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讨论] 出个实验设计大题给大家练练手~~(活动结束,公布获奖者)

[复制链接]
111#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11 15:19:06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9 21:00
向他们学习啊,模仿着写

笔版您好,我又改了设计,
统计方法也按您的指导详细写了,
请问能再帮我看看吗?
112#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11 15:24:37 | 只看该作者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8 22:00
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我也来凑凑热闹,已经不大会写这种很规范的实验设计了,不过有幸在读研的时候接触了 ...

您好,在您的启发下,我又第三次更改了实验设计,请问能帮我指点下吗?我的设计在79楼
尤其感谢您关于被试选择的启发,我觉得的确比选择公司员工更能保证不交流
关于幸福感基线水平我就没有考虑进去,其实第一次设计的时候有考虑按基线水平高中低分区组,
但后来觉得把实验复杂化了,争对这个题目来看,我就最终就没考虑基线水平了
请问您觉得怎么处理幸福感基线水平这个变量?
113#
喵小白 发表于 14-10-11 19:36:47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9 21:00
向他们学习啊,模仿着写

模仿写着,努力中~请问笔版,假设检验里H0:H1等过程考试中也是要具体写吗?还是只写公式就可以?多谢~
114#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12 00:32:04 来自手机设备或APP | 只看该作者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11 15:24
您好,在您的启发下,我又第三次更改了实验设计,请问能帮我指点下吗?我的设计在79楼
尤其感谢您关于被 ...

最喜欢认真的同学,赞一个先!
我觉得你写的挺好的,实验设计没有标准答案,能看得出你考虑的很细致,表述也有条理,很好!
有关基线,我参加过的类似项目的开题真的都测了,主要是没有基线数据,很难说后测结果的差异是由于实验处理不同导致的,况且你还选的不同车间,也许他们车间主任不一样影响幸福感呢,哈哈,玩笑。如果是我的话,会测基线,其实大部分时候两个差不多的样本不会有显著差异的,那就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万一有差异,如果是实际研究的话,我肯定马上改实验目的,找出为什么这个群体幸福感高,会很有意义的。就应试来说,一个车间不是好多人么,可以抽一部分幸福感得分在某个区间的,这样基线就一样了。
另外,觉得把前后测当成变量很奇怪,至少我看的论文里没遇到过这种说法。
ps: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立场,我们说的也不一定对,或者说未必有你自己想的好。有经验的人虽然可能犯错少,但是也形成了好多思维定势。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导师们都是先让最没经验的人先发表意见。
祝好。
115#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12 00:36:58 | 只看该作者
喵小白 发表于 14-10-11 19:36
模仿写着,努力中~请问笔版,假设检验里H0:H1等过程考试中也是要具体写吗?还是只写公式就可以?多谢~

如果考的是统计题,这个必须写。
如果考的是实验设计,写上也没坏处。
116#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12 00:38:12 | 只看该作者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12 00:32
最喜欢认真的同学,赞一个先!
我觉得你写的挺好的,实验设计没有标准答案,能看得出你考虑的很细致,表 ...

前后测当做一个自变量是很正常的。可以把这个自变量起名为“时间”,它有“前”和“后”两个水平。

117#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12 08:44:31 来自手机设备或APP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12 00:38
前后测当做一个自变量是很正常的。可以把这个自变量起名为“时间”,它有“前”和“后”两个水平。

谢笔版回复,我能够理解这种操作,但是不知道它的好处和用意,也确实没在教材或论文中见过这种处理方式,觉得很新鲜。但相信笔版可能遇到过,能否给个出处,我也好拓展下自己的知识面。
118#
喵小白 发表于 14-10-12 14:35:36 | 只看该作者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12 00:36
如果考的是统计题,这个必须写。
如果考的是实验设计,写上也没坏处。

多谢笔版解答~
119#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12 16:07:20 | 只看该作者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12 00:32
最喜欢认真的同学,赞一个先!
我觉得你写的挺好的,实验设计没有标准答案,能看得出你考虑的很细致,表 ...

感谢你这么有爱的鼓励,
本来是做好心理准备上来接受打击的,收到的却是惊喜。
哈,这段话又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
测量那个疑问就先放着,我先去复习别的内容,
真是学到好多呀,好感谢
120#
 楼主|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12 23:30:17 | 只看该作者
summershang 发表于 14-10-12 08:44
谢笔版回复,我能够理解这种操作,但是不知道它的好处和用意,也确实没在教材或论文中见过这种处理方式, ...


比如,莫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里有这样的例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3 10:16 , Processed in 0.08738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