观点一的积极压力:与对愉快经历的期待相联系的压力,即个体期望积极后果而感受到的压力[ Selye,1976.]。
观点一的消极压力:与对不愉快经历的期待相联系的压力,即个体期望消极后果而感受到的压力[ 同上。]。
观点二的积极压力: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评判压力为正性,个体视其为一种挑战,或是享受的过程,并自我效能感强。
观点二的消极压力: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评判压力为负性,个体视其为一种负担,自我效能感弱。
  实验逻辑
在前测过后实验分作两个阶段(亦可视作两个独立实验)。观点一成立只需第一阶段证明,观点二成立需要在第一阶段证伪的基础上再证实第二阶段,方可成立(因为它说“完全取决于认知”)。逻辑如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观点一        观点二
成立        成立        证实        证伪
成立        不成立        证实        证伪
不成立        成立        证伪        证实
不成立        不成立        证伪        证伪
  实验脉络
根据前测把被试分为应激中性、应激积极和应激消极组。应激中性组做第一阶段实验,剩余两组做第二阶段实验。
第一阶段实验,把被试分为两组:“积极结果组”和“消极结果组”(由指向积极或消极结果的不同指导语作为边界),完成同一个任务,进行后测。进行独立样本方差分析后判断显著性,若结果大于显著性标准则证明压力本身确存在积极和消极之分。
第二阶段实验,根据前测,天然地把被试分做了“积极预期组”和“消极预期组”,完成与实验第一阶段相同的一个任务(此时两组的指导语相同,为中性),进行后测。进行独立样本方差分析后判断显著性,若结果大于显著性标准则证明认知界定着压力的积极和消极之分。
  自变量
个体应激方式:积极、中性、消极三个水平,其中中性出现于任务一,积极消极出现于任务二。
预期结果:积极、消极、中性三个水平,其中积极消极出现于任务一,中性出现于任务二。
  因变量
后测量表的成绩。
  可能的无关变量
霍桑效应:因为参加了该项实验而格外兴奋,由于生理唤醒而提高了抗压能力,导致前测的结果和实际实验表现不符,通过一个虚假的任务进行实验(即单盲)。
罗森塔尔效应:因为知道了实验目的而故意表现得很积极,控制方法同上。
被试选择误差:可能会有群体天生抗压能力特别强或特别弱,因此选择心智稳定的金融专业大学生。
被试年龄:由于大一面临适应问题,大四面临考研或工作,所以选择大二学生。
实验施测过程:采取标准化的材料、仪器和指导语。
量表效度误差:简化量表。
实验仪器
规格统一的电脑,和标准化windows自带的扫雷游戏(中等难度)。
实验材料
前测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解亚宁,张育坤编制。]
后测量表:自制,一个问题,如下所示:
压力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请你评价一下今天任务中所感受到的压力取向,-3代表极为消极,+3代表极为积极,请在-3至+3中勾选一个:
-3 极为消极 -2 消极 -1 比较消极 0 不消极也不积极 +1 比较积极 +2 积极 +3 极为积极
并简明地论述一下选择上述分值的理由:
                                                                                                
                                                                                                
实验环境
    有电脑的标准心理实验室。
被试
选择某高校金融专业的大二学生(如担心有选择偏误且不嫌麻烦,则可随机采样,比如在学校某个地点随机拉人),根据前测,把学生分为应激中性、应激积极和应激消极组。应激中性组为前测量表中“应对倾向”标准分在±1σ之间的被试;应激积极组为前测量表中“应对倾向”标准分大于+1σ的被试;应激消极组为前测量表中“应对倾向”标准分小于-1σ的被试。
(说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的“应对倾向”既是一个标准化的分数,由国内学者[ 同上。]编制了常模。)
经过随机选取,中性应激组留下学生40名,积极组合消极组每组留下20名学生,共计80名学生。
共计80名学生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前测中性组
40人        第一组:积极结果组
20人       
                第二组:消极结果组
20人       
                根据前测成绩        第三组:应激积极组
20人
                        第四组:应激消极组
20人
主试
    课题组老师和助教。
实验程序
1.前测与被试选择
前测在正式实验前展开,采用标准化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施测于某高校金融专业全体学生。施测过程和结果分析与统计均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操作。在前测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类,标准分位于±1σ之间的为第一类,大于+1σ的为第二类,小于-1σ的为第三类。在第一类学生中随机挑选40名学生,在第二、三类中各随机挑选20名学生,这80名学生作为本次实验的被试。
2.第一阶段
采用单因素二水平的组间设计,被试为40名第一类的学生。再随机分组,20名学生为积极结果组(第一组),20名学生为消极结果组(第二组)。
首先进行第一组实验。被试进入实验室,坐到电脑面前。主试统一的指导语为:“这是一个任务计数测试,将测试你的反应速度和逻辑推理能力。请打开桌面上的扫雷游戏,游戏已经固定为中等难度,窗口自动最大化,一局游戏结束程序将自动运行新的一局。如不清楚扫雷的规则请阅读旁边的文档。从你点击‘开始’,你将有15分钟的时候,结束时将统计游戏成功的局数。若你成功的局数超过其他人的平均数,也就是2局,那么就会获得奖励。”(实际上这是一个虚假任务,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积极压力”,主试暗示2局是其他人的平均数,而且是必然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被试对结果会有非常积极的预期。)十五分钟结束之后,请被试离开电脑,带到另一间实验房间,说有一个关于实验反馈的问题要请被试回答,请被试坐下后并对进行后测。
其次进行第二组实验。程序与第一组如出一辙,惟独指导语的最后一句有所变化:“若你成功的局数没有超过其他人的平均数,也就是20局,那么就会获得惩罚。”(20局的设定是暗示被试你不太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3.第二阶段
采用单因素二水平的组间设计。被试为20名第二类与20名第三类的学生,前者为应激积极组(第三组),后者为应激消极组(第四组)。
首先进行第三组实验。被试进入实验室,坐到电脑面前。主试统一的指导语为:“这是一个任务计数测试,将测试你的反应速度和逻辑推理能力。请打开桌面上的扫雷游戏,游戏已经固定为中等难度,窗口自动最大化,一局游戏结束程序将自动运行新的一局。如不清楚扫雷的规则请阅读旁边的文档。从你点击‘开始’,你将有15分钟的时候,结束时将统计游戏成功的局数。”十五分钟结束之后,请被试离开电脑,后测同第一阶段。
第四组实验过程完全同第三组。
数据处理
描述统计
4种实验处理的原始数据进行粗略统计,求出各组平均数以及标准差。对大致数据分布和趋势做描述和简单的解释。
推论统计
    对第一阶段的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方差分析(采用α=0.05的显著性标准);对第二阶段的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方差分析(采用α=0.05的显著性标准)。
结果
第一阶段,若Fobs>Fcrit,则代表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异可判定为组间变异所致,则可证明压力的结果(即压力本身的属性)确有积极消极之分。反之则证伪了该观点。
第二阶段,若Fobs>Fcrit,则代表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异可判定为组间变异所致,则可证明个体的认知确实会赋予中性压力以积极消极的属性。反之则证伪了该观点。
观点一、观点二是否成立参见上述“实验逻辑”一节。
讨论
1.有否更为简洁明快的设计?
2.是否中等难度的扫雷任务过于简单,导致“天花板效应”出现,即所有人都认为这项任务太简单而感受不到压力?或者有人特别熟悉扫雷而产生选择偏差?或者说如果不用扫雷大家有什么好的建构压力的方式?
3.还有什么我没有想到的无关变量和它的控制方法?
33#
solitudems 发表于 14-11-25 22:42:3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34#
solitudems 发表于 14-11-25 22:5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olitudems 于 15-5-5 15:29 编辑

[size=10.5000pt]实验题目:某研究者进行一项认知行为对焦虑心里的治疗疗效的研究,要求采用双盲程序和控制安慰剂效应,他该如何进行设计?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一)[size=10.5000pt]引言[size=10.5000pt]: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人们扭曲的认知过程而达到治疗效果,如通过认知重建。行为主义治疗则是增加适应行为,减少异常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如通过角色扮演。认知行为疗法则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理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情况。
[size=10.5000pt](二)[size=10.5000pt]实验目的[size=10.5000pt]: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焦虑患者是否有效
[size=10.5000pt](三)[size=10.5000pt]实验假设[size=10.5000pt]: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焦虑患者有效
[size=10.5000pt](四)[size=10.5000pt]实验设计[size=10.5000pt]: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单因素[size=10.5000pt]被试间设计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前侧(治疗前)
[size=10.5000pt]实验处理
[size=10.5000pt]后侧
[size=10.5000pt]延时后测
[size=10.5000pt]实验组
[size=10.5000pt]X11
[size=10.5000pt]O1
[size=10.5000pt]X12
[size=10.5000pt]X13
[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1
[size=10.5000pt]X21
[size=10.5000pt]O2
[size=10.5000pt]X22
[size=10.5000pt]X23
[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2
[size=10.5000pt]X31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X32
[size=10.5000pt]X33
[size=10.5000pt]    1[size=10.5000pt]自变量:是否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分为三个水平: 进行认知行为治疗训练(实验组),进行没有认知行为疗效的训练([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1[size=10.5000pt])和不进行任何处理([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2[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2[size=10.5000pt]因变量:对治疗焦虑患者的疗效,将其操作定义为被试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上的得分。
[size=10.5000pt]3[size=10.5000pt]控制变量及控制:
[size=10.5000pt]  1[size=10.5000pt]、被试自身的差异: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前侧筛选出得分在1421分之间即肯定存在焦虑的被试,保证所有被试都是存在焦虑的且焦虑水平相近。
[size=10.5000pt] 2[size=10.5000pt]、安慰剂效应:实验处理操作采用两套常人看似规格相同的练习程序,其中一套是完全无意义的练习动作和家庭作业练习。另外一套是在其中将部分动作和家庭作业替换换为具有认知行为治疗效果的动作和家庭作业。目的在于不让被试发现其中的差异,避免安慰剂效应对实验信效度的影响。
[size=10.5000pt] 3[size=10.5000pt]、主试效应:所有的注视都是由研究者亲自挑选并进行培训的精神病院的日常护理人员,但是不告知其实验真正的目的,目的在于避免主试效应引起的误差对实验信效度的影响。
4[size=10.5000pt]、被试的自愈:设置了[size=10.5000pt]控制[size=10.5000pt]组[size=10.5000pt]2[size=10.5000pt],即不进行任何处理,避免由于被试的自愈引起的误差对实验信效度的影响。
5[size=10.5000pt]、治疗的效果延缓出现:设置了延时后侧,避免由于治疗效果的延缓出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size=10.5000pt](五)实验步骤:
[size=10.5000pt]1、实验准备:选择北京市某大型精神病院为实验场所,挑选出合适的主试并进行培训,准备好实验材料如:量表、实验练习程序等。
[size=10.5000pt]2、被试的选择及分组:对符合条件的被试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前测测,挑选出得分在1421分之间的被试90名,男女各半。随机的分成三组,并保证每组中男女各15人。将分好的三组随机的分到自变量的三个水平上。
[size=10.5000pt]3、对实验组和[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1[size=10.5000pt]被试进行试验处理,其中[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1[size=10.5000pt]使用的是完全无意义的练习动作和家庭作业练习,实验组使用的是将部分动作和家庭作业替换换为具有认知行为治疗效果的动作和家庭作业练习。实验组和[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1[size=10.5000pt]除训练程序存在差异外其他因素如训练时间、环境均不存在差异。每[size=10.5000pt]周[size=10.5000pt]进行训练[size=10.5000pt]2[size=10.5000pt],为期一个疗程。[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2[size=10.5000pt]不进行任何处理。
[size=10.5000pt]4、一个疗程结束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HAMA》对所有被试进行后侧,记录其得分。
[size=10.5000pt]5、在据后测一个疗程之后对所有被试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HAMA》进行延时后测。
[size=10.5000pt](六)数据统计与分析
[size=10.5000pt]对实验中被试所得数据使用SPSS.16.进行数据统计,并对3个组的前后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size=10.5000pt](七)结论
[size=10.5000pt]若实验组前后侧数据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后侧数据和[size=10.5000pt]控制组[size=10.5000pt]1控制组2[size=10.5000pt]后侧数据也存在显著差异,则可得出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焦虑有效。
[size=10.5000pt](八)讨论
[size=10.5000pt]    1、本实验只是探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焦虑是否有效,并没有探讨这种疗效的机制及愈后,对于认知行为疗法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
35#
欲也 发表于 14-11-29 18:04:44 | 只看该作者
实验毫无头绪…………
36#
demon160 发表于 15-10-21 18:55:37 | 只看该作者
很棒!!!!!!!!!!!学习了!!!!!!!!!!!!!!!!!!非常感谢!!!!!!!!!
37#
李承俊18 发表于 18-7-31 16:55:28 来自手机设备或APP | 只看该作者
厉害了,我的楼主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3 02:59 , Processed in 0.16946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