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学习] 国外读博生活小记

[复制链接]
71#
苍州越 发表于 15-5-15 16:14:51 | 只看该作者
越努力越幸运
72#
云隐清 发表于 15-5-16 14:25:04 | 只看该作者
O(∩_∩)O谢谢
73#
 楼主|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6 14:33: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谢什么呢?
74#
 楼主|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6 14:39:14 | 只看该作者
忽然觉得我在定性研究的部分这么纠结,耗时这么久。可能的原因是我的定量研究的思维在阻碍。我总是想试图证明某个因素是重要的,或者某个方面是重要的,而显然如果想证明这个的话,定量研究是更合适的。定性研究的问题其实都是更开放性的,比如他们是如何做决定的,是如何评价某个东西的,重在发现“事实”,而不是验证假设。定性研究大都没有假设,你的假设反而会限制你的发现。因此在陈述前人研究的缺陷时,应重在讨论他们“发现”的方法是否适合,而不是讨论他们“发现的东西”是否是对的,全面的。毕竟我们也不知道事实是怎样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研究者自身的假设,框架,让他忽略了很多其他的可能重要的信息。
75#
给自己一座山 发表于 15-5-16 22:22:5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帖子看得人都兴奋起来啦。
现在研一;
从打算毕业就工作,觉得心理学的研究没什么意义,从未想过出国》开组会时偶然想到了一个研究领域,觉得心理学的研究还有点意义,想要做一流的研究,开始考虑出国》一边在文献里浮沉挣扎找自己的领域,一边做明年申请的准备

我的导师希望我在研究上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一开始也没有给我定什么方向。后来我提出了自己的兴趣,尽管和导师的研究相隔还蛮远的,不过她还是支持我去探索,和我讨论相关的研究问题,帮我理清思路。

这几天稍稍有点“研究的感觉‘了,知道该往哪里深入探探。之前也是看了太多综述和各种不同的相关研究,觉得到处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但自己又不能很好地把它们联系在一块,另外也摸不到一个点可以让自己建立一个以后可以系统发展的体系。个人觉得在开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兴趣导向,对生活有热情,然后是多阅读,多思考,多讨论。自己要主动。和老师讨论,虽然他们不一定了解你的研究内容,但他们可以看出你思维的漏洞。

因为自己也处在所谓的开题阶段,所以看到楼主的文字就产生了很强的共鸣。哈哈,十分感谢,你的分享,让我看到了未来的一片天。

胡乱说了一通,请勿见怪。我已经是你的fan啦
祝好:)


76#
 楼主|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7 08:52:01 | 只看该作者
给自己一座山 发表于 15-5-16 22:22
哈哈,这帖子看得人都兴奋起来啦。
现在研一;
从打算毕业就工作,觉得心理学的研究没什么意义,从未想过 ...

哈哈,第一次拥有粉丝啊,感觉好棒。
你觉醒挺早的啦,而且你导师也开明,让你做自己感兴趣的。我差不多研一和研二还都在纠结要做咨询还是做科研,到了研三才拿定主意出国。当然出了国也还是在想做咨询还是做研究,不过目前的想法是都做。我导师也跟你导师一样,很开明,我现在的博士课题延续了我的硕士课题,我自己其实没换方向。但是跟我的第一导师的方向不是很切合。这样的好处是,自己找idea,极大的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当然也有缺点了,就是导师不能给予一些特别细致的指导,只能从研究方法上,思路上进行讨论,因为毕竟不是他熟悉的领域。如果你有条件,可以找找你这个方向的专家,也听听他们的意见。我的三个导师中,有一个是跟我的方向特别贴切的,跟那个导师沟通起来就特别容易。不用讲背景,只讲你想做什么,他甚至就可以告诉你这个有没有人做过,你应该先看看什么文章。这种小同行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能给你一些,不是这个领域的人所无法给予的意见。
77#
 楼主|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7 09:30:39 | 只看该作者
挣扎了这么久,总算是把开题报告的框架和思路理清楚了。虽然以前也有很多次觉得,就是这个思路写,别再换了。但是往往第二天又改了,就是觉得哪里还是不顺畅。归根结底还是没弄清楚,前人的局限在哪,我要从哪些方面改进。写开题报告的综述,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选题的意义,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法是科学适切的。而不是要清楚的阐述别人做了什么,都是怎么做的。现在这个思路,真的觉得是很顺畅的,而且基本上从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甚至连统计分析的思路都想明白了。虽然这个时期耗时比我想象的长,但是无疑为我后面的工作节约了时间。现在这个框架,基本上按三个研究问题拆开,就可以写成三篇文章啦,以后只要补数据和讨论进去就好了。

今天是我博士入学的第六个月整,能完成这些,我觉得很欣慰。回首这六个月,有很多收获。学习上最大的收获就是,粗浅的学会了定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懂的,但是比以前是强多了。当初选题的时候,是自己提出来要用mixed method。当然自己的课题确实是适合这种研究方法,另外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多学点技能。毕竟我的硕士课题用的定量研究,统计方法什么的都掌握了。如果博士课题沿用以前的套路,会很轻松的完成,但是就学不到那么多新的东西了。不过,当时做决定的时候,也没想到定性研究有这么难。总以为是很容易的,当然,按我刚入学时对定性研究那么幼稚的理解,也能做成一个研究,也许看起来还不错。但是绝对没有现在能做出来的好。现在看别人的定性研究,就常常会觉得研究方法需要改进。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以前都是想着“噢,原来定性研究是这样啊,这个研究跟我的类似,我可以借用下他的研究方法”。 但是现在知道,有很多不同的路径,要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路径,也知道了每种路径都遵循着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有不同的局限。

生活上的收获更大。在一个地方生活,和去那里旅游,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很不一样的。我所在的部门,我是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博士生中唯一的英语非母语的学生。跟其他学生不同的是,我不是在一个课题组里(就是导师带几个学生的那种),而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里,这个部门有些政府背景,大部分都是员工,学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况且,我导师还只有我一个学生,没有同门。部门里其他4个学生中还有2个是40多岁的妈妈,1个在外收数据,很少回来,剩下的1个是个本地女孩,现在已经答辩完毕业了。所以我接触的大部分都是30岁以上有孩子的外国人。
刚来时,觉得挺郁闷,没有相同处境的人可以交流,羡慕那些有同门的孩子。不过待久了,觉得挺好的。这个环境让我有很多机会了解本地人的生活,和西方的文化。他们都很友好,有活动会邀请我参加。我也从刚开始的听不懂,局促不安,变的放松和享受。自己的很多观念都在慢慢发生变化。不会用简单的外国人,中国人来进行分类。对我来说,他们都是个性不同的朋友。
继续加油!
78#
 楼主|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8 09:25:12 | 只看该作者
上个周末一直在工作,没有休息。不过就算这样,在20号也未必能写完,不过我打算不管写出什么样,先给导师们看看吧。重要的是把思路表达清楚,另外实在不知道怎么写的地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读文献的时候看到一句话,深得我心。翻译过来意思是,定性研究只能跟研究者一样好。的确,对于定性研究来说,定性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他怎么理解研究问题,关注哪些信息会在整个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以说,自己的理解有多深刻,呈现出来的“事实”就有多深刻。不进行自我修炼,只靠专家给你指条路在定性研究中是完全行不通的。
79#
人云亦云的恩 发表于 15-5-18 10:25:21 | 只看该作者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8 09:25
上个周末一直在工作,没有休息。不过就算这样,在20号也未必能写完,不过我打算不管写出什么样,先给导师们 ...

你写的每一段,我就像是追剧一样从你最开始写一直追到现在的。我能感觉到探索给你带来的收获,也觉得你是科学思维很牛气。。虽然我要到今年9月份才会开始读研,虽然你写的好多东西我根本理解不了你在说什么,但是还是会从你的东西里有点点小感受。。棒棒哒。
80#
 楼主| summershang 发表于 15-5-18 11:23:33 | 只看该作者
人云亦云的恩 发表于 15-5-18 10:25
你写的每一段,我就像是追剧一样从你最开始写一直追到现在的。我能感觉到探索给你带来的收获,也觉得你是 ...

谢谢你的回复,等你自己做研究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感受的,欢迎到时候来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8 07:25 , Processed in 0.08886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