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讨论] 出个实验设计大题给大家练练手~~(活动结束,公布获奖者)

[复制链接]
91#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4 21:19:43 | 只看该作者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4 07:19
笔版,是不是我眼拙?没看到给我的回复,呜呜呜呜。。。
请问
1结构要怎么完善?我写的实验讨 ...



在实验设计里,我是不建议考虑用协方差分析,因为本科生一般不掌握这个。需要说明的是,协方差分析只是一种事后补救的办法,它的效果肯定不如在做研究的时候就控制好误差。
实验设计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言之有理就可以给分。
需要说明的是,到了统计分析的时候,需要把相应的统计公式列出来。如果不列,要扣分。再就是,多组的比较不宜用两两t检验,而要用方差分析,如果差异显著再做事后检验。
另外,个人感觉你有些地方弄得太复杂了。

92#
alexwang 发表于 14-10-4 22:09:49 | 只看该作者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3 17:22
好希望各位大神帮我看看。。。
没人来看,然后我又改了。。。
修改方面:

一条一条看看。
我觉得你可以写实验假设也可以不写,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有点探索性质,解决问题性质,实证性强,理论性弱。
三、实验方法
1.变量
(3)控制变量。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的被试选择是随机的,那么你的被试特征是没办法控制的,你的任何一种控制方法都用不上,唯一能做的是在最后不要用方差分析,改为回归分析,但是这超出了你们现在的能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随机选择被试时不要提及要控制这些变量,即使你认为确实可能影响到幸福感。当然,性别这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一半一半。你删除培训期间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删除了被试,你每个组别的被试人数就不够方差分析的基本要求了。
ps.我特别奇怪的是,难道读统计的时候没有发现被试越多越好吗?为什么许多人都愿意每组只分配30个人,分配40个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吧。
很多人在培训师这个干扰因素很苦恼,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表述为: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还是培训师本身对幸福感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幸福感相对稳定,其实完全可以让同一个培训培训两个组,只要分两个时期举行就行了。如果你认为时间对幸福感更重要,那你们就想办法控制培训师的各个特点。——至于哪个更重要,你们自己判断。我觉得这个关键的地方你们甚至可以在实验中进行备注。
2.设计类型
严格来说,你的被试和培训人员知道他们在进行幸福感培训,所以很难避免要求特征效应。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你的那个控制组更应该作为安慰剂组,而不是纯控制组。
3.被试选择
性别这种能控制的还是要控制。另外,多找点被试吧。
四、实验过程
1.前测
前后测的指导语应该一致,所以指导语里面最好不要太多不一致的话。“告诉”后面的话如果不是真正的指导语就不要那样写。
2.团体辅导
在原生态中进行的实验是没办法避免你说的那些的,让它随缘吧。对了,如果时间相同的话,培训的环境肯定也是无法完全相同的。另外,控制组如何进行操作其实是实验非常关键的地方,你在这里恰恰省略了,你认为讲故事不是一种培训吗?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呢?
五、统计方法
1.剔除数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满不满足方差齐性跟这个没关系。
2.如果你用的是差值进行方差分析,那么前测是否有显著差异是没必要分析的,跟实验目的无关。另外,什么叫做协方差排除呢?不建议你写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3.切记一点,如果你的数据是两组以上,就绝不可以再用t检验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如果这么做,你的统计恐怕会被直接判断为X。方差分析完了应该进行事后检验。所以你的讨论根本就是错的。
93#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6 07:30:32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4 21:19
在实验设计里,我是不建议考虑用协方差分析,因为本科生一般不掌握这个。需要说明的是,协方差分析只 ...

非常感谢您。
因为我本科不是心理学专业,
所以内容上生怕遗漏,统计方面看了很多遍还是觉得又近又远,
我以为考专硕只要把统计方法写好就行,
看来还没差的远。
非常感谢您对我方向和设计上的指导
94#
layman 发表于 14-10-7 21:19:25 | 只看该作者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3 17:22
好希望各位大神帮我看看。。。
没人来看,然后我又改了。。。
修改方面:

关于剔除被试的问题,如果确定会有剔除,那么被试量就应该是确保剔除后,每组还剩30个
95#
黄小小猪 发表于 14-10-7 22:37:17 | 只看该作者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4 09:14
你好,好欣赏你的设计,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启发。
有些地方我没理解好,想请教你
1.把测量本身当做变量 ...

很高兴能和你一起交流。
1.把前测后测当做自变量我是从统计方法上考虑的。
2.没有把被试男女分开,只是在随机分配时要保证每组男女比例一比一,因为男女很可能对幸福感的评价会有差异,如果每组中男女比例不同,就会引入性别这一额外变量了。收入、年龄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也是类似的道理,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水平不同的个体对幸福感的体会是不同的(例如未婚女性与已为人母的女性对幸福的体会是有差异的)
3.实验设计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额外变量的控制上。
4.辅导期间发生的生活事件我们是没有办法不让它发生的,但是团体辅导后的生活事件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方法就是让后测的时间点尽量接近团体辅导的结束时间,两者的时间间隔越近,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的概率越小,从而团体辅导的效果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也越小。ps:我这里的生活事件指的是那些重大的生活事件。
96#
wit~ch 发表于 14-10-8 17:31:14 | 只看该作者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6:47
我看到的优点是:选择了幸福感不高的那一群被试作为实验对象
但问题是:曲解了问题

请问曲解了问题指的是什么意思,是说这不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吗?谢谢
97#
wit~ch 发表于 14-10-8 17:39:24 | 只看该作者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27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 ...

请问针对您评论的“架不起大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
98#
献给虚无的供物 发表于 14-10-8 19:28:34 | 只看该作者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6:43
1. 为什么选择25-35岁。没说原因,反而招致非议;有原因,说出来也未必会让别人信服;
2. 统计分析:我 ...

感谢点评,
1、年龄段的选择也是考虑到年代跨度和文化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2、同质性的问题确实没有考虑周全,今后定会注意

十分感谢前辈指点
99#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8 22:00:47 | 只看该作者
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我也来凑凑热闹,已经不大会写这种很规范的实验设计了,不过有幸在读研的时候接触了几个类似的课题,从实践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思路,仅供参考。

“如何团体辅导才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如果实际生活中我拿到这个题目要写项目申请书,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这是要开发一种新的团体辅导技术,比较现有的几种团体辅导技术,还是改进已有的团体辅导技术。如果是开发新技术,就要查理论,做访谈,查现有技术等等。若是比较现有的技术,就要尽可能的用同质的群体进行测验,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估。如果是改进已有的团体辅导技术,就要弄明白它的不足之处。不过目前成熟的技术这么多,大家也都默认是比较现有的几种团体辅导技术进行的实验设计,那就重点说这一类。

一般答辩的时候,老师最关注的三个点:切题(能检验假设或达成实验目的);科学性(方法正确,各种混淆因素控制好);可行性(可操作可实施)。感觉大家的答案普遍操作性差一点,不过这是所有实战经验少的学生的共同特点。我刚开始设计实验那会也这样,总觉得弄个几乘几才高大上,后来才慢慢明白这种偏应用的项目,能实施才是王道。

以上全是纸上谈兵的废话,哈哈,请忽略,进入正题。。。

如果是我评价实验设计的质量,会重点关注一下三点:

1. 对幸福感的评估方法。a. 评估工具:大部分同学都用了量表,想必测量幸福感的量表不只一种,具体选择哪种需要认真思量。另外,像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访谈的数据也非常有价值。现在大部分的培训评估或者服务项目的质量评估都有定量和定性这两类的指标。b. 评估时间点: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立即评估,隔一周评估,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或许团体辅导的效果要过一阵子才出现,或许方法A的即时效果好,但是方法B的效果更持续。
2. 对混淆变量的控制。首先要控制的是各组基线的幸福感,即使采用随机分配也必须要测量各组实验前的幸福感,保证各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团体辅导或培训类的项目最怕各学员回去相互交流,那样实验全毁了。但是管是管不住的,最好找分开的员工,比如车间A和车间B各进行一种。第三,就是可能会影响幸福感的各种因素。这个可以通过查文献来选择出重点控制的几种,想要面面俱到肯定不行。我猜比如工作内容,收入水平等可能会影响,可以通过找同一等级同样收入同样工作内容的员工来进行控制,比如都找车间操作工。对于不好利用选择被试控制的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等,可以在人口学信息中收集,等分析数据时,用统计方法进行控制。第四,对照组的设置,设置对照组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混淆因素,不过还是很难做到与实验组在各个混淆因素上都匹配。但是对照组可以很少的排除如时间变化,人的成熟,工作环境和工作量等一些相关因素。可以就让对照组在实验组去团体辅导的时候放假,如果团体辅导还没给员工放假能提高幸福感,干脆把请培训师的钱省下吧。
3. 统计方法。就是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C,前后测的话,方差分析足够了。但实际上,应用心理学的课题,不可能像基础研究那样能控制各种因素,所以一般都用不上方差分析了。反倒是各种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用的比较多。

祝大家考研顺利!
100#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9 06:56:30 | 只看该作者
alexwang 发表于 14-10-4 22:09
一条一条看看。
我觉得你可以写实验假设也可以不写,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有点探索性质,解决问题性质,实证 ...

好感动。。
得到您真诚又细致的点评,我很感动很庆幸,又受打击又开心,
我现在还想不到好方式选择时间或者培训师,我再去好好学些
总之先感谢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0 01:13 , Processed in 0.08848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